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5940B - 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45940B CN114745940B CN202210572662.0A CN202210572662A CN114745940B CN 114745940 B CN114745940 B CN 114745940B CN 202210572662 A CN202210572662 A CN 202210572662A CN 114745940 B CN114745940 B CN 1147459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ved surface
- surface drainage
- drainage cover
- fan blade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外圈的抱箍隔绝罩和内圈的曲面引流罩,所述曲面引流罩内设置有活动的第一扇叶,曲面引流罩上流动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扇叶旋转带动气流沿所述曲面引流罩经过。本发明提供的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利用了曲面引流罩,能将利用康达效应将冷却液沿曲面引流罩进行流动,能快速的将曲面引流罩的温度降低,并使得吹出的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内壁流动降低气体温度,且不增加散热机构整体体积的同时通过对气体进行降温以提升降温能力,而后通过温度较低的气流流入本体内进行降温以保证本体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终端设备,用于通信设备、输入设备和计算机互联的设备,在物联终端设备因为信号的传递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散热。
根据专利号CN202110230301.3,公开(公告)日:2021-06-01,公开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储物箱、固定设置于两个储物箱上端面的底板以及活动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底座,所述底板内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槽,且底板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台第一电机,两台所述第一电机均通过电机轴连接有活动设置于矩形槽内的丝杆,两根所述丝杆的外缘面上均对称螺纹配合安装有两个调节块,两个调节块的上端面均对称构造有两块第一耳板,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两侧均对称构造有两块第二耳板,两块所述第二耳板相向的一侧之间活动设置有转轴,该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结构合理,提升散热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减少灰尘的进入,且方便调节安装高度,实用性强。
在包括上述的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多通过风扇和金属薄片进行配合,以使气流进行流动带走热量进行冷却,单依靠气流进行流动进行降温时,其降温能力始终有限,且散热效果和金属薄片的体积大小联系紧密,较小的金属薄片散热效果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使用曲面引流罩进行水冷,能使得气流的散热效果得到提升,且体积较小,不占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外圈的抱箍隔绝罩和内圈的曲面引流罩,所述曲面引流罩内设置有活动的第一扇叶,曲面引流罩上流动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扇叶旋转带动气流沿所述曲面引流罩经过。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绝罩上设置有辅助散热组件,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隔绝罩上的圆柱槽,所述圆柱槽上固定连接有圆弧罩,其两者间活动设置有第二扇叶。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扇叶的数量为多个并关于所述隔绝罩呈圆周阵列布置,所述曲面引流罩内转动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设置有大齿轮盘,且所述主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一端设置有小齿轮盘,所述主转轴受驱旋转以驱使所述大齿轮盘啮合所述小齿轮盘旋转以驱使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同时旋转。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齿轮盘受驱沿所主转轴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小齿轮盘。
作为优选的,所述曲面引流罩内设置有主流量增强机构,所述主流量增强机构包括转动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活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受驱延伸出所述曲面引流罩预定距离。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转轴内固定连接有花键螺母,所述曲面引流罩一端转动连接有滚柱丝杆螺母,所述花键螺母和所述滚柱丝杆螺母上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第一扇叶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丝杆一端,所述滚柱丝杆螺母受驱锁止或旋转以驱使花键螺母旋转带动所述螺纹丝杆旋转或驱使所述螺纹丝杆旋转的同时沿所述花键螺母中心线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纹丝杆一端设置有钩拉盘,所述主转轴上滑动连接有大齿轮盘,所述大齿轮盘上设置有钩拉柄,所述钩拉盘跟随所述螺纹丝杆移动,以驱使所述述大齿轮盘沿所述主转轴滑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所述主转轴上设置有拨液组件,所述拨液组件包括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曲面引流罩上的弹性覆材,所述弹性覆材按预定规律凸起,以驱使所述冷却液溅射至所述圆柱槽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拨液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主转轴上的滑动套筒和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滑动套筒上的弹性拨板,所述弹性拨板靠近所述弹性覆材并跟随所述主转轴旋转以驱使所述弹性覆材按预定规律凸起。