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28A - 双频带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频带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828A CN1146828A CN96190081A CN96190081A CN1146828A CN 1146828 A CN1146828 A CN 1146828A CN 96190081 A CN96190081 A CN 96190081A CN 96190081 A CN96190081 A CN 96190081A CN 1146828 A CN1146828 A CN 11468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mentioned
- unipole
- helical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1/00—Electrically-long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more than twice the shortest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11/02—Non-resonant antennas, e.g. travelling-wave antenna
- H01Q11/08—Helical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01Q1/24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extendable from a housing along a give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62—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 broadside radiating helical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论在收回或拉出时都工作于两个频带的天线装置。它提供固定天线装置20和可自由收回的滑动天线装置30。在固定天线装置20里安装螺旋型天线21。在滑动天线装置30里装有与螺旋型天线21在同一轴线上的第一单极天线31、第二单极天线32以及位于单极天线31延伸轴线上的。用于保护单极天线32的天线罩33。滑动天线装置30拉出时,单极天线31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单极天线32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滑动天线装置30收回时,单极天线31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而单极天线32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作在两个频带的便携式无线电终端的天线装置以及一种便携式无线电终端的宽带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像移动电话这样的便携式无线电终端的不断小型化和轻型化,这些设备都附加有可伸展的鞭状天线,这种天线既可在携带时放在电话机体内,提高移动电话的便携性;又可以在通话时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从而提高天线的性能。
图12显示的是这种天线装置的一个例子:图12(A)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的状态,图12(B)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这些图中,在便携式电话机的外壳11上部安装有一个金属配件12,用来安上和卸下天线,而且外壳11内部还安装有一个印制配线板13,该配线板上安装着电路。金属配件12通过弹性装置15与接线板13上的高频电路(馈电电路)14在电气上相连接。
天线体包括一个固定天线装置20和一个滑动天线装置30。固定天线装置20具有一个螺旋型天线21,该螺旋型天线的下端通过底座22与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相电连接。而且,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用螺丝固定在金属配件12上。
螺旋型天线21罩在天线罩25里面,该天线罩形状象一个圆柱型的杯子并由绝缘材料制成,它的开口处与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相接。请注意,天线罩25上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一个天线固定装置26。
通过天线固定金属配件26上的孔和位于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中央的孔,可在螺旋型天线的卷绕轴线上自由滑动地安装一个天线罩33。
另外,在天线罩33的顶部,用于插入和拉出滑动天线装置30的旋钮34与天线罩制成一体,并且在其相邻位置安装了具有较大直径的固定部件35,当天线罩33放在外壳11内时,使该部件被固定在天线固定金属配件26的中央孔上,从而使其相互连接。而且,天线罩33的下端上附有一个导电锁挡41,使单极天线31的下端与该锁挡41相电连接。
请注意,在图12(A)和图12(B)中,除了印制配线板13以外,未加阴影的部分都表示由导电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结构,螺旋型天线21的下端与高频电路14相连并由高频电路14供电,所通过的信号路径是:底座22-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金属配件12-弹性装置15,这样就使螺旋型天线21作为发射/接收天线而工作。
