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733870B - 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3870B
CN114733870B CN202011587364.6A CN202011587364A CN114733870B CN 114733870 B CN114733870 B CN 114733870B CN 202011587364 A CN202011587364 A CN 202011587364A CN 114733870 B CN114733870 B CN 114733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lloid
unit
coolant
soak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73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3870A (zh
Inventor
洪妙蓁
梁明况
沈志明
翁亘琪
戴明吉
林君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14733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3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3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3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4/00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 B02C4/02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with two or more rollers
    • B02C4/08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roller mills with two or more rollers with co-operating corrugated or toothed crushing-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201/00Codes relating to disintegra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materials
    • B02C2201/06Codes relating to disintegra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materials for garbage, waste or sew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其中该金属回收系统包括浸泡室、集料槽、破碎单元以及分选单元,其中浸泡室具有第一进料口以及置于其内部空间中的冷却剂,集料槽具有第二进料口以及第一出料口,破碎单元具有与第一出料口相连的第三进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且分选单元相应于第二出料口设置。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被置于与移动单元连接的进料槽中以在第一进料口以及第二进料口之间移动并进出浸泡室的冷却剂以使上述胶体硬化或玻璃化。

Description

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包覆有胶体的金属的一种金属回收系统以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台湾的金属消费量与日俱增,但因金属矿产资源的匮乏,中国台湾的金属来源多仰赖进口,而且金属冶炼过程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因此为稳定金属矿产等原生物料来源以确保经济发展以及减少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落实环境保护,加强由废金属回收再生金属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根据环保数统计,2008年中国台湾回收了147万台一般废家电以及278万件废资讯物品。一般废家电包括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冷暖气机与电风扇,而废资讯物品包括笔记型电脑、主机板、监视器、打印机、手机、键盘等。这些废家电以及废资讯物品中包括了许多可回收利用的金属,例如铜、铅、铝、铁等。
国内废弃冷气中的铜管被沥青胶包覆。沥青胶具有高黏度特性,因此无法轻易将铜管与沥青胶分离,进而造成了铜管回收上的困难。
目前工业界回收其上包覆有沥青胶的铜管的作法是以人工方式进行刮除。采取人工刮除的方式除了费工耗时以外,还无法将铜管上的沥青胶完整去除,具有高回收成本且回收的铜金属品质不佳等问题,因此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使胶体与金属分离并分别回收。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回收系统,其包括浸泡室、破碎单元以及分选单元,其中浸泡室具有第一进料口以及置于其内部空间中的冷却剂,破碎单元具有第三进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且分选单元相应于第二出料口设置。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被置于与移动单元连接的进料槽中以在浸泡室以及破碎单元之间移动并进出浸泡室的冷却剂以使上述胶体硬化或玻璃化。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集料槽。集料槽具有第二进料口以及与第三进料口相连的第一出料口,进料槽通过移动单元在浸泡室的第一开口以及集料槽的第二进料口之间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单元可包括:中空旋转平台;与中空旋转平台以及进料槽连接的转动装置;设置于中空旋转平台的空心处的移动单元本体;设置于移动单元本体上的升降装置;连接中空旋转平台以及升降装置的连接件;以及与中空旋转平台、升降装置以及转动装置连接以控制中空旋转平台、升降装置以及转动装置的移动控制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回收系统可进一步包括与浸泡室流体连通的冷却剂输入管道。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破碎单元可包括机械力破碎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分选单元可包括比重分选装置、尺寸分选装置、重量分选装置、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回收系统可进一步包括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在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被置于进料槽之前对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进行分类。
