[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834983B -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4983B
CN114834983B CN202210776044.8A CN202210776044A CN114834983B CN 114834983 B CN114834983 B CN 114834983B CN 202210776044 A CN202210776044 A CN 202210776044A CN 114834983 B CN114834983 B CN 114834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speed
current
maximum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60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4983A (zh
Inventor
党晓飞
于泽群
李成桂
曹芹
王伟
郑龙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leryooen Shandong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leryooen Shando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leryooen Shandong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leryooen Shando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60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4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4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4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4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4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285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with the use of a speed pattern gener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07Setting or modific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与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当前电梯的乘载人数、承载负荷和目标楼层序列;根据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得到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和所述分布集中度,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根据所述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目标速度;根据所述最大目标速度和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本发明实现了在保障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与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商力办公楼安装有多台乘客电梯,所述电梯为垂直电梯。目前的电梯都是在乘客按下乘梯按钮后开始运行,在乘客进入梯之前,只知道乘客的乘坐方向而不知道要达到的楼层数;而在电梯进行正常运作时,由于乘坐者所选取的楼层多样化,使得电梯在短时间内连续启停,进而造成其运行速度一直无法提高,影响电梯的运行效率;同时,如果电梯的速度过快,会导致电梯出现急刹的情况,从而会造成电梯刹车的磨损,减少电梯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在保障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如何提高电梯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电梯的乘载人数和承载负荷;获取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包括当前电梯要到达的每个楼层;根据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得到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
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和所述分布集中度,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根据所述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记为最大目标速度;
根据所述最大目标速度和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所述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
优选的,根据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得到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178819DEST_PATH_IMAGE002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
Figure 2419DEST_PATH_IMAGE003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
Figure 656254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一调节系数,e为自然常数,
Figure 881699DEST_PATH_IMAGE005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中目标楼层的数量,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的方差,
Figure 64418DEST_PATH_IMAGE006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中任意两个目标楼层之间的差值的和。
优选的,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和所述分布集中度,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包括:
获取同一型号电梯的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所述最大承载人数为电梯可容纳的标准身高体重的人数,所述额定负载为电梯可承受的最大的承载负荷;
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所述分布集中度、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优选的,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所述分布集中度、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139428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65796DEST_PATH_IMAGE008
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Figure 880168DEST_PATH_IMAGE009
为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为电梯的额定负载,
Figure 499369DEST_PATH_IMAGE010
为正弦函数,
Figure 686110DEST_PATH_IMAGE011
为当前电梯的承载人数,
Figure 416169DEST_PATH_IMAGE012
为电梯的最大承载人数,
Figure 85047DEST_PATH_IMAGE013
为双曲正切函数,
Figure 140728DEST_PATH_IMAGE002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e为自然常数。
优选的,根据所述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目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426216DEST_PATH_IMAGE014
其中,
Figure 694386DEST_PATH_IMAGE015
为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v为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T表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Figure 748930DEST_PATH_IMAGE016
为第二修正系数;所述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为同一型号的空载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
优选的,根据所述最大目标速度和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包括:
根据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与当前下一目标楼层的层数,获取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速度的取值范围;所述取值范围中的每一个速度记为候选速度;
获取电梯的最低加速度;根据所述取值范围内各候选速度和减速时间,得到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所述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为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的过程中要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候选速度时,电梯在减速阶段应该采用的加速度;
根据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和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构建适应度函数;
根据适应度函数,采用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
优选的,根据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和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构建适应度函数,包括:
