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28926A -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8926A
CN114628926A CN202210313721.2A CN202210313721A CN114628926A CN 114628926 A CN114628926 A CN 114628926A CN 202210313721 A CN202210313721 A CN 202210313721A CN 114628926 A CN114628926 A CN 114628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rd
seat
bottom plate
eject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37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8926B (zh
Inventor
林振业
郭旭
刘臻
付绍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37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8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8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89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4035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71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8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8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卡座组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卡托,所述卡托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容纳槽中;顶出机构,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侧,所述顶出机构可驱动所述卡托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将所述顶出机构邻近所述容纳槽的开口设置,通过顶出机构的活动可以驱动所述卡托脱出所述容纳槽,需要取出卡托时可以通过顶出机构的活动驱动所述卡托脱出所述容纳槽。将卡座的顶出机构放到座体前端的容纳槽的开口位置,可以缩减卡座结构的整体宽度和长度,有利于减小卡座结构的整体体积,减小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双卡双待功能已是标配,普遍采用叠层放置卡的方式,既满足了一机多卡的需求,又减少了卡座的堆叠空间和占板面积。叠层卡座因需容纳多张卡,内部又包含连接机构、顶出机构等结构,整体体积较大,空间占用大,不利于手机的小型化设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卡座因整体体积较大,空间占用大,不利于手机的小型化设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座组件,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
卡托,所述卡托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容纳槽中;
顶出机构,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侧,所述顶出机构可驱动所述卡托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可活动的顶杆,所述卡托上对应设有挡块,所述顶杆可推动所述挡块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开口向外伸出。
其中,所述座体上位于所述容纳槽开口的一侧设有避让结构,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避让结构中,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避让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座体上的凹槽或开口。
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边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底板边缘弯折以在所述安装座一侧形成第一凹部,所述顶杆可转动的安装在位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部的所述底板上;
所述顶杆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挡块处。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座边缘向同侧弯折形成多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绕所述底板边缘设置;
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凹部的方向弯折,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座体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顶杆的端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凹部的方向弯折以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挡块处,所述顶杆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外。
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底板边缘弯折以在所述安装座一侧形成第二凹部,所述顶杆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其中,在所述座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容纳槽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顶杆的一端的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
其中,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顶杆的中部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转动可推动所述挡块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开口向外伸出。
其中,所述顶杆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顶杆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可推动所述挡块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
所述卡托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覆盖所述开口,所述限位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裸露出所述顶杆的第二端。
其中,还包括侦测机构,所述侦测机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座体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伸入所述间隔中;
在所述卡托脱离所述容纳槽中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导通;
在所述卡托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的情况下,所述卡托驱动所述第二端子形变,且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断开。
其中,还包括侦测机构,所述侦测机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所述卡托沿着所述座体的厚度方向压迫所述第二端子,使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分离以触发所述侦测机构。
其中,所述座体上设有信号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和所述信号连接端子平行设置。
