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801275A -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 Google Patents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1275A
CN114801275A CN202210292930.3A CN202210292930A CN114801275A CN 114801275 A CN114801275 A CN 114801275A CN 202210292930 A CN202210292930 A CN 202210292930A CN 114801275 A CN114801275 A CN 114801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web
segment
bond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29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1275B (zh
Inventor
刘妍
张登刚
王泳权
田宇东
项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matech Wind Power Bl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matech Wind Power Bl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matech Wind Power Bl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matech Wind Power Bl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29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1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1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1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25Producing blades or the like, e.g. blades for turbines, propellers, or w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1/067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包括:成型两个以上叶片段,两个以上叶片段以成型工艺区分为第一叶片段和第二叶片段;将两个以上叶片段沿轴向连接形成叶片;其中,第一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待形成第一叶片段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及第一腹板单元粘接形成预成型体;将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与待形成第一叶片段的另一个第一壳体分片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第二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通过使第一叶片段和第二叶片段分别采用二次粘接成型和一次合模成型,能够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同时,提高粘接效率,缩短叶片的成型周期。

Description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背景技术
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捕捉风能的构件,在风电机组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风能行业的发展,叶片的尺寸逐渐变大。其中,越是大型的叶片,其腹板尺寸也越大,也需要投入大型工装来实现叶片成型,而这种大型工装又会占用大量空间,且会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维护。
目前,大尺寸腹板往往采用分段制造而后组装为一个整体,再将其整体粘接于叶片壳体内侧,实现叶片成型。但这只解决了工装所占空间的问题,并未解决大尺寸腹板粘接时间长、组装费时费力、吊装易变形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能够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同时,提高粘接效率,缩短叶片的成型周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包括:成型两个以上叶片段,两个以上叶片段以成型工艺区分为第一叶片段和第二叶片段;将两个以上叶片段沿轴向连接形成叶片;其中,第一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待形成第一叶片段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及第一腹板单元粘接形成预成型体;将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与待形成第一叶片段的另一个第一壳体分片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第二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粘接形成预成型体之后,且在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之前还包括:固化预成型体;其中,固化预成型体的步骤与第二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同步进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之后,且在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之前,还包括:连接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和第二叶片段的第二腹板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壳体分片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壳体分片具有背风面壳体分片和迎风面壳体分片;其中,第一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背风面壳体分片与第一腹板单元粘接形成预成型体;将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与迎风面壳体分片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叶片具有一个第一叶片段和一个第二叶片段,第一叶片段位于叶尖段,第二叶片段位于叶根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叶片段沿自身轴向的延伸尺寸为a,叶片沿轴向上的延伸尺寸为b,其中,30%≤a/b≤5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粘接形成预成型体之前,还包括:限定待形成第一腹板单元的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的相对位置;通过连接条将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粘接形成第一腹板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之前,还包括:在待形成第二腹板单元的第二前缘腹板和第二后缘腹板的对应位置开设连接孔;通过连接杆依次穿设第二前缘腹板和第二后缘腹板的连接孔,以将第二前缘腹板和第二后缘腹板组装形成第二腹板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前缘腹板和/或第二后缘腹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通过连接杆依次穿设第二前缘腹板和第二后缘腹板的连接孔之前,还包括: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前缘腹板和第二后缘腹板的组装位置;在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之前,还包括: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腹板单元与第二壳体分片的粘接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叶片,叶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叶片的成型方法制备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成型方法,包括:成型两个以上叶片段,将两个以上叶片段沿轴向连接形成叶片。