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628A -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86628A CN114586628A CN202210368776.3A CN202210368776A CN114586628A CN 114586628 A CN114586628 A CN 114586628A CN 202210368776 A CN202210368776 A CN 202210368776A CN 114586628 A CN114586628 A CN 114586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ly
- soil
- pine
- planting
- cov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35—Bulbs; Alliums, e.g. onions or lee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on of plants
- A01G13/30—Ground coverings
- A01G13/35—Mulches, i.e. loose materi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包括:地块选择、施足基肥、整地垄墒、土壤消毒、施足底肥、合理密植、播种覆盖等措施。其中,在播种覆盖时,百合种球播种后覆盖一层松针(松壳),在第一层覆盖层上覆土后再覆盖第二层松针(松壳),即第一层覆盖物可选择松针或松壳,第二层选择覆盖松针,也可选用松壳覆盖,松针、松壳作为覆盖原料功效近似,既能单独使用,也可交替利用。该方法有效拓展百合种植适宜空间,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补充百合所需营养成分,营造种球膨大期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提高百合产量,提升百合商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百合生产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百合属、野百合种,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以采收鳞茎作为食用栽培,其生长发育对土壤要求是富含腐殖质高、土层深厚、湿润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不同生长期对土壤湿度要求差异大。现有栽培技术基于百合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进行种植区域选择,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
一是种植区域选择较窄,对于黏土、沼泽土、盐碱土区域难以推广种植,要求PH在5.5-6.5之间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宜,含氟和氯离子土壤不宜种植百合;
二是百合生长易受温度和土壤湿度影响,种植产量不稳定。最适宜的温度16℃-25℃,气温低于10℃,生长受到抑制,温度高于30℃就会影响百合生长,连续高于35℃时,茎叶枯黄,地下茎进入休眠期。同时整个生长期土壤湿度不能过高,否则会造成鳞茎因缺氧,发生腐烂,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三是种植成本高。三年生球方能成为商品球出售,二年生种球用量大、成本高;杂草生长旺盛,如采取人工除草成本高,采用除草剂品质下降,土壤残留不利于轮作,对下一茬作物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百合松针(松壳)双覆盖模式绿色丰产栽培方法,该方法有效拓展百合种植适宜环境条件,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补充百合所需营养成分,营造种球生长发育膨大良好空间,提高百合产量,提升百合商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百合生产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达到推动百合产业的发展,打造百合绿色食品牌的目的。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块选择.选择1750米-2600米海拔范围、交通便利、土地平整田块或是阳坡的梯田,土壤质地以砂土或砂壤土为佳,不宜连茬种植;
步骤2:施足基肥.种植前,深翻土壤,并施用2000-3000千克/亩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50公斤/亩撒施,然后深耕细耙;
步骤3:整地垄墒.墒面以1.5米一1.7米开沟,墒高20cm-30cm,厢沟深30cm-40cm,便于排水,以挖到犁底层为宜,田块过大、过平的地块要开挖挖腰沟,腰沟比主沟深一些,保持雨季排水通畅、墒面无积水,如果是坡地厢沟可以浅一点,据地块情况灵活掌握;熵面开沟,按照百合种球鳞茎大小来确定开沟深度和行距,深度一般是种球直径的3倍,为15cm较好;
步骤4:土壤消毒.种植前要在种植沟内用敌克松和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用量2-5千克/亩,防治百合枯萎病和根腐病;
步骤5:施足底肥.在播种沟内均匀撒入复合肥或有机肥作为底肥,复合肥80千克/亩,有机肥1200-1500千克/亩;用细土将复合肥或有机肥覆盖,不能将百合种球直接放在复合肥或是有机肥上,否则会烧伤百合种球的根系;