其中,还包括侦测机构,所述侦测机构在所述卡托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卡托范围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座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卡座组件中,座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所述卡托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容纳槽中;顶出机构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侧,所述顶出机构可驱动所述卡托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将所述顶出机构邻近所述容纳槽的开口设置,通过顶出机构的活动可以驱动所述卡托脱出所述容纳槽,需要取出卡托时可以通过顶出机构的活动驱动所述卡托脱出所述容纳槽。将卡座的顶出机构放到座体前端的容纳槽的开口位置,可以缩减卡座结构的整体宽度和长度,有利于减小卡座结构的整体体积,减小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顶杆与座体配合设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座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座组件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c为顶杆与连接座配合的一个示意图;
图2d为顶杆与连接座配合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e为顶杆与连接座配合的一个爆炸示意图;
图2f为顶杆相对于顶孔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卡托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针驱动顶杆取出卡托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侦测机构的一个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线A-A的一个剖视图;
图7a为端子的一个设置示意图;
图7b为端子配合的一个爆炸示意图;
图7c为第一端子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卡托未驱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脱离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局部B的一个放大示意图;
图8c为卡托驱动第二端子形变时的一个示意图;
图8d为图8c中局部C的一个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座体10;容纳槽11;避让结构12;
第一座体101;第二座体102;
第一内侧壁111;第二内侧壁112;
卡托20;挡块21;限位挡板22;通孔23;凸台24;
顶出机构30;顶杆31;安装座32;转轴33;
底板321;连接部322;第一凹部323;限位部324;第二凹部325;
第一弯折部3221;第二弯折部3222;
第一端子41;第二端子42;信号连接端子43;
接触凸点44;间隔45;
顶针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8d所示,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组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卡座组件包括:座体10、卡托20和顶出机构30,座体10上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可以整体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容纳槽11可以安装卡托20。容纳槽11具有开口,卡托20的一端可以通过开口插设于容纳槽11中,容纳槽11的开口可以邻近座体10的边缘设置,以便于卡托20的一端可以通过开口插设于容纳槽11中或从容纳槽11中取出。顶出机构30可以设于容纳槽11的开口侧,可以减小空间的占用,有利于整体结构的小型化。顶出机构30可以活动,顶出机构30可以驱动卡托20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以便于卡托20从容纳槽11中取出。当需要从容纳槽11中取出卡托20时,可以通过顶出机构30驱动卡托20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使得卡托20便于从容纳槽11中取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卡座组件中,将顶出机构30设于容纳槽11的开口侧,顶出机构30可驱动卡托20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将顶出机构30邻近容纳槽11的开口设置,通过顶出机构30的活动可以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需要取出卡托20时可以通过顶出机构30的活动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将卡座的顶出机构30放到座体10前端的容纳槽11的开口位置,可以缩减卡座结构的整体宽度和长度,有利于减小卡座结构的整体体积,减小空间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出机构30可以包括可活动的顶杆31,卡托20上对应设有挡块21,顶杆31可推动挡块21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卡托20从容纳槽11的开口向外伸出,以便于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顶杆31与座体10可以活动连接,比如顶杆31与座体10可以枢转连接,顶杆31的一端可以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对顶杆31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时可以使得顶杆31活动,进而使得顶杆31的一端可以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通过顶杆31的活动可以驱动卡托20从容纳槽11的开口向外伸出。挡块21可以为弹性件或者挡块21的表面与顶杆31接触的区域可以设置弹性层,可以减小顶杆31与挡块21之间的刚性碰撞,减少碰撞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c所示,顶杆31可以邻近座体10的边缘设置,顶杆31可以沿着座体10的边缘延伸,顶杆31可以为长条状,可以缩减卡座结构的整体宽度和长度,不占用座体的侧边的空间。顶杆31可以沿着容纳槽11的开口的宽度方向延伸,顶杆31的一端可以对应容纳槽11的开口位置,顶杆31的另一端可以伸出座体10的外周,可以通过顶针50按压顶杆31的另一端可以带动顶杆31的一端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座体10可以包括:第一座体101与第二座体102,第一座体101与第二座体102可以围成容纳槽11,顶杆31与第二座体102可以活动连接。第一座体101与第二座体102可以一体成型,第二座体102可以为板体状,第一座体101可以具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朝向第二座体102,U型槽的边沿与第二座体102连接,从而围绕成容纳槽11。第二座体102可以为电路板或者为电路板的一部分,便于卡托20上的卡与电路板之间进行电连接。
可选地,如图2a所示,顶杆31的中部可以与第二座体102枢转连接,以便通过按压顶杆31的另一端可以带动顶杆31的一端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顶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座体102间隔设置,便于按压顶杆31的另一端,避免第二座体102干涉顶杆31的另一端运动,避免卡托开孔偏位,影响结构堆叠和外观。
可选地,顶杆31可以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中间板组成。第一板体的一端与中间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板体的一端与中间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中间板之间可以相互间隔平行,顶杆31的一端可以为第一板体,顶杆31的另一端可以为第二板体,中间板可以为顶杆31的中部。第一板体的上侧表面可以位于容纳槽11的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在卡托20插入容纳槽11中的过程中,卡托20的底部可以位于第一板体的上侧表面上方,第一板体的上侧表面对于不规则的带有毛刺的卡具有阻挡作用,可以避免不规则的带有毛刺的卡插入容纳槽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2f所示,座体10上位于容纳槽11开口的一侧可以设有避让结构12。顶出机构30还可以包括与座体10固定连接的安装座32。安装座32可以设置于避让结构12中,安装座32的边沿可以与座体10的表面连接。顶杆31与安装座32可转动连接,顶杆31与安装座32可以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避让结构12可以包括开设在座体10上的凹槽或开口。安装座32设置于避让结构12中有利于减薄,可以减小整体的体积。
