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809940B - 安全接头 - Google Patents

安全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9940B
CN114809940B CN202110061508.2A CN202110061508A CN114809940B CN 114809940 B CN114809940 B CN 114809940B CN 202110061508 A CN202110061508 A CN 202110061508A CN 114809940 B CN114809940 B CN 114809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groove
annular piston
joint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15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9940A (zh
Inventor
王瀚成
张华礼
周长林
李力
陈伟华
刘飞
曾冀
胡秋筠
王斌
韩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15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9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9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9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02Couplings; joints
    • E21B17/04Couplings; joints between rod or the like and bit or between rod and rod or the like
    • E21B17/042Thread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02Couplings; joints
    • E21B17/08Casing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lushing boreholes, e.g. by use of exhaust air from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接头,包括下接头、下接头和环状活塞,下接头的上端面具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具有第一过流孔;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第一销钉连接,上接头的下端面具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壁与下接头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环形腔,环形凸起位于环形腔中,环形槽的槽壁上具有开启孔和两个第二过流孔,且两个第二过流孔和第一过流孔相对;环状活塞位于环形凸起和环形槽的槽壁之间,环状活塞能在从开启孔注入的流体压力下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关闭位置为隔断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的位置,开启位置为导通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的位置。本公开能在卡钻、埋钻时,将环空内的泥浆沉淀等杂质冲洗出井外,便于安全接头迅速解扣。

Description

安全接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勘探向超深井领域不断突破,作业深度和储层温度都有增加,油气开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酸化管柱在起下钻时,往往泥浆沉淀和压井固体颗粒会堵塞环空,常出现酸化管柱卡钻和埋钻的复杂情况。通常钻杆的底部安装有安全接头,安全接头是一种用于在卡钻、埋钻时将钻杆从安全接头处断开,以将部分钻杆从井内取出的工具。
相关技术中的安全接头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下接头插装在上接头内孔中,且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通过销钉连接。在需要启动安全接头时,需要在井口上下提动钻杆,并控制钻杆转动,以使得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销钉被剪断,从而能将钻杆从井内取出。
然而,在发生卡钻、埋钻后,若静置时间较长,在钻杆和套管、安全接头和套管的环空处,泥浆因长时间未循环,会出现泥浆沉淀、胶结等现象,导致扭矩及上提力无法传递至安全接头处,导致安全接头失效。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接头,能在卡钻、埋钻时,将环空内的泥浆沉淀等杂质冲洗出井外,便于安全接头迅速解扣,以起下钻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接头,所述安全接头包括: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具有径向贯通所述环形凸起的第一过流孔;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通过径向布置的第一销钉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下端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与所述下接头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的环形腔,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环形腔中,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上具有径向延伸的开启孔和两个第二过流孔,且两个所述第二过流孔和所述第一过流孔在径向上相对;环状活塞,位于所述环形腔内且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之间,所述环状活塞被配置为在从所述开启孔注入的流体压力下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所述关闭位置为隔断所述第一过流孔和所述第二过流孔的位置,所述开启位置为导通所述第一过流孔和所述第二过流孔的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槽的一槽壁密封贴合;所述环状活塞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壁和所述环形槽的另一槽壁之间,