对于任一候选速度:
Figure 709933DEST_PATH_IMAGE017
其中,
Figure 951558DEST_PATH_IMAGE018
为适应度函数,
Figure 524884DEST_PATH_IMAGE019
为采用该候选速度时,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所需要的时间,
Figure 699514DEST_PATH_IMAGE020
为该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
Figure 565838DEST_PATH_IMAGE021
为最低加速度,Max()为最大值,exp()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
Figure 825918DEST_PATH_IMAGE008
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根据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得到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然后基于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乘载人数和分布集中度,得到速度协调系数;所述速度协调系数用于对当前电梯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进行调节;最后根据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运行的最大目标速度,进而采用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本发明基于电梯的目标楼层、承载人数以及承载负荷对电梯的运行速度进行实时的调控,实现了在保障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能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具体方案。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当前电梯的乘载人数和承载负荷;获取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包括当前电梯要到达的每个楼层;根据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得到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
为了对运行中的电梯进行实时的智能控制,以保障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首先对能够反映当前电梯情况的数据进行获取,具体的:
确定当前(即当前电梯停靠时)乘坐电梯的人数,具体的:通过电梯中的摄像头对进入到电梯中的人员进行拍照,然后结合神经网络对电梯中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进而得到当前电梯的承载人数。本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神经网络对人数进行识别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
获取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本实施例中获取承载负荷的方法为现有技术,具体实现方式不再阐述。
考虑到电梯运行所要到达的楼层分布状况,能够影响到电梯整体的运行速度;若目标楼层(所要到达的楼层)越集中,则对电梯整体的运行速度影响越低,并且对电梯刹车的损耗越小;若目标楼层越发散,说明电梯在中间停留的次数越多,则对电梯整体运行的速度影响越大,同时会导致对电梯刹车的磨损越大。本实施例确定当前乘坐者想要到达的目标楼层,进而对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目标楼层确定的方式,可以直接从当前的电梯面板中获取到,不需要额外的技术手段。至此,得到了当前电梯所要到达的各目标楼层,进而得到对应的目标楼层序列,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包括当前电梯要到达的每个楼层,即每个目标楼层。
至此,本实施例得到了当前电梯的乘载人数、承载负荷以及目标楼层序列。
本实施例根据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可以得到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所述分布集中度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435891DEST_PATH_IMAGE022
其中,
Figure 199448DEST_PATH_IMAGE002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
Figure 236674DEST_PATH_IMAGE003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为第一调节系数(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赋值),e为自然常数,
Figure 984050DEST_PATH_IMAGE005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中目标楼层的数量,即目标楼层序列中元素的数量,
Figure 161829DEST_PATH_IMAGE023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的方差,
Figure 779892DEST_PATH_IMAGE006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中任意两个目标楼层之间的差值的和,例如,若目标楼层序列为{3,11,12},则计算出的
Figure 253598DEST_PATH_IMAGE024
;若目标楼层序列中只有一个目标楼层,则
Figure 222691DEST_PATH_IMAGE006
为0。
根据上述公式,当
Figure 174467DEST_PATH_IMAGE005
越大时,说明当前电梯需要到达的楼层越多,电梯整体速度无法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且对应的分布集中度越小;当越大时,说明目标楼层分布的越分散,集中性越差,则对应的分布集中度越小;当
Figure 178195DEST_PATH_IMAGE006
越大时,说明目标楼层的分布比较分散,则对应的分布集中度越小。
步骤S2,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和所述分布集中度,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本实施例在目标楼层相隔较大的区间内,可以适当的提高电梯运行的速度,并且控制好可用的加速度,在即将到达目标楼层时进行减速,以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在目标楼层相隔较小的区间内,应当适当的减小电梯运行的速度,尽可能避免电梯出现急刹的情况,以减小电梯刹车的损耗。
本实施例以空厢的方式进行测试,确定当前型号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即电梯实际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以及对应的加速度大小;然后根据确定当前型号电梯的基本运行属性,即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所述最大承载人数为电梯可容纳的标准身高体重的人数,所述额定负载为电梯可承受的最大的承载负荷。
本实施例对当前电梯运行时的速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在保证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电梯刹车的磨损,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
如果电梯的承载负荷较大,则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惯性作用,当电梯即将到达指定楼层时,需要提前进行减速,或者以较低速度进行运行,若运行速度过大,会导致电梯不容易进行减速,进而增大电梯刹车的磨损。
当电梯的承载人数越多时,说明电梯需要进行的工作量越大,应该尽可能的提高运行效率,以节省乘客的时间。当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越小时,说明乘坐者选择的楼层比较分散,因此电梯需要进行多次停靠,若电梯速度较快,会导致电梯出现急刹的情况,进而增大电梯刹车的损耗。
本实施例根据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承载人数以及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确定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557224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748034DEST_PATH_IMAGE008
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Figure 503500DEST_PATH_IMAGE009
为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
Figure 863199DEST_PATH_IMAGE025
为电梯的额定负载,
Figure 678709DEST_PATH_IMAGE010
为正弦函数,
Figure 356815DEST_PATH_IMAGE011
为当前电梯的承载人数,
Figure 915972DEST_PATH_IMAGE012
为电梯的最大承载人数,
Figure 363134DEST_PATH_IMAGE013
为双曲正切函数。
当电梯的承载负荷比较大时(如果超出额定负载,则电梯会停止工作,并发出警报来提醒乘客),则对当前电梯可达到的速度进行调整,以减小由于惯性造成的影响,此时T会较大。
当乘坐者选择的目标楼层分布比较集中时,对实际运行的总体运行速度的影响比较小,因此T比较低,进而减少对运行速度的干预;如果分布比较分散,会导致电梯多次起速和降速,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对速度的调节进行加强,即速度协调系数会更大。
当电梯中乘坐人数较多时,说明当前遇到高峰期,为了节省多数人的等待时间,对当前电梯的运行速度的干预进行减少,即速度协调系数较低。
本实施例中速度协调系数的作用是对最大运行速度进行抑制,进而对当前电梯可达到的最大速度进行修正。速度协调系数在每次电梯进行开门后均进行一次计算(即获取此次开门后电梯内的承载人数、承载负荷以及目标楼层序列),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梯的速度进行实时的调整。
步骤S3,根据所述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记为最大目标速度。
考虑到电梯的速度过快时不易对电梯进行减速,导致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后,可能会存在急刹情况,加剧对电梯刹车的磨损;本实施例根据步骤S2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对当前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进行修正,本实施例将修正后的最大速度记为最大目标速度,即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
