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5941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65941A CN114665941A CN202210399938.XA CN202210399938A CN114665941A CN 114665941 A CN114665941 A CN 114665941A CN 202210399938 A CN202210399938 A CN 202210399938A CN 114665941 A CN114665941 A CN 114665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transmission
- call
- antenna
- terminal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其中方法通过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预设频段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将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到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较远的天线,从而降低通话频段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进而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USB3.0是由英特尔等公司发起的标准接口规范。USB3.0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与音频设备/智能设备的连接提供了一个标准接口,各种器件能够采用这种低成本的接口进行即插即用连接。新的USB3.0在保持与USB2.0兼容性的同时,还有下面几项增强功能:提高传输速率(USB3.0:5Gbps,USB2.0:480Mbps),更好的电源管理,器件识别更快速,数据处理更快速。然而,在采用如USB3.0在内的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传输中断的问题,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包括:
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若所述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所述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所述预设频段为干扰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所述目标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
将所述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相应地,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所述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所述预设频段为干扰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所述目标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
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加载时执行如本申请提供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加载存储器储存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本申请提供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即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预设频段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将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到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较远的天线,从而降低通话频段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进而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某些实施例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某些实施例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其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或者集成了该数据传输装置的电子设备,其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车载终端或者智能穿戴式设备等。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可以如下:
在110中,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以下以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数据传输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具体地,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中。
其中,受消费类电子终端提高分辨率和提高存储性能的需求推动,用户在实现电子终端与互联网资源连接时,希望能得到更快速,更稳定的传输性能,以达到资源下载、存储以及共享的目的。在该背景下,USB3.0标准接口也就应运而生。USB3.0标准接口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还具有传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以及独立供电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然而,USB3.0使用扩频技术,在其运行高速传输信号的同时,带来了0~5GHz的宽频噪声。尤其是在2.4GHz~2.5GHz频段范围有约20dB的噪声,足以干扰无线设备(例如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耳机)的正常使用。同样地,USB3.0的抗干扰性能也较差,因此连接器与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框的接地措施至关重要。连接器附近的天线,进行大功率呼叫时候(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天线辐射的主波能量会对USB3.0的传输造成干扰,导致了USB3.0传输断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情况下的通话导致USB3.0数据传输中断,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USB3.0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当终端的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连接了USB3.0并接收到通过连接的USB3.0进行数据传输的指令时,可以先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以确定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包括:
A、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进行检测;
B、当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AP接收到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连接USB3.0进行数据传输的指令时,可以无需直接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而是可以先进行数据传输并对当前数据传输的速率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当前数据传输的速率大于一个预设的目标速率值时,则可以确定当前数据传输并未受到干扰或者受到的干扰较小,则无需进行进一步的通话控制;相反,如果检测到当前数据传输的速率小于该目标速率值时,则可以确定当前数据传输受到信号干扰导致传输下降或者传输中断,那么此时需要对通话过程进行控制来避免当前通话对数据传输的信号干扰。即当传输速率小于预设目标速率值时,再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包括:
1、当检测到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向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目标广播,目标广播用于控制射频调制解调器获取终端的通话状态信息;
2、接收射频调制解调器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并基于通话状态信息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具体可以通过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即射频modem来进行通话检测。其中,该射频modem可以集成在终端的基带处理器(Baseband Processor,BP)中。一般情况下终端将AP和BP分开,因为射频控制相关的功能(如信号调制、编码、射频位移等)都是高度的时间相关的,最好能将这些函数放在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核上运行,并在这个CPU核上运行一个实时的操作系统,这样AP核上操作系统和驱动的漏洞就不会导致设备发送灾难性的数据到移动网络中;并且一旦BP被设计和认证好,不管采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怎么变化,它都可以正确的执行通讯功能,手机的设计者也可以更加自由的设计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具体地,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都在AP上运行;射频通讯和控制软件,则运行在BP上。
当终端的AP检测到需要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连接USB3.0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向BP中的射频modem发送一条广播,此处可以称为目标广播。该目标广播用于控制射频modem对BP中的射频通话状态进行获取,即控制射频modem对终端的通话状态信息进行获取。射频modem在获取到终端的通话状态信息后,便可以将获取到的通话状态信息返回给AP,AP便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通话状态信息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其中,通话检测具体可以包括检测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以及当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进一步检测终端处于何种类型的通话状态。其中,终端的通话状态类型具体可以包括GSM通话(即2G通话)、3G通话(其中3G即为3-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Evolution,VoLTE)通话(即4G通话)以及新空口(New Radio,NR)通话(即5G通话)。射频modem可以通过检测在工作的语音通道的频段来确定终端当前处于何种类型的通话状态。
