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076B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98076B CN114698076B CN202011637846.8A CN202011637846A CN114698076B CN 114698076 B CN114698076 B CN 114698076B CN 202011637846 A CN202011637846 A CN 202011637846A CN 114698076 B CN114698076 B CN 1146980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width
- serving cell
- cell
- target terminal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08000037855 acute anterior uve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or Eb/l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调节方法,用于调节服务小区的功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服务小区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第一测量带宽为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服务小区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提升了服务小区的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FDD Massive MIMO,FDD MIMO)实现了多用户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达到频谱效率的成倍提升的一种多天线技术。
FDD MIMO主要用于容量场景,随着现网用户逐步上量,对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用于农村大站间距覆盖、从低频分流更多负载等,本质都是对覆盖提升的要求。为了提升覆盖范围,一般采用抬升主动天线阵列(active antenna unit,AAU)AAU功率的方式,即使用更多的AAU的功率提升覆盖范围。
而基于成本的控制和设备的性能限制,设备不能无休止的抬升AAU功率,因此在当前设备的AAU功率有限的情况下,限制了提升信号的覆盖范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调节方法,用于提升服务小区的信号的覆盖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包括:
服务小区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第一测量带宽为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服务小区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通过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将测量带宽设置为中心带宽的第一消息,并降低第二带宽功率,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使得第一终端在基于测量带宽为中心带宽的基础上,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就越强,进而提升了服务小区的信号的覆盖范围。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包括:服务小区抬升小区级参考信号CRS端口在中心带宽的功率,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CRS信号用于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抬升CRS端口在中心带宽的功率,提高了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覆盖范围。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S端口包括CRS端口0和CRS端口1,服务小区抬升CRS端口在中心带宽的功率包括:服务小区抬升CRS端口0和CRS端口1在中心带宽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抬高端口0和端口1的功率,提升了服务小区的测量信号的覆盖范围。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包括:服务小区降低CRS端口在第二带宽的功率,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CRS信号用于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降低了CRS端口在第二带宽的功率,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S端口包括CRS端口2和CRS端口3,服务小区降低CRS端口在第二带宽的功率包括:服务小区降低CRS端口2和CRS端口3在第二带宽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降低了端口2和端口3在第二带宽的功率,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包括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方法还包括:服务小区识别目标终端,服务小区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用于对目标终端的测量值进行补偿,使得目标终端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可以使得目标终端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识别目标终端包括:当目标终端接入服务小区,服务小区启动定时器,若在定时器超时之前,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小区,则服务小区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目标小区为邻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定时器的方式来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指示的终端,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识别目标终端包括:服务小区对比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第一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在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前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后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若测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小区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比较的方式来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对比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之前,方法还包括:服务小区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测量值,第一测量值为终端与目标小区连接时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测量值,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主动天线阵列AAU对应的小区,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为服务小区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限定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都是服务小区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避免了目标终端进行乒乓切换的情况。
基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服务小区根据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若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或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其中之一低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小区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切换命令用于指示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根据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提升了目标终端的连接的信道质量,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第一测量带宽为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
