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571646B -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1646B
CN114571646B CN202210151117.4A CN202210151117A CN114571646B CN 114571646 B CN114571646 B CN 114571646B CN 202210151117 A CN202210151117 A CN 202210151117A CN 114571646 B CN114571646 B CN 114571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heat
insulation plate
di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1646A (zh
Inventor
陈江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NGKUN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NGKUN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NGKUN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NGKUN PRECISIO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11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1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1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1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1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1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6Mould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2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2043/327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driv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涉及热压成型技术领域;其包括动模、定模,以及用于带动动模压制于定模上表面的合模组件,定模朝向动模处的侧壁设有型腔;动模和定模内部均设有第一隔热板,每一第一隔热板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一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二隔热板,每一第二隔热板其中一侧设置有装盛有冷却液的冷却管,每一第二隔热板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生热的加热管;冷却管和加热管随第二隔热板转动连接于对应的通孔内,且冷却管和加热管背离第二隔热板处的侧壁贴合于通孔内壁;还包括用于控制所有第二隔热板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在生产过程中加速对原料的加热和加速对成品的冷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是使用新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的新型电池,绝缘材料是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绝缘材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热压成型挤压得到最终产品。
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046873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绝缘材料的热压成型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一缓冲块、导向杆、动模、定模、下压板、第二缓冲块和底座;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端连接导向杆,第一缓冲块位于框架与第一驱动气缸缸体之间,导向杆的下端连接上压板、上压板的下端以及上压板的上端均连接有电加热装置,第二缓冲块其中一侧设有移动杆,移动杆远离第二缓冲块处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端连接于移动杆端部;在生产时,通过电加热装置将动模和定模加热至指定温度,然后将原料至于定模预设的型腔内,使得型腔内的原料受热软化,再通过第一驱动气缸带动动模下行与定模实现合模,此时原料在模具内被挤压成型,最后经冷却后开模即可得到产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为了防止定模和动模打开时所产生的热气灼伤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对定模和动模进行冷却,而冷却的方式一般为将动模和定模静置一段时间,但是冷却操作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导致绝缘材料的制作成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过程中冷却操作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成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包括动模、定模,以及用于带动动模压制于定模上表面的合模组件,所述定模朝向动模处的侧壁设有型腔;所