在120中,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
其中,当AP通过射频modem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确定终端当前处于通话状态时,可以进一步确定终端当前处于何种类型的通话。例如确定终端当前处于GSM通话或者处于3G通话等。
此时可以进一步判断终端当前所述的通话类型是否为预设的通话类型。其中,由于不同的通话类型采用的频段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判断终端当前所采用的通话频段来判断通话是否采用了预设通话类型进行通话。当确定了终端采用了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此处预设频段可以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具体例如GSM通话类型对应的频段时,可以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一个目标天线,其中此处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
具体地,一个终端可以有多个天线,例如移动手机便具有上天线和下天线,一般上天线安装在移动手机的顶端,下天线一般安装在移动手机的底端靠近麦克风和有线数据传输接口或者电源接口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手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手机10包含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3,该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3可以用于连接USB3.0进行数据传输。此外,移动手机10还包含上天线11和下天线12。移动手机在通话时,可以采用上天线11进行通话也可以采用下天线12进行通话,具体并未限定移动手机通话所采用的天线,移动手机通话所采用的天线可以根据实时的通话质量情况进行来回的切换。然而,由于移动手机的下天线12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3位置很近,若采用下天线进行通话,则下天线产生的辐射的主波能量则会对USB3.0的数据传输造成干扰,甚至可能会造成USB3.0数据传输断流的问题。那么此时便可以确定移动手机的上天线11为目标天线。由于移动手机的上天线11相对于下天线12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13的位置更远,其辐射产生的能量对USB3.0的干扰便会下降很多,从而可以保证USB3.0可以稳定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移动手机10还包括射频modem14,射频modem14与上天线11以及下天线12分别连接,射频modem14用于对上天线11与下天线12进行工作状态的具体控制。
上述移动手机只是一个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具有更多数量的天线,例如具有三个或者更多的天线。那么,当确定当前数据传输受到干扰,即数据传输的速率小于目标速率值时,便确定了当前的数据传输受到了干扰,也即终端当前处于预设频段的通话状态时,便可以进一步确定终端当前通话所采用的天线。例如终端具有三个天线,分别为天线A、天线B以及天线C,这三个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由近至远。那么如果确定当前通话所采用的天线为天线A时,便可以确定天线B或天线C为目标天线;若当前通话所采用的天线为天线B时,便可以确定天线C为目标天线。若当前通话所采用的天线为天线C时,则还确定天线C为目标天线。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具有多个天线时,可以确定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距离最远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在130中,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其中,在确定了目标天线后,可以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由于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相对于当前通话所采用的天线的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更远,因此基于目标天线进行通话所产生的辐射的主波能量对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连接的USB3.0的干扰更小,从而可以提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采用USB3.0进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包括:
1、根据目标天线生成天线锁定指令;
2、向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天线锁定指令以使得射频调制解调器将当前通话的天线锁定于目标天线。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具体可以为向射频modem发送锁天线指令,该锁天线指令用于控制射频modem将当前通话的天线锁定于目标天线。具体地,AP可以先根据确定的目标天线生成天线锁定指令,然后将该天线锁定指令发送给射频modem,使得射频modem将通话天线锁定于目标天线。例如当确定了目标天线为移动手机的上天线时,便可以向射频modem发送将通话天线锁定在上天线的指令,以使得射频modem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移动手机的上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A、获取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
B、当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按照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数据传输速率达到目标速率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获取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效率,即此时AP可以进一步获取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若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目标天线上之后,USB3.0进行数据传输的速率能够达到目标速率值,则说明锁定目标天线进行通话已经改善了通话能量对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问题,此时可以继续通过USB3.0进行数据传输。若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目标天线之后测试得到USB3.0数据传输速率仍然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速率值,则可以进一步按照预设的步长逐步降低通话功率直至通过USB3.0进行数据传输的速率达到目标速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按照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数据传输速率达到目标速率值,包括:
B1、当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根据预设调整步长生成功率调节指令;
B2、向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功率调节指令,以使得射频调制解调器根据预设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数据传输速率达到目标速率值。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射频modem来对通话功率进行调整。具体地,当AP检测到通过将通话天线绑定在目标天线中进行通话后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仍然未能达到预设的目标速率值时,便可以进行以根据预设调整步长生成功率调节指令,该功率调节指令用于调节通话功率。然后,AP将生成的功率调节指令发送给射频modem,使得射频modem采用该预设调整步长对当前通话的通话功率进行降低。其中,在终端采用USB3.0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若终端也处于通话状态,则影响USB3.0的数据传输稳定性的因素较大概率就是通话时的天线辐射,此时通过控制通话天线远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可以降低有线数据传输接口附近的天线辐射,从而减小对USB3.0数据传输的影响。若控制通话天线远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后USB3.0的传输速率仍然未能达到预设的目标速率值时,便可以进一步通过降低通话功率的方式来进一步降低USB3.0接口处的辐射强度,以降低对USB3.0的数据传输的干扰。其中,对通话功率的降低,可以按照一定的调整步长进行逐步降低,以避免降低过多导致通话质量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具有多个天线的终端中,当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目标天线上而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仍然未能达到目标速率值时,可以进一步判断终端中是否存在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目标天线与有线数据传输接口之间距离的更优天线,如果有则可以将通话天线进一步锁定到该更优天线上进行通话以进一步降低USB3.0接口处的辐射强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对USB3.0的数据传输干扰,提升USB3.0数据传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数据传输结束时,向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锁定解除指令,锁定解除指令用于解除对通话天线的锁定。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目标天线上之后,可以实时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监测。若监测到数据传输结束,则为了保证通话质量,可以解除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目标天线上的天线锁定操作。具体地,在将通话天线锁定在目标天线上之后,AP可以实时对数据传输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数据传输结束后,AP可以进一步向射频modem发送锁定解除指令,射频modem在接收到锁定解除指令后,进一步解除对通话天线的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在通话控制的过程中也做过对通话功率的降低控制,那么在数据传输结束后,可以进一步解除对通话功率的降低操作,使得通话功率恢复到初始值,从而保证通话质量。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终端采用USB3.0进行数据传输时,若检测到终端同时也在进行预设频段的通话,则可以将终端的通话天线锁定在距离USB3.0数据传输接口较远的天线上。该方法减小了通话辐射的能量对USB3.0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保证了USB3.0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USB3.0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也会带来噪声,也会对通话过程的通话质量产生干扰,因此将通话天线锁定在距离USB3.0接口较远的天线上,还可以进一步改善通话的质量。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预设频段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将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到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较远的天线,从而降低通话频段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进而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可以如下:
在210中,当移动终端的AP接收到采用USB3.0进行数据传输的指令时,向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发送广播。
当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接口连接了USB3.0,然后用户发起了数据传输,移动终端的AP接收到数据传输的指令后,便会向移动终端的BP中的射频modem发送一个广播,该广播用于控制射频modem对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在220中,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在接收到AP发送的广播后便对移动终端的通话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通话状态。若移动终端没有处于通话状态,则可以执行步骤280,即执行USB3.0的数据传输。
在230中,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GSM通话状态。
当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可以进一步检测移动终端是否处于GSM通话状态。一般情况下,当移动终端处于3G、4G或者5G通话时,其产生的辐射能量较小,对USB3.0的数据传输干扰较小。若检测到移动终端是采用3G、4G或者5G通话时,则可以执行步骤280,即执行USB3.0的数据传输。若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GSM通话状态,则可以执行步骤240。
在240中,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将GSM通话锁定到上天线。
当确定了移动终端采用了GSM通话时,则可以将GSM通话的天线锁定到移动终端的上天线。其中,由于一般情况下移动终端的下天线设置于数据传输接口处,而上天线设置于移动终端的顶端距离数据传输接口位置较远。因此采用移动终端的上天线进行通话时天线产生的辐射对USB3.0接口处的影响也较小。同时,USB3.0产生的噪声对通话的干扰也会减小,从而既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又提升了通话的通话质量。
在250中,移动终端的AP检测USB3.0的传输速率是否低于预设速率值。
在将通话天线锁定到移动终端的上天线之后,移动终端的AP可以进一步检测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否低于一个预设速率值。该预设速率值可以设定为480Mbps。若将通话天线锁定到上天线仍然不能保证USB3.0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那么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通话控制。
在260中,移动终端的AP向射频modem发送降功率指令。
具体地,若将移动终端的通话天线锁定到上天线后仍然不能保证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则可以进一步对通话功率进行降低处理。具体例如可以将GSM通话的通话功率降低3dB处理。此时移动终端的AP可以向射频modem发送降功率的指令,以使得射频modem对当前的GSM通话进行降功率处理。
在270中,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降低通话功率。
当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接收到移动终端的AP发送的降功率指令后,便可以根据该指令对当前GSM通话的功率进行降3dB处理。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小的降功率步长,射频modem根据该步长逐步降低GSM通话的功率并实时监控降功率过程中USB3.0接口出数据传输的速率变化,当USB3.0接口数据传输速率达到预设的传输速率值时,便可以停止降功率的操作,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在280中,移动终端的AP执行USB3.0数据传输。
当对GSM通话进行降功率处理后,可以继续执行USB3.0的数据传输任务。当移动终端未处于通话状态或者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但没有处于GSM通话状态时,也可以继续执行USB3.0的数据传输任务。
在290中,当检测到USB3.0数据传输停止,射频modem执行释放锁天线和降功率的指令。
其中,在执行USB3.0的数据传输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实时对数据传输状态进行检测,当监测到数据传输结束,则移动终端的AP向移动终端的射频modem发送解除指令,该解除指令用于释放所天线和降功率的指令,也就是接触前述锁定在上天线进行通话以及降低通话功率的指令。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300的一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300应用于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300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310,用于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确定模块320,用于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预设频段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
切换模块330,用于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
调整模块,用于当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按照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数据传输速率达到目标速率值。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根据预设调整步长生成功率调节指令;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功率调节指令,以使得射频调制解调器根据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数据传输速率达到目标速率值。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向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目标广播,目标广播用于控制射频调制解调器获取终端的通话状态信息;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射频调制解调器返回的通话状态信息,并基于通话状态信息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切换模块,包括: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天线生成天线锁定指令;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向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天线锁定指令以使得射频调制解调器将当前通话的天线锁定于目标天线。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解除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数据传输结束时,向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锁定解除指令,锁定解除指令用于解除对通话天线的锁定。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当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300与上文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以上相关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检测模块310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确定模块320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预设频段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切换模块330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将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到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较远的天线,从而降低通话频段信号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进而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上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上任一适于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请参照图5,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10和存储器42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4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比如ARM架构的处理器。
存储器42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可以为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相应地,存储器4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20的访问。处理器410通过执行存储器420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上任一数据传输方法,比如:
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终端进行通话检测;若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预设频段为干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目标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将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若所述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所述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所述预设频段为干扰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所述目标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