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为所述环形凸起的径向上相背的两侧壁;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环状活塞将所述环形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开启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状活塞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壁或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安全接头还包括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叶轮与所述环状活塞同轴间隔布置,且所述叶轮与所述环状活塞周向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接头的轴向上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开启孔和所述环状活塞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状活塞和所述叶轮通过连接架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转动环和周向布置在所述转动环的外壁的转动叶片,所述连接架包括多根周向间隔布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环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环状活塞的一端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安全接头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套装在所述环形凸起外,所述扭转弹簧位于所述环状活塞和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环状活塞的一端周向固定,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周向固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状活塞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壁和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安全接头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套装在所述环形凸起外,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环状活塞和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环状活塞的一端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轴向固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状活塞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两个轴向间隔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环状活塞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两个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过流孔的两侧。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槽的槽壁通过所述第一销钉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状活塞与所述环形槽通过第二销钉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启孔内设有破裂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接头中,在上接头和下接头插装配合形成的密封的环形腔内设置有环状活塞,环状活塞与环形凸起之间和环状活塞与环形槽之间均密封配合,这样在初始状态下环状活塞能隔断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因而避免安全接头外的液体或安全接头内的液体过流孔泄漏。若施工过程中若钻杆出现卡钻或埋钻的情况,且安全接头和套管的环空出现泥浆沉淀,此时,可以从井口向钻杆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注液加压,当液体抵达安全接头后,通过开启孔进入到环形腔内,并推动位于环形腔内的环状活塞移动,从而使环状活塞显露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以导通两个过流孔,即能使环空内的液体可以通过两个过流孔进入到安全接头内。这样环空内的液体在清洗完环空内的泥浆后,可以携带泥浆一同进入安全接头内,并通过钻杆返排回井口,以完成洗井作业。此时,钻杆、安全接头和套管的环空不再有泥浆沉淀,因而技术人员在井口操控钻杆上下提动和转动时,上提力和扭矩能轻松地传递至安全接头处,以确保安全接头能迅速完成解扣,取出钻杆,以避免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封堵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上接头,10-环形槽,11-第二过流孔,12-开启孔;
2-下接头,21-环形凸起,22-第一过流孔;
30-环状活塞,31-叶轮,311-转动环,312-转动叶片,32-连接架,33-扭转弹簧,34-密封圈,35-压缩弹簧;
41-第一销钉,42-第二销钉,43-破裂盘;
5-环形腔,51-第一腔体,52-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底”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封堵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安全接头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和环状活塞30。
如图1所示,下接头2的上端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环形凸起21,环形凸起21上具有径向贯通环形凸起21的第一过流孔22。
如图1所示,上接头1和下接头2通过径向布置的第一销钉41连接,上接头1的下端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环形槽10,环形槽10的槽壁与下接头2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的环形腔5,环形凸起21位于环形腔5中,环形槽10的槽壁上具有径向延伸的开启孔12和两个第二过流孔11,且两个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在径向上相对。
