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3512B - 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43512B CN114743512B CN202210457577.XA CN202210457577A CN114743512B CN 114743512 B CN114743512 B CN 114743512B CN 202210457577 A CN202210457577 A CN 202210457577A CN 114743512 B CN114743512 B CN 1147435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 target
- parameter
- determining
- part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100021996 Arabidopsis thaliana CYP97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021997 Arabidopsis thaliana CYP97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510695 Arabidopsis thaliana LU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4735 Resist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91950 ret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通过基于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和水平索引参数,从而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后续仅需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即可,无需对查找表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查询,以降低背光计算过程中查找表索引的资源消耗,提高查找表索引的效率,从而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进而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以便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实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的确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权重计算单元是区域调光(LocalDimming)技术中模拟背光计算的一个重要步骤。在通过PSF权重计算单元模拟背光计算时,需要计算目标像素点受到周边n*n领域分区影响的背光权重,从而基于所计算出的背光权重,来计算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相关技术中,在计算受到周边n*n领域分区影响的背光权重时,针对不同分区需要同步进行多次不同查找表索引,而由于查找表地址众多,这会导致查找表索引的过程所耗费的存储资源巨大。因此,亟需一种背光值的确定方法,来降低背光计算过程中查找表索引的资源消耗,从而提高查找表索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第一背光分区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查找表用于基于像素点与目标邻域之间的距离对多个参数进行存储,参数用于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基于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水平索引参数,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垂直索引参数包括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包括:
基于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
其中,第一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第二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索引参数包括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和第二水平索引参数;
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包括:
基于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
基于第二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包括:
基于第一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一中间参数;
基于第二目标参数、第四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二中间参数;
基于第一中间参数、第二中间参数、水平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横向长度,确实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包括:
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并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
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包括:
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基于累加得到的目标结果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包括:
将多个乘积的累加过程拆分为多级加法,通过多级加法,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第一背光分区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查找表用于基于像素点与目标邻域之间的距离对多个参数进行存储,参数用于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水平索引参数,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垂直索引参数包括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在用于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时,用于:
基于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
其中,第一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第二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索引参数包括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和第二水平索引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在用于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时,用于:
基于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
基于第二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第三确定模块,在用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时,用于:
基于第一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一中间参数;
基于第二目标参数、第四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二中间参数;
基于第一中间参数、第二中间参数、水平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横向长度,确实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在用于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时,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和第二确定子单元;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并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子单元,在用于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时,用于:
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基于累加得到的目标结果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子单元,在用于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时,用于:
将多个乘积的累加过程拆分为多级加法,通过多级加法,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通过基于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的第一背光分区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和水平索引参数,从而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后续仅需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即可,无需对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查询,以降低背光计算过程中查找表索引的资源消耗,提高查找表索引的效率,从而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进而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以便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实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的确定。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拟背光模块的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背光值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目标邻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查找表索引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查找表索引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25个乘积的相加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25个乘积的相加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用于在Local Dimming技术中模拟背光计算。上述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可以由计算设备执行,计算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选地,计算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设备,本发明对计算设备的设备类型和设备数量不加以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ocal Dimming技术可以应用在如上所述的计算设备中,来确定任一屏幕中各个像素点的背光值,以便后续可以基于所确定出的各个像素点的背光值,来对屏幕背光进行调整。可选地,该屏幕可以为计算设备的屏幕,或者,该屏幕为除计算设备外的设备的屏幕,例如,任意类型的显示设备的屏幕,本发明对屏幕的具体类型不加以限定。
其中,计算设备可以包括模拟背光模块,上述背光值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在该模拟背光模块中。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模拟背光模块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模拟背光模块可以包括像素定位单元、权重计算单元、背光计算单元和背光扩充单元。
可选地,可以将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的取反信号(RSTN)、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rgb_i)、像素值有效信号(de_i)、帧开始/行开始(sof/sop_i)、帧结束/行结束(eof/eop_i)、多个查找表(rb_psf_lut1、rb_psf_lut2、…、rb_psf_lutm)输入模拟背光模块,以便模拟背光模块可以基于上述输入,实现背光值的模拟计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模拟背光模块可以通过像素定位单元,来确定目标像素点的位置以及多个背光分区的位置,包括目标像素点在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横纵坐标(pix_locx/y)、位于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的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横纵坐标(blk_locx/y)、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规格以及第二背光分区的规格,其中,背光分区的规格即为背光分区的横向长度(blk_hnum0~n,也即是背光分区横向对应的像素个数)和纵向长度(blk_vnum0~n,也即是背光分区纵向对应的像素个数)等多个参数。像素定位单元在确定出上述参数后,可以将所确定出的参数传输给权重计算单元,以便权重计算单元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参数计算索引参数(也即是索引地址),从而根据基于索引参数获取到的索引值来进行插值运算,以得到目标像素点对应的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psf_weight_00~nn)。权重计算单元在确定出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后,可以将所确定出的多个权重系数传输给背光计算单元,背光计算单元可以基于权重计算单元传输过来的多个权重系数,以及背光扩充单元传输过来的多个背光值(bl00~nn),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上述仅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值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的模拟背光模块的一种示例性架构,在更多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值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在其他架构的模块中,或者,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值的确定方法可用在其他需要进行背光值计算的模块中,本发明对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加以限定。
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应用场景后,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值的确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背光值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第一背光分区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查找表用于基于像素点与目标邻域之间的距离对多个参数进行存储,参数用于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其中,目标像素点可以为屏幕当前所显示的画面中的任一像素点,计算设备可以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值的确定方法,对该屏幕中当前所显示的各个像素点进行处理,以实现对屏幕中当前所显示的画面所包括的各个像素点的背光值的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屏幕当前所显示的画面可以被划分为多个背光分区,对于目标像素点,可以将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背光分区称为第二背光分区,将位于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的背光分区称为第一背光分区。
其中,目标邻域可以为目标像素点所在背光分区的5*5邻域,可选地,目标邻域的范围还可以更大或更小,本发明对目标邻域的具体范围不加以限定。以目标邻域为目标像素点所在背光分区的5*5邻域为例,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目标邻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分区22为目标像素点所在背光分区,也即是第二背光分区,分区00、分区01、分区02、分区03、分区04、分区10、分区11、分区12、分区13、分区14、分区20、分区21、分区23、分区24、分区30、分区31、分区32、分区33、分区34、分区40、分区41、分区42、分区43、分区44即为位于分区22的5*5邻域内的24个背光分区,也即是24个第一背光分区。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背光分区均对应于一个查找表,不同的第一背光分区所对应的查找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仍以图3所示的目标邻域为例,其中,分区00、分区04、分区40、分区44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1,分区10、分区14、分区30、分区34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2,分区20、分区24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3,分区11、分区13、分区31、分区33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4,分区21、分区23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5,分区12、分区32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6,分区02、分区42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7,分区01、分区03、分区41、分区43使用的查找表可以为LUT8。其中,各个查找表均可以为二维查找表。
