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520B -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54520B CN114554520B CN202011356528.4A CN202011356528A CN114554520B CN 114554520 B CN114554520 B CN 114554520B CN 202011356528 A CN202011356528 A CN 202011356528A CN 114554520 B CN114554520 B CN 1145545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wireless auxiliary
- auxiliary device
- base station
- reference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527 sweetened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13—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其中,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获取状态信息,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二小区对第一小区的无线信号的第一测量结果,其中,第二小区为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第一基站根据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第一终端为接入第一小区的终端;第一基站接收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第二测量结果为第一终端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新空口(New Radio,NR)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功能是在网络业务量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
在NR的RRM中,终端需要根据网络配置完成信号测量任务。网络配置的测量参考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块(或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PBCH block,SSB)也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测量结果经过L1滤波后上报到高层,由网络根据测量结果做出相关的调度决策,例如频率内或频率间切换,或者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 Technology,RAT)间切换等。
在未来的无线网络中,例如超5G(beyond5G,B5G),6G,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可以在小区中部署无线辅助设备,通过无线辅助设备转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数据。例如,可以部署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设备,由智能表面设备的器件单元形成的反射阵列,对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信号进行转发。又例如,可以部署具有波束转发功能的物理层中继和/或反射体(backscatter)节点,建立中继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波束链路,将基站的信号以特定波束转发给终端。
在具体应用中,智能表面设备等无线辅助设备可能会影响其覆盖区域的多个相邻小区基站的信号,所述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情况不同,如果采用现有的测量方法,无法测量由于部署智能表面设备等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波束对终端的干扰情况,从而无法有效的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利用网络的可用资源,导致相邻小区的通信质量不稳定,无线频谱利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能够解决由于部署无线辅助设备而导致无线频谱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所述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装置,应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所述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并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测量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并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终端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在获取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状态信息: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即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对所述第一小区的无线信号的测量结果,然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配置的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通过测量所述测量对应可以指示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然后接收第一终端基于所述测量参数得到的测量结果。从而使得第一基站可以获取到所述无线辅助设备对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进而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对第一终端进行调度,以避免由于部署目标无线辅助设备而额外对第一小区的通信产生的影响,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5GNR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未来的6G通信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无线辅助设备13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Receiving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无线辅助设备13可以是智能表面设备,或者也可以为层一(L1)中继设备,或者也可以是L1的转发器(repeator)、或者反射体(backscatter)。其中,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可以具有波束赋形功能,也可以不具备波束赋形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干扰测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200可以由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执行。换言之,所述方法可以由安装在第一基站上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0,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可以是智能表面设备,或者也可以为层一(L1)中继设备,或者也可以是L1的转发器(repeator)、或者反射体(backscatter)。其中,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可以具有波束赋形功能,也可以不具备波束赋形功能,具体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S212,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所述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即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只受当前基站或运营商控制。例如,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与相邻的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属于相同的运营商,使用相同频段,在地理位置上两个小区相邻,智能表面设备部署于第二小区边缘位置增强第二小区的边缘覆盖性能。
又例如,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与相邻的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属于不同的运营商,使用频段不同但是间隔不远,两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可能有一部分重叠,智能表面设备部署于重叠区域内,转发第二小区的信号同时也影响相邻的第一小区的信号。
又例如,智能表面设备属于第二小区的从属设备,第一小区是第一小区的相邻小区。其中,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与相邻的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属于相同的运营商,使用相同频段,在地理位置上两个小区相邻,智能表面设备部署于第二小区边缘位置增强第二小区的边缘覆盖性能;或者,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与相邻的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属于不同的运营商,使用频段不同但是间隔不远,两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可能有一部分重叠,智能表面设备部署于重叠区域内,转发第二小区的信号同时也影响相邻的第一小区的信号。
(2)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
即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属于多个基站和/或运营商。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同时服务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且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即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归属不同的小区(或基站)控制。