步骤6:合理密植.种植密度根据百合种球鳞茎单个大小作适当的调整,一般种球重量25克以上的种植行距25cm,株距15cm为宜,种球重量15-20克的种植行距15-20cm,株距7-10cm为宜;10克以下的相对调整种植密度,依次类推,确保合理密植;特别是当年种植次年就成商品的百合种球,单个重量须在25克以上,用种量在400-600千克/亩为宜,种植两年才能成为商品的百合种植密度相对要密些,用种量也不少于300千克;
步骤7:播种覆盖.播种时,百合鳞茎的牙尖要朝上,同时,用辛硫*毒死蜱颗粒剂,每两颗百合种球之间放入1-2粒辛硫*毒死蜱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种球摆放后覆盖第一层松针或松壳,厚度10cm,在第一层覆盖物松针或松壳上覆土5cm扒平盖严播种沟,墒面要饱满、平整,不要出现低凹不平,防止雨季积水,最后覆盖第二层松针或松壳,厚度15cm;百合播种后至出苗发叶前保持土壤湿度40%-60%即可;第一层覆盖物与第二层覆盖物只须内选一种覆盖物作覆盖层,松针、松壳作为覆盖原料功效近似,既能单独使用,也可交替利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所述农家肥包括各类畜禽废料。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步骤4中土壤消毒还可以采用生石灰与土壤拌匀的方式进行消毒。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所述复合肥的N:P:K=18:8:18。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在10月下旬至次年立春前播种种植。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在种植后,还包括田间管理的措施;
百合管理要以降低土壤温度、保水保墒为主;后期的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即手握一把土成团但不出水为宜;冬季气温低,需水量不大,次年立春后,百合开始发叶,需水逐渐增多,特别在4-6月份,要在此段时间保证百合的用水,此期间的浇水选在晴天的下午,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以80%-85%为宜。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在种植后,还包括清除杂草的措施;
百合定植后,到次年立春前,可根据实际浇1-2次的水,立春后至3月份,百合开始发芽长茎叶,采用松针(松壳)双覆盖措施除草为好,也可使用10%丙酯草醚悬浮剂进行除草1次,施药效果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决定;在气温低、土壤墒情差时用药,除草效果不好,在气温高、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时用药,除草效果比较好,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间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人工拔除1次,在百合植株长势封顶后,使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或24%乙氧氟草醚乳油除草1次,后期的少量杂草不用除草,微量杂草就不再进行人工除草,微量的杂草可以起到遮阴降温作用,对鳞茎生长比较有利。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还包括适时追肥的措施;
百合追肥三次,第一次次追肥于4月中旬,百合苗高8-12cm,施用复合肥15千克/亩;第二、三次施肥是6月上旬即在打顶和株芽后各施用复合肥15千克/亩;在苗期、打顶期和株芽后分3次进行追肥,切记在雨后施肥,避免百合植株带水发生烧伤百合植株。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还包括及时排水的措施;
百合种植后,在雨季,要及时做到清沟排水,保证沟道畅通,做到雨停水干,7-8月份鳞茎增大进入夏季休眠,要保持土壤干燥疏松,切忌水涝,在雨天及雨后不要进田地,以免踏实土壤后留下脚印造成积水,百合磷茎会因积水发生腐烂,造成减产。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还包括适时打顶和摘除株芽的措施;
打顶与摘除株芽最佳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也就是百合株高40cm-50cm,叶片60-70片叶展开时打顶,打顶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6月株芽成熟后,晴天用木棍轻轻敲打百合植株、株芽自行脱落,或是采取人工摘除株芽作为来年繁种。
有益效果:
1、地下覆盖第一层松针(松壳),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一是为百合生长提供了疏松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百合球茎地下部分膨大,同时能为百合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能有效促进百合产量提高;二是雨后能够迅速排水,防止土壤积水,造成鳞茎因缺氧发生腐烂,继而导致植株枯萎死亡,为百合茎生根的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有效提高商品百合的外观质量,采收百合时表面附着土壤少,多为松针(松壳)腐熟物,容易清理,增加百合表面的洁白和透亮程度,提高商品质量。
