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8541B - 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58541B CN114658541B CN202210272766.XA CN202210272766A CN114658541B CN 114658541 B CN114658541 B CN 114658541B CN 202210272766 A CN202210272766 A CN 202210272766A CN 114658541 B CN114658541 B CN 1146585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temperature
- determining
- engine
- temperature
- coeffic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08—Safety, indicating, or supervising devices
- F02B77/089—Safety, indicating, or supervising devices relating to engine 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温指发动机排气管内的温度,过高的排气温度使得发动机的性能降低、油耗增加、排放量超标以及加速发动机内部零件的损耗,从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计算,并在计算的排温超过限值时,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EMS)会采取加浓等措施来降低排温,以避免发动机排温过高的情况。
现有技术,一般仅利用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等运行信息来确定发动机排温,排温确定结果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不仅利用发动机实际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还结合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排温,从而提高了排温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获取表征所述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将所述补偿排温与所述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所述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所述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包括:
获取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所述转速和所述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确定为基础排温;
利用所述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并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
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包括:
将所述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所述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
利用所述点火角效率,确定所述点火角排温。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包括:
将所述基础排温和所述点火角排温之和,确定为第一排温;
将所述第一排温与所述空燃比排温之差,确定为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部署所述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所述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包括:
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行驶总里程的情况下,将所述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所述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
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燃油总消耗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燃油总消耗量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所述第二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
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总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总运行时间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所述第三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
将所述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所述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所述补偿排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包括:
预估模块,用于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补偿模块,用于获取表征所述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排温与所述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所述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
所述预估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所述转速和所述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确定为基础排温;利用所述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并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所述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利用所述点火角效率,确定所述点火角排温。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基础排温和所述点火角排温之和,确定为第一排温;将所述第一排温与所述空燃比排温之差,确定为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部署所述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所述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补偿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行驶总里程的情况下,将所述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所述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燃油总消耗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燃油总消耗量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所述第二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总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总运行时间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所述第三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将所述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所述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所述补偿排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排温确定程序,以实现上述排温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以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排温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利用发动机实际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还结合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排温,从而提高了排温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温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排温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温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温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方法,由排温确定装置来实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温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进而利用运行数据,对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进行估计,得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运行数据包括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排温确定装置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包括:获取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转速和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确定为基础排温;利用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并利用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基于基础排温、空燃比排温,以及点火角排温,确定初始预估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运行数据包括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排温确定装置可以利用转速和负荷确定基础排温、利用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以及利用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进而根据基础排温、空燃比排温,以及点火角排温,得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获取的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转速和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可以是从预存的二维表中,查找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也可以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最佳点火提前角,以及理论空燃比计算得到的排气温度,具体的排气温度的获取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利用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可以从预存的排温与空燃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空燃比对应的排气温度,并将查找到的排气温度确定为空燃比排温,其中,排温与空燃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以图形、表格,或者其他任何形式预先存储至排温确定装置中,具体的存储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利用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包括:将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利用点火角效率,确定点火角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在得到点火角之后,将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并利用点火角效率,确定点火角排温,具体的,排温确定装置可以从预存的排温与点火角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点火角效率对应的排气温度,并将查找到的排气温度确定为点火角排温,其中,排温与点火角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以图形、表格,或者其他任何形式预先存储至排温确定装置中,具体的存储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基于基础排温、空燃比排温,以及点火角排温,确定初始预估排温,包括:将基础排温和点火角排温之和,确定为第一排温;将第一排温与空燃比排温之差,确定为初始预估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确定初始预估排温的方式为,将基础排温与点火角排温相加,再减去空燃比排温,即可得到初始预估排温,具体的计算方式见公式(1):
Tori=Tmbt+Tspark-Tlam (1)
其中,Tori为初始预估排温,Tmbt为基础排温,Tspark为点火角排温,Tlam为空燃比排温。
