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1733B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11733B CN114811733B CN202210400182.6A CN202210400182A CN114811733B CN 114811733 B CN114811733 B CN 114811733B CN 202210400182 A CN202210400182 A CN 202210400182A CN 114811733 B CN114811733 B CN 1148117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olute tongue
- air guide
- guide plate
- front volu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237858 Gastro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前蜗舌、后蜗舌、蒸发器、进风组件以及出风组件,前蜗舌、后蜗舌以及蒸发器形成风道,且前蜗舌和蒸发器之间形成风道的进风口,前蜗舌和后蜗舌之间形成风道的出风口;进风组件设于进风口处,进风组件包括导风片,导风片垂直于前蜗舌的壁面,且导风片的导风面平行于进风口的宽度方向,用于限定风道的进风方向;出风组件设于出风口处,出风组件与前蜗舌和后蜗舌连接,用于将风道内的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垂直吹出;该结构通过设置进风组件能够避免进风口处产生涡流,降低风道内的噪音,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道内的风量;通过设置出风组件增大了送风距离,提高制冷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电器之一,空调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目前,空调室内机风道的进风容易产生涡流,空调的噪音大,风量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外泄,送风距离短,导致制冷制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风道的进风容易产生涡流,空调的噪音大,风量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外泄,送风距离短,导致制冷制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前蜗舌、后蜗舌、蒸发器、进风组件以及出风组件,所述前蜗舌、所述后蜗舌以及所述蒸发器形成风道,且所述前蜗舌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所述风道的进风口,所述前蜗舌和所述后蜗舌之间形成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进风组件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导风片,所述导风片垂直于所述前蜗舌的壁面,且所述导风片的导风面平行于所述进风口的宽度方向,用于限定所述风道的进风方向;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前蜗舌和后蜗舌连接,用于将所述风道内的换热风沿所述出风组件垂直吹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前蜗舌导风板,所述前蜗舌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将所述前蜗舌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导风片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前蜗舌导风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前蜗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一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前蜗舌导风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嵌于所述第一卡槽,以使所述前蜗舌导风板嵌于所述前蜗舌的第二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片沿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组件包括横导风板,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一侧与所述前蜗舌连接,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后蜗舌连接,且所述横导风板的导风面平行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其中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一侧与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横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所述前蜗舌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对应嵌于所述第二卡槽;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二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接部,所述后蜗舌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接部对应嵌于所述第三卡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纵导风板,所述纵导风板垂直于所述横导风板,所述纵导风板的导风面平行于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且所述纵导风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后蜗舌的两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横导风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沿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导风板穿设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用于限制所述纵导风板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通过将前蜗舌、后蜗舌以及蒸发器形成风道,并将风机设置在风道内,加速风道内换热风的流动;通过将导风片设于进风口处,导风片垂直连接于前蜗舌的壁面,且导风片的导风面平行于进风口的宽度方向,以使风更加顺畅地沿导风片的导风面后进入风道,避免产生涡流,降低风道内的噪音,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道内的风量;通过将出风组件设于风道的出风口处,且与前蜗舌和后蜗舌连接,以使风道内的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垂直吹出,增大了送风距离,提高了制冷或制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前蜗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前蜗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横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后蜗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蜗舌;11:第一卡接部;12:第二卡槽;2:后蜗舌;21:第三卡槽;3:蒸发器;4:风机;5:导风片;6:前蜗舌导风板;61:第一卡槽;7:横导风板;71:第二卡接部;72:第三卡接部;73:开口;8:纵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前蜗舌1、后蜗舌2、蒸发器3、进风组件以及出风组件,前蜗舌1、后蜗舌2以及蒸发器3形成风道;且前蜗舌1和蒸发器3之间形成风道的进风口,前蜗舌1和后蜗舌2之间形成风道的出风口;进风组件设于进风口处,进风组件包括导风片5,导风片5垂直连接于前蜗舌1的壁面,且导风片5的导风面平行于进风口的宽度方向,用于限定风道的进风方向;出风组件与前蜗舌1和后蜗舌2连接,用于将风道内的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垂直吹出。
