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0488A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40488A CN114640488A CN202011485221.4A CN202011485221A CN114640488A CN 114640488 A CN114640488 A CN 114640488A CN 202011485221 A CN202011485221 A CN 202011485221A CN 114640488 A CN114640488 A CN 1146404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request message
- verification
- identity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解决现有呼叫流程中的用户身份验证存在易暴露用户个人隐私和验证效率低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本发明通过网络侧所具有的用户身份验证能力,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终端申请调用该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网络没有在通话中进行用户身份认证的能力,现有呼叫流程需要验证用户身份时,一般通过拨号盘输入/人工问询确认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或线下办理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容易暴露隐私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用于解决现有呼叫流程中的用户身份验证存在易暴露用户个人隐私和验证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包括:
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基于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向第一终端发送验证结果,如此,通过网络侧所具有的用户身份验证能力,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终端申请调用该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的场景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即处于通话过程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特别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一者对应的用户为客服人员,即客服通话场景中,并且涉及到的业务(比如办理银行、证券等业务)需要验证用户身份的场景。
这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中的一者发起呼叫请求,通过初始媒体协商,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中的另一者建立音频或视频通话。
可选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消息中,如SIP Message或者SIP Info,其中可能携带呼叫信息。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本步骤中,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具体指的是当前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这里,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脸、指纹、声纹、虹膜等。
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本步骤中,具体的,可通过将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网络侧设备内预先存储有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实现身份验证,得到的验证结果包括验证通过或者验证不通过。
步骤104,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基于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向第一终端发送验证结果,如此,通过网络侧所具有的用户身份验证能力,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终端申请调用该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适用于IMS网络中的终端之间的通信场景。
作为一可选地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步骤102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这里,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获取当前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并将该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返回至网络侧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本步骤中,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可携带在响应消息中,比如,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携带在SIP Message或者SIP Info中。
作为另一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102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本实现方式中,向第二终端发送授权请求消息,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第二终端侧的用户的个人隐私,在得到用户授权许可后,第二终端方可获取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之后,将该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返回至网络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得到用户授权许可,也就是,用户拒绝授权的情况下,第二终端无法获取用户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网络侧设备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用户拒绝授权的授权结果,并将该授权结果发送至第一终端,以通知第一终端侧的用户。
作为一可选的实现方式,在步骤101之后,所述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本步骤中,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具体指的是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识别技术;换言之,第二终端所支持的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的获取方式。比如,身份验证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侧设备预先存储有身份验证能力与对应的终端(用户)的业务订购关系。不同的业务订购关系需要终端(用户)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这里,在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列表的形式存储于网络侧设备。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本步骤中,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目的是为了通知第二终端所需验证用户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的获取方式。
例如,当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为人脸识别时,第二终端调用第二终端的目标获取模块,这里具体的为开启摄像模块获取第二终端侧用户的人脸图像信息。
当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为声纹识别时,第二终端调用第二终端的目标获取模块,这里具体的为开启声音采集模块,比如麦克风获取第二终端侧的用户的声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用户)的业务订购关系对应的身份验证能力为多个的情况下,通过列表的形式,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通过用户操作,第二终端可以选择进行身份验证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
作为一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步骤103可包括:
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这里,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特征信息时,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为人脸特征数据库;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为声纹信息时,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为声纹信息数据库。
这里,网络侧设备通过识别目标生物特征信息的特征类型(比如,人脸特征、声纹特征、指纹特征、虹膜特征等),确定对应的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本步骤中,用户的身份信息在之前订购业务关系时已预先存储有该第二终端侧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在验证通过后,可直接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无需在第二终端侧输入用户的身份信息,如此,不仅能够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而且还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下面就一示例,如图2所示,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实施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侧的用户A已签约人脸识别业务。
1)当用户A通过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通过初始媒体协商,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B比如是客服人员)建立音频通话;
2)用户B通过第二终端请求对用户A进行身份验证,第二终端向业务网元发起SIPInfo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网元为网络侧设备,业务网元可能为VoLTE AS或者其他网元。
3)业务网元根据用户A的签约业务,向第一终端发送请求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的授权消息;
4)用户A通过第一终端授权验证,第一终端调用摄像头拍摄用户A当前的视频,并将授权结果和视频信息返回至业务网元;
5)业务网元根据视频信息和人脸特征数据库进行身份验证,匹配身份成功后获取用户A的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并发送至第二终端。
这里,简要说明在此过程中,业务网元的身份验证流程。业务网元包括消息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媒体模块。
在说明业务网元的身份验证流程之前,简要说明一下业务网元中各模块的作用。
消息收发模块用于:
a)接收外部的通知消息,分析通知的事件,并将事件通知给控制模块。比如接收到用户的身份验证请求后,向控制模块发送请求消息。
b)向外部发送消息;如向用户请求身份验证的授权。
c)接收并执行控制模块返回的操作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
a)存储身份验证能力与用户的订购关系。
b)接收消息收发模块发送的通知消息,并根据逻辑做出相应处理。如:当接收到用户的身份验证请求后,获取用户的身份验证能力列表(如:声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并将身份验证能力列表返回消息模块。
c)通知消息收发模块下一步的操作指令。
d)接收媒体模块的身份验证结果。
媒体模块用于:
a)存储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如人脸特征等)。
b)接收控制模块的通知,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如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进行身份验证。
c)通知控制模块身份验证结果。
业务网元的身份验证流程如下: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话中,业务网元的消息收发模块接收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请求,并通知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获取用户B的身份验证能力列表(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
控制模块将身份验证能力列表返回消息收发模块;
消息收发模块将身份验证能力列表及授权申请等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用户A);
消息收发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返回的授权结果及身份验证相关信息(当用户已授权时),并通知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终端确定的身份验证能力以及对应该身份验证能力下的身份验证相关信息(生物特征信息),调用媒体模块的相应生物特征数据库进行身份验证分析;
