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6011B - 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36011B CN114536011B CN202210060623.2A CN202210060623A CN114536011B CN 114536011 B CN114536011 B CN 114536011B CN 202210060623 A CN202210060623 A CN 202210060623A CN 114536011 B CN114536011 B CN 1145360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 hole
- grinding head
- cutting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33 har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34 soft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137852 Petrea volubi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2—Machine tools for performing different machining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包括承载框架、第一前后移动机构、第一上下移动机构、第二上下移动机构、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包括两个旋转盘、过水固定盘、第一旋转嘴座、切削组件和多个打磨组件,切削组件和多个打磨组件位于两个旋转盘之间且环形间隔设置,旋转盘、过水固定盘和第一旋转嘴座的相配合保证了在旋转盘转动时,水管不会发生缠绕从而导致断裂,上述的结构使得工件能在同一台机台上进行切削后打磨,且打磨组件更换磨头无需停机更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打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背景技术
金属切削过程是工件和刀具相互作用的过程。刀具从待加工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并在控制生产率和成本的前提下,使工件得到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目前工件切削和打磨都是分开进行加工的,操作起来十分的繁琐且步骤繁多,而且打磨只能单一进行打磨,要变更打磨的精度时需要更换磨头,有鉴于此遂有了本方案的产生。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工件能在同一台机台上进行切削后打磨,且打磨组件更换磨头无需停机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包括承载框架、第一前后移动机构、第一上下移动机构、第二上下移动机构、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和夹持机构;
所述承载框架包括4根立柱和2个第一连接板,4根所述立柱矩阵式设置,2个第一连接板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之间,2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平行;
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螺杆和两个第一移动座,两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板朝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座具有第一螺纹孔,两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螺纹孔且相适配,所述第一移动座朝内的一面形成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槽;
所述第一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移动座,两个第二移动座分别与两个第一移动座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第一导向槽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凸块,所述第一导向凸块与第一导向槽相适配;
所述第二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三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第一导向槽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凸块,所述第一导向凸块与第一导向槽相适配且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座朝内的一面形成有第一承载座,所述第一承载座形成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承载座朝内的一面形成环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槽底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承载座周面形成有水管进水口;
所述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包括两个旋转盘、过水固定盘、第一旋转嘴座、切削组件和多个打磨组件,所述旋转盘中部形成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旋转盘朝外的一面连接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凸环外周面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呈环形且与第二通孔同轴,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两个旋转盘上的所述第一凸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转动连接,所述过水固定盘固设在第二通孔内,所述过水固定盘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过水固定盘朝内的一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水固定盘朝外一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旋转嘴座形成有轴向贯穿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旋转嘴座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限位槽和过水固定盘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三通孔内且固定连接,多个打磨组件和切削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旋转盘之间,多个打磨组件和切削组件沿转动盘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