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前蜗舌1、后蜗舌2、蒸发器3以及风机4,前蜗舌1、后蜗舌2、蒸发器3以及风机4均设于壳体的内侧,其中前蜗舌1与后蜗舌2连接,蒸发器3的两侧分别与前蜗舌1和后蜗舌2连接,即蒸发器3设于前蜗舌1和后蜗舌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风能够在此空腔内流动,即为风道,且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具体的,前蜗舌1和蒸发器之间形成风道的进风口,空气能够从进风口进入到风道内进行换热;前蜗舌1和后蜗舌2之间形成风道的出风口,换热风能够从出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风机4设置在前蜗舌1、后蜗舌2以及蒸发器3形成的风道内,风机4能够加速风道内换热风的流动。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进风组件,进风组件设置在靠近进风口的位置,用于限制风道的进风方向,使风道内的进风更加顺畅,避免产生涡流;具体的,进风组件包括导风片5,导风片5朝向风道进风口的位置设置,导风片5垂直连接于前蜗舌1的壁面,且导风片5的导风面平行于进风口的宽度方向,以使风更加顺畅地经过导风片5的导风面进入风道,提高风道内的风量,同时也可以降低风道内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出风组件,出风组件设于风道出风口处,以使风道内的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吹出,增大换热风的送风距离;具体的,出风组件与前蜗舌1和后蜗舌2连接,以使风道内的换热风经过出风组件后垂直吹出,如图3所示,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导向出风口的正前方,防止出风歪斜,增大了送风距离,提高远距离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将前蜗舌、后蜗舌以及蒸发器形成风道,并将风机设置在风道内,加速风道内换热风的流动;通过将导风片设于进风口处,导风片垂直连接于前蜗舌的壁面,且导风片的导风面平行于进风口的宽度方向,以使风更加顺畅地沿导风片的导风面后进入风道,避免产生涡流,降低风道内的噪音,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道内的风量;通过将出风组件设于风道的出风口处,且与前蜗舌和后蜗舌连接,以使风道内的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垂直吹出,增大了送风距离,提高了制冷或制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风组件还包括前蜗舌导风板6,前蜗舌1设有隔板,隔板沿前蜗舌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将前蜗舌1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导风片5垂直连接于第一区域,前蜗舌导风板6连接于第二区域,且前蜗舌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与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一致。
前蜗舌1的壁面连接有隔板,隔板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前蜗舌的长度方向与空调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一致,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前蜗舌的长度方向与空调室内机的宽度方向一致,以将前蜗舌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进风组件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处,进风组件包括导风片5和前蜗舌导风板6,其中前蜗舌导风板6的结构如图5所示,导风片5设置在第一区域内,且导风片5垂直连接于前蜗舌1第一区域的壁面,导风片5的导风面与风道进风口的宽度方向平行,风沿导风片5的导风面进入风道内进行换热,顺畅,避免风在前蜗舌1的第一区域内产生涡流,且可以增大风道内的进风量。
进一步地,前蜗舌导风板6设置在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内,前蜗舌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与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一致,前蜗舌导风板6与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内的壁面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蜗舌导风板6为棱柱,前蜗舌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与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一致,前蜗舌导风板6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连接,以使前蜗舌1的结构更加平整,减少缺口,即导风片5和前蜗舌导风板6能够阻止风道内的风产生涡流,限制进风方向,以使风顺畅进入到风道内,进而降低风道内的噪音,增大风道内的进风量。
进一步地,第二区域内设有第一卡接部11,前蜗舌导风板6上设有第一卡槽61,第一卡接部11卡嵌于第一卡槽61,以使前蜗舌导风板6嵌于前蜗舌的第二区域。
参考图4,前蜗舌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1,第一卡接部11垂直连接于前蜗舌1,如图4所示,前蜗舌导风板6上设有第一卡槽61,其中第一卡槽61和第一卡接部11对应设置,第一卡接部11嵌设于第一卡槽61内,进而使前蜗舌导风板6嵌于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内,实现前蜗舌导风板6与前蜗舌1的连接。