控制模块接收媒体模块的身份验证结果,并通知消息收发模块;
消息收发模块向第二终端发送身份验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基于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向第一终端发送验证结果,如此,通过网络侧所具有的用户身份验证能力,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终端申请调用该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获取模块3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发送模块304,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302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302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可选地,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装置,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基于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向第一终端发送验证结果,如此,通过网络侧所具有的用户身份验证能力,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终端申请调用该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400和收发器410,所述收发器410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400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41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通过所述收发器410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0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410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0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410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0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通过所述收发器410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0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基于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向第一终端发送验证结果,如此,通过网络侧所具有的用户身份验证能力,在通话过程中用户可通过终端申请调用该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完成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纸制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科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包括:
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7.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8.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话中;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获得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的与身份验证相关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验证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处于通话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授权请求消息,所述授权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验证授权;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授权允许后返回的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所支持的身份验证能力;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是基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的目标身份验证能力,调用对应的目标获取模块获得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将所述目标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作为验证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得到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
14.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85221.4A CN114640488A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85221.4A CN114640488A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40488A true CN114640488A (zh) | 2022-06-17 |
Family
ID=8194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85221.4A Pending CN114640488A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40488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560A (zh) * | 2005-07-22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和呼叫控制方法与系统 |
CN101277329A (zh) * | 2007-03-28 | 2008-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推送主叫信息的方法、话机、呼叫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
KR20100116124A (ko) * | 2009-04-21 | 2010-10-29 | 신성환 | 컴퓨터와 이동통신단말기 간 영상통화에서의 원격 신원확인방법 및 장치 |
CN105072296A (zh) * | 2015-08-28 | 2015-11-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对通话呼叫者进行标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553928A (zh) * | 2015-07-31 | 2016-05-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235314A (zh) * | 2016-12-09 | 2018-06-2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660531A (zh) * | 2018-12-10 | 2019-04-19 | 武汉大晟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客服终端 |
CN110827830A (zh) * | 2019-11-15 | 2020-02-21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语音数据的声纹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2-16 CN CN202011485221.4A patent/CN1146404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560A (zh) * | 2005-07-22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和呼叫控制方法与系统 |
CN101277329A (zh) * | 2007-03-28 | 2008-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推送主叫信息的方法、话机、呼叫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
KR20100116124A (ko) * | 2009-04-21 | 2010-10-29 | 신성환 | 컴퓨터와 이동통신단말기 간 영상통화에서의 원격 신원확인방법 및 장치 |
CN105553928A (zh) * | 2015-07-31 | 2016-05-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072296A (zh) * | 2015-08-28 | 2015-11-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对通话呼叫者进行标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235314A (zh) * | 2016-12-09 | 2018-06-2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660531A (zh) * | 2018-12-10 | 2019-04-19 | 武汉大晟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客服终端 |
CN110827830A (zh) * | 2019-11-15 | 2020-02-21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语音数据的声纹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6330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rming a person's identity | |
WO2018184433A1 (zh) | 一种物联网认证系统和物联网认证方法 | |
US10452826B2 (en) | Verified and private portable identity | |
CN106301767B (zh) | 一种加密通话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kmc | |
US20140310786A1 (en) | Integrated interactive messaging and biometric enrollment, ve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 |
CN109194906B (zh) | 视频会议认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GB2495474A (en) | Mobile device user authentication within a telephone call, messaging session or at a physical location | |
US12206817B2 (en) | Privilege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with inmates | |
US11997081B2 (en) | Variable-step authenti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 |
CN110311895B (zh) | 基于身份验证的会话权限校验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4660412A (zh) | 一种移动设备无密码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 |
US20240137362A1 (en) | Two-way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WO2015169000A1 (zh)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US902574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 caller identification | |
CN109302411A (zh) | 视频会议认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429978B (zh) | 数据访问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4640488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0546937B (zh) | 在软件定义网络中使用生物特征来路由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166417B (zh) |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1219089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identity using biometric data | |
CN112383392A (zh) | 一种视频会议轮换加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Akhil et al. | Video Calling System Using Biometric Remote Authentication | |
CN112418852B (zh) | 安全支付方法、终端、服务器及支付系统 | |
CN119521222A (zh) | 基于VoNR网络的身份认证系统以及身份认证方法 | |
KR20250020173A (ko) | 서명 엑세스코드를 이용하여 도어 엑세스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