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6892A - 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46892A CN114646892A CN202210541048.8A CN202210541048A CN114646892A CN 114646892 A CN114646892 A CN 114646892A CN 202210541048 A CN202210541048 A CN 202210541048A CN 114646892 A CN114646892 A CN 1146468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ve
- electrode material
- discharge
- ocv
- voltage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基于获取的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放电电流‑电压曲线;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SOC‑OCV曲线。该方法只需要基于多组由较大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成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开路电压OCV。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获取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其SOC(电池的荷电状态)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代表电池剩余可用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是电池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状态之一,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管理、充放电控制、整车能量管理等功能提供重要参考。所以,进行高精度的SOC估算是所有电动汽车BMS软件开发必须面对的问题。电池SOC的准确标定将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安全性能。目前整车SOC标定大部分采用安时积分法结合电压法进行校准,在进行校准之前都需要动力电池厂家提供准确的充电和放电的SOC-OCV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SOC-OCV曲线标定的方法标定周期长、SOC-OCV标定难度大、标定过程中受到大电流弛豫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得到目标电压数据;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SOC-OCV曲线。
本申请中的SOC为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OCV为电池的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一般的,根据Tafel公式,当电流趋近于0时,电池内阻基本不变,所以此时电池的电压即为电池的OCV。通过上述方法,避免了需要在较小电流时(电流趋于0时)测量电池OCV这种周期长,难度大的测量方式。只需要基于多组由较大放电电流,复合Tafel线性阶段,和电压数据,按照线性拟合的方式,绘制成目标放电电流-电压曲线。再通过该曲线确定内阻基本不变的区域,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开路电压OCV数据。
进一步的,其中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得全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基于获得的放电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本申请中放电曲线为DOD-V曲线,DOD为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V即放电深度-电压,放电深度和电压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获得,这类数据是电池生产厂家常规提供的数据,获取非常准确。当然,也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在多个不同放电深度下,测量获得上述数据。
进一步有的,其中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曲线延伸趋势延长到放电电流小于等于0.020C的位置,获得目标曲线;
基于目标曲线,得到放电电流小于等于0.02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为全电池的OCV。
具体的来说,按照曲线延伸趋势延长的方式可以是线性拟合等多种方式。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目标曲线,仅仅需要基于该目标曲线,寻找放电电流小于等于0.020C的电压点,就等同得到可用的目标电压(等同于OCV)不需要直接测量就能快速得到OCV。当然,考虑到极化的影响,最优的电压点为放电电流等于0C时的,这时得到的电压是最准确的OCV。
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获取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包括: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电极材料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电极材料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电极材料SOC-OCV曲线;
基于获取的电极材料SOC-OCV曲线,得到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如前面已经说过的,根据Tafel公式,当电流趋近于0时,电池内阻基本不变,所以此时电池的电压即为电池的开路OCV。通过上述方法,避免了需要在较小电流时(电流趋于0时)测量电池OCV这种周期长,难度大的测量方式。只需要基于多组由较大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成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开路电压OCV数据。而嵌锂量通过已知的方式将SOC进行转换即可。
进一步的,其中“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电极材料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测得电极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基于测得的放电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同样的,放电曲线为DOD-V曲线,DOD为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V即放电深度-电压,放电深度和电压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获得,这类数据是电池生产厂家常规提供的数据,获取非常准确。当然,也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在多个不同放电深度下,直接测量获得上述数据。
进一步的,其中分别测得电极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在锂电池内植入第三电极;
连接第三电极与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
测得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测量电极的DOD-V曲线,无法直接通过连接正负极测量,需要通过植入第三电极测量,此时可以通过同时连接正极和负极,以及正极(或负极)和第三电极,并测得相应的全电池和正极(或负极)的DOD-V曲线,并通过简单计算获得负极(或正极)的DOD-V曲线。
进一步的,其中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曲线延伸趋势延长到电流小于等于0.020C的位置,获得目标曲线。其中,按照曲线延伸趋势延长的方式可以是线性拟合等多种方式。
基于目标曲线,得到电流小于等于0.02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为电极材料的OCV。
如全电池一样,对于电极材料而言,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目标曲线,仅仅需要基于该目标曲线,寻找放电电流小于等于0.02C的电压点,就等同得到可用的目标电压(等同于OCV)不需要直接测量就能快速得到OCV。当然,考虑到极化的影响,最优的电压点为放电电流等于0C时的,这时得到的电压是最准确的OCV。
进一步的,其中得到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为得到正极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xMO2,其中M可以是Ni或Co或Mn元素中一种或多种,化学计量比加和为1,0<x<1;
x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
对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状态而言,正极材料分子LixMO2中Li电子数量的变化与SOC负相关,也就是说SOC越大嵌锂量就越小,SOC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转换得到正极材料嵌锂量。此外,当SOC在0%~100%之间变化时,x的变化在更窄的区间。通过上述方式,既可以通过在大电流下,直接测量获得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的方式,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得到正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也可以直接使用不同放电倍率下DOD-V曲线数据,并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方法转换得到正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进一步有的,其中得到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为得到负极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负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yC6,其中0<y<1;
y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