但是,如图12(B)所示,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放在外壳11内的状态下,单极天线31处在一个不与高频电路14相连接的位置,并且与螺旋型天线21没有电磁连接;因此天线31处于一种不响应发射和接收的状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携带时的发射和接收,特别是接收呼入,就只由螺旋型天线21来处理了。
相反的,如图12(A)所示,当滑动天线装置30从外壳11中拉出时,单极天线31的下端通过锁挡41-金属配件12-弹性装置5组成的信号路径与高频电路14相连接,以便于接受供电。
另外,在这种状态下,单极天线31位于螺旋型天线21的卷绕轴线上,顶部(即上端)由螺旋型天线21的上端向外部伸出。相应的,单极天线31和螺旋型天线21协同工作,提高了发射/接收天线的性能;因此通话时的发射和接收是可靠的。
在上述的天线装置中,工作频率基本上是由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1的天线长度决定的。而且天线装置和高频电路14之间的相互匹配是通过安装一个匹配电路来完成的,该匹配电路包括高频电路14里的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线圈。
顺便提一下,移动电话使用的频带大致分为以下两个:
(1)800MHz频带…全世界使用。
(2)1.5GHz频带…日本使用。
1.8GHz频带…欧洲及相关国家使用。
1.9GHz频带…美国及相关国家使用。
因此,为了提高可使用性,要求使用在上述两个频带(1)和(2)内都能工作的移动电话。
但是,上述两个频带(1)和(2)相差两倍或者两倍以上。因此,在一台移动电话工作在上述(1)和(2)两个频带的情况下,要求使用分别工作于两个频带的两根天线。
然而,由于在一台便携式电话内安装两根天线不利于便携式电话的小型化和轻型化,这在设计中是不受欢迎的。而且,这对于用户来说也不方便,因为用户必须对应于使用的频带选择一根天线并且通话时把它拉出来。
另外,比如说考虑PDC(个人数字蜂窝电话)(800MHz)使用的频率,接收频率Rx是810-826MHz,发射频率Tx是940-956MHz;两个频带比较窄而频带间的间隔却非常大;所以设计使用一根普通鞭状天线、螺旋型天线或类似天线来同时谐振于发射和接收两个频率是困难的。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使一根天线工作于两个频带,而且天线的性能适合于宽频带。
顺便提一下,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所做的实验,可以证实:
(A)螺旋型天线通过适当地设置螺旋圈数、螺距和螺旋直径可以谐振于两个频率。
(B)把一根单极天线插入上面的螺旋型天线中,当该单极天线在电磁上和螺旋型天线连接时,如果改变单极天线插入的深度和单极天线的天线长度,可以调谐两个谐振频率。
图8-图11显示的是实验中的条件和实验结果。
如图8所示,实验中使用的螺旋型天线HANT如下:
T(螺旋圈数):6次,
P(螺距):4[mm],
D(螺旋直径):6.5[mm]。
单极天线MANT如下:
L1(长度):80[mm],
L2(下端高度:从螺旋型天线HANT下端的高度):0[mm]。
在这种状态下,可得出如图9(A)所示的相对于回程损耗(return loss)的频率特性。
另外,当L2为9[mm]而其它条件不改变时,可以得到图9(B)所示的频率特性。
就是说,根据这些测量结果,通过把单极天线MANT沿着螺旋型天线HANT的轴插入到螺旋型天线HANT中,可以得到谐振于两个频率的一个谐振点,并且谐振点或频率特性可以改变。
在L1为80[mm]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高度L2为可变的情况下来测量谐振频率的变化,可以得到图10中曲线K1所示的结果。在L1为30[mm]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高度L2为可变的情况下来测量谐振频率的变化,可以得到图10中曲线K2所示的结果。
而且,其它条件不变,在L2为0[mm]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高度L1为可变的情况下来测量谐振频率的变化,可以得到图11中所示的结果。
正如上面提到的,可以证实上述的(A)项和(B)项。
本发明可以在以上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工作于两个频率,并可实现为一个具有宽带频率特性的天线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构造出这样一个天线装置,它安装有一个固定天线装置和一个可自由收起来的滑动天线装置,固定天线装置有一个螺旋型天线,滑动天线装置则包括:一个与螺旋型天线同轴线安装的第一单极天线;一个第二单极天线;一个用来支撑在第一单极天线的延伸轴线上的第二单极天线的天线罩。当滑动天线装置拉出时,天线罩在与螺旋型天线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支撑第一单极天线,并且在与螺旋型天线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支撑第二单极天线,然后该天线罩在与螺旋型天线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支撑第一单极天线,又在与螺旋型天线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支撑第二单极天线,于是通过螺旋型天线而给第一和第二单极天线供电。
在本天线装置中,无论是当放在电话机体内还是拉出来作为天线,螺旋型天线和单极天线都协同地为两个频带工作,并且作为具有宽带频率特性的天线工作。
根据本发明,天线的功能是在两个相互差别很大的频带上实现的,天线具有宽带特性。而且,收起的天线装置在携带时是放在电话机体内的,通话时则拉出来使用。
另外,两个频带可以很精确地进行调谐。天线收起来时天线的物理长度可以缩短。而且,天线收起来时天线所占空间可以减少,这样就能有利于便携式电话的小型化。
附图简述
图1(A)和1(B)显示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部分图示。
图2(A)和2(B)显示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部分图示。