在一实施例中,预处理单元可包括感测模块以及分析模块,其中分析模块依据感测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类神经网络运算。
在一实施例中,类神经网络运算包括AlexNet、VGGNet或ResNet。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金属回收系统的一种金属回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覆有胶体的金属置于冷却剂中以玻璃化上述胶体;将包覆有上述玻璃化胶体的金属移至破碎单元以对上述玻璃化胶体进行破碎;以及于分选单元中分离破碎的玻璃化胶体以及金属。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回收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将包覆有胶体的金属置于冷却剂以前,于预处理单元中对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进行分类。
本发明可达到利用金属上的胶体特性,以温度低于胶体的玻璃转化温度的冷却剂先将胶体硬化或玻璃化后对硬化或玻璃化的胶体进行破碎以达到完整分开胶体与金属,进而提升金属的回收品质。
附图说明
可参考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系统中与进料槽连接的移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选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金属回收系统
20:金属回收方法
3:金属或金属管
5:胶体
11:浸泡室
111:第一进料口
113:内部空间
115:冷却剂
12:分选单元
120:分选单元本体
121:分离控制装置
1211:第二步进马达
1213:转轴
123:胶体分离装置
125:金属收集装置
1251:向上开口
127:液体
13::集料槽
131:第二进料口
133:第一出料口
14A:冷却剂储存槽
14B:冷却剂回收槽
141:冷却剂进入管道
142:冷却剂排出管道
143,144:控制阀
15:移动单元
151:移动单元本体
153:中空旋转平台
155:升降装置
1551:主动轮
1552:从动轮
1553:链条
157:转动装置
1571:步进马达
1573:第一连接件
159:第二连接件
17:进料槽
19:破碎单元
191:第三进料口
193:第二出料口
S200,S201,S203,S20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将省略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目的的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包括”及/或“包括”时,其特指所述特征部件、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分、及/或其群组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部件、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分、及/或其群组。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单数形式“一”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也意图使其包括多个形式。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不应受到此些术语的限制。此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是利用胶体于玻璃转化温度硬化以及玻璃化的特性所设计的金属回收系统10。如图1所示,包覆有胶体的金属或金属管3可先经过预处理单元分类,接着依照分类被置于进料槽17中以进出浸泡室11,进浸泡室11中装有冷却剂以使胶体5硬化或玻璃化,其上包覆有硬化或玻璃化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接着被移至集料槽13,然后依序经过破碎单元19以及分选单元12的处理以分离金属或金属管3以及胶体5。在一实施例中,预处理单元可被省略,包覆有胶体的金属或金属管3可不经过预处理单元分类地直接置于进料槽17中并接着进行后续步骤。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系统10的示意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金属回收系统10,其包括:浸泡室11、集料槽13、移动单元15、进料槽17、破碎单元19、以及分选单元12。浸泡室11具有第一进料口111以及置于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中的冷却剂115。本发明的金属回收系统10用于处理其上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具体而言,金属回收系统10用于将其上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的胶体5与金属或金属管3分开以回收金属或金属管3。胶体5的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沥青胶、压克力胶、热熔胶、硅胶(硅利康)、或其任意组合。金属或金属管3的材料可包括例如铜、铝、黄金、银、铁、上述金属的合金或其任意组合,但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胶体5可为沥青胶,而金属或金属管3可为铜或铜管。
