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9819A -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09819A CN114609819A CN202210295386.8A CN202210295386A CN114609819A CN 114609819 A CN114609819 A CN 114609819A CN 202210295386 A CN202210295386 A CN 202210295386A CN 114609819 A CN114609819 A CN 1146098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quid crystal
- light
- flexible substrate
- dim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02F1/13475—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at least one liquid crystal cell or layer is doped with a pleochroic dye, e.g. GH-LC cel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02F1/13476—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at least one liquid crystal cell or layer assumes a scattering stat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该调光模组,包括:第一液晶调光膜;第一液晶调光膜包括:第一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透光导电层;第二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和第二基材层;第一液晶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其中,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和/或,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光模组中,液晶调光膜采用柔性基材制作,易变形、自重较轻且不易碎,更容易推广;柔性基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具有接近于0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产生的彩虹干涉条纹的概率或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调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调光模组,是利用液晶分子受电场的变化偏转,带动染料分子发生偏转,实现光线明暗调节的作用。相对比其他调光技术,液晶调光模组具备秒级响应、无极调光的优势,可以作为调光功能层被广泛应用,例如应用于乘用汽车的侧窗、天窗等场景。
现有的液晶调光模组通常采用玻璃基材制作,属于刚性材料不易变形、自重较大且易碎,因此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玻璃基材制作的液晶调光模组存在一定应用局限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模组,包括:第一液晶调光膜;
第一液晶调光膜包括:
第一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透光导电层;
第二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和第二基材层;
第一液晶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
其中,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和/或,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可选地,第一基材层与第一透光导电层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1000:1且不大于4000:1;
和/或,第二基材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1000:1且不大于4000:1;
和/或,第一液晶层包括染料液晶或聚合物分散液晶。
可选地,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200微米,第一透光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50纳米且不大于100纳米;
和/或,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200微米,第二透光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50纳米且不大于100纳米。
可选地,第一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一防刮层;第一防刮层位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一透光导电层之间;
和/或,第二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二防刮层;第二防刮层位于第二基材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
可选地,若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则第一防刮层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若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则第一防刮层包括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若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则第二防刮层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若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则第二防刮层包括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可选地,第一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一硬化层;第一硬化层位于第一基材层远离第一透光导电层的一侧;
和/或,第二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二硬化层;第二硬化层位于第二基材层远离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
可选地,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中的至少一种,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和/或,连接层包括光学胶材料。
可选地,调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液晶调光膜和连接层;
连接层位于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之间;
第二液晶调光膜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的厚度之和、与连接层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7且不大于3:1。
可选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的厚度之和不小于0.1毫米且不大于0.9毫米;
和或,连接层的厚度不小于0.3毫米且不大于0.7毫米。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结构,包括:透光基础,和位于透光基础至少一侧的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调光模组。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
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一柔性基板;
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二基材层;
在第二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二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二柔性基板;
将第一柔性基板具有第一透光导电层的一侧与第二柔性基板具有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对合,且在第一柔性基板与第二柔性基板之间填充第一液晶层,得到第一液晶调光膜。
可选地,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包括:
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采用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防刮层;
或,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采用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防刮层。
可选地,制备方法还包括:
制备第二液晶调光膜;第二液晶调光膜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将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得到调光模组。
可选地,将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包括:
在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中的至少一种的一侧涂布液体光学胶;
将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液体光学胶相贴合;