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将前蜗舌导风板6上的第一卡槽61插入前蜗舌1上的第一卡接部11,以使第一卡接部11嵌设于第一卡槽61内,进而使前蜗舌导风板6嵌于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内,实现前蜗舌导风板6与前蜗舌1的连接;进一步地,在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一卡槽61的连接位置涂有密封胶,防止空调室内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前蜗舌导风板6发生晃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蜗舌导风板6与前蜗舌1通过螺钉连接。本实施例中关于前蜗舌1与前蜗舌导风板6的连接不做具体限定,能够将前蜗舌导风板6固定在前蜗舌1上,改变风道内的进风方向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前蜗舌导风板6为泡沫件,本实施例关于前蜗舌导风板6的结构和材料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一卡槽61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部11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第一卡槽61沿前蜗舌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且第一卡接部11与第一卡槽61一一对应。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内设有3个第一卡接部11,3个第一卡接部11均垂直连接于前蜗舌1,且3个第一卡接部11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分别设置在前蜗舌1第二区域内的上部,前蜗舌1第二区域内的中间位置以及前蜗舌1第二区域内的下部;前蜗舌导风板6上设有3个第一卡槽61,3个第一卡槽61沿前蜗舌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分别设于前蜗舌导风板6的上部,前蜗舌导风板6的中间位置以及前蜗舌导风板6的下部,且第一卡接部11和第一开槽一一对应,即3个第一卡接部对应嵌于3个第一卡槽内,以使前蜗舌导风板6嵌于前蜗舌1的第二区域内,实现前蜗舌导风板6与前蜗舌1的稳定连接,进而可以有效限制风道内的进风方向,避免产生涡流,减小风道内的噪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蜗舌1第二区域内设有8个第一卡接部11,前蜗舌导风板6上设有至少8个第一卡槽61,每个第一卡接部11对应嵌入一个第一卡槽61内,实现前蜗舌导风板6与前蜗舌1第二区域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一卡接部11以及第一卡槽61的数量和位置不做具体限定,能够使每个第一卡接部11对应嵌入一个第一卡槽61内即可。
本实施例中关于相邻两个第一卡接部之间的距离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风片5为多个,多个导风片5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蜗舌1上设有多个导风片5,导风片5朝向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且导风片5的导风面与进风口的宽度方向平行,多个导风片5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风机4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限制风道内的进风方向,以使风道内从上到下的进风更加顺畅,避免产生涡流,降低风道内的噪音,同时也可以增大风道内的风量。
本实施中关于导风片5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片5的数量为10个。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组件包括横导风板7,横导风板7的第一侧与前蜗舌1连接,横导风板7的第二侧与后蜗舌2连接,且横导风板7的导风面平行于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其中横导风板7的第一侧与横导风板7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组件用于将风道内换热风沿出风组件垂直吹向室内,增大送风距离。具体的,出风组件包括横导风板7,横导风板7的第一侧与前蜗舌1垂直连接,前蜗舌1的第二侧与后蜗舌2垂直连接,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以使横导风板7横设于前蜗舌1和后蜗舌2之间,即横导风板7的导风面平行与出风口的宽度方向,换热风能够沿横导风板7的上方或下方吹出,限定换热风的出风方向,增大送风距离,改善距离空调室内机距离较远位置的换热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横导风板7为多个,多个导风板7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具体的,横导风板7、第二卡槽12以及第三卡槽21均为多个,第二卡槽12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三卡槽21沿后蜗舌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横导风板7对应嵌于第二卡槽12和第三卡槽21。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组件包括多个横导风板7,多个横导风板7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即沿风道出风口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具体的,前蜗舌1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12,多个第二卡槽12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个横导风板7的第一卡接部11对应嵌于一个第二卡槽12中,以使多个横导风板7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与前蜗舌1垂直连接;后蜗舌2上设有多个第三卡槽21,多个第三卡槽21沿后蜗舌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个横导风板7的第三卡接部72对应嵌入一个第三卡槽21中,以使多个横导风板7沿后蜗舌2的长度方向与后蜗舌2垂直连接,进而将多个横导风板7均与前蜗舌1和后蜗舌2连接,即多个横导风板7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使风道内的换热风沿多个横导风板7的导风面吹出,限定风道内换热风的出风方向,使换热风垂直吹出,增大送风距离,提高远离空调室内机位置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关于横导风板7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前蜗舌1和后蜗舌2的长度方向限定,以使整个风道沿出风口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横导风板7,限定整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横导风板7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71,前蜗舌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槽12,第二卡接部71对应嵌于第二卡槽12;横导风板7的第二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接部72,后蜗舌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槽21,第三卡接部72对应嵌于第三卡槽21。
参考图6,横导风板7的第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卡接部71,前蜗舌1上设有两个第二卡槽12,两个第二卡接部71对应嵌于两个第二卡槽12内,进而实现横导风板7与前蜗舌1的连接;进一步地,横导风板7第一侧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三卡接部72,即横导风板7的第二侧设有两个第三卡接部72,后蜗舌2上设有两个第三卡槽21,如图7所示,两个第三卡接部72对应嵌于两个第三卡槽21内,进而实现横导风板7与后蜗舌2的连接;其中第二卡槽12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卡接部71的数量,以使第二卡接部71对应一个第二卡槽,第三卡槽21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三卡接部72的数量,以使每一个第三卡接部72对应一个第三卡槽2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71和第三卡接部72的结构相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71的结构与第三卡接部72的结构不同。