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转动切削打磨机构的下方,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辊、滑动座和抵顶辊,所述固定座形成有第五通孔,所述转动辊位于第五通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上形成有第六通孔,所述抵顶辊位于第六通孔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抵顶辊和所述转动辊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相共线,所述滑动座可朝固定座靠近或远离。
所述切削组件和多个打磨组件内均具有第一过水管路,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与多个打磨组件和切削组件内的第一过水管路通过水管相连通。
所述切削组件数量为1个,所述打磨组件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出水口数量为3个。
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转动承载轴、多组磨头组、两个导电滑环和两个第二旋转嘴座,多组所述磨头组沿所述转动承载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旋转盘表面形成有贯穿的两个第七通孔,所述转动承载轴的两端形成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表面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形成有第八通孔,所述导电滑环连接在所述旋转盘朝内的一面且与第七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导电滑环表面形成有贯穿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九通孔相适配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承载轴内形成有第二过水管路,所述第二过水管路与第九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旋转嘴座形成有轴线贯穿的第十通孔,所述第二旋转嘴座包括第二转动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位于第七通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第二固定部位于第八通孔内且固定连接,位于同一所述旋转盘上的2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与第七通孔朝外的一端通过水管相连通。
所述转动承载轴为多棱柱,所述磨头组包括多个磨头部件,磨头部件数量与棱柱边数相对应,多个磨头部件分别位于转动承载轴的各棱面上且沿转动承载轴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磨头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移动板、第一滑动柱、第一弹簧和第一磨具;
与所述转动承载轴轴线相垂直的竖直截面内,位于最右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在转动承载轴棱面的上端,第二固定板连接在转动承载轴棱面的下端,所述第一滑动柱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移动板朝向转动承载轴的一面形成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形有第十一通孔,所述第十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适配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固定板下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磨具连接在第一移动板朝外的一面。
所述转动承载轴为四棱柱。
所述第一磨具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磨头、右磨头、两个限位柱和两个连接柱,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结构相同,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左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为弧形孔,所述第一移动板形成有两个第一连接孔和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穿过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穿过第一滑动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左磨头和右磨头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左磨头为弧形磨料,所述左磨头连接在左连接板表面下端且朝向右连接板的对角处,所述右磨头连接在右连接板表面下端且朝向左连接板的对角处。
所述第一磨具包括磨头连接板和弧形磨头,所述弧形磨头固定连接在磨头连接板表面的下端,所述弧形磨头的加工面的朝向与磨头连接板的下表面朝向相同,所述弧形磨头的加工面朝向伸入磨头连接板下表面。
所述切削组件包括切削承载板、多个切削辊和驱动电机,所述切削承载板连接在两个旋转盘之间,多个所述切削辊沿位于切削承载板的下表面,多个所述切削辊沿切削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切削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切削辊一端形成有切削刀具,所述切削辊形成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形成有第二皮带轮,其一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皮带轮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另一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皮带轮与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所述转动承载轴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出水口,所述多个第二出水口分别位于相邻的磨头组之间,所述第二过水管路形成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有第一前后移动机构、第一上下移动机构、第二上下移动机构、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和夹持机构,当夹持机构夹持住工件时,通过第一前后移动机构、第一上下移动机构、第二上下移动机构、转动切削打磨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打磨和切削。
