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8575A - 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微波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88575A CN114688575A CN202111272604.8A CN202111272604A CN114688575A CN 114688575 A CN114688575 A CN 114688575A CN 202111272604 A CN202111272604 A CN 202111272604A CN 114688575 A CN114688575 A CN 1146885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wave oven
- battery pack
- battery mounting
- mounting portion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80—Apparatu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14—Aspects relating to the door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2—Cooling of the microwave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 H05B6/6423—Cooling of the microwave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wherein the microwave ove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is also used as air extracting hoo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26—Aspects relating to the exterior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e.g. metal casing, power cor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64—Aspects related to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3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r interface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微波炉的大型化。微波炉具备:外壳;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的烹调室;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并配置有发热部件的部件室;对设置于外壳的前部并与烹调室相通的第一开口进行开闭的门;设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供电池包拆装的电池安装部;以及设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供从部件室排出的空气流过的排气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微波炉。
背景技术
在微波炉的技术领域中,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通过从电动工具用电池供给的电力而工作的便携式电磁烹调装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225626号
便携式微波炉有在作业现场或者避难所使用的情况。另外,便携式微波炉有被使用者搬运的情况。因此,迫切期望微波炉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将抑制微波炉的大型化作为目的。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微波炉,其具备外壳;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的烹调室;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并配置有发热部件的部件室;对设置于外壳的前部并与烹调室相通的第一开口进行开闭的门;设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供电池包拆装的电池安装部;以及设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供从部件室排出的空气流过的排气口。
根据本公开,抑制微波炉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后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剖视图。
图4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中门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后方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安装部和电池包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安装有电池包的状态的微波炉的侧视图。
图7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立体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立体剖视图。
图11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金属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池包和第二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具有倾斜角传感器的微波炉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具有倾斜角传感器的微波炉的框图。
符号说明:
1…微波炉;2…外壳;3…门;4…电池安装部;5…进气口;6…排气口;7…接口部;8…输出端子;9…把手;10…烹调室;11…部件室;12…发热部件;13…开口(第一开口);14…铰链;15…电池包;16…开口(第二开口);17…盖板;18…滤芯;19…网板;20…风扇;21…前表面;22…后表面;23…左表面;24…右表面;25…上表面;26…下表面;27…凹部;28…第一外装部件;29…第二外装部件;30…密封部;31…板部;32…框部;33…第一曲折部;34…第二曲折部;35…迷宫式密封件;36…门闩;37…开口;41…第一电池安装部;42…第二电池安装部;43…导轨;44…端子;61…贯通孔;71…电源按钮;72…输出切换按钮;73…停止按钮;74…设定拨盘;75…显示器;81…端子盖;91…铰链;92…臂部;93…握持部;100…金属板部件;101…底板部;102…前板部;103…后板部;104…贯通孔;105…通气口;106…通气口;107…通气口;108…通气口;109…划分部件;110…顶板;111…灯;112…开闭传感器;113…声音输出装置;114…操作装置;115…温度传感器;116…倾斜角传感器;121…控制器;122…磁控管;151…第一电池包;152…第二电池包;153…上表面;171…贯通孔;191…贯通孔;200…贯通孔;321…基框部;322…盖框部;1091…底板部;1092…左板部;1093…右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能够适当组合。另外,也存在不使用一部分结构元件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前”、“后”、“左”、“右”、“上”以及“下”的用语对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这些用语表示以微波炉1的中心为基准的相对位置或者方向。
[微波炉]
图1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立体图。图2是从右后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剖视图。