述动模和定模内部均设有第一隔热板,每一所述第一隔热板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二隔热板,每一所述第二隔热板其中一侧设置有装盛有冷却液的冷却管,每一所述第二隔热板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生热的加热管;所述冷却管和加热管随第二隔热板转动连接于对应的通孔内,且所述冷却管和加热管背离第二隔热板处的侧壁贴合于通孔内壁;还包括用于控制所有第二隔热板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热时,通过驱动组件将加热管转至朝向型腔的一侧,以使得加热管对动模和定模靠近型腔处的部位进行加热,第二隔热板的设置能够防止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动模和定模远离型腔的部位;而当需要冷却时,同样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冷却管转至动模和定模靠近型腔处的一侧,以通过冷却管内的冷却液来对动模和定模靠近型腔处的一侧进行降温冷却,提高冷却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和定模均包括调温部和恒温部,所述调温部位于第二隔热板靠近型腔处的一侧,所述恒温部位于第二隔热板远离型腔处的一侧;所述恒温部靠近每一通孔处的内部均嵌置有保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管转至恒温部时,保温板的设置能够对加热管当前温度进行保温和维持,减少加热管热量的耗散,以便在后期加热管重新转至调温部内时,加热管可以快速升温至指定温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第二隔热板其中一侧的侧壁均插设有插球,所述第二隔热板端壁开设有供插球嵌置的嵌置槽,每一所述嵌置槽内壁与插球之间共同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隔热板靠近每一通孔处的侧壁均开设有供插球插设的让位弧槽;每一所述让位弧槽内均嵌置有光电开关,全部所述光电开关共同电连接有控制器,每一所述调温部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电热丝,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热丝与电源所连电路的通断以及控制加热管加热或停止加热;
所述光电开关用于检测插球是否插入让位弧槽内,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光电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任一光电开关检测到插球插入让位弧槽内部时,控制加热管加热以及所有电热丝连通电源;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有光电开关均未检测到插球插入让位弧槽内部时,断开所有电热丝与电源相连的电路以及停止加热管的加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管位于调温部内时,插球插设于让位弧槽内,此时光电开关检测到插球插设于让位弧槽内,控制器控制所有电热丝连通电热,电热丝通电生热,并和加热管一起配合使用来进一步加速升温调温部的温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而当将加热管转至恒温部时,插球受通孔内壁挤压而脱离让位弧槽并嵌置于嵌置槽内,此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控制器断开所有电热丝与电源相连的电路。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插球朝向对应弹簧处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长度方向平行于嵌置槽长度方向,所述嵌置槽内壁设置有供导向杆插设的对接槽,所述弹簧套接于对应的导向杆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能够对插球的活动路径进行限制,使得插球能够沿嵌置槽长度方向稳定滑移,防止插球转动而使得弹簧扭转,进而影响弹簧的稳定伸缩。
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和动模均对应一个驱动组件,每一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电机、设置第二隔热板端部的驱动杆、固定套接于每一驱动杆外部的链轮,以及套接于所属同一驱动组件的所有链轮外部的链条,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于其中一个驱动杆端部,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启闭、转向以及转动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以带动驱动电机按照预设转向转动180°,以使得加热管和冷却管交换位置,实现了定模上的所有第二隔热板或动模上所有第二隔热板的同时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调温部靠近每一通孔处的端壁均开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散热孔,所述调温部靠近每一所述散热孔处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启闭对应散热孔的保温片,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用于在加热管转至调温部内时,驱动保温片关闭散热孔;所述散热件还用在冷却管转至调温部内时,驱动保温片打开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管转至调温部内部时,为了防止加热管热量耗散,可以通过散热件驱动保温片关闭散热孔,实现保温;而当冷却管转至恒温部内时,为了尽快消散调温部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件控制保温片打开