(3)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即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属于多个基站和/或运营商。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同时服务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且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即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不同的空域资源为不同的小区提供服务,其中,空域资源可以按照以下至少之一进行划分:天线、天线元、天线面板、发送接收单元、波束、层、秩、以及天线角度。例如,对于智能表面设备,可以根据信道状态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分别生成匹配的转发波束,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通信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212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通过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根据确定结果,可以配置第一终端的测量参数。例如,如果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则可配置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即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则第一基站为第一终端配置的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各个测量时段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例如,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第二小区广播的第二参考信号。
(2)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即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第二终端的专用转发波束向第二终端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则第一基站为第一终端配置的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各个第二终端的专用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则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受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影响的发送波束。例如,第一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位置信息,大致确定哪些方向的发送波束可能会受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可选地,第一基站仅为受影响的覆盖区域内的第一终端配置上述测量对象。也就是说,第一终端为位于受影响的覆盖区域内的终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1)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例如,第一基站可以通过X2接口从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状态信息。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的各个模式对应的时间配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标识。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站可能通过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和/或接入第二小区的终端获取状态信息。例如,假设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为智能表面设备,该智能表面设备受当前第二小区基站(即第二基站)控制,因此智能表面设备的基本信息已经上报给第二小区基站,该智能表面设备的基本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表面设备是否包含有源器件、智能表面设备的位置、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pattern)集合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前期的训练或者网络优化部署提前确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式是智能表面设备的器件单元阵列的工作状态的整体信息,代表了智能表面设备为实现特定的转发波束所对应的器件单元阵列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智能表面设备的模式(pattern)集合中的各个模式与转发波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智能表面设备可以具有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与第二小区基站相联,上报所述智能表面的pattern集合,并且受第二小区基站的控制切换转发波束。可以理解,智能表面设备在不同的时间段从pattern集合选择特定pattern,实现对应的波束转发功能。上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模式对应的时间配置的信息指示了第一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的工作时间长度和工作周期。
进一步地,第二小区基站已知智能表面的大致位置,第二小区基站可以通过大致位置确定向智能表面设备的发射波束;可选地,第二小区基站还可以根据第二小区的终端或者智能表面设备的上报的信道信息对发射波束进行精细调整,即生成终端专用的转发波束。或者,如果智能表面设备的初始位置未知,且智能表面设备完全由无源器件组成,则第二小区基站根据第二小区的终端上报信道测量结果,确定指向智能表面设备的发射波束。或者,智能表面设备的初始位置未知,且智能表面设备包含少量有源器件可以接收或者发射无线信号,则通过测量基站的不同波束的信号或者发送无线信号,可以确定对应的发射波束。
另外,如果智能表面设备具有部分有源器件,可以检测不同小区的信号,例如SSB,智能表面设备检测到第一小区发送的信号,上报给第二小区基站,上报信息可能包含第一小区的ID和/或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SSB)的id,则说明第一小区基站可能受到该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第二小区基站将该上报信息(即上述的第一测量信息)发送给第一小区基站(即第一基站)。
(2)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消息,其中,所述上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工作参数。
例如,第一终端通过接收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或调制的信号)可以获取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例如,该工作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对应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一终端将该工作参数上报给第一基站。
例如,假设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为智能表面设备,该智能表面设备具有部分有源器件(或者其他调制信号的功能),第一小区的终端通过接收智能表面发送的信号(或者调制的信号)获得智能表面设备的id和/或智能表面设备对应的小区ID信息,表示上述第一小区终端会受到智能表面的影响。上述终端向第一小区上报消息,可能包含UE接收/检测到的智能表面id,对应小区id,是否受智能表面影响。例如,如果智能表面设备具有相位调制(phasemodulation)或者空间调制(spatialmodulation)或者编号调制(indexmodulation)的功能或者具有部分发送链路,智能表面设备对转发信号进行调制使转发信号中携带智能表面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智能表面id)或者按照预定义或者第二小区的配置发送携带智能表面设备识别信息的无线信号。
(3)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所述工作参数。
即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可以通过接收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和/或信息,从而获取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该工作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对应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例如,假设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为智能表面设备,第一基站接收该智能表面设备发送的信号和/或信息,获得该智能表面设备的标识和/或该智能表面设备对应的小区标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小区从第二基站获取的状态信息还可以是第二基站提供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影响的第八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八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八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中,所述第八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小区的追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RS)。
接入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可以测量第一无线辅助设备转发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的质量(即第一测量结果),并上报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将第一测量结果提供给第一基站。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选的,第二终端测量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下,对应的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块SSB)。
可选的,在测量之前,第一小区可以将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和/或同步信号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将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同步信号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例如,假设第一小区的SSB数量是N,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数量是M,第二终端最多需要维护N*M个测量值。假设N*M个测量值中,超过某个门限的测量值表示对应的第一小区SSB信号可以有效的覆盖到第二终端的区域。相同SSB不同转发波束对应的M个测量结果中,如果M个测量结果差异超过某个门限值,说明第一小区的SSB信号受到智能表面影响。