浸泡室11中的冷却剂115是根据胶体5的玻璃转化温度来决定。冷却剂115的实施例无具体限制,可采用任何具有使胶体5硬化或玻璃化的温度的冷却剂。冷却剂的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液态氮、液态空气或其组合。冷却剂115的温度可≤-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或≤-160℃。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回收系统10可进一步包括与浸泡室11连通的冷却剂储存槽14A,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通过冷却剂进入管道141与冷却剂储存槽14A连通,冷却剂115可通过冷却剂管道141进入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回收系统10可进一步包括与浸泡室11连通的冷却剂回收槽14B,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通过冷却剂排出管道142与冷却剂回收槽14B连通,通过冷却剂管道142,冷却剂115可直接自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排出。冷却剂进入管道141与冷却剂排出管道142上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143以及144,以控制冷却剂115输入浸泡室11与回收浸泡室11内的冷却剂115。通过冷却剂储存槽14A、冷却剂回收槽14B、冷却剂进入与排出管道141以及142以及控制阀143以及144可减少替换冷却剂115所需的时间以及步骤。
集料槽13具有第二进料口131以及第一出料口133。集料槽13可与浸泡室11并连或者可与浸泡室11相隔一段距离。在一实施例中,浸泡室11与集料槽13不连通。在浸泡室11与集料槽13不连通的情况下,浸泡室11中的冷却剂115不会扩散至集料槽13,从而可减少冷却剂115的用量。在一实施例中,浸泡室11还可包括活动门板(图未示)。活动门板可覆盖第一进料口111以防止冷却剂115自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扩散至外部,进而有效地将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的温度维持在期望或特定温度范围内。
进料槽17设置于移动单元15上,并在第一进料口111以及第二进料口131之间旋转移动,且可升降并进出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在一实施例中,进料槽17可为具有开口的网状容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进料槽17可通过移动单元15在第一进料口111以及第二进料口131之间旋转移动并升降进出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在一实施例中,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可被置于进料槽17中,移动单元15使进料槽17降低进入浸泡室11的冷却剂115中,且在冷却剂115中停留一段时间。由于冷却剂115具有可使包覆金属或金属管3的胶体5硬化或玻璃化的温度(即冷却剂115需具有低于胶体5的玻璃转化温度的温度),因此在浸泡于冷却剂115一段时间后,包覆金属或金属管3的胶体5将会硬化或玻璃化。在胶体5硬化或玻璃化后,移动单元15将进料槽17升高移出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接着进料槽17旋转移动至集料槽13的第二进料口131。移动单元翻转进料槽17以将进料槽17中的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倒入集料槽13中。因此,移动单元15具有升降、旋转、翻转等动作的机构。进料槽17在冷却剂115中停留的时间可为1~120秒、10~120秒、20~120秒、30~120秒、40~120秒、50~120秒、60~120秒、70~120秒、80~60秒、90~120秒、100~120秒、110~120秒、10~110秒、10~100秒、10~90秒、10~80秒、10~70秒、10~60秒、10~50秒、10~40秒、10~30秒、10~20秒、20~100秒、20~90秒、20~80秒、20~70秒、20~60秒、20~50秒、20~40秒、20~30秒、30~100秒、30~90秒、30~80秒、30~70秒、30~60秒、30~50秒、或30~40秒,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胶体5的特性,进料槽17在冷却剂115中停留的时间可大于120秒。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回收系统10中与进料槽17连接的移动单元15的示意图。
参照图3,移动单元15包括中空旋转平台153、与中空旋转平台153以及进料槽17连接的转动装置157用于翻转进料槽17、设置于中空旋转平台153的空心处的移动单元本体(例如轴杆、支撑杆、柱、杆等)151、设置于移动单元本体151上的升降装置155、连接中空旋转平台153以及升降装置155的第二连接件159、以及与中空旋转平台153、升降装置155以及转动装置157连接以控制中空旋转平台153、升降装置155以及转动装置157的移动控制模块(图未示)。
中空旋转平台153可为转盘为中空结构的任何现有的旋转机构。举例而言,中空旋转平台153可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转盘、用于支撑上述转盘的交叉滚子轴承或滚珠轴承、设于交叉滚子轴承或滚珠轴承下方的齿轮、以及与上述齿轮相接以驱动齿轮以及其上的元件旋转的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
转动装置157可包括第一步进马达1571以及第一连接件1573。第一步进马达1571可与进料槽17以及移动控制模块连接,移动控制模块可控制第一步进马达1571转动以翻转改变进料槽17的开口方向,倒出装载于进料槽17内的物品,在本发明中,为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
转动装置157的第一步进马达1571可通过其中的第一连接件1573与中空旋转平台153连接。因此,转动装置157可通过旋转中空旋转平台153而旋转移动到期望位置。举例而言,移动控制模块可控制中空旋转平台153旋转以将进料槽17与转动装置157自第一进料口111上方旋转到第二进料口131上方。移动控制模块可在控制中空旋转平台153旋转以将转动装置157旋转到第二进料口131上方后,然后并控制转动装置157的第一步进马达1571转动以翻转进料槽17,倒出装载于进料槽17内的物品。