2.由于旋转盘会转动,所以从旋转盘上牵引水管到切削组件和打磨组件旁时,软的水管会缠绕,硬的水管会直接碎裂,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旋转嘴座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旋转嘴座的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承载座第一限位槽的第一通孔内,然后第一固定部与过水固定盘固定连接,由于过水固定盘固设在旋转盘上,当旋转盘转动时,过水固定盘和第一旋转嘴座会跟随着转动盘转动,且不会影响正常出水。
3.转动承载轴具有多组磨头组,可以同时对多个打磨件进行打磨。进一步地,转动承载轴为四棱柱,每个磨头组包括4个磨头部件,4个磨头部件分别位于四个棱面上,4个磨头部件上磨料模数均不同,使得本发明从粗磨到精磨只需要在同一个机台完成不需要进行更换机台操作,且打磨组件有2个,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磨头部件可延长设置4-12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承载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转动切削打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旋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旋转盘装配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旋转嘴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打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转动承载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转动承载轴装配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磨头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磨头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磨头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磨头部件未安装第一磨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第一磨具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切削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中抵顶辊和滑动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第一磨具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第一磨具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承载框架;11、立柱;12、第一连接板;
2、第一前后移动机构;21、第一螺杆;22、第一移动座;
3、第一上下移动机构;31、第二移动座;
4、第二上下移动机构;41、第三移动座;42、第一承载座;421、第一容置腔;422、第一限位槽;
5、转动切削打磨机构;51、旋转盘;511、第一齿圈;512、第一凸环;513、限位块;514、气缸;52、过水固定盘;521、第一出水口;522、第二容置腔;53、第一旋转嘴座;531、第一转动部;532、第一连接部;533、第一固定部;
54、切削组件;541、切削承载板;542、切削辊;543、驱动电机;
55、打磨组件;551、转动承载轴;5511、第一转动轴;5512、第二过水管路;55121、延伸管;552、磨头组;5521、磨头部件;55211、第一固定板;55212、第二固定板;55213、第一移动板;552131、滑动块;55214、第一滑动柱;55215、第一弹簧;55216、第一磨具;552161、左连接板;5521611、第一滑动孔;5521612、固定台;5521613、第二弹簧;552162、右连接板;552163、左磨头;552164、右磨头;552165、连接柱;552166、限位柱;552167、磨头连接板;552168、辅助连接板;552169、弧形磨头;553、导电滑环;554、第二旋转嘴座;
6、夹持机构;61、固定座;62、转动辊;63、滑动座;64、抵顶辊;641、抵顶部;6411、滑动体;642、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包括承载框架1、第一前后移动机构2、第一上下移动机构3、第二上下移动机构4、转动切削打磨机构5、夹持机构6和数控系统。本发明设置有第一前后移动机构2、第一上下移动机构3、第二上下移动机构4、转动切削打磨机构5和夹持机构6,当夹持机构6夹持住工件时,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使得第一前后移动机构2、第一上下移动机构3、第二上下移动机构4、转动切削打磨机构5之间互相配合,从而实现打磨和切削,本发明的加工机器可以对木头、石材、金属和塑料等工件进行加工打磨切削。
如图2所示,承载框架1包括4根立柱11和2个第一连接板12,4根立柱11矩阵式设置,2个第一连接板12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11之间,2个第一连接板12相平行。
如图2所示,第一前后移动机构2包括两个第一螺杆21和两个第一移动座22,两根第一螺杆2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柱11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板12朝内的一侧,第一移动座22具有第一螺纹孔,两根第一螺杆21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螺纹孔且相适配,具体地,第一螺杆21通过蜗轮蜗杆的方式进行驱动,第一移动座22朝内的一面形成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槽,具体地,第一移动座22形成有前后贯穿的让位孔,第一连接板12位于让位孔中,第一移动座22上让位孔的上侧壁、下侧壁和靠外的侧壁均形成有转动轮,转动轮与第一连接板12的表面相贴合(图中未示出),使得受力更均匀,前后移动更加顺畅。
如图2所示,第一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两个第二移动座31,两个第二移动座31分别与两个第一移动座22上下滑动连接,第二移动座31朝向第一导向槽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凸块,第一导向凸块与第一导向槽相适配,具体地,第二移动座31的上下驱动通过蜗轮蜗杆的方式实现。