安装座32可以为金属件,比如安装座32可以为钢材料件。顶杆31与安装座32可以活动连接。安装座32的边沿可以具有弯折的翻边,可以通过翻边将安装座32与座体10连接在一起,翻边可以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连接在座体10上,弯折的翻边方便SMT时和座体在同一侧贴片,便于配合。顶杆31在安装座32上可以活动,比如,顶杆31在安装座32上可以枢转,顶杆31与安装座32可以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转轴33可以为铆钉,通过顶杆31的枢转转动可以使得顶杆31的一端驱动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2e所示,安装座32可以包括底板321和位于底板321边缘的连接部322,连接部322的一端与底板321连接,连接部322的另一端与座体10固定连接。连接部322可以具有多个,比如两个,多个连接部322可以沿着底板32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便于将安装座32固定在座体10上。连接部322相对于底板321边缘弯折以在安装座32一侧形成第一凹部323,顶杆31可转动的安装在位于第一凹部323的底部的底板321上,可以减小顶杆31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减薄,通过第一凹部323可以保护顶杆31,减少顶杆31与外部结构之间的干涉。顶杆31的一端可以从连接部322远离底板321的一侧延伸至挡块21处,顶杆31的一端可以部分伸出第一凹部323,使得顶杆31的一端与挡块21可以稳定地配合,以便于通过顶杆31的一端来驱动挡块21,顶杆31可以推动挡块21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卡托20从容纳槽11的开口向外伸出,以便于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2f所示,底板321与连接部322可以一体成型,加工制造简单。安装座32边缘向同侧弯折形成多个连接部322,比如两个连接部322,连接部322可以绕底板321边缘设置,以便通过连接部322将安装座32固定在座体10上。连接部322可以包括与底板321连接的第一弯折部3221和与第一弯折部3221连接的第二弯折部3222,第二弯折部3222相对于第一弯折部3221朝远离第一凹部323的方向弯折,第二弯折部3222与座体10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弯折部3222的表面与座体10表面可以紧贴固定连接,第二弯折部3222的表面与座体10表面可以通过粘接或焊接连接。通过第一弯折部3221与第二弯折部3222便于连接部322与座体10表面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2f所示,至少部分顶杆31可以位于第一凹部323内,顶杆31的端部朝远离第一凹部323的方向弯折以从连接部322远离底板321的一侧延伸至挡块21处,顶杆31的端部位于第一凹部323外,通过设置第一凹部323可以减小顶杆31的空间占用,进一步进行减薄。可以通过顶杆31的端部来驱动挡块21,通过顶杆31推动挡块21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卡托20从容纳槽11的开口向外伸出,以便卡托20脱出容纳槽1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2e所示,安装座32可以包括两个限位部324,两个限位部324可以分别设置于底板321相对的两侧边缘,限位部324的一端与底板321连接,其中一个限位部324的另一端与座体10固定连接,使得安装座32与座体10之间可以稳定地连接。限位部324相对于底板321边缘弯折以在安装座32一侧形成第二凹部325,顶杆31设置于两个限位部324之间,在顶杆31转动过程中,通过两个限位部324可以对顶杆3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顶杆31转动过程中碰撞到其他结构。在两个限位部324的表面与顶杆31接触的区域可以设置弹性层,弹性层具有缓冲作用,减轻限位部324与顶杆31之间的碰撞。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在座体10的厚度方向上容纳槽11的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间隔设置,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可以相互平行,顶杆31的一端的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侧表面位于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顶杆30可以呈板体状,顶杆31的一端的一侧表面可以位于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卡托20从容纳槽11的开口插入容纳槽11的过程中,卡托20的底部可以位于顶杆31的一端的一侧表面上,由于顶杆31的一端的一侧表面位于第一内侧壁111与第二内侧壁112之间,顶杆31的一端的一侧表面对于不规则的带有毛刺的卡具有阻挡作用,可以避免不规则的带有毛刺的卡插入容纳槽11中。在将卡托20放置在容纳槽11中的过程中,通过顶杆31的一端的至少一侧表面可以具有保护作用,避免不规则的带有毛刺的卡插入容纳槽中,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防毛刺卡插入的钢片零件,减少部件的数量,有利于减小卡座结构的整体体积,减小空间占用。卡座结构可以为单层卡座或叠层卡座,可以包括叠层双卡座、叠层三选二卡座和叠层三合一卡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2e所示,顶出机构30还可以包括转轴33,顶杆31的中部与转轴33可转动连接,顶杆31的中部可以设置枢转孔,转轴33可以穿设在枢转孔中,以便于顶杆31稳定地转动。顶杆31转动可推动挡块21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卡托20从开口向外伸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f所示,顶杆31可以包括位于转轴33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顶杆3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端可推动挡块21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卡托20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22,限位挡板22覆盖开口,限位挡板22上开设有通孔23,通孔23裸露出顶杆31的第二端。如图4所示,通过顶针50可以伸入通孔23中,进而通过顶针50可以驱动顶杆31的第二端转动,使得顶杆31推动挡块21朝远离座体1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卡托20从开口向外伸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d所示,卡座组件还可以包括侦测机构。侦测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设置于座体10上,第一端子41与座体10之间可以具有间隔45,第二端子42的一端伸入间隔45中。在卡托20脱离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第二端子42的自由端与第一端子41导通;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驱动第二端子42形变,且第二端子42的自由端与第一端子41断开。通过卡托20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的自由端与第一端子41导通或断开,以实现侦测机构的功能。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可以设置于座体10的边缘区域,便于侦测机构的设置。
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可以为导电片,比如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都可以为金属片,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设置于座体10上,在卡托20脱离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接触,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导通;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驱动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脱离,进而使得卡托20驱动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断开。通过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之间的导通或断开可以实现侦测功能,可以判断卡托20是否插入容纳槽11中。