速度协调系数对速度的修正是一种抑制作用,即速度协调系数越大,则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会越小;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349544DEST_PATH_IMAGE014
其中,
Figure 780526DEST_PATH_IMAGE015
为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v为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T表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Figure 877795DEST_PATH_IMAGE016
为第二修正系数,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赋值。
至此,本实施例根据当前电梯的状况,确定了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
步骤S4,根据所述最大目标速度和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
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运行速度,本实施例使用萤火虫算法确定一个优解,作为当前电梯在到达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电梯可达到的速度,记为最优速度;所述最优速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梯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电梯刹车的磨损。
萤火虫算法模拟自然界萤火虫的发光特性,通过比较荧光素值的大小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问题的优化,该算法具有参数较少、操作简单且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在萤火虫算法中,每个萤火虫看作是搜索空间中的一个有位置没有体积的微粒,每个位置代表一个解,通过周围个体同伴所发荧光亮度和光强吸收系数决定移动的距离,不断在搜索空间进行搜索,最终找到最优解。
考虑到下一目标楼层越高,则电梯所能够达到的速度就会越大,因此本实施例首先利用下一目标楼层的层数,获取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速度的取值范围,具体区间为:
Figure 943577DEST_PATH_IMAGE026
,其中,
Figure 100889DEST_PATH_IMAGE027
为下一目标楼层的层数,
Figure 19167DEST_PATH_IMAGE028
为第三修正系数,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赋值。
利用萤火虫算法对所述取值范围中的每个速度进行迭代,最终获得一个最优的候选速度,记为最优速度,即本实施例最终以所述最优速度为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电梯要达到的最大速度;本实施例将所述取值范围中的每个速度记为候选速度,每一次迭代时将对应的候选速度作为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电梯要达到的最大速度。
在进行求优前,先确定当前的电梯在对应的候选速度下进行减速过程中,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该加速度大小能直接影响到电梯刹车系统的寿命大小,如果过小,则减速慢,影响整体的效率;如果过大,则对刹车系统的负担比较大,寿命容易受到影响。因此,由对应的候选速度和减速时间,确定在对应的候选速度下可实行的加速度大小,记为该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即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的过程中要达到的最大速度为该候选速度为时,电梯在减速阶段应该采用的加速度;国标规定的2.5m/s速度以上的电梯,加速度大小不低于
Figure 654547DEST_PATH_IMAGE029
,记为最低加速度;本实施例对减速阶段的时间进行限定,减速时间不超过3s(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由此确定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即对应的候选速度除以3得到的值。
一般来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这两个阶段可视为对称的两个过程,可以理解在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与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讨论的加速度大小仅考虑匀加减速阶段的大小。
本实施例根据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和所述取值范围内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构建适应度函数;对于任一候选速度:
Figure 341881DEST_PATH_IMAGE017
其中,
Figure 404515DEST_PATH_IMAGE018
为适应度函数(即该候选速度对应的适应度函数值),
Figure 544509DEST_PATH_IMAGE019
为采用该候选速度时(即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的过程中要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候选速度时),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所需要的时间,
Figure 249160DEST_PATH_IMAGE020
为该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
Figure 791000DEST_PATH_IMAGE021
为最低加速度,Max()为最大值,exp()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
上述公式中,t可以通过运动方程得到(结合对应的候选速度与电梯的运动规则),具体方式为已知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公式中通过速度协调系数T,对电梯在减速阶段的加速度进行调整,以减小当前的加速度大小对电梯刹车寿命的影响;当t越大时,说明电梯的效率较低;当
Figure 526000DEST_PATH_IMAGE030
越小时,说明电梯的寿命越长。
本实施例根据萤火虫算法和适应度函数不断迭代更新萤火虫的位置,最终找到全局最优位置,将所述最优位置对应的候选速度记为最优速度。本实施例中萤火虫算法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
至此,本实施例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即最终以最优速度作为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大速度。
在电梯到达目标楼层前可能会有其他楼层的使用者加入电梯,则系统将根据当前电梯的运行速度和现在最大容忍的加速度大小,选择是否靠停,如果合适,则中断当前提升到最大速度的程序,进行停靠,如果不满足条件,则跳过该楼层,交给其他电梯进行处理。上述中最大容忍加速度大小为电梯正常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对乘坐者施加不适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计算后到达指定楼层后速度仍无法减速为0,则放弃停靠。如果满足条件,则在进入新乘坐者后,重新计算当前的运行速度。具体规则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首先根据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得到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然后基于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乘载人数和分布集中度,得到速度协调系数;所述速度协调系数用于对当前电梯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进行调节;最后根据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运行的最大目标速度,进而采用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本实施例基于电梯的目标楼层、承载人数以及承载负荷对电梯的运行速度进行实时的调控,实现了在保障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实施例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
由于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已经在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所以本实施例不再对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电梯的乘载人数和承载负荷;获取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包括当前电梯要到达的每个楼层;根据所述目标楼层序列,得到当前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
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和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根据所述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记为最大目标速度;
根据所述最大目标速度和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
所述根据所述最大目标速度和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包括:
根据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与当前下一目标楼层的层数,获取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速度的取值范围;所述取值范围中的每一个速度记为候选速度;
获取电梯的最低加速度;根据所述取值范围内各候选速度和减速时间,得到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所述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为当前电梯到下一目标楼层的过程中要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候选速度时,电梯在减速阶段应该采用的加速度;