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件包括设置于每一第二隔热板其中一端的第一丝杆、设置于每一第二隔热板另一端的第二丝杆,以及垂直设置于每一保温片侧壁的限位片;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位于对应的第二隔热板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且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每一所述第一丝杆、每一第二丝杆外部均对应一个保温片,所述保温片螺纹套接于第一丝杆或第二丝杆外部,所述调温部端部开设有供每一限位片插设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隔热板转动过程中,第二隔热板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得保温片朝靠近或远离散热孔的方向移动,限位片滑移连接于限位槽内,以防止保温片周向转动,而当加热管转至调温部内时,保温片插设于散热孔内,当冷却管转至调温部内时,保温片脱离散热孔,此时散热孔敞开,加速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弹力球,所述弹力球与冷却管内壁之间预留有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管随第二隔热板转动过程中,弹力球在冷却管内移动,并碰撞冷却管内壁,由于弹力球具有弹性,因此弹力球能够在冷却管内连续弹跳碰撞冷却管内壁,一方面能够减少冷却管内的冷却液的沉淀,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冷却液的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管两端密封,所述冷却管其中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出液口上方,所述进液口靠近冷却管中部处的一端竖直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液口靠近冷却管中部处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均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冷却管靠近另一端处的内部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设置有与冷却管内壁相贴合的密封圈,所述滑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滑块处的一端贯穿冷却管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冷却管内注入冷却液时,拉动其中一端的拉绳以将滑块移动至远离进液口处的一端,然后打开进料口,以将冷却管内注入冷却液,倾斜设置的进液口能够减少冷却液从进液口处溢出,当需要排出冷却管内的冷却液实现更换时,打开出液口,拉动另一端的拉绳以将滑块朝靠近进液口的方向移动,以使得冷却管内的冷却液在滑块的挤压下快速从出液口排出。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的生产工艺,包括:
通过驱动组件将两个加热管均转至调温部,通过加热管加热调温部;
待调温部的温度上升到指定温度之后,向型腔内加入注塑原料,通过合模组件将动模压制于定模上方,以使得原料被压制成型;
待原料被压制指定时长之后,通过驱动组件转动第二隔热板,将冷却管转至调温部,此时散热孔处于敞开状态,以通过冷却管与散热孔对调温部进行加速冷却;
待冷却指定时长之后,通过合模组件带动动模脱离定模,将被压制成型所形成的产品取出型腔。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加热时,通过驱动组件将加热管转至朝向型腔的一侧,以使得加热管对动模和定模靠近型腔处的部位进行加热,第二隔热板的设置能够防止加热管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动模和定模远离型腔的部位;而当需要冷却时,同样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冷却管转至动模和定模靠近型腔处的一侧,以通过冷却管内的冷却液来对动模和定模靠近型腔处的一侧进行降温冷却,提高冷却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2.当加热管转至调温部内部时,为了防止加热管热量耗散,可以通过散热件驱动保温片关闭散热孔,实现保温;而当冷却管转至恒温部内时,为了尽快消散调温部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件控制保温片打开散热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用于体现A-A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用于体现B-B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用于体现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用于体现c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定模;111、型腔;12、动模;121、调温部;1211、散热孔;1212、保温片;1213、限位槽;122、恒温部;123、第一隔热板;1231、让位弧槽;1232、通孔;124、第二隔热板;1241、嵌置槽;1242、对接槽;1243、导向杆;1244、插球;1245、弹簧;125、保温板;126、冷却管;1261、封板;1262、进液口;1263、出液口;1264、密封塞;1265、拉绳;1266、固定杆;1267、滑块;1268、密封圈;1269、弹力球;127、加热管;128、电热丝;13、合模组件;131、升降电机;132、升降丝杆;133、升降板;134、限位杆;14、驱动组件;141、驱动杆;142、链轮;143、链条;144、驱动电机;145、散热件;1451、第一丝杆;1452、第二丝杆;1453、限位片;2、控制器;21、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参照图1和图2,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包括机架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机架1上表面的定模11,活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动模12、用于驱动动模12靠近或远离定模11的合模组件13;定模11朝向动模12处的侧壁开设有供原料放置的型腔111。
