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49638B -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9638B
CN114649638B CN202210546423.8A CN202210546423A CN114649638B CN 114649638 B CN114649638 B CN 114649638B CN 202210546423 A CN202210546423 A CN 202210546423A CN 114649638 B CN114649638 B CN 114649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inorganic
dot
organic
coated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64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9638A (zh
Inventor
黄云
王晓明
黄士斌
周素霞
曹林娜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Zhuoga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64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9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9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9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9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9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3Particulat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457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涂覆隔膜包括:基膜,基膜为多孔薄膜;耐热层,耐热层设置在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点状涂层,点状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热层的一侧,点状涂层包括无机点状涂层和有机点状涂层,无机点状涂层为规律分布,有机点状涂层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和/或之上。本申请通过设置规律性无机点状涂层和随机性有机点状涂层,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锂枝晶现象和电势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隔膜作为锂电池四大组成部分,在正负极之间,起到阻隔电子、允许锂离子通过的作用。由于隔膜本身的耐热性差以及与正负极无粘接作用,现有技术往往是在隔膜表面涂覆一层或两层无机耐热层如氧化铝、勃姆石耐热层,然后在耐热层上再涂覆一层有机粘接层如PVDF、PMMA等,此种隔膜在电池端与正负极热压粘接时,有机层被压扁朝横向铺展,有机层厚度巨减,当注入电解液后,有机层因吸电解液而溶胀,横向空间不足,有机层就会朝纵向扩展,导致电池产生鼓包的现象。
为改善此种现象,公开号为CN11191662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在隔膜的纵向涂覆一层有机涂层,有机涂层包括条状涂覆体和点状涂覆体,这种设计能够给极片充放电及循环过程中的膨胀提供一定的空间。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规则性设计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一,在纵向形成等间距的与极片相粘结,使得纵向容易富集锂离子而导致吸锂,产生锂枝晶现象;其二,条状涂覆体使得锂离子穿梭隔膜时易被分割成区域性穿梭,正负极之间电势会产生规律性的强弱强弱,导致电势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设置规律性无机点状涂层和随机性有机点状涂层,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锂枝晶现象和电势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涂覆隔膜,包括:基膜,基膜为多孔薄膜;耐热层,耐热层设置在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点状涂层,点状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热层的一侧,点状涂层包括无机点状涂层和有机点状涂层,无机点状涂层为规律分布,有机点状涂层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和/或之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耐热层上再涂覆一层无机点状涂层,在隔膜与极片粘接热压时,无机点状涂层不会被压缩,保持着原本的高度,能够起到一个支持作用;再采用喷涂技术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喷涂一层有机点状涂层,有机点状涂层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或上面,在隔膜与极片粘接热压时,有机点状涂层被压缩,待压缩到无机点状涂层的高度后,有机点状涂层就不被压缩,保持着与无机点状涂层的高度,当注入电解液后,有机点状涂层会吸电解液而溶胀,此时由于无机点状涂层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足够有机点状涂层的溶胀,因此不会导致电池鼓包现象,且无机点状涂层之间的空间能够存储电解液,提高了电池的储液性能。进一步的,无机点状涂层能够解决条状无机层锂离子区域性穿透的现象,避免了电势规律性的强弱强弱导致电势压不稳定;而随机分布的有机点状涂层使得隔膜与极片粘接之处具有随机性,可避免区域性粘接或不粘接的现象,从而可避免锂离子在粘接处大量富集而产生锂枝晶。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多孔薄膜为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薄膜。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耐热层的厚度为0.5-3.5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耐热层和无机点状涂层包括陶瓷颗粒、稳定剂、胶水和润湿剂。