可选地,第二端子42可以形变,第二端子42可以具有弹性,第二端子42可以为长条状,第二端子42可以为金属件,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驱动第二端子42形变,在第二端子42形变的情况下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断开。在卡托20脱离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第二端子42未产生形变,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接触,使得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导通。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由于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使得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脱离,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之间断开。
可选地,如图5至图8d所示,第一端子41可以设置于座体10上,第一端子41与座体10之间可以具有间隔45,第二端子42的一端可以伸入间隔45中,第二端子42可以具有弹性,以便于产生形变时可以使得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断开。在卡托20脱离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第二端子42具有弹性,在弹力作用下,第二端子4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41接触,使得第二端子4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41导通;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第二端子4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41之间脱离,使得第二端子4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41断开。通过卡托20可以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进而实现第二端子4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41之间的导通或断开。第二端子42可以由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连接构成,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杆的一端可以呈钝角连接,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可以伸入间隔45中,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端子41接触导通,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端子41之间脱离断开,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断开形成开路,侦测开关打开,从而实现侦测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至图8d所示,卡托20上可以具有凸台24,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凸台24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且第二端子42的一端与第一端子41断开。通过设置凸台24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有效地形变。凸台24上与第二端子42对应的位置可以设有导槽,在卡托20插入容纳槽11的过程中,凸台24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的过程中,第二端子42可以置于导槽中,通过导槽可以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使得凸台24可以稳定地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防止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的过程中凸台24与第二端子42之间出现滑脱。
可选地,如图7c所示,第一端子41上具有接触凸点44,在卡托20脱离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接触凸点44与第二端子42接触在一起,接触凸点44与第二端子42导通;在卡托20卡接在容纳槽11中的情况下,卡托20驱动第二端子42与接触凸点44之间脱离,第二端子42与接触凸点44断开,通过接触凸点44便于第二端子42与第一端子41之间的稳定导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8a至图8d所示,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可以设置于卡托20的同一侧,卡托20在插入的过程中,凸台24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第二端子42会对卡托20产生反作用力,由于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位于卡托20的同一侧,第二端子42对卡托20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卡托20所在平面,第二端子42对卡托20产生的反作用力对卡托20具有挤压作用,可以防止卡托20从容纳槽11中脱出。可以将侦测机构合并到座体上,采用卡托20下压驱动方式可以避免卡托受到后退力,可靠性更好。
可选地,第一端子41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中,第一端子41与容纳槽11的内侧壁之间可以围成间隔。第一端子41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中,第一端子41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的第一内侧壁111或第二内侧壁112上,第一端子41与容纳槽11的第一内侧壁111或第二内侧壁112之间可以围成间隔。比如,如图8a至图8d所示,第一端子41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中,第一端子41可以设置于容纳槽11的第一内侧壁111上,第一端子41与容纳槽11的第二内侧壁112之间可以围成间隔。卡托20在插入的过程中,凸台24可以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第二端子42对卡托20施加的反作用力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内侧壁111,反作用力向上,第二端子42对卡托20施加的反作用力可以朝向第一内侧壁111挤压卡托20,使得卡托20紧贴第一内侧壁111,可以防止卡托20从容纳槽11中脱出,端子不会使卡托20后退,跌落时卡托脱出的风险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座组件还可以包括侦测机构。侦测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第二端子42的自由端与第一端子41相对。卡托20沿着座体10的厚度方向压迫第二端子42,使第二端子42的自由端与第一端子41分离以触发侦测机构。卡托20可以沿卡座厚度方向驱动第二端子42产生形变,第二端子42会对卡托20产生沿卡座厚度方向的反作用力。即第二端子42对卡托20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卡托20所在平面,第二端子42对卡托20产生的反作用力对卡托20具有沿卡座厚度方向的挤压作用,而卡座厚度方向是与容纳槽11的开口方向垂直的,所以,该设计可以防止卡托20从容纳槽11中脱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座体10上可以设有信号连接端子43,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可以分别和信号连接端子43平行设置,便于配合连接,通过第一端子41与第二端子42和信号连接端子43可以传输信号。
可选地,卡座组件还可以包括侦测机构,侦测机构在卡托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落入卡托20范围内,可以减小整体体积,有效缩短卡座长度。此外,侦测机构通过该与卡托20上下叠置的位置关系,可以确保当卡托20插入容纳槽11内时,卡托20是沿着座体10的厚度方向压迫第二端子42以触发侦测机构的,可避免卡托受侧向推力,从而降低卡托在手机跌落时脱出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座组件。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座组件的电子设备,卡座结构空间占用小,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