参照图1和图2,合模组件13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于机架1上的升降电机131、焊接于升降电机131驱动端的升降丝杆132、螺纹套接于升降丝杆132外部的升降板133,以及限位杆134,限位杆134沿竖直方向垂直焊接于机架1上,且升降板133活动套接于限位杆134外部,升降板13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动模12上表面。
参照图1和图2,定模11和动模12均包括调温部121和恒温部122,调温部121和恒温部122沿定模11或动模12厚度方向分布;定模11和动模12内还固定有第一隔热板123,调温部121和恒温部122分列于对应的第一隔热板123两侧,且型腔111位于动模12的调温部121上,动模12上的调温部121位于动模12上的恒温部122下方;每一隔热板侧壁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232,通孔1232延伸至定模11和动模12内部,通孔1232内径大于第一隔热板123厚度,通孔1232沿动模12厚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隔热板123上均对应有两个通孔1232。
参照图2和图3,通孔1232长度方向平行于动模12宽度方向,恒温部122靠近每一通孔1232处的内壁上均嵌置有保温板125,保温板125呈弧形,且保温板125的弧度与通孔1232外表面弧度相一致;每一通孔1232内均插设有第二隔热板124,第二隔热板124长度方向平行于通孔1232长度方向;第二隔热板124其中一侧的侧壁上固定粘结有加热管127,加热管127两端密封,加热管127内插设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贯穿加热管127并电连接电源,加热管127远离第二隔热板124处的侧壁贴合于通孔1232内壁,通过将电热丝128接通电源来实现对定模11和动模12的加热,进而使得型腔111内的原料受热固化成型;每一第二隔热板124背离加热管127处的侧壁上粘结有冷却管126,冷却管126背离第二隔热板124处的侧壁贴合于通孔1232内壁。
参照图3、图4和图5,冷却管126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封板1261,以使得冷却管126两端密封;冷却管126内装盛有冷却液,冷却液可以为冷却水;其中一个封板126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与冷却管126内部相连通的进液口1262和出液口1263,进液口1262位于出液口1263上方,且进液口1262靠近冷却管126中部处的一端竖直向下倾斜设置,出料口靠近冷却管126中部处的一端竖直向上倾斜设置,进液口1262和出液口1263内部均可拆卸地插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塞1264。
参照图3、图5和图6,冷却管126远离进液口1262处的一端内部插设有滑块1267,滑块1267侧壁沿其周向固定粘结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1268,密封圈1268侧壁紧密贴合于冷却管126内壁,滑块1267两侧均固定粘结有拉绳1265,拉绳1265远离滑块1267处的一端均贯穿封板1261,可在定模11和动模12外部设置固定杆1266,将拉绳1265绕接于与之相靠近的固定杆1266上,实现对拉绳1265的收纳;当拉动拉绳1265以带动滑块1267沿冷却管126长度方向移动时,冷却管126内的冷却液将在滑块1267的抵推下移动,可以将冷却液加速排出出液口1263;冷却管126内还插设有弹力球1269,弹力球1269与冷却管126内壁之间预留有供弹力球1269移动的空隙。
参照图2和图4,第二隔热板124、与第二隔热板124相连的冷却管126,以及与第二隔热板124相连的加热管127共同形成径向界面为圆形的结构;且第二隔热板124、与第二隔热板124相连的冷却管126,以及与第二隔热板124相连的加热管127转动连接于对应的通孔1232内,定模11和动模12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有第二隔热板124转动的驱动组件14。
参照图2和图4,驱动组件14包括驱动电机144、焊接于每一第二隔热板124其中一端的驱动杆141、固定套接于每一驱动杆141外部的链轮142,以及套接于所属同一驱动组件14的所有链轮142外部的链条143;驱动电机14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动模12或定模11外侧壁,驱动电机144驱动端焊接于所属同一驱动组件14的任一驱动杆141端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44来带动与之相连的驱动杆141转动,继而在链轮142和链条143的带动下使得所有驱动杆141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隔热板124转动,从而调换加热管127和冷却管126的位置,通过冷却管126来冷却调温部121,进而实现对型腔111内原料的冷却。
参照图2和图3,调温部121靠近每一通孔1232处的端壁均开设有与通孔1232相连通的散热孔1211,调温部121靠近每一散热孔1211处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开合对应散热孔1211的保温片1212;每一驱动组件14还包括散热件145,散热件145用于在加热管127转至调温部121内时,带动保温片1212闭合散热孔1211,以减少加热管127所产生的热量的耗散,散热件145还用在冷却管126转至调温部121内时,驱动保温片1212打开散热孔1211,以加速对调温部121的冷却。