S102、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之后,进而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老化后的补偿排温。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特征数据包括部署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特征数据为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数据,具体的特征数据可以包括部署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消耗量,以及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包括:在特征数据包括行驶总里程的情况下,将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在特征数据包括燃油总消耗量的情况下,将燃油总消耗量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第二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在特征数据包括总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将总运行时间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第三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将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补偿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排温差可以是50℃、100℃,或者其他排温差,具体的预设排温差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果特征数据包括行驶总里程,将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比如,预设排温差为100℃,那么,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为排温相差100℃时对应的行驶里程数,具体的第一系数的计算方式见公式(2):
其中,λ1为第一系数,S1为行驶总里程,S为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果特征数据包括燃油总消耗量,将燃油总消耗量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第二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比如,预设排温差为100℃,那么,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为排温相差100℃时对应的燃油消耗量,具体的第二系数的计算方式见公式(3):
其中,λ2为第二系数,F1为燃油总消耗量,F为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果特征数据包括总运行时间,将总运行时间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第三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比如,预设排温差为100℃,那么,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为排温相差100℃时对应的运行时间,具体的第三系数的计算方式见公式(4):
其中,λ3为第一系数,t1为总运行时间,t为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将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补偿排温,其中,系数集合中包括第一系数、第二系数,以及第三系数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S103、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温确定装置在得到补偿排温和初始预估排温之后,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具体的计算方式见公式(5):
T=Tori+Tcom (5)
其中,T为最终预估排温,Tcom为补偿排温,Tori为初始预估排温。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排温确定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排温确定装置先利用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空燃比,以及点火角和最佳提前点火角分别确定了基础排温、空燃比排温,以及点火角排温,进而利用基础排温、空燃比排温,以及点火角排温确定初始预估排温,然后,排温确定装置利用部署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总运行时间分别确定第一系数、第二系数,以及第三系数,并将第一系数、第二系数,以及第三系数中最大的系数与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补偿排温,最后,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方法,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本发明提供的排温确定方法,不仅利用发动机实际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还结合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排温,从而提高了排温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温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包括:
预估模块301,用于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补偿模块302,用于获取表征所述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确定模块303,用于将所述补偿排温与所述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所述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可选的,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
所述预估模块301,具体用于获取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所述转速和所述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确定为基础排温;利用所述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并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可选的,所述预估模块301,具体用于将所述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所述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利用所述点火角效率,确定所述点火角排温。
可选的,所述预估模块301,具体用于将所述基础排温和所述点火角排温之和,确定为第一排温;将所述第一排温与所述空燃比排温之差,确定为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可选的,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部署所述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所述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可选的,所述补偿模块302,具体用于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行驶总里程的情况下,将所述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所述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燃油总消耗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燃油总消耗量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所述第二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所述总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总运行时间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所述第三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将所述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所述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所述补偿排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温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所述排温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通信总线403;
所述通信总线403,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401和所述存储器402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4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402中存储的排温确定程序,以实现上述排温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运行数据,确定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获取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将补偿排温与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本发明提供的排温确定装置,不仅利用发动机实际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还结合表征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确定发动机排温,从而提高了排温确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以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排温确定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自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排温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获取表征所述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将所述补偿排温与所述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所述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所述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包括:
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行驶总里程的情况下,将所述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所述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
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燃油总消耗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燃油总消耗量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所述第二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
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总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总运行时间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所述第三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
将所述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所述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所述补偿排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所述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包括:
获取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所述转速和所述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确定为基础排温;
利用所述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并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
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包括:
将所述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所述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
利用所述点火角效率,确定所述点火角排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包括:
将所述基础排温和所述点火角排温之和,确定为第一排温;
将所述第一排温与所述空燃比排温之差,确定为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部署所述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所述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6.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估模块,用于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发动机在运行期间的运行数据,并利用所述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初始预估排温;
