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4462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24462B CN114724462B CN202210344235.7A CN202210344235A CN114724462B CN 114724462 B CN114724462 B CN 114724462B CN 202210344235 A CN202210344235 A CN 202210344235A CN 114724462 B CN114724462 B CN 1147244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accommodating cavity
- windshield
- display device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connector relating fea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connector pins with the PCB or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body with the hous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面板;散热组件,位于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散热组件包括滑动件和挡风片,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滑动件与挡风片固定连接,且滑动件可带动挡风片移动。本申请通过设置有散热组件,能够有效为显示面板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面板技术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随着近几年Mini-LED技术、Micro-LED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制造大尺寸电视等相关产品时,人们趋向于拼接多块显示面板共同工作。
但是,拼接的多块显示面板使用时散热不均匀,容易导致显示面板之间出现工作温度差异过大引发显示均一性不良的问题,因此,以上不良现象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设置有散热组件,能够有效为显示面板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散热组件,位于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散热组件包括滑动件和挡风片,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滑动件与挡风片固定连接,且滑动件可带动挡风片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设置有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的散热组件,可选地,散热组件阵列排布于显示面板的一侧,或者,散热组件集中排布于显示面板热量较高的区域;其中,散热组件用于为显示面板散热,散热组件包括滑动件和挡风片,挡风片为厚度较薄的片状结构,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可选地,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垂直;滑动件与挡风片固定连接,且滑动件可带动挡风片移动,随着挡风片的移动,热量集中的空间变大,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减小,如此,能够对显示面板热量较高的区域进行散热,保证显示面板的品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件沿A-A’的一种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其中,各实施例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3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
显示面板10;
散热组件20,位于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散热组件20包括滑动件30和挡风片40,挡风片40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相交;滑动件30与挡风片40固定连接,且滑动件30可带动挡风片40移动。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位于显示面板10背离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一侧的散热组件20,可选地,散热组件20阵列排布于显示面板10的一侧,或者,散热组件20集中排布于显示面板10热量较高的区域;其中,散热组件20用于为显示面板10散热,散热组件20包括滑动件30和挡风片40,挡风片40为厚度较薄的片状结构,挡风片40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相交,可选地,挡风片40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垂直;滑动件30与挡风片40固定连接,且滑动件30可带动挡风片40移动,随着挡风片40的移动,热量集中的空间变大,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减小,如此,能够对显示面板10热量较高的区域进行散热,保证显示面板10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显示面板10与散热组件20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显示面板10与散热组件20的实际尺寸;图2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散热装置拆分结构图,并不代表各结构的实际尺寸;图3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滑动件30带动挡风片40移动的位置示意图,并不代表其实际尺寸。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散热装置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有导风罩120,导风罩120对散热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件沿A-A’的一种截面图,请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同一滑动件30包括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沿第一方向D1排布;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均可沿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滑动;
同一滑动件30中的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分别固定相邻的两个挡风片40,挡风片40沿第一方向D1排布,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并平行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滑动件30中包括的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的实际尺寸;图5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滑动部31与第二滑动部32的结构示意,并不代表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同一滑动件30包括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且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相对设置,沿第一方向D1排布;可选地,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可相对于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滑动,其滑动方向沿第一方向D1;更具体地,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沿相反的方向滑动,带动挡风片40滑动,实现更大的散热空间。