中空旋转平台153可通过第二连接件159与升降装置155连接。升降装置155可包括但不限于油压升降装置、螺杆升降装置、滑轨升降装置或滑轮升降装置。图3以升降装置155为滑轮升降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升降装置155可包括主动轮1551以及从动轮1552以及链条1553。主动轮1551以及从动轮1552分别设置于移动单元本体151的顶端以及底端,而链条1553可搭载于主动轮1551以及从动轮1552上。主动轮1551连接一马达。并由马达带动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轮1552与链条1553。在一实施例中,从动轮1552的外径可大于主动轮1551的外径以降低链条1553脱落的可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155可进一步包括惰轮以降低链条脱落的可能。链条1553通过第二连接件159与中空旋转平台153连接,因此于移动控制模块操纵主动轮1551转动以带动链条1553移动时,中空旋转平台153会被上升或下降至移动单元本体151上的期望位置。移动控制模块控制可在操纵主动轮1551转动以带动链条1553移动,进而将中空旋转平台153升降至移动单元本体151上的期望位置后,控制中空旋转平台153旋转以将转动装置157旋转到第二进料口131上方,最后再控制转动装置157的第一步进马达1571转动以翻转进料槽17,倒出装载于进料槽17内的物品。
通过本发明的移动单元15,进料槽17不但可在第一进料口111以及第二进料口131之间移动,还可进出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从而可实现将进料槽17内的物品(在本发明中,为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浸泡于浸泡室11的冷却剂115后、将进料槽17内的物品移出浸泡室11的内部空间113、接着再将进料槽17内的物品倒至集料槽13等一系列操作。
参照图2,破碎单元19具有第三进料口191以及第二出料193口,且第三进料口191与集料槽13的第一出料口133相连。当集料槽13中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聚集到一定的量时,集料槽13的第一出料口133可被打开以使集料槽13中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移动到破碎单元19中以对硬化或玻璃化的胶体5进行破碎操作。破碎单元19中可包括任何可使硬化或玻璃化的胶体5破碎的破碎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破碎单元19中可包括机械力破碎装置。机械力破碎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切割装置、击碎装置、辗压装置、压碎装置或其任意组合。机械力破碎装置的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凸轮破碎装置、颚式破碎机、链条破碎装置或其任意组合。破碎后的胶体5以及金属或金属管3会通过第二出料口193移动到相应其设置的分选单元12中(参照图2)。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选单元12的示意图。图4中以比重分选装置作为实施例来说明分选单元12的操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分选单元12无具体限制,其可为任何可将破碎的胶体5与金属或金属管3分离的装置。分选单元12的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比重分选装置、尺寸分选装置、重量分选装置、或其任意组合。
参照图4,分选单元12包括分选单元本体120、分离控制装置121、胶体分离装置123、金属收集装置125以及液体127。如图4所示,液体127置于分选单元本体120内。液体127无具体限制,只要其密度小于金属或金属管3的密度且大于胶体5的密度而使胶体5在其中为浮体,而金属或金属管3在其中为沉体即可。举例而言,液体127可包括但不限于水。金属收集装置125可置于分选单元本体120底部以收集下沉的金属或金属管3。在一实施例中,金属收集装置125可为具有向上开口1251网状容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分离控制装置121可与分选单元本体120的一侧壁以及胶体分离装置123连接,并使将胶体分离装置123固定于分选单元本体120的上述侧壁与金属收集装置125之间。分离控制装置121可包含转动控制模块(图未示)、第二步进马达1211以及转轴1213。胶体分离装置123与转轴1213连接,且转轴1213可通过第二步进马达1211与转动控制模块连接。转动控制模块可通过控制第二步进马达1211来转动转轴1213。通过转动转轴1213,可使胶体分离装置123捞取动作以及待机动作之间进行切换。具体而言,在待机动作时点,转动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二步进马达1211转动转轴1213,使胶体分离装置123往分选单元本体120的该侧壁方向转动以露出金属收集装置125的开口1251。在捞取动作时点,转动控制模块会控制第二步进马达1211转动转轴1213,使胶体分离装置123往金属收集装置125的方向转动以捞取浮于液体127中的胶体5。胶体分离装置123无具体限制,只要是可用以将浮于液体127中的胶体5取出的装置即可。在一实施例中,胶体分离装置123可为捞取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金属收集装置125可在胶体分离装置123的捞取动作实质完毕之后自分选单元本体120底部取出以完成金属的回收。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金属回收系统可进一步包括在将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置于进料槽17之前,先对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进行分类的预处理单元。
预处理单元可包括感测模块以及分析模块。感测模块的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影像提取装置、密度分析装置或红外线分析装置。分析模块可接收来自感测模块的数据,将上述数据与预建的识别模型进行比对,并依据比对结果对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进行分类。在一实施例中,分析模块可依据感测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类神经网络运算,类神经网络运算的实施例可包括但不限于AlexNet、VGGNet或ResNet。类神经网络运算可依据感测模块提供的数据产生新的识别模型以替代预建的识别模型,进而提高分类的精准度。