如图1所示,环状活塞30位于环形腔5内且在径向上位于环形凸起21和环形槽10的槽壁之间。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如图1、2所示,环状活塞30被配置为在从开启孔12注入的流体压力下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关闭位置为隔断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的位置,开启位置为导通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的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接头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和环状活塞30,其中,下接头2上端面的环形凸起21同轴插装在上接头1下端面的环形槽10内,且上接头1和下接头2通过第一销钉41连接。并且,在上接头1上具有贯通上接头1的环形槽10的槽壁上具有两个第二过流孔11,同时,在下接头2上也具有贯通下接头2的环形凸起21的第一过流孔22,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在径向上是相对的,所以安全接头外的液体能依次通过第二过流孔11、环形槽10、第二过流孔11、第一过流孔22进入到安全接头内部。在环形凸起21和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之间还设有能轴向活动的环状活塞30,环状活塞30在开启位置时是隔断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的,且环状活塞30与环形凸起21和环形槽10是密封配合的,即环状活塞30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在环形槽10内轻易活动,因而能避免安全接头外的液体或安全接头内的液体从过流孔出泄漏。
若施工过程中若钻杆出现卡钻或埋钻的情况,且安全接头和套管的环空出现泥浆沉淀。此时,从井口向钻杆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注液加压,当液体抵达安全接头后,通过开启孔12进入到环形槽10内,并推动位于环形槽10内的环状活塞30下移,从而使环状活塞30显露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以导通两个过流孔,即能使环空内的液体可以通过两个过流孔进入到安全接头内。这样环空内的液体在清洗完环空内的泥浆后,可以携带泥浆一同进入安全接头内,并通过钻杆返排回井口,以完成洗井作业。此时,钻杆、安全接头和套管的环空不再有泥浆沉淀,因而技术人员在井口操控钻杆上下提动和转动时,上提力和扭矩能轻松地传递至安全接头处,以确保安全接头能迅速完成解扣,取出钻杆,以避免经济损失。
可选地,如图1所示,开启孔12内设有破裂盘43。破裂盘43是一种在受到压力超出限压时自行破裂,以实现泄压的工具。通过在开启孔12内设置破裂盘43避免环空内的液体轻易进入环形槽10,使环状活塞30意外滑动,而导致安全结构的两个过流孔导通,以避免安全接头泄压。
其中,破裂盘43是一种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呈球面的盘状结构,破裂盘43的周边边缘与开启孔12的内壁连接,以将破裂盘43固定在开启孔12内。且破裂盘43的凸面朝向套管和安全接头之间的环空,以使得破裂盘43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在使用时,从井口向安全接头和套管之间的环空注液加压,当环空内的压力超过破裂盘43的限压时,破裂盘43被击破,使得环空内的液体能通过开启孔12进入到环形槽10内。
可选地,如图1所示,环形凸起21与环形槽10的槽壁通过第一销钉41连接。也即第一销钉41也设置在环形槽10内,以避免将第一销钉41设置在上接头和下接头的内壁或外壁上,直接和外部环境中的空气或管柱内的液体接触而侵蚀。
示例性地,用于连接上接头1和下接头2的第一销钉41有多个,且多个第一销钉41周向间隔布置,以使得上接头1和下接头2周向上各处位置都受力,以避免上接头1和下接头2意外脱落,提高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环形凸起21的内侧壁与环形槽10的一槽壁密封贴合;环状活塞30位于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和环形槽10的另一槽壁之间,内侧壁和外侧壁为环形凸起21的径向上相背的两侧壁;位于关闭位置的环状活塞30将环形腔5分隔为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开启孔12与第二腔体52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环状活塞30套装在环形凸起21外,且环状活塞30的内侧壁与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贴合,环状活塞30的外侧壁与环形槽10的槽壁贴合,这样当环状活塞30移动至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之间,即环状活塞30移动至关闭位置时,能环状活塞30对两个过流孔进行初步的密封。
并且,环状活塞30处于关闭位置时,将环形腔5分隔成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这样当液体通过开启孔12进入第二腔体52后,就能在第二腔体52内憋压,并推动环状活塞30朝第一腔体51移动,以缩小第一腔体51的空间,从而导通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使环状活塞30移动至开启位置。
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环形凸起2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可以均不与环形槽10的槽壁密封贴合,也即环形凸起21和环形槽10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地插装在环形槽10内。
此时,可以将上接头1的下端面与下接头2的上端面密封贴合,或者,环形槽10的槽壁也可以与下接头2的外侧壁密封贴合,以使得环形槽10的槽壁与下接头2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的环形腔5。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环状活塞30可以是金属筒状结构,环状活塞30滑动插装在环形槽10的槽壁和环形凸起21之间。其中,环状活塞30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两个轴向间隔布置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34,且环形凹槽的轴向布置间距不小于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中最大的直径,以使得环状活塞30位于关闭位置时,两个环形凹槽位于第一过流孔22的两侧。