2、地上覆盖第二层松针(松壳)能提高地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一是有效提高地温,百合一般在10月下旬至次年立春前种植,此期间属于秋冬季,早晚温差大,地上覆盖层能有效阻隔气温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保持地温,有利于百合根系生长;二是保持土壤湿度,尤其是云南受地形环境所致,冬春季属于季节性干旱期,降水少,地上覆盖层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百合生长发育;三是抑制杂草生长,地上覆盖物能减少到达土层表面的阳光,尤其是杂草生长旺盛期即雨季前百合已经成长起来,在光、水和养分竞争方面超越了杂草,有助于抑制杂草生长,降低人工除草成本,同时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降低农残,有利于轮作时残留于土壤中的化学除草剂对下一茬作物的影响。
3、能够改良土壤,拓展种植区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种植成本。一是改良土壤,拓展种植区域。松针质地柔软,松壳粗糙,疏松透气、保水效果好,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长期使用,能有效改良土壤,除了沙壤土,使用双覆盖种植技术,在胶泥土的田地里也能种植百合,从而拓展种植区域;二是松针(松壳)是很好的有机质来源,松针(松壳)富含丹宁,腐烂降解侯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可以降低土壤PH值,使土壤呈微酸性,有利于百合生长。同时也松针(松壳)是天然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肥效高且持久,百合和其他作物轮作的土地,更有利于下一茬作物生长;三是减少生产成本。松针是松树自然掉落的针叶,松壳也来自于松树,属于自然资源,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种植农户就地取材,可以节约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覆盖方式对百合产量的影响图;
图2为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出苗数图;
图3为不同覆盖方式下的草覆盖率图;
图4为不同覆盖方式下的杂草鲜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松针:松树的针叶,本发明指的松针是从松树上自然凋落的干枯松叶。松针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还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是改善土壤通透性的最好的天然材料。
松壳:成熟松果(也叫松塔)经脱粒里面的松子后剩下的果壳。松果由多个鳞片组成,将取出松子剩下的果壳再经机械粉碎而形成的残留物,通过腐熟后使用的物质。
本发明提供栽培方法,百合种球播种后覆盖一层松针(松壳),在第一层覆盖层上覆土后再覆盖第二层松针(松壳),即松针(松壳)双覆盖技术模式。第一层和第二层覆盖物只须内选一种覆盖物作覆盖层,即第一层覆盖物可选择松针或松壳,第二层既可选择覆盖松针,也可选用松壳覆盖,松针、松壳作为覆盖原料功效近似,既能单独使用,也可交替利。松针(松壳)具有杀虫、防病、改良土壤、增加腐殖质、补充植物机体养分、提高免疫力,且绿色、生态、环保特点。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代表的松类植物在大姚县境内1500-3200米海拔地带高山分布广泛,松针|、松果储存量巨大,95%以上的松针自然凋落后年积日累、风吹雨淋、温湿发酵,往往形成丰厚的腐殖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松针的供应量极为丰富。
第一层覆盖物与第二层覆盖物不必相同,只要是松针、松壳都行,若为沤熟的松针或松壳厩肥效果更好。
本发明可以采用的百合品种为引进的兰州百合和本地川百合。
本发明的技术创新平台:2013-2021年,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王祥宁研究员到大姚县开展院县合作的食用百合研究工作;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董学会教授在大姚县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成立工作团队,引进兰州百合,充分利用本地川百合种质资源,结合本地百合种植实际,进行试验探索,打下了集成创新基础。在大姚县金碧镇、新街镇、六苴镇和昙华乡海拔1750-2600米种植区域,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为创新技术搭建了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集成创新方法:针对百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根据百合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方法试验,在探索总结的基础上,在4个乡镇进行技术示范验证,进一步完善了栽培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种植模式方法:
播种:10月下旬至次年立春前播种种植,播种时,百合鳞茎的牙尖要朝上,同时,用辛硫毒死蜱颗粒剂,每两颗百合种球之间放入1-2粒辛硫毒死蜱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种球摆放后覆盖第一层松针(松壳),厚度10cm,在第一层覆盖物松针(松壳)上覆土5cm扒平盖严播种沟,墒面要饱满、平整,不要出现低凹不平,防止雨季积水,最后覆盖第二层松针(松壳),厚度15cm。种植密度根据百合种球鳞茎单个大小作适当的调整,一般种球重量25克以上的种植行距25cm,株距15cm为宜,种球重量15-20克的种植行距15-20cm,株距7-8cm为宜。10克以下的相对调整种植密度,依次类推,进行合理密植。特别是当年种植次年就成商品的百合种球,单个重量须在25克以上,用种量在400-600千克/亩为宜,种植两年才能成为商品的百合种植密度相对要密些,用种量也不少于300千克。