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陶瓷颗粒为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氢氧化铝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稳定剂为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胶水为丙烯酸,丁苯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环氧乙烷、丁基萘磺酸钠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耐热层的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5-2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无机点状涂层的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2-1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无机点状涂层的陶瓷颗粒为多孔陶瓷。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无机点状涂层的厚度为0.5-3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无机点状涂层的宽度为200-500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无机点状涂层之间的距离为1000-2000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无机点状涂层的覆盖率为1-25%。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有机点状涂层的粒径范围为50-500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有机点状涂层的厚度为3-7µ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有机点状涂层的覆盖率为5-20%。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有机点状涂层包括有机粘结剂和胶水。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有机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胶水为丙烯酸、丁苯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涂覆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耐热层浆料、无机点状涂层浆料和有机点状涂层浆料;
将耐热层浆料涂覆在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烘干后形成耐热层;
使用点状微凹辊在耐热层上涂覆所述无机点状涂层浆料,烘干后形成无机点状涂层;
使用喷涂技术,在无机点状涂层上涂覆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形成随机分布的有机点状涂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涂覆隔膜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耐热层上再涂覆一层无机点状涂层,在隔膜与极片粘接热压时,无机点状涂层不会被压缩,保持着原本的高度,能够起到一个支持作用;再采用喷涂技术在点状无机层之间喷涂一层有机点状涂层,有机点状涂层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或上面,在隔膜与极片粘接热压时,有机点状涂层被压缩,待压缩到无机点状涂层的高度后,有机点状涂层就不被压缩,保持着与无机点状涂层的高度,当注入电解液后,有机点状涂层会吸电解液而溶胀,此时由于无机点状涂层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足够有机点状涂层的溶胀,因此不会导致电池鼓包现象,且无机点状涂层之间的空间能够存储电解液,提高了电池的储液性能。进一步的,无机点状涂层能够解决条状无机层锂离子区域性穿透的现象,避免了电势规律性的强弱强弱导致电势压不稳定;而随机分布的有机点状涂层使得隔膜与极片粘接之处具有随机性,可避免区域性粘接或不粘接的现象,从而可避免锂离子在粘接处大量富集而产生锂枝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涂覆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一种涂覆隔膜与极片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一种涂覆隔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涂覆隔膜,通过设置规律性无机点状涂层和随机性有机点状涂层,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锂枝晶现象和电势不稳定的问题。具体的,所述的涂覆隔膜包括基膜1、耐热层2和点状涂层。其中,基膜1为多孔薄膜,具体可以采用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薄膜,并不限制本申请。
耐热层2的厚度为0.5-3.5µm,采用满涂形式设置在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起到耐热作用。耐热层2具体包括陶瓷颗粒、稳定剂、胶水和润湿剂,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5-2µm。其中,陶瓷颗粒为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氢氧化铝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为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配比占陶瓷颗粒的0.05-2wt%;胶水为丙烯酸,丁苯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配比占陶瓷颗粒的0.05-8wt%;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环氧乙烷、丁基萘磺酸钠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占陶瓷颗粒的0.05-2wt%。
点状涂层包括无机点状涂层3和有机点状涂层4。无机点状涂层3为规律分布,有机点状涂层4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3之间和/或之上。对此,在隔膜与极片5粘接热压时,无机点状涂层3不会被压缩,保持着原本的高度,能够起到一个支持作用;再采用喷涂技术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喷涂一层有机点状涂层4,有机点状涂层4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3之间或上面,在隔膜与极片5粘接热压时,有机点状涂层4被压缩,待压缩到无机点状涂层3的高度后,有机点状涂层4就不被压缩,保持着与无机点状涂层3的高度,当注入电解液后,有机点状涂层4会吸电解液而溶胀,此时由于无机点状涂层3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足够有机点状涂层4的溶胀,因此不会导致电池鼓包现象,且无机点状涂层3之间的空间能够存储电解液,提高了电池的储液性能。
进一步的,无机点状涂层3能够解决条状无机层锂离子区域性穿透的现象,避免了电势规律性的强弱强弱导致电势压不稳定;而随机分布的有机点状涂层4使得隔膜与极片5粘接之处具有随机性,可避免区域性粘接或不粘接的现象,从而可避免锂离子在粘接处大量富集而产生锂枝晶。