根据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和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构建适应度函数;
根据适应度函数,采用萤火虫算法,得到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过程中要达到的最优速度;
得到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721120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
Figure 21389DEST_PATH_IMAGE004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一调节系数,e为自然常数,
Figure 711128DEST_PATH_IMAGE006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中目标楼层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的方差,
Figure 704229DEST_PATH_IMAGE008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序列中任意两个目标楼层之间的差值的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和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包括:
获取同一型号电梯的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所述最大承载人数为电梯可容纳的标准身高体重的人数,所述额定负载为电梯可承受的最大的承载负荷;
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承载负荷、所述乘载人数、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额定负载和最大承载人数,得到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33579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Figure 107846DEST_PATH_IMAGE012
为当前电梯的承载负荷,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为电梯的额定负载,
Figure 890906DEST_PATH_IMAGE014
为正弦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为当前电梯的承载人数,
Figure 697319DEST_PATH_IMAGE016
为电梯的最大承载人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为双曲正切函数,
Figure 91129DEST_PATH_IMAGE003
为当前电梯的目标楼层的分布集中度,e为自然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速度协调系数,得到当前电梯可以达到的最大目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其中,
Figure 437928DEST_PATH_IMAGE020
为当前电梯的最大目标速度,v为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T表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为第二修正系数;所述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为同一型号的空载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和各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构建适应度函数,包括:
对于任一候选速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其中,
Figure 945002DEST_PATH_IMAGE024
为适应度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为采用该候选速度时,当前电梯运行到下一目标楼层所需要的时间,
Figure 968321DEST_PATH_IMAGE026
为该候选速度对应的可行加速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为最低加速度,Max()为最大值,exp()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
Figure 318269DEST_PATH_IMAGE011
为当前电梯的速度协调系数。
6.一种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
CN202210776044.8A 2022-07-04 2022-07-04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834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6044.8A CN114834983B (zh) 2022-07-04 2022-07-04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6044.8A CN114834983B (zh) 2022-07-04 2022-07-04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4983A CN114834983A (zh) 2022-08-02
CN114834983B true CN114834983B (zh) 2022-09-13

Family

ID=8257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6044.8A Active CN114834983B (zh) 2022-07-04 2022-07-04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4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2890A (zh) * 2022-10-08 2022-11-2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1845A (ja) * 1992-12-02 1994-06-2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運行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107021B2 (ja) * 2001-12-10 2012-1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JP4562727B2 (ja) * 2004-03-30 2010-10-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0486880C (zh) * 2004-06-07 2009-05-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体管理控制装置
FI118260B (fi) * 2006-03-03 2007-09-14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JP6383465B1 (ja) * 2017-06-28 2018-08-2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4983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0863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EP1879824B1 (en) Elevator system
US4838384A (en) Queue based elevator dispatching system using peak period traffic prediction
FI111929B (fi) Hissiryhmän ohjaus
US5239141A (en)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levator system
AU746068B2 (en)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group where virtual passenger traffic is generated
US82767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elevator hall calls based on time metrics
JP4870863B2 (ja) エレベータ群最適管理方法、及び最適管理システム
US7083027B2 (e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method using destination floor call input
US8800723B2 (e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floors locked from receiving service
CN114834983B (zh) 电梯运行中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A2531448C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elevator hall calls to minimize energy use
CN110155827A (zh) 一种群组电梯的智能控制系统
JP7031770B1 (ja) 群管理装置
US1007187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13086789A (zh) 一种建筑物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924673B (zh) 联动电梯的调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419089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0302343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H067264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と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7452724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lark et al. Knowledge-based elevator controller
WO2024232009A1 (ja) 建物内設備配置設計支援システム
Andrei et al. Impact of the Load-Area Bypass Feature on Passenger Service Quality
CN118908006A (zh) 一种电梯运行稳定性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