步骤202、基于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水平索引参数,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步骤203、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步骤204、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背光分区即为位于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的背光分区。仍以图3为例,可以基于分区00、分区01、分区02、分区03、分区04、分区10、分区11、分区12、分区13、分区14、分区20、分区21、分区23、分区24、分区30、分区31、分区32、分区33、分区34、分区40、分区41、分区42、分区43、分区44这24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来确定第二背光分区22的权重系数。
步骤205、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通过基于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的第一背光分区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和水平索引参数,从而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后续仅需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即可,无需对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查询,以降低背光计算过程中查找表索引的资源消耗,提高查找表索引的效率,从而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进而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以便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实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的确定。
在介绍了本发明的基本实现过程之后,下面介绍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可选地,在步骤201之前,还可以预先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也即是,在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0、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步骤200,在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可以确定目标像素点的纵坐标与第一背光分区的中心点的纵坐标之间的差值,作为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在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时,可以确定目标像素点的横坐标与第一背光分区的中心点的横坐标之间的差值,作为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
可选地,还可以基于目标像素点在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横纵坐标以及位于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的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来进行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确定。以获取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过程为例,可以基于目标像素点的纵坐标,确定目标像素点到第一背光分区10的下边缘的距离,从而将所确定出的距离与第一背光分区10的纵向长度、第一背光分区00的纵向长度的一半的和值,确定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基于目标像素点的横坐标,确定目标像素点到第一背光分区01的右边缘的距离,从而将所确定出的距离与第一背光分区01的横向长度、第一背光分区00的横向长度的一半的和值,确定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来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DIS_H0=(BH0>>1)+BH1+HInner+1
DIS_V0=(BV0>>1)+BV1+VInner+1
DIS_H1=(BH1>>1)+HInner+1
DIS_V1=(BV1>>1)+VInner+1
DIS_H3=(BH3>>1)+(BH2–Hinner)
DIS_V3=(BV3>>1)+(BV2–Vinner)
DIS_H4=(BH4>>1)+BH3+(BH2–Hinner)
DIS_V4=(BV4>>1)+BV3+(BV2–Vinner)
HInner<(BH2>>1)→DIS_H2=(BH2>>1)-Hlnner
VInner<(BV2>>1)→DIS_V2=(BV2>>1)-VInner
HInner≥(BH2>>1)→DIS_H2=HInner-(BH2>>1)
VInner≥(BV2>>1)→DIS_V2=VInner-(BV2>>1)
其中,DIS_H0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10、20、30、4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IS_V0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01、02、03、04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IS_H1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1、11、21、31、41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IS_V1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10、11、12、13、14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IS_H2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2、12、32、42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IS_V2可以表示20、21、23、24第一背光分区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IS_H3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3、13、23、30、43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IS_V3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30、31、32、33、34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IS_H4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4、14、24、34、44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IS_V4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40、41、42、43、44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BV0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01、02、03、04的纵向长度,BV1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10、11、12、13、14的纵向长度,BV2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20、21、22、23、24的纵向长度,BV3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30、31、32、33、34的纵向长度,BV4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40、41、42、43、44的纵向长度,BH0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1、11、21、31、41的横向长度,BH1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1、11、21、31、41的横向长度,BH2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2、12、22、32、42的横向长度,BH3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3、13、23、30、43的横向长度,BH4可以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4、14、24、34、44的横向长度。
上述仅以获取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过程为例,获取其他第一背光分区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过程与之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上述过程确定出目标像素点与各个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后,即可通过步骤201,基于所确定出的垂直距离,来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垂直索引参数,以便基于所确定出的垂直索引参数,在各个第一背光分区中进行索引。
其中,垂直索引参数包括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以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对应的垂直索引参数为例,对于步骤201,确定垂直索引参数的过程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Index_up=(DIS_V0-BV1-BV2>>1)>>3
Index_down=(DIS_V0-BV1-BV2>>1)>>3+1