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筒受驱沿所述主转轴滑动以驱使所述弹性覆材凸起高度改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了曲面引流罩,能将利用康达效应将冷却液沿曲面引流罩进行流动,能快速的将曲面引流罩的温度降低,并使得吹出的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内壁流动降低气体温度,且不增加散热机构整体体积的同时通过对气体进行降温以提升降温能力,而后通过温度较低的气流流入本体内进行降温以保证本体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机构与本体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拨液组件和辅助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拨液组件和辅助散热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抵压组件和螺纹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流量增强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散热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机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机构;12、固定板;21、曲面引流罩;211、弹性覆材;22、抱箍隔绝罩;221、圆柱槽;222、底部盖板;23、冷却液输入口;231、冷却液输出口;3、主流量增强机构;31、螺纹丝杆;313、钩拉盘;311、滚柱丝杆螺母;312、花键螺母;32、第一扇叶;33、固定环;4、拨液组件;41、滑动套筒;411、弹性拨板;412、圆角;42、限位抵压环;421、连接杆;5、辅助散热组件;51、圆弧罩;52、转轴;521、第二扇叶;61、小齿轮盘;62、大齿轮盘;621、钩拉柄;7、抵压组件;71、滑杆;72、按压滑动部;8、主转轴;801、电机;802、导滑孔;9、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包括本体9,本体9上设置有散热机构1,散热机构1包括外圈的抱箍隔绝罩22和内圈的曲面引流罩21,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活动的第一扇叶32,曲面引流罩21上流动有冷却液,第一扇叶32旋转带动气流沿曲面引流罩21经过。
具体的,本体9上设置有散热机构1,散热机构1包括外圈的抱箍隔绝罩22、内圈的曲面引流罩21和底部盖板222,其三者抱箍呈一个独立空间,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活动的第一扇叶32,抱箍隔绝罩22上呈圆周阵列开设有冷却液输入口23,底部盖板222上开设有冷却液输出口231,冷却液输入口23连通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可以为液体箱内设置有冷却泵),使用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而后第一扇叶32受驱旋转,以使气流从外界进入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壁流动,经过冷却后进入本体9内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曲面引流罩21的形状可以为勺形,勺形包括凹面和凸面,冷却液受驱喷凸面上沿着凸面进行流动,而第一扇叶32将气流吹向凹面。并沿着凹面进入本体9进行冷却;又或者是为薄壁的曲面片,隔绝罩22也会薄壁的曲面片,冷却液受驱沿两个曲面屏的夹层流动进行冷却,而气流沿曲面片进入本体9;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曲面引流结构均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了曲面引流罩21,能将利用康达效应将冷却液沿曲面引流罩21进行流动,能快速的将曲面引流罩21的温度降低,并使得吹出的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壁流动降低气体温度,且不增加散热机构1整体体积的同时通过对气体进行降温以提升降温能力,而后通过温度较低的气流流入本体9内进行降温以保证本体9的正常运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隔绝罩22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辅助散热组件5,辅助散热组件5包括开设在隔绝罩22上的圆柱槽221,圆柱槽221上固定连接有圆弧罩51,其两者间活动设置有第二扇叶521。具体的,隔绝罩22上设置有辅助散热组件5辅助散热组件5包括开设在隔绝罩22上的圆柱槽221,圆柱槽221上固定连接有圆弧罩51,其两者抱箍呈辅助散热通道,辅助散热通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2,转轴5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521,在使用时,第二扇叶521旋转以驱使外界的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进行辅助散热,以加大进入本体9的气流量,而后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影响辅助散热通达的温度同步降低。