补偿模块,用于获取表征所述发动机老化程度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所述特征数据,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补偿排温;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补偿排温与所述初始预估排温之和,确定为所述发动机的最终预估排温;
所述补偿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行驶总里程的情况下,将所述行驶总里程与预设排温差对应的里程数之比,确定为第一系数,并将所述第一系数添加至系数集合中;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燃油总消耗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燃油总消耗量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燃油消耗量之比,确定为第二系数,并将所述第二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在所述特征数据包括总运行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总运行时间与所述预设排温差对应的运行时间之比,确定为第三系数,并将所述第三系数添加至所述系数集合中;将所述系数集合中最大的系数与所述预设排温差之积,确定为所述补偿排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包括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点火角,以及空燃比,
所述预估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理论空燃比下,与所述转速和所述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确定为基础排温;利用所述空燃比确定空燃比排温,并利用所述点火角确定点火角排温;基于所述基础排温、所述空燃比排温,以及所述点火角排温,确定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点火角对应的扭矩与所述最佳点火提前角对应的扭矩之比,确定为点火角效率;利用所述点火角效率,确定所述点火角排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基础排温和所述点火角排温之和,确定为第一排温;将所述第一排温与所述空燃比排温之差,确定为所述初始预估排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部署所述发动机的车辆的行驶总里程、燃油总消耗量,以及所述发动机的总运行时间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11.一种排温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排温确定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温确定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以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温确定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2766.XA CN114658541B (zh) | 2022-03-18 | 2022-03-18 | 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2766.XA CN114658541B (zh) | 2022-03-18 | 2022-03-18 | 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8541A CN114658541A (zh) | 2022-06-24 |
CN114658541B true CN114658541B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2029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72766.XA Active CN114658541B (zh) | 2022-03-18 | 2022-03-18 | 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5854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69580A1 (en) * | 2004-12-08 | 2006-06-14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A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regeneration of a particulate filter |
CN103291481A (zh) * | 2013-05-24 | 2013-09-11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的预喷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电控系统 |
CN111946472A (zh) * | 2020-07-24 | 2020-11-17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空燃比和催化器储氧量的排温保护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94042A (ja) * | 1983-04-19 | 1984-11-02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量制御方法 |
JP3063517B2 (ja) * | 1994-03-14 | 2000-07-1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
JP3799824B2 (ja) * | 1998-06-26 | 2006-07-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
DE10034143A1 (de) * | 2000-07-13 | 2002-02-07 | Volkswagen Ag | Verfahren zur Adaption eines Katalysatortemperatur-Sollbereichs für einen NOx-Speicherkatalysator |
JP3978765B2 (ja) * | 2001-09-26 | 2007-09-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油拡散ポンプの運転方法及び油拡散ポンプの制御装置並びに真空排気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
DE10323247A1 (de) * | 2003-05-22 | 2004-12-09 | Umicore Ag & Co.Kg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ntriebssystems aus einem Dieselmotor mit einem Dieseloxidationskatalysator zur Abgasreinigung |
JP4424182B2 (ja) * | 2004-12-06 | 2010-03-0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の排気温度推定装置 |
DE102010037431A1 (de) * | 2010-09-09 | 2012-03-1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rfahren zum Anpassen einer exothermen Reaktion im Abgas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
CN104847509B (zh) * | 2015-06-11 | 2018-03-2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Tgdi发动机的排气温度控制方法及排气温度控制装置 |
US10337384B2 (en) * | 2016-02-26 | 2019-07-0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xhaust temperature |
US10550749B2 (en) * | 2017-03-20 | 2020-02-04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sensor diagnostic system |
US11073061B2 (en) * | 2018-09-26 | 2021-07-2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ulticomponent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an oxygen storage catalyst |
CN113550817B (zh) * | 2020-04-24 | 2023-03-03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尾气处理装置的中心温度修正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3-18 CN CN202210272766.XA patent/CN1146585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69580A1 (en) * | 2004-12-08 | 2006-06-14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A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regeneration of a particulate filter |
CN103291481A (zh) * | 2013-05-24 | 2013-09-11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的预喷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电控系统 |
CN111946472A (zh) * | 2020-07-24 | 2020-11-17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空燃比和催化器储氧量的排温保护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唐为义 ; .典型工况解析催化器烧蚀及电控应对策略.内燃机.2016,(02),全文. * |
赵海阳 ; .基于正交试验的发动机排温优化.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03),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8541A (zh) | 2022-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161523A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dvance ignition ang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gnition systems | |
US11118555B2 (en)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ual ignition sources for a vehicle | |
US20200158034A1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system | |
JP2005113877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CN112761803A (zh) | 燃气喷射瞬态补偿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
CN114658541B (zh) | 一种排温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709657B (zh) | 一种发动机点火角分缸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 |
CN113982806A (zh) | 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735729A (zh) |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燃气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0925106A (zh) | 发动机的节气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发动机 | |
CN114909228B (zh) | 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混动车辆和存储介质 | |
CN112502844B (zh) |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JP2007231861A (ja) | 内燃機関の油温推定装置 | |
US10815850B2 (en) | Method for catalyst purge control based on engine temperature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 |
JP2006183493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CN106030098B (zh) | 用于计算发动机的点火提前的确定参考空气填充量的方法 | |
CN105781739B (zh) | 一种发动机判缸方法及系统以及汽车发动机 | |
JP2007239506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US9897061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gine knocking | |
JP2004308586A (ja) |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異常要因判定方法及び異常対処装置 | |
CN117307343B (zh) | 一种发动机排放的修正方法及装置 | |
JP2007077892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5448181B2 (ja) | 燃料噴射制御補正方法及び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
CN109026488B (zh) | 搭载bsg系统的整车起动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 |
KR102075094B1 (ko) | 실린더 휴지 제어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제어되는 cda 엔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