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1068B -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41068B CN114641068B CN202011478573.7A CN202011478573A CN114641068B CN 114641068 B CN114641068 B CN 114641068B CN 202011478573 A CN202011478573 A CN 202011478573A CN 114641068 B CN114641068 B CN 1146410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terminal
- interference
- carriers
- codeb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从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由于本申请可以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作为分配给终端的载波,因此,可以实现在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质量的情况下,提高频谱利用率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宽带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行业对宽带专网通信的需求急迫,例如,电力行业,为了减少对电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宽带通信的急迫需求包括:智能的配电和发电等。目前,宽带专网通信与传统的窄带系统共频谱,使得窄带通信对宽带通信具有干扰,例如,在电力行业,宽带专网通信占用窄带频谱中的230MHz频段中的40个零散频点。
目前,为了给终端分配干扰较小的载波,依据待分配载波的干扰状况,设置一个门限值。基站在接收到终端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具体的分配过程包括:从大于门限值的载波中,确定用于分配给终端的载波。
但是,在实际中,如果设置的门限值较高,则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干扰较大,即不能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质量。如果设置的门限值较低,则可分配给终端的载波数量受限,使得待分配载波中的大量载波无法被分配,使得频谱利用率低,即在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质量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目的在于在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频谱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所述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所述预设码本包括:在高斯球面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方向向量;
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
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从由干扰消除载波和无干扰载波构成的预设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包括:
按照先干扰消除载波后无干扰载波的原则,对所述预设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得到排序载波集合;
按照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
循环执行目标流程,直至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达到所述目标数量;或者,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未达到所述目标数量,且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无干扰载波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所述目标流程包括:
在当前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则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是由预设终端中的目标终端构成;所述目标终端指:码本方向向量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目标流程还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不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数量和已分配给所述终端的干扰消除载波的数量,确定待分配给所述终端的载波的差值数量;
在所述差值数量不大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选取所述差值数量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在所述差值数量大于所述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可选的,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确定方式,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
分别对于所述码本中的每个方向向量,将对应的码本方向向量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组成的集合,作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得到所述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
将所述码本中目标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作为所述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所述目标方向向量指: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方向向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载波的分配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所述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所述预设码本包括:在高斯球面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方向向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从由干扰消除载波和无干扰载波构成的预设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照先干扰消除载波后无干扰载波的原则,对所述预设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得到排序载波集合;按照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循环执行目标流程,直至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达到所述目标数量;或者,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未达到所述目标数量,且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无干扰载波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所述目标流程包括:
在当前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则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是由预设终端中的目标终端构成;所述目标终端指:码本方向向量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执行的目标流程还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不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载波的分配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载波的分配方法。
本申请所述的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获取由预设的待分配载波中除干扰规避载波外的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从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
其中,干扰规避载波指:受周围载波干扰最大的信道响应方向的功率大于预设功率阈值的载波,即干扰很大的载波,即分配给终端不能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的载波。因此,本申请确定用于分配给终端载波的载波集合,是除了绝对不能分配给终端的载波之外的载波,即本申请的载波集合包含了尽量多的载波。
在本申请中,从载波集合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者,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其中,无干扰载波是可以保证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干扰消除载波指:可能不能保证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而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指: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即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与终端受干扰最大的信道响应方向接近正交,因此,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分配给终端,可以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即本申请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作为分配给终端的载波,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质量的情况下的频谱利用率低,本申请的频率利用率可以得到提高。