如果M个测量结果差异不大,说明第一小区的信号受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不大,可能原因是第一小区信号未辐射到或者很弱的辐射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或者第一小区信号经第一无线辅助设备转发的信号没有转发给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上报测量结果,可能包含第一小区的对应SSB id,第一小区的id,SSB与第一无线辅助设备转发波束对应的测量结果(可能是所有M个结果,或者最优和/或最差的若干个结果),即第二终端的邻区信号测量结果可以作为第一小区进行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干扰测量的辅助信息。
第二小区向对应的第一小区提供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相关信息,可能包括可能受到影响的SSB id,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对应参考信号的信息、以及对应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应理解,这里上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可以是广播转发波束或者临时生成的为特定第二终端服务的转发波束。
第一基站基于获取的状态信息,可以配置接入第一小区的第一终端的测量参数。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1)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的数量不少于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数量。
可选的,如果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了可能受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影响的发射波束,则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具有相同的发射波束,则该发射波束与确定的受影响的发射波束准共址或者相同的空间波束(spatialfilter)。
(2)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例如,如果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为预定义的广播波束,用于转发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则第一基站可以为第一终端配置多个测量时段,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结合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不同转发波束的情况下的干扰强度。
(3)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例如,如果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为针对特定的第二终端业务临时生成的转发波束,则第一终端需要测量在测量时段内第二终端业务进行时对第一终端的影响,因此,第一基站为第一终端配置的测量对应为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
(4)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该测量对象与(1)中相似,不同的在于,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分时段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提供服务,因此,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量对象为在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为第二小区提供服务的时段,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
(5)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该测量对象与(2)相似,不同的在于,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分时段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提供服务,因此,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量对象为在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为第二小区提供服务的时段,第二小区发送的第五参考信号。
(6)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该测量对象与(3)相似,不同的在于,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分时段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提供服务,因此,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量对象为在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为第二小区提供服务的时段,第二小区发送的第六参考信号。
(7)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应理解,上述配置的多个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发送,其发送时段应与所述无线辅助设备的多个转发波束的工作时段相对应。还应理解,第一终端在测上述参考信号时,可以检测第一小区或者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在不同时段的信号强度(RSRP或者RSSI),也可以检测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的受第二小区参考信号影响的信干噪比(RSRQ)。
S214,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之后,根据测量参数,对其中的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可以包含了上述测量参考信号在所述无线辅助设备的多个工作状态对应的时间段内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214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可以避免在受影响的情况下调度第一终端,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干扰协调,并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步骤1,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按照判断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例如,第一基站可以判断不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小于预设门限,如果是,则说明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较小,否则说明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较大,需要通知第二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分成多个分组,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其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所述第二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分组和/或所述第二分组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步骤2,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时间配置信息。
为了减少干扰,第二基站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判断结果之后,可以对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时间进行配置,例如,可以减少使用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的时间,以降低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对第一小区影响。
步骤3,所述第一基站按照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例如,第一基站可以在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对应的时间段调度第一终端,而避免在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对应的时间段调度第一终端。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并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相同的频段,则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控制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生成一个多转发波束的模式集合,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反射到不同方向。
例如,如果小区A和小区B使用相同的频段,为了同时为小区A和小区B服务,第三无线辅助设备需要根据测量结果生成一个多波束的pattern,将小区A基站信号和小区B基站信号反射到不同方向。所述的智能表面多波束pattern可以根据小区A终端和小区B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生成。