微波炉1为便携式微波炉。使用者能够在建筑现场或者施工现场之类的作业现场使用微波炉1。使用者能够在灾害时的避难场所使用微波炉1。使用者能够搬运微波炉1。
如图1~图3所示,微波炉1具备外壳2、金属板部件100、门3、电池安装部4、进气口5、排气口6、接口部7、输出端子8以及把手9。
外壳2为合成树脂制。外壳2具有表面。外壳的表面包括前表面21、后表面22、左表面23、右表面24、上表面25以及下表面26。前表面21朝向前方。后表面22朝向后方。左表面23朝向左方。右表面24朝向右方。上表面25朝向上方。下表面26朝向下方。
在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烹调室10和部件室11。部件室11配置于比烹调室10靠下方的位置。在烹调室10配置加热对象的食品。在部件室11配置有发热部件12。发热部件12是指通过电力的供给而工作并通过该工作而发热的部件。
金属板部件100配置于外壳2的内侧。烹调室10和部件室11分别由金属板部件100形成。金属板部件100具有底板部101、前板部102以及后板部103。
门3对设置于外壳2的前部的开口13进行开闭。开口13形成于前板部102。开口13与烹调室10相通。使用者能够经由开口13向烹调室10放入食品。使用者能够经由开口13从烹调室10取出食品。
图4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中门3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门3经由铰链14而与金属板部件100的前板部102连结。铰链14配置于前板部102的右端部。门3的右端部与前板部102的右端部经由铰链14进行连结。铰链14的转动轴沿上下方向延伸。门3为所谓侧开式。由于门3为侧开式,所以即便是在微波炉1设置于狭窄空间的状态下,使用者也能够顺畅地打开门3。
门3具有板部31和配置于板部31四周的框部32。
板部31固定于框部32。板部31由强化玻璃形成。使用者能够在门3关闭的状态下经由板部31确认烹调室10的内部。
框部32的右端部与前板部102经由铰链14进行连结。在框部32的左端部设置有门闩36。在前板部102的左端部设置有开口37。通过门闩36钩挂于开口37,而维持门3关闭的状态。
框部32具有基框部321和覆盖基框部321的前部的盖框部322。基框部321的至少局部为金属制。盖框部322为合成树脂制。在实施方式中,盖框部322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ABS树脂)制。盖框部322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板部31的前表面靠前方的位置。由于盖框部322的前端部配置于比板部31的前表面靠前方的位置,所以板部31被盖框部322保护。即便是在搬运微波炉1的过程中盖框部322碰到物体,也抑制物体碰到板部31。
电池安装部4设置于外壳2的后部。在实施方式中,电池安装部4包括配置于外壳2的后表面22的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在外壳2的后表面22上配置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旁边的第二电池安装部42。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第二电池安装部4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第一电池安装部41配置于比第二电池安装部42靠左方的位置。
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构造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构造相同。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外形的尺寸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外形的尺寸相等。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第二电池安装部42分别具有一对导轨43和配置于一对导轨43之间的端子44。导轨43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对导轨43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设置有多个端子44。
在左右方向上,后表面22的中心与第一电池安装部41之间的距离、和后表面22的中心与第二电池安装部42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位置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位置相同。
图5是从左后方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安装部4和电池包15的立体图。在电池安装部4拆装电池包15。电池包15向搭载于微波炉1的电子设备(负载)供给电力。电子设备包括发热部件12。电池包15为能够作为各种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的通用电池。电池包15能够作为电动工具的电源使用。电池包15能够作为除电动工具以外的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电池包15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池包15为可充电的充电电池。电池安装部4具有与电动工具的电池安装部相同的构造。
电池包15包括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和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
第一电池包151的外形与第二电池包152的外形相同。第一电池包151的外形的尺寸与第二电池包152的外形的尺寸相等。第一电池包151的重量与第二电池包152的重量相等。第一电池包151的电容与第二电池包152的电容相同。即,第一电池包151与第二电池包152为同种类的电池包15。
第一电池安装部41与第二电池安装部42配置于左右对称的位置,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与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为同种类的电池包15,因此在第一电池安装部41上安装有第一电池包151并在第二电池安装部42上安装有第二电池包152的状态下,左右方向上的微波炉1的重量平衡性能被优化。因此,在第一电池安装部41上安装有第一电池包151并在第二电池安装部42上安装有第二电池包152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顺畅地搬运微波炉1。
使用者能够实施在电池安装部4上安装电池包15的作业和从电池安装部4上拆下电池包15的作业。使用者能够通过将电池包15从上方插入电池安装部4并使电池包15向下方移动,而将电池包1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即,通过从电池安装部4的上方插入电池包15,而在电池安装部4上安装电池包15。
电池安装部4的导轨43沿上下方向引导电池包15。电池包15一边被导轨43引导一边插入至电池安装部4。电池包1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由此电池包15的端子与电池安装部4的端子44连接。电池包15的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池安装部4的端子44包括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池包15的电源端子与电池安装部4的电源端子连接,由此从电池包15向电池安装部4供给电力。电池包15的信号端子与电池安装部4的信号端子连接,由此电池包15和电池安装部4能够接收或发送控制信号。使用者能够通过向上方移动电池包15,而从电池安装部4上拆下电池包15。
在作业现场,微波炉1有可能以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使用。使用者能够在微波炉1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从电池安装部4的上方将电池包15顺畅地插入至电池安装部4。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的微波炉1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在电池包1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的状态下,外壳2的上表面25配置于比电池包15的上表面153靠上方的位置。与外壳2的上表面25相比,电池包15不向上方突出,因此抑制微波炉1在上下方向的大型化。另外,使用者能够在外壳2的上表面25放置物品。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进气口5设置于外壳2的前部。进气口5与部件室11相通。向部件室11的内部吸入的空气流过进气口5。在外壳2的前部,进气口5设置于比开口13靠下方的位置。