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辅助散热组件5,使用多个第二扇叶521对本体9进行辅助冷却,驱使多个第二扇叶521转动的结构可以为四个马达固定在转轴52上,启动马达以驱使第二扇叶521旋转带动气流吹入本体9内;又可以为使用一个马达配合齿轮啮合多个第二扇叶521同时转动以带动气流吹入本体9内;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驱动结构均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第二扇叶521的数量为多个并关于隔绝罩22呈圆周阵列布置,曲面引流罩21内转动连接有主转轴8,主转轴8上设置有大齿轮盘62,且主转轴8上设置有第一扇叶32,第一扇叶32一端设置有小齿轮盘61,主转轴8受驱旋转以驱使大齿轮盘62啮合小齿轮盘61旋转以驱使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具体的,第二扇叶521的数量为多个并关于隔绝罩22呈圆周阵列布置,曲面引流罩21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转动连接有主转轴8,主转轴8上设置有大齿轮盘62,第一扇叶32一端设置有小齿轮盘61,主转轴8上设置有第一扇叶32,主转轴8受驱旋转以驱使大齿轮盘62啮合小齿轮盘61旋转以驱使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大齿轮盘62滑动连接在主转轴8上,在使用时大齿轮盘62受驱沿所主转轴8滑动以靠近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上述实施例中驱使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的方式可以为转动的拨杆,拨杆一端贴合抵接大齿轮盘62,而后手握拨杆翻转拨动以使得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靠近小齿轮盘61啮合转动;又可以为通过mini气缸推动大齿轮盘62沿主转轴8滑动靠近小齿轮盘61啮合转动,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驱动结构均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主流量增强机构3,主流量增强机构3包括转动的主转轴8,主转轴8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扇叶32,第一扇叶32受驱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预定距离。具体的,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主流量增强机构3,主流量增强机构3包括转动的主转轴8,主转轴8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扇叶32,在使用时,第一扇叶32受驱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预定距离为20mm~55mm),此时根据伯努利定律的影响,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而后大齿轮盘62受驱沿所主转轴8滑动以靠近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上述实施例中驱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的结构可以为固定在主转轴8一端的伸缩气缸,第一扇叶32固定于伸缩气缸末端,伸缩气缸驱使第一扇叶32进行伸缩,又可以为曲面引流罩21上开设有滑槽,主转轴8沿滑槽滑动以使第一扇叶32进行伸缩;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伸缩结构均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主转轴8内固定连接有花键螺母312,曲面引流罩21一端转动连接有滚柱丝杆螺母311,花键螺母312和滚柱丝杆螺母31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31,第一扇叶32固定连接于螺纹丝杆31一端,滚柱丝杆螺母311受驱锁止或旋转以驱使花键螺母312旋转带动螺纹丝杆31旋转或驱使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花键螺母312中心线移动。具体的,主转轴8内固定连接有花键螺母312,曲面引流罩21一端设置有固定环33,固定环33内转动连接有滚柱丝杆螺母311,花键螺母312和滚柱丝杆螺母31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31,第一扇叶32固定连接于螺纹丝杆31一端,固定板1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801,电机801输出端固定连接主转轴8,在使用时,电机801驱使主转轴8旋转,此时滚柱丝杆螺母311呈锁止状态,而后花键螺母312随着主转轴8进行旋转以驱使螺纹丝杆31旋转带动第一扇叶32一起旋转,而后解锁滚柱丝杆螺母311时,螺纹丝杆31会在旋转的同时沿着滚柱丝杆螺母3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此时根据伯努利定律的影响,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而后大齿轮盘62受驱沿所主转轴8滑动以靠近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锁止滚柱丝杆螺母311的组件可以为伸缩气缸一端设置有圆弧的锁止块,伸缩气缸推抵锁止块贴合锁止滚柱丝杆螺母311锁止;又可以为螺钉,在曲面引流罩21上螺纹连接有螺钉,而后旋转螺钉以贴合滚柱丝杆螺母311锁止;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伸缩结构均可。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最优实施例,螺纹丝杆31一端设置有钩拉盘313,主转轴8上滑动连接有大齿轮盘62,大齿轮盘62上设置有钩拉柄621,钩拉盘313跟随螺纹丝杆31移动,以驱使述大齿轮盘62沿主转轴8滑动。具体的,螺纹丝杆31一端设置有钩拉盘313,钩拉盘313上设置有凸台,其两者抱箍呈限位空间,大齿轮盘62上设置有钩拉柄621,主转轴8上开设有802导滑孔,钩拉盘313位于导滑孔802内,导滑孔802上开设有贯通外界的引导槽,钩拉柄621位于引导槽内,且钩拉柄621一端位于限位空间内,当解锁滚柱丝杆螺母311时,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此时根据伯努利定律的影响,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此时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着滚柱丝杆螺母3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同时钩拉盘313沿竖直方形移动以带动钩拉柄621移动从而使得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以啮合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主转轴8上设置有拨液组件4,拨液组件4包括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曲面引流罩21上的弹性覆材211,弹性覆材211按预定规律凸起,以驱使冷却液溅射至圆柱槽221上。