对液体光学胶施加光照,使得液体光学胶固化形成连接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液晶调光膜采用柔性基材制作,易变形、自重较轻且不易碎,更容易推广;
2、柔性基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具有接近于0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产生的彩虹干涉条纹的概率或程度。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调光模组中第一液晶调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液晶调光膜中第一柔性基板的实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液晶调光膜中第一柔性基板的实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液晶调光膜中第一柔性基板的实施方式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调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中,将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
10-调光模组;11-第一液晶调光膜;12-连接层;13-第二液晶调光膜;
110-第一柔性基板;111-第一基材层;112-第一透光导电层;113-第一防刮层;114-第一硬化层;
120-第二柔性基板;130-第一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应该理解,当我们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该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指该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通过中间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研发思路包括:若将液晶调光模组的玻璃基材用柔性基材代替,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液晶调光模组因采用玻璃基材等刚性材料制作,而存在不易变形、自重较大且易碎等导致应用局限的问题。
可选地,柔性基材可以采用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
继续研究发现,受限于液晶材料的特性,液晶调光模组的透过率的可控范围在13%~50%之间,亮态/暗态的最大对比度仅有3.85,在室外的环境下使用难以满足乘用汽车遮阳或私密性的需求。为了提高透过率的可控范围,可以考虑将两层液晶调光模组叠加,形成一个双cell液晶调光模组,可以显著降低液晶调光模组暗态的透过率,提高液晶调光模组整体的亮态/暗态的对比度。
但是,与玻璃基材不同的是,PET材料由于相位延迟量较大(相位延迟量在数百以上),光线透过后偏光状态发生变化,且不同波长透过率有较大差异,导致单cell液晶调光模组双曲后在特定视角下、以及双cell液晶调光模组叠加后均存在非常严重的彩虹干涉条纹问题。从机理上来说,单层以上的采用PET基材的液晶调光模组无法避免干涉条纹的出现。
本申请提供的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模组10,该调光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液晶调光膜11。
第一液晶调光膜11包括:第一柔性基板110、第二柔性基板120和第一液晶层130。
如图2所示,第一柔性基板110包括层叠的第一基材层111和第一透光导电层112。
第二柔性基板120包括层叠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和第二基材层,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第一柔性基板110的膜层结构。
第一液晶层130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112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
其中,第一基材层111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和/或,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调光模组10中的第一液晶调光膜11采用柔性基材制作,易变形、自重较轻且不易碎,更容易推广。而柔性基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具有接近于0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产生的彩虹干涉条纹的概率或程度。
第一基材层111和第二基材层有利于帮助形成液晶盒的结构,将第一液晶层130限定在液晶调光膜的中间。
第一透光导电层112和第二透光导电层可以形成电压,以驱动第一液晶层130中液晶分子发生所需的偏转,进而实现控制液晶调光膜的透过率。
可选地,第一透光导电层112和第二透光导电层中的任意一种可以采用ITO(氧化铟锡)材料。
可选地,第一基材层111与第一透光导电层112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1000:1且不大于4000:1。
可选地,第一基材层111的厚度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200微米,第一透光导电层112的厚度不小于50纳米且不大于100纳米。
可选地,第二基材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1000:1且不大于4000:1。
可选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200微米,第二透光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50纳米且不大于100纳米。
可选地,第一液晶层130包括染料液晶或聚合物分散液晶。
染料液晶可由染料加入液晶中得到,可使液晶产生彩色显示。染料对液晶具有足够的溶解度,且不会对液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染料加入进液晶后,可保持与液晶分子定向的平行排列,染料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与液晶分子产生同位相的转动。可以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呈现不同颜色的染料制得所需的染料液晶。
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从而进行显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基板110还包括:第一防刮层113。第一防刮层113位于第一基材层111与第一透光导电层1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基板110中的第一基材层111与第一透光导电层112之间还有第一防刮层113,可以对第一基材层111靠近第一透光导电层112的一侧形成一定的保护,提高第一柔性基板110的整体使用寿命。
第一防刮层113的材料需要根据第一基材层111的材料进行适应性地光学匹配,以降低例如彩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具体的材料匹配如下:
在一个示例中,若第一基材层111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则第一防刮层113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第一基材层111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则第一防刮层113包括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其中,第一防刮层113的折射率会随着氧化锆微粒含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氧化锆微粒的含量来调节第一防刮层113的折射率,以匹配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的第一基材层111的光学特性。
同样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柔性基板120还包括:第二防刮层。第二防刮层位于第二基材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第一柔性基板110的膜层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柔性基板120中的第二基材层与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还有第一防刮层113,可以对第二基材层靠近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形成一定的保护,提高第二柔性基板120的整体使用寿命。
第二防刮层的材料也需要根据第二基材层的材料进行适应性地光学匹配,以降低例如彩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具体的材料匹配如下:
在一个示例中,若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则第二防刮层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则第二防刮层包括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柔性基板110还包括:第一硬化层114。第一硬化层114位于第一基材层111远离第一透光导电层11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基板110中的第一基材层111远离第一透光导电层112的一侧还有第一防刮层113,可以降低来自液晶调光膜外部的机械力对第一基材层111的伤害,提高第一柔性基板110的整体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柔性基板120还包括:第二硬化层。第二硬化层位于第二基材层远离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第一柔性基板110的膜层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柔性基板120中的第二基材层远离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还有第二防刮层,可以降低来自液晶调光膜外部的机械力对第二基材层的伤害,提高第一柔性基板110的整体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硬化层114和第二硬化层中的至少一种,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调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液晶调光膜13和连接层12。
