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46114A -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6114A
CN114646114A CN202011514355.4A CN202011514355A CN114646114A CN 114646114 A CN114646114 A CN 114646114A CN 202011514355 A CN202011514355 A CN 202011514355A CN 114646114 A CN114646114 A CN 114646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door
pollution
air
detec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43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林景松
吴锦铨
韩永隆
黄启峰
古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43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6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6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6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66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2Carbon monox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案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是实施于室内空间,包含:提供室外气体检测器,检测室外气体污染并传输室外气体检测数据;提供室内气体检测器,检测室内气体污染并传输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提供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其包含气体交换机。气体交换机比对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控制室内空间内的气体污染换气实施,让室内空间内的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安全检测值,使室内空间内气体形成可呼吸气体的状态。

Description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于室内空间实施一气体污染交换,特别是指一种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对于生活周遭的空气品质愈来愈重视,悬浮粒子(particulate matter,PM)例如PM1、PM2.5、PM10、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TVOC)、甲醛等气体,甚至于气体中含有的微粒、气溶胶、细菌、病毒等,都会在环境中暴露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
而室内空气品质并不容易掌握,除了室外空气品质之外,室内的空调状况、污染源皆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室内空气不流通造成的粉尘。为了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达到良好的空气品质状态,人们多会利用空调机或空气滤清器等装置来达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然而,空调机及空气滤清器皆为室内空气循环,并无法排除绝大部分的有害气体,尤其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为此,能提供能即时净化空气品质减少在室内呼吸到有害气体的净化解决方案,并可随时随地即时监测室内空气品质,当室内空气品质不良时快速净化室内空气,乃为本发明所研发的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一种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在该室内空间环境下应用实施洁净处理,将该室外的一气体导入该室内空间内换气实施,其中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气体交换机,供以接收及比对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并将该室外的该气体导入该室内空间内换气实施。
为达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一气体污染防治于一室内空间,包含:一室外的一气体污染予以检测及传输一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其中提供一室外气体检测器检测及传输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室内空间的气体污染予以检测及传输一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其中提供一室内气体检测器检测及传输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提供一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在室内空间环境下应用实施洁净处理,将室外的一气体导入室内空间内换气实施,其中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气体交换机,供以接收及比对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并将室外的体导入室内空间内换气实施;以及气体交换机智能比对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提供智能选择控制室内空间内的气体污染换气实施,其中气体交换机以智能运算作比对,供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是否导入至室内空间内,促使在室内空间内的气体污染实施交换,让室内空间内的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在室内空间内快速交换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气体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于室内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C为本发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于室内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D为本发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于室内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图1E为本发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于室内空间使用状态示意图(四)。
图2为本发明气体交换机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体检测模块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气体检测主体立体组合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发明气体检测模块立体组合示意图(二)。
图4C为本发明气体检测模块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示意图(一)。
图5B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示意图(三)。
图7A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与基座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与基座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8B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9A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剖视作动示意图(一)。
图9B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剖视作动示意图(二)。
图9C为本发明压电致动器的剖视作动示意图(三)。
图10A为气体检测主体组合剖视图(一)。
图10B为气体检测主体组合剖视图(二)。
图10C为气体检测主体组合剖视图(三)。
图11为本发明室外气体检测器、室内气体检测器与控制驱动单元连接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12A为本发明室外气体检测器与室内气体交换系统连接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12B为本发明室内气体检测器与室内气体交换系统连接电路方块示意图。