降低单元,用于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抬升单元,用于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抬升单元具体用于抬升小区级参考信号CRS端口在中心带宽的功率,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CRS信号用于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S端口包括CRS端口0和CRS端口1,抬升单元具体用于抬升CRS端口0和CRS端口1在中心带宽的功率。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降低单元具体用于降低CRS端口在第二带宽的功率,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CRS信号用于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S端口包括CRS端口2和CRS端口3,降低单元具体用于降低CRS端口2和CRS端口3在第二带宽的功率。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包括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服务小区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目标终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用于对目标终端的测量值进行补偿,使得目标终端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目标终端接入服务小区,服务小区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启动定时器;
若在定时器超时之前,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小区,则服务小区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目标小区为邻小区。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识别单元具体用于对比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第一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在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前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后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若测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测量值,第一测量值为终端与目标小区连接时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主动天线阵列AAU对应的小区,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为服务小区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
基于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
若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或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其中之一低于预设阈值,则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切换命令用于指示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服务小区各单元所执行的方法与前述第一方面中的功率调节方法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方式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通过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将测量带宽设置为中心带宽的第一消息,并降低第二带宽功率,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使得第一终端在基于测量带宽为中心带宽的基础上,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就越强,进而提升了服务小区的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一个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另一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另一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另一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调节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一个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系统中包括一个基站,以及一个或者多个由该基站覆盖的小区cell,一个或多个小区覆盖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UE。其中,基站通过大规模天线阵列(FDD massive MIMO)技术,通过软件实现扇区内多个小区,实现多用户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达到频谱效率的成倍提升。
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主要用于容量场景,随着现网逐步上量,对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有部分局点陆续提出扩展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的应用场景,比如用于农村大站间距覆盖、从低频(700MHz/800MHz/900MHz)分流更多负载等,本质都是对覆盖提升的要求。覆盖不足会导致用户流失,流量下降,进而导致运营商营收能力下降。
为了抬升覆盖率,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方式。第一种,通过抬升整个AAU的整体功率,进而提升覆盖率。而基于成本的控制和设备的性能限制,AAU不能无休止的抬升功率,因此在AAU功率有限的情况下,限制了提升信号覆盖范围。
第二种,通过降低发送数据信号和发送导频信号的功率比(PaPb),其中,Pa就是发送数据信号和发送导频信号的比值,Pb就是不同符号(OFDM)上的数据之间的比值。在有导频信号的OFDM上,汇聚更多的功率给导频信号使用,从而使终端测量得到的导频信号更强,因此更远的用户可以接入,进而提升了覆盖范围。例如,如果PaPb的配置是(0,0),则可以通过将PaPb配置为(-3,1)或者(-6,1)来提升覆盖范围,其中,(-3,1)表示数据信号的发送功率是导频信号发送功率的二分之一,(-6,1)表示数据信号的发送功率是导频信号发送功率的四分之一。但是,如果数据信号的发送功率过低,就会导致终端在接收数据时不稳定,用户体验下降。
第三种,通过调节基站站点的工参来调整覆盖范围,例如调节基站天线的电子、物理下倾角度,或者将天线挂高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远点的接收信号电平,但是近点覆盖的信号强度会降低。即提升了覆盖范围的同时,会降低离基站比较近的用户的信号强度。
为了使得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升覆盖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描述如下。为了方便理解,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名词作出解释。
长期演进 | Long Term Evolution | LTE |
频分双工 |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FDD |
多入多出天线系统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MIMO |
主动天线阵列 | Active Antenna Unit | AAU |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 RSRP |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 | RSRQ |
小区级参考信号 |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 CRS |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一个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201中,服务小区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当服务小区需要提升覆盖范围时,服务小区会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该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第一测量带宽为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