图3显示的是说明图2中实施方案特性的特性曲线图。
图4(A)和4(B)显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部分图示。
图5(A)和5(B)显示的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部分图示。
图6(A)和6(B)显示的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部分图示。
图7(A)和7(B)显示的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案的部分图示。
图8显示的是说明实验条件的简图。
图9(A)和9(B)显示的是说明实验结果第一示例的特性曲线图。
图10(A)和10(B)显示的是说明实验结果第二示例的特性曲线图。
图11(A)和11(B)显示的是说明实验结果第三示例的特性曲线图。
图12显示的是能够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的部分图示。
参考编号说明
11…移动电话机外壳,12…天线金属配件,13…印制配线板,14…高频电路(馈电点),15…弹性装置,20…固定天线装置,21…螺旋型天线,22…底座,23…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4…绝缘罩,25…天线罩,26…天线配件,30…滑动天线装置,31…第一单极天线,32…第二单极天线,33…天线罩,34…旋钮,35…第一天线配件装置,36…第二天线配件装置,37…锁挡
发明最佳实施方案
以下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并附有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其中图1(A)中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时的状态,图1(B)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图1(A)和1(B)中,便携式电话的外壳11由像塑料这样的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安装有一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用来安上和/或卸下天线的金属配件12。另外,外壳11里还安装有一个印制配线板13,该板上装设有不同的电路。金属配件12通过弹性装置15与接线板13上的高频电路(馈电点电路)14在电气上相连接。
天线体包括一个固定天线装置20和一个滑动天线装置30,其中固定天线装置20有一个螺旋型天线21。该螺旋型天线21由具有适当弹性和导电性的线材绕制而制成,比如说成卷绕轴线状的钢琴弦,并且该螺旋型天线的下端通过底座22与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在电气上相连接。
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由螺丝固定在金属配件12上。而且,底座22和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在螺旋型天线21的卷绕轴线方向有一个孔,在那里安装有一个由像塑料这样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型绝缘罩24。
螺旋型天线21的周围被天线罩25罩起来,该天线罩的形状象一个倒扣的杯子,由像塑料这样的材料制成,天线罩25的开口处与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连在一起。另外,在天线罩25顶部中央的位置上安装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环状天线固定装置26。
除此之外,滑动天线装置30具有单极天线31和32,它们具有适当的弹性和导电性,由像镍线或钛线这样的有固定长度的线材制成。单极天线31及32在特定的空间内纵向并行排列,它们整体模压成型在棒型天线罩33里面,该天线罩由像塑料这样的材料制成。
安装的天线罩33通过天线固定金属配件26上的孔和天线罩25上的绝缘罩24的孔,可自由地沿螺旋型天线21的卷绕轴线而滑动。
而且,在天线罩33的顶部,用于插入和拉出滑动天线装置30的旋钮34以模压方式制成一体,并且在相邻位置安装了具有较宽直径的固定部件35,使旋钮34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放在外壳11内时作为天线固定装置使用。
在其对面,在天线罩33的下端,安装有一个与天线罩33一样由像塑料这样的绝缘材料制成的锁挡37,并且在相邻位置安装了具有宽直径的固定部件36,使锁挡37在天线罩33从外壳11里拉出时作为固定装置使用。而且,绝缘罩24的内表面上有槽,用来接受这个宽直径的固定部件36。
请注意,在图中,除了印制配线板13以外,未加斜线的部分都表示由导电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结构,螺旋型天线21的下端与高频电路14相连并由高频电路14经下列信号路径供电,该信号路径是:底座22-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金属配件12-弹性装置15,这样就使螺旋型天线21作为发射/接收天线来工作,而此时外壳11的屏蔽罩(未示出)的接地部件和印制配线板13就作为地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下旋钮34把滑动天线装置30放入外壳11,天线罩33就会插入,一直到旋钮34接触到天线罩25顶部的位置,如图1(B)所示,在这个位置上,宽直径固定部件35与天线固定装置26相连接,使天线罩33保持着插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极天线32与螺旋型天线21分离,因此它不响应天线的工作。但是,单极天线31的下端插入到一个相对于螺旋型天线21内部的固定深度,结果单极天线31与螺旋型天线21进行电磁连接以提供电源。而且,单极天线31的上端由螺旋型天线21的上端伸出一个固定的高度。