参照图2和图4,散热件145包括焊接于每一第二隔热板124其中一端的第一丝杆1451、焊接于每一第二隔热板124另一端的第二丝杆1452,以及垂直焊接于每一保温片1212侧壁的限位片1453;第一丝杆1451和第二丝杆1452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隔热板124的长度方向,且第一丝杆1451和第二丝杆1452位于对应的第二隔热板124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第一丝杆1451和第二丝杆1452的螺纹旋向相反,每一第一丝杆1451、每一第二丝杆1452均对应一个保温片1212,保温片1212螺纹套接于第一丝杆1451或第二丝杆1452外部;驱动杆141焊接于第一丝杆1451远离第二隔热板124处的一端端壁,调温部121靠近每一限位片1453处的端壁均开设有供限位片1453插设的限位槽1213,以防止保温片1212随第一丝杆1451或第二丝杆1452周向转动。
参照图2和图3,每一第二隔热板124靠近第一隔热板123处的侧壁均设置有与第一隔热板123以及通孔1232内壁相贴合的弧面,每一第二隔热板124侧壁开设有嵌置槽1241,嵌置槽1241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隔热板124的厚度方向,嵌置槽1241内壁开设有对接槽1242,对接槽1242长度方向平行于嵌置槽1241长度方向;对接槽1242内插设有导向杆1243,导向杆1243外部套接有弹簧1245,弹簧1245位于嵌置槽1241内,弹簧1245其中一端固定焊接于嵌置槽1241内壁,另一端焊接有插球1244,插球1244可以为橡胶材质,弹簧1245未形变时,插球1244远离弹簧1245处的一端位于嵌置槽1241外部;第一隔热板123侧壁开设有供插球1244插设的让位弧槽1231;当加热管127完全插设于调温部121内时,插球1244插设于让位弧槽1231内,当转动第二隔热板124以使得加热管127脱离调温部121时,插球1244在让位弧槽1231内壁的过渡下转至通孔1232内,并在通孔1232内壁的抵压下完全嵌入嵌置槽1241内,此时弹簧1245处于收缩状态。
参照图2、图3和图7,每一调温部121远离第一隔热板123处的内部还插设有若干个电热丝128,电热丝128外接电源;每一让位弧槽1231内均嵌置有光电开关21,光电开关21可以为对射式光电开关,所有光电开关21和所有电热丝128均电连接有控制器2,控制器2可以为PLC控制器,光电开关21用于检测插球1244是否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具体地,当插球1244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时,光电开关21的光线发射端所发出的光线将被插球1244阻挡而无法被光线接收端接收,光电开关21将向控制器2发送光电信号。
参照图2、图3和图7,控制器2可以用于控制加热管127内的电加热丝与电源相连的电路的通断,控制器2还用于接收光电开关21发出的光电信号,并在任一光电开关21检测到插球1244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时,控制所有电热丝128以及加热管127内的电加热丝与电源相连的电路导通;由于当插球1244插入让位槽内时,加热管127位于调温部121内,此时可以通过加热管127和通电的电热丝128相互配合来实现对调温部121的加热;控制器2还用于在所有光电开关21均未检测到插球1244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时,控制所有电热丝128断开与电源的连通电路,控制器2也可以用于控制加热管127内设的电加热丝与电源的连通,实现加热与停止加热的自动控制;控制器2还电连接于驱动电机144,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44的启闭、转向以及转动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待调温部121的温度上升到指定温度之后,向型腔111内加入注塑原料,通过合模组件13将动模12压制于定模11上方,以使得原料被压制成型;
待原料被压制指定时长之后,通过驱动组件14转动第二隔热板124,将冷却管126转至调温部121,此时散热孔1211处于敞开状态,以通过冷却管126与散热孔1211对调温部121进行加速冷却;
待冷却指定时长之后,通过合模组件13带动动模12脱离定模11,将被压制成型所形成的产品取出型腔111。
本申请实施例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控制器2控制驱动电机144将加热管127转至调温部121,然后通过控制加热管127内的电加热丝以及电热丝128通电生热,将定模11和动模12的调温部121加热至指定温度之后停止加热,接着将原料注入型腔111内,再通过合模组件13将动模12压制于定模11上表面,以使得型腔111内的原料受热固化的同时被动模12压制成型形成成品;当需要取出压制成型的产品时,通过控制器2控制驱动电机144将冷却管126转至调温部121,此时保温片1212在散热件145的带动下脱离散热孔1211,散热孔1211与通孔1232相连通,通过冷却管126内的冷却液以及散热孔1211实现对调温部121的冷却降温,待冷却指定时长之后,通过合模组件13带动动模12脱离定模11,实现开模,以便操作人员从型腔111内取出产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包括动模(12)、定模(11),以及用于带动动模(12)压制于定模(11)上表面的合模组件(13),所述定模(11)朝向动模(12)处的侧壁设有型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2)和定模(11)内部均设有第一隔热板(123),每一所述第一隔热板(123)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232),每一所述通孔(1232)内均设置有第二隔热板(124),每一所述第二隔热板(124)其中一侧设置有装盛有冷却液的冷却管(126),每一所述第二隔热板(124)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生热的加热管(127);所述冷却管(126