其中,两个以上叶片段以成型工艺区分为第一叶片段和第二叶片段,第一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待形成第一叶片段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及第一腹板单元粘接形成预成型体,将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与待形成第一叶片段的另一个壳体分片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即第一叶片段采用二次粘接成型,以保证第一叶片段的粘接质量。第二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即第二叶片段采用一次合模成型方式,以提高第二叶片段的粘接效率。通过将叶片分段成型后再进行组装,并使第一叶片段和第二叶片段分别采用二次粘接成型和一次合模成型,能够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同时,提高粘接效率,缩短叶片的成型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段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腹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腹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叶片;
10-叶片段;11-第一叶片段;111-第一壳体分片;112-第一腹板单元;12-第二叶片段;121-第二壳体分片;122-第二腹板单元;1221-第二前缘腹板;1222-第二后缘腹板;1223-连接杆;1224-螺母;
A-预定粘接区域;M-腹板模具;K-连接孔;
X-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的叶片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二次粘接成型和一次合模成型,二次粘接成型为先将腹板通过粘接胶粘接于一侧的半壳体,待粘接胶固化后,再将另一侧的腹板与另一半壳体进行二次粘接组装成型,二次粘接成型往往需要借助大型的工装,并需要占用较多操作人员,制造效率较低。对此,一次合模成型为在粘接区域涂抹粘接胶后,翻转模具将腹板与两侧的半壳体同时粘接成型,一次合模成型虽然用时较短,但需要较多资源投入。由此可见,现有的叶片成型方法往往难以兼顾粘接可靠性和粘接效率。
同时,不管是二次粘接成型还是一次合模成型,其主要技术逻辑仍是将分段的腹板单元结合为一整个腹板后,再将其粘接于两侧的半壳体上。然而,大尺寸腹板粘接会增加叶片直线度和轮廓度精度降低的风险,并且会延长成型操作时间,增加大量劳动强度,降低制造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包括:S10,成型两个以上叶片段10,两个以上叶片段10以成型工艺区分为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S20,将两个以上叶片段10沿轴向X连接形成叶片1。其中,第一叶片段11的成型步骤包括:
S110,将待形成第一叶片段11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111及第一腹板单元112粘接形成预成型体;
S120,将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与待形成第一叶片段11的另一个第一壳体分片111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11。
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步骤包括:
S130,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12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122两侧,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12。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叶片的成型方法,叶片1由沿轴向X相继分布的两个以上叶片段10连接形成,两个以上叶片段10以成型工艺区分为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第一叶片段11由两个第一壳体分片111分步粘接于第一腹板单元112形成,即第一叶片段11采用二次粘接成型,以保证第一叶片段11的粘接质量。第二叶片段12由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以一次合模工艺同时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122两侧形成,即第二叶片段12采用一次合模成型方式,以提高第二叶片段12的粘接效率。通过将叶片1分段成型后再进行组装,并使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分别采用二次粘接成型和一次合模成型,能够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同时,提高粘接效率,缩短叶片1的成型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在叶片1沿轴向X的整体尺寸较大时,叶片1可包括多个第一叶片段11和多个第二叶片段12,从而缩短单个第一叶片段11和/或第二叶片段12沿轴向X的尺寸,以便于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的制备。其中,当叶片1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叶片段11和两个以上的第二叶片段12时,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的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叶片1包括一个第一叶片段11和一个第二叶片段12,第一叶片段11位于叶尖段,第二叶片段12位于叶根段。通过将叶片1包括一个第一叶片段11和一个第二叶片段12,能够简化粘接步骤,更便于保证粘接效率。此外,相较于叶根段,叶片1的叶尖段的工作环境下的粉尘较少,故通过使第一叶片段11位于叶尖段,能够更好的保护第一腹板单元112与第一壳体分片111的粘接界面,从而保证第一叶片段11的粘接质量,提高叶片1粘接的可靠性。
其中,第二叶片段12沿轴向X上的延伸尺寸为a,叶片1沿轴向X上的延伸尺寸为b,其中,30%≤a/b≤50%,即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的长度可相同,也可使第一叶片段11沿轴向X的长度占比大于第二叶片段12沿轴向X的长度占比。由于二次粘接成型的粘接质量相较于一次合模成型的粘接质量更好,故通过增加第一叶片段11的长度占比,即可增加叶片1整体粘接的可靠性。例如,可以使第二叶片段12为从叶根起始至叶片1的长度占比为35%的位置,并使第一叶片段11为从叶片1的长度占比为35%的位置至叶尖,从而提高叶片1粘接的可靠性。
为便于描述,以下均以叶片1包括一个第一叶片段11和一个第二叶片段12为例说明叶片1的成型方法。
请参阅图1至图3,在第一叶片段11的成型步骤中,步骤S110将待形成第一叶片段11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111及第一腹板单元112粘接形成预成型体具体可包括:在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中至少一者的预定粘接区域A涂抹粘接胶,将第一腹板单元112的一侧通过粘接胶粘接于第一壳体分片111形成预成型体。步骤S120将第一腹板单元112和另一第一壳体分片111中至少一者的预定粘接区域A涂抹粘接胶,将第一腹板单元112的另一侧通过粘接胶粘接于另一第一壳体分片111形成第一叶片段11。