其中,环状活塞30的内壁和外壁均是光滑的,以便于环状活塞30插装在环形槽10和环形凸起21之间的环空后,环状活塞30与环形槽10和环形凸起21之间具有较小的摩擦力,方便环状活塞30轴向滑动。
为了保证环状活塞30与环形槽10和环形凸起21之间的密封性,在环状活塞30的内壁和外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安装密封圈34,且两个环形凹槽的轴向间距大于等于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中直径较大的过流孔的直径,所以可以确保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均位于两个密封圈34之间,以避免液体从环状活塞30和环形槽10的槽壁之间的间隙,以及环状活塞30和环形凸起2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泄漏,以提高密封性。
可选地,安全接头还可以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用于在环状活塞30从关闭位置移动至开启位置时,向环状活塞30提供使环状活塞30复位至关闭位置的作用力。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复位件是压缩弹簧35,压缩弹簧35位于第一腔体51内且套装在环形凸起21外,压缩弹簧35位于环状活塞30和下接头2的上端面之间,压缩弹簧35的一端与环状活塞30的一端相抵,压缩弹簧35的另一端与环形凸起21轴向固定。
其中,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上设有外凸缘,压缩弹簧35的下端和外凸缘的端面相抵,压缩弹簧35的上端与环状活塞30的下端相抵,这样当液体击破破裂盘43,从开启孔12进入到环形腔5后,若液体的压力足够克服压缩弹簧35的弹力,液体就会推动环状活塞30向下移动,使得环状活塞30滑动至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的下方(即环状活塞30移动至开启位置),从而导通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使得液体能从环空进入到安全接头内部,以实现洗井作业。
并且,在上述过程中,压缩弹簧35被压缩并积蓄弹力,这样洗井作业完成后,不再向环空注入液体,液体施加在环状活塞30和压缩弹簧35上的压力消失,在压缩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环状活塞30向上滑动,使环状活塞30移动至关闭位置,从而再次封堵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以避免钻杆内的液体泄漏。
可选地,如图1所示,环状活塞30与环形槽10通过第二销钉42连接。避免环空存在的液体通过开启孔12进入环形腔5后,推动环状活塞30而导致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意外导通,提高安全接头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环状活塞30和环形槽10的第二销钉42有多个,且多个第二销钉42周向间隔布置,以使得环状活塞30和环形槽10周向上各处位置都受力,以避免环状活塞30和环形槽10意外脱落,提高连接可靠性。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示出的安全接头与图3中示出的安全接头,上接头1和下接头2的形状结构均一致,且环形凸起21和环形槽10的连接关系和布置位置均相同。环状活塞30均设置在环形槽10的槽壁和环形凸起21的侧壁之间。区别在于环状活塞30在环形腔5中与环形槽10、环形凸起21的配合方式。
如图4所示,环状活塞30与环形槽10或环形凸起21螺纹连接,且该安全接头可以包括叶轮31,叶轮31位于第二腔体52内,叶轮31与环状活塞30同轴间隔布置,且叶轮31与环状活塞30周向固定,在上接头1的轴向上叶轮31位于开启孔12和环状活塞30之间。
其中,叶轮31可以包括转动环311和周向布置在转动环311的外壁的转动叶片312,当液体从叶轮31的一侧流向叶轮31,在经过叶轮31后,由于叶轮31和环状活塞30间隔布置,即叶轮31和环状活塞30件具有间隙,以使得流体能继续流动,即液体会驱动叶轮31的转动叶片31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环311一起转动。即在叶轮31可以在液体的冲击下转动。
如图4所示,由于叶轮31位于环形槽10内且在开启口的下方,这样当环空内的液体通过开启孔12后,液体就会向下朝向叶轮31流动,在液体的冲击下叶轮31开始转动,以带动环状活塞30转动,由于环状活塞30和环形槽10或环形凸起21螺纹连接,因而,环状活塞30会在环形槽10内轴向滑动,以使得环状活塞30能移动至导通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的位置,以便于洗井。
本公开实施例中,环状活塞30的内壁和环形凸起21的外周壁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且该螺纹的牙形可以是梯形螺纹,确保环状活塞30和环形凸起21之间密封性的同时,还便于环状活塞30和环形凸起21之间转动。
可选地,安全接头还可以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用于在环状活塞30从关闭位置移动至开启位置时,向环状活塞30提供使环状活塞30复位至关闭位置的作用力。
可选地,如图4所示,复位件为扭转弹簧33,扭转弹簧33位于第一腔体51内且套装在环形凸起21外,扭转弹簧33位于环状活塞30和下接头2的上端面之间,扭转弹簧33的一端与环状活塞30的一端周向固定,扭转弹簧33的另一端与环形凸起21周向固定。
其中,环状活塞30的下端面和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上均可以设置开口,以便于将扭转弹簧33的端部插入开口内,从而使得扭转弹簧33的两端均周向固定。
这样当液体击破破裂盘43,从开启孔12进入到环形腔5后,若液体驱动叶轮31转动,以带动环状活塞30转动,环状活塞30在螺纹副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环状活塞30滑动至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的下方(即环状活塞30移动至开启位置),从而导通第二过流孔11和第一过流孔22,使得液体能从环空进入到安全接头内部,以实现洗井作业。并且,扭转弹簧33被扭曲并积蓄扭矩,这样洗井作业完成后,不再向环空注入液体,液体施加在环状活塞30和扭转弹簧33上的压力减小,在扭转弹簧33施加的扭矩作用下,环状活塞30转动,环状活塞30在螺纹副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再次封堵第一过流孔22和第二过流孔11,以避免钻杆内的液体泄漏。