对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的状态而言,负极材料分子LiyC6中Li电子数量的变化与SOC正相关,也就是说SOC越大嵌锂量就越大,SOC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转换得到正极材料嵌锂量。此外,当SOC在0%~100%之间变化时,y的变化在更窄的区间。通过上述方式,既可以通过在大电流下,直接测量获得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的方式,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得到负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也可以直接使用不同放电倍率下DOD-V曲线数据,并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方法得到负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装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全电池放电深度DOD-V曲线;
图2是本发明全电池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图3是本发明全电池SOC-OCV曲线;
图4是本发明正极材料放电深度DOD-V曲线;
图5是本发明正极材料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图6是本发明正极材料SOC-OCV曲线;
图7为本发明正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图8是本发明负极材料放电深度DOD-V曲线;
图9是本发明负极材料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图10为本发明负极材料SOC-OCV曲线;
图11为本发明负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获取二次电池全电池SOC-OCV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所示,分别获得二次电池在放电倍率0.3C,1C,2C和3C下的放电曲线(DOD-V曲线);
基于获得的放电曲线(DOD-V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如图2所示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线性拟合的方式延长到放电电流为0C的位置,得到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为电流从0C开始不断增大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目标曲线,可以确定放电电流为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就是全电池的OCV;
最后,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如图3所示的SOC-OCV曲线。
其中,DOD-V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获得,这类数据是电池生产厂家常规提供的数据,获取非常准确。当然,也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在多个不同放电深度下,测量获得上述数据。
另外,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目标曲线,仅仅需要基于该目标曲线,寻找放电电流小于等于0.020C的电压点,就等同得到可用的目标电压(等同于OCV),不需要直接测量就能快速得到OCV。当然,考虑到极化的影响,最优的电压点为放电电流等于0C时的,这时得到的电压是最准确的OCV。
实施例二:
为在NCM333/石墨体系下,采用第三电极测试,获得正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锂电池内植入第三电极;
连接第三电极与正极,正极材料为NCM333。
如图4所示,测得在正极材料在0.3C,0.5C,1C和2C下的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DOD-正极电势曲线);
基于测得的正极放电曲线(DOD-V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如图5所示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线性拟合的方式将放电电流-电压曲线延长到电流等于0C的位置,获得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为电流从0C开始不断增大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目标曲线,得到电流为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为正极材料的OCV。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如图6所示的,正极材料SOC-OCV曲线。其中嵌锂量和SOC的转换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正极材料状态的化学式为LixMO2(M=Ni,Co,Mn元素中一种或多种,化学计量比加和为1,0<x<1);
x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
基于获取的正极材料SOC-OCV曲线,得到如图7所示的正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实施例三:
在NCM333/石墨体系电池体系下,负极为石墨材料,通过第三电极电池测试,获得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锂电池内植入第三电极;
连接第三电极与负极,其中负极材料为石墨材料;
测得负极材料在0.3C,0.5C,1C和2C放电倍率下的,如图8所示的放电曲线(DOD-负极电势曲线);
基于测得的负极放电曲线(DOD-V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如图9所示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线性拟合的方式将放电电流-电压曲线延长到电流为0C的位置,获得目标曲线。其中,目标曲线为电流从0C开始不断增大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目标曲线,得到电流为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为负极材料的OCV;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如图10所示的,得到负极材料SOC-OCV曲线。其中嵌锂量和SOC的转换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负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yC6(0<y<1);
y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
基于获取的负极材料SOC-OCV曲线,得到如图11所示的负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Claims (10)
1.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SOC-OCV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全电池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获得全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基于获得的放电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曲线延伸趋势延长到电流小于等于0.020C的位置,获得目标曲线;
基于目标曲线,得到电流小于等于0.02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为全电池的OCV。
4.一种获取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电极材料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基于获取的电极材料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绘制放电电流-电压曲线;
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
基于给定放电深度和目标电压数据,得到电极材料SOC-OCV曲线;
基于获取的电极材料SOC-OCV曲线,得到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获取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给定放电深度,获取电极材料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测得电极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基于测得的放电曲线,获取给定放电深度下的多组放电电流和电压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获取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分别测得电极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在锂电池内植入第三电极;
连接第三电极与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
测得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获取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电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将绘制的放电电流-电压曲线,按照曲线延伸趋势延长到电流小于等于0.020C的位置,获得目标曲线;
基于目标曲线,得到电流小于等于0.020C时,目标曲线相应位置的目标电压数据;
所述目标电压数据为电极材料的OCV。
10.一种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的述获取二次电池SOC-开路电压OCV曲线和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1048.8A CN114646892B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1048.8A CN114646892B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46892A true CN114646892A (zh) | 2022-06-21 |
CN114646892B CN114646892B (zh) | 2022-09-27 |