(2)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不同的频段,则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模式集合下各自需要调度的终端,联合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例如,如果小区A和小区B使用不同的频段,同一个pattern可以同时为小区A终端和小区B终端服务。小区A和小区B确定各个pattern下各自的需要调度的终端,联合确定智能表面pattern的工作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没有对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二无线辅助设备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与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情况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第二无线辅助设备是分时段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服务的,因此,在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测量的为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为第二小区的时段下对第一小区的干扰,对应的,在干扰协调时,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协调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为第二小区的时段下的转发波束的时间,具体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描述。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300可以由第一终端执行。换言之,所述方法可以由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第一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
其中,第一基站可以采用如方法200所述的方式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具体参见上述方法200中的描述。
S312,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并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中至少包括各个测量对象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方法200中相似,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方法200相似,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下面以无线辅助设备为智能表面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表面设备只受当前基站/运营商控制,其他相邻基站/运营商所属的终端通过信号干扰测量流程(在本实施例中指智能表面设备对相邻小区终端的干扰),结合智能表面设备的波束时域配置参数调度相邻小区终端,减小智能表面设备对其他基站/运营商的终端的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表面设备的实际部署有以下可能情况:
(一)小区A基站和相邻小区B基站属于相同的运营商,使用相同频段,在地理位置上两个小区相邻,智能表面设备部署于小区边缘位置增强小区A的边缘覆盖性能;
(二)小区A基站和相邻小区B基站属于不同的运营商,使用频段不同但是间隔不远,两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可能有一部分重叠,智能表面设备部署于重叠区域内,转发小区A的信号同时也影响相邻小区B的信号。
(三)智能表面设备属于小区A的从属设备,小区B是小区A的相邻小区,满足上述情况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智能表面设备受当前小区A基站控制,因此智能表面设备的基本信息已经上报给小区A基站(例如,智能表面设备是否包含有源器件,智能表面设备的位置和转发波束/pattern集合已经通过前期的训练或者网络优化部署提前确定)。其中,pattern是智能表面设备的器件单元阵列的工作状态的整体信息,代表了智能表面设备为实现特定的转发波束所对应的器件单元阵列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智能表面设备pattern与转发波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智能表面设备可以具有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与小区A基站相联,上报所述智能表面设备的pattern集合,并且受小区A基站的控制切换转发波束。
另外,假设上述小区A基站已经确定智能表面设备的位置和信道,以及小区A基站的发射波束。
在具体应用中,智能表面设备的部署位置由无线传播环境优化决定,小区A基站已知智能表面设备的大致位置;小区A基站通过大致位置确定向智能表面设备的发射波束;可选地,根据小区A的终端或者智能表面设备的上报的信道信息对发射波束进行精细调整,即生成终端专用的转发波束。
或者,智能表面设备的初始位置未知,且智能表面设备完全由无源器件组成,小区A的终端上报信道测量结果,从而确定指向智能表面设备的发射波束。
或者,智能表面设备的初始位置未知,且智能表面设备包含少量有源器件可以接收或者发射无线信号;通过测量基站的不同波束的信号或者发送无线信号,确定对应的发射波束。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0,小区B基站确定小区A的智能表面设备相关信息以及小区B覆盖区域是否受小区A的智能表面设备影响两者的至少一项。
例如,上述小区B基站可以通过X2接口从小区A基站获得小区A的智能表面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一项:智能表面设备的位置信息、智能表面设备的pattern集合和对应的时间配置、以及RIS ID相关的信息。通过智能表面设备的大致位置,小区B基站可以确定哪些方向的发送波束会受到影响。
其中,如果智能表面设备具有部分有源器件,可以检测不同小区的信号,例如SSB,智能表面设备检测到小区B发送的信号,上报给小区A基站,上报信息可能包含小区B的ID和/或小区B参考信号(SSB)的id,说明小区B基站可能受到该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
或者,智能表面设备具有部分有源器件(或者其他调制信号的功能),小区B的终端通过接收智能表面设备发送的信号(或者调制的信号)获得智能表面设备的id和/或智能表面设备对应的小区ID信息,表示上述小区B终端会受到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上述终端向小区B上报消息,可能包含UE接收/检测到的智能表面设备id,对应小区id,是否受智能表面设备影响。
或者,小区B的基站接收RIS(有源的)发送的信号/信息,获得智能表面设备的id和/或智能表面设备对应的小区ID信息
S412,小区A的终端测量智能表面设备对小区B信号的质量,并上报给小区A基站。小区A基站将小区A终端的上报信息发送给小区B基站。
该步骤为可选步骤。
小区A的终端测量智能表面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pattern下,小区B的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块SSB)的信号质量。
在测量之前,小区B基站可以将小区B的参考信号/同步信号相关信息发送给小区A基站,小区A基站将小区B的参考信号/同步信号相关信息发送给小区A的终端。
假设小区B的SSB数量是N,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数量是M,小区A终端最多需要维护N*M个测量值。这N*M个测量值中,超过某个门限的测量值表示对应的小区B SSB信号可以有效的覆盖到小区A终端的区域。相同SSB不同转发波束对应的M个测量结果中,如果M个测量结果差异超过某个门限值,说明小区B的SSB信号受到智能表面设备影响。
如果M个测量结果差异不大,说明小区B的信号受到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不大,可能原因是小区B信号未辐射到或者很弱的辐射到智能表面设备,或者小区B信号经智能表面设备转发的信号没有转发给小区A终端。
其中,小区A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可能包含小区B的对应SSB id,小区B的id,SSB与智能表面设备转发波束对应的测量结果(可能是所有M个结果,或者最优和/或最差的若干个结果),即小区A终端的邻区信号测量结果可以作为小区B进行智能表面设备干扰测量的辅助信息。
小区A基站向对应的小区B基站提供智能表面设备的相关信息,可能包括:可能受到影响的SSB id、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pattern和对应参考信号的信息、对应的信号质量测量结果。应理解,这里上述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可以是广播转发波束或者临时生成的为特定小区A终端服务的转发波束。
S414,小区B基站为小区B终端配置测量参数。
其中,小区B基站为小区B终端配置的测量参数用于测量评估小区B信号受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情况、以及测量评估小区A信号结合智能表面设备对小区B终端的影响情况。
其中,小区B基站向小区B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多个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待测量的参考信号可以是小区B发送的参考信号,数量不少于已确定的智能表面设备转发波束的数量,并且待测量参考信号是具有相同的发射波束且与之前步骤中确定的可能受影响的波束准共址,不同的参考信号对应于不同的智能表面设备转发波束。通过对多个待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可以评估小区B信号受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情况。
另外,小区B基站向小区B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
(1)如果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为预定义的广播波束,用于转发小区A的SSB信号,那么小区B为小区B终端配置多个测量时段duration,用于测量小区A的SSB结合智能表面设备不同转发波束的情况的干扰强度。
(2)如果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为针对特定小区A终端业务临时生成的转发波束,小区B为小区B终端配置测量时段测量小区A终端业务进行时对小区B终端的影响。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可以为小区A终端的CSI-RS或者DMRS或者SSB。如果存在多个可选的转发波束,小区B终端分别测量对应的参考信号。
S416,小区B终端按照配置信息,分别测量各个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将测量结果上报给小区B基站。
其中,小区B终端不需要知道具体的智能表面设备信息。小区B基站根据参考信号与智能表面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智能表面设备对小区B终端的影响。
S418,小区B基站根据上述测量结果与小区A进行干扰协调,跟据智能表面设备的工作规律调度小区B终端。
小区B基站可以基于测量结果判断小区B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到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可能的准则是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小于某个门限,说明受影响较小,否则说明受影响较大。
如果小区B终端受智能表面设备影响较大,小区B基站可以将智能表面设备的转发波束/patter分类:对小区B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对小区B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可能的准则是,对所有测量结果去均值作为门限,门限以上的转发波束认为是正面影响,反之则认为是负面影响。
小区B基站将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通知给小区A,辅助小区A进行干扰测量。原则上,小区A减少使用负面影响转发波束的时间,从而降低对小区B的影响。