其中,Index_up表示第一垂直索引参数,Index_down表示第二垂直索引参数,DIS_V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BV1表示第一背光分区10的纵向长度(也即是blk_vnum1),BV2表示第一背光分区20的纵向长度(也即是blk_vnum2)。
上述仅为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对应的垂直索引参数的过程,其他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垂直索引参数的确定过程与之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在通过上述过程确定出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垂直索引参数后,即可基于垂直索引参数先在查找表中进行纵向查找,以在各个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分别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查找行。
在步骤201中,对于任一第一背光分区,在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时,可以基于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第一目标查找行可以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第二目标查找行可以用于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上述仅以在一个第一背光分区中确定目标查找行的过程为例,在其他第一背光分区中确定目标查找行的过程与之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索引参数包括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和第二水平索引参数。以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对应的水平索引参数为例,对于步骤202,确定水平索引参数的过程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Index_left=(DIS_H0-BH1-BH2>>1)>>3
Index_right=(DIS_H0-BH1-BH2>>1)>>3+1
其中,Index_left表示第一水平索引参数,Index_right表示第二水平索引参数,DIS_H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BH1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1的横向长度(也即是blk_hnum1),BH2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2的横向长度(也即是blk_hnum2)。
上述仅为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对应的水平索引参数的过程,其他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水平索引参数的确定过程与之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在通过上述过程确定出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水平索引参数后,即可基于水平索引参数在已确定出的目标查找行中进行横向查找,以在各个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分别确定出各个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目标参数。
对于步骤202,在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时,可以基于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基于第二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以在LUT1中进行索引,以获取到第一背光分区00对应的目标参数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来实现在查找表中的索引:
a=LUT1(Index_up×p+Index_left)
b=LUT1(Index_up×p+Index_right)
c=LUT1(Index_down×p+Index_left)
d=LUT1(Index_down×p+Index_right)
其中,a表示第一目标参数,b表示第二目标参数,c表示第三目标参数,d表示第四目标参数,Index_up表示第一垂直索引参数,Index_down表示第二垂直索引参数,Index_left表示第一水平索引参数,Index_right表示第二水平索引参数,p为设定参数,p可以为任意整数值,例如,p可以为9。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1和步骤202的顺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执行顺序的限定,在更多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先基于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和水平索引参数,从而先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再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由于目标像素点对应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因而在对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进行索引时,需要进行多次同步索引,而每个查找表的数据量均较大,从而使得多次同步索引会导致高扇出复用器(MUX)和后端走向困难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逐级索引的方案,将通过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直接进行索引的方案,转换为向基于垂直距离进行索引确定行向查找表,实现对用于查找目标参数的查找表的规格的缩小,再基于水平距离在所确定出的行向查找表中进行索引以确定所需的目标参数,从而可以有效减少MUX扇出,同时使用的MUX资源也会降低,进而可以减少走线困难的问题的出现。
参见图4,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查找表索引过程的示意图,图4以目标区域为5*5邻域为例,对于每个目标像素点,需要同步计算24个第一背光分区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以得到24个索引参数。在设定参数为9的情况下,查找表可以为9行9列的表格,而在每个目标像素点对应于24个索引参数的情况下,也就需要同步进行24次查找深度为81的查找表索引,相应的索引电路也就需要包含24个扇出为81的MUX,假设查找表存储数据位宽为20bit,需要的电路存储资源量即为24*81*20=38880,此时,如果在后端进行布局布线,也就需要处理24*81=1944的走线量。
但是,对于深度为81的查找表,并非所有的索引参数都会索引一遍,采取直接索引的方式,会存在冗余操作,造成浪费资源。
而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逐级索引的方案,相较于上述过程所使用的MUX扇出和MUX资源都可以得到有效减少。参见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查找表索引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对于第一级索引,需要同步计算5个垂直距离,也即是dis_v0~dis_v4,而且,对于不同的第一背光分区需要使用不同的查找表LUT1~LUT8,此时需要同步进行14次查找深度为9的查找表索引;对于第二级索引,需要同步计算5个水平距离dis_h0~dis_h4,处于不同行的第一背光分区使用第一级索引输出的对应行查找表line_lut1_v0/v4和line_lut8_v0/v4等,此时需要同步进行24次深度为9的查找表索引,电路包含(14+24)个扇出为9的MUX,仍假设查找表存储数据位宽为20bit,则电路需要的存储量为14*81*20+24*9*20=27000,此时,如果在后端进行布局布线,仅需要处理38*9=342的走线量即可。相较于如图4所示的索引过程,图5所示的索引过程在存储量上降为原来的69.5%,在走线量上降为原来的17.5%。
如图5所示的查找表以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作为2个维度进行索引,垂直维度包含9种情况,而每一垂直维度又包含9种水平维度的情况。因此,需要采取逐级索引的方式进行查找处理,首先以垂直距离这一维度索引出可能使用的部分查找表资源,接着以水平距离这一维度为索引在行向查找表中查找出相应的权重系数,最后进行插值运算得到分区权重。上述逐级索引方案所涉及的两级索引过可以参见表1,如表1所示,以垂直距离为维度的第一级索引过程即可索引出如表1所示的行向查找表,进而可以在索引出的行向查找表中进行第二级索引。
表1
如表1所示,对于LUT1来说,仅涉及到垂直距离dis_v0、dis_v4以及水平距离dis_h0、dis_h4,说明81个索引参数只用到4/25,LUT2、LUT4和LUT8同理;而对于LUT3来说,仅涉及到垂直距离dis_v2以及水平距离dis_h0、dis_h4,说明81个索引参数只用到2/25,LUT5、LUT6、LUT7同理,可以看出,索引次数得到有效减少。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采用逐级索引查找表的方式,可以将高扇出MUX转化为低扇出MUX,减少了MUX的使用量,从而可以减少后端走线困难问题的出现。此外,不同背光分区的查找表的时分复用,可以有效降低存储资源的耗费,达到节约资源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上述过程获取到目标参数后,即可基于所获取到的目标参数,来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参数以及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参数。