具体的,该第一消息为服务小区发送的空口信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可以为服务小区发送的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中携带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消息还可以是服务小区发送的其他空口信令,例如单独的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具体对于第一消息的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第一测量带宽表示第一终端用于测量导频信号时所使用的带宽,该第一测量带宽在常规情况下,一般设置为全带宽,即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中心带宽则表示在全带宽中,以中心频点为原点,向两侧频点扩散的频率范围,称为中心带宽。例如,全带宽的频率范围是1840MHz-1860MHz,则中心带宽可以是1848MHz-1852MHz。对于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该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即可。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消息将第一测量带宽设置为中心带宽,即第一终端在设置之前是用全带宽测量信道质量的,在设置之后,是通过中心带宽对应的频率范围来测量信道质量的。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终端可以是已经和服务小区建立连接的终端,还可以是邻小区中还没有和服务小区建立连接的终端,只要是可以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第一消息的终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步骤202中,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
在服务小区发送了第一消息之后,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该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举例来说,全带宽的频率范围是1840MHz-1860MHz,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是1848MHz-1852MHz,那么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是1840-1847和1853-1860,即第二带宽的范围是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在发送了第一消息之后,服务小区对整个小区的功率都做了对应的调整,将第二带宽的功率降低。为了保障该操作对用户透明,并且保障QAM调制用户的解调性能不下降,该下降第二带宽的功率不区分逻辑信道,RS信号和物理信道等,即将第二宽带对应的所有RE资源的功率都进行了下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时,不降低第二带宽中的CRS端口对应的功率。因为CRS端口是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终端就是通过该CRS端口发送的测量信号来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因此,在降低第二带宽其他资源的功率时,不降低CRS端口对应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时,不降低第二带宽中CRS端口中port0和port1端口的功率,可以降低CRS端口中port3和port4端口的功率。因为在终端测量信道质量时,主要对接的端口为CRS端口中的port0和port1,因此不降低port0和port1端口的功率,有助于提升对终端的覆盖范围。
在步骤203中,服务小区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
服务小区在降低了第二带宽的功率之后,服务小区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
具体的,服务小区在降低了第二带宽对应的资源的功率之后,通过AAU物理通道共享功率,服务小区抬升中心带宽对应资源的功率。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小区降低了第二带宽对应的资源多少功率,就抬升中心带宽对应资源多少功率。例如,服务小区降低了第二带宽对应的资源100单位的功率,则抬升中心带宽对应资源100单位的功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是降低了第二带宽对应的资源100单位的功率之后,抬升中心带宽对应资源80单位的功率,或者是降低了第二带宽对应的资源100单位的功率,抬升中心带宽对应资源120单位的功率,具体需要抬升多少中心带宽对应的资源的功率,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对整个小区的功率都做了对应的调整,提升整个中心带宽对应的资源的功率。为了保障该操作对用户透明,并且保障QAM调制用户的解调性能不下降,该抬升中心带宽功率不区分逻辑信道,RS信号和物理信道等,即将中心带宽对应的所有RE资源的功率都进行了抬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时,只抬升中心带宽中的CRS端口对应的功率。因为CRS端口是用于发送测量信号的,终端就是通过该CRS端口发送的测量信号来进行信道质量测量的,因此,在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时,只抬升中心带宽中CRS端口对应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时,只抬升中心带宽中CRS端口中port0和port1端口的功率。因为在终端测量信道质量时,主要对接的端口为CRS端口中的port0和port1,因此抬升中心带宽中CRS端口中的port0和port1端口的功率,有助于提升对终端的覆盖范围。
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服务小区在不下降CRS端口中port0和port1端口在第二带宽中的功率,仅下降CRS端口中port2和port3端口在第二带宽中的功率,并且抬升整个CRS端口的在中心带宽中的功率。
如图4所示,服务小区下降了第二带宽中所有资源对应的功率,在抬升功率时,只抬升CRS端口中port0和port1端口在中心带宽中的功率。
如图5所示,服务小区下降了第二带宽中所有资源对应的功率,在抬升功率时,也抬升中心带宽中所有资源对应的功率,即也抬升了CRS端口中的所有端口在中心带宽中的功率。
如图6所示,服务小区在不下降CRS端口中port0和port1端口在第二带宽中的功率,仅下降CRS端口中port2和port3端口在第二带宽中的功率,并且在抬升功率时,只抬升CRS端口中port0和port1端口在中心带宽中的功率。
在步骤204中,服务小区识别目标终端。
服务小区在抬升了中心带宽的功率之后,相继的接收到第一消息的第一终端在设置了测量带宽为中心带宽之后,测量出的信道质量也会有所增加。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终端中包括了第二终端和目标终端,其中,第二终端为支持第一消息的终端,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即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会根据第一消息中的指示信息设置自身的测量带宽为中心带宽,而目标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因为协议上的不支持,因此目标终端不会根据第一消息中的指示信息设置自身的测量带宽为中心带宽。所以,针对这类目标终端,服务小区会先从第一终端中识别出该目标终端,再进行对应的管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终端对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不支持表现在对服务小区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不支持,而在对邻区测量时,如果邻区设置了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该目标终端又可以根据隔壁中心带宽的资源进行测量,因此测量结果在高于服务小区时,就会切换至邻小区,而在切换至邻小区之后,目标终端对此时的服务小区(即切换前的邻小区)的信道测量又是基于全带宽进行测量的,而对邻小区(即切换之前的服务小区)的的信道测量又是基于中心带宽进行测量的,因此当前服务小区的信道测量值又会低于邻小区的信道测量值,于是又切换回服务小区。在此过程中,目标终端可能会不停的来回切换,导致乒乓切换。
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目标终端在小区cell-1和小区cell-2之间,当目标终端与小区cell-1连接时,目标终端对小区cell-1进行测量的带宽为全带宽测量,而对cell-2的测量带宽为cell-2小区设置的中心带宽,即为6RB的中心带宽。Cell-2对中心带宽进行抬升功率之后,目标终端对cell-2的信道质量测量会提高,因此会切换到cell-2中去。而当目标终端与cell-2连接时,目标终端对于cell-2的测量带宽为全带宽,对cell-1的测量带宽为cell-1设置的中心带宽,即为6RB的中心带宽。Cell-1对中心带宽进行抬升功率之后,目标终端对cell-1的信道质量测量会提高,因此又会切换到cell-1中去,因此,则发生了乒乓切换。
为了避免乒乓切换的发生,服务小区需要先从第一终端中识别出该目标终端,再进行对应的管理。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终端接入服务小区之后,服务小区启动一个定时器,该定时器的时间范围为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是一个经验值或者是协议上规定的数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在定时器超时之前,若该第一终端又切换至目标小区,该目标小区为邻小区,则服务小区确定该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目标终端。