举例而言,在感测模块为影像提取装置的情况下,感测模块可先对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进行影像提取。提取到的影像数据会被输入至分析模块中与分析模块中预建的识别模型进行比对,分析模块可依据比对结果判定包覆于金属或金属管3上的胶体5的量,并依据判定结果将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分为,例如:金属或金属管3上无胶体5、只有部分金属或金属管3被胶体5包覆以及整个金属或金属管3都被胶体5包覆等三类,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可将包覆有胶体5的金属或金属管3依据胶体5的量分为五类或更多,或是可依据胶体5的种类进行分类。分析模块可依据感测模块提供的提取到的影像数据进行类神经网络运算,并产生新的识别模型以替代预建的识别模型,进而提高分类的精准度。移动单元15可依据预处理单元的分类结果而调整进料槽17在冷却剂115中停留的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利用上述金属回收系统的金属回收方法。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金属回收方法20的流程图。如图5所述,本发明的金属回收方法20包括:将包覆有胶体的金属置于冷却剂中以玻璃化胶体的步骤S201;将包覆有玻璃化胶体的金属移至破碎单元以对玻璃化胶体进行破碎的步骤S203;以及于分选单元中分离破碎的玻璃化胶体以及金属的步骤S205。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金属回收方法20可进一步包括在将包覆有胶体的金属置于冷却剂中以玻璃化胶体的步骤S201之前,在预处理单元中对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进行分类的步骤S200。
以下以包覆有沥青胶的铜管作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收集包覆有沥青胶的铜管,利用影像提取装置对包覆有沥青胶的铜管进行影像提取,将所提取到的数据传送到分析模块中与分析模块中预建的识别模型进行比对,分析模块依据比对结果判定将包覆有沥青胶的铜管分为:无沥青胶的纯铜管的类别I、部分铜管被沥青胶包覆的类别II、整个铜管被沥青胶包覆的类别III,且直接对类别I的铜管进行回收。
通过与浸泡室流体连通的冷却剂管道输入液态氮至浸泡室的内部空间,直到液态氮达到一定的高度。
将类别II的铜管置于进料槽中,并控制移动单元使类别II的铜管完全浸于液态氮中10~30秒,以脆化或玻璃化类别II的铜管上的沥青胶。接着控制移动单元使进料槽移出浸泡室的内部空间,并将进料槽中类别II的铜管倒于集料槽中。
将类别III的铜管置于进料槽中,并控制移动单元使类别III的铜管完全浸于液态氮中30~60秒,以脆化或玻璃化类别III的铜管上的沥青胶。接着控制移动单元使进料槽移出浸泡室的内部空间,并将进料槽中类别III的铜管倒于集料槽中。
打开集料槽的第一出料口,使集料槽中所有的铜管进入机械力破碎装置以破碎铜管上脆化或玻璃化的沥青胶。脆化或玻璃化的沥青胶以及铜管会自机械力破碎装置的第二出料口掉落到比重分选装置中。比重分选装置中的液体为水,破碎的沥青胶会浮于水上,而铜管会沉到水底的网篮中。将浮于水上的沥青胶用捞取勺捞出并置于胶收集槽中。待浮于水上的沥青胶捞除完毕后,将网篮取出即可获得其上的沥青胶被完整的去除的铜管,完成铜管的回收。
本发明的金属回收系统以及金属回收方法是利用金属上的胶体特性,以温度低于胶体的玻璃转化温度的冷却剂先将胶体硬化或玻璃化后对硬化或玻璃化的胶体进行破碎以达到完整分开胶体与金属,进而提升金属的回收品质。
以上概述本发明数个实施例的特征,以便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更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观点。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理解,他们能以本发明实施例为基础,设计或修改其他制作工艺和结构,以达到与在此介绍的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或优势。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应理解到,此类等效的制作工艺和结构并无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且他们能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下,做各式各样的改变、取代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金属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单元;
浸泡室,具有第一进料口以及置于该浸泡室的内部空间中的冷却剂;
破碎单元,具有第三进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以及
分选单元,相应于第二出料口设置;以及
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与进料槽连接,以使该进料槽在该浸泡室以及该破碎单元之间移动并进出该浸泡室的该冷却剂,
其中该预处理单元在包覆有胶体的金属被置于该进料槽之前,依据该胶体的量,对包覆有该胶体的该金属进行分类,且该移动单元依据该预处理单元的分类结果而调整该进料槽在该冷却剂中停留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进一步包括集料槽,该集料槽具有第二进料口以及与该第三进料口相连的第一出料口,该进料槽通过该移动单元在该浸泡室的该第一进料口以及该集料槽的第二进料口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中该移动单元包括:
中空旋转平台;
转动装置,与该中空旋转平台以及该进料槽连接;
移动单元本体,设置于该中空旋转平台的空心处;
升降装置,设置于该移动单元本体上;
连接件,连接该中空旋转平台以及该升降装置;以及