进一步地,横导风板7上设有减重孔,减重孔的形状和尺寸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71和第三卡接部72上均设有减重孔,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二卡接部71和第三卡接部72的结构以及数量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保持横导风板7稳定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出风组件还包括纵导风板8,纵导风板8垂直于横导风板7,纵导风板8的导风面平行于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且纵导风板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后蜗舌2的两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出风组件包括多个横导风板7和纵导风板8,纵导风板8的上下两端与后蜗舌2的上下两端连接,且纵导风板8垂直于横导风板7设置,纵导风板8的导风面与出风口的高度方向垂直,以将出风口处网格化,将其分成若干个区域,形成导风格栅,风道内的换热风经多个区域吹出,每个区域内的换热风互不干涉,以使换热风垂直吹出,防止换热风的方向发生变化,进而增大吹风距离,实现远距离换热,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的,纵导风板8的长度方向与后蜗舌2的长度方向一致,即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一致,后蜗舌2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件,后蜗舌2的底部设有第二安装件,纵导风板8的顶部与第一安装件连接,纵导风板8的底部与第二安装件连接,以实现纵导风板8与后蜗舌2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横导风板7上设有开口73,开口73沿垂直于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延伸,纵导风板8穿设开口73,开口73用于限定纵导风板8的位置。
具体的,横导风板7上设有开口73,开口沿垂直于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延伸,开口73的具体尺寸根据纵导风板8的结构设定;纵导风板8穿过开口73,能够限定纵导风板8的位置,避免纵导风板8在空调室内机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出风方向;纵导风板8的两端分别与后蜗舌2的顶端和底端连接,使横导风板7和纵导风板8交叉排布,将出风口处网格化,分成若干个区域形成导风格栅,以使风道内的换热风经多个区域出风,且各个区域内的风互不干涉,换热风能够从横导风板7和纵导风板8形成的网格中吹出,防止换热风的出风方向发生变化,增大送风距离,改善远距离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纵导风板8垂直于多个横导风板7,形成导风格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在出风口处设置活动的横竖摆叶,在横竖摆叶运动过程中实现送风,导风效果好,送风距离远,提高远距离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横导风板7沿前蜗舌1的长度方向设置,分别与前蜗舌1和后蜗舌2连接,风道内的换热风能够沿横导风板7的导风面吹出;进一步地,每个横导风板7上均设有开口73,纵导风板8能够穿过开口73与后蜗舌2连接,纵导风板8和多个横导风板7形成网格,将靠近出风口处的风道分为多个区域。
在实际安装中,将多个横导风板7上的第二卡接部71与前蜗舌1上的多个第二卡槽12对应卡接,将多个横导风板7上的第三卡接部72与后蜗舌2上的多个第三卡槽21对应卡接;多个横导风板7卡接完成后,将横导风板7与前蜗舌1和后蜗舌2的连接处涂上密封胶,防止横导风板7在风机4运行的过程中晃动,提高横导风板7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横导风板7上设有开口73,开口沿垂直于出风口宽度方向延伸,开口73的尺寸与纵导风板8的截面尺寸匹配,后蜗舌2的顶部也设有开口,开口的尺寸与纵导风板8的尺寸匹配,纵导风板8从后蜗舌2顶部依次穿过后蜗舌2上的开口以及多个横导风板7上的开口73嵌入后蜗舌2底部的第二安装件上,实现纵导风板8底部的固定,最后通过连接件将纵导风板8的顶部与后蜗舌2上的第一安装件连接,实现对纵导风板8的安装;该结构能够将风道内的风沿多个横导风板7和纵导风板8形成的导风格栅垂直吹出,增大送风距离,实现远距离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蜗舌、后蜗舌、蒸发器、进风组件以及出风组件,所述前蜗舌、所述后蜗舌以及所述蒸发器形成风道,且所述前蜗舌和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所述风道的进风口,所述前蜗舌和所述后蜗舌之间形成所述风道的出风口;
所述进风组件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导风片,所述导风片垂直于所述前蜗舌的壁面,且所述导风片的导风面平行于所述进风口的宽度方向,用于限定所述风道的进风方向;
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前蜗舌和后蜗舌连接,用于将所述风道内的换热风沿所述出风组件垂直吹出;
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前蜗舌导风板,所述前蜗舌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将所述前蜗舌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导风片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前蜗舌导风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前蜗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前蜗舌导风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嵌于所述第一卡槽,以使所述前蜗舌导风板嵌于所述前蜗舌的第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片沿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横导风板,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一侧与所述前蜗舌连接,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后蜗舌连接,且所述横导风板的导风面平行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其中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一侧与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导风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前蜗舌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