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当终端从cell1切换至cell2时,cell1启动一个定时器,若在定时器结束之前,终端又从cell2切换回cell1,则确定该终端为目标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可以对比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若该测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小区确定该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其中,该第一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在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前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后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可以是目标终端对服务小区测量的RSRP或者RSRQ,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当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是属于同一个基站覆盖的不同小区时,则服务小区可以直接获取到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如图9所示,当服务小区(cell-2)和目标小区(CELL-1)是属于不同基站覆盖的不同小区时,则服务小区可以通过X2接口从目标小区中获取到目标终端与目标小区连接时测量的第一测量值,并根据该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该目标终端是否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服务小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从目标小区获得该第一测量值,例如通过目标小区向服务小区发送搞定信令中获取该第一测量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步骤205中,服务小区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
服务小区在识别出目标终端之后,服务小区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该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用于对目标终端的测量值进行补偿,使得目标终端可以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测量补偿信息可以包括对服务小区的测量补偿值,该测量补偿值用于目标终端对服务小区进行信道测量时,将该测量补偿值加进目标终端对服务小区进行信道测量的测量值中,这样就可以使得最终目标终端对服务小区的测量值提高,使得终端继续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由于目标终端在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终端还会对目标小区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因此当目标小区的信道质量更好时,目标终端还是会进行小区切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小区在第一测量补偿信息中还可以携带切换迟滞值,即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时,是根据目标小区的测量值减去切换迟滞值得到最终的目标小区的测量值,因此,再增加了切换迟滞值之后,目标终端测出的目标小区测量值可能就低于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因此目标终端也可以继续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举例来说,如图10所示,目标终端与cell-1连接时,目标终端对cell-1的测量值RSRPs等于RSRPcell-1的全带宽测量,目标终端对于cell-2的测量值RSRPn等于RSRPcell-2的中心带宽(6RB)测量,目标终端根据如下公式进行判断是否进行切换:
RSRPs+偏置+测量补偿值>RSRPn-切换迟滞值
其中,当服务小区的RSRPs测量值加上偏置值+测量补偿值如果大于目标小区的测量值RSRPn减去切换迟滞值,则表示目标终端继续留在服务小区,不进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测量补偿信息可以是在服务小区进行补偿的,也可以是在终端侧进行补偿的,如果在终端侧进行补偿,则服务小区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终端在接收到该第一测量补偿信息之后,再根据该第一测量补偿信息进行相关的信道质量的计算。
在步骤206中,服务小区根据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
服务小区可以通过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测量补偿信息,使得目标终端可以继续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目标终端和服务小区的链路质量过低,则可能会导致目标终端发生掉话或者连接不成功等情况。因此,服务小区还需要根据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
具体的,服务小区可以通过下行CQI测量,或者上行的RSRP测量等方式对目标终端进行上行链路质量的测量和下行链路质量的测量,若上行链路质量或下行链路质量其中之一低于预设阈值,或者都低于预设阈值,则判定该目标终端为低效用户,对目标终端发起小区切换,防止切换过晚导致的掉话或者切换失败。
具体的,服务小区可以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用于指示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目标终端在接收到该切换命令之后,可以再发起小区测量,测量除了服务小区之外的小区的信道质量,选择信道质量更好的目标小区发起小区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的是为了提高AAU小区的覆盖。如图11所示,如果相同的AAU覆盖劈裂为多个小区,且多个小区同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测量补偿信息,则可能会导致小区间相互抢用户(第一终端)的行为,因此用户接入的可能就是非最佳小区。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同一个AAU覆盖下的用户,在AAU覆盖劈裂的多小区范围内切换时,使用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进行判断,即当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AAU对应的小区时,根据上行RSRP进行测量,避免使用下行测量上报的方式,导致的乒乓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通过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将测量带宽设置为中心带宽的第一消息,并降低第二带宽功率,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使得第一终端在基于测量带宽为中心带宽的基础上,接收到的测量信号就越强,进而提升了服务小区的信号的覆盖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调节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中的服务小区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一种服务小区,包括:
发送单元1201,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第一测量带宽为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
降低单元1202,用于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抬升单元1203,用于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各单元所执行的方法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服务小区执行的方法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一种服务小区,包括:
发送单元1301,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第一测量带宽为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
降低单元1302,用于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抬升单元1303,用于抬升中心带宽的功率。
可选的,抬升单元1303具体用于抬升小区级参考信号CRS端口在中心带宽的功率,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CRS信号用于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可选的,CRS端口包括CRS端口0和CRS端口1,抬升单元具体用于抬升CRS端口0和CRS端口1在中心带宽的功率。
可选的,降低单元1302具体用于降低CRS端口在第二带宽的功率,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CRS信号用于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可选的,CRS端口包括CRS端口2和CRS端口3,降低单元具体用于降低CRS端口2和CRS端口3在第二带宽的功率。
可选的,第一终端包括目标终端,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服务小区还包括:
识别单元1304,用于识别目标终端;
获取单元1309,用于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用于对目标终端的测量值进行补偿,使得目标终端保持和服务小区的连接。
可选的,当目标终端接入服务小区,服务小区还包括:
启动单元1305,用于启动定时器;
若在定时器超时之前,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小区,则服务小区还包括:
确定单元1306,用于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目标小区为邻小区。
可选的,识别单元1304具体用于对比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第一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在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前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第二测量值为目标终端切换至服务小区之后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若测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单元1306具体用于确定目标终端为不支持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
可选的,服务小区还包括:
接收单元1307,用于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测量值,第一测量值为终端与目标小区连接时对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可选的,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主动天线阵列AAU对应的小区,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为服务小区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
可选的,服务小区还包括:
判断单元1308,用于根据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
若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或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其中之一低于预设阈值,则发送单元1301还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切换命令用于指示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各单元所执行的方法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服务小区执行的方法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小区另一结构示意图。
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总线1405、接口1404,处理器1401与存储器1402、接口1404相连,总线1405分别连接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以及接口1404,接口1404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数据,处理器1401是单核或多核中央处理单元,或者为特定集成电路,或者为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存储器1402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硬盘存储器。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具体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中可以包括程序1403。
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401调用程序1403时,可以使图14中的服务小区执行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服务小区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以上实施例中的服务小区中提及的处理器,或者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中以上实施例中的服务小区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此处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此处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服务小区包括处理器(或处理单元)与存储器时,本申请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与存储器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接口连接,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并不作限定。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服务小区实现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控制器的功能,例如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芯片系统为用户设备或接入网等内的芯片时,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服务小区等内的芯片执行上述图3或图4中任一项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小区执行的步骤。可选地,存储单元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服务小区等内的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与服务小区的控制器执行的方法流程。对应的,该计算机可以为上述服务小区。
应理解,本申请以上实施例中的提及的控制器或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中以上实施例中的服务小区或芯片系统等中的处理器或控制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此处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此处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上实施例中的服务小区等中提及的存储器或可读存储介质等,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由服务小区或者处理器2102执行的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或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接入存储器等。具体地,例如:上述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的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步骤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或“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小区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所述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所述全带宽表示所述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所述第一测量带宽为所述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
所述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所述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所述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所述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所述服务小区抬升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不支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识别所述目标终端;
所述服务小区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所述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用于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值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目标终端保持和所述服务小区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抬升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抬升小区级参考信号CRS端口在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所述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所述CRS信号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S端口包括CRS端口0和CRS端口1,所述服务小区抬升CRS端口在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抬升CRS端口0和CRS端口1在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降低CRS端口在所述第二带宽的功率,所述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所述CRS信号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S端口包括CRS端口2和CRS端口3,所述服务小区降低CRS端口在所述第二带宽的功率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降低CRS端口2和CRS端口3在所述第二带宽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识别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当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启动定时器;