可选地,如图4所示,环状活塞30和叶轮31通过连接架32连接,连接架32包括多根周向间隔布置的连接杆,叶轮31包括转动环311和周向布置在转动环311的外壁的转动叶片312,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环311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环状活塞30的一端连接。通过设置多根连接杆除了能提高连接可靠性外,还能避免流入环形腔5内的液体被连接架32分隔,从而便于两个过流孔导通后,环形槽10内的液体也能顺利排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接头,能根据井深及温度设置好启动压力,需要解扣时,向环空注液加压至设置启动压力,击破破裂盘43,使得环状活塞30下移,可以使得两个过流孔导通,以实现正反循环,冲洗底部泥浆,然后再进行上下提拉、转动钻杆操作,以剪断第一销钉41完成解扣;在正常酸压测试中,可以设置启动压力远高于正常施工压力,保证安全接头不会轻易启动,确保了酸压管柱正常下入、酸压、解封等作业。常规机械式安全结构相比,易于倒扣,和其他液控安全接头相比,不需要投球,减少井下风险。第一销钉41有效确保了施工中的正反转管柱操作不会误操作安全接头,便于现场施工。在倒扣之前冲洗、循环底部泥浆,保证扭矩和上提力可以传递至安全接头,大大提高倒扣成功率。
以上,并非对本公开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接头包括:
下接头(2),所述下接头(2)的上端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环形凸起(21),所述环形凸起(21)上具有径向贯通所述环形凸起(21)的第一过流孔(22);
上接头(1),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接头(2)通过径向布置的第一销钉(41)连接,所述上接头(1)的下端面具有轴向延伸的环形槽(10),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与所述下接头(2)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密封的环形腔(5),所述环形凸起(21)位于所述环形腔(5)中,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上具有径向延伸的开启孔(12)和两个第二过流孔(11),且两个所述第二过流孔(11)和所述第一过流孔(22)在径向上相对;
环状活塞(30),位于所述环形腔(5)内且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环形凸起(21)和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之间,所述环状活塞(30)被配置为在从所述开启孔(12)注入的流体压力下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所述关闭位置为隔断所述第一过流孔(22)和所述第二过流孔(11)的位置,所述开启位置为导通所述第一过流孔(22)和所述第二过流孔(1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21)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槽(10)的一槽壁密封贴合;
所述环状活塞(30)位于所述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和所述环形槽(10)的另一槽壁之间,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为所述环形凸起(21)的径向上相背的两侧壁;
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环状活塞(30)将所述环形腔(5)分隔为第一腔体(51)和第二腔体(52),所述开启孔(12)与所述第二腔体(5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活塞(30)与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或所述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所述安全接头还包括叶轮(31),所述叶轮(31)位于所述第二腔体(52)内,所述叶轮(31)与所述环状活塞(30)同轴间隔布置,且所述叶轮(31)与所述环状活塞(30)周向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接头(1)的轴向上所述叶轮(31)位于所述开启孔(12)和所述环状活塞(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活塞(30)和所述叶轮(31)通过连接架(32)连接,所述叶轮(31)包括转动环(311)和周向布置在所述转动环(311)的外壁的转动叶片(312),所述连接架(32)包括多根周向间隔布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环(31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环状活塞(30)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接头还包括扭转弹簧(33),所述扭转弹簧(3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51)内且套装在所述环形凸起(21)外,所述扭转弹簧(33)位于所述环状活塞(30)和所述下接头(2)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扭转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环状活塞(30)的一端周向固定,所述扭转弹簧(33)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21)周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活塞(30)与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和所述环形凸起(21)的外侧壁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安全接头还包括压缩弹簧(35),所述压缩弹簧(35)位于所述第一腔体(51)内且套装在所述环形凸起(21)外,所述压缩弹簧(35)位于所述环状活塞(30)和所述下接头(2)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压缩弹簧(35)的一端与所述环状活塞(30)的一端相抵,所述压缩弹簧(35)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21)轴向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活塞(30)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两个轴向间隔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34),所述环状活塞(30)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两个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过流孔(2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21)与所述环形槽(10)的槽壁通过所述第一销钉(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活塞(30)与所述环形槽(10)通过第二销钉(4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孔(12)内设有破裂盘(43)。