【符号说明】
1a:室外气体检测器
1b:室内气体检测器
2:室内气体交换系统
21:气体交换机
211:进气口
212:进气通道
213:清净单元
213a:高效滤网
213b:光触媒单元
2131b:光触媒
2132b:紫外线灯
213c:光等离子单元
213d:负离子单元
2131d:电极线
2132d:集尘板
2133d:升压电源器
213e:等离子单元
2131e:第一电场护网
2132e:吸附滤网
2133e:高压放电极
2134e:第二电场护网
2135e:升压电源器
214:导风机
215:出气口
216:换气入口
217:换气通道
218:换气出口
219:控制驱动单元
22:清净机
23:空调机
24:抽油烟机
25:排风机
26:电风扇
3:气体检测模块
31:控制电路板
32:气体检测主体
321:基座
3211:第一表面
3212:第二表面
3213:激光设置区
3214:进气沟槽
3214a:进气通口
3214b:透光窗口
3215:导气组件承载区
3215a:通气孔
3215b:定位凸块
3216:出气沟槽
3216a:出气通口
3216b:第一区间
3216c:第二区间
322:压电致动器
3221:喷气孔片
3221a:悬浮片
3221b:中空孔洞
3221c:空隙
3222:腔体框架
3223:致动体
3223a:压电载板
3223b:调整共振板
3223c:压电板
3223d:压电接脚
3224:绝缘框架
3225:导电框架
3225a:导电接脚
3225b:导电电极
3226:共振腔室
3227:气流腔室323:驱动电路板
324:激光组件
325:微粒传感器
326:外盖
3261:侧板
3261a:进气框口
3261b:出气框口
327a:气体传感器
33:微处理器
34:通信器
A:室内空间
S1~S4: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综合参阅图1A至图12B所示,本发明是为一种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适用于一气体污染于一室内空间A实施过滤交换,其方法包括下列。
首先方法S1,一室外的一气体污染予以检测及传输一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其中提供一室外气体检测器1a检测及传输室外气体检测数据。
方法S2,一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予以检测及传输一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其中提供一室内气体检测器1b检测及传输室内气体检测数据。
方法S3,提供一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在室内空间A环境下应用实施洁净处理,将室外的一气体导入室内空间A内实施过滤换气,其中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包含一气体交换机21,供以接收及比对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并将室外的气体导入室内空间A内换气实施。
方法S4,气体交换机21智能比对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提供智能选择控制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换气实施,其中气体交换机21以智能运算作比对,供以气体交换机21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是否导入至室内空间A内,促使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实施交换,让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在室内空间A内快速交换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气体的状态。
由上述方法说明得知,本发明提供一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智能地选择于室内空间A实施气体交换,使室内气体污染的室内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让用户于室内空间A内可以呼吸到洁净安全的气体。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装置及处理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上述的车外气体检测数据及车内气体检测数据为气体污染所检测的数据,而气体污染是指悬浮微粒(PM1、PM2.5、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铅(Pb)、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甲醛(HCHO)、细菌、病毒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3及图12A至图12B所示,以上所述的室外气体检测器1a与室内气体检测器1b包含:一气体检测模块3,气体检测模块3包含有:一控制电路板31、一气体检测主体32、一微处理器33及一通信器34。其中,气体检测主体32、微处理器33及通信器34封装于控制电路板31形成一体且彼此电性连接。而微处理器33及通信器34设置于控制电路板31上,且微处理器33控制气体检测主体32的驱动信号而启动检测运作,并接收气体检测模块3所检测的气体污染作数据运算处理,借由通信器34对外通信,以及将气体检测主体32的检测数据(气体)转换成一检测数据储存。而通信器34接收微处理器33所输出的检测数据(气体),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或一外部装置,外部装置可为携带式行动装置(图未示),借由控制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的启动及调整出风量,过滤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降至一安全检测值,并达到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交换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状态。详言之,上述的通信器34与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的信号连接并传输,其传输的信号可依据事先设定好室内空间A大小、预计运转多久时间将气体污染降至一安全检测值,再通过微处理器33自动调配出风量以及连线的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台数(但不以此为限),且通信器34对外通信传输可以是有线的双向通信传输,例如:USB、mini-USB、micro-USB,或者是通过无线的双向通信传输,例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近场通信模块等。
当然,上述室内气体检测器1b是设置在室内空间A内实施,室内气体检测器1b可以是固定在室内空间A中,或者是是一移动式检测装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车内气体检测器1b可以是一穿戴式装置,例如手表、手环,直接穿戴于人体上(图1B至图1E所示),人们待在室内空间A即可随时即时检测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并传输一室内的气体检测数据,以及纪录显示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数据;因此本发明室内气体检测器1b为移动式检测装置时,室内气体检测器1b的气体检测模块3的通信器34是采无线的双向通信传输方式。
请参阅图4A至图10所示,上述气体检测主体32包含一基座321、一压电致动器322、一驱动电路323,一激光组件324、一微粒传感器325及一外盖326。
上述基座321具有一第一表面3211、一第二表面3212、一电射设置区3213、一进气沟槽3214、一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及一出气沟槽3216。其中第一表面3211与第二表面321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激光组件324自第一表面3211朝向第二表面3212挖空形成。另,外盖326罩盖基座321,并具有一侧板3261,侧板3261具有一进气框口3261a与一出气框口3261b。而进气沟槽3214自第二表面3212凹陷形成,且邻近激光设置区3213。进气沟槽3214设有一进气通口3214a,连通于基座321的外部,并与外盖326的出气通口3216a对应,以及进气沟槽3214两侧壁贯穿于压电致动器322的透光窗口3214b,而与激光设置区3213连通。因此,基座321的第一表面3211被外盖326封盖,第二表面3212被驱动电路板323封盖,致使进气沟槽3214定义出一进气路径。