田间管理:
控制湿度。百合既怕涝又怕旱,种植后,根据土壤湿度为握紧成团、落地松散为好。在温度较高的季节,百合管理要以降低土壤温度、保水保墒为主,为茎生根的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后期的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即手握一把土成团但不出水为宜。冬季气温低,需水量不大,次年立春后,百合开始发叶,需水逐渐增多,特别在4-6月份,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地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百合用水量也大,因此要在此段时间保证百合的用水,此期间的浇水(有喷灌设备的田块更好)一般选在晴天的下午,既省工又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以80%-85%为宜。
清除杂草。百合定植后,到次年立春前,可根据实际浇1-2次的水,立春后至3月份,百合开始发芽长茎叶,杂草会逐渐长出,特别是禾本科杂草生长比较旺盛,采用松针(松壳)双覆盖措施除草为好,也可使用10%丙酯草醚悬浮剂进行除草1次,施药效果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决定.在气温低、土壤墒情差时用药,除草效果不好,在气温高、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时用药,除草效果比较好,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间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多为人工拔除1次,在百合植株长势封顶后,使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或24%乙氧氟草醚乳油除草1次,后期的少量杂草不用除草,微量杂草就不再进行人工除草,少量的杂草也可以起到遮阴降温作用,对鳞茎生长比较有利。
适时追肥。百合一般追肥三次,第一次次追肥于4月中旬,百合苗高10cm左右,施用复合肥(N:P:K=18:8:18)15千克/亩;第二次施肥是6月上旬即在打顶和株芽后各施用复合肥(N:P:K=18:8:18)15千克/亩。在整个百合生长发育周期一般在苗期、打顶期和株芽后分3次进行追肥,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切记在雨后施肥,避免百合植株带水发生烧伤百合植株。
及时排水。百合种植后,在雨季,要及时做到清沟排水,排水不良容易缺氧腐烂,百合在春末初夏地下部分新的鳞茎形成后,如果温度高,土壤板结、湿度大,病害容易发生。因此,在雨季,要保证沟道畅通,做到雨停水干,7-8月份鳞茎增大进入夏季休眠,更要保持土壤干燥疏松,切忌水涝,在雨天及雨后不要进田地,以免踏实土壤后留下脚印造成积水,百合磷茎会因积水发生腐烂,造成减产。
适时打顶和摘除株芽。打顶与摘除株芽最佳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也就是百合株高40cm-50cm叶片60--70片叶展开时打顶最为合适,保证充足的叶片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养分促讲鳞茎生长,又可及时调控百合植株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鳞茎转送,有利于鳞茎膨大。打顶一般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6月株芽成熟后,晴天用木棍轻轻敲打百合植株、株芽自行脱落,或是采取人工摘除株芽作为来年繁种。
病虫害防治。百合主要病害有镰刀菌茎腐病、灰霉病、百合疫病、百合花叶病、青霉病等常见百合发生自然性病变。
茎腐病
症状:鳞茎感染后会造成种球根盘和鳞片腐烂,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褪绿并自上而下枯黄,在地下,初期感染形成褐黄色的斑点,可分布在鳞片或鳞片与根盘连接处,感染后期鳞片腐烂,如果根盘被浸染,整个种球会腐烂,镰刀菌浸染地上茎部位,造成基部叶片黄化,最后叶片呈褐色并脱落,浸染地下茎部位,茎上呈现黑褐或褐黄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由外到内腐烂,植株未开花即枯死。
防治:用一般的土壤消毒剂消毒被感染的土壤或有怀疑的土壤,尽可能很快的将轻度或中度感染的种球种完,土壤温度要低,不要放在气温升高时种植,采用的药剂用50%敌克松800倍+65%代森锌1000倍+97%恶毒灵3000倍灌根。
灰霉病
症状:主要是危害叶片,亦浸染茎、花蕾和花养,初期在叶片上可见1毫米浅褐色的针状圆点,在湿度高条件下圆点很快发展成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界线分明的病斑,叶背面可见水渍状病斑扩展区,后期受感染的组织逐步死亡、凋谢而成纸状、边缘紫红色。受感染的叶片生长受阻、变成畸形,当茎被感染时,感染区域的叶片死亡、茎上形成坏死区域,现蕾期发生烧叶时花蕾极易感染,使花蕾腐烂或畸形发育,开花时花瓣呈现灰色的水渍状病斑。
防治:如果山区田间湿度大,特别在雨季,叶片经常有水珠,灰霉病开始零星发病,发病初期发现病株应立即摘除病叶,雨停后及时喷施灰霉清和代森锰锌,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百合疫病