因此,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1作为发射/接收天线而协同工作,比如,在携带时处理对呼入的接收。
另一方面,如果旋动旋钮34把滑动天线装置30从外壳11里拉出来,天线罩33就会拉出,一直到锁挡37接触到接合金属配件23的位置,如图1(A)所示,在这个位置上,宽直径固定部件36与绝缘罩24里的槽相连接,使天线装置30保持着被拉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极天线31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分离的位置;它就与天线工作无关了。但是,单极天线32的下端插入到一个相对于螺旋型天线21内部的固定深度,结果单极天线32与螺旋型天线21在电磁上相连接。
另外,单极天线32的上端从螺旋型天线21的上端伸出一个固定的高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单极天线32通过绝缘罩24或类似部件与接合金属配件23及金属配件12在直流上绝缘。
因此,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作为发射/接收天线协同工作。另外,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单极天线32的上端从螺旋型天线21的上端伸出,天线的整体性能提高了,通话时的发射/接收可以可靠地进行。
在滑动天线30放在外壳11体内和从外壳11里拉出来的情况下,单极天线31或32插入到一个相对于螺旋型天线21的固定深度;结果,天线可以工作于两个频带,并且频带可以设定到预想的频带,就象上面介绍的实验结果一样清楚。如上所述,在本天线装置中,天线工作在两个相隔非常大的频带上。另外,把两个频带互相靠近就可以获得宽带天线特性。另外滑动天线装置30在携带时可放在电话机体内、通话时从电话机里拉出来是十分有用的性能。
进一步说,对这两个频带可以进行精确地调谐。而且,单极天线31同样是作为天线使用,所以天线收起来时天线的物理长度可以缩短,并且所占空间也可以减少;结果促进了移动电话的小型化。
另外,天线罩33安装有锁挡37,可使拉出天线罩33时的拉伸强度提高。旋钮34也可作为锁挡使用,以防止天线罩在外壳11里掉下来。
天线接合金属配件23通过螺丝与天线固定金属配件12相连,因此需要时可连接其它天线,也可连接汽车接受器。
图2(A)和2(B)显示的是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其中图2(A)显示的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的状态,图2(B)显示的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这个例子中,天线装置的结构同样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类似,但是,在螺旋型天线21的上端加了一个导电底座27,它与天线21相接触,而且那里还安装了导电接合金属配件28。
此外,在天线罩33的顶部安装有一个螺旋型天线41。螺旋型天线41由一根有弹性的导线比如钢琴弦制成,它的卷绕轴线位于螺旋型天线21卷绕轴线的延伸线上,它的上端位置与单极天线31的上端位置几乎类似,而且单极天线31的下端从它的下端伸出。
此外,在螺旋型天线41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导电底座42,该底座与天线41相接触,并且在天线罩33上安装有一个连接金属配件43,该配件在天线收起来时与底座42和接合金属配件28有电的连接。另外还安装有天线罩44用来罩住螺旋型天线41和底座42,该天线罩由像塑料这样的绝缘材料制成,形状像一个倒扣的杯子。
根据如图2(A)所示的结构,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在滑动天线装置30被拉出来的情况下作为发射/接收天线协同工作,与图1(A)所示情况类似。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型天线41和单极天线31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分别为非电磁连接的位置上,因此它们不再作为天线工作。
因此,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通过设定它们的参数能很好地工作在两个频带上。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收起来时,螺旋型天线21通过底座27、接合金属配件28、连接金属配件43和底座42与螺旋型天线41相连接。就是说,螺旋型天线21的电子天线长度被螺旋型天线41延长了。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单极天线31与螺旋型天线41有电磁连接。但是,单极天线32与螺旋型天线21和41则电磁分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型天线41和21以及单极天线31通过设定螺旋型天线41和单极天线31的参数很好地工作于两个频带。
在本实施方案中,有意安排螺旋型天线41在天线收回时作为天线的一部分来工作,因此可以分别实现天线在收回和拉出状态下的优化方案。
图3显示的是图2(A)和2(B)中说明的天线装置的回程损耗频率特性测量结果示例。请注意,在本实施方案中,假定:
天线21的螺旋圈数为5次;
天线21和41的全部螺旋圈数为6圈;
天线21和41的螺距为4[mm];
天线21和41的螺旋直径为6.5[mm];
单极天线31的长度为39[mm];
单极天线32的长度为55[mm]。
本实验结果清楚表明,图2(A)和2(B)中的天线装置工作于两个频带,800MHz和1.9GHz,无论是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放在外壳11内的情况下(实线表示),还是在装置30拉出来的情况下(虚线表示)。
图4(A)和4(B)显示的是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第三实施方案。其中图4(A)显示的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的状态,图4(B)显示的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的结构与图1(A)和图1(B)中的情况类似。