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是由第二表面3212凹陷形成,并连通进气沟槽3214,且于底面贯通一通气孔3215a,以及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四个角分别具有一定位凸块3215b。而上述的出气沟槽3216设有一出气通口3216a,出气通口3216a与外盖326的出气框口3261b对应设置。出气沟槽3216包含有第一表面3211对于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垂直投影区域凹陷形成的一第一区间3216b,以及于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垂直投影区所延伸的区域,且由第一表面3211至第二表面3212挖空形成的第二区间3216c,其中第一区间3216b与第二区间3216c相连以形成段差,且出气沟槽3216的第一区间3216b与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通气孔3215a相通,出气沟槽3216的第二区间3216c与出气通口3216a相通。因此,当基座321的第一表面3211被外盖326封盖,第二表面3212被驱动电路板323封盖时,出气沟槽3216与驱动电路板323共同定义出一出气路径。
上述的激光组件324及微粒传感器325皆设置于驱动电路板323上,且位于基座321内,为了明确说明激光组件324及微粒传感器325与基座321的位置,故特意省略驱动电路板323,其中激光组件324容设于基座321的激光设置区3213内,微粒传感器325容设于基座321的进气沟槽3214内,并与激光组件324对齐。此外,激光组件324对应到透光窗口3214b,透光窗口3214b供激光组件324所发射的激光穿过,使激光照射至进气沟槽3214。激光组件324所发出的光束路径为穿过透光窗口3214b且与进气沟槽3214形成正交方向。激光组件324发射光束通过透光窗口3214b进入进气沟槽3214内,进气沟槽3214内的气体中的检测数据被照射,当光速接触到气体时会散射并产生投射光点,使微粒传感器325位于其正交方向位置并接收散射所产生的投射光点进行计算,以获取气体的检测数据,微粒传感器325为检测悬浮微粒(PM1、PM2.5、PM10)信息;另气体传感器327a定位设置于驱动电路板323上与其电性连接,且容设于出气沟槽3216中,供以对导入出气沟槽3216的气体污染做检测,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气体传感器327a是为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或总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信息;或为一甲醛传感器,检测甲醛气体信息;或为一细菌传感器,检测细菌、真菌信息;或为一病毒传感器,检测病毒气体信息。
上述的压电致动器322容设于基座321的正方形的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此外,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与进气沟槽3214相通,当压电致动器322作动时,汲取进气沟槽3214内的气体进入压电致动器322,并供气体通过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通气孔3215a,进入出气沟槽3216。以及,上述的驱动电路板323封盖于基座321的第二表面3212。激光组件324设置于驱动电路板323并呈电性连接。微粒传感器325亦设置于驱动电路板323并呈电性连接。当外盖326罩于基座321时,出气通口3216a对应到基座321的进气通口3214a,出气框口3261b对应到基座321的出气通口3216a。
请参阅图8A至图9C所示,上述压电致动器322包含一喷气孔片3221、一腔体框架3222、一致动体3223、一绝缘框架3224及一导电框架3225。其中,喷气孔片3221为一可绕性材质并具有一悬浮片3221a、一中空孔洞3221b,悬浮片3221a为一弯曲振动的片状结构,其形状与尺寸对应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内缘,而中空孔洞3221b则贯穿悬浮片3221a的中心处,供气体流通。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悬浮片3221a的形状可为方形、图形、椭圆形、三角形及多角形其中之一。上述腔体框架3222叠设于喷气孔片3221上,且其外观与喷气孔片3221对应。致动体3223叠设于腔体框架3222上,并与喷气孔片3221、悬浮片3221a之间定义出一共振腔室3226。绝缘框架3224叠设于致动体3223上,其外观与腔体框架3222近似。导电框架3225叠设于绝缘框架3224上,其外观与绝缘框架3224近似,且导电框架3225具有一导电接脚3225a及自导电接脚3225a外缘向外延伸的一导电电极3225b,且导电电极3225b自导电框架3225内缘向内延伸。此外,致动体3223更包含一压电载板3223a、一调整共振板3223b及一压电板3223c。其中,压电载板3223a叠设于腔体框架3222。调整共振板3223b叠设于压电载板3223a上。压电板3223c叠设于调整共振板3223b上。而调整共振板3223b及压电板3223c则容设于绝缘框架3224内。并由导电框架3225的导电电极3225b电连接压电板3223c。其中,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压电载板3223a与调整共振板3223b皆为导电材料。压电载板3223a具有一压电接脚3223d,且压电接脚3223d与导电接脚3225a连接驱动电路板323上的驱动电路(图未示),以接收驱动信号(可为驱动频率及驱动电压),驱动信号得以由压电接脚3223d、压电载板3223a、调整共振板3223b、压电板3223c、导电电极3225b、导电框架3225及导电接脚3225a形成一回路,并由绝缘框架3224将导电框架3225与致动体3223之间阻隔,避免发生短路现象,使驱动信号得以传送至压电板3223c。压电板3223c接受驱动信号后,因压电效应产生形变,进一步驱动压电载板3223a及调整共振板3223b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
再进一步说明,调整共振板3223b位于压电板3223c与压电载板3223a之间,作为两者间的缓冲物,可调整压电载板3223a的振动频率。基本上,调整共振板3223b的厚度大于压电载板3223a,借由改变调整共振板3223b的厚度调整致动体3223的振动频率。
请配合参阅图7A、图7B、图8A、图8B及图9A所示,喷气孔片3221、腔体框架3222、致动体3223、绝缘框架3224及导电框架3225是依序堆叠设置并定位于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内,促使压电致动器322定位于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内,压电致动器322在悬浮片3221a及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内缘之间定义出一空隙3221c,供气体流通。上述的喷气孔片3221与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底面间形成一气流腔室3227。气流腔室3227通过喷气孔片3221的中空孔洞3221b连通致动体3223、喷气孔片3221及悬浮片3221a之间的共振腔室3226,通过共振腔室3226中气体的振动频率,使其与悬浮片3221a的振动频率趋近于相同,可使共振腔室3226与悬浮片3221a产生亥姆霍兹共振效应(Helmholtz resonance),提高气体的传输效率。当压电板3223c向远离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底面移动时,压电板3223c带动喷气孔片3221的悬浮片3221a以远离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底面方向移动,使气流腔室3227的容积急遽扩张,内部压力下降产生负压,吸引压电致动器322外部的气体由空隙3221c流入,并经由中空孔洞3221b进入共振腔室3226,增加共振腔室3226内的气压进而产生一压力梯度。当压电板3223c带动喷气孔片3221的悬浮片3221a朝向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底面移动时,共振腔室3226中的气体经中空孔洞3221b快速流出,挤压气流腔室3227内的气体,并使汇聚后的气体以接近白努利定律的理想气体状态快速且大量地喷出导入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通气孔3215a。通过重复图9B与图9C所示的动作,压电板3223c进行往复式地振动,依据惯性原理,排气后的共振腔室3226内部气压低于平衡气压会导引气体再次进入共振腔室3226中,如此控制共振腔室3226中气体的振动频率与压电板3223c的振动频率趋于相同,以产生亥姆霍兹共振效应,实现气体高速且大量的传输。气体皆由外盖326的进气通口3214a进入,通过进气通口3214a进入基座321的进气沟槽3214,并流至微粒传感器325的位置。再者,压电致动器322持续驱动会吸取进气路径的气体,以利外部气体快速导入且稳定流通,并通过微粒传感器325上方,此时激光组件324发射光束通过透光窗口3214b进入进气沟槽3214,进气沟槽3214通过微粒传感器325上方,当微粒传感器325的光束照射到气体中的悬浮微粒时会产生散射现象及投射光点,当微粒传感器325接收散射所产生的投射光点进行计算以获取气体中所含的悬浮微粒的粒径又浓度等相关信息,并且微粒传感器325上方的气体也持续受到压电致动器322驱动而导入导气组件承载区3215的通气孔3215a,进入出气沟槽3216。最后当气体进入出气沟槽3216后,由于压电致动器322不断输送气体进入出气沟槽3216,因此出气沟槽3216内的气体会被推引并通过出气通口3216a及出气框口3261b而向外部排出。
