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004A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46004A CN114746004A CN202080079986.XA CN202080079986A CN114746004A CN 114746004 A CN114746004 A CN 114746004A CN 202080079986 A CN202080079986 A CN 202080079986A CN 114746004 A CN114746004 A CN 1147460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id
- observation window
- guide
- endoscope
- e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124 body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39 body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64 ad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6—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using light gu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观察窗的两侧部的清洗性的内窥镜。在内窥镜(10)的前端面(28)上,将由隆起部(62)构成的流体引导部(60)设置于流体喷射用喷嘴(40)与观察窗(34)之间,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通过分别形成于隆起部(62)的顶部(64)的两侧的一对第1导向面(66、68)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从流体喷射用喷嘴喷射的流体清洗配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面的观察窗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面配置有取入来自被观察部位的被摄体光的观察窗及对被观察部位照射照明光的照明窗。并且,在前端面配置有为了去除附着于观察窗的体液等附着物而朝向观察窗喷射清洗液(例如水)及气体(例如空气)的流体喷射用喷嘴(也被称为流体喷出用喷嘴或送气送水喷嘴。)。
在清洗观察窗时,首先,通过从流体喷射用喷嘴的喷射口喷射清洗液去除附着于观察窗的附着物,接着,通过从喷射口喷射气体去除残留于观察窗的清洗液。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观察窗的清洗中能够使从喷射口喷射的流体流过观察窗及与观察窗相邻的相邻区域的内窥镜。根据该内窥镜,在流体喷射用喷嘴与观察窗之间设置有流体引导部、将由流体引导部引导的流体的一部分引导至观察窗的第1流体路径及将偏离了流体引导部的流体引导至上述相邻区域的第2流体路径。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2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内窥镜的领域中,为了减轻受检体的负担而内窥镜的插入部具有小径化的趋势。而且,在伴随上述趋势而配置于插入部的前端面的观察窗及流体喷射用喷嘴等中也要求小型化,但另一方面,还存在欲以较大的观察角度来获得广范围的图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尽可能适用直径较大的观察窗。
在此,当在相对于连结喷射口的中心与观察窗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比较了流体喷射用喷嘴的喷射口与观察窗的大小时,通常,喷射口的大小(相当于喷射口的开口宽度)小于观察窗的大小(相当于观察窗的直径)。
因此,当因上述小型化的趋势而与观察窗相比喷射口进一步变小时,从喷射口朝向观察窗的流体仅流向观察窗的中央部,而流体难以流向上述正交的方向上的观察窗的外周部(以下,称为两侧部。),因此可能会产生观察窗的两侧部的清洗性降低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观察窗的两侧部的清洗性的内窥镜。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具备:插入部,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操作部,设置于插入部的基端;前端面,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观察窗,配置于前端面;流体喷射用喷嘴,配置于前端面,并且从朝向观察窗开口的喷射口喷射流体;及流体引导部,设置于流体喷射用喷嘴与观察窗之间,并且将从喷射口喷射的流体引向观察窗,流体引导部设置于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的开口区域的延长部上,且由从前端面向纵轴方向的前端侧隆起的隆起部构成,隆起部具有:顶部,形成于隆起部中的纵轴方向的前端侧;及一对第1导向面,分别形成于与连结喷射口的中心与观察窗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顶部的两侧,并且将从喷射口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引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观察窗的两侧部。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一对第1导向面由包含相对于纵轴斜交的成分且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朝向观察窗而从直线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隆起部具有第2导向面,该第2导向面设置于流体喷射用喷嘴与顶部之间,并且将从喷射口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经由顶部引向观察窗的中央部。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第2导向面由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朝向观察窗而向纵轴方向的前端侧倾斜的斜面形成。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一对第1导向面与第2导向面经由曲线状的棱线部彼此连接。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一对第1导向面及第2导向面分别包含流线型的曲面。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流体引导部在顶部与观察窗之间具有平坦的第3导向面。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流体引导部的从纵轴方向正面观察了流体引导部时的正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朝向观察窗而从直线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梯形形状。