具体的,无机点状涂层3包括陶瓷颗粒、稳定剂、胶水和润湿剂,除了陶瓷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2-1µm,各组分的原料及配比与耐热层保持一致。此外,无机点状涂层3的形状最好为规则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宽度为200-500µm,厚度为0.5-3µm,无机点状涂层3之间的距离为1000-2000µm,覆盖率为1-25%,能够保证无机点状涂层3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无机点状涂层3中的陶瓷颗粒优选选用多孔陶瓷颗粒,孔径为30nm-100nm、孔隙率为40%-65%,保证点状涂层的透气性能。
有机点状涂层4包括有机粘结剂和胶水。其中,有机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胶水为丙烯酸、丁苯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占有机粘结剂的2-20wt%。有机点状涂层4是通过喷涂方式形成的,形貌类似火山喷发口,粒径范围为50-500µm,厚度为3-7µm,覆盖率为5-20%,保证有机点状涂层4的粘结力。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涂覆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耐热层浆料、无机点状涂层浆料和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具体的:
配制耐热层浆料包括:选用陶瓷颗粒加水,高速1500rpm搅拌1h,然后加入增稠剂,1500rpm快速搅拌1h,第三步加入胶水,1000rpm搅拌30min;最后加入润湿剂低速200rpm搅拌30min,便可得耐热层浆料;
配制无机点状涂层浆料包括:选用更小粒径的陶瓷颗粒,其余步骤同配制耐热层浆料;
配制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包括:取水和胶水分散完全,然后加入有机粘接剂,高速1500rpm搅拌3h,最后加水稀释,可得有机点状涂层浆料。
将耐热层浆料涂覆在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烘干后形成耐热层,具体的:使用斜纹微凹版将耐热层浆料满涂在基膜一侧或两侧,烘干、收卷。
使用点状微凹辊在耐热层上涂覆所述无机点状涂层浆料,烘干后形成无机点状涂层。
使用喷涂技术,在点状无机陶瓷层上涂覆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形成随机分布的点状有机涂层,具体的:采用旋转喷涂或气流喷涂方式,将配制好的有机点状涂层浆料,随机喷涂在无机点状涂层间。
上述的涂覆隔膜应用在锂电池中,在隔膜与极片粘接热压时,无机点状涂层不会被压缩,保持着原本的高度,能够起到一个支持作用;再采用喷涂技术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喷涂一层有机点状涂层,有机点状涂层随机分布在无机点状涂层之间或上面,在隔膜与极片粘接热压时,有机点状涂层被压缩,待压缩到无机点状涂层的高度后,有机点状涂层就不被压缩,保持着与无机点状涂层的高度,当注入电解液后,有机点状涂层会吸电解液而溶胀,此时由于无机点状涂层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足够有机点状涂层的溶胀,因此不会导致电池鼓包现象,且无机点状涂层之间的空间能够存储电解液,提高了电池的储液性能。进一步的,无机点状涂层能够解决条状无机层锂离子区域性穿透的现象,避免了电势规律性的强弱强弱导致电势压不稳定;而随机分布的有机点状涂层使得隔膜与极片粘接之处具有随机性,可避免区域性粘接或不粘接的现象,从而可避免锂离子在粘接处大量富集而产生锂枝晶。
最后,下面通过列举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配制浆料:100份粒径0.8µm氧化铝、250份水混合1500rpm搅拌1h,加入10份羧甲基纤维素,1500rpm快速搅拌1h,接着加入15份丁苯胶,1000rpm搅拌30min,最后加入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低速200rpm搅拌30min,得耐热层浆料;取100份粒径0.4µm、孔径80nm、孔隙率55%的多孔氧化铝、其余步骤同耐热层陶瓷浆料配制,得无机点状涂层浆料;取100份水、10份SBR混合500rpm搅拌1h,加入40份PVDF高速1500rpm搅拌3h,再加入100份水稀释,可得有机点状涂层浆料;
微凹版涂覆:选用100线数、50µm深度斜纹辊将耐热层浆料满涂在隔膜上,烘干、收卷,然后用点状微凹辊将无机点状涂层浆料涂在耐热层上,经烘干、收卷,得到无机点状涂层,无机点状涂层高2µm,宽220µm,点与点之间距离1200µm,无机点状涂层的覆盖率为3.4%;
喷涂有机点状涂层:采用气流喷涂技术,将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喷涂在无机点状涂层间,喷涂颗粒平均粒径220µm,厚度3.5µm,喷涂克重0.5g/m2,覆盖率19%,喷涂平均粒径和厚度可通过调整气流流量来控制。
测试制得的涂覆隔膜的透气(100ml气体通过固定面积隔膜所需时间)、热收缩(130℃/h)、与极片粘接力(涂覆隔膜与正极片在3MPa、10min、95℃条件下的粘接力)和隔膜用在电池端的膨胀系数(隔膜与极片热压卷绕注射电解液后,高温70℃,密封保持20d,测试电池厚度膨胀系数,膨胀系数=密封溶胀20d后厚度/密封时的厚度)及容量保持率(电池在0.6C充放电下循环400次,测试循环前后的容量,容量保持率=循环后容量/循环前容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无机点状涂层宽480µm,高2.8µm,点与点之间距离1900µm,覆盖率6.4%;有机点状涂层粒径450µm,厚度6.0µm,覆盖率5.4%,面密度0.5g/m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无机点状涂层宽350µm,高0.8µm,点与点之间距离1500µm,覆盖率5.4%;有机点状涂层粒径300um,厚度4.7µm,覆盖率10.4%,面密度0.5g/m2,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中的无机点状涂层宽300µm,高0.4µm,点与点之间距离1200µm,覆盖率6.3%;有机点状涂层粒径250µm,厚度4.2µm,覆盖率10.4%,面密度0.5g/m2,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的无机点状涂层宽450µm,高3.5µm,点与点之间距离1200µm,覆盖率14.1%;有机点状涂层粒径300µm,厚度3.0µm,覆盖率16.2%,面密度0.5g/m2,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浆料配制:100份粒径0.8µm氧化铝、250份水混合1500rpm搅拌1h,加入10份羧甲基纤维素,1500rpm快速搅拌1h,接着加入15份丁苯胶,1000rpm搅拌30min,最后加入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低速200rpm搅拌30min,得耐热层浆料;
微凹版涂覆:选用100线数、50µm深度斜纹辊将无机陶瓷层满涂在隔膜上,烘干、收卷,得到涂覆隔膜。
【对比例4】
浆料配制:耐热层浆料同对比例3,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如实施例1;
微凹版涂覆:同对比例3;
喷涂有机点状涂层:在对比例3的基础上再喷涂一层非连续的有机点状涂层,经烘干、收卷,得到涂覆隔膜。
其中,隔膜透气、热收缩性能、与极片粘结力、膨胀系数和容量保持率测试结果汇总至表1。
表1
Figure 523922DEST_PATH_IMAGE002