图7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分解立体图。在外壳2的前部设置有开口16。开口16形成于比开口13靠下方的位置。开口16在左右方向上较长。开口16实际上为梯形。开口16与部件室11相通。
在开口16配置有盖板17、滤芯18以及网板19。盖板17和网板19分别为金属制。作为形成盖板17和网板19的金属,例示有铁或者不锈钢。滤芯18为聚氨酯树脂制或者尼龙树脂制的多孔部件。
盖板17能够相对于开口16进行拆装。滤芯18能够相对于开口16进行拆装。盖板17和滤芯18分别可更换。此外,网板19也可以可更换。
盖板17配置于比滤芯18靠前方的位置。滤芯18配置于比网板19靠前方的位置。滤芯18被盖板17与网板19夹住。滤芯18的前表面与盖板17的后表面对置。滤芯18的后表面与网板19的前表面对置。
盖板17具有贯通孔171。贯通孔171形成为将盖板17的前表面与后表面连结。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171。
网板19具有贯通孔191。贯通孔191形成为将网板19的前表面与后表面连结。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191。
进气口5包括设置于盖板17的贯通孔171。进气口5包括设置于网板19的贯通孔191。滤芯18配置于比贯通孔171靠外壳2的内侧的位置。滤芯18配置为与盖板17的贯通孔171(进气口5)对置。
在部件室11的内部配置有风扇20。风扇20配置为面向开口16。风扇20配置于比网板19靠后方的位置。配置有两个风扇20。两个风扇20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
进气口5包括设置于盖板17的贯通孔171。进气口5较小,因此抑制外壳2的外部的异物经由进气口5向部件室11侵入。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排气口6设置于外壳2的后部。排气口6与部件室11相通。从部件室11排出的空气流过排气口6。排气口6在外壳2的后部设置于比电池安装部4靠下方的位置。在实施方式中,排气口6包括设置于外壳2后部的多个贯通孔61。贯通孔61形成为将部件室11与外壳2的外部连结。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61。
排气口6包括设置于外壳2的后部的贯通孔61。排气口6较小,因此抑制外壳2的外部的异物经由排气口6向部件室11侵入。
若风扇20旋转,则外壳2的外部的空气经由盖板17的贯通孔171、滤芯18以及网板19的贯通孔191向部件室11的内部流入。滤芯18从自盖板17的贯通孔171(进气口5)吸引的空气中回收异物。
部件室11的空气经由排气口6向外壳2的外部流出。在部件室11配置有发热部件12。空气流过部件室11,由此发热部件12被空气冷却。由此,抑制发热部件12的温度过度上升。
即便是在作业现场或者室外使用微波炉1,也能通过滤芯18抑制异物向部件室11侵入。另外,盖板17和滤芯18能够相对于开口16进行拆装。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滤芯18弄脏的情况下简单地实施滤芯18的更换或者清洁。
如图6所示,即便是在微波炉1的后方存在物体,也能通过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电池包15,而抑制排气口6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变短。由此,部件室11的空气从排气口6顺畅地排出。另外,从排气口6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较高。由于抑制排气口6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变短,所以抑制物体的温度上升。
电池安装部4配置于烹调室10的后方。电池安装部4与部件室11分离。因此,抑制配置于部件室11的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的电池包15。由于抑制发热部件12加热电池包15,所以抑制电池包15的劣化。
电池安装部4配置于比排气口6靠上方的位置。即,电池安装部4配置于后表面22的上部。由此,使用者能够在微波炉1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顺畅地实施电池包15相对于电池安装部4的拆装。
接口部7具有在使用者与微波炉1之间实施数据交互的用户接口功能。接口部7在外壳2的前部设置于比开口13靠上方的位置。接口部具有电源按钮71、输出切换按钮72、停止按钮73、设定拨盘74以及显示器75。
通过按压电源按钮71,从而微波炉1起动。通过按压输出切换按钮72,而例如在500[W]与350[W]之间切换微波炉1的输出。通过按压停止按钮73,从而微波炉1的工作停止。通过旋转设定拨盘74,而设定放入至烹调室10的食品的加热时间。设定拨盘74也作为开始按钮发挥功能。通过按压设定拨盘74,而开始被放入至烹调室10的食品的加热。
显示器75显示由输出切换按钮72设定的输出、由设定拨盘74设定的加热时间、加热剩余时间以及电池余量等。作为显示器75,例示有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或者有机EL显示器(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isplay)。
在外壳2的前部,接口部7设置于比开口13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微波炉1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顺畅地实施电源按钮71、输出切换按钮72、停止按钮73、设定拨盘74的操作、以及显示器75的识别。
在外壳2的前部,输出端子8设置于铰链14的下方。输出端子8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子。输出端子8被端子盖81覆盖。端子盖81为橡胶制。输出端子8由端子盖81保护。端子盖81的上端部与外壳2连接。输出端子8输出来自电池包15的电力。
使用者能够将移动终端之类的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8连接。在将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8连接的情况下,使用者抬起端子盖81,以便暴露输出端子8。使用者将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8连接,由此能够对电子设备所具有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输出端子8设置于外壳2的前部。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8顺畅地连接。输出端子8在外壳2的前部设置于铰链14的下方。因此,在经由开口13向烹调室10放入食品或从烹调室10取出食品时,即便使用者误撒落食品,也抑制撒落的食品钩挂于输出端子8。
图8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立体图。把手9经由铰链91与外壳2的上部连结。铰链91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延伸。把手9包括经由铰链91与外壳2连结的两个臂部92和将两个臂部92连结的握持部93。
如图8所示,把手9能够以握持部93远离外壳2的方式转动。通过以握持部93远离外壳2的方式转动把手9,从而使用者能够手握握持部93搬运微波炉1。
在前后方向上,把手9与外壳2的中央部连结。另外,铰链91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使用者能够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手握把手9顺畅地搬运微波炉1。即,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存在微波炉1在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性能变差的可能性。把手9的铰链91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即便微波炉1在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性能变差,使用者也能够手握把手9顺畅地搬运微波炉1。