小区B根据小区A提供的智能表面设备转发波束的工作规律(即小区A向小区B发送更新后的per RIS的智能表面设备的pattern集合和对应的时间配置),在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的时间段上调度终端,尽量不在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的时间段上调度受影响的终端。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表面设备属于多个基站/运营商,通过波束训练和干扰测量的结果确定系统总体配置,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表面设备的pattern,各个基站/运营商的终端调度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小区A基站和小区B基站分别为各自的小区A终端和小区B终端分配信号测量资源,用于测量小区A和小区B的信号。
以小区A为例,小区A终端需要测量智能表面设备的各个pattern的情况下小区A基站信号和小区B基站信号。
由于智能表面设备服务于两个小区,因此小区A和小区B基站已知智能表面设备的位置,可以确定各自向智能表面设备发送波束。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表面设备服务于两个小区的模式可以是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对于时分复用,即在不同时间段归属不同小区控制。这种情况下的干扰测量和协调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1。对于空分复用,智能表面设备根据信道状况为小区A用户和小区B用户生成匹配的转发波束,使得两个小区的终端在干扰可控的情况进行通信。
下面以智能表面设备服务于两个小区的模式为空分复用为例进行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510,小区A终端测量小区A基站发送的多个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使用相同的发送波束,每个参考信号对应于不同的智能表面设备转发波束。小区A终端将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上报给小区A基站。
S512,小区A基站通过基站间交互获得小区B基站的参考信号,同时向小区B基站提供小区A的用于智能表面设备转发波束测量/训练的参考信号(即上述多个参考信号)。
其中,小区A基站在获得小区B基站的参考信号后,可以为小区A终端配置相应的测量资源,用于测量小区B基站的信号质量。小区A终端将小区B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上报给小区A基站。
其中,小区B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对应于智能表面设备的多个转发波束,并且小区A的转发波束与小区B的转发波束不一定相同。
而小区B终端的测量行为与小区A终端类似。
S514,小区A和小区B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智能表面设备的反射波束以及调度匹配的终端。
其中,根据小区A和小区B的频谱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匹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一)如果小区A和小区B使用相同的频段,为了同时为小区A和小区B服务,智能表面设备需要根据测量结果生成一个多波束的pattern,将小区A基站信号和小区B基站信号反射到不同方向。所述的智能表面设备多波束pattern是根据小区A终端和小区B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生成的。
(二)如果小区A和小区B使用不同的频段,同一个pattern可以同时为小区A终端和小区B终端服务。小区A和小区B确定各个pattern下各自的需要调度的终端,联合确定智能表面设备pattern的工作规律。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多小区联合测量智能表面对终端信号质量影响的流程,并跟据测量结果设计智能表面的调度策略。相邻小区判断覆盖区域内是否受智能表面设备的影响,其可能的方式包括当前小区信息交互、终端自主发现上报、智能表面设备主动上报。相邻小区为其覆盖内的终端配置时频测量资源测量当前小区信号和相邻小区信号质量与智能表面的工作状态的关系。相邻小区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干扰协调的操作,例如与当前小区交互干扰情况并进行协调,根据干扰情况调度终端,优化智能表面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干扰测量装置,或者,该干扰测量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干扰测量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干扰测量装置执行干扰测量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装置。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干扰测量装置600可以应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
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600包括: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配置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所述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第一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模块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601获取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消息,其中,所述上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工作参数;
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所述工作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中各个模式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模式集合对应的时间配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601获取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影响的第八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八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八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中,所述第八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小区的追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RS。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转发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用于广播的转发波束或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用于为指定的所述第二终端服务的转发波束。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调度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度模块604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按照判断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时间配置信息;
按照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度模块604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分成多个分组,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其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所述第二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
将所述第一分组和/或所述第二分组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度模块604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相同的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控制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生成一个多转发波束的模式集合,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反射到不同方向;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不同的频段,则与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模式集合下各自需要调度的终端,联合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干扰测量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基站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示例性的,基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网络侧设备12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干扰测量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装置能够实现图2至图5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基站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干扰测量装置700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上报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并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干扰测量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非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干扰测量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测量装置能够实现图2至图5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800为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测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800为网络侧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测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以及处理器9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9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9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9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其中,射频单元901,用于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