CN202110061508.2A 2021-01-18 2021-01-18 安全接头 Active CN114809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1508.2A CN114809940B (zh) 2021-01-18 2021-01-18 安全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1508.2A CN114809940B (zh) 2021-01-18 2021-01-18 安全接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940A CN114809940A (zh) 2022-07-29
CN114809940B true CN114809940B (zh) 2025-02-25

Family

ID=8252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1508.2A Active CN114809940B (zh) 2021-01-18 2021-01-18 安全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994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79A (zh) * 1989-10-09 1991-07-24 加利福亚尼联合石油公司 液压释放油井工具
CN107558933A (zh) * 2017-09-15 2018-01-09 刘玉友 一种松砂式石油井下安全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7048B1 (en) * 2001-02-12 2003-03-04 David J. Trosclair Hydraulically actuated downhole coupler system, especially for combination washover/fishing tool assemblies
CN2600580Y (zh) * 2003-01-18 2004-01-21 王敏捷 温控洗井封隔器
RU2441140C2 (ru) * 2009-11-30 2012-01-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кционерная нефтяная компания "Башнефть" (ОАО "АНК "Башнефть")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пуска подвески и цементирования колонны хвостовика в скважине
CN201891404U (zh) * 2010-07-22 2011-07-06 北京金科龙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反扣封隔器
CN202441320U (zh) * 2011-10-18 2012-09-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洗井高压封隔器
CN107558951A (zh) * 2017-09-29 2018-01-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开关循环滑套
CN208220657U (zh) * 2017-12-29 2018-12-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接头
CN110056321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成都阿斯贝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激发式无限循环洗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18981U (zh) * 2019-09-04 2020-07-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井下注剂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79A (zh) * 1989-10-09 1991-07-24 加利福亚尼联合石油公司 液压释放油井工具
CN107558933A (zh) * 2017-09-15 2018-01-09 刘玉友 一种松砂式石油井下安全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940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6331A (zh) 通过水泥外套管进行液力压裂所使用的阀
CN110513095B (zh) 一种采用可控延时开启趾端滑套的油气井压裂改造工艺
CN112343538A (zh) 一种自适应全金属可溶球座
AU2022242032B2 (en) Wireline plug system
CN112112591A (zh) 一种套管锻铣工具及锻铣方法
CN108643858B (zh) 井下安全阀活塞进液口清洗系统及验证方法及清洗方法
CN212201962U (zh) 投球式液动多次开关旁通阀
CN114809940B (zh) 安全接头
CN113863888B (zh) 一种双层管钻井井下三通道一体化防喷装置
CN210049870U (zh) 液控定压反洗阀
WO2025001271A1 (zh) 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10566450B (zh) 泵下油管液控防喷装置
CN108240198B (zh) 抽油泵过泵洗井装置
RU2179623C2 (ru) Циркуляционный клапан
CN212454391U (zh) 高压测试开井装置
CN210859161U (zh) 泵下油管液控防喷装置
CN109025869A (zh) 一种油气钻井流体循环装置
CN204492718U (zh) 一种安全丢手
CN112610183A (zh) 一种高压气井带压完井压力自平衡双屏障堵塞器
US10337286B1 (en) Resealable tubing drain for oilfield service
CN217106931U (zh) 管道密封结构及井下作业工具
CN113090219B (zh) 一种井下防喷器
CN220849624U (zh) 一种可反洗井耐温耐压锚定封隔器
CN112302574B (zh) 一种铰链式钻柱内大通径防喷回压凡尔
CN118686578A (zh) 一种井下智能堵漏桥塞及其堵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