由表1可知,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透气性数值和热收缩性能参数差不大,即是否设置点状涂层对涂覆隔膜的透气性能和热收缩性能不产生影响。
关于与极片的粘结力,实施例1-3中涂覆隔膜与极片粘接力数据较大,相对于没有设置无机点状涂层时无恶化,对比例2中由于无机点状涂层高度过高,阻碍有机点状涂层与极片的粘接,因此两者之间粘接力较小,对比例3由于无有机点状涂层,因此无隔膜与极片无粘接。
此外,实施例1-3中的膨胀系数为1.0,说明实施例隔膜在电池端中运用不会导致电池鼓包,对比例1中由于无机点状涂层过低,有机点状涂层被热压后,再经电解液溶胀,无机点状涂层无足够空间给有机点状涂层溶胀,因此导致电池厚度膨胀,产生鼓包现象;对比例4由于没有设置无机点状涂层,有机点状涂层被热压溶胀后,直接导致电池鼓包。
最后,实施例1-3中无机点状涂层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存储电解液,经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较高;对比例1中无机点状涂层过低,无多余空间存储电解液,故其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较多;对比例3和对比例4同样无无机点状涂层,故无空间存储电解液,经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较低。
综上,实施例1-3中隔膜透气热收缩均较好,与极片粘接力较高且电池端无鼓包现象,电池循环容量保持率较高。对比例中有些隔膜粘接不良、有些易导致电池鼓包、有些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低,性能均比实施例1-3的差。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21)

1.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膜,所述基膜为多孔薄膜;
耐热层,所述耐热层设置在所述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
点状涂层,所述点状涂层设置在所述耐热层的一侧,所述点状涂层包括无机点状涂层和有机点状涂层,所述无机点状涂层为规律分布,所述有机点状涂层随机分布在所述无机点状涂层之间和/或之上;
两个所述无机点状涂层之间的距离为1000-2000μm;
所述有机点状涂层的粒径范围为50-5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为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的厚度为0.5-3.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和无机点状涂层包括陶瓷颗粒、稳定剂、胶水和润湿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为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氢氧化铝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为丙烯酸,丁苯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环氧乙烷、丁基萘磺酸钠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的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5-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点状涂层的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2-1μm。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点状涂层的陶瓷颗粒为多孔陶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点状涂层的厚度为0.5-3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点状涂层的宽度为200-5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点状涂层的覆盖率为1-2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点状涂层的厚度为3-7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点状涂层的覆盖率为5-2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点状涂层包括有机粘结剂和胶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涂覆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为丙烯酸、丁苯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耐热层浆料、无机点状涂层浆料和有机点状涂层浆料;
将所述耐热层浆料涂覆在所述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烘干后形成所述耐热层;
使用点状微凹辊在所述耐热层上涂覆所述无机点状涂层浆料,烘干后形成所述无机点状涂层;使用喷涂技术,在所述无机点状涂层上涂覆所述有机点状涂层浆料,形成随机分布的所述有机点状涂层。
21.一种如权利要求1-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涂覆隔膜或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涂覆隔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涂覆隔膜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CN202210546423.8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4649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6423.8A CN114649638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6423.8A CN114649638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9638A CN114649638A (zh) 2022-06-21
CN114649638B true CN114649638B (zh) 2022-09-06

Family

ID=8199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6423.8A Active CN114649638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9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7320A (zh) * 2022-08-08 2022-11-15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及包括该隔膜的电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44369U (zh) * 2014-11-11 2015-02-04 东莞市卓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点状陶瓷电池内隔膜