卡托,所述卡托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容纳槽中;
顶出机构,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侧,所述顶出机构可驱动所述卡托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可活动的顶杆,所述卡托上对应设有挡块,所述顶杆可推动所述挡块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开口向外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位于所述容纳槽开口的一侧设有避让结构,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避让结构中,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避让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座体上的凹槽或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边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底板边缘弯折以在所述安装座一侧形成第一凹部,所述顶杆可转动的安装在位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部的所述底板上;
所述顶杆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挡块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安装座边缘向同侧弯折形成多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绕所述底板边缘设置;
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凹部的方向弯折,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座体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内,所述顶杆的端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凹部的方向弯折以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挡块处,所述顶杆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凹部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底板边缘弯折以在所述安装座一侧形成第二凹部,所述顶杆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容纳槽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顶杆的一端的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顶杆的中部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顶杆转动可推动所述挡块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卡托从所述开口向外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位于所述转轴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顶杆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可推动所述挡块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移动;
所述卡托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覆盖所述开口,所述限位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裸露出所述顶杆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侦测机构,
所述侦测机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座体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伸入所述间隔中;
在所述卡托脱离所述容纳槽中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导通;
在所述卡托卡接在所述容纳槽中的情况下,所述卡托驱动所述第二端子形变,且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断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侦测机构,所述侦测机构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所述卡托沿着所述座体的厚度方向压迫所述第二端子,使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端子分离以触发所述侦测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信号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和所述信号连接端子平行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侦测机构,所述侦测机构在所述卡托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卡托范围内。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座组件。
CN202210313721.2A 2022-03-28 2022-03-28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628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3721.2A CN114628926B (zh) 2022-03-28 2022-03-28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PCT/CN2023/084035 WO2023185717A1 (zh) 2022-03-28 2023-03-27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3721.2A CN114628926B (zh) 2022-03-28 2022-03-28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8926A true CN114628926A (zh) 2022-06-14
CN114628926B CN114628926B (zh) 2024-06-11

Family

ID=8190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3721.2A Active CN114628926B (zh) 2022-03-28 2022-03-28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8926B (zh)
WO (1) WO20231857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5680A (zh) * 2022-08-16 2022-1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3185717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08495U (zh) * 2011-10-24 2012-07-04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卡座连接器
JP2012146488A (ja) * 2011-01-12 2012-08-02 Smk Corp 取出し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2651405U (zh) * 2012-05-18 2013-01-02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带侦测功能的Micro-SD卡连接器
CN103746222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WO2017054281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卡座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6785537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插座