在外壳2的上部设置有凹部27。如图1所示,把手9能够以臂部92和握持部93收纳于凹部27的方式转动。在把手9收纳于凹部27的状态下,把手9配置于比外壳2的上表面25靠下方的位置。与外壳2的上表面25相比,把手9不向上方突出,因此抑制微波炉1在上下方向的大型化。另外,使用者能够在外壳2的上表面25放置物品。
把手9配置于外壳2的上部。发热部件12配置于外壳2的下部。因此,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把手9。即,抑制对把手9的加热。
图9和图10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立体剖视图。图9相当于图4的A-A线截面向视图,图10相当于图4的B-B线截面向视图。
外壳2包括多个外装部件。外壳2至少包括第一外装部件28和第二外装部件29。在图9和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外装部件28配置于比第二外装部件29靠前方的位置。第一外装部件28与第二外装部件29邻接。第一外装部件28包括外壳2的上表面25的前部。第一外装部件28包括外壳2的上表面25的后部。
外壳2具有设置于第一外装部件28与第二外装部件29之间的边界的密封部30。密封部30包括迷宫式密封件35,该迷宫式密封件35包括设置于第一外装部件28的后端部的第一曲折部33和设置于第二外装部件29的前端部的第二曲折部34。
通过密封部30抑制外壳2的外部的异物向外壳2的内部侵入。异物包括液体(水)。通过密封部30对外壳2的内部进行防水。即便是在作业现场或者室外使用微波炉1,也通过密封部30抑制异物向外壳2的内部侵入。
微波炉1具备配置于外壳2内侧的金属板部件100。金属板部件100为铁制。此外,金属板部件100也可以为不锈钢制。金属板部件100分别形成烹调室10和部件室11。发热部件12被支承于金属板部件100。
图11是从左前方表示实施方式的金属板部件100的立体图。如图9~图11所示,金属板部件100包括底板部101、与底板部101的前部连接的前板部102、以及与底板部101的后部连接的后板部103。底板部101的前端部和前板部102的下端部被固定。底板部101的后端部和后板部103的下端部被固定。
前板部102和后板部103经由底板部101进行连结。由此,抑制金属板部件100的强度降低。由于抑制金属板部件100的强度降低,所以抑制微波炉1的强度降低。若搬运微波炉1,则有在微波炉1上作用有振动或者冲击力的可能性。由于抑制微波炉1的强度降低,所以抑制微波炉1的劣化。
发热部件12被支承于金属板部件100的底板部101。发热部件12至少包括控制器121和磁控管122。控制器121配置于比磁控管122靠右方的位置。
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底板部101。发热部件12的热量从底板部101扩散。另外,通过底板部101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外壳2的底部。在微波炉1设置于规定的设置面的情况下,通过底板部101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设置面。底板部101作为扩散发热部件12的热量的散热部件发挥功能。底板部101作为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设置面的隔热部件发挥功能。
底板部101具有多个贯通孔104。即便在部件室11存在异物,异物也经由贯通孔104从部件室11排出。在底板部101的下方配置有外壳2的底部。在外壳2的底部也形成有贯通孔200。经由贯通孔104从部件室11排出的异物被经由外壳2的底部的贯通孔200向外壳2的外部排出。异物包括液体(水)。贯通孔104和贯通孔200能够分别作为所谓排水孔发挥功能。
前板部102具有开口13、通气口105、通气口106以及通气口107。
开口13设置于前板部102的上部。
通气口105设置于前板部102的左下部。通气口106设置于前板部102的右下部。如图7所示,在通气口105和通气口106分别配置有风扇20。通气口105和通气口106分别配置为面向进气口5。向部件室11的内部吸入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在流过进气口5之后,流过通气口105和通气口106,而流入至部件室11。
在左右方向上,通气口107设置于通气口105与通气口106之间。设置有多个通气口107。通气口107小于通气口105和通气口106。通气口107配置为面向进气口5。向部件室11的内部吸入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在流过进气口5之后,流过通气口107,并流入至部件室11。
后板部103具有通气口108。设置有多个通气口108。通气口108配置为面向排气口6。从部件室11排出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在流过通气口108之后,流过排气口6,而从部件室11流出。
在前板部102的上部与后板部103的上部之间配置有划分部件109。划分部件109具有底板部1091、左板部1092以及右板部1093。在划分部件109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板部102。在划分部件109的后端部连接有后板部103。在划分部件109的上端部连接有顶板110。通过划分部件109、前板部102的上部、后板部103的上部以及顶板110形成烹调室10。部件室11形成于底板部1091的下方。底板部1091划分烹调室10和部件室11。通过底板部101、前板部102的下部、后板部103的下部以及划分部件109的底板部1091形成部件室11。
控制器121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之类的处理器、ROM(Read OnlyMemory)或者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类的存储器。控制器121包括向搭载于微波炉1的电子设备供给电力的电源电路。控制器121基于从接口部7输出的操作信号对搭载于微波炉1的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磁控管122通过从电池包15供给的电力而产生电磁波。从磁控管122输出的电磁波加热烹调室10的食品。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池包151和第二电池包152的示意图。电池包15向搭载于微波炉1的电子设备(负载)供给电力。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控制器121和磁控管122。
如图12所示,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与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并联。
第一电池包151与第二电池包152并联,因此抑制微波炉1的可工作时间变短。另外,即便是在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第二电池安装部42中的一个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在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第二电池安装部42中的另一个电池安装部4未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微波炉1也能够工作。
[工作]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微波炉1的框图。参照图13对微波炉1的工作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微波炉1具备控制器121、磁控管122、接口部7、能够照明烹调室10内部的灯111、检测门3的开闭状态的开闭传感器112、声音输出装置113、用于操作声音输出装置113的操作装置114、以及检测部件室11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5。
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通过按压接口部7的电源按钮71,从而微波炉1起动。使用者打开门3,将食品放入至烹调室10。开闭传感器112将表示门3已打开的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21。控制器121基于开闭传感器112的检测信号使灯111点亮。使用者在将食品放入至烹调室10之后将门3关闭。开闭传感器112将表示门3已关闭的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21。控制器121基于开闭传感器112的检测信号使灯111熄灭。即,若门3打开,灯111点亮,照明烹调室10。若门3关闭,则灯111熄灭。