连接层12位于第一液晶调光膜11和第二液晶调光膜13之间。
第二液晶调光膜13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调光模组10包括两层叠加的液晶调光膜,第一液晶调光膜11与第二液晶调光膜13之间通过连接层12实现叠加,可以显著降低液晶调光模组10暗态的透过率,提高液晶调光模组10整体的亮态/暗态的对比度。
可选地,连接层12可以包括光学胶材料。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种胶粘剂。光学胶材料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有利于实现第一液晶调光膜11与第二液晶调光膜13之间的叠加。
可选地,第二液晶调光膜13包括:第三柔性基板,第四柔性基板和第二液晶层,可以参考图1-2所示的第一柔性基板110的膜层结构。
第三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三基材层和第三透光导电层;
第四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四透光导电层和第四基材层;
第二液晶层,位于第三透光导电层与第四透光导电层之间;
其中,第三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和/或,第四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液晶调光膜13也采用柔性基材制作,易变形、自重较轻且不易碎,更容易推广。而柔性基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具有接近于0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产生的彩虹干涉条纹的概率或程度。
可选地,第二液晶调光膜13中的第二液晶层的液晶配向方向,与第一液晶调光膜11中的第一液晶层130的液晶配向方向垂直。
可选地,第二液晶调光膜13也可以包括防刮层和硬化层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参见如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液晶调光膜11的可选膜层结构。
可选地,第一液晶调光膜11和第二液晶调光膜13的厚度之和、与连接层12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7且不大于3:1。
可选地,第一液晶调光膜11和第二液晶调光膜13的厚度之和不小于0.1毫米且不大于0.9毫米。
可选地,连接层12的厚度不小于0.3毫米且不大于0.7毫米。
可选地,层叠的第一液晶调光膜11、连接层12和第二液晶调光膜13的厚度之和不小于0.8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
可选地,第一液晶调光膜11和第二液晶调光膜13中的任意一个基材层(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第三基材层和第四基材层中的至少一种)的厚度不小于100纳米且不大于200纳米。
采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膜层厚度参数,可以有利于调光模组在保证调光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单曲或双曲等弯折,也有利于调光模组的减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结构,该调光结构包括:透光基础,和位于透光基础至少一侧的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模组1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调光结构包括了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调光模组10,其实现原理和有益效果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透光基础可以是调光模组10的附着基础结构。
可选地,透光基础可以是单曲或双曲的钢化玻璃。其中,单曲是指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弯曲;双曲是指在x、y方向上都可以弯曲。
可选地,透光基础可以是乘用汽车的侧窗、天窗、后挡风玻璃等。
可选地,透光基础也可以是房屋的门窗玻璃。
可选地,透光基础还可以是眼镜片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步骤S101-S105:
S101: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之后执行步骤S102。
在一个示例中,本步骤S101具体可以包括: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采用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防刮层。
在另一个示例中,本步骤S101具体可以包括: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采用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防刮层。
S102: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一柔性基板。
之后执行步骤S105。
可选地,本步骤S102具体可以包括:在第一柔性基板的一侧沉积第一透光金属层,对该第一透光金属层图案化得到第一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一透光导电层可以采用ITO(氧化铟锡)材料。
S103: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二基材层。
之后执行步骤S104。
在一个示例中,本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第二柔性基板,采用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第二柔性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防刮层。
在另一个示例中,本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二柔性基板,采用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第二柔性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防刮层。
S104:在第二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二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二柔性基板。之后执行步骤S105。
可选地,本步骤S104具体可以包括:在第二柔性基板的一侧沉积第二透光金属层,对该第二透光金属层图案化得到第二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二透光导电层也可以采用ITO(氧化铟锡)材料。
S105:将第一柔性基板具有第一透光导电层的一侧与第二柔性基板具有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对合,且在第一柔性基板与第二柔性基板之间填充第一液晶层,得到第一液晶调光膜。
在一个示例中,本步骤S105具体可以包括:利用两个硬质支撑片材分别固定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这样有利于将柔性材质的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展开、固定,然后将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对合之后,分别将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从各自的硬质支撑片材上剥离即可。其中,硬质支撑片材可以是剥离、有机玻璃、钢板或塑料板等等。
在另一个示例中,本步骤S105具体可以包括:利用两个真空吸附台分别吸附固定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这样有利于将柔性材质的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展开、固定,然后将第一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对合之后,分别解除真空吸附台的负压,即可将成型的液晶调光膜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中的任意一种液晶调光膜,均可以采用上述步骤S101-S105的方法步骤制备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步骤S201-S207:
S201: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之后执行步骤S202。
S202: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一柔性基板。之后执行步骤S205。
S203: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二基材层。之后执行步骤S204。
S204:在第二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二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二柔性基板。之后执行步骤S205。
S205:将第一柔性基板具有第一透光导电层的一侧与第二柔性基板具有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对合,且在第一柔性基板与第二柔性基板之间填充第一液晶层,得到第一液晶调光膜。之后执行步骤S207。