另外,类似于图3(A)和3(B)中的情况,在天线罩33的顶部安装有螺旋型天线41,并且在天线罩33的下端安装有导电底座42,单极天线31的上端与底座42相电连接。
根据以上图4(A)所示的结构,当滑动天线装置30从外壳11拉出来时,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作为发射/接收天线协同工作。此时,螺旋型天线41和单极天线31位于与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所以它们不再作为天线工作。
结果,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2通过事先设定它们的参数而很好地工作在两个频带上。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放在外壳11内的情况下,螺旋型天线41通过底座42与单极天线31相连接,而单极天线31与螺旋型天线21电连接。但是,单极天线32与螺旋型天线21并没有电磁连接。
相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型天线41和21通过事先设定它们的参数而很好地工作在两个频带上。
同样是在这个示例中,有意安排螺旋型天线41在天线收回时作为天线的一部分来工作,因此可以实现天线在收回和拉出状态下的优化方案。
图5(A)和5(B)显示的是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第四实施方案。其中图5(A)显示的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的状态,图5(B)显示的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天线装置的结构与图1(A)和1(B)中的实施方案类似,但不同点在于天线罩33上只安装了单极天线31。
根据图5(A)所示的结构,当滑动天线装置30拉出来时,与图1(A)中情况类似,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1作为发射/接收天线协同工作。结果,滑动天线装置30通过事先设定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1的参数而很好地工作在两个频带上。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同样是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收回的情况下,单极天线31与螺旋型天线21相电连接。结果,螺旋型天线21和单极天线31通过事先设定它们在这种情况下的参数而很好地工作在两个频带。
图6(A)和6(B)显示的是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第五实施方案。其中图6(A)显示的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的状态,图6(B)显示的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天线装置的结构同样基本上与图1(A)和1(B)中的实施方案类似,但是,螺旋型天线21上固定地安装了一个空单极天线29。在这种情况下,空单极天线29成管状,由导电材料制成,它与螺旋型天线21位于同一个轴上,以便于套在天线罩33上。
另外,空单极天线29安装时上端从螺旋型天线21的上端伸出一个固定高度,下端则插入到螺旋型天线21的一个特定深度。
单极天线32作为在天线罩33上的天线而安装,使导电接合金属配件38与天线32的下端相电连接。
根据图6(A)所示的结构,当滑动天线装置30拉出来时,螺旋型天线21和空单极天线29相互作电磁连接,单极天线32通过接合金属配件38与空单极天线29连接。因此,螺旋型天线21、空单极天线29和单极天线32作为发射/接收天线以两个频带协同工作。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同样是在滑动天线装置30收回的情况下,空单极天线29与螺旋型天线21有电的连接。相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型天线21和空单极天线29通过事先设定螺旋天线21和单极天线29的参数而很好地工作在两个频带上。
图7(A)和7(B)显示的是本发明天线装置的第六实施方案。其中图7(A)显示的是天线从电话机体内拉出来的状态,图7(B)显示的是天线放在电话机体内的状态。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天线装置的结构与图1(A)和1(B)中的实施方案类似,但是,在锁挡37里安装了一个金属锁挡39来提高滑动天线装置30拉出时的拉伸强度。这个天线装置与图1(A)和1(B)中的实施方案工作方式相同。
请注意,金属锁挡39的形状可以任意修改,而且它可以应用在图2(A)和2(B)、图4(A)和4(B)、图5(A)和5(B)、图6(A)和6(B)的实施方案中。
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可用于便携式无线电终端,比如移动电话。
另外,本发明的天线装置还可用于有必要在天线放在设备内部和天线从设备向外拉出这两种情况下都能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laims (8)
1.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一个固定天线装置和一个可自由收回的滑动天线装置,其中:
上述的固定天线装置具有一个螺旋型天线;
上述的滑动天线装置包括:
与上述螺旋型天线安装在同一个轴线上的第一单极天线;
第二单极天线;以及
用来支撑位于上述第一单极天线延伸轴线上的上述第二单极天线的天线罩;
当上述滑动天线装置拉出来时,上述第一单极天线被支撑在位于与上述螺旋型天线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而上述第二单极天线被支撑在位于与上述螺旋型天线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