使用者旋转设定拨盘74,设定食品的加热时间。控制器121使所设定的加热时间显示于显示器75。使用者一边确认显示器75所显示的加热时间一边旋转设定拨盘74。使用者在设定了加热时间之后,按压设定拨盘74。通过按压设定拨盘74,从而控制器121使磁控管122起动。磁控管122起动,从磁控管122输出电磁波,由此食品的加热开始。若食品的加热开始,则控制器121使灯111点亮。
控制器121在经过了所设定的加热时间的时刻使磁控管122的工作停止。磁控管122的工作停止,由此食品的加热结束。另外,控制器121在经过了所设定的加热时间的时刻使灯111熄灭。另外,控制器121在经过了所设定的加热时间的时刻,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声音。通过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声音,从而使用者能够识别食品的加热已结束的情况。使用者能够打开门3,将加热后的食品从烹调室10取出。
控制器121在基于开闭传感器112的检测信号,判定为即便食品的加热结束也未打开门3的状态经过了预先决定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声音。通过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声音,从而使用者能够识别忘记了将食品从烹调室10取出的情况。
使用者能够对操作装置114进行操作,而调整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的声音的大小。在设置微波炉1的场所的噪声较大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对操作装置114进行操作,增大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的声音。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的声音变大,由此即便噪声较大,使用者也能够识别食品的加热已结束或者忘记了将食品从烹调室10取出的情况。在设置微波炉1的场所的噪声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对操作装置114进行操作,而减小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的声音。
控制器121能够基于温度传感器115的检测信号而停止磁控管122的工作。若例如在滤芯18上大量附着异物,外壳2的外部的空气变得难以流入至部件室11,则存在部件室11的温度过度上升的可能性。控制器121在基于温度传感器115的检测信号,判定为部件室11的温度已超过预先决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停止磁控管122的工作。
[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实施方式,电池安装部4设置于外壳2的后部。由此,抑制微波炉1的大型化。电池安装部4配置于外壳2的后部,由此至少抑制微波炉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大型化。在电池安装部4未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能够在狭窄空间收纳微波炉1。
另外,电池安装部4和排气口6分别设置于外壳2的后部,由此如参照图6进行说明那样,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抑制排气口6与微波炉1后方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变短。由此,部件室11的空气从排气口6顺畅地排出。另外,从排气口6排出的空气的温度较高。由于抑制排气口6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变短,所以抑制物体的温度上升。
排气口6在外壳2的后部设置于比电池安装部4靠下方的位置。即,电池安装部4在烹调室10的后方配置于比排气口6靠上方的位置。电池安装部4与部件室11分离,因此抑制在部件室11配置的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的电池包15。电池包15未被发热部件12加热,因此抑制电池包15的劣化。
另外,电池安装部4配置于后表面22的上部。由此,使用者能够在微波炉1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顺畅地实施电池包15相对于电池安装部4的拆装。
在外壳2的前部设置有进气口5。由此,外壳2的外部的空气经由进气口5向部件室11流入。在部件室11配置有发热部件12。空气流过部件室11,由此发热部件12被空气冷却。由此,抑制发热部件12的温度过度上升。排气口6设置于外壳2的后部。由此,在部件室11中,空气能够从外壳2的前部向后方顺畅地流过。
进气口5在外壳2的前部设置于比开口13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在上下方向上进气口5的位置与排气口6的位置几乎对齐。因此,经由进气口5流入至部件室11的空气在从外壳2的前部向后方流过部件室11之后从排气口6顺畅地排出。
在与部件室11相通的开口16设置有盖板17。在盖板17设置有作为进气口5发挥功能的贯通孔171。进气口5的大小较小,因此抑制外壳2的外部的异物经由进气口5向部件室11侵入。另外,盖板17能够相对于开口16进行拆装。因此,能够容易地更换盖板17。
设置有从自进气口5(贯通孔171)吸引的空气回收异物的滤芯18。即便在作业现场或者室外使用微波炉1,也能通过滤芯18抑制异物向部件室11侵入。另外,盖板17和滤芯18能够相对于开口16进行拆装。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滤芯18弄脏的情况下简单地进行更换或清洁。
滤芯18配置为与进气口5(贯通孔171)对置。因此,滤芯18能够从自进气口5(贯通孔171)吸引的空气高效地回收异物。
部件室11设置于比烹调室10靠下方的位置。由此,抑制微波炉1的上部被加热。
在外壳2的内侧配置有金属板部件100。发热部件12被金属板部件100支承。通过金属板部件100抑制微波炉1的强度降低。若搬运微波炉1,则有在微波炉1作用有振动或者冲击力的可能性。由于抑制微波炉1的强度降低,所以抑制微波炉1的劣化。另外,金属板部件100具有底板部101、前板部102以及后板部103。前板部102与后板部103经由底板部101进行连结。通过设置底板部101,而有效地抑制金属板部件100的强度降低。
发热部件12被底板部101支承。由此,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底板部101。发热部件12的热量从底板部101扩散。另外,通过底板部101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外壳2的底部。在微波炉1设置于规定的设置面的情况下,通过底板部101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设置面。底板部101作为扩散发热部件12的热量的散热部件发挥功能。底板部101作为抑制发热部件12的热量传递至设置面的隔热部件发挥功能。
在前板部102设置有通气口105、通气口106以及通气口107。在后板部103设置有通气口108。由此,向部件室11的内部吸入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流过进气口5之后,流过通气口105、通气口106以及通气口107,而流入至部件室11。从部件室11排出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流过通气口108之后,流过排气口6,而从部件室11流出。
门3经由铰链14而与金属板部件100连结。铰链14的转动轴沿上下方向延伸。门3为所谓侧开式。由于门3为侧开式,所以即便是在微波炉1设置于狭窄空间的状态下,使用者也能够顺畅地打开门3。
输出端子8设置于外壳2的前部。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移动终端之类的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8顺畅地连接。输出端子8在外壳2的前部设置于铰链14的下方。因此,在经由开口13向烹调室10放入食品或从烹调室10取出食品时,即便使用者误撒落食品,也抑制撒落的食品钩挂于输出端子8。