再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的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的气体交换机21包含至少一进气口211、一进气通道212、一清净单元213、至少一导风机214、至少一出气口215、至少一换气入口216、一换气通道217、至少一换气出口218、一控制驱动单元219,其中进气口211连接进气通道212,而清净单元213设置于进气通道212中,供以进气口211所导入的气体予以过滤净化,以及出气口215连通进气通道212,并连接一导风机214,供以导送进气通道212所过滤净化的气体由出气口215导出并进入室内空间A,以及换气入口216连接换气通道217,换气通道217连通换气出口218,以及控制驱动单元219控制导风机214的运转操作及控制接收室外气体检测数据与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后以智能运算作比对,供以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是否导入在室内空间A内,促使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交换,让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控制驱动单元219元比对室外检测数据与室内检测数据,且室外检测数据较室内检测数据为佳时,供以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导入室内空间A,促使控制驱动单元219智能选择执行气体交换机21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在室外的气体由进气口211导入进气通道212中,通过清净单元213实施过滤净化处理,再由导风机214导入出气口215而进入于室内空间A,同时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由换气入口216导出至换气通道217中,最后由换气出口218排出至室外,促使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实施交换于室外,让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控制驱动单元219比对室外检测数据与室内检测数据,且室内检测数据较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供以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在室内空间A内,让气体交换机21的控制驱动单元219智能选择执行气体交换机21的停止运作,在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内,同时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由换气入口216导出至换气通道217中,最后由换气出口218排出,促使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交换于室外,让在室内空间A内的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其中,请参阅图1B所示,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包含一清净机22供以实施过滤净化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清净机22包含气体检测模块3,而气体检测模块3的微处理器33输出清净机22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通信器34对外无线传输,且清净机22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气体检测模块3智能选择执行清净机22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过滤净化,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且气体检测模块3具有检测清净机22的过滤耗材更换提醒的参考。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气体交换机21比对室外检测数据与室内检测数据,当室内检测数据较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清净机22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气体交换机21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内,促使气体交换机21智能选择执行停止运作,让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促使气体检测模块3提供智能选择执行清净机22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过滤净化,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请参阅图1B所示,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包含一空调机23(可为中央系统空调或独立式空调),供以实施调节室内空间A的温度及湿度,空调机23包含有气体检测模块3,而气体检测模块3的微处理器33输出空调机23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通信器34对外无线传输,且空调机23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空调机23的气体检测模块3智能选择执行空调机23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供以调节室内空间A的温度、湿度、气体流动及过滤净化气体污染,且让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且气体检测模块3具有检测空调机23的过滤耗材更换提醒的参考。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气体交换机21比对室外检测数据与室内检测数据,且室内检测数据较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空调机23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气体交换机21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内,并执行气体交换机21的停止运作,让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以及气体检测模块3提供智能选择执行空调机23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室外,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请参阅图1C所示,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包含一抽油烟机24,供以实施吸取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排出于室外,抽油烟机24包含有气体检测模块3,气体检测模块3的微处理器33输出微处理器33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通信器34对外无线传输,且抽油烟机24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气体检测模块3智能选择执行抽油烟机24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室外,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且气体检测模块3具有检测空调机23的过滤耗材更换提醒的参考。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中气体交换机21比对室外检测数据与室内检测数据,且室内检测数据较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抽油烟机24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气体交换机21智能选择控制在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内,并执行气体交换机21的停止运作,让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以及气体检测模块3提供智能选择执行抽油烟机24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室外,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请参阅图1D所示,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包含一排风机25,供以实施抽送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排出于室外,排风机25包含有气体检测模块3,气体检测模块3的微处理器33输出微处理器33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通信器34对外无线传输,且排风机25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气体检测模块3智能选择执行排风机25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室外,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且气体检测模块3具有检测排风机25的过滤耗材更换提醒的参考。