当上述滑动天线装置收起来时,上述第一单极天线被支撑在位于与上述螺旋型天线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而上述第二单极天线被支撑在位于与上述螺旋型天线没有电磁连接的位置上;以及
上述第一和第二单极天线通过上述螺旋型天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当上述滑动天线装置收回和拉出时,天线长度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上述滑动天线装置另外还有一个与上述第一单极天线的一部分相连接的螺旋型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当上述滑动天线装置拉出时,上述第二单极天线的上端从上述螺旋型天线伸出一个特定的高度,上述第二单极天线的下端插入上述螺旋型天线一个特定的深度;并且
上述第一单极天线几乎全部位于上述螺旋型天线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上述第一单极天线和上述第二单极天线可彼此变成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上述螺旋型天线的同一轴线上安装一个空单极天线;并且
在上述单极天线与空单极天线有电磁连接的状态下,上述单极天线被设置成可在空单极天线中自由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上述第二单极天线的下端装设有一个锁挡。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上述天线装置作为便携式无线电终端的天线而工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4231495 | 1995-02-07 | ||
JP42314/95 | 1995-02-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828A true CN1146828A (zh) | 1997-04-02 |
CN1094664C CN1094664C (zh) | 2002-11-20 |
Family
ID=1263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90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664C (zh) | 1995-02-07 | 1996-02-07 | 双频带天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031493A (zh) |
EP (1) | EP0755091A4 (zh) |
KR (1) | KR100232981B1 (zh) |
CN (1) | CN1094664C (zh) |
CA (1) | CA2186112C (zh) |
FI (1) | FI963958A (zh) |
WO (1) | WO199602496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8079C (zh) * | 1999-12-23 | 2007-01-31 | 电子部品研究院 | 用于移动电信单元的双频带天线 |
CN106207390A (zh) * | 2016-07-29 | 2016-12-07 |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防辐射式天线 |
CN106207450A (zh) * | 2016-06-24 | 2016-12-07 |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防辐射的手机天线 |
CN111983551A (zh) * | 2020-07-10 | 2020-11-24 | 王涛 | 一种高接收能力的无线电测向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2434B (fi) * | 1996-08-22 | 1998-11-30 | Filtronic Lk Oy | Kahden taajuuden antenni |
US5764191A (en) * | 1996-10-07 | 1998-06-09 | Sony Corporation | Retractable antenna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radio device |
US6075488A (en) * | 1997-04-29 | 2000-06-13 | Galtronics Ltd. | Dual-band stub antenna |
US5945953A (en) * | 1997-04-30 | 1999-08-31 | Sony Corporation | Retractable antenna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radio apparatus |
US6310578B1 (en) * | 1997-10-28 | 2001-10-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ultiple band telescope type antenna for mobile phone |
FR2772219B1 (fr) * | 1997-12-09 | 2000-02-04 | Sagem | Antenne filaire pour terminal portable de radiotelephonie |
JP3163480B2 (ja) * | 1998-01-19 | 2001-05-08 |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 ホイップ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BR9917171A (pt) * | 1998-02-27 | 2001-12-04 | Motorola Inc | Antena adaptada para operar em várias bandas defrequência |