具体的,主转轴8上设置有拨液组件4,拨液组件4包括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曲面引流罩21上的弹性覆材211,在使用时,电机801驱使主转轴8旋转,此时滚柱丝杆螺母311呈锁止状态,而后花键螺母312随着主转轴8进行旋转以驱使螺纹丝杆31旋转带动第一扇叶32一起旋转,当解锁滚柱丝杆螺母311时,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此时根据伯努利定律的影响,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此时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着滚柱丝杆螺母3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同时钩拉盘313沿竖直方形移动以带动钩拉柄621移动从而使得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以啮合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此时弹性覆材211预定规律(预定规律为主转轴8旋转一圈弹性覆材211起伏四次)凸起,凸起时会破坏曲面,以使得冷气液溅射至圆柱槽221上以使辅助散热通道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上述实施例中,驱使弹性覆材211凸起的结构可以为多个伸缩电机,伸缩电机输出端推抵弹性覆材211凸起;又或者是通过气泵进行充气以驱使弹性覆材211一端的气囊膨胀以驱使弹性覆材211凸起,再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驱动结构均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拨液组件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主转轴8上的滑动套筒41和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滑动套筒41上的弹性拨板411,弹性拨板411靠近弹性覆材211并跟随主转轴8旋转以驱使弹性覆材211按预定规律凸起。具体的,拨液组件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主转轴8上的滑动套筒41和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滑动套筒41上的弹性拨板411,弹性拨板411上开设有圆角412,在使用时,电机801驱使主转轴8旋转,此时滚柱丝杆螺母311呈锁止状态,而后花键螺母312随着主转轴8进行旋转以驱使螺纹丝杆31旋转带动第一扇叶32一起旋转,当解锁滚柱丝杆螺母311时,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此时根据伯努利定律的影响,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此时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着滚柱丝杆螺母3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同时钩拉盘313沿竖直方形移动以带动钩拉柄621移动从而使得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以啮合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并且跟随主转轴8的旋转,弹性拨板411沿曲面引流罩21内壁旋转,弹性拨板411具备弹性向曲面引流罩21内壁贴合以使得在旋转至弹性覆材211处时会将一部分嵌入弹性覆材211内以使得弹性覆材211凸起,凸起时会破坏曲面,以使得冷气液溅射至圆柱槽221上以使辅助散热通道进行降温,而后跟着旋转通过圆角412从弹性覆材211内滑出,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最优实施例,滑动套筒41受驱沿主转轴8滑动以驱使弹性覆材211凸起高度改变,具体的,滑动套筒41套设在主转轴8上,主转轴8上套设有限位抵压环42,限位抵压环42两端设置有连接杆421,连接杆421连接至曲面引流罩21上,且连接杆421位弹性杆,会驱使限位抵压环42始终贴合滑动套筒41,在使用时,电机801驱使主转轴8旋转,此时滚柱丝杆螺母311呈锁止状态,而后花键螺母312随着主转轴8进行旋转以驱使螺纹丝杆31旋转带动第一扇叶32一起旋转,当解锁滚柱丝杆螺母311时,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此时根据伯努利定律的影响,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此时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着滚柱丝杆螺母3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同时钩拉盘313沿竖直方形移动以带动钩拉柄621移动从而使得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以啮合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钩拉柄621一端贴合滑动套筒41一端,在钩拉柄621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也会推抵滑动套筒41沿主转轴8滑动,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会使得滑动套筒41沿主转轴8滑动时限制弹性拨板411的位置,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并且跟随主转轴8的旋转,弹性拨板411由于滑动套筒41沿主转轴8滑动使得自身的弯曲角度加大,而后旋转时会沿曲面引流罩21内壁旋转嵌入弹性覆材211内,由于角度嵌入过大,圆角412会失去脱出的能力,以使得弹性覆材211持续凸起破坏曲面,以使得冷气液溅射至圆柱槽221上以使辅助散热通道进行持续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抱箍隔绝罩22上设置有抵压组件7,抵压组件7包括滑杆71,滑杆71一端设置有按压滑动部72,滑杆71一端和抱箍隔绝罩22设置有弹簧,弹簧牵拉滑杆71靠近滚柱丝杆螺母311进行锁止,在需要第一扇叶32回来时驱使电机801反转而后解锁滚柱丝杆螺母311即可缩回。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包括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9)上设置有散热机构(1),所述散热机构(1)包括外圈的抱箍隔绝罩(22)和内圈的曲面引流罩(21),所述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活动的第一扇叶(32),曲面引流罩(21)上流动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扇叶(32)旋转带动气流沿所述曲面引流罩(21)经过;