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小区,则所述服务小区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为不支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所述目标小区为邻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识别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对比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目标终端在切换至所述服务小区之前对所述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所述第二测量值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对所述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若所述测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所述服务小区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为不支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对比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接收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测量值,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小区连接时对所述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主动天线阵列AAU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一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测量值为所述服务小区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小区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
若所述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或所述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其中之一低于预设阈值,则所述服务小区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将第一测量带宽配置为中心带宽,所述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小于全带宽的频率范围,所述全带宽表示服务小区分配的最大带宽,所述第一测量带宽为所述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的带宽;
降低单元,用于降低第二带宽的功率,所述第二带宽的频率范围为所述全带宽的频率范围除去所述中心带宽的频率范围之后的频率范围;
抬升单元,用于抬升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为不支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所述基站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终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测量补偿信息,所述第一测量补偿信息用于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值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目标终端保持和所述服务小区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单元具体用于抬升小区级参考信号CRS端口在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所述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所述CRS信号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CRS端口包括CRS端口0和CRS端口1,所述抬升单元具体用于抬升CRS端口0和CRS端口1在所述中心带宽的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单元具体用于降低CRS端口在所述第二带宽的功率,所述CRS端口用于发送CRS信号,所述CRS信号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测量信道质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CRS端口包括CRS端口2和CRS端口3,所述降低单元具体用于降低CRS端口2和CRS端口3在所述第二带宽的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终端接入所述服务小区,所述基站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启动定时器;
若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小区,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为不支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所述目标小区为邻小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测量值得到测量差值,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目标终端在切换至所述服务小区之前对所述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所述第二测量值为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所述服务小区之后对所述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若所述测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为不支持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的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测量值,所述第一测量值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小区连接时对所述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测量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个主动天线阵列AAU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一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测量值为所述服务小区基于上行RSRP测量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1、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和所述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进行小区切换;
若所述目标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或所述目标终端的下行链路质量其中之一低于预设阈值,则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小区切换。
2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7846.8A CN114698076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
EP21914316.1A EP4250826A4 (en) | 2020-12-31 | 2021-12-28 |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
PCT/CN2021/141839 WO2022143580A1 (zh) | 2020-12-31 | 2021-12-28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
JP2023540198A JP2024501556A (ja) | 2020-12-31 | 2021-12-28 | 電力調整方法およびそのデバイス |
US18/333,480 US20230328662A1 (en) | 2020-12-31 | 2023-06-12 |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7846.8A CN114698076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98076A CN114698076A (zh) | 2022-07-01 |
CN114698076B true CN114698076B (zh) | 2023-07-11 |
Family