US6611691B1 (en) | 1998-12-24 | 2003-08-26 | Motorola, Inc. | Antenna adapted to operate in a plurality of frequency bands |
EP0954054A1 (en) * | 1998-04-30 | 1999-11-03 | Kabushiki Kaisha Yokowo | Folded antenna |
KR100304354B1 (ko) * | 1998-06-11 | 2001-09-24 | 구관영 | 용량성결합방식에의한이중대역신축가능형안테나 |
JP2000004112A (ja) * | 1998-06-15 | 2000-01-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アンテナ |
NO993414L (no) | 1998-07-22 | 2000-01-23 | Vistar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Integrert antenne |
JP2000059118A (ja) * | 1998-08-07 | 2000-02-25 | Tokin Corp | 伸縮式ホイップアンテナ |
FI981835A (fi) * | 1998-08-27 | 2000-02-28 | Lk Products Oy | Radiolaitteen antenni ja menetelmä sen valmistamiseksi sekä radiolaite |
KR100291554B1 (ko) * | 1998-09-25 | 2001-07-12 | 김춘호 |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이중대역안테나 |
US6133885A (en) * | 1998-11-03 | 2000-10-17 | Motorola, Inc. | Non-telescoping antenna assembly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3537770B2 (ja) * | 1999-04-06 | 2004-06-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装置および携帯無線装置用筐体の製造方法 |
JP3611754B2 (ja) * | 1999-08-24 | 2005-01-19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アンテナ構造 |
KR20010069052A (ko) * | 2000-01-12 | 2001-07-23 | 김형곤 | 양방향 통신용 복합 안테나 |
US6419506B2 (en) * | 2000-01-20 | 2002-07-16 | 3Com Corporation | Combination miniature cable connector and antenna |
US6417808B1 (en) | 2000-03-07 | 2002-07-09 | Nec Corporation | Transceiver including antenna apparatus which is compactly accommodated in body of transceiver |
JP3492613B2 (ja) * | 2000-04-14 | 2004-02-03 |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
GB2376132A (en) * | 2001-06-01 | 2002-12-04 | David Ganeshmoorthy | Helical antenna inside insulating cylinder |
JP3726070B2 (ja) * | 2002-05-28 | 2005-12-14 |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 携帯無線端末 |
JP4037703B2 (ja) * | 2002-06-28 | 2008-01-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内蔵アンテナ及び無線機 |
US7147491B1 (en) * | 2005-05-20 | 2006-12-12 | Kyocera Wireless Corp. | Non-continuous counterpoise shield |
JP2007126026A (ja) * | 2005-11-04 | 2007-05-2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アンテナ装置 |
US20070290932A1 (en) * | 2006-06-19 | 2007-12-20 | Quintin Morris | Mobile device with protective antenna cover |
CN101800357B (zh) * | 2009-02-09 | 2013-01-02 |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频印刷式单极天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7450A (ja) * | 1989-06-05 | 1991-01-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コードレスボタン電話装置 |
JP2797122B2 (ja) * | 1989-07-28 | 1998-09-17 | 東洋通信機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JP2989946B2 (ja) * | 1991-10-04 | 1999-12-1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電話用伸縮アンテナ装置 |