所述隔绝罩(22)上设置有辅助散热组件(5),所述辅助散热组件(5)包括开设在所述隔绝罩(22)上的圆柱槽(221),所述圆柱槽(221)上固定连接有圆弧罩(51),其两者间活动设置有第二扇叶(521);
所述第二扇叶(521)的数量为多个并关于所述隔绝罩(22)呈圆周阵列布置,所述曲面引流罩(21)内转动连接有主转轴(8),所述主转轴(8)上设置有大齿轮盘(62),且所述主转轴(8)上设置有第一扇叶(32),所述第一扇叶(32)一端设置有小齿轮盘(61),所述主转轴(8)受驱旋转以驱使所述大齿轮盘(62)啮合所述小齿轮盘(61)旋转以驱使所述第一扇叶(32)和所述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
本体(9)上设置有散热机构(1),散热机构(1)包括外圈的抱箍隔绝罩(22)、内圈的曲面引流罩(21)和底部盖板(222),其三者抱箍呈一个独立空间,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活动的第一扇叶(32),抱箍隔绝罩(22)上呈圆周阵列开设有冷却液输入口(23),底部盖板(222)上开设有冷却液输出口(231),冷却液输入口(23)连通冷却单元,使用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而后第一扇叶(32)受驱旋转,以使气流从外界进入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壁流动,经过冷却后进入本体(9)内进行冷却;
第一扇叶(32)周围的空气也会进入第一扇叶(32)旋转时产生的低压区,从而使得流量集聚增强加大了通过曲面引流罩(21)内部的气流流量,此时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着滚柱丝杆螺母(3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扇叶(32)延伸出曲面引流罩(21)端口预定距离,同时钩拉盘(313)沿竖直方形移动以带动钩拉柄(621)移动从而使得大齿轮盘(62)沿着主转轴(8)滑动,以啮合小齿轮盘(61)并与其啮合以使得第一扇叶(32)和第二扇叶(521)同时旋转,同时冷却液沿着冷却液输入口(23)冲向曲面引流罩(21),因为康达效应的影响,水流会贴合着曲面的曲面引流罩(21)流动,以此对曲面引流罩(21)进行降温,此时弹性覆材(211)预定规律凸起,凸起时会破坏曲面,以使得冷气液溅射至圆柱槽(221)上以使辅助散热通道进行降温,同时独立空间内的温度也会降低从而使得抱箍隔绝罩(22)的温度降低,以使得第一扇叶(32)将其气流沿着曲面引流罩(21)内部流入本体(9)内进行散热,而后第二扇叶(521)将气流沿着辅助散热通道进入本体(9)内加大了进入的气流量进行进一步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盘(62)受驱沿所主转轴(8)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小齿轮盘(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引流罩(21)内设置有主流量增强机构(3),所述主流量增强机构(3)包括转动的主转轴(8),所述主转轴(8)上活动设置有所述第一扇叶(32),所述第一扇叶(32)受驱延伸出所述曲面引流罩(21)预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8)内固定连接有花键螺母(312),所述曲面引流罩(21)一端转动连接有滚柱丝杆螺母(311),所述花键螺母(312)和所述滚柱丝杆螺母(31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丝杆(31),所述第一扇叶(32)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丝杆(31)一端,所述滚柱丝杆螺母(311)受驱锁止或旋转以驱使花键螺母(312)旋转带动所述螺纹丝杆(31)旋转或驱使所述螺纹丝杆(31)旋转的同时沿所述花键螺母(312)中心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31)一端设置有钩拉盘(313),所述主转轴(8)上滑动连接有大齿轮盘(62),所述大齿轮盘(62)上设置有钩拉柄(621),所述钩拉盘(313)跟随所述螺纹丝杆(31)移动,以驱使所述大齿轮盘(62)沿所述主转轴(8)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8)上设置有拨液组件(4),所述拨液组件(4)包括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曲面引流罩(21)上的弹性覆材(211),所述弹性覆材(211)按预定规律凸起,以驱使所述冷却液溅射至所述圆柱槽(2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液组件(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主转轴(8)上的滑动套筒(41)和呈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滑动套筒(41)上的弹性拨板(411),所述弹性拨板(411)靠近所述弹性覆材(211)并跟随所述主转轴(8)旋转以驱使所述弹性覆材(211)按预定规律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筒(41)受驱沿所述主转轴(8)滑动以驱使所述弹性覆材(211)凸起高度改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72662.0A CN114745940B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72662.0A CN114745940B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45940A CN114745940A (zh) | 2022-07-12 |