请参阅图1E所示,室内气体交换系统2包含一电风扇26,供以实施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加速对流,电风扇26包含有气体检测模块3,气体检测模块3的微处理器33输出电风扇26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通信器34对外无线传输,且电风扇26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气体检测模块3智能选择执行电风扇26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加速对流,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且气体检测模块3具有检测电风扇26的过滤耗材更换提醒的参考。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中气体交换机21比对室外检测数据与室内检测数据,且室内检测数据较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电风扇的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内,并执行气体交换机21的停止运作,让室外的气体不导入室内空间A,以及气体检测模块3智能选择执行电风扇26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室内空间A的气体污染加速对流,且气体污染的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上述的安全检测值包含悬浮微粒2.5(PM2.5)的浓度小于10μg/m3、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小于1000ppm、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浓度小于0.56ppm、甲醛(HCHO)的浓度小于0.08ppm、细菌数量小于1500CFU/m3、真菌数量小于1000CFU/m3、二氧化硫的浓度小于0.075ppm、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1ppm、一氧化碳的浓度小于35ppm、臭氧的浓度小于0.12ppm、铅的浓度小于0.15μg/m3
以及,上述气体交换机21的清净单元213可以是多种实施态样的组合,例如,清净单元213为一高效滤网213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当气体通过导风机214由进气口211导入进气通道212中,受高效滤网213a吸附气体中所含的化学烟雾、细菌、尘埃微粒及花粉,使导入气体交换机21的气体,达到过滤净化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效滤网213a上涂布一层二氧化氯的洁净因子,抑制导入气体交换机21所导入气体中病毒、细菌、真菌。其中高效滤网213a上可以涂布一层二气化氯的洁净因子,抑制气体交换机21外的气体中病毒、细菌、真菌、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肠病毒、诺罗病毒的抑制率达99%以上,帮助少病毒交互传染。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效滤网213a上涂布一层萃取了银杏及日本严肤木的草本加护层,构成一草本加护抗敏滤网,有效抗敏及破坏通过滤网的流感病毒表面蛋白,以及由气体交换机21所导入并通过高效滤网213a的气体中流感病毒(例如:H1N1)的表面蛋白。另一些实施例中,高效滤网213a上可以涂布银离子,抑制气体交换机21所导入气体中病毒、细菌、真菌。
另一实施例,清净单元213亦可为高效滤网213a搭配光触媒单元213b所构成的样态,光触媒单元213b包含一光触媒2131b及一紫外线灯2132b,光触媒2131b通过紫外线灯2132b照射而分解气体交换机21所导入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其中光触媒2131b及一紫外线灯2132b分别设于进气通道212中,并彼此保持一间距,使气体交换机21将室外气体通过导风机214导入至进气通道212中,且当光触媒2131b通过紫外线灯2132b照射,得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分解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并进行消毒杀菌,以达到过滤及净化气体的效果。
另一实施例,清净单元213亦可为高效滤网213a搭配光等离子单元213c所构成的样态,光等离子单元213c包含一纳米光管,通过纳米光管照射气体交换机21所导入的室外气体,促使气体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分解净化。其中纳米光管是设于进气通道212中,当气体交换机21将室外气体通过导风机214导入进气通道212中时,通过纳米光管照射所导入的气体,使气体中的氧分子及水分子分解成具高氧化性光等离子,形成具有破坏有机分子的离子气流,将气体中含有挥发性甲醛、甲苯、挥发性有机气体(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VOC)等气体分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过滤及净化气体的效果。
另一实施例,清净单元213亦可为高效滤网213a搭配负离子单元213d所构成的样态,负离子单元213d包含至少一电极线2131d、至少一集尘板2132d及一升压电源器2133d,通过电极线2131d高压放电,将气体交换机21由室外所导入的气体中所含微粒吸附在集尘板2132d上进行过滤净化。其中电极线2131d、集尘板2132d设于气体流道中,而升压电源器2133d提供电极线2131d高压放电,而集尘板2132d带有负电荷,使气体交换机21将室外所导入的气体通过导风机214导引进入进气通道212中,通过电极线2131d高压放电,将气体中所含微粒带正电荷附着在带负电荷的集尘板2132d,达到对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的效果。
另一实施例,清净单元213亦可为高效滤网213a搭配等离子单元213e所构成的样态,等离子单元213e包含一第一电场护网2131e、一吸附滤网2132e、一高压放电极2133e、一第二电场护网2134e及一升压电源器2135e,升压电源器2135e提供高压放电极2133e的高压电,以产生一高压等离子柱,使高压等离子柱中等离子分解气体交换机21将室外所导入气体中的病毒及细菌。其中第一电场护网2131e、吸附滤网2132e、高压放电极2133e及第二电场护网2134e设于气体流道中,且吸附滤网2132e、高压放电极2133e夹设于第一电场护网2131e、第二电场护网2134e之间,而升压电源器2135e提供高压放电极2133e的高压放电,以产生高压等离子柱带有等离子,使气体交换机21将室外气体通过导风机214导入进气通道212中,通过等离子使得气体中所含氧分子与水分子电离生成阳离子(H+)和阴离子(O2-),且离子周围附着有水分子的物质附着在病毒和细菌的表面之后,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会转化成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羟,OH基),从而夺走病毒和细菌表面蛋白质的氢,将其氧化分解,以达到过滤导入的气体进行过滤进化的效果。
另一实施例,清净单元213可仅只有高效滤网213a;或是高效滤网213a搭配光触媒单元213b、光等离子单元213c、负离子单元213d、等离子单元213e的任一单元组合;或是高效滤网213a搭配光触媒单元213b、光等离子单元213c、负离子单元213d及等离子单元213e的任二单元的组合;亦或是高效滤网213a搭配光触媒单元213b、光等离子单元213c、负离子单元213d、等离子单元213e的任三单元组合;或是高效滤网213a搭配光触媒单元213b、光等离子单元213c、负离子单元213d、等离子单元213e的所有组合。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上述导风机214可为一风扇,但不限于涡漩风扇或离心风扇等。且导风机214可由前述控制驱动单元219控制启动或关闭,更可控制导风机214运转时的出风量,其出分量可以介于200至1600洁净空气输出比率(CADR)之间的出风范围。
据此,本发明的室外气体检测器1a及室内气体检测器1b不仅可针对气体中的悬浮微粒进行检测,更可进一步针对导入的气体特性做检测,如气体为甲、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臭氧等。因此本发明的室外气体检测器1a及室内气体检测器1b更包括气体传感器327a,气体传感器327a定位设置且电性连接于驱动电路板323,且容设于出气沟槽3216中,检测出气路径所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或特性。

Claims (49)

1.一种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适用一气体污染防治于一室内空间,包含:
一室外的一气体污染予以检测及传输一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其中提供一室外气体检测器检测及传输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