进一步地,同一滑动件30中的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分别固定不同的挡风片40,挡风片40沿第二方向D2延伸,沿第一方向D1排布,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可选地,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其中,挡风片40和滑动件30,以及显示面板10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显示面板10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发至该空间,而同一滑动件30中的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分别固定沿第一方向D1相邻的两个挡风片40,且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可以沿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滑动部31固定的挡风片40与第二滑动部32固定的挡风片40之间的空间增大,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减小;如此,通过增大相应的显示面板10背面相应位置的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同一挡风片40沿第二方向D2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滑动件30的第一滑动部31或第二滑动部32。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了同一挡风片40的两端均连接第一滑动部31或第二滑动部32的结构示意,并不代表挡风片40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6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同一挡风片40沿第二方向D2的两端分别固定不同的滑动件30,可以理解的是,同一挡风片40的两端分别固定不同滑动件30的第一滑动部31,或者,同一挡风片40的两端分别固定不同滑动件30的第二滑动部32;即同一挡风片40的两端可以同时沿第一方向D1移动,如此,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大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有效的散热,提高显示面板10品质。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还包括容置腔50,容置腔50包括第一侧壁51;
滑动件30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50内,位于容置腔50内的滑动件30与容置腔50滑动连接,且位于容置腔50内的滑动件30与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形成密闭空间52;滑动件30与挡风片40联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了容置腔50的结构,并不代表容置腔50实际尺寸,其中,第一侧壁51的厚度也不代表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包括的散热组件20还包括容置腔50,容置腔50包括第一侧壁51,容置腔50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可选地,容置腔50为一空腔,其形状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长方体形;滑动件30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50内,位于容置腔50内的部分滑动件30与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为空腔的内表面,部分滑动件30可相对于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可移动;进一步地,位于容置腔50内的滑动件30与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形成密闭空间52,该密闭空间52内的气体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膨胀,使得部分滑动件30在受到气压的作用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挡风片40移动,进一步实现散热空间的增大,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减小,实现显示面板10的散热,提升显示面板10的品质。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同一滑动件30包括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第一滑动部31包括第一支部31-1和第二支部31-2,第一支部3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支部31-2沿第三方向D3延伸,第一支部31-1位于容置腔50内,至少部分第二支部31-2位于容置腔50外,第二支部31-2位于容置腔50外的端部与挡风片40连接,第一支部31-1与第二支部31-2固定连接,第一支部31-1带动第二支部31-2沿第一方向D1移动;第二滑动部32包括第三支部32-1和第四支部32-2,第三支部32-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四支部32-2沿第三方向D3延伸,第三支部32-1位于容置腔50内,至少部分第四支部32-2位于容置腔50外,第四支部32-2位于容置腔50外的端部与挡风片40连接,第三支部32-1与第四支部32-2固定连接,第三支部32-1带动第四支部32-2沿第一方向D1移动;第一方向D1与第三方向D3相交。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滑动部31的结构和第二滑动部32的结构,并不代表第一支部31-1、第二支部31-2、第三支部32-1和第四支部32-2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同一滑动件30包括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其中,第一滑动部31与第二滑动部32相对设置,可选的,第一滑动部31与第二滑动部32镜像对称;第一滑动部31包括第一支部31-1和第二支部31-2,第一支部3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第一支部31-1位于容置腔50内,第二支部31-2沿第三方向D3延伸,且第二支部31-2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50外,且第二支部31-2与挡风片40连接,第一支部31-1与第二支部31-2固定连接;第一支部31-1在气压的作用下移动,第一支部31-1带动第二支部31-2移动,第二支部31-2带动挡风片40移动;第二滑动部32与第一滑动部31的结构相同,第二滑动部32包括第三支部32-1和第四支部32-2,第三支部32-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三支部32-1与第一支部31-1位于同一容置腔50内,第四支部32-2沿第三方向D3延伸,且第四支部32-2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50外,且第四支部32-2与挡风片40连接,第三支部32-1与第四支部32-2固定连接;第三支部32-1的在气压的作用下移动,第三支部32-1带动第四支部32-2移动,第四支部32-2带动挡风片40移动;如此,第二支部31-2带动挡风片40移动,第四支部32-2带动挡风片40移动,可以增大显示面板10的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板内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进行散热,提高显示面板10品质。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容置腔50包括第一开槽53和第二开槽54,第一开槽53和第二开槽54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三方向D3,第一支部31-1覆盖第一开槽53,且第一支部31-1与第一开槽53朝向容置腔50的一侧无缝衔接,第三支部32-1覆盖第二开槽54,且第三支部32-1与第二开槽54朝向容置腔50的一侧无缝衔接;
第二支部31-2穿过第一开槽53,第二支部31-2位于容置腔50内的端部与第一支部31-1固定连接;