CN114745940B true CN114745940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8228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72662.0A Active CN114745940B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45940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19813A1 (ko) * | 2013-02-04 | 2014-08-07 | (주)토네이도테크 | 와류형 스왈러팬 배기장치 |
JP2015224824A (ja) * | 2014-05-28 | 2015-12-14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圧縮機の遮音構造およびその圧縮機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 |
CN205403545U (zh) * | 2016-02-18 | 2016-07-27 | 泉州德立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装置的冷却桶 |
KR20160149396A (ko) * | 2015-06-18 | 2016-12-28 | 차병미 | 코안다 선풍기 |
KR20180133954A (ko) * | 2017-05-17 | 2018-12-18 | (주)에이피 | 고효율 저소음형 임펠러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팬코일유니트 |
CN208651264U (zh) * | 2018-01-19 | 2019-03-26 |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扇叶、应用该扇叶的叶轮及应用该叶轮的散热风扇 |
EP3537089A1 (en) * | 2018-03-06 | 2019-09-11 | Althermo S.r.l. | Cooling apparatus |
CN210396870U (zh) * | 2019-07-10 | 2020-04-24 | 常州鑫凯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型汽车散热器 |
CN111156197A (zh) * | 2020-01-20 | 2020-05-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 |
CN113991925A (zh) * | 2021-10-08 | 2022-01-28 | 山东百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性好的单相串激电动机 |
CN216407281U (zh) * | 2021-10-26 | 2022-04-29 |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散热风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13473A (en) * | 1971-10-21 | 1975-11-12 | Svenska Rotor Maskiner Ab |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US4326452A (en) * | 1977-10-24 | 1982-04-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Fluid diverting assembly |
JPH1082598A (ja) * | 1996-09-09 | 1998-03-31 | Calsonic Corp | ラジエータ装置 |
US5971062A (en) * | 1998-07-22 | 1999-10-26 | Salflex Polymers Ltd. | Fan shroud with integrated reservoirs |
US6715309B1 (en) * | 2002-10-22 | 2004-04-06 | Richard Junkins | Cooling apparatus |
US20060286924A1 (en) * | 2005-06-21 | 2006-12-21 | Angelo Milana | Axial flow fan improvements |
JP2008125172A (ja) * | 2006-11-09 | 2008-05-29 | Toshiba Corp | 車両用駆動装置 |
US8212173B2 (en) * | 2008-03-12 | 2012-07-03 | Hypertherm, Inc. | Liquid cooled shield for improved piercing performance |
GB0819608D0 (en) * | 2008-10-24 | 2008-12-03 | Mosen Ltd | Improved tunnel ventilation device |
KR20110015792A (ko) * | 2009-08-10 | 2011-02-17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냉장고용 냉기 유동 구조 |
GB0919473D0 (en) * | 2009-11-06 | 2009-12-23 | Dyson Technology Ltd | A fan |
TW201243231A (en) * | 2011-04-27 | 2012-11-01 | Energyled Corp | Illuminator and heat removal device thereof |
US9284231B2 (en) * | 2011-12-16 | 2016-03-1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ydrocarbon film protected refractory carbide components and use |
US20170206291A1 (en) * | 2016-01-20 | 2017-07-20 | Soliton Holdings Corporation, Delawar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apparatuses for jet-effect use |
MX2019009879A (es) * | 2017-02-22 | 2019-11-21 | Flowserve Man Co | Enfriador de cojinete con efecto coanda. |