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予以检测及传输一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其中提供一室内气体检测器检测及传输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
提供一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在该室内空间环境下应用实施洁净处理,将该室外的一气体导入该室内空间内换气实施,其中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气体交换机,供以接收及比对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并将该室外的该气体导入该室内空间内换气实施;以及
该气体交换机智能比对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及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提供智能选择控制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换气实施,其中该气体交换机以智能运算作比对,供以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是否导入至该室内空间内,促使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实施交换,让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在该室内空间内快速交换形成洁净可安全呼吸气体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污染是指悬浮微粒(PM1、PM2.5、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铅(Pb)、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甲醛(HCHO)、细菌、真菌、病毒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气体检测器可穿戴于人体上,随时即时移动检测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外气体检测器包含一气体检测模块,供以检测及传输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以及该室内气体检测器包含一气体检测模块,供以检测及传输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检测模块包含一控制电路板、一气体检测主体、一微处理器及一通信器,其中该气体检测主体、该微处理器及该通信器封装于该控制电路板形成一体且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控制该气体检测主体的检测运作,该气体检测主体检测该气体污染的一检测信号提供该微处理器接收运算处理,并以该微处理器输出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该通信器对外无线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检测主体包含:
一基座,具有: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设置;
一激光设置区,自该第一表面朝向该第二表面挖空形成;
一进气沟槽,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且邻近于该激光设置区,该进气沟槽设有一进气通口,以及两侧壁分别贯穿一透光窗口,与该激光设置区连通;
一导气组件承载区,自该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并连通该进气沟槽,且于一底面贯通一通气孔;以及
一出气沟槽,自该第一表面对应到该导气组件承载区底面处凹陷,并于该第一表面对应到该导气组件承载区的区域自该第一表面朝向该第二表面挖空而形成,与该通气孔连通,并设有一出气通口;
一压电致动器,容设于该导气组件承载区,实施该气体污染在该进气沟槽中导流流动;
一驱动电路板,封盖贴合该基座的该第二表面上;
一激光组件,定位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与其电性连接,并对应容设于该激光设置区中,且所发射出的一光束路径穿过该透光窗口并与该进气沟槽形成正交方向;
一微粒传感器,定位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与其电性连接,并对应容设于该进气沟槽与该激光组件所投射的该光束路径的正交方向位置处,供以对通过该进气沟槽且受该激光组件所投射光束照射的该气体污染中所含悬浮微粒作检测;
一气体传感器,定位设置于该驱动电路板上与其电性连接,且容设于该出气沟槽中,供以对导入该出气沟槽的该气体污染作检测;以及
一外盖,罩盖于该基座,且具有一侧板,该侧板设有一进气框口及一出气框口,该进气框口对应到该基座的该进气通口,该出气框口对应到该基座的该出气通口;
其中,该外盖罩盖该基座,该驱动电路板贴合该第二表面,促使该进气沟槽定义出一进气路径,该出气沟槽定义出一出气路径,借以驱动该压电致动器加速导送该基座的该进气通口外部的该气体污染,由该进气框口进入该进气沟槽所定义的该进气路径而通过该微粒传感器上检测出该气体污染中所含微粒的微粒浓度,以及该气体污染再由该通气孔排入该出气沟槽定义出的该出气路径通过该气体传感器作检测,最后自该基座的该出气通口至该出气框口排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粒传感器为检测悬浮微粒(PM1、PM2.5、PM10)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为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CO2)或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气体信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为一甲醛传感器,检测甲醛(HCHO)气体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为一细菌传感器,检测细菌、真菌信息。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为一病毒传感器,检测病毒气体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交换机包含至少一进气口、一进气通道、一清净单元、至少一导风机、至少一出气口、至少一换气入口、一换气通道、至少一换气出口、一控制驱动单元,其中该进气口连接该进气通道,而该清净单元设置于该进气通道中,以及该出气口连通该进气通道,并连接该导风机,以及该换气入口连接该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连通该换气出口,以及该控制驱动单元控制该导风机的运转操作,以及可通过无线传输接收该室外气体检测数据、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后以智能运算作比对,供以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是否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促使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实施交换,让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驱动单元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外检测数据较该室内检测数据为佳时,供以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促使该控制驱动单元智能选择执行该气体交换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在该室外的该气体由该进气口导入该进气通道中,通过该清净单元实施过滤净化处理,再由该导风机导入该出气口而进入于该室内空间中,同时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由该换气入口导出至该换气通道中,最后由该换气出口排出,促使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实施交换于该室外,让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驱动单元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内检测数据较该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供以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让该气体交换机的该控制驱动单元智能选择执行该气体交换机的停止运作,在该室外的气体不导入该室内空间内,同时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由该换气入口导出至该换气通道中,最后由该换气出口排出,促使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交换于该室外,让在该室内空间内的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清净机,供以实施过滤净化