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步骤203,在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参数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31、基于第一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一中间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的过程为例,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来进行第一背光分区00所对应的第一中间参数的确定:
e=a–int((a-c)×((DIS_V0-BV1-BV2/2)%8)÷8+0.5)
其中,e表示第一中间参数,a表示第一目标参数,c表示第三目标参数,DIS_V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BV1表示第一背光分区10的纵向长度(也即是blk_vnum1),BV2表示第一背光分区20的纵向长度(也即是blk_vnum2)。
步骤2032、基于第二目标参数、第四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二中间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的过程为例,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来进行第一背光分区00所对应的第二中间参数的确定:
f=b–int((b-d)×((DIS_V0-BV1-BV2/2)%8)÷8+0.5)
其中,f表示第二中间参数,b表示第二目标参数,d表示第四目标参数,DIS_V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垂直距离,BV1表示第一背光分区10的纵向长度(也即是blk_vnum1),BV2表示第一背光分区20的纵向长度(也即是blk_vnum2)。
步骤2033、基于第一中间参数、第二中间参数、水平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横向长度,确实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以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为例,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对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的确定:
Weight00=e–int((e-f)×((DIS_H0-BH1-BH2/2)%8)÷8+0.5)
其中,Weight0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e表示第一中间参数,f表示第二中间参数,DIS_H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水平距离,BH1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1的横向长度(也即是blk_hnum1),BH2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2的横向长度(也即是blk_hnum2)。
上述仅以确定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为例,确定其他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的确定过程与之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区域为5*5邻域的情况下,目标像素点即对应于24个第一背光分区,因而,通过上述过程,即可获取到24个第一背光分区分别对应的权重参数。
在通过上述过程确定出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后,即可通过步骤204,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对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进行归一化运算,以得到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以目标区域为如图3所示的5*5邻域为例,对于步骤204,在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时,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Weight22=2^21–(Weight00+Weight01+Weight02+…+Weight44)
其中,Weight22表示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Weight00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0的权重系数,Weight01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1的权重系数,Weight02表示第一背光分区02的权重系数,Weight44表示第一背光分区44的权重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上述步骤203和步骤204确定出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参数以及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后,即可通过步骤205,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来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其中,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预设背光值以及第二背光分区的预设背光值可以通过背光扩充单元获取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205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51、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并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
以目标区域为5*5邻域为例,也即是,目标像素点对应于24个第一背光分区,从而将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的预设背光值相乘,即可得到24个乘积,再加上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预设背光值的乘积,通过该步骤2051即可获取到25个乘积。
步骤2052、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基于累加得到的目标结果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乘积同时相加的情况,以目标区域为5*5邻域为例,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时会涉及到25个乘积同时相加的情况,参见图6,图6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25个乘积的相加过程的示意图,一次性处理这25个乘积的累加,需要使用24个加法器,若在一个时钟内处理完这25个乘积相加的过程,会导致关键路径过长,容易引发时序违例。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分加法的方式,在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时,可以将多个乘积的累加过程拆分为多级加法,通过多级加法,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以便可以在多个时钟内完成这多级加法,减小关键路径,减少时序违例情况的出现。
仍以目标区域为5*5邻域为例,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拆分加法的方式,可以将这25个乘积相加的过程拆分成5级加法,参见图7,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25个乘积的相加过程的示意图,图7的拆分运算首先将25个乘积的相加过程拆分为12个加法运算,得到13个数据,然后将这13个数据的相加过程拆分为6个加法运算,得到7个数据,接着将这7个数据的相加过程拆分为3个加法运算,得到4个数据,再将这4个数据的相加过程拆分为2个加法运算,最终将2个数据进行1次加法运算就能得到25个乘积的累加值,上述过程共需使用12+6+3+2+1=24个加法器,相较于如图6所示的相加过程,本发明所提供的拆分加法的方式并未增加资源消耗,但可以在不同的时钟内完成不同级别的加法,可以有效减少时序违例问题的出现。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并未涉及IP核的使用,从而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可以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且通用性更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装置,参见图8,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01,用于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第一背光分区位于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查找表用于基于像素点与目标邻域之间的距离对多个参数进行存储,参数用于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802,用于基于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水平索引参数,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第三确定模块803,用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803,还用于基于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四确定模块804,用于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垂直索引参数包括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801,在用于基于垂直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时,用于:
基于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
其中,第一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第二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水平索引参数包括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和第二水平索引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802,在用于基于水平索引参数,从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时,用于:
基于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一目标参数和第二目标参数;
基于第二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第三确定模块803,在用于基于目标参数,确定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时,用于:
基于第一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一中间参数;
基于第二目标参数、第四目标参数、垂直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二中间参数;
基于第一中间参数、第二中间参数、水平距离和第一背光分区的横向长度,确实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804,在用于基于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时,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和第二确定子单元;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并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子单元,在用于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时,用于:
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基于累加得到的目标结果和设定参数,确定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子单元,在用于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时,用于:
将多个乘积的累加过程拆分为多级加法,通过多级加法,对多个乘积进行累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和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和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和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或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或单元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参见图9,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和网络接口930,存储器920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9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910用于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方法,网络接口930用于实现输入输出功能。在更多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在不同的例子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特殊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是纸张或者其他合适的能够打印程序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方法。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基于所述垂直索引参数,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所述第一背光分区位于所述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所述查找表用于基于像素点与目标邻域之间的距离对多个参数进行存储,所述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基于所述目标像素点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水平索引参数,基于所述水平索引参数,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基于多个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基于所述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所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索引参数包括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第二垂直索引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垂直索引参数,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垂直索引参数和所述第二垂直索引参数,分别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第一目标查找行和第二目标查找行;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参数,所述第二目标查找行用于获取所述第三目标参数和所述第四目标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索引参数包括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和第二水平索引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水平索引参数,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所述第一目标查找行和所述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所述第一目标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水平索引参数,分别从所述第一目标查找行和所述第二目标查找行中获取所述第三目标参数和所述第四目标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第一目标参数、第二目标参数、第三目标参数和第四目标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参数、所述第三目标参数、所述垂直距离和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一中间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参数、所述第四目标参数、所述垂直距离和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纵向长度,确定第二中间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中间参数、所述第二中间参数、所述水平距离和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横向长度,确实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所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包括:
确定各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并确定所述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与对应预设背光值的乘积;
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确定出的多个乘积和设定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包括:
对所述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基于累加得到的目标结果和所述设定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乘积进行累加,包括:
将所述多个乘积的累加过程拆分为多级加法,通过所述多级加法,对所述多个乘积进行累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像素点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9.一种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屏幕中的目标像素点与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垂直索引参数,基于所述垂直索引参数,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中确定目标查找行,所述第一背光分区位于所述目标像素点所在的第二背光分区的目标邻域内,所述查找表用于基于像素点与目标邻域之间的距离对多个参数进行存储,所述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像素点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之间的水平距离,确定水平索引参数,基于所述水平索引参数,从所述第一背光分区对应的查找表的目标查找行中,获取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目标参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所述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确定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多个第一背光分区的权重系数和预设背光值,确定所述目标像素点的背光值。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57577.XA CN114743512B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57577.XA CN114743512B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43512A CN114743512A (zh) | 2022-07-12 |
CN114743512B true CN114743512B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228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57577.XA Active CN114743512B (zh) | 2022-04-27 | 2022-04-27 | 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435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38317A (zh) * | 2022-12-15 | 2023-04-07 |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显示屏分区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3508A (zh) * | 2008-05-19 | 2009-1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基于直方图的动态背光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1894533A (zh) * | 2010-06-24 | 2010-11-24 | 彩虹集团公司 | 背光亮度线性调整方法 |
CN110136657A (zh) * | 2019-06-28 | 2019-08-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值及补偿值的获取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707083A (zh) * | 2020-05-20 | 2021-11-26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在显示模块中进行动态峰值亮度控制的时序控制器 |
CN113808550A (zh) * | 2020-06-17 | 2021-12-17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在显示模块中进行亮度增强的设备 |
CN114373431A (zh) * | 2022-01-25 | 2022-04-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驱动模块、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4-27 CN CN202210457577.XA patent/CN1147435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3508A (zh) * | 2008-05-19 | 2009-12-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基于直方图的动态背光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1894533A (zh) * | 2010-06-24 | 2010-11-24 | 彩虹集团公司 | 背光亮度线性调整方法 |
CN110136657A (zh) * | 2019-06-28 | 2019-08-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值及补偿值的获取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707083A (zh) * | 2020-05-20 | 2021-11-26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在显示模块中进行动态峰值亮度控制的时序控制器 |
CN113808550A (zh) * | 2020-06-17 | 2021-12-17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应用于在显示模块中进行亮度增强的设备 |
CN114373431A (zh) * | 2022-01-25 | 2022-04-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驱动模块、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43512A (zh)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48660B2 (en) | Efficient diffusion dithering using dyadic rationals | |
CN111476718B (zh) | 一种图像放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US8788499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ding top N pairs in a map-reduce setup | |
CN114743512B (zh) | 屏幕像素点的背光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1047037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682350A (zh) | 显示面板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58907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2142952A1 (zh) | 图像数据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芯片、模组设备 | |
GB2532284A (en) | Method to reduce dynamic clock skew and/or slew in an electronic circuit | |
US8111916B2 (en) | Device of gathering statistics of gray distribution of image and method thereof | |
US20220156895A1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mage detecting method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 |
CN107977923B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10082082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circuit | |
CN111273882B (zh) | Demura Table数据压缩方法以及解压缩方法 | |
CN117671109A (zh) | 一种渲染优化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US20250078226A1 (en) |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elf-adaptive lut generation | |
CN110782389B (zh) | 一种图像数据字节对齐方法和终端 | |
KR20190082137A (ko) | 데이터 통계를 위한 회로 유닛, 회로 모듈 및 장치 | |
US1095631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accesses in memory and storage system, wherein the memory return addresses of vertexes that have not been traversed | |
CN106156169B (zh) | 离散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US1128877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 |
CN115293076A (zh) | 生成电路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762426B (zh) | 屏幕像素背光权重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4428594B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152043B (zh) |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内存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