US5343213A (en) * | 1991-10-22 | 1994-08-30 | Motorola, Inc. | Snap-in antenna assembly |
JP2520557B2 (ja) * | 1993-02-26 | 1996-07-3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
EP0634806A1 (en) * | 1993-07-13 | 1995-01-18 | Kabushiki Kaisha Yokowo | Radio antenna |
JPH0738316A (ja) * | 1993-07-26 | 1995-02-07 | Harada Ind Co Ltd | 携帯電話機用伸縮形アンテナ |
-
1996
- 1996-02-07 EP EP96901949A patent/EP075509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6-02-07 US US08/704,757 patent/US6031493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2-07 KR KR1019960705553A patent/KR10023298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02-07 CA CA002186112A patent/CA2186112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2-07 CN CN96190081A patent/CN10946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2-07 WO PCT/JP1996/000253 patent/WO1996024965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6-10-03 FI FI963958A patent/FI963958A/fi unkno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8079C (zh) * | 1999-12-23 | 2007-01-31 | 电子部品研究院 | 用于移动电信单元的双频带天线 |
CN106207450A (zh) * | 2016-06-24 | 2016-12-07 |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防辐射的手机天线 |
CN106207390A (zh) * | 2016-07-29 | 2016-12-07 |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防辐射式天线 |
CN111983551A (zh) * | 2020-07-10 | 2020-11-24 | 王涛 | 一种高接收能力的无线电测向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I963958A0 (fi) | 1996-10-03 |
FI963958A (fi) | 1996-10-09 |
CA2186112A1 (en) | 1996-08-15 |
CN1094664C (zh) | 2002-11-20 |
CA2186112C (en) | 2001-01-30 |
KR100232981B1 (ko) | 1999-12-01 |
EP0755091A1 (en) | 1997-01-22 |
EP0755091A4 (en) | 1997-03-26 |
US6031493A (en) | 2000-02-29 |
WO1996024965A1 (fr) | 1996-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664C (zh) | 双频带天线装置 | |
CN1210839C (zh) | 一种用于发射和/或接收rf波的天线设备 | |
CN1103126C (zh) | 天线以及使用该天线的无线电设备 | |
CN1112741C (zh) | 天线装置 | |
CN1862878A (zh) | 天线 | |
CN1146077C (zh) | 用于移动通信的双频带天线 | |
CN1524319A (zh) | 移动体通信用宽频带天线 | |
CN2896564Y (zh) |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 |
CN1266292A (zh) | 天线装置 | |
CN1879256A (zh) | 天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天线的便携无线终端 | |
CN1653645A (zh) | 便携式无线设备天线 | |
CN1661855A (zh) | 装载天线的无线装置 | |
CN101043102A (zh) | 倒f形平板天线 | |
CN1441980A (zh) | 天线和使用该天线的无线装置 | |
CN1218308A (zh) | 适于用在移动式无线电装置中的多频带天线 | |
CN1762071A (zh) | 耳机天线、用于该耳机天线的复合线圈和同轴电缆以及配备有该耳机天线的无线电设备 | |
CN1333602A (zh) | 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电终端 | |
CN1447610A (zh) | 移动无线通信用天线 | |
CN1784812A (zh) | 耳机天线和包括耳机天线的无线装置 | |
CN1473375A (zh) | 用于蜂窝无线装置的天线 | |
CN1339849A (zh) | 天线装置和便携无线通信装置 | |
CN1341978A (zh) | 天线装置及包含该天线装置的无线设备 | |
CN1977422A (zh) | 可折叠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 |
CN1230800A (zh) | 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机内天线 | |
CN1627558A (zh) | 天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