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而该清净机包含有该气体检测模块,而该气体检测模块的该微处理器输出一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该通信器对外无线传输,且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清净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过滤净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交换机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内检测数据较该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该清净机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促使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执行停止运作,让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该室内空间,促使该气体检测模块提供智能选择执行该清净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过滤净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净机的该气体检测模块检测出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供以提供该清净机的过滤耗材更换时间的提醒参考。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空调机,供以实施调节该室内空间的温度及湿度,该空调机包含有该气体检测模块,而该气体检测模块的该微处理器输出一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该通信器对外无线传输,且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该空调机的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空调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供以调节该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气体流动及过滤净化该气体污染,且让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交换机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内检测数据较该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该空调机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并执行该气体交换机的停止运作,让该室外的气体不导入该室内空间,以及该气体检测模块提供智能选择执行该空调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该室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的该气体检测模块检测出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供以提供该空调机的过滤耗材更换时间的提醒参考。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为一中央系统式空调机。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为一独立式空调机。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抽油烟机,供以实施吸取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排出于该室外,该抽油烟机包含有该气体检测模块,该气体检测模块的该微处理器输出一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该通信器对外无线传输,且该抽油烟机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抽油烟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该室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交换机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内检测数据较该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该抽油烟机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并执行该气体交换机的停止运作,让该室外的气体不导入该室内空间,以及该气体检测模块提供智能选择执行该抽油烟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该室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抽油烟机的该气体检测模块检测出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供以提供该抽油烟机的过滤耗材更换时间的提醒参考。
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排风机,供以实施抽送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排出于该室外,该排风机包含有该气体检测模块,该气体检测模块的该微处理器输出一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该通信器对外无线传输,且该排风机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排风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该室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交换机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内检测数据较该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该排风机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并执行该气体交换机的停止运作,让该室外的气体不导入该室内空间,以及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排风机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实施排出于该室外,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2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气体交换系统包含一电风扇,供以实施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加速对流,该电风扇包含有该气体检测模块,该气体检测模块的该微处理器输出一装置气体检测数据,提供给该通信器对外无线传输,且该电风扇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促使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电风扇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加速对流,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交换机比对该室外检测数据、该室内检测数据,且该室内检测数据较该室外检测数据为佳时,同时该电风扇的该装置气体检测数据为污染状态时,供以该气体交换机智能选择控制在该室外的该气体不导入在该室内空间内,并执行该气体交换机的停止运作,让该室外的气体不导入该室内空间,以及该气体检测模块智能选择执行该电风扇的启动运作及控制运作需求时间,让在该室内空间的该气体污染加速对流,且该气体污染的该室内气体检测数据降至一安全检测值。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悬浮微粒2.5的浓度小于10μg/m3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1000ppm。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小于0.56ppm。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甲醛值的浓度小于0.08ppm。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细菌数量小于1500CFU/m3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真菌数量小于1000CFU/m3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二氧化硫的浓度小于0.075ppm。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1ppm。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一氧化碳的浓度小于35ppm。