第四支部32-2穿过第二开槽54,第四支部32-2位于容置腔50内的端部与第三支部32-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述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开槽53与第二开槽54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同一容置腔50包括第一开槽53和第二开槽54,第一开槽53和第二开槽54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可选地,第一开槽53和第二开槽54均为长条状的开槽;第一支部31-1在第三方向D3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开槽53在第三方向D3上的正投影,且第一支部31-1与第一开槽53朝向容置腔50的一侧无缝衔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部31-1在容置腔50内可移动,无论第一支部31-1移动至容置腔50的哪一部位,第一支部31-1与第一开槽53朝向容置腔50的一侧始终无缝衔接,能够保证第一支部31-1与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形成密闭空间52,在密闭空间52受热后,第一支部31-1受气压后可移动,带动第二支部31-2移动,进一步带动挡风片40移动;第三支部32-1在第三方向D3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二凹槽110在第三方向D3上的正投影,且第三支部32-1与第二开槽54朝向容置腔50的一侧无缝衔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支部32-1在容置腔50内可移动,无论第三支部32-1移动至容置腔50的哪一部位,第三支部32-1与第二开槽54朝向容置腔50的一侧始终无缝衔接,能够保证第三支部32-1与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形成密闭空间52,在密闭空间52受热后,第三支部32-1受气压后可移动,带动第四支部32-2移动,进一步带动挡风片40移动,使得散热空间增大;进一步地,第二支部31-2穿过第一开槽53,第二支部31-2位于容置腔50内的端部与第一支部31-1固定连接,第二支部31-2位于容置腔50外的端部与挡风片40连接,第四支部32-2穿过第二开槽54,第四支部32-2位于容置腔50内的端部与第三支部32-1固定,第四支部32-2位于容置腔50外的端部与挡风片40连接;如此,使得挡风片40可以沿第一方向D1移动,增大散热空间,进而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进行散热,提高显示面板10品质。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部31-2与挡风片40活动连接,第四支部32-2与挡风片40活动连接。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支部31-2与挡风片40活动连接,第四支部32-2与挡风片40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部31-2与挡风片40可拆卸连接,第四支部32-2与挡风片40可拆卸连接;如此,在部分挡风片40损坏后,可更换局部的挡风片40,能够节省维修成本。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容置腔5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D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55,第一侧壁51垂直于第二侧壁55,且连接两个第二侧壁55;
第二侧壁55包括排气孔56,排气孔56沿第二侧壁55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侧壁55。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仅示意性示出了排气孔56的相对位置,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容置腔5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55,且两个第二侧壁55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壁55分别垂直于第一侧壁51,且第一侧壁51沿第一方向D1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侧壁55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二侧壁55上设置有排气孔56,可选的,排气孔56呀第二侧壁55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侧壁55,排气孔5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排气孔56用于排出气体,在容置腔50的第一侧壁51与滑动件30形成的密封空间受热膨胀后,部分滑动件30移动,实现移动的必要条件是排气孔56可以排出一部分气体,又利于滑动件30的移动,进一步带动挡风片40的移动,增大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积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进行散热,提高显示面板10的品质。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一散热片60,第一散热片60与容置腔50固定连接,且至少一个第一散热片60位于同一滑动件30固定的两个挡风片4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图7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散热片60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第一散热片60的实际尺寸。图8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一散热片60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7和图8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一散热片60,其中,第一散热片60与容置腔50固定连接,可选地,第一散热片60与容置腔50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存在至少一个第一散热片60位于同一滑动件30固定的两个挡风片40之间,也可以理解我,同一滑动件30包括的第一滑动部31与第二滑动部32之间设置可以设置两个第一散热片60;即使在挡风片40未移动的情况下,第一散热片60也可以进行散热,能够带走热量,此外,再加上挡风片40移动后能够增大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进行散热,保证显示面板10的品质。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还包括第二散热片70,至少一个第二散热片70与挡风片40联动,且第二散热片70位于同一滑动件30固定的两个挡风片40之间;
第二散热片70与挡风片40沿第一方向D1相对的侧壁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二散热片70移动的位置示意,并不代表第二散热片70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9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20还包括第二散热片70,其中,第二散热片70与挡风片40联动,可以理解的是,挡风片40与至少一个第二散热片70联动,即,第二散热片70可以随挡风片40移动;可选地,第二散热片70与挡风片40固定连接,更详细地,第二散热片70与挡风片40沿第一方向D1相对的侧壁固定,且第二散热片70位于同一滑动件30固定的两个挡风片40之间,同一滑动件30固定的两个挡风片40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散热片70;挡风片40移动后,第二散热片70也移动一定的位置,第二散热片70可以进行散热,能够带走热量,加上挡风片40移动后能够增大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进行散热,保证显示面板10的品质。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0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三散热片80,第三散热片80与滑动件30固定,且与滑动件30联动,第三散热片80位于同一滑动件30固定的两个挡风片4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第二散热片70移动的位置示意,并不代表第二散热片70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三散热片80,其中,第三散热片80与滑动件30联动,可以理解的是,滑动件30包括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分别与一个第三散热片80固定,即,第三散热片80可以随滑动件30移动;可选地,第三散热片80与滑动件30固定连接,同一滑动件30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散热片70;滑动件30移动后,第三散热片80也移动一定的位置,第三散热片80可以进行散热,能够带走热量,加上挡风片40移动后能够增大散热空间,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0进行散热,保证显示面板10的品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60、第二散热片70和第三散热片80的材质可以为高导热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铜片和铝片。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还包括基板90,基板90位于显示面板10的非出光面;