US11146144B2 (en) * | 2019-07-01 | 2021-10-12 |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 Motor fan and guard for directing coolant air |
EP3943754B1 (en) * | 2019-08-09 | 2024-05-29 |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 Fan and electric appliance |
CN212519722U (zh) * | 2020-07-22 | 2021-02-09 | 佛山市新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教室高清电教中控系统 |
CN215773994U (zh) * | 2020-09-02 | 2022-02-08 | 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液冷头与液冷式散热装置 |
-
2022
- 2022-05-25 CN CN202210572662.0A patent/CN1147459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19813A1 (ko) * | 2013-02-04 | 2014-08-07 | (주)토네이도테크 | 와류형 스왈러팬 배기장치 |
JP2015224824A (ja) * | 2014-05-28 | 2015-12-14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圧縮機の遮音構造およびその圧縮機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 |
KR20160149396A (ko) * | 2015-06-18 | 2016-12-28 | 차병미 | 코안다 선풍기 |
CN205403545U (zh) * | 2016-02-18 | 2016-07-27 | 泉州德立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装置的冷却桶 |
KR20180133954A (ko) * | 2017-05-17 | 2018-12-18 | (주)에이피 | 고효율 저소음형 임펠러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팬코일유니트 |
CN208651264U (zh) * | 2018-01-19 | 2019-03-26 |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扇叶、应用该扇叶的叶轮及应用该叶轮的散热风扇 |
EP3537089A1 (en) * | 2018-03-06 | 2019-09-11 | Althermo S.r.l. | Cooling apparatus |
CN210396870U (zh) * | 2019-07-10 | 2020-04-24 | 常州鑫凯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型汽车散热器 |
CN111156197A (zh) * | 2020-01-20 | 2020-05-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 |
CN113991925A (zh) * | 2021-10-08 | 2022-01-28 | 山东百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性好的单相串激电动机 |
CN216407281U (zh) * | 2021-10-26 | 2022-04-29 |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散热风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新VRF轴流风扇结构的性能分析;张凯;《智能城市》;201905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45940A (zh)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33630A (zh) | 一种散热效果优良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 |
CN114745940B (zh) | 一种多网合一智慧物联终端设备 | |
CN108655720B (zh) |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螺栓快速拧紧装置 | |
CN210951992U (zh) | 一种冷水机组内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 |
CN210218316U (zh) | 一种液压机专用液压油散热设备 | |
CN214901894U (zh) | 一种应用变频器上的散热装置 | |
CN220583145U (zh) | 一种冷却塔的防护结构 | |
CN209925205U (zh) | 一种多级气冷罗茨泵 | |
CN107781054A (zh) | 一种摩托车气缸的降温处理装置 | |
CN220511521U (zh) | 一种测试电源箱散热机构 | |
CN218429897U (zh) | 一种酱油瓶吹瓶机用降温装置 | |
CN216200395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 |
CN216892608U (zh) | 一种双伸缩臂装载机液压转向装置 | |
CN116792954A (zh) | 一种节能型制冷设备 | |
CN215835762U (zh) | 一种物联网工程主控板箱体的散热装置 | |
CN210954945U (zh) | 一种用于显示屏交互反馈用的超声波模组装置 | |
CN209897445U (zh) | 一种新型电子装置 | |
CN220234357U (zh) |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电机机壳 | |
CN222670738U (zh) | 一种化工生产用冷却塔 | |
CN112732048A (zh) | 一种计算机用利用热膨胀体驱动节能的散热器水冷组件 | |
CN216362427U (zh) | 一种具有数据采集模块的伺服驱动器 | |
CN221081908U (zh) | 一种半导体用散热装置 | |
CN217423658U (zh) | 一种快速温变箱用制冷结构 | |
CN111759089A (zh) | 一种用于电脑主机散热的桌体 | |
CN205841188U (zh) | 一种用于热泵的涡旋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