如图2所示,第二上下移动机构4包括两个第三移动座41,第二移动座31朝向第一导向槽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凸块,第一导向凸块与第一导向槽相适配且上下滑动连接,具体地,第三移动座41的上下驱动通过蜗轮蜗杆的方式实现。第三移动座41朝内的一面形成有第一承载座42,第一承载座42形成有第一容置腔421,第一承载座42朝内的一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一限位槽422,第一限位槽422槽底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容置腔421相连通,第一承载座42周面形成有水管进水口,具体地,水管进水口与外部水管直接连通。
如图3-6所示,转动切削打磨机构5包括两个旋转盘51、过水固定盘52、第一旋转嘴座53、切削组件54、2个打磨组件55、转动限位机构和第一电机,旋转盘51中部形成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旋转盘5朝外的一面固接有第一凸环512,第一凸环512的外周面套设且固接有第一齿圈511,第一凸环512、第一齿圈511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优选地,第一凸环512和第一齿圈511可以一体成型制作。具体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形成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一齿圈511相啮合,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盘51转动。第一凸环512与第一限位槽422相适配,两个旋转盘51上的第一凸环512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槽422转动连接,过水固定盘52固设在第二通孔内,过水固定盘52形成有第二容置腔522,过水固定盘52朝内的一面形成有3个第一出水口521,过水固定盘52朝外一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一旋转嘴座53形成有轴向贯穿的第四通孔,第一旋转嘴座53包括第一转动部531、第一连接部532和第一固定部533,第一转动部531位于第一通孔内且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转动部531与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一连接部532位于第一限位槽422和过水固定盘52之间,第一固定部533位于第三通孔内且固定连接。现有技术中,由于旋转盘51会转动,所以从旋转盘51上牵引水管到切削组件54和打磨组件55旁时,软的水管会缠绕,硬的水管会直接碎裂,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旋转嘴座53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旋转嘴座53的第一转动部531转动连接在第一承载座42第一限位槽422的第一通孔内,然后第一固定部533与过水固定盘52固定连接且与第二容置腔522相连通,由于过水固定盘52固设在旋转盘51上,当旋转盘51转动时,过水固定盘52和第一旋转嘴座53会跟随着转动盘转动,且不会影响正常出水。
如图1所示,转动限位机构包括3个限位块513和气缸514,3个限位块513连接在旋转盘51的侧面且以旋转盘51的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设置,3个限位块513位于靠近旋转盘51周面处,具体地,限位块513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呈半圆弧状,限位部内径与气缸514输出端的外径相匹配,连接部连接在限位部的下端且与旋转盘51固定连接。气缸514固定设置在第三移动座41的上方,三个限位块513分别与两个打磨组件55和切削组件54相对应,当气缸514输出端伸出时,旋转盘51缓慢转动,直至限位块513的限位部与气缸514输出端相贴合时,转动到位,每当限位块513与气缸514相贴合时,打磨组件55或切削组件54的输出端就会与夹持机构6夹持的工件相对应。
如图3、7和8所示,2个打磨组件55和切削组件54位于两个旋转盘51之间,2个打磨组件55和切削组件54沿转动盘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打磨组件55包括转动承载轴551、多组磨头组552、两个导电滑环553和两个第二旋转嘴座554,多组磨头组552沿转动承载轴5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转动承载轴551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且磨头组552数量为2-12组,优选地为4组。
旋转盘51表面形成有贯穿的两个第七通孔,转动承载轴551为四棱柱,转动承载轴551的两端形成有第一转动轴5511,第一转动轴5511表面形成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形成有第八通孔,导电滑环553连接在旋转盘51朝内的一面且与第七通孔同轴设置,导电滑环553表面形成有贯穿的第九通孔,具体地,导电滑环553包括固定在旋转盘51的外圈和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的内圈,第九通孔形成在内圈上,导电滑环553的作用为打磨组件55上的电器进行供电且电线不会缠绕打结。第一转动轴5511与第九通孔相适配且转动连接,或者转动轴5511也可直接与旋转盘51转动连接。转动承载轴551内形成有第二过水管路5512,第二过水管路5512与第九通孔相连通,转动承载轴551每个棱面形成有3个第二出水口,3个第二出水口分别位于相邻的磨头部件5521之间,第二过水管路5512形成有延伸管55121,延伸管55121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具体地,第二出水口上连接有三通水管,三通水管的中心处设置有电磁阀,由数控系统控制电磁阀是否出水,三通水管的两侧开口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可随意调节角度,在打磨切削前,需要人工调整,使其朝向加工工件。
第二旋转嘴座554形成有轴线贯穿的第十通孔,第二旋转嘴座554包括第二转动部642、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转动部642位于第七通孔内且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二转动部642与第七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第二固定部位于第八通孔内且固定连接,位于同一旋转盘51上的2个第一出水口521分别与第七通孔朝外的一端通过水管相连通,具体地,旋转盘51上形成有两个透孔,过水固定盘52上任意两个第一出水口521分别与两个透孔通过水管相连通,且两个透孔分别与第七通孔通过水管相连通,更加的合理,使得连通第一出水口521和第七通孔的水管不需要绕过旋转盘51进行连接。