处理器910,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
射频单元9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1000包括:天线1001、射频装置1002、基带装置1003。天线1001与射频装置10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002通过天线10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0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0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002,射频装置10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0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0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0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003包括处理器1004和存储器1005。
基带装置10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0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004,与存储器10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0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006,用于与射频装置10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005上并可在处理器10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004调用存储器10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6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测量方法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干扰测量方法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测量方法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33)
1.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为反射体、智能表面设备、层一中继设备或者层一转发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所述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对象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获取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消息,其中,所述上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工作参数;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所述工作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中各个模式对应的时间配置;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获取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影响的第八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八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八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中,所述第八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小区的追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R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转发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用于广播的转发波束或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用于为指定的所述第二终端服务的转发波束。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7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按照判断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时间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按照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分成多个分组,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其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所述第二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分组和/或所述第二分组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相同的频段,则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控制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生成一个多转发波束的模式集合,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反射到不同方向;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不同的频段,则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模式集合下各自需要调度的终端,联合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13.一种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为反射体、智能表面设备、层一中继设备或者层一转发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并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对象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16.一种干扰测量装置,应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目标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为反射体、智能表面设备、层一中继设备或者层一转发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所述第二小区联合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对象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报消息,其中,所述上报消息中携带有所述工作参数;
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发送的所述工作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模式集合中的各个模式对应的时间配置;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状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影响的第八参考信号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八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八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其中,所述第八参考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小区的同步信号块SSB、所述第一小区的追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RS。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的转发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用于广播的转发波束或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用于为指定的所述第二终端服务的转发波束。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22至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按照判断结果更新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接收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的时间配置信息;
按照更新后的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调度所述第一终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信号质量是否受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影响,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分成多个分组,其中,所述多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其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正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所述第二分组为对所述第一小区具有负面影响的转发波束和/或模式集合;