S206:制备第二液晶调光膜;第二液晶调光膜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之后执行步骤S207。
可选地,本步骤S206具体可以包括: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三基材层;在第三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三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三柔性基板;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四基材层;在第四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四透光导电层,得到第四柔性基板;将第三柔性基板具有第三透光导电层的一侧与第四柔性基板具有第四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对合,且在第三柔性基板与第四柔性基板之间填充第二液晶层,得到第二液晶调光膜。
S207:将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得到调光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步骤S201-S207制备得到的调光模组包括两层叠加的液晶调光膜,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之间通过连接层实现叠加,可以显著降低液晶调光模组暗态的透过率,提高液晶调光模组整体的亮态/暗态的对比度。
其中,液晶调光膜采用柔性基材制作,易变形、自重较轻且不易碎,更容易推广。而柔性基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具有接近于0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有效降低两层柔性的液晶调光膜叠加后可能产生的彩虹干涉条纹的概率或程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207中将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包括步骤S301-S303:
S301:在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中的至少一种的一侧涂布液体光学胶。
可选地,本步骤S301可以采用狭缝涂布工艺,将液体光学胶涂布于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中的至少一种的一侧,通过狭缝涂布工艺有利于精确控制液体光学胶涂布厚度的均一性,利于后续贴合固化时能够有效排出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之间的空气,优化成型的调光模组的光学性能。
S302:将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液体光学胶相贴合。
可选地,本步骤S301可以采用辊压贴合工艺,将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相贴合,通过辊压贴合工艺可以有效排出第一液晶调光膜和第二液晶调光膜之间的空气,降低成型的调光模组的雾度,即提高光学性能。
S303:对液体光学胶施加光照,使得液体光学胶固化形成连接层。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液晶调光膜采用柔性基材制作,易变形、自重较轻且不易碎,更容易推广。
2、柔性基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具有接近于0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有效降低可能产生的彩虹干涉条纹的概率或程度。
3、调光模组包括两层叠加的液晶调光膜,第一液晶调光膜与第二液晶调光膜之间通过连接层实现叠加,可以显著降低液晶调光模组暗态的透过率,提高液晶调光模组整体的亮态/暗态的对比度。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词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中的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申请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5)
1.一种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晶调光膜;
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包括:
第一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透光导电层;
第二柔性基板,包括层叠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和第二基材层;
第一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层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1000:1且不大于4000:1;
和/或,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的厚度比不小于1000:1且不大于4000:1;
和/或,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染料液晶或聚合物分散液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厚度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200微米,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50纳米且不大于100纳米;
和/或,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不小于100微米且不大于200微米,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层的厚度不小于50纳米且不大于10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一防刮层;所述第一防刮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层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二防刮层;所述第二防刮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则所述第一防刮层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若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则所述第一防刮层包括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若所述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则所述第二防刮层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若所述第二基材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则所述第二防刮层包括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一硬化层;所述第一硬化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远离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层的一侧;
和/或,所述第二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二硬化层;所述第二硬化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远离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中的至少一种,包括丙烯酸系树脂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液晶调光膜和连接层;
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之间;
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包括聚碳酸酯材料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的厚度之和、与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7且不大于3:1;
和/或,所述连接层包括光学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的厚度之和不小于0.1毫米且不大于0.9毫米;
和/或,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不小于0.3毫米且不大于0.7毫米。
11.一种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基础,和位于所述透光基础至少一侧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模组。
12.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
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一柔性基板;
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二基材层;
在所述第二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二透光导电层,得到第二柔性基板;
将所述第一柔性基板具有所述第一透光导电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柔性基板具有所述第二透光导电层的一侧对合,且在所述第一柔性基板与所述第二柔性基板之间填充第一液晶层,得到第一液晶调光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包括:
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采用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防刮层;