将所述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话之后,还包括:
获取通过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
当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按照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所述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所述目标速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按照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所述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所述目标速率值,包括:
当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根据预设调整步长生成功率调节指令;
向所述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所述功率调节指令,以使得所述射频调制解调器根据所述预设调整步长降低通话功率,直至所述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所述目标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向所述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目标广播,所述目标广播用于控制所述射频调制解调器获取所述终端的通话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射频调制解调器返回的所述通话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通话状态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话,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天线生成天线锁定指令;
向所述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所述天线锁定指令以使得所述射频调制解调器将当前通话的天线锁定于所述目标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数据传输结束时,向所述终端的射频调制解调器发送锁定解除指令,所述锁定解除指令用于解除对通话天线的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包括:
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数据传输的传输速率进行检测;
当所述传输速率低于目标速率值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终端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对所述终端进行通话检测;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终端采用预设频段进行通话时,从所述终端的多个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所述预设频段为干扰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频段,所述目标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大于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距离所述有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距离;
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通话采用的天线切换至所述目标天线进行通话。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加载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99938.XA CN114665941A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99938.XA CN114665941A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65941A true CN114665941A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3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99938.XA Pending CN114665941A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65941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2021196A1 (en) * | 1991-05-17 | 1992-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cdma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
CN107026682A (zh) * | 2017-03-31 | 2017-08-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9257081A (zh) * | 2018-09-03 | 2019-01-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WO2020114009A1 (zh) * | 2018-12-04 | 2020-06-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20210152194A1 (en) * | 2019-11-15 | 2021-05-20 | Queclink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 Antenna adjust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
CN113826423A (zh) * | 2019-08-09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840364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天线发射功率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4-15 CN CN202210399938.XA patent/CN1146659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2021196A1 (en) * | 1991-05-17 | 1992-1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cdma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
CN107026682A (zh) * | 2017-03-31 | 2017-08-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9257081A (zh) * | 2018-09-03 | 2019-01-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WO2020114009A1 (zh) * | 2018-12-04 | 2020-06-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3826423A (zh) * | 2019-08-09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10152194A1 (en) * | 2019-11-15 | 2021-05-20 | Queclink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 Antenna adjust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
CN113840364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天线发射功率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30492B (zh) |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US11671809B2 (en) | Bluetooth profile fast connect | |
CN111654316A (zh)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2867069B (zh) |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7147419A (zh) | 减少信号干扰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06130572B (zh) | 一种切换终端天线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834176A (zh) | 天线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
JP6961708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6685468A (zh) | 射频电路、终端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 |
CN108233956B (zh) | 天线共存互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8540152A (zh) | 射频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210258083A1 (en) |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Related Devices | |
CN110299930A (zh) |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683466A (zh) | 一种智能终端及射频干扰检测方法 | |
CN110234169B (zh) | 通信干扰调整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255185A (zh) | 一种切换终端天线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337718B (zh) |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337715B (zh)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665941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KR102225836B1 (ko) | 안테나의 성능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08769368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9257081B (zh) | 一种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14978229B (zh) | 射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152650B (zh) | 电磁波吸收参数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528683A (zh) | 载波聚合中载波参数的设置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