所述前蜗舌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对应嵌于所述第二卡槽;所述横导风板的第二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接部,所述后蜗舌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接部对应嵌于所述第三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纵导风板,所述纵导风板垂直于所述横导风板,所述纵导风板的导风面平行于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且所述纵导风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后蜗舌的两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导风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沿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导风板穿设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用于限制所述纵导风板的位置。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00182.6A CN114811733B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00182.6A CN114811733B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1733A CN114811733A (zh) | 2022-07-29 |
CN114811733B true CN114811733B (zh) | 2024-08-16 |
Family
ID=8253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00182.6A Active CN114811733B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11733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88057A (zh) * | 2018-01-05 | 2018-05-29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整流风道及空调器 |
CN109059231A (zh) * | 2018-07-18 | 2018-12-21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风道结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76369B1 (fr) * | 1998-03-19 | 2000-05-05 | Electricite De France | Emetteur de chaud ou de froid ou pompe a chaleur a ventilateur tangentiel |
CN208108308U (zh) * | 2018-04-28 | 2018-11-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211177112U (zh) * | 2019-11-30 | 2020-08-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12432348B (zh) * | 2020-10-23 | 2022-04-1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 |
CN113237139B (zh) * | 2021-04-22 | 2023-03-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2022
- 2022-04-15 CN CN202210400182.6A patent/CN1148117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88057A (zh) * | 2018-01-05 | 2018-05-29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整流风道及空调器 |
CN109059231A (zh) * | 2018-07-18 | 2018-12-21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风道结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11733A (zh) | 2022-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25248B (zh) | 空调器导风板与空调器 | |
JP4947227B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2113274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JP2012078031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0609430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1822787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 |
CN106322535A (zh) |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US9175899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9340915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KR100826028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CN114811733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38234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141650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JP3596422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
CN110701684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6307996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0160150B (zh) | 一种风道壳体、上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0141636U (zh) | 一种风道壳体、上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6346643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7685347U (zh) |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693441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20379939U (zh) | 出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2651472U (zh) | 空调器 | |
CN217031407U (zh) | 新风空调器 | |
CN21697692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