与成型第一叶片段11相类似地,在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步骤中,步骤S130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12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122两侧,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12具体可包括:在第二腹板单元122和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中至少两者的预定粘接区域A涂抹粘接胶,将第二腹板单元122与其两侧的第二壳体分片121以一次合模工艺粘接形成第二叶片段12。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第一叶片段11的成型步骤中,在步骤S110粘接形成预成型体之后,且在步骤S120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11之前还包括:
S140,固化预成型体。
其中,固化预成型体的步骤与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步骤同步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第一腹板单元112通过粘接胶粘接于第一壳体分片111形成预成型体后,需加热固化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接合处的粘接胶,以保证接合处的粘接强度。由于粘接胶的加热固化耗时较长,故在固化预成型体的过程中,可进行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步骤,即步骤S140和步骤S130同步进行,从而减少了工序流转和无效等待时间,同时优化了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的制备流程,以进一步减少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制备的整体用时,缩短叶片1成型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定粘接区域A涂抹粘接胶之前,还需进行预定粘接区域A的处理步骤,例如对第一壳体分片111和第二壳体分片121的预定粘接区域A进行辅材撕除、粘接面清理以及粘接角修边等步骤。故在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步骤中,在步骤S130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12之前,还需进行第二壳体分片121的预定粘接区域A的处理步骤。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固化预成型体的步骤与第二壳体分片121的预定粘接区域A的处理步骤同步进行。待第二壳体分片121的预定粘接区域A的处理步骤结束后,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接合处的粘接胶也可同时完成固化,以进一步提高制备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各叶片段10中的腹板单元可以相互连接为组合式腹板,从而使得组合式腹板可以在叶片1内部延伸,更好的起到支撑、抗剪切或防失稳作用。各叶片段10中的腹板单元也可以在结构上相互分开,以使各腹板单元的步骤更为灵活。
请参阅图5,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当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各叶片段10的腹板单元相互连接时,在步骤S130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第二叶片段12之后,且在步骤S120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11之前,还包括:
S150,连接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叶片段12的第二腹板单元122。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到步骤S130之后,已形成预成型体和第二叶片段12,即第一腹板单元112仅在其一侧与第一壳体分片111连接,且第二腹板单元122已粘接于两个壳体分片121之间,故在此时能够更易于进行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的连接。
可选地,可通过在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靠近彼此的端部涂抹粘接胶,来实现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的粘接固定。此外,还可以设置连接板和固定件,连接板用于粘接于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的拼接缝一侧,从而将增加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组件122的连接面积。进一步的,连接板上与第一腹板单元112和/或第二腹板单元122的对应位置还可以设置有连接孔,通过将固定件穿设于连接孔,来进一步实现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壳体分片121包括背风面壳体分片和迎风面壳体分片,在一次合模工艺中,往往先将第二腹板单元122放置于背风面壳体分片上,进而翻转迎风面壳体分片,将第二腹板单元122与其两侧的背风面壳体分片和迎风面壳体分片以一次合模工艺粘接成型。
请参阅图6,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为便于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叶片段12的第二腹板单元122的连接,第一壳体分片111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壳体分片111具有背风面壳体分片和迎风面壳体分片,其中,第一叶片段11的成型步骤包括:
S110',将背风面壳体分片与第一腹板单元112粘接形成预成型体;
S120',将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与迎风面壳体分片粘接形成第一叶片段11。
通过在步骤S110'中将第一腹板单元112优先粘接于背风面壳体分片上,在步骤S150中无需翻转第一腹板单元112或第二腹板单元122即可进行预成型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叶片段12的第二腹板单元122的连接,同时在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连接后,也更易于进行步骤S120'中将迎风面壳体分片粘接于第一叶片段11。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可分段设置,此时可通过使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进行局部位置调整,使得在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连接后,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仅在轴向X上存在一定交错搭接,并且实现了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二腹板单元122的分段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除上述调整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顺序来提高粘接质量外,还可通过改进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中各步骤的成型工艺,来提高叶片1粘接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至图6,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粘接形成预成型体之前,还包括:限定待形成第一腹板单元112的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的相对位置;通过连接条将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粘接形成第一腹板单元112。其中,可通过提供带有整体型面的组装支架,通过将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放置于组装支架上,以限定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的相对位置,从而将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组装为一体的第一腹板单元112。