输出端子8输出来自电池包15的电力。由此,使用者能够将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8连接,由此能够对电子设备所具有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外壳2包括第一外装部件28和第二外装部件29。在第一外装部件28与第二外装部件29之间的边界设置有密封部30。通过密封部30抑制外壳2的外部的异物向外壳2的内部侵入。异物包括液体(水分)。通过密封部30对外壳2的内部进行防水。即便是在作业现场或者室外使用微波炉1,也通过密封部30抑制异物向外壳2的内部侵入。
电池安装部4具有沿上下方向引导电池包15的导轨43。通过从电池安装部4的上方插入电池包15,而在电池安装部4上安装电池包15。在作业现场,微波炉1有在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使用的可能性。使用者能够在微波炉1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从电池安装部4的上方将电池包15顺畅地插入至电池安装部4。
在电池包15安装于电池安装部4的状态下,外壳2的上表面25配置于比电池包15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电池包15与外壳2的上表面25相比不向上方突出,因此抑制微波炉1在上下方向的大型化。另外,使用者能够在外壳2的上表面25放置物品。
电池安装部4包括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配置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旁边的第二电池安装部42。第一电池安装部41与第二电池安装部42配置于左右对称的位置。在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与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为同种类的电池包15的情况下,左右方向的微波炉1的重量平衡性能被优化。因此,使用者能够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顺畅地搬运微波炉1。另外,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抑制微波炉1倾倒。
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与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并联。第一电池包151与第二电池包152并联,因此抑制微波炉1的可工作时间变短。另外,即便是在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第二电池安装部42中的一个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在第一电池安装部41和第二电池安装部42中的另一个电池安装部4未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微波炉1也能够工作。
在外壳2的前部,接口部7设置于比开口13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微波炉1设置于地板面或者地面的状态下顺畅地实施电源按钮71、输出切换按钮72、停止按钮73、设定拨盘74的操作以及显示器75的识别。
在前后方向上,把手9与外壳2的中央部连结。另外,铰链91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使用者能够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手握把手9顺畅地搬运微波炉1。即,在电池安装部4安装有电池包15的状态下,有微波炉1在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性能变差的可能性。把手9的铰链91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即便微波炉1在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性能变差,使用者也能够手握把手9顺畅地搬运微波炉1。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密封部30为迷宫式密封件。密封部30也可以为配置于第一外装部件28与第二外装部件29之间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与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为同种类的电池包15。安装于第一电池安装部41的第一电池包151与安装于第二电池安装部42的第二电池包152也可以为不同种类的电池包15。例如,第一电池包151的重量与第二电池包152的重量也可以不同。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微波炉1也可以具有检测微波炉1的倾斜角的倾斜角传感器。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具有倾斜角传感器116的微波炉1的透视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具有倾斜角传感器116的微波炉1的框图。
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微波炉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作为倾斜角传感器116,例示有倾斜传感器或者惯性传感器。作为惯性传感器,例示有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传感器。
控制器121和磁控管122配置于金属板部件100的底板部101。控制器121包括电路基板和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多个电子部件。作为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例示有CPU之类的处理器、ROM或者RAM之类的存储器。另外,控制器121包括配置于电路基板的电源电路。
倾斜角传感器116配置于外壳2的部件室11。倾斜角传感器116安装于控制器121的电路基板。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微波炉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微波炉1的倾斜角可以为电路基板的倾斜角,可以为底板部101的倾斜角,也可以为外壳2的倾斜角。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例子中,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外壳2的下表面26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作为微波炉1的倾斜角。在微波炉1设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设置面的情况下,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0度。
控制器121基于倾斜角传感器116的检测数据而至少控制磁控管122。控制器121基于由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到的下表面26的倾斜角和预先决定的阈值而控制磁控管122。倾斜角的阈值例如为30度。
控制器121在判定为由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到的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不足阈值的情况下,在按压了电源按钮71时使磁控管122起动,在经过了由设定拨盘74设定的加热时间时使磁控管122的工作停止。
控制器121在判定为由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到的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禁止磁控管122的工作。例如,在磁控管122工作之前,在判定为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便按压电源按钮71,控制器121也不使磁控管122起动。在磁控管122工作时,在判定为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便未经过由设定拨盘74设定的加热时间,控制器121也使磁控管122的工作停止。