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臭氧的浓度小于0.12ppm。
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检测值包含铅的浓度小于0.15μg/m3
41.如权利要求5、12、15、18、23、26和2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传输为一Wi-Fi模块、一蓝牙模块、一无线射频识别模块、一近场通信模块其中之一对外传输。
4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净单元为一高效滤网。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效滤网上涂布一层二氧化氯的洁净因子,抑制该气体中病毒、细菌。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效滤网上涂布一层萃取了银杏及日本盐肤木的草本加护涂层,构成一草本加护抗敏滤网,有效抗敏及破坏通过滤网的流感病毒表面蛋白。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效滤网上涂布一银离子,抑制该气体中病毒、细菌。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净单元为该高效滤网搭配一光触媒单元所构成。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净单元为该高效滤网搭配一光等离子单元所构成。
48.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净单元为该高效滤网搭配一负离子单元所构成。
49.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清净单元为该高效滤网搭配一等离子单元所构成。
CN202011514355.4A 2020-12-21 2020-12-21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Pending CN114646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4355.4A CN114646114A (zh) 2020-12-21 2020-12-21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4355.4A CN114646114A (zh) 2020-12-21 2020-12-21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6114A true CN114646114A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4355.4A Pending CN114646114A (zh) 2020-12-21 2020-12-21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61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99995A1 (en) * 2022-06-30 2024-01-03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Conception of locating and completely clean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CN118836549A (zh) * 2024-07-31 2024-10-25 山东天元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化室内通风净化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482A (zh) * 2005-08-12 2007-0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系统和用于驱动该通风系统的方法
CN203928175U (zh) * 2014-05-30 2014-11-05 上海伊格灵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EP3567323A1 (en) * 2018-05-08 2019-11-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mart air purification
CN210775135U (zh) * 2019-10-09 2020-06-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气体检测的行动装置机壳
TW202035971A (zh) * 2019-03-15 2020-10-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裝置
TWI708934B (zh) * 2019-09-27 2020-11-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模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482A (zh) * 2005-08-12 2007-0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系统和用于驱动该通风系统的方法
CN203928175U (zh) * 2014-05-30 2014-11-05 上海伊格灵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EP3567323A1 (en) * 2018-05-08 2019-11-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mart air purification
TW202035971A (zh) * 2019-03-15 2020-10-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裝置
TWI708934B (zh) * 2019-09-27 2020-11-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粒偵測模組
CN210775135U (zh) * 2019-10-09 2020-06-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气体检测的行动装置机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99995A1 (en) * 2022-06-30 2024-01-03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Conception of locating and completely clean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CN118836549A (zh) * 2024-07-31 2024-10-25 山东天元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化室内通风净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474B (zh) 室內氣體汙染過濾方法
TWI811601B (zh) 智能室內空汙防治解決方法
TWI796113B (zh) 防治空污抽風機
TWI839611B (zh) 室內空汙防治系統
TWI861464B (zh) 防治空污清淨機
JP7556841B2 (ja) 室内空気汚染の知能的な防止及び解決方法
JP7594556B2 (ja) 室内空気汚染防除システム
TWI801794B (zh) 氣體交換裝置
TWI843995B (zh) 防治空污新風機
TW202217205A (zh) 室內空汙防治解決方法
CN116481125A (zh) 防治空污吸尘器
CN116481095A (zh) 防治空污冷气机
CN114646114A (zh)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US20220339992A1 (en) In-car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system
CN114646115B (zh) 智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TWI766536B (zh) 氣體抽排裝置
TWI797489B (zh) 室內空汙防治解決方法
TWI836330B (zh) 防治空污電風扇
TWI811600B (zh) 車內空汙防治解決方法
CN114646126A (zh) 室内气体污染过滤方法
CN114643827B (zh)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TWI845888B (zh) 防治空污排油煙機
CN114643826B (zh)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TW202331164A (zh) 防治空污吹風機
CN114383290A (zh) 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解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