)和加热管(127)随第二隔热板(124)转动连接于对应的通孔(1232)内,且所述冷却管(126)和加热管(127)背离第二隔热板(124)处的侧壁贴合于通孔(1232)内壁;还包括用于控制所有第二隔热板(124)转动的驱动组件(14);所述动模(12)和定模(11)均包括调温部(121),所述调温部(121)位于第二隔热板(124)靠近型腔(111)处的一侧,所述调温部(121)靠近每一通孔(1232)处的端壁均开设有与通孔(1232)相连通的散热孔(1211),所述调温部(121)靠近每一所述散热孔(1211)处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启闭对应散热孔(1211)的保温片(1212),所述驱动组件(14)还包括散热件(145),所述散热件(145)用于在加热管(127)转至调温部(121)内时,驱动保温片(1212)关闭散热孔(1211);所述散热件(145)还用在冷却管(126)转至调温部(121)内时,驱动保温片(1212)打开散热孔(1211);所述散热件(145)包括设置于每一第二隔热板(124)其中一端的第一丝杆(1451)、设置于每一第二隔热板(124)另一端的第二丝杆(1452),以及垂直设置于每一保温片(1212)侧壁的限位片(1453);所述第一丝杆(1451)和第二丝杆(1452)位于对应的第二隔热板(124)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上,且所述第一丝杆(1451)与第二丝杆(1452)的螺纹旋向相反;每一所述第一丝杆(1451)、每一第二丝杆(1452)外部均对应一个保温片(1212),所述保温片(1212)螺纹套接于第一丝杆(1451)或第二丝杆(1452)外部,所述调温部(121)端部开设有供每一限位片(1453)插设的限位槽(1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2)和定模(11)均包括恒温部(122),所述恒温部(122)位于第二隔热板(124)远离型腔(111)处的一侧;所述恒温部(122)靠近每一通孔(1232)处的内部均嵌置有保温板(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隔热板(124)其中一侧的侧壁均插设有插球(1244),所述第二隔热板(124)端壁开设有供插球(1244)嵌置的嵌置槽(1241),每一所述嵌置槽(1241)内壁与插球(1244)之间共同连接有弹簧(1245);所述第二隔热板(124)靠近每一通孔(1232)处的侧壁均开设有供插球(1244)插设的让位弧槽(1231);每一所述让位弧槽(1231)内均嵌置有光电开关(21),全部所述光电开关(21)共同电连接有控制器(2),每一所述调温部(12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电热丝(128),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电热丝(128)与电源所连电路的通断以及控制加热管(127)加热或停止加热;
所述光电开关(21)用于检测插球(1244)是否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并向所述控制器(2)发送光电信号,所述控制器(2)用于在任一光电开关(21)检测到插球(1244)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部时,控制加热管(127)加热以及所有电热丝(128)连通电源;所述控制器(2)还用于在所有光电开关(21)均未检测到插球(1244)插入让位弧槽(1231)内部时,断开所有电热丝(128)与电源相连的电路以及停止加热管(127)的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插球(1244)朝向对应弹簧(1245)处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杆(1243),所述导向杆(1243)长度方向平行于嵌置槽(1241)长度方向,所述嵌置槽(1241)内壁设置有供导向杆(1243)插设的对接槽(1242),所述弹簧(1245)套接于对应的导向杆(1243)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1)和动模(12)均对应一个驱动组件(14),每一所述驱动组件(14)均包括驱动电机(144)、设置第二隔热板(124)端部的驱动杆(141)、固定套接于每一驱动杆(141)外部的链轮(142),以及套接于所属同一驱动组件(14)的所有链轮(142)外部的链条(143),所述驱动电机(144)驱动端连接于其中一个驱动杆(141)端部,所述驱动电机(144)电连接于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44)的启闭、转向以及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26)内设置有弹力球(1269),所述弹力球(1269)与冷却管(126)内壁之间预留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26)两端密封,所述冷却管(126)其中一端的端壁上开设有进液口(1262)和出液口(1263),所述进液口(1262)位于出液口(1263)上方,所述进液口(1262)靠近冷却管(126)中部处的一端竖直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液口(1263)靠近冷却管(126)中部处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进液口(1262)和出液口(1263)处均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1264),所述冷却管(126)靠近另一端处的内部插设有滑块(1267),所述滑块(1267)侧壁设置有与冷却管(126)内壁相贴合的密封圈(1268),所述滑块(126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绳(1265),所述拉绳(1265)远离滑块(1267)处的一端贯穿冷却管(126)端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驱动组件(14)将两个加热管(127)均转至调温部(121),通过加热管(127)加热调温部(121);