移动控制模块,与该中空旋转平台、该升降装置以及该转动装置连接以控制该中空旋转平台、该升降装置以及该转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与该浸泡室流体连通的冷却剂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中该破碎单元包括机械力破碎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中该分选单元包括比重分选装置、尺寸分选装置、重量分选装置、或其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中该预处理单元包括感测模块以及分析模块,其中该分析模块依据该感测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类神经网络运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其中该类神经网络运算包括AlexNet、VGGNet或ResNet。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所述的金属回收系统的金属回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覆有胶体的金属置于该冷却剂中以玻璃化该胶体;
将包覆有玻璃化的该胶体的该金属移至该破碎单元以对玻璃化的该胶体进行破碎;以及
在该分选单元中分离破碎的玻璃化的该胶体以及该金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回收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将包覆有该胶体的该金属置于该浸泡室以前,在该预处理单元中对包覆有该胶体的该金属进行分类。
CN202011587364.6A 2020-12-24 2020-12-29 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Active CN114733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5941A TWI760988B (zh) 2020-12-24 2020-12-24 金屬回收系統及利用其之金屬回收方法
TW109145941 2020-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3870A CN114733870A (zh) 2022-07-12
CN114733870B true CN114733870B (zh) 2023-11-21

Family

ID=8219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7364.6A Active CN114733870B (zh) 2020-12-24 2020-12-29 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3870B (zh)
TW (1) TWI760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0367B (zh) * 2022-04-30 2023-04-21 李漢揚 自動化回收塑膠杯收杯系統架構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7155A (ja) * 1989-02-15 1990-08-29 Mazda Motor Corp 金型鋳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5431347A (en) * 1991-12-02 1995-07-11 Hitachi,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waste
JPH07256231A (ja) * 1994-03-18 1995-10-09 Hitachi Ltd 金属の選別回収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857853A (ja) * 1995-07-12 1996-03-05 Hitachi Ltd 廃棄物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2001283661A (ja) * 2000-03-31 2001-10-12 Hitachi Zosen Corp 廃電線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08178846A (ja) * 2007-01-26 2008-08-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破砕産業廃棄物の選別方法及び装置
KR101270354B1 (ko) * 2013-02-12 2013-06-04 한국쓰리알환경산업(주) 폐기물 재활용 분류 시스템
CN106111673A (zh) * 2016-07-25 2016-11-16 朱建裕 一种从电子废弃物中分离塑料与金属的方法
CN209095802U (zh) * 2018-09-18 2019-07-12 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类废弃塑料的成套回收设备
CN110670009A (zh) * 2018-11-11 2020-01-10 海盐宝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热镀锌生产系统
CN111430086A (zh) * 2020-05-22 2020-07-17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回收电线电缆的方法及装置
RU2731729C1 (ru) * 2019-07-01 2020-09-0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теплофизики им. С.С. Кутателадзе Сибирск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ИТ СО РАН) Комплекс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твёрдых коммунальных отходов с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сортировкой неорганической части и плазменной газификацией органического остатк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3277B (zh) * 2017-02-16 2018-07-13 武汉大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挂具表面脱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7155A (ja) * 1989-02-15 1990-08-29 Mazda Motor Corp 金型鋳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5431347A (en) * 1991-12-02 1995-07-11 Hitachi,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waste