如图10-14所示,磨头组552包括多个磨头部件5521,磨头部件5521数量与棱柱边数相对应,多个磨头部件5521分别位于转动承载轴551的各棱面上且沿转动承载轴55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优选地,磨头部件为4个效果最佳,磨头部件5521包括第一固定板55211和第二固定板55212、第一移动板55213、第一滑动柱55214、第一弹簧55215和第一磨具55216;
如图10和12所示,与转动承载轴551轴线相垂直的竖直截面内,位于最右侧的第一固定板55211连接在转动承载轴551棱面的上端,第二固定板55212连接在转动承载轴551棱面的下端,第一滑动柱55214连接在第一固定板55211和第二固定板55212之间,第一移动板55213朝向转动承载轴551的一面形成滑动块552131,滑动块552131形有第十一通孔,第十一通孔与第一滑动柱55214相适配且滑动连接,第一弹簧55215一端与第一固定板55211下表面相连接,第一弹簧55215另一端与滑动块552131上表面相连接,第一磨具55216连接在第一移动板55213朝外的一面,当第一磨具55216过度贴合加工工件表面时,第一移动板55213会向上移动,第一弹簧55215会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磨具55216紧紧的贴合加工表面。
如图14所示,第一磨具55216包括左连接板552161、右连接板552162、左磨头552163、右磨头552164、两个限位柱552166和两个连接柱552165,左连接板552161和右连接板552162结构相同,左连接板552161和右连接板552162对称设置,左连接板552161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左连接板552161和右连接板552162上形成有固定台5521612,左连接板552161和右连接板552162的固定台552161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521613,当左连接板552161和右连接板552162发生轻微转动后,第二弹簧5521613可以将左连接板552161和右连接板552162复位,左连接板552161上形成有第一滑动孔5521611,第一滑动孔5521611为弧形孔,第一移动板55213形成有两个第一连接孔和两个第二连接孔,连接柱552165穿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限位柱552166穿过第一滑动孔5521611与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左磨头552163和右磨头552164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磨头552163为弧形磨料,左磨头552163连接在左连接板552161表面下端且朝向右连接板552162的对角处,右磨头552164连接在右连接板552162表面下端且朝向左连接板552161的对角处。
如图18-19,本发明中第一磨具的第二种实施例,第一磨具55216包括磨头连接板552167、辅助连接板552168、弧形磨头552169,弧形磨头552169固定连接在磨头连接板552167表面的下端,弧形磨头552169的加工面的朝向与磨头连接板552167的下表面朝向相同,弧形磨头552169的加工面朝向伸入磨头连接板552167下表面,具体地,弧形磨头552169位于辅助连接板552168和磨头连接板552167之间,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辅助连接板552168和磨头连接板552167之间连接有加强固定件。第一移动板55213形成有两个第一连接孔,磨头连接板552167上形成有连通孔,螺栓穿过连通孔在旋入第一连接孔内,实现磨头连接板552167和第一移动板55213的固定连接,而且螺栓的螺帽下表面与磨头连接板552167之间还套设有弹簧,当螺栓旋紧后弹簧会施加一个预紧力给磨头连接板552167,当加工时,会出现前后晃动,如果晃动过大会影响加工,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磨头连接板552167只会小幅度进行晃动不会干扰正常加工。
如图15所示,切削组件54包括切削承载板541、多个切削辊542和驱动电机543,切削承载板541连接在两个旋转盘51之间,多个切削辊542沿位于切削承载板541的下表面,多个切削辊542沿切削承载板54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电机543位于切削承载板541的上表面,切削辊542一端形成有切削刀具,切削辊542形成有第一皮带轮,驱动电机543输出端形成有第二皮带轮,其一驱动电机543的第二皮带轮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另一驱动电机543的第二皮带轮与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具体地,切削承载板541内形成有第三过水管路,切削承载板541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出水口,第三过水管路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出水口相连通,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出水口521与第三出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
如图16-17所示,夹持机构6位于转动切削打磨机构5的下方,夹持机构6包括固定座61、转动辊62、滑动座63和抵顶辊64,固定座61形成有第五通孔,转动辊62位于第五通孔内且转动连接,具体低,转动辊62朝向抵顶辊64的一面形成有两个尖锥,其中一个尖锥轴线与转动辊62轴线相共线,转动辊62的另一面形成有第三皮带轮,通过电机转动去的皮带传动从而使得转动辊62转动,滑动座63上形成有第六通孔,抵顶辊64位于第六通孔内且滑动连接,抵顶辊64和转动辊62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相共线,具体地,滑动座63第六通孔开口处形成有容纳槽,抵顶辊64包括抵顶部641和转动部642,抵顶部641的朝内的一面形成有凸杆,凸杆形成有外螺纹,转动部642朝向抵顶部641的一面形成有凹槽,凹槽内侧壁形成有内螺纹,凸杆和凹槽相适配,抵顶部641位于容纳槽内,转动部642转动连接在第六通孔内,抵顶部641周面的上端和下端形成有滑动体6411,容纳槽槽壁的上下端形成有滑动槽,滑动体6411位于滑动槽内且滑动连接,当转动部642正转或反转时,抵顶部641可向外延伸或者收回,滑动座63可朝固定座61靠近或远离,具体地,滑动座63下方铺设有导轨,滑动座63下方形成有前后贯通的导轨槽,导轨槽与导轨相适配,可通过电机或者人力驱动滑动座63在导轨上进行往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架、第一前后移动机构、第一上下移动机构、第二上下移动机构、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和夹持机构;