将所述第一分组和/或所述第二分组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按照协调结果,调度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相同的频段,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基站进行干扰协调,控制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生成一个多转发波束的模式集合,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反射到不同方向;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使用不同的频段,则与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各个模式集合下各自需要调度的终端,联合确定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
28.一种干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配置的测量参数,其中,所述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用于评估第二小区联合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对第一终端的干扰情况,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所述第一终端为接入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包括第一无线辅助设备,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为反射体、智能表面设备、层一中继设备或者层一转发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控制;
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参数,进行干扰测量,并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
其中,所述测量对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辅助设备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第三无线辅助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同控制,且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以空分复用的方式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提供服务。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对象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三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三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的多个第四参考信号,其中,不同所述第四参考信号对应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的不同转发波束;
多个测量时段中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五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在不同的所述测量时段使用不同的转发波束广播所述第五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六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六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终端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无线辅助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转发波束转发所述第六参考信号;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七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二小区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七参考信号用于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测量和/或所述第三无线辅助设备的转发波束的训练。
3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3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3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测量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56528.4A CN114554520B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CT/CN2021/132351 WO2022111454A1 (zh) | 2020-11-26 | 2021-11-23 |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EP21896955.8A EP4255015A4 (en) | 2020-11-26 | 2021-11-23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JP2023532226A JP7579452B2 (ja) | 2020-11-26 | 2021-11-23 | 干渉測定方法、装置、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
US18/324,664 US20230328573A1 (en) | 2020-11-26 | 2023-05-26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56528.4A CN114554520B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4520A CN114554520A (zh) | 2022-05-27 |
CN114554520B true CN114554520B (zh) | 2024-10-25 |
Family
ID=8166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56528.4A Active CN114554520B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28573A1 (zh) |
EP (1) | EP4255015A4 (zh) |
JP (1) | JP7579452B2 (zh) |
CN (1) | CN114554520B (zh) |
WO (1) | WO20221114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11764A (zh) * | 2021-09-14 | 2023-03-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20230078537A1 (en) * | 2021-09-16 | 2023-03-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
US20230354058A1 (en) * | 2022-04-29 | 2023-1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ding surrounding information in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 reporting |
US20230397030A1 (en) * | 2022-06-03 | 2023-1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
WO2023240475A1 (en) * | 2022-06-15 | 2023-1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dications and reporting for backscatter reading operations |
US20230421993A1 (en) * | 2022-06-24 | 2023-1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owd sensin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ensing from multiple wireless nodes |
CN115835228B (zh) * | 2022-11-17 | 2023-12-19 | 中山大学 | 一种网络覆盖优化方法及系统 |
TWI836743B (zh) * | 2022-11-22 | 2024-03-2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利用可重構智能表面的通訊系統與通訊方法與可重構智能表面裝置 |
CN119233278A (zh) * | 2023-06-29 | 2024-12-3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测量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6913A (zh) * | 2009-09-25 | 2012-09-05 | 索尼公司 | 通信系统、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设备 |
WO2023000287A1 (en) * | 2021-07-23 | 2023-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2962B (zh) * | 2005-12-28 | 2010-09-08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3g系统演进网络架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
CN101192871A (zh) * | 2006-11-22 | 2008-06-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减小中继系统间干扰的功率控制方法 |
AU2010259807B2 (en) * | 2009-06-10 | 2014-08-21 | Sun Patent Trust |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JP5780334B2 (ja) * | 2009-09-25 | 2015-09-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中継装置、管理サーバ、および通信端末 |
US8682313B2 (en) * | 2009-12-08 | 2014-03-2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Over-the-ai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s in cellular systems |
CN105813108B (zh) * | 2010-03-29 | 2019-11-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对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EP2583388A4 (en) * | 2010-06-21 | 2017-04-1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