待调温部(121)的温度上升到指定温度之后,向型腔(111)内加入注塑原料,通过合模组件(13)将动模(12)压制于定模(11)上方,以使得原料被压制成型;
待原料被压制指定时长之后,通过驱动组件(14)转动第二隔热板(124),将冷却管(126)转至调温部(121),此时散热孔(1211)处于敞开状态,以通过冷却管(126)与散热孔(1211)对调温部(121)进行加速冷却;
待冷却指定时长之后,通过合模组件(13)带动动模(12)脱离定模(11),将被压制成型所形成的产品取出型腔(111)。
CN202210151117.4A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Active CN114571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117.4A CN114571646B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117.4A CN114571646B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1646A CN114571646A (zh) 2022-06-03
CN114571646B true CN114571646B (zh) 2023-02-10

Family

ID=81773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117.4A Active CN114571646B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16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98438B1 (it) * 1998-02-23 2000-01-10 Biraghi G & Co Bm Sas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e estrazione di corpi cavi stampati ad iniezione
DE19922164A1 (de) * 1999-05-12 2000-11-16 Krauss Maffei Kunststofftec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Kunststofformteilen
CN209036808U (zh) * 2017-08-21 2019-06-28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冷热交替辊
CN209395177U (zh) * 2018-12-29 2019-09-17 杭州百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前罩成型模具
CN209415959U (zh) * 2019-01-09 2019-09-20 苏州市惠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包装材料的烘干冷却设备
CN211221930U (zh) * 2019-11-19 2020-08-11 江西远翔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注塑模
CN213704429U (zh) * 2020-10-28 2021-07-16 广东谱斯达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冷热双液路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1646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71646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制作成型系统及生产工艺
KR20180011708A (ko) 회전 속도가 상이한 더블 압출기형 사출기
KR102005001B1 (ko) 사출기
CN100486792C (zh) 金刚石绳锯注塑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10315680B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12372953A (zh) 一种平板玻璃包边注塑装置
CN220447150U (zh) 一种生产吸塑包装的快速脱模装置
CN102837417B (zh) 一步法三工位注拉吹塑料成型机
CN109760270A (zh) 一种轻量化高速高稳定瓶盖注塑机
CN114603772B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16587537A (zh) 一种热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9986757A (zh) 一种节能高效注塑机
KR20150066726A (ko) 다중구간 냉각제어기능을 갖는 사출성형장치
CN212097590U (zh) 一种塑料水管热熔焊接机
CN109895353B (zh) 一种用于塑料桶生产的便于固定和密封的吹塑装置
CN114918326A (zh) 一种汽车横梁热成型模具用降温装置
CN215849491U (zh) 一种注塑机快速顶模机构
US20140339731A1 (en) Molded artic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lded article
CN109624251A (zh) 一种注塑机加热圈的调温装置
CN220095439U (zh) 一种动漫产品注塑装置
CN213815656U (zh) 一种基于焊接式工艺的射频连接电缆快速成型装置
CN116922674A (zh) 软管注肩装置和软管肩部成型设备
CN220923228U (zh) 一种注射成型机的出料管加热器
CN201052646Y (zh) Pu靴模具输送装置
CN219443395U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频铸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