所述承载框架包括4根立柱和2个第一连接板,4根所述立柱矩阵式设置,2个第一连接板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之间,2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平行;
所述第一前后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螺杆和两个第一移动座,两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板朝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座具有第一螺纹孔,两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螺纹孔且相适配,所述第一移动座朝内的一面形成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槽;
所述第一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移动座,两个第二移动座分别与两个第一移动座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第一导向槽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凸块,所述第一导向凸块与第一导向槽相适配;
所述第二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三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第一导向槽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凸块,所述第一导向凸块与第一导向槽相适配且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座朝内的一面形成有第一承载座,所述第一承载座形成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承载座朝内的一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槽底的中部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承载座周面形成有水管进水口;
所述转动切削打磨机构包括两个旋转盘、过水固定盘、第一旋转嘴座、切削组件和多个打磨组件,所述旋转盘中部形成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旋转盘朝外的一面连接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凸环外周面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呈环形且与第二通孔同轴,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两个旋转盘上的所述第一凸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转动连接,所述过水固定盘固设在第二通孔内,所述过水固定盘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过水固定盘朝内的一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水固定盘朝外一面的中部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旋转嘴座形成有轴向贯穿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旋转嘴座包括第一转动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限位槽和过水固定盘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三通孔内且固定连接,多个打磨组件和切削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旋转盘之间,多个打磨组件和切削组件沿转动盘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
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转动切削打磨机构的下方,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辊、滑动座和抵顶辊,所述固定座形成有第五通孔,所述转动辊位于第五通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上形成有第六通孔,所述抵顶辊位于第六通孔内且滑动连接,所述抵顶辊和所述转动辊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相共线,所述滑动座可朝固定座靠近或远离;
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转动承载轴、多组磨头组、两个导电滑环和两个第二旋转嘴座,多组所述磨头组沿所述转动承载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旋转盘表面形成有贯穿的两个第七通孔,所述转动承载轴的两端形成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表面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形成有第八通孔,所述导电滑环连接在所述旋转盘朝内的一面且与第七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导电滑环表面形成有贯穿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九通孔相适配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承载轴内形成有第二过水管路,所述第二过水管路与第九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旋转嘴座形成有轴线贯穿的第十通孔,所述第二旋转嘴座包括第二转动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位于第七通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第二固定部位于第八通孔内且固定连接,位于同一所述旋转盘上的2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与第七通孔朝外的一端通过水管相连通;
所述转动承载轴为多棱柱,所述磨头组包括多个磨头部件,磨头部件数量与棱柱边数相对应,多个磨头部件分别位于转动承载轴的各棱面上且沿转动承载轴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磨头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移动板、第一滑动柱、第一弹簧和第一磨具;