即本申请在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的干扰类型和码本方向向量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种确定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从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载波的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实际中,从窄带系统中划分给具体行业的可以使用的载波,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称为可用载波。例如,对于电力行业,划分为电力终端的载波可以为窄带系统中230MHz频段的40个零散频点,则该40个零散频点,就可以称为可用载波。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行业的可用载波,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本实施例不对每个行业的可用载波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为终端不支持移动性的物联网场景,尤其是应用于具有窄带干扰的频谱上。当然,在实际中,还可以为其他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应用场景的具体内容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事先设定了码本,该码本是根据基站的接收天线数目N,确定的2N维度的信道响应方向的码本。具体的,可以依据3GPP标准化的多天线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即设定的码本为在高斯球面的各个方向上均匀采样的方向向量。
为了直观展示码本,以基站的接收天线数目为4为例,在8维空间设计各个方向均匀的码本,表1为码本大小为24的一个例子。
表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终端分配载波的整体思路包括:
依据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受干扰的信道响应的功率,确定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的干扰类型和码本方向向量。
其中,干扰类型可以为无干扰载波、干扰消除载波和干扰规避载波中的某一种,其中,无干扰载波是指:受干扰较小可以保证通信质量的载波。干扰消除载波指:受到一定干扰,并且,可能不满足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干扰规避载波指:受到较大的干扰,即不满足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其中,任一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指该载波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对应于码本的方向向量(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称为码本方向向量),即可以得到可用载波中各个载波受干扰的信道响方向,与,码本包含的方向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同样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对应于码本中的方向向量(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称为码本方向向量),即得到了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与,码本中的方向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的两种对应关系,对于发送载波分配请求的终端,就可能从干扰消除载波中确定出,码本方向向量与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的载波。即确定出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与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间的正交程度大于预设阈值的载波。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的干扰类型和码本方向向量的过程,其中,确定每个载波的干扰类型和码本方向向量的方式系统,为了描述方便,以任意一个载波为例进行介绍。具体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该载波不进行任何业务调度。
S102:在该载波上进行信道响应测量,并计算测量得到的信道响应的功率。
在本步骤中,测量以及计算功率的具体实现方式都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103:判断功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如果是,则执行S109,如果否,则执行S104。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设定了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其中,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并且,第一门限值用于确定该载波是否为不满足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第二门限值用于确定该载波是否为满足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的具体确定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确定,本实施例不对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的具体确定方式作限定。
在本步骤中,如果功率大于第一门限值,则表明该载波是不满足终端通信质量的载波。
S104、判断功率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如果是,则执行S110,如果否,则执行S105。
在本步骤中,如果功率不小于第二门限值,则表示功率大于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一门限值,表明该载波可能满足终端的通信质量,也可能不满足终端的通信质量,并执行S105。
S105:确定该载波的干扰类型为干扰消除载波。
S106:计算该载波的信道响应的自相关矩阵。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107:对自相关性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并确定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分解(Eigen-value decomposition),特征值(Eigen-value)和特征向量(Eigen-vector)所表示的含义为现有技术,并且,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108:将特征向量与预设码本中的每个方向向量进行比较,选取量化误差最小的一个方向向量,作为该载波上的码本方向向量。
在本步骤中,为了描述方便,将选取的量化误差最小的一个方向向量,称为该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
执行完本步骤后,执行S111。具体的,在S111中记录该载波的干扰类型为干扰消除载波,码本方向向量为是本步骤确定的码本方向向量。
S109:确定该载波的干扰属性为干扰规避载波,码本方向向量为空。
在本步骤中,确定该载波的干扰类型为干扰规避载波,其中,干扰规避载波是不满足终端通信质量,因此,无需确定该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
执行完本步骤后,执行S111。
在S111中,在干扰列表中标记该载波的干扰类型为干扰规避载波,码本方向向量为空,即为null。
S110:确定该载波的干扰属性为无干扰载波,码本方向向量为空。
在本步骤中,确定该载波的干扰类型为无干扰载波,其中,无干扰载波是满足终端通信质量,因此,无需确定该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
执行完本步骤后,执行S111。
在S111中,在干扰列表中标记该载波的干扰类型为无干扰载波,码本方向向量为空,即为null。
S111:将该载波的干扰属性和码本方向向量记录到预设列表中,得到干扰列表。
在本实施例中,干扰列表包括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的标识,以及每个载波标识的待确定干扰类型以及待确定的码本方向向量。为了直观展示本实施例确定得到的干扰列表,本实施例提供了表2所示的干扰列表的示例。
表2
载波 | 干扰类型 | 码本方向向量 |
0 | 干扰消除载波 | 10 |
1 | 干扰消除载波 | 15 |
2 | 干扰规避载波 | null |
… | … | |
16 | 无干扰载波 | null |
… | … | |
k | 干扰消除载波 | 9 |
… | … | |
K | 干扰消除载波 | 6 |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的方法,其中,确定每个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的原理相同,为了描述方便,以任意一个终端为例进行介绍。由于预设终端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在频域带宽较小时(例如,典型的物联网场景应用带宽为1MHz左右),可以认为终端在每一个频点上的信道响应方向均相同,系统只需要对每个终端测量一个信道响应方向即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信道响应方向的测量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
在本步骤中,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可以为正常业务的调度,也可以为专门为测量而进行的周期性调度。本实施例不对具体的调度方式作限定。
S202:在可用载波中的每个载波上分别进行信道响应测量。
在本步骤中,如果对终端的调度为正常业务的调度,则在本步骤中,可以使用解调参考信号(DMRS)进行测量。如果对终端的调度为专门的测量调度,则可以使用探测参考信号(SRS)进行测量。