基板90上阵列排布多个滑动件30,同一挡风片40与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滑动部31固定,或者,同一挡风片40与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滑动部32固定。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20还包括基板90,基板90用于承载散热组件20,基板90位于显示面板10非出光面一侧,可选地,基板90可以为柔性基板90;基板90上阵列排布有多个滑动件30,且滑动件30与基板90固定连接,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一滑动部31与同一挡风片40固定连接,可选地,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所有的第一滑动部31均与同一挡风片40固定连接;或者,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滑动部32与同一挡风片40固定连接,可选地,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所有的第一滑动部31均与同一挡风片40固定连接,也可以理解为,挡风片40为一整体延伸的挡风片40;一方面,使得挡风片40沿第二方向D2的两端均能移动,最大限度的增大散热面积,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挡风片40的设置数量,节省制程。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板90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30,盖板130对至少部分散热组件20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板90还包括凹槽110,凹槽110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至少部分滑动件30固定于凹槽110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实施例仅示意性示出了凹槽110的位置示意,并不代表凹槽110的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板90还包括凹槽110,凹槽110用于放置散热组件20,即散热组件20的容置腔50放置与凹槽110内,且容置腔50至少部分放置于凹槽110内,至少部分放置与凹槽110外,凹槽110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凹槽110的设置能够承载散热组件20,使散热组件20安全高效的运行。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还包括容置腔50,容置腔50还包括第一安装孔57,基板90包括第二安装孔111,第一安装孔57与第二安装孔111通过螺纹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4分别示意性示出了第一安装孔57和第二安装孔111的位置示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20还包括容置腔50,容置腔50固定在凹槽110内,且通过螺纹固定;可选地,在容置腔50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安装孔57,在基板90上设置第二安装孔111,第一安装孔57与第二安装孔1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57与第而安装孔之间通过螺纹固定;如此,使得容置腔50固定在基板90上,实现基板90的承载功能。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挡风片40与滑动件30可拆卸连接。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挡风片40与滑动件3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基板9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滑动件30仅与两个挡风片40连接,即挡风片40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为一整体,其中,挡风片40可拆卸,容易进行局部更换挡风片40;可选地,基板90上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至少两个滑动件30与两个挡风片40连接,其中,挡风片40可拆卸,使局部更换挡风片40的范围更小,更容易局部更换挡风片40。
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挡风片40为弹性材质。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挡风片40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其中滑动件30带动挡风片40在移动的过程中,挡风片40会受到拉力,其材质为弹性材质;一方面,能保证挡风片40在受到拉力后,不会破损;另一方面,在显示面板10散热结束后,滑动件30带动挡风片40归位,能保证挡风片40恢复原样,再次使用。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设置有显示面板以及位于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的散热组件,可选地,散热组件阵列排布于显示面板的一侧,或者,散热组件集中排布于显示面板热量较高的区域;其中,散热组件用于为显示面板散热,散热组件包括滑动件和挡风片,挡风片为厚度较薄的片状结构,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可选地,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垂直;滑动件与挡风片固定连接,且滑动件可带动挡风片移动,随着挡风片的移动,热量集中的空间变大,单位面积内的热量减小,如此,能够对显示面板热量较高的区域进行散热,保证显示面板的品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滑动件和挡风片,所述挡风片所在平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挡风片固定连接,且所述滑动件可带动所述挡风片移动;
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侧壁;
所述滑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容置腔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挡风片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均可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滑动;
同一所述滑动件中的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分别固定相邻的两个所述挡风片,所述挡风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并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挡风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所述滑动件的所述第一滑动部或所述第二滑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第一支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部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第二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端部与所述挡风片连接,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二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部带动所述第二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第三支部和第四支部,所述第三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支部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至少部分所述第四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第四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端部与所述挡风片连接,所述第三支部与所述第四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部带动所述第四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支部覆盖所述第一开槽,且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一开槽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无缝衔接,所述第三支部覆盖所述第二开槽,且所述第三支部与所述第二开槽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无缝衔接;
所述第二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槽,所述第二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支部穿过所述第二开槽,所述第四支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部与所述挡风片活动连接,所述第四支部与所述挡风片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还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侧壁;