可选地,在将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的端部粘接于连接条后,可使用夹具夹紧,以保证第一腹板单元112组装的稳定性。此外,在粘接时可测量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之间的外侧间距,以确保第一腹板单元112组装质量。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将待形成第一叶片段11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111及第一腹板单元112粘接形成预成型体具体包括:将第一腹板单元112吊放至第一壳体分片111的预定粘接区域A进行试合模;待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之间的粘接间隙确认合格后,在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中至少一者的预定粘接区域A涂抹粘接胶;将第一腹板单元112放置于第一壳体分片111的预定粘接区域A,通过加压定位工装将第一腹板单元112的一侧粘接于第一壳体分片111。
其中,通过加压定位工装对第一腹板单元112进行压紧,即可将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间的多余粘接胶挤出,从而能够保证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之间的粘接间隙满足要求,同时保证第一腹板单元112和第一壳体分片111之间的粘接强度。
请参阅图1、图7和图8,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与第一腹板单元112相类似地,在步骤S130中在将待形成第二叶片段12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122两侧之前,还包括:在待形成第二腹板单元122的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对应位置开设连接孔K;通过连接杆1223依次穿设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连接孔K,以将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组装形成第二腹板单元122。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叶片段12位于叶根段时,第二叶片段12的重量及尺寸均大于第一叶片段11,故可采用连接杆1223连接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连接孔K的方式,以实现第二腹板单元122的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固定。
可选地,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上的连接孔K可通过灌注腹板模具M后一体形成。例如可通过在腹板模具M上依次铺设玻纤层、芯材及灌注辅材而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翻边可通过腹板模具M侧壁上的凹槽实现,同时凹槽内部可放置有硅胶材料以进行型面支持。其中,腹板模具M的底面可设置有凸起部,从而在制备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时,能够在凸起部位置对应形成有连接孔K,以进行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对应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可通过提供带有整体型面的组装支架,通过将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放置于组装支架上,以限定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相对位置。可选地,可设置与连接杆1223相配合的螺母1224,当连接杆1223依次穿设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后,可通过拧紧两侧的螺母1224,来实现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固定。此外,螺母1224和连接杆1223的至少一者上可涂抹硅胶,以进一步实现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固定。
由于第二叶片段12采用一次合模方式,故需要确保第二腹板单元122成型后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位置精度,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或第二后缘腹板1222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通过在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或第二后缘腹板1222上连接位移传感器,即能够保证第二腹板单元122在整个成型过程中的精度,以保证第二叶片段12粘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可通过双面胶将多个位移传感器分别贴设于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上,位移传感器可设置为无线位移传感器或光纤应变片等,在贴设多个位移传感器后,可预先打开位移传感器的开关,确认其可以正常显示数字,如有异常便可进行检查或更换。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通过连接杆1223依次穿设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连接孔K之前,还包括: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组装位置。即可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前缘腹板1221的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位置坐标,并将位置坐标调整为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理论设计坐标,以保证连接杆1223能够稳定穿设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连接孔。
可选地,在通过连接杆1223依次穿设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连接孔K之后,也可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超出理论设计距离的偏差值上下限时,便需对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位置进行返工调整。