控制器121在判定为由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到的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显示器75显示表示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显示数据。此外,控制器121也可以在判定为由倾斜角传感器116检测到的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从声音输出装置113输出表示下表面26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声音。由此,使用者能够识别微波炉1倾斜的情况。
便携式微波炉1有设置于倾斜的设置面的可能性。若设置于设置面的微波炉1的倾斜角过大,则有配置于烹调室10的食品翻倒、在食品翻倒的状态下进行加热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有食品的品质降低的可能性。根据实施方式,在微波炉1的倾斜角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禁止微波炉1的运转。由此,抑制食品的品质降低。
Claims (20)
1.一种微波炉,其中,具备:
外壳;
烹调室,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部件室,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并配置有发热部件;
门,其对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部并与所述烹调室相通的第一开口进行开闭;
电池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后部并供电池包拆装;以及
排气口,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后部并供从所述部件室排出的空气流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后部,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比所述电池安装部靠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微波炉具备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部并供向所述部件室的内部吸入的空气流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靠下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微波炉具备盖板,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与所述部件室相通的第二开口进行拆装,
所述进气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的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微波炉具备滤芯,所述滤芯从自所述进气口吸引的空气回收异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滤芯在所述外壳的内部配置为与所述进气口对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部件室设置于比所述烹调室靠下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微波炉具备金属板部件,所述金属板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
所述发热部件被支承于所述金属板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金属板部件包括底板部,
所述发热部件被支承于所述底板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金属板部件包括与所述底板部的前部连接的前板部和与所述底板部的后部连接的后板部,
所述前板部和所述后板部分别具有通气口。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门经由铰链而与所述金属板部件连结,
所述铰链的转动轴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微波炉具备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在所述外壳的前部设置于所述铰链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输出端子输出来自所述电池包的电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装部件和第二外装部件,
所述微波炉具备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之间的边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密封部包括迷宫式密封件,所述迷宫式密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装部件的端部的第一曲折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装部件的端部的第二曲折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电池安装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引导所述电池包的导轨,
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上方插入所述电池包,由此在所述电池安装部安装所述电池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在所述电池包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配置于比所述电池包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所述电池安装部包括第一电池安装部和第二电池安装部,
所述第一电池安装部与所述第二电池安装部在左右方向上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波炉,其中,
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池安装部的第一电池包与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池安装部的第二电池包并联。
20.一种微波炉,其中,具备:
外壳;
烹调室,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部件室,其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于比所述烹调室靠下方的位置并配置有发热部件;
门,其对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部并与所述烹调室相通的第一开口进行开闭;
电池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后部并供电池包拆装;
进气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靠下方的位置并供向所述部件室的内部吸入的空气流过;
排气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后部设置于比所述电池安装部靠下方的位置并供从所述部件室排出的空气流过;
把手,其经由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的铰链而与所述外壳的上部连结;以及
接口部,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靠上方的位置并至少具有电源按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218488 | 2020-12-28 | ||
JP2020218488 | 2020-12-28 | ||
JP2021-129214 | 2021-08-05 | ||