JPH07256231A (ja) * 1994-03-18 1995-10-09 Hitachi Ltd 金属の選別回収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857853A (ja) * 1995-07-12 1996-03-05 Hitachi Ltd 廃棄物の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2001283661A (ja) * 2000-03-31 2001-10-12 Hitachi Zosen Corp 廃電線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2008178846A (ja) * 2007-01-26 2008-08-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破砕産業廃棄物の選別方法及び装置
KR101270354B1 (ko) * 2013-02-12 2013-06-04 한국쓰리알환경산업(주) 폐기물 재활용 분류 시스템
CN106111673A (zh) * 2016-07-25 2016-11-16 朱建裕 一种从电子废弃物中分离塑料与金属的方法
CN209095802U (zh) * 2018-09-18 2019-07-12 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类废弃塑料的成套回收设备
CN110670009A (zh) * 2018-11-11 2020-01-10 海盐宝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热镀锌生产系统
RU2731729C1 (ru) * 2019-07-01 2020-09-0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теплофизики им. С.С. Кутателадзе Сибирск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ИТ СО РАН) Комплекс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твёрдых коммунальных отходов с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сортировкой неорганической части и плазменной газификацией органического остатка
CN111430086A (zh) * 2020-05-22 2020-07-17 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一种回收电线电缆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3870A (zh) 2022-07-12
TWI760988B (zh) 2022-04-11
TW202225419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872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valuable metals step by step from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articles
CN114733870B (zh) 金属回收系统及利用其的金属回收方法
CN211872067U (zh) 一种铝灰处理系统
CN117968374B (zh) 一种铝废料回收熔炼炉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45338B (zh) 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离方法
CN103495717B (zh) 一种半固态加工自动生产线
CN201153145Y (zh) 废旧铅蓄电池粉碎后的分离分选装置
CN109128979B (zh) 一种机床工作台上的冷却液循环装置
CN105668836A (zh) 餐厨垃圾泔水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1334505Y (zh) 铝渣分离回收机
CN205761677U (zh) 一种电缆回收清洗分离装置
CN202921427U (zh) 锌冶炼酸浸渣浮选回收金银的装置
CN211645357U (zh) 再生铅低温连续熔炼装置
CN110042250B (zh) 冷铝渣再生循环利用系统及冷铝渣再生方法
CN207405218U (zh) 一种回收铅矿中有价金属的自动流水生产线
CN207405213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铅矿预处理设备
CN205590340U (zh) 一种泔水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CN108277676A (zh) 造纸废浆过滤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2606289U (zh) 鼓风封闭式浮选消泡泡沫槽
CN104263940B (zh) 一种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金的脱金装置
CN217922257U (zh) 一种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矿回收装置
CN218962779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废料破碎装置
CN221715121U (zh) 一种用于铁炉渣回收利用的清理机构
CN217702761U (zh) 一种钢球生产用不间断研磨装置
CN206676365U (zh) 一种将制革废皮渣合成化学助剂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