或,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作第一基材层,采用添加氧化锆微粒的丙烯酸系树脂材料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制作第一防刮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制备第二液晶调光膜;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包括聚碳酸酯材料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将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与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得到所述调光模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与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连接层相贴合,包括:
在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中的至少一种的一侧涂布液体光学胶;
将所述第一液晶调光膜和所述第二液晶调光膜通过所述液体光学胶相贴合;
对所述液体光学胶施加光照,使得所述液体光学胶固化形成所述连接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95386.8A CN114609819B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95386.8A CN114609819B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09819A true CN114609819A (zh) | 2022-06-10 |
CN114609819B CN114609819B (zh) | 2025-05-27 |
Family
ID=8186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95386.8A Active CN114609819B (zh) | 2022-03-23 | 2022-03-23 |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09819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1421A (ja) * | 1994-06-30 | 1996-01-16 | Somar Corp | 記録用フィルム |
US20090085890A1 (en) * | 2007-09-27 | 2009-04-02 | Seiko Precision Inc. |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
US20110223414A1 (en) * | 2010-03-11 | 2011-09-15 |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 Polycarbonate resin laminate |
CN107230516A (zh) * | 2016-03-23 | 2017-10-03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柔性导电膜及包含其的光电器件 |
CN107230518A (zh) * | 2016-03-23 | 2017-10-03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柔性导电膜、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光电器件 |
CN208705860U (zh) * | 2018-10-14 | 2019-04-05 | 绍兴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结构 |
CN210837211U (zh) * | 2019-12-23 | 2020-06-23 | 杰峰柔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刮痕功效的车载柔性导电膜 |
CN114035365A (zh) * | 2021-11-29 | 2022-02-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调光膜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装置 |
-
2022
- 2022-03-23 CN CN202210295386.8A patent/CN1146098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1421A (ja) * | 1994-06-30 | 1996-01-16 | Somar Corp | 記録用フィルム |
US20090085890A1 (en) * | 2007-09-27 | 2009-04-02 | Seiko Precision Inc. |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
US20110223414A1 (en) * | 2010-03-11 | 2011-09-15 |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 Polycarbonate resin laminate |
CN107230516A (zh) * | 2016-03-23 | 2017-10-03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柔性导电膜及包含其的光电器件 |
CN107230518A (zh) * | 2016-03-23 | 2017-10-03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柔性导电膜、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光电器件 |
CN208705860U (zh) * | 2018-10-14 | 2019-04-05 | 绍兴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结构 |
CN210837211U (zh) * | 2019-12-23 | 2020-06-23 | 杰峰柔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刮痕功效的车载柔性导电膜 |
CN114035365A (zh) * | 2021-11-29 | 2022-02-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调光膜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09819B (zh) | 2025-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73537B2 (ja) | 合わせガラス、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調光装置、調光セル及び調光装置用積層体 | |
US7513813B2 (en) | Sub-assembli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optic displays | |
US9470950B2 (en) |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
US9182646B2 (en) |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
US7589798B2 (en) | Touch panel having upper electrode plate including electrode, polarizing plate, quarter wave plate and heat-resistant transparent resin plate | |
US7667886B2 (en) | Multi-layer sheet for use in electro-optic displays | |
JP4572507B2 (ja) | 透明導電材料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
EP1676165B1 (en) | Film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 displays | |
CN112002221A (zh) | 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 |
CN112526815B (zh) | 一种双面投影屏及具有该屏的双面投影系统 | |
CN114609819A (zh) |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 |
CN100345029C (zh) | 可转换平面/立体影像的显示系统 | |
TW202103940A (zh) | 包含可切換裝置的鑲嵌玻璃、積層結構及用於製造鑲嵌玻璃的方法 | |
CN111273478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H1153118A (ja) | 偏光板一体型インナー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シート | |
CN210679782U (zh) | 减重的透明显示触控屏的贴合结构 | |
CN219738128U (zh) |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结构 | |
CN105866993A (zh) |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219642224U (zh) | 一种车载多联屏显示触控总成的叠层结构 | |
TWI847563B (zh) | 具有邊緣密封組件的電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 |
CN112764587B (zh) |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模组 | |
CN210835508U (zh) | 一种光学膜片结构及其液晶模组 | |
CN113741074B (zh) | 液晶调光玻璃模组、液晶调光玻璃及制备方法 | |
CN2658785Y (zh) | 一种背投影屏幕 | |
CN204964944U (zh) | 用于减小视角范围的光学补偿膜及液晶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