所述第二侧壁包括排气孔,所述排气孔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容置腔固定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同一所述滑动件固定的两个所述挡风片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散热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挡风片联动,且所述第二散热片位于同一所述滑动件固定的两个所述挡风片之间;
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挡风片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挡风片所在平面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三散热片,所述第三散热片与所述滑动件固定,且与所述滑动件联动,所述第三散热片位于同一所述滑动件固定的两个所述挡风片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出光面;
所述基板上阵列排布多个所述滑动件,同一所述挡风片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滑动部固定,或者,同一所述挡风片与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组件固定于所述凹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还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基板包括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纹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与所述滑动件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片为弹性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4235.7A CN114724462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4235.7A CN114724462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24462A CN114724462A (zh) | 2022-07-08 |
CN114724462B true CN114724462B (zh) | 2023-07-04 |
Family
ID=82242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44235.7A Active CN114724462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2446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97608B (zh) * | 2016-02-22 | 2022-06-17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空调出风口调节装置以及出风口总成 |
CN107336684B (zh) * | 2017-07-10 | 2019-09-10 | 湖南大学 | 一种滑动式主动进气格栅结构 |
TWI672989B (zh) * | 2018-07-02 | 2019-09-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散熱模組 |
KR102575515B1 (ko) * | 2018-12-19 | 2023-09-0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FR3095015A1 (fr) * | 2019-04-09 | 2020-10-16 | Airbus Operations | Turboreacteur double flux comportant une serie de lames rotatives pour obturer la veine du flux secondaire |
CN209976394U (zh) * | 2019-04-12 | 2020-01-21 | 福建卓逸窗饰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高清度百叶窗叶片 |
CN210690991U (zh) * | 2019-11-20 | 2020-06-05 | 深圳市嘉安盛科技有限公司 | 内部可控温度的液晶屏 |
CN111457027B (zh) * | 2020-04-10 | 2021-06-29 | 杭州奥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 |
CN112118713B (zh) * | 2020-09-24 | 2022-10-1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213152750U (zh) * | 2020-11-10 | 2021-05-07 | 安徽大尺度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大数据一体机的多功能保护柜 |
CN112706585B (zh) * | 2021-01-27 | 2024-08-30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出风口结构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10344235.7A patent/CN11472446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24462A (zh) | 2022-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67411B2 (en) | Multi-panel display device | |
US7215549B2 (en) | Plasma display device | |
US7744247B2 (en) | LED lamp having double-side heat sink | |
US7794116B2 (en) | LED lamp with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
US8220976B2 (en) | LED lamp | |
US7798701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8075164B2 (en) | LED lamp | |
EP3825988B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14521075B (zh) | 显示装置 | |
JP6220458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060187644A1 (en) | Plasma display device | |
TWI416224B (zh) | 固定燈條於基座之夾具結構及具有夾具結構的背光模組 | |
CN114724462B (zh) | 显示装置 | |
WO2012099001A1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US20210123591A1 (en) | Module for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n optical element fixed to a heatsink with posts and a light source fixed to a fixing zone of a heatsink | |
KR101541402B1 (ko) | Led 모듈 및 led 모듈을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8531117B2 (en) |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PN junction light-emitting element | |
US20140153284A1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of backlight unit for display | |
JP5879612B2 (ja) | 押圧により蓋体が固定される照明装置用筐体及び蓋体固定方法 | |
KR101596348B1 (ko) | 텔레비젼의 방열장치 | |
US20140063855A1 (en) | Back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140084568A (ko) | 엘이디 조명용 방열체 | |
KR100838089B1 (ko) | 회로 기판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장치 | |
US12234979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JP5556116B2 (ja) | 光源ユニットならびに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