症状:疫霉病浸染会妨碍百合植株生长或使其突然枯萎,茎、叶、花均可受害,在茎基部被感染处初期出现水渍状,然后形成腐烂和成暗绿色至黑褐色不规则病斑,并向上扩展后腐烂,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造成根系大量死亡,基部叶片先黄化,上部叶片生长抑制,植株长势减弱,湿度大时在地上的茎部也发生水渍小斑,后逐渐扩大为灰绿色病斑,花受害后呈软腐状。
防治:用25%甲霜灵500倍液、50%多霉威500倍、72.2%霜霉威600-1000倍液淋湿根部。
百合花叶病
症状: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斑驳条斑、花叶扭曲、畸形,花苞畸形和植株明显萎缩,多为蚜虫带来感染。
防治:在现蕾期前发现就立即拔除病株,同时加强蚜虫防治。
实验例:
试验地点:2020年在昙华乡子米地阿佐俄村民小组(海拔:2505米),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
试验方法:开展百合不同覆盖物比较试验,通过选取松针双覆盖、松壳双覆盖、地膜单覆盖、玉米杆双覆盖、无覆盖(对照)等5种不同覆盖方式处理,试验设3个重复,单个小区面积为6.67m2,于2020年12月14日播种。技术措施同上“六、具体实施方式”。2020年7月15日开展出苗情况、杂草覆盖率和杂草量调查。2020年9月28日进行小区实收测产。
结果与分析:通过前期试验调查和对小区实收测产得出试验结论。百合栽培以松针双覆盖效果最佳,松壳双覆盖覆盖效果次之,采用地膜覆盖和玉米秆覆盖处理效果较差。
表一:不同覆盖物试验小区产量调查表
注:试验设5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面积1.67*4=6.67m2。其中:处理1为CK(无覆盖)、处理2为玉米杆覆盖、处理3为松壳覆盖、处理4为地膜覆盖、处理5为松针覆盖。
从产量调查表看,松针双覆盖覆盖折合亩产最高,较对照增37.55%,松壳双覆盖折合亩产次之,较对照增33.85%,双覆盖玉米杆和单覆盖地膜较对照增产3.39%和4.93%,效果不明显;从出苗情况和杂草覆盖调查分析图看,松针和松壳双覆盖处理方式在出苗情况、抑制杂草生长方面效果明显好于对照和其他覆盖方式。
下面结合技术示范推广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2021年在大姚县金碧镇、新街镇、六苴镇、昙华乡等乡镇举办百合高产栽培示范样板2060亩,选取的品种为本地川百合和兰州百合,其中川百合2000亩,兰州百合60亩。
2021年9月14-16日,受云南省科技厅委托,由大姚县工业信息电子商务科技局主持,邀请大姚县内相关部门的农业科技推广专家共14人,对2021年开展2060亩百合示范样板进行了测产验收。根据农业部百合生产测产验收办法,实测结果为:千亩核心区抽查测收335.26亩,鲜百合平均亩产达1413.9kg,非样板区测收14.8亩,平均单产961.1千克,样板区较非样板区亩增452.8㎏、增47.1%。其中:样板区测收本地川百合278.56亩,平均单产1491.8㎏(产量变幅835.1--2222.2㎏),较非样板区亩增530.7㎏、增55.2%;测收兰州百合56.7亩,平均单产1031.46㎏(产量变幅612--1711.1㎏),较非样板区亩增70.3㎏、增7.32%。
与2020年相比,本地川百合单产比2020年的1011.3千克增480.5千克、增47.5%,兰州百合单产比2020年的826.1千克增205.36千克、增24.9%。
经分析统计,大姚县2021年百合总产量850.6236万千克,平均单产1079.5千克,鲜百合平均单价17.71元/千克,平均亩产值19119.7元,总产值1.507亿元。百合平均单价、亩产值、总产值分别比2020年增41.3%、27.5%、16.0%。
以上数据表明,通过选择高产优质百合新品种和推广双覆盖绿色丰产关键技术,实现了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图1为不同覆盖方式对百合产量的影响图;图2为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出苗数图;图3为不同覆盖方式下的杂草覆盖率图;图4为不同覆盖方式下的杂草鲜重图。从图1-图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百合产量最高、出苗数最多、杂草覆盖率最小、鲜重最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块选择,选择1750米-2600米海拔范围、交通便利、土地平整田块或是阳坡的梯田,土壤质地以砂土或砂壤土,不宜连茬种植;
步骤2:施足基肥,种植前,深翻土壤,并施用2000-3000千克/亩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50千克/亩撒施,然后深耕细耙;
步骤3:整地垄墒,墒面以1.5米一1.7米开沟,墒高20cm-30cm,厢沟深30cm-40cm,便于排水,以挖到犁底层为宜,田块过大、过平的地块要开挖挖腰沟,腰沟比主沟深,保持雨季排水通畅、墒面无积水,如果是坡地厢沟可以浅一点,据地块情况灵活掌握;墒面开沟,按照百合种球鳞茎大小来确定开沟深度和行距,深度是种球直径的3倍;
步骤4:土壤消毒,种植前在种植沟内用敌克松和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用量2-5千克/亩,防治百合枯萎病和根腐病;
步骤5:施足底肥,在播种沟内均匀撒入复合肥或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复合肥80千克/亩,有机肥1200-1500千克/亩;用细土将复合肥或有机肥覆盖;
步骤6:合理密植,种植密度根据百合种球鳞茎单个大小作适当的调整,种球重量25克以上的种植行距25cm,株距15cm;种球重量15-20克的种植行距15-20cm,株距7-10cm;10克以下的相对调整种植密度;对于当年种植次年就成商品的百合种球,单个重量须在25克以上,用种量在400-600千克/亩,种植两年才能成为商品的百合种植密度用种量不少于300千克/亩;