由于第二叶片段12采用一次合模方式,除了上述实施例中需要确保第二腹板单元122的第二前缘腹板1221和第二后缘腹板1222的相对位置之外,还需确保第二腹板单元122与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的粘接位置,以保证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精度。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待形成第二叶片段12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之前,还包括: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腹板单元122与第二壳体分片121的粘接位置。即一方面可通过激光指引将第二腹板单元122放置于一个第二壳体分片121的预定粘接区域A,并在放置时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当前第二腹板单元122的空间位置与预定粘接区域A的距离,以确保该距离位于理论设计距离的偏差值上下限之内。另一方面,在将两个第二壳体分片121加压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122两侧的过程中可通过位移传感器确认第二腹板单元122是否发生明显位移,若位移传感器示数与理论设计值的偏差超过极限值时,需进行空间距离复测并根据结果进行返工或维修,从而确保第二叶片段12的成型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叶片1,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叶片的成型方法制备成型。通过将叶片1分段成型后再进行组装,并使第一叶片段11和第二叶片段12分别采用二次粘接成型和一次合模成型,能够在保证粘接质量的同时,提高粘接效率,缩短叶片的成型周期。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1)

1.一种叶片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两个以上叶片段,所述两个以上叶片段以成型工艺区分为第一叶片段和第二叶片段;
将所述两个以上叶片段沿轴向连接形成叶片;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
将待形成所述第一叶片段的一个第一壳体分片及第一腹板单元粘接形成预成型体;
将所述预成型体的所述第一腹板单元与待形成所述第一叶片段的另一个第一壳体分片粘接形成所述第一叶片段;
所述第二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
将待形成所述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所述第二叶片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接形成预成型体之后,且在所述粘接形成所述第一叶片段之前还包括:
固化所述预成型体;
其中,所述固化所述预成型体的步骤与所述第二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同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以一次合模工艺形成所述第二叶片段之后,且在所述粘接形成所述第一叶片段之前,还包括:
连接所述预成型体的所述第一腹板单元和所述第二叶片段的所述第二腹板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分片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壳体分片具有背风面壳体分片和迎风面壳体分片;
其中,所述第一叶片段的成型步骤包括:
将所述背风面壳体分片与所述第一腹板单元粘接形成预成型体;
将所述预成型体的所述第一腹板单元与所述迎风面壳体分片粘接形成所述第一叶片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一个第一叶片段和一个第二叶片段,所述第一叶片段位于叶尖段,所述第二叶片段位于叶根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段沿自身轴向的延伸尺寸为a,所述叶片沿所述轴向上的延伸尺寸为b,其中,30%≤a/b≤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接形成所述预成型体之前,还包括:
限定待形成所述第一腹板单元的第一前缘腹板和第一后缘腹板的相对位置;
通过连接条将所述第一前缘腹板和所述第一后缘腹板粘接形成所述第一腹板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待形成所述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之前,还包括:
在待形成所述第二腹板单元的第二前缘腹板和第二后缘腹板的对应位置开设连接孔;
通过连接杆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前缘腹板和所述第二后缘腹板的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二前缘腹板和所述第二后缘腹板组装形成所述第二腹板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缘腹板和/或所述第二后缘腹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连接杆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前缘腹板和所述第二后缘腹板的所述连接孔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确认所述第二前缘腹板和所述第二后缘腹板的组装位置;
在所述将待形成所述第二叶片段的两个第二壳体分片分别粘接于第二腹板单元两侧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确认所述第二腹板单元与所述第二壳体分片的粘接位置。
11.一种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的成型方法制备成型。
CN202210292930.3A 2022-03-24 2022-03-24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Active CN114801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2930.3A CN114801275B (zh) 2022-03-24 2022-03-24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2930.3A CN114801275B (zh) 2022-03-24 2022-03-24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275A true CN114801275A (zh) 2022-07-29
CN114801275B CN114801275B (zh) 2023-11-07

Family

ID=8253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2930.3A Active CN114801275B (zh) 2022-03-24 2022-03-24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127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292A (zh) * 2009-04-28 2010-11-03 通用电气公司 分段式风力涡轮机叶片
US2014027121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Modular Wind Energy, Inc. Efficient wind turbine blade design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s using rectangular spars and segmented shear web
CN110524897A (zh) * 2019-07-29 2019-12-03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叶片成型方法以及叶片
CN110578654A (zh) * 2019-10-08 2019-12-17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叶片成型方法以及叶片
CN11157203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叶片的粘接方法及风电叶片
CN111608852A (zh) * 2020-05-09 2020-09-01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风机叶片及其制作方法
EP3747639A1 (en) * 2019-06-07 2020-12-09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ind turbine blade and wind turbine blade
WO2021018148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腹板、腹板制造用模具以及叶片
CN113039358A (zh) * 2018-09-25 2021-06-25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转子叶片构件的连结接口
CN113183466A (zh) * 2020-01-10 2021-07-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增材制造的混合部件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292A (zh) * 2009-04-28 2010-11-03 通用电气公司 分段式风力涡轮机叶片
US2014027121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Modular Wind Energy, Inc. Efficient wind turbine blade design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s using rectangular spars and segmented shear web
CN113039358A (zh) * 2018-09-25 2021-06-25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转子叶片构件的连结接口
EP3747639A1 (en) * 2019-06-07 2020-12-09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ind turbine blade and wind turbine blade
CN110524897A (zh) * 2019-07-29 2019-12-03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叶片成型方法以及叶片
WO2021018148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腹板、腹板制造用模具以及叶片
WO2021018149A1 (zh) * 2019-07-29 2021-02-04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叶片成型方法以及叶片
CN110578654A (zh) * 2019-10-08 2019-12-17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叶片成型方法以及叶片
CN113183466A (zh) * 2020-01-10 2021-07-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增材制造的混合部件
CN11157203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叶片的粘接方法及风电叶片
CN111608852A (zh) * 2020-05-09 2020-09-01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风机叶片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275B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18197B1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ar for a wind turbine from elements having geometrically well-defined joint surface portions, and the related spar
EP2310185B1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ind turbine blade comprising a spar from elements having end portions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o an intermediate portion, and the related wind turbine blade
EP2176058B1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egral profile monolithic wing structure
EP2318705B1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ar for a wind turbine from elements comprising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e related spar
US6050523A (en) Leading edge construction for an aerodynamic surfa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3302865B (zh) 由纤维层的直线预制件制造复合材料弧形型材的方法
CA2864310C (en)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n i-stringer of an aircraft and devices for use in such methods
EP2318466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intermediate composite structure
JP6993542B2 (ja) 風力ブレードスパーキャップの引抜成形のための位置合わせプロファイル
EP197242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anel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u-shaped stiffening elements
CN106827557B (zh) 复合材料共胶接加筋结构胶接面补偿方法
US20110186209A1 (en) Complex geometries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 and forming process for same
CN112537047B (zh) 一种复合材料反射器成型装配方法
CN105346100A (zh) 一种风电叶片大梁模具的制作方法
WO1995020104A1 (en) Fabrication of aerodynamic profiles
CN108495739B (zh) 用于制造风轮机叶片本体的方法与设备
CN112238551B (zh) 一种复材机翼多零件一体成型装配模具及成型装配方法
CN114801275A (zh) 叶片的成型方法及叶片
EP3838569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fibre composite preforms
EP357380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 reinforcement web for use in a wind turbine blade
US9718262B2 (en) Roll forming composite components
EP2888095B1 (en) A reinforced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einforced structure
WO2020224739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spar structure
CN213816427U (zh) 一种喇叭天线
CN113044203A (zh) 一种用于飞机的牺牲层及铺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