CN105958000A (zh) * 2016-07-11 2016-09-21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9624A (zh) * 2017-04-07 2017-08-11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CN212434787U (zh) * 2020-07-13 2021-01-29 宁德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涂覆隔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5310B1 (ko) * 2004-12-22 2007-11-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무기 복합 다공성 분리막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 화학소자
CN105440770B (zh) * 2014-06-30 2021-05-04 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改性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水性组合物及改性隔膜和电池
CN109950451A (zh) * 2017-12-21 2019-06-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膜,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隔离膜的电化学装置
CN109004164A (zh) * 2018-07-26 2018-12-14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压敏型复合隔膜
CN113363672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中材锂膜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喷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95963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隔膜、电极组件、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1653717B (zh) * 2020-07-10 2022-08-12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复合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CN113258211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储液率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13594631A (zh) * 2021-06-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44369U (zh) * 2014-11-11 2015-02-04 东莞市卓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点状陶瓷电池内隔膜
CN105958000A (zh) * 2016-07-11 2016-09-21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9624A (zh) * 2017-04-07 2017-08-11 东莞市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CN212434787U (zh) * 2020-07-13 2021-01-29 宁德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涂覆隔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9638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5767B1 (en) Batter separator structures
CN111490253B (zh)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1244365B (zh) 一种孔径一致的复合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34009B (zh) 锂离子电池用隔板
CN111312985A (zh) 一种孔隙率梯次分布的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180233727A1 (en) Separator for a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y
CN115513410B (zh) 一种具有涂层的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4649638B (zh) 一种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193161B (zh) 一种电极组件及电化学装置
CN104659407A (zh)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5000990A1 (zh) 一种隔膜和二次电池
CN115084526A (zh) 正极片和电池
CN115621413A (zh) 极片和电池
CN209169266U (zh) 一种复合电池隔膜
CN111244364B (zh) 一种pvdf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8867578A (zh) 隔膜、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二次电池
CN114597590A (zh) 一种涂边特种隔膜及其应用
WO2024099164A1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无纺布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613514A (zh)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4784453B (zh) 一种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复合隔膜及应用
CN218586257U (zh) 一种高循环高粘接涂覆隔膜
CN117096552A (zh) 一种非对称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CN221747304U (zh) 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
CN21296794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
CN114512670A (zh) 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