ID=82133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37846.8A Active CN114698076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28662A1 (zh) |
EP (1) | EP4250826A4 (zh) |
JP (1) | JP2024501556A (zh) |
CN (1) | CN114698076B (zh) |
WO (1) | WO2022143580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4325A (zh) * | 2015-10-16 | 2017-04-26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
CN107889121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广播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
US10251075B1 (en) * | 2018-06-02 | 2019-04-02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ing nodes |
CN111149318A (zh) * | 2017-10-02 | 2020-05-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减小的带宽上发送参考信号时用于频带扫描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177C (zh) * | 2000-09-26 | 2004-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宽带多载波基站载波输出功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8670415B2 (en) * | 2005-08-05 | 2014-03-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503953B1 (en) * | 2013-04-19 | 2016-11-22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Increasing reference signal level to prevent communication format change |
CN105453461B (zh) * | 2013-07-25 | 2018-06-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覆盖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
US11102784B2 (en) * | 2016-10-24 | 2021-08-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enabling measurements on reference signals |
EP3577955B1 (en) * | 2017-02-03 | 2020-10-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ximum communication distance range adaptation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37846.8A patent/CN114698076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2-28 JP JP2023540198A patent/JP2024501556A/ja active Pending
- 2021-12-28 EP EP21914316.1A patent/EP425082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28 WO PCT/CN2021/141839 patent/WO202214358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
- 2023-06-12 US US18/333,480 patent/US20230328662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4325A (zh) * | 2015-10-16 | 2017-04-26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
CN107889121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广播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149318A (zh) * | 2017-10-02 | 2020-05-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减小的带宽上发送参考信号时用于频带扫描的方法 |
US10251075B1 (en) * | 2018-06-02 | 2019-04-02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ing nod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4501556A (ja) | 2024-01-12 |
WO2022143580A1 (zh) | 2022-07-07 |
US20230328662A1 (en) | 2023-10-12 |
CN114698076A (zh) | 2022-07-01 |
EP4250826A4 (en) | 2024-05-01 |
EP4250826A1 (en) | 2023-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35383B2 (en) | Service carrier frequency selec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463272B (zh) | 第一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无线设备以及由其执行的促进小区选择的方法 | |
RU2534035C2 (ru) | Способ задания мощности передачи в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
CN111869118B (zh) | 用于执行波束测量的方法、无线设备及介质 | |
US8913575B2 (en) | Releasing a radio resource (e.g.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 based on capacities of base stations | |
CN112105034B (zh) |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EP3361781B1 (en) | Resident cell determin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 |
GB2559424A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405368B2 (en) | Cellular dual connectivity setup | |
US10182393B2 (en) | Macro-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ctivation | |
EP2645789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856190B (zh) | 信号质量提升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10681702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4698076B (zh) |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及其设备 | |
US20240015645A1 (en) | Cell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EP3075185A1 (en) | Control of cellular network operation using interference-based metric | |
CN108260166B (zh) |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
US10448304B2 (en) | Low power node which preferably allocates PCell on carrier in frequency band shared with macro node | |
CN109862594B (zh) | 负载调整方法及设备 | |
KR10192510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조정 방법 | |
US11363661B2 (e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ssisting recovery of call setup fail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40224193A1 (en) | Power efficient base stations | |
CN113365351B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239738A1 (en) | Distribution of traffic between a macro access node and a micro access nod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 |
CN119136268A (zh) | 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融合通信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