Family
ID=8199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41048.8A Active CN114646892B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4689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06386A (zh) * | 2024-02-05 | 2024-03-15 | 苏州易来科得科技有限公司 | 锂电池正负极嵌锂系数上下限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122543A (ko) * | 2012-04-30 | 2013-11-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이차 전지의 파라미터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4080595A1 (ja) * | 2012-11-20 | 2014-05-30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管理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 |
CN105653844A (zh) * | 2015-12-22 | 2016-06-0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计算电池热能转换效率的方法 |
CN106405436A (zh) * | 2016-11-16 | 2017-02-15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 |
CN106918787A (zh) * | 2017-03-20 | 2017-07-04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剩余电荷估算方法及装置 |
CN110447130A (zh) * | 2017-01-31 | 2019-11-12 | 凯姆克思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 电可恢复的可再充电电池和生产方法以及操作电池的方法 |
CN112213649A (zh) * | 2019-10-31 | 2021-01-12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构建开路电压曲线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444753A (zh) * | 2020-11-11 | 2021-03-0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检测的阻抗测试方法 |
CN112557919A (zh) * | 2019-09-25 | 2021-03-26 |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开路电压的测试方法 |
-
2022
- 2022-05-19 CN CN202210541048.8A patent/CN1146468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122543A (ko) * | 2012-04-30 | 2013-11-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이차 전지의 파라미터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4080595A1 (ja) * | 2012-11-20 | 2014-05-30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管理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 |
CN105653844A (zh) * | 2015-12-22 | 2016-06-0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计算电池热能转换效率的方法 |
CN106405436A (zh) * | 2016-11-16 | 2017-02-15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 |
CN110447130A (zh) * | 2017-01-31 | 2019-11-12 | 凯姆克思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 电可恢复的可再充电电池和生产方法以及操作电池的方法 |
CN106918787A (zh) * | 2017-03-20 | 2017-07-04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剩余电荷估算方法及装置 |
CN112557919A (zh) * | 2019-09-25 | 2021-03-26 |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开路电压的测试方法 |
CN112213649A (zh) * | 2019-10-31 | 2021-01-12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构建开路电压曲线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444753A (zh) * | 2020-11-11 | 2021-03-0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检测的阻抗测试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06386A (zh) * | 2024-02-05 | 2024-03-15 | 苏州易来科得科技有限公司 | 锂电池正负极嵌锂系数上下限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7706386B (zh) * | 2024-02-05 | 2024-05-07 | 苏州易来科得科技有限公司 | 锂电池正负极嵌锂系数上下限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46892B (zh) | 2022-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ilberman et al. | Reversible self-discharge and calendar aging of 18650 nickel-rich, silicon-graphite lithium-ion cells | |
EP3287801B1 (en) | Method for predicting battery charge limi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ly charging battery using same | |
US10126367B2 (en) | Detection method of LI pl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KR101238478B1 (ko) | 배터리 잔존 용량 측정 방법 | |
CN108896913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的估算方法 | |
CN105759213A (zh) | 一种测量蓄电池剩余容量soc的方法 | |
US20110121786A1 (en) | Method of detecting condition of secondary battery | |
EP3059600B1 (en) |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voltage of hybrid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therefor | |
CN111781508B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载电池soc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 |
JP2013531780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充電状態の算出方法 | |
CN109975715B (zh) | 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模组剩余电量的获得方法 | |
CN111969262A (zh) | 具有混合电极的电池管理系统 | |
CN110471001A (zh) | 锂离子电池的诊断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诊断装置 | |
EP3989387A1 (en) |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 |
CN114646892B (zh) | 获取二次电池soc-ocv曲线和嵌锂量-ocv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9438959B (zh) | 锂电池存储老化的加速测试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4184969B (zh) | 一种电芯可逆自放电容量损失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4879053A (zh) | 一种储能磷酸铁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 |
US10830823B2 (en) | Estimation device and estimation method | |
Gerschler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open-circuit-voltage behaviour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various cathode materials under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voltage equalisation phenomena | |
CN118409214A (zh) | 一种soc校准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6500153A (zh) | 一种锂电池高温存储产气的快速测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991553B (zh) | 一种电池soc的估算方法 | |
CN113805072A (zh) | 容量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装置、分容方法及动力电池系统 | |
Zilberman | Influence of Initial Cell-to-Cell Variations, Different Self-Discharge and Aging Rates on the Utilization of Large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