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流体引导部具有第4导向面,该第4导向面将从喷射口喷射的流体中的从一对第1导向面偏离的流体引向观察窗的两侧部并且由包含相对于纵轴斜交的成分且随着朝向两侧部而从直线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当将第2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d,将一对第1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β,将第4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γ时,一对第1导向面、第2导向面及第4导向面相对于前端面的各自的最大倾斜角度处于α>β>γ的关系。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当从与纵轴正交的方向观察了流体喷射用喷嘴、隆起部及观察窗时,在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的开口区域中的纵轴的前端侧的前端区域的第1延长区域上配置有观察窗,在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比前端区域更靠纵轴的基端侧的基端区域的第2延长区域上配置有隆起部。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当从纵轴方向正面观察了观察窗时,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的开口区域的延长区域在观察窗上形成于比观察窗的外周更靠内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优选喷射口具有随着朝向观察窗而开口宽度向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扩展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观察窗的两侧部的清洗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前端面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由流体引导部引导的流体的流体路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构成流体引导部的多个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的说明图。
图7是从与纵轴正交的方向观察了喷射口、隆起部及观察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10的整体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10具备插入于受检体内的插入部12;设置于插入部12的基端的操作部14;将内窥镜10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处理器装置及送气送水装置等系统构成设备连接的通用电缆16。
插入部12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A,从基端朝向前端依次具备软性部18、弯曲部20及前端部22。
软性部18具有挠性,并且能够沿插入部12的插入路径向任意的方向弯曲。弯曲部20通过操作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操作部14的弯角钮24、26而分别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弯曲,并且能够向任意的方向变更前端部22所朝的方向。并且,前端部22具有设置于插入部12的前端的前端面28(参考图2)。
图2是放大示出了前端部22的立体图,图3是从纵轴A(参考图1)方向正面观察了前端部22的主视图。并且,图4是沿图2的IV-IV线剖切的前端部22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前端部22具有由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且保持配置于前端部22的各种组件的前端部主体30以及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且覆盖前端部主体30的前端面30A及前端外周面30B的前端罩32。另外,在图4中,作为保持于前端部主体30及前端罩32的组件,示出了容纳有构成观察部的观察窗34及光学系统36的镜筒38以及与流体喷射用喷嘴40连接的送气送水通道42的前端部分42A。
如图2及图3所示,前端面28形成于前端罩32的前端侧的面。该前端面28以与纵轴A垂直的大致圆形的平坦面为基调而构成,在该前端面28上照明窗44、46、观察窗34、处置器具导出口48及上述流体喷射用喷嘴40配置于规定的位置。另外,图2及图3所示的符号C表示前端面28的中心。
照明窗44、46为用于照亮被观察部位的照明部的构成要件,对被观察部位照射从上述光源装置发送过来的照明光。
照明窗44、46的圆形的表面44S、46S例如由平坦面形成,且配置成与纵轴A垂直。而且,表面44S、46S的各中心配置于相对于前端面28的中心C向前端面28的周缘偏倚的位置,且隔着观察窗34的表面34S的中心B配置于彼此对置的位置。
观察窗34为用于获取被观察部位的图像的观察部的构成要件,并且将来自被观察部位的被摄体光经由图4所示的光学系统36取入于未图示的固体成像元件或影像导体(image guide)。通过该观察部拍摄的图像作为观察图像发送至上述处理器装置。
观察窗34的圆形的表面34S例如由平坦面形成,且配置成与观察部的光轴D垂直。而且,表面34S的中心B配置于相对于前端面28的中心C向前端面28的周缘偏倚的位置。另外,光轴D与纵轴A大致平行,中心B位于光轴D上。
处置器具导出口48经由插入贯通于插入部12(参考图1)的内部的未图示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与操作部14的处置器具导入口50连通。因此,从处置器具导入口50导入的处置器具经由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从处置器具导出口48导出。
并且,在上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连结有未图示的抽吸通道,通过操作部14(参考图1)的抽吸按钮54的操作经由抽吸通道进行从处置器具导出口48的抽吸动作。
如图4所示,流体喷射用喷嘴40具有基端部分40A及前端部分40B,包含基端部分40A及前端部分40B的形状构成为L字状。
基端部分40A构成与送气送水通道42的前端部分42A连接的连接部分,经由送气送水通道42与上述送气送水装置连接。并且,基端部分40A的管路41A的与管路41A的轴线垂直的截面形成为圆形,该圆形的中心E配置于相对于前端面28的中心C(参考图3)向前端面28的周缘偏倚的位置,且为了避免与处置器具导出口48之间的干扰而配置于离照明窗44、46中的照明窗46近的位置。
前端部分40B的管路41B的与管路41B的轴线垂直的截面形成为长方形,在该管路41B的前端形成有朝向观察窗34开口的喷射口52。该喷射口52与管路41B的截面形状同样地构成为长方形的开口。