步骤7:播种覆盖,播种时,百合鳞茎的牙尖要朝上,同时,用辛硫毒死蜱颗粒剂,每两颗百合种球之间放入1-2粒辛硫毒死蜱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种球摆放后覆盖第一层松针或松壳,厚度10cm,在第一层覆盖物松针或松壳上覆土5cm扒平盖严播种沟,墒面要饱满、平整,防止雨季积水,最后覆盖第二层松针或松壳,厚度15cm;百合播种后至出苗发叶前保持土壤湿度4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土壤消毒采用生石灰与土壤拌匀的方式进行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的N:P:K=18:8: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月下旬至次年立春前播种种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植后,还包括田间管理的措施;
百合管理以降低土壤温度、保水保墒为主;后期的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在4-6月份,浇水选在晴天的下午,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植后,还包括清除杂草的措施;
百合定植后,到次年立春前,根据实际浇1-2次水,立春后至3月份,采用松针或松壳双覆盖措施抑制杂草生长,或使用10%丙酯草醚悬浮剂进行除草1次;3-5叶期间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人工拔除1次,在百合植株长势封顶后,使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或24%乙氧氟草醚乳油芽后除草1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时追肥的措施;
百合追肥三次,第一次追肥于4月中旬,百合苗高8-12cm,施用复合肥15千克/亩;第二、三次施肥在打顶和株芽后各施用复合肥15千克/亩;在苗期、打顶期和株芽后分3次进行追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及时排水的措施;
百合种植后,在雨季须及时清沟排水,7-8月份鳞茎增大进入夏季休眠,须保持土壤干燥疏松,在雨天及雨后不进田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时打顶和摘除株芽的措施;
打顶与摘除株芽最佳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百合株高40cm-50cm,叶片60-70片叶展开时打顶,打顶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6月株芽成熟后,晴天用木棍敲打百合植株、株芽自行脱落,或是采取人工摘除株芽作为来年繁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68776.3A CN114586628A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68776.3A CN114586628A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86628A true CN114586628A (zh) | 2022-06-07 |
Family
ID=81812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68776.3A Pending CN114586628A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8662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35511A (zh) * | 2022-12-02 | 2023-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百合精准施肥方法和应用 |
CN116267486A (zh) * | 2023-05-15 | 2023-06-23 | 何军 | 一种绿色百合的栽培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1278A (zh) * | 2012-07-17 | 2012-11-14 | 安徽霍山鹏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漫水河百合高产种植技术 |
CN104429497A (zh) * | 2014-11-17 | 2015-03-25 | 成都红柿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百合的种植方法 |
CN108966982A (zh) * | 2018-09-30 | 2018-12-11 | 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葱类陆地苗床育苗中松针的使用方法 |
CN109349043A (zh) * | 2018-11-12 | 2019-02-19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覆盖除草的魔芋种植方法 |
CN109479657A (zh) * | 2018-12-06 | 2019-03-19 | 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 一种百合免耕栽培的改良方法 |