S203:对终端在可用载波中的每个载波上的信道响应进行测量,得到该终端在每个载波上的信道响应,并计算该终端在每个载波上的信道响应的自相关矩阵。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204:对终端在每个载波上信道响应的自相关矩阵进行平均,得到平均自相关矩阵。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205:对平均自相关性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并获取最大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其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206:通过将特征向量与预设码本中的每一个方向向量进行比较,选取量化误差最小的一个方向向量,作为该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
在本步骤中,量化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207:分别对于码本中的每个方向向量,将对应的码本方向向量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组成的集合,作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得到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得到预设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对应的终端标识集合。
为了直观展示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对应的终端标识集合,本实施例给出了如表3所示的码本中方向向量与终端标识集合间对应关系的示例表。
表3
码本 | 终端标识集合 |
0 | {1,5,7} |
2 | {3,9} |
3 | {12,6,4} |
… | … |
23 | {8,13,14,26,31} |
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得到了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与码本中的方向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可用载波中每个干扰消除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得到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分别对应的终端集合。因此,对于任一干扰消除载波,将码本中目标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作为该干扰消除载波的的终端集合。其中,目标方向向量指:码本中与该干扰消除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的方向向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其中,终端与码本方向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已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302: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
在本步骤中,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可以通过将可用载波中去除干扰规避载波后,剩余的载波构成的集合。其中,干扰消除载波、无干扰载波和干扰规避载波的含义,已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303:从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可以包括:指示基站所需分配载波的数量,为了描述方便,将基站所需分配的数量,称为目标数量。
在本步骤中,确定的载波中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其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对应的码本方向向量与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即本步骤确定出的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的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与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接近正交。
可选的,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步骤A1~步骤A8:
A1、按照先干扰消除载波后无干扰载波的原则,对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得到排序载波集合。
在本步骤中,为了描述方便,将对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后得到的载波集合,称为排序载波集合。
A2、按照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次执行本步骤的情况下,确定的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排序载波集合中的第一个载波。
A3、判断当前待处理载波是否为干扰消除载波,如果是,则执行A4,如果否,则执行A9。
在本步骤中,可以依据干扰列表中当前待处理载波的干扰类型,判断当前待处理载波是否为干扰消除载波。
A4、判断终端是否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如果是,则执行A5,如果否,则执行A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是由目标终端构成。其中,目标终端指:预设终端中,码本方向向量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的终端。
具体的,确定可用载波中任一载波对应的终端集合的过程可以包括:基于图2对应的实施例确定出的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分别对应的终端集合,与,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可以针对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从码本的每个方向向量与终端集合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与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的方向向量对应的终端集合,即得到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与终端集合间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依据可用载波中每个载波与终端集合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对应的终端集合,进而,在本步骤中,可以判断出终端是否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对应的终端集合。如果属于,则表示可以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终端,因此,执行A5。
A5、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终端。
A6、计算累积为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
计算截止当前,已为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
A7、判断为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是否达到目标数量,如果否,则执行A8,如果是,则结束。
A8、依据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次执行本步骤的情况下,确定的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排序载波集合中的第二个载波,依次类推,在第n-1次执行本步骤的情况下,确定的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排序载波集合中的第n个载波。
执行完本步骤后,接着执行A3。
A9、从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终端。
可选的,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B1~步骤B4:
B1、依据目标数量和已分配给终端的干扰消除载波的数量,确定待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差值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数量为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请求分配载波的总数量。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计算出还需为终端分配的载波的数量,为了描述方便,可以将计算出的还需为终端分配的载波的数量,称为差值数量。
B2、判断差值数量是否不大于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如果是,则执行B3,如果否,在执行B4。
B3、从排序载波集合中选取差值数量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终端。
在所述差值数量不大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执行本步骤的操作。在本步骤中,为终端分配的累积载波的数量为目标数量。
B4、将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差值数量大于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执行本步骤的操作。在本步骤中,累积分配给终端的载波数量少于目标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一:
在本申请中,对可用载波的干扰类型进行细化,具体细化为无干扰载波、干扰消除载波和干扰规避载波,并将无干扰载波和干扰规避载波构成的集合,作为用于为终端分配载波的集合,使得该集合的范围较大。并且,从载波集合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即将载波集合中的干扰消除载波分配给可以保证通信质量的终端,从而,在保证终端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且,实现复杂度较低。
有益效果二:
在本申请中,当终端处于固定状态时,信道变化极其缓慢,使得将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码本中的一个方向向量上成为了可能。并且,在确定出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与终端集合间的对应关系后,该对应关系不会频繁变化,即不需要进行频繁计算。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维护码本中方向向量与终端集合间的对应关系的复杂度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波的分配装置,应用于基站,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01、第二获取模块502和确定模块503,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所述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所述预设码本包括:在高斯球面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方向向量;
第二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
确定模块503,用于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503,用于从由干扰消除载波和无干扰载波构成的预设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按照先干扰消除载波后无干扰载波的原则,对所述预设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得到排序载波集合;按照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循环执行目标流程,直至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达到所述目标数量;或者,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未达到所述目标数量,且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无干扰载波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所述目标流程包括:
在当前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则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是由预设终端中的目标终端构成;所述目标终端指:码本方向向量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503执行的目标流程,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不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503,用于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503,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量和已分配给所述终端的干扰消除载波的数量,确定待分配给所述终端的载波的差值数量;在所述差值数量不大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选取所述差值数量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在所述差值数量大于所述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集合确定模块,用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确定方式,包括:
集合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分别确定所述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分别对于所述码本中的每个方向向量,将对应的码本方向向量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组成的集合,作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得到所述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将所述码本中目标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作为所述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所述目标方向向量指: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方向向量。
载波的分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获取模块501、第二获取模块502和确定模块503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在保证分配给终端的载波的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频谱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载波的分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载波的分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如图6所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同行人员的识别方法。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所述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所述预设码本包括:在高斯球面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方向向量;
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
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线。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所述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所述预设码本是根据基站的接收天线数目N,确定的2N维度的信道响应方向的码本,包括:在高斯球面的各个方向上均匀采样的方向向量;
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其中,所述干扰消除载波为功率大于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一门限值的载波,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包括:
按照先干扰消除载波后无干扰载波的原则,对所述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得到排序载波集合;
按照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
循环执行目标流程,直至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达到所述目标数量;或者,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未达到所述目标数量,且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无干扰载波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所述目标流程包括:
在当前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则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是由预设终端中的目标终端构成;所述目标终端指:码本方向向量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流程还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不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数量和已分配给所述终端的干扰消除载波的数量,确定待分配给所述终端的载波的差值数量;
在所述差值数量不大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选取所述差值数量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在所述差值数量大于所述无干扰载波的总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无干扰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确定方式,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预设终端中每个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
分别对于所述码本中的每个方向向量,将对应的码本方向向量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组成的集合,作为所述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得到所述码本中每个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
将所述码本中目标方向向量的终端集合,作为所述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所述目标方向向量指:所述码本中与所述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方向向量。