根据如此构成的流体喷射用喷嘴40,若用手指闭锁形成于操作部14(参考图1)的送气送水按钮56的泄漏孔(未图示),则来自送气送水装置的气体从喷射口52朝向观察窗34的表面34S喷射。而且,若用闭锁了上述泄漏孔的手指按下送气送水按钮56,则来自送气送水装置的清洗液从喷射口52朝向观察窗34的表面34S喷射。另外,作为清洗观察窗34的顺序,例如,在从喷射口52喷射清洗液而去除附着于观察窗34的表面34S的血液或体液等附着物之后,从喷射口52喷射气体而去除残留于观察窗34的表面34S等的清洗液。
接着,对前端面28的结构,尤其对与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的流路相关的机构进行详细蜕明。
如图2至图4所示,在前端面28设置有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引向观察窗34等的流体引导部60。该流体引导部60设置于流体喷射用喷嘴40与观察窗34之间且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52的长方形的开口区域的延长部上。并且,流体引导部60由从前端面28向纵轴A方向的前端侧隆起的隆起部62构成。
隆起部62具有形成于隆起部62中的纵轴A方向的前端侧的顶部64。并且,如图3所示,隆起部62具有一对第1导向面66、68。一对第1导向面66、68分别形成于相对于连结喷射口52的开口区域的中心F与观察窗34的中心B的直线G正交的箭头H方向上的顶部64的两侧。该一对第1导向面66、68作为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引向观察窗34的表面34S中的箭头H方向上的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的导向面而发挥作用。另外,作为一例,在图3中示出了中心C位于直线G上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是中心C相对于直线G偏离的结构。
作为一例,一对第1导向面66、68由包含相对于纵轴A斜交的成分且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40朝向观察窗34而从直线G向箭头H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另外,上述斜面为一例,只要是能够将流体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的形状,则可以由其他形状的面构成。
并且,隆起部62具有第2导向面70。该第2导向面70设置于流体喷射用喷嘴40与顶部64之间,并且作为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经由顶部64引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的导向面而发挥作用。
作为一例,第2导向面70由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40朝向观察窗34而向纵轴A方向的前端侧倾斜的斜面形成。另外,上述斜面为一例,只要是能够将流体引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的形状,则可以由其他面构成。
并且,一对第1导向面66、68与第2导向面70经由曲线状的棱线部72、74(参考图5)彼此连接。并且,一对第1导向面66、68及第2导向面70分别由包含流线型曲面的面构成。
接着,对具备第1导向面66、68及第2导向面70的流体引导部6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5是以箭头来表示由流体引导部60引导的流体的多个流体路径的俯视图。
如图5所示,从流体喷射用喷嘴40的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从自喷射口52的中心F向箭头H方向分开的位置喷射的流体如以箭头J、K来表示的第1流体路径90、92所示从第2导向面70经由棱线部72、74流向一对第1导向面66、68。然后,由一对第1导向面66、68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并且流向两侧部34A、34B。由此,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由沿第1流体路径90、92流动的流体清洗。
如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在插入部12的前端面28中,将由隆起部62构成的流体引导部60设置于流体喷射用喷嘴40与观察窗34之间,并且构成为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通过分别形成于顶部64的两侧的一对第1导向面66、68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因此能够提高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的清洗性。
并且,实施方式的一对第1导向面66、68由包含相对于纵轴A斜交的成分且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40朝向观察窗34而向箭头H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因此能够将流体顺畅地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
另一方面,如以箭头L来表示的第2流体路径94所示,从喷射口52的中心F及其附近喷射的流体通过第2导向面70经由顶部64引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而流向中央部34C。由此,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由沿第2流体路径94流动的流体清洗。
并且,实施方式的第2导向面70由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40朝向观察窗34而向纵轴A方向的前端侧倾斜的斜面形成,因此能够将流体顺畅地引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
并且,一对第1导向面66、68与第2导向面70经由曲线状的棱线部72、74彼此连接,因此沿第1流体路径90、92流动的流体通过棱线部72、74从第2导向面70朝向一对第1导向面66、68平滑地流动。由此,能够朝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有效地引导流体。
而且,一对第1导向面66、68包含流线型曲面,因此能够从一对第1导向面66、68朝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平滑地引导流体。并且,同样地,第2导向面70也包含流线型曲面,因此能够从第2导向面70朝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平滑地引导流体。通过以包含这种流线型面的方式构成第1导向面66、68及第2导向面70,即使在流体与一对第1导向面66、68及第2导向面70猛烈地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流体飞溅,因此能够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大部分流体有效利用于观察窗34的清洗。