与所述转动承载轴轴线相垂直的竖直截面内,位于最右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在转动承载轴棱面的上端,第二固定板连接在转动承载轴棱面的下端,所述第一滑动柱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移动板朝向转动承载轴的一面形成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形有第十一通孔,所述第十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适配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固定板下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磨具连接在第一移动板朝外的一面;
所述第一磨具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磨头、右磨头、两个限位柱和两个连接柱,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结构相同,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左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为弧形孔,所述第一移动板形成有两个第一连接孔和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穿过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穿过第一滑动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左磨头和右磨头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左磨头为弧形磨料,所述左磨头连接在左连接板表面下端且朝向右连接板的对角处,所述右磨头连接在右连接板表面下端且朝向左连接板的对角处;
所述第一磨具包括磨头连接板和弧形磨头,所述弧形磨头固定连接在磨头连接板表面的下端,所述弧形磨头的加工面的朝向与磨头连接板的下表面朝向相同,所述弧形磨头的加工面朝向伸入磨头连接板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和多个打磨组件内均具有第一过水管路,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与多个打磨组件和切削组件内的第一过水管路通过水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数量为1个,所述打磨组件数量为2个,所述第一出水口数量为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承载轴为四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包括切削承载板、多个切削辊和驱动电机,所述切削承载板连接在两个旋转盘之间,多个所述切削辊沿位于切削承载板的下表面,多个所述切削辊沿切削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切削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切削辊一端形成有切削刀具,所述切削辊形成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形成有第二皮带轮,其一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皮带轮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另一所述驱动电机的第二皮带轮与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承载轴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出水口,所述多个第二出水口分别位于相邻的磨头组之间,所述第二过水管路形成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60623.2A CN114536011B (zh) | 2022-01-19 | 2022-01-19 | 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60623.2A CN114536011B (zh) | 2022-01-19 | 2022-01-19 | 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36011A CN114536011A (zh) | 2022-05-27 |
CN114536011B true CN114536011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8167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60623.2A Active CN114536011B (zh) | 2022-01-19 | 2022-01-19 | 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3601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2606A (zh) * | 2012-11-07 | 2013-02-13 | 杨汉良 | 多头圆柱石材磨切机 |
CN103998178A (zh) * | 2011-09-18 | 2014-08-20 | 美艾格工业自动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精加工工件的方法和装置 |
KR20180005969A (ko) * | 2016-07-07 | 2018-01-17 | 주식회사 소파 | 강관 이음부 가공장치 |
CN108098500A (zh) * | 2017-12-26 | 2018-06-01 | 佛山市博裕城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卧式双边多级边磨边机 |
CN112775668A (zh) * | 2021-01-15 | 2021-05-11 | 芜湖市爱三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打印机用喷嘴生产装置 |
CN214489938U (zh) * | 2021-04-15 | 2021-10-26 | 浙江永诚石材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石材生产用打磨装置 |
-
2022
- 2022-01-19 CN CN202210060623.2A patent/CN1145360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8178A (zh) * | 2011-09-18 | 2014-08-20 | 美艾格工业自动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精加工工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922606A (zh) * | 2012-11-07 | 2013-02-13 | 杨汉良 | 多头圆柱石材磨切机 |
KR20180005969A (ko) * | 2016-07-07 | 2018-01-17 | 주식회