JP2021129214A JP7684136B2 (ja) | 2020-12-28 | 2021-08-05 | 電子レン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88575A true CN114688575A (zh) | 2022-07-01 |
Family
ID=8197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72604.8A Pending CN114688575A (zh) | 2020-12-28 | 2021-10-29 | 微波炉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309906B2 (zh) |
CN (1) | CN114688575A (zh) |
DE (1) | DE10202113348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066744A1 (en) * | 2021-08-26 | 2023-03-02 | Peter Faualo | Battery Powered Microwave Apparatus |
USD1055617S1 (en) * | 2021-10-12 | 2024-12-31 | Makita Corporation | Microwav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4071A (ja) * | 1997-06-24 | 1999-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加熱調理器 |
US20010045430A1 (en) * | 2000-05-24 | 2001-11-29 | Mawoud Heshmat Bashra | Portable cooking apparatus |
CN101093084A (zh) * | 2006-06-23 | 2007-12-26 | 株式会社东芝 | 微波炉 |
US20090114641A1 (en) * | 2007-11-06 | 2009-05-07 | Van Dyke Bryan J | Portable microwave oven with protective frame |
WO2018225626A1 (ja) * | 2017-06-08 | 2018-12-1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用電磁調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43395Y2 (zh) | 1971-05-15 | 1975-12-11 | ||
US4282416A (en) * | 1978-08-21 | 1981-08-04 | General Electric Co. | Unitized structure for a microwave oven |
JP3259346B2 (ja) | 1992-09-03 | 2002-02-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ビルトイン型高周波加熱装置 |
KR19990014038U (ko) * | 1997-09-30 | 1999-04-26 | 전주범 | 붙박이식 전자렌지의 전장부품 냉각구조 |
KR100306628B1 (ko) * | 1999-01-21 | 2001-09-24 | 윤종용 | 전자렌지 |
US20080217327A1 (en) * | 2007-02-07 | 2008-09-11 | Herrera Charles E | Portable cooking and heating device |
WO2016179317A1 (en) * | 2015-05-05 | 2016-11-10 | Dynamo Aviation, Inc. | Microwave oven providing a tortuous path door seal |
JP2017207260A (ja) * | 2016-05-20 | 2017-11-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器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11272604.8A patent/CN11468857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1-24 US US17/535,009 patent/US1230990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2-16 DE DE102021133486.1A patent/DE102021133486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4071A (ja) * | 1997-06-24 | 1999-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加熱調理器 |
US20010045430A1 (en) * | 2000-05-24 | 2001-11-29 | Mawoud Heshmat Bashra | Portable cooking apparatus |
CN101093084A (zh) * | 2006-06-23 | 2007-12-26 | 株式会社东芝 | 微波炉 |
US20090114641A1 (en) * | 2007-11-06 | 2009-05-07 | Van Dyke Bryan J | Portable microwave oven with protective frame |
WO2018225626A1 (ja) * | 2017-06-08 | 2018-12-1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携帯用電磁調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210878A1 (en) | 2022-06-30 |
DE102021133486A1 (de) | 2022-06-30 |
US12309906B2 (en) | 2025-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688575A (zh) | 微波炉 | |
TWI406627B (zh) | 資訊處理裝置之防塵蓋、資訊處理裝置、及防塵構造 | |
CA2620748A1 (en) | Induction cooking device | |
JP2007172328A (ja) | 電子機器 | |
US5751550A (en) | Ultra-quiet, thermally efficient cooling system for forced air cooled electronics | |
CN112813897A (zh) | 鼓风机 | |
TW201740242A (zh) | 手持式電子裝置 | |
JP2000100553A (ja) | ビルトイン形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112219068A (zh) | 室外机 | |
CN210327056U (zh) | 无线充电器 | |
JP7684136B2 (ja) | 電子レンジ | |
CN209948697U (zh) | 无线充电器 | |
US20230079761A1 (en) | Electric power tool | |
JP2022003301A (ja) | 携帯用電磁調理装置 | |
JP3526525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JP2005244018A5 (zh) | ||
CN210667443U (zh) | 隔热材料演示仪 | |
CN218544659U (zh) | 多功能除湿器 | |
JP2002043046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103189688A (zh) | 落地式室内机 | |
JP2011003153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16131160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20442120U (zh) | 收纳包及掌上电子设备组件 | |
JP5538130B2 (ja) |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 |
KR100845183B1 (ko)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의 파워코드 고정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