CN110651680A (zh) * | 2019-09-29 | 2020-01-07 | 贵州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松针覆盖魔芋厢面除草的魔芋种植方法 |
-
2022
- 2022-04-08 CN CN202210368776.3A patent/CN1145866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1278A (zh) * | 2012-07-17 | 2012-11-14 | 安徽霍山鹏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漫水河百合高产种植技术 |
CN104429497A (zh) * | 2014-11-17 | 2015-03-25 | 成都红柿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百合的种植方法 |
CN108966982A (zh) * | 2018-09-30 | 2018-12-11 | 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葱类陆地苗床育苗中松针的使用方法 |
CN109349043A (zh) * | 2018-11-12 | 2019-02-19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覆盖除草的魔芋种植方法 |
CN109479657A (zh) * | 2018-12-06 | 2019-03-19 | 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 一种百合免耕栽培的改良方法 |
CN110651680A (zh) * | 2019-09-29 | 2020-01-07 | 贵州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松针覆盖魔芋厢面除草的魔芋种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何云昆等: "马铃薯栽培新技术",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540 * |
宁夏科学技术协会编: "《种养技术指点通——种植技术》", 31 October 2019, 阳光出版社, pages: 4 * |
沈阿林主编: "《新编肥料实用手册》", 31 July 2006,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pages: 235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35511A (zh) * | 2022-12-02 | 2023-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百合精准施肥方法和应用 |
CN116267486A (zh) * | 2023-05-15 | 2023-06-23 | 何军 | 一种绿色百合的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86153A (zh) | 一种滇重楼快速高产栽培技术 | |
CN104206155B (zh) | 一种银杏绿化苗的培育方法 | |
CN105359784A (zh) |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2742442A (zh) | 野生半夏培育方法 | |
CN103814723A (zh) | 高海拔地区续断的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1536656A (zh) | 文冠果种子育苗及规范种植管护方法 | |
CN101720620A (zh) | 一种林下套种金银花的方法 | |
CN104106354A (zh) | 猴樟苗木繁育技术 | |
CN103141288B (zh) | 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贝母栽培方法 | |
CN103875393A (zh) | 一种一年生当归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5230333A (zh) | 一种藏红花—水稻、牡丹和青菜轮作种植技术 | |
CN105325158B (zh) | 一种韭黄种植方法及其专用散光降温热辐射调控膜 | |
CN106105758A (zh) | 一种春小麦套种柴胡的栽培方法 | |
CN114586628A (zh) | 一种百合绿色丰产栽培方法 | |
CN1689395A (zh) | 秦艽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
CN104782355A (zh) | 金银花规范化栽培管理方法 | |
CN104798568A (zh) | 一种玉米滇重楼套种种植方法 | |
CN107094487A (zh) | 宁前胡仿野生栽培方法 | |
CN107771630B (zh) | 一种半夏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9328936A (zh) | 一种云木香的种植方法 | |
CN108575628A (zh) | 一种提高西洋参质量的生产方法 | |
CN113197045A (zh) | 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 | |
CN108293652A (zh) | 一种岩洞仿野生栽培岩黄连方法 | |
CN103931404A (zh) | 一种脱毒生姜试管苗(原原种)宽窄行栽培技术 | |
CN105580585B (zh) | 板栗冠下东北太子参野生变家种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