US20170250480A1 (en) * 2015-11-30 2017-08-31 Molex, Llc Card socket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7785692A (zh) * 2016-08-26 2018-03-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具有该卡连接器的卡连接器装置
JP2018041578A (ja) * 2016-09-06 2018-03-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9830821A (zh) * 2019-03-14 2019-05-3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插接模组
CN212136716U (zh) * 2020-04-30 2020-12-11 昆山惠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12688101A (zh) * 2020-12-15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67178A (zh) * 2021-03-31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插头
CN113745867A (zh) * 2021-09-01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结构、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5732284U (zh) * 2021-01-21 2022-02-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式卡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6381B (zh) * 2018-10-15 2020-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卡座及终端
CN109638496B (zh) * 2018-12-05 2020-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571554B (zh) * 2019-09-30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16242B (zh) * 2020-04-30 2025-05-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11883976A (zh) * 2020-07-31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886297B (zh) * 2021-01-21 2025-04-1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式卡座
CN114628926B (zh) * 2022-03-28 2024-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6488A (ja) * 2011-01-12 2012-08-02 Smk Corp 取出し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2308495U (zh) * 2011-10-24 2012-07-04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卡座连接器
CN202651405U (zh) * 2012-05-18 2013-01-02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带侦测功能的Micro-SD卡连接器
CN103746222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WO2017054281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卡座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170250480A1 (en) * 2015-11-30 2017-08-31 Molex, Llc Card socket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7785692A (zh) * 2016-08-26 2018-03-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具有该卡连接器的卡连接器装置
JP2018041578A (ja) * 2016-09-06 2018-03-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6785537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插座
CN109830821A (zh) * 2019-03-14 2019-05-3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插接模组
CN212136716U (zh) * 2020-04-30 2020-12-11 昆山惠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12688101A (zh) * 2020-12-15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732284U (zh) * 2021-01-21 2022-02-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式卡座
CN113067178A (zh) * 2021-03-31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插头
CN113745867A (zh) * 2021-09-01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结构、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717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275680A (zh) * 2022-08-16 2022-1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8926B (zh) 2024-06-11
WO2023185717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7007B2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JP3176438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100682570B1 (ko) 메모리 카드용 어댑터
CN114628926A (zh)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US20070202750A1 (en) Card connector
US8500471B1 (en) Card connector
US7059909B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structure
US8011965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7517237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20120244741A1 (en) Connector
WO2023030159A1 (zh) 卡托结构、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US8282404B1 (en) Card connector
CN102403587A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07025450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7241177B1 (en) Terminal-protective card connector
JP4109669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214267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7794281B2 (en) Card connector
US8465325B1 (en) Connector
JP4619132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7247054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1262094B (zh) 电子卡连接器
EP1544958B1 (en) Card connector
JP5480003B2 (ja) トレイタイプの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1741850U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