6.一种载波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载波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指:所述终端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所述预设码本是根据基站的接收天线数目N,确定的2N维度的信道响应方向的码本,包括:在高斯球面的各个方向上均匀采样的方向向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无干扰载波和干扰消除载波构成的载波集合;其中,所述干扰消除载波为功率大于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一门限值的载波,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其中,确定的任一载波为无干扰载波或满足预设条件的干扰消除载波;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受干扰的信道响应方向量化到预设码本得到的方向向量,与,所述终端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从由干扰消除载波和无干扰载波构成的预设载波集合中,确定达到所述载波分配请求指示的目标数量的载波,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照先干扰消除载波后无干扰载波的原则,对所述预设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排序,得到排序载波集合;按照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确定当前待处理载波;循环执行目标流程,直至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达到所述目标数量;或者,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载波数量未达到所述目标数量,且当前待处理载波为无干扰载波的情况下,从所述排序载波集合的无干扰载波中选取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
所述目标流程包括:
在当前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则将当前待处理载波分配给所述终端;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是由预设终端中的目标终端构成;所述目标终端指:码本方向向量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码本方向向量间的内积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执行的目标流程还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载波为干扰消除载波,并且,所述终端不属于当前待处理载波的终端集合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排序载波集合中的载波顺序,更新当前待处理载波。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载波的分配方法。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载波的分配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8573.7A CN114641068B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8573.7A CN114641068B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41068A CN114641068A (zh) | 2022-06-17 |
CN114641068B true CN114641068B (zh) | 2025-02-25 |
Family
ID=8194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78573.7A Active CN114641068B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41068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21029A (zh) * | 2016-04-27 | 2016-06-29 | 西安交通大学 | 3d mu-mimo fdd系统中基于双码本有限反馈的多用户调度方法 |
CN106301490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12719C2 (sv) * | 1997-06-10 | 2000-05-02 | Lars Gustaf Liljeryd | En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reduktion av dataflöde baserad på harmonisk bandbreddsexpansion |
US6581030B1 (en) * | 2000-04-13 | 2003-06-17 | Conexant Systems, Inc. | Target signal reference shifting employed in 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speech coding |
CN101350800B (zh) * | 2007-07-20 | 2011-06-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载波间干扰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 |
CN114285447B (zh) * | 2017-01-09 | 2022-11-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7994935B (zh) * | 2017-11-20 | 2020-07-17 | 清华大学 | 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基站、装置及系统 |
US10868628B1 (en) * | 2019-04-02 | 2020-12-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implementing spectrally-efficient orthogonal cod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2020
- 2020-12-15 CN CN202011478573.7A patent/CN1146410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1490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
CN105721029A (zh) * | 2016-04-27 | 2016-06-29 | 西安交通大学 | 3d mu-mimo fdd系统中基于双码本有限反馈的多用户调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41068A (zh) | 2022-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0194B (zh) | 上行信道资源的指示及确定方法、基站、终端、介质 | |
Anil Kumar et al. | Optimized design and analysis approach of user detection by non cooperative detection computing methods in CR networks | |
CN109246828A (zh) | 多子带系统中下行业务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CN112118035B (zh) | 一种实现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4641068B (zh) |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 |
JP2023553498A (ja) | 強化されたフィンガープリント測位 | |
CN115021840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4342281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
US20220279506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ling | |
CN112994763A (zh) | 一种天线阵列波束赋形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7493606B (zh) | 一种用户终端的分时调度方法和装置 | |
CN106060918B (zh)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 |
La Rosa Centeno et al. | Cognitive radio signal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ubspace decomposition and RBF neural networks | |
CN114257256B (zh) | 噪声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Tschimben et al. | Anomaly detection with autoencoders for spectrum sharing and monitoring | |
CN118018077B (zh) | 用于下行链路的预编码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 |
CN115378770A (zh) | 信号补偿方法及装置、频域补偿数据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9219068B (zh) | 基带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 |
CN113872650B (zh)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12243222B (zh) | 一种mu-mimo多终端ue配对方法及装置 | |
CN107154904B (zh) | 终端间相关性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 |
CN115134846B (zh) | 小区容量评估及小区间负荷均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SG174207A1 (en)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signal includes a wanted signal and apparatuse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signal includes a wanted signal | |
US1130994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igning transmission power | |
Chaitanya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rection of arrival estimation algorithms for smart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