CN102595436B (zh) * | 2011-01-13 | 2015-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
KR20120092778A (ko) * | 2011-02-12 | 2012-08-22 | 주식회사 팬택 | 기기내 공존 간섭을 고려한 측정보고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
WO2012148414A1 (en) * | 2011-04-29 | 2012-11-01 |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 Optimizing cell traffic load and interference through 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s |
CN103052087B (zh) * | 2011-10-11 | 2017-05-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空闲态用户设备的干扰检测方法及用户设备 |
JP5808680B2 (ja) * | 2012-01-25 | 2015-11-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
CN103974272B (zh) * | 2013-02-06 | 2018-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波束间干扰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969643B (zh) * | 2013-04-25 | 2019-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05025519B (zh) * | 2014-04-30 | 2019-06-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干扰信号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KR102278012B1 (ko) * | 2016-04-07 | 2021-07-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정렬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CN108337065A (zh) * | 2017-01-18 | 2018-07-27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
EP3592024B1 (en) * | 2017-03-24 | 2023-04-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based o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signals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
CN110537387B (zh) * | 2017-05-02 | 2023-08-29 | 苹果公司 | 使用波束管理参考信号的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809454B (zh) * | 2017-05-05 | 2020-06-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测量方法和设备 |
US11356860B2 (en) * | 2017-11-10 | 2022-06-07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measuring crosslink interference between devices |
CN110392385B (zh) * | 2018-04-19 | 2021-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896550A (zh) * | 2018-09-12 | 2020-03-20 | 索尼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82629B (zh) * | 2018-11-09 | 2023-04-07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
CN111278042B (zh) * | 2019-01-04 | 2021-11-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
CN111867062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0198977A1 (en) * | 2019-03-29 | 2020-10-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orting configurations for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
CN111818546B (zh) * | 2019-04-10 | 2022-07-12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181615B (zh) * | 2019-11-29 | 2022-08-12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多小区无线通信方法 |
-
2020
- 2020-11-26 CN CN202011356528.4A patent/CN11455452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1-23 WO PCT/CN2021/132351 patent/WO20221114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1-23 EP EP21896955.8A patent/EP4255015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11-23 JP JP2023532226A patent/JP7579452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5-26 US US18/324,664 patent/US2023032857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6913A (zh) * | 2009-09-25 | 2012-09-05 | 索尼公司 | 通信系统、基站、中继节点和用户设备 |
WO2023000287A1 (en) * | 2021-07-23 | 2023-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ing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255015A4 (en) | 2024-05-01 |
JP2023550809A (ja) | 2023-12-05 |
JP7579452B2 (ja) | 2024-11-07 |
CN114554520A (zh) | 2022-05-27 |
US20230328573A1 (en) | 2023-10-12 |
EP4255015A1 (en) | 2023-10-04 |
WO2022111454A1 (zh) | 2022-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54520B (zh) |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302720B (zh) | 一种选择波束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1466129B (zh) | 一种用于协调多频率集合间的测量间隙的方法 | |
EP3528530B1 (en) |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11510981B (zh) | 无线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 |
US9503232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with protected subframes | |
EP3494648B1 (en) | 5g beam group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
US10003992B2 (en) | Macro 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ctivation | |
US9936490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ow transmission power cell base station, macrocell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load distribution method | |
CN109845120A (zh) | 通信系统 | |
EP2397002A1 (en) | Controllling cell activ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KR101804480B1 (ko) |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US20180124673A1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Uplink Beacons to Support Inter-Frequency Mobility | |
US10182393B2 (en) | Macro-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ctivation | |
CN113543193A (zh) |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
EP3536012A1 (en) | Efficient beam measurements | |
CN110506432B (zh) | 一种协作小区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03858475A (zh) |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 |
JP2023540639A (ja) | ネットワーク切り替え方法、装置と機器 | |
US2021040909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 trp systems | |
CN114374491B (zh) |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WO2018142092A1 (en) |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signalling in 5g | |
US20230254714A1 (en) | Lo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area recept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controller, and program | |
CN109462889B (zh) | 一种波束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5150903A (zh) | 波束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