上述流线型面是指,例如从前端面28朝向纵轴A的前端侧平滑地鼓起的曲面。并且,第1导向面66、68及第2导向面70除了仅由上述流线型面构成的方式以外,只要能够将流体顺畅地引导至观察窗34,则可以是连接流线型面与平坦状的面而构成的面。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例示了顶部64位于直线G上的结构的隆起部62,但隆起部62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能够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分别有效地分支到一对第1导向面66、68,则可以是顶部64相对于直线G向箭头H方向偏离的方式。但是,只要是顶部64位于直线G上的隆起部62,则能够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分别均匀地分支到一对第1导向面66、68,因此优选。
作为优选方式,实施方式的流体引导部60还具备以下结构。
首先,流体引导部60为了使通过第2导向面70的流体朝向观察窗34顺畅地流动而具备平坦的第3导向面76。该第3导向面76形成于顶部64与观察窗34之间。作为一例,该第3导向面76为与纵轴A正交的面,且以与观察窗34的表面34S位于同一面上的方式形成于比前端面28更靠纵轴A方向的前端侧的位置。
通过在流体引导部60具备第3导向面76,能够将从第2导向面70经由顶部64朝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的流体通过第3导向面76顺畅地引向观察窗34的中央部34C。
并且,流体引导部60具有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引向观察窗34的整个区域的引导形状。即,从纵轴A方向正面观察了流体引导部60时的正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流体喷射用喷嘴40朝向观察窗34而从直线G向箭头H方向扩展的梯形形状。
通过将流体引导部60形成为上述引导形状,能够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有效地引导至观察窗34的整个区域。
并且,流体引导部60为了将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中的从一对第1导向面66、68偏离的流体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而具备第4导向面82、84。
第4导向面82、84由包含相对于纵轴A斜交的成分且随着朝向两侧部34A、34B而从直线G向箭头H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并且,第4导向面82形成为与第1导向面66连接并且朝向两侧部34A,第4导向面84形成为与第1导向面68连接并且朝向两侧部34B。而且,第4导向面82、84分别形成为从纵轴A方向正面观察时的形状呈沿观察窗34的外周的圆弧状。
通过在流体引导部60具备第4导向面82、84,从喷射口52喷射的流体中的从一对第1导向面66、68向箭头H方向偏离的流体如以箭头M、N来表示的第3流体路径96、98所示由第4导向面82、84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并流向两侧部34A、34B。由此,能够与沿以箭头J、K来表示的第1流体路径90、92流动的流体一同清洗两侧部34A、34B,因此进一步提高两侧部34A、34B的清洗性。
上述第4导向面82、84由包含相对于纵轴A斜交的成分且随着朝向两侧部34A、34B而从直线G向箭头H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因此能够将从一对导向面66、68向箭头H方向偏离的流体顺畅地引向两侧部34A、34B。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第4导向面例示了一对第4导向面82、84,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具备一对第4导向面82、84中的至少一个第4导向面即可。但是,通过具备一对第4导向面82、84,能够清洗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因此优选。
并且,流体引导部60的一对第1导向面66、68、第2导向面70及第4导向面82、84的各自相对于前端面28的最大倾斜角度为了提高基于流体的清洗力而设定为优选的角度。例如,为了将在第2导向面70上流动的流体的一部分有效地朝向一对第1导向面66、68分支,且将在一对第1导向面66、68上流动的流体有效地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且将在第4导向面82、84上流动的流体有效地引向两侧部34A、34B,而设定有一对第1导向面66、68,第2导向面70及第4导向面82、84各自的最大倾斜角度。
若对上述最大倾斜角度的一例进行说明,则如图6所示的最大倾斜角度的说明图,当将第2导向面70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α,将一对第1导向面66、68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β,将第4导向面82、84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γ时,以成为a>β>γ的关系的方式构成各导向面。
根据上述角度关系,第2导向面70为陡峭的面,因此能够将在第2导向面70上奔流的流体的一部分有效地朝向一对第1导向面66、68分支。并且,一对第1导向面66、68为与第2导向面70相比平缓的面,因此能够将在一对第1导向面66、68上流动的流体有效地引向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而且,第4导向面82、84为与第1导向面66、68相比平缓的面,因此能够将在第4导向面82、84上流动的流体有效地引向两侧部34A、34B。
并且,流体引导部60为了进一步提高观察窗34的清洗力,采用了图7所示的结构。在此,在图7中示出了从与纵轴A正交的方向观察了流体喷射用喷嘴40、隆起部62及观察窗34的前端部2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7所示,以在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52的开口区域的区域包含观察窗34及隆起部62的方式,设定有流体喷射用喷嘴40、观察窗34及隆起部62的位置关系。
若对上述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则在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52的开口区域中的纵轴A的前端侧的前端区域的第1延长区域P上配置有观察窗34。并且,在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比上述前端区域更靠纵轴A的基端侧的基端区域的第2延长区域Q上配置有隆起部62。而且,构成为在纵轴A方向上的第1延长区域P与第2延长区域Q之间配置有隆起部62的顶部64并且沿第1延长区域P流动的流体不与顶部64碰撞。
根据上述位置关系,能够将沿第1延长区域P喷射的流体直接喷射到观察窗34。并且,在第2延长区域Q上配置有隆起部62,因此能够使沿第2延长区域Q喷射的流体通过隆起部62在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及中央部34C中流动。由此,能够对观察窗34的整体有效地喷射流体,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观察窗34的清洗力。
以上,对流体引导部60的各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实现了插入部12的小径化,因此在流体喷射用喷嘴40中也实现了小型化。即,如图5所示,当从纵轴A方向正面观察了观察窗34时,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喷射口52的开口区域的延长区域R在观察窗34上形成于比观察窗34的外周更靠内侧的位置。在具有这种小型喷射 口52的流体喷射用喷嘴40中,在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中难以使流体直接流动,但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具备流体引导部60,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流体在观察窗34的两侧部34A、34B中流动。
并且,如图5所示,喷射口52优选具有随着朝向观察窗34而开口宽度向箭头H方向扩展的扩展部100。由此,沿第3流体路径96、98流动的气体的流势增加,因此更进一步提高两侧部34A、34B的清洗力。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一些改良或变形。
符号说明
10-内窥镜,12-插入部,14-操作部,16-通用电缆,18-软性部,20-弯曲部,22-前端部,24-弯角钮,26-弯角钮,28-前端面,30-前端部主体,30A-前端面,30B-前端外周面,32-前端罩,34-观察窗,34A-两侧部,34B-两侧部,34C-中央部,34S-表面,36-光学系统,38-镜筒,40-流体喷射用喷嘴,40A-基端部分,40B-前端部分,41A-管路,41B-管路,42-送气送水通道,42A-前端部分,44-照明窗,44A-表面,46-照明窗,46S-表面,48-处置器具导出口,50-处置器具导入口,52-喷射口,54-抽吸按钮,56-送气送水按钮,60-流体引导部,62-隆起部,64-顶部,66-第1导向面,68-第1导向面,70-第2导向面,72-棱线部,74-棱线部,76-第3导向面,82-第4导向面,84-第4导向面,90-第1流体路径,92-第1流体路径,94-第2流体路径,96-第3流体路径,98-第3流体路径,100-扩展部。
Claims (13)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插入部,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
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
前端面,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
观察窗,配置于所述前端面;
流体喷射用喷嘴,配置于所述前端面,并且从朝向所述观察窗开口的喷射口喷射流体;及
流体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流体喷射用喷嘴与所述观察窗之间,并且将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所述流体引向所述观察窗,
所述流体引导部设置于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所述喷射口的开口区域的延长部上,且由从所述前端面向所述纵轴方向的前端侧隆起的隆起部构成,
所述隆起部具有:
顶部,形成于所述隆起部中的所述纵轴方向的前端侧;及
一对第1导向面,分别形成于与连结所述喷射口的中心与所述观察窗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顶部的两侧,并且将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引向所述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观察窗的两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一对第1导向面由包含相对于所述纵轴斜交的成分且随着从所述流体喷射用喷嘴朝向所述观察窗而从所述直线向所述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隆起部具有第2导向面,所述第2导向面设置于所述流体喷射用喷嘴与所述顶部之间,并且将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流体的一部分经由所述顶部引向所述观察窗的中央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2导向面由随着从所述流体喷射用喷嘴朝向所述观察窗而向所述纵轴方向的前端侧倾斜的斜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一对第1导向面与所述第2导向面经由曲线状的棱线部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一对第1导向面及所述第2导向面分别包含流线型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流体引导部在所述顶部与所述观察窗之间具有平坦的第3导向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流体引导部的从所述纵轴方向正面观察了所述流体引导部时的正面形状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流体喷射用喷嘴朝向所述观察窗而从所述直线向所述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梯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流体引导部具有第4导向面,所述第4导向面将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所述流体中的从所述一对第1导向面偏离的流体引向所述观察窗的两侧部,并且由包含相对于所述纵轴斜交的成分且随着朝向所述两侧部而从所述直线向所述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斜面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当将所述第2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α,将所述一对第1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β,将所述第4导向面的最大倾斜角度设为γ时,所述一对第1导向面、所述第2导向面及所述第4导向面相对于所述前端面的各自的最大倾斜角度处于d>β>γ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当从与所述纵轴正交的方向观察了所述流体喷射用喷嘴、所述隆起部及所述观察窗时,在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所述喷射口的开口区域中的所述纵轴的前端侧的前端区域的第1延长区域上配置有所述观察窗,在向所述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比所述前端区域更靠所述纵轴的基端侧的基端区域的第2延长区域上配置有所述隆起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当从所述纵轴方向正面观察了所述观察窗时,向流体喷射方向延长了所述喷射口的开口区域的延长区域在所述观察窗上形成于比所述观察窗的外周更靠内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喷射口具有随着朝向所述观察窗而开口宽度向所述正交的方向扩展的扩展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217202 | 2019-11-29 | ||
JP2019-217202 | 2019-11-29 | ||
PCT/JP2020/043571 WO2021106830A1 (ja) | 2019-11-29 | 2020-11-24 | 内視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46004A true CN114746004A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613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79986.XA Pending CN114746004A (zh) | 2019-11-29 | 2020-11-24 | 内窥镜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89369B2 (zh) |
CN (1) | CN114746004A (zh) |
WO (1) | WO20211068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70729B (zh) * | 2023-06-06 | 2023-08-22 | 杭州莱恩瑟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引流件、内窥用清洁头以及内窥镜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5731A (ja) * | 1989-11-22 | 1991-07-17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内視鏡 |
JPH08243077A (ja) * | 1995-03-10 | 1996-09-24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内視鏡 |
JP2009279291A (ja) * | 2008-05-26 | 2009-12-03 | Fujifilm Corp | 内視鏡 |
US20130172676A1 (en) * | 2010-09-20 | 2013-07-04 | Peer Medical Ltd. | Multi-camera endoscope having fluid channels |
CN106063697A (zh) * | 2015-04-24 | 2016-11-0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CN109528145A (zh) * | 2017-09-22 | 2019-03-2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CN109567722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CN114727747A (zh) * | 2019-11-29 | 2022-07-08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65731B2 (ja) | 1992-04-03 | 2001-05-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
2020
- 2020-11-24 CN CN202080079986.XA patent/CN114746004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1-24 WO PCT/JP2020/043571 patent/WO202110683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11-24 JP JP2021561397A patent/JP728936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5731A (ja) * | 1989-11-22 | 1991-07-17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内視鏡 |
JPH08243077A (ja) * | 1995-03-10 | 1996-09-24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内視鏡 |
JP2009279291A (ja) * | 2008-05-26 | 2009-12-03 | Fujifilm Corp | 内視鏡 |
US20130172676A1 (en) * | 2010-09-20 | 2013-07-04 | Peer Medical Ltd. | Multi-camera endoscope having fluid channels |
CN106063697A (zh) * | 2015-04-24 | 2016-11-0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CN109528145A (zh) * | 2017-09-22 | 2019-03-29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CN109567722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CN114727747A (zh) * | 2019-11-29 | 2022-07-08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1106830A1 (zh) | 2021-06-03 |
WO2021106830A1 (ja) | 2021-06-03 |
JP7289369B2 (ja) | 2023-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63697B (zh) | 内窥镜 | |
US12178408B2 (en) | Endoscope | |
US9521948B2 (en) | Endoscope | |
US9943217B2 (en) | Endoscope | |
US11363940B2 (en) | Endoscope | |
JP5172469B2 (ja) | 内視鏡 | |
CN110267579B (zh) | 内窥镜 | |
CN114746004A (zh) | 内窥镜 | |
JP7216226B2 (ja) | 内視鏡 | |
JP7268092B2 (ja) | 内視鏡 | |
US20230123436A1 (en) | Endoscope | |
CN108882830B (zh) | 内窥镜 | |
JP6151196B2 (ja) | 内視鏡 | |
CN222130118U (zh) | 内窥镜 | |
JP2012245188A (ja) | 内視鏡 | |
US20210361145A1 (en) | Endoscope | |
CN119698251A (zh) | 内窥镜 | |
JP2014230673A (ja) | 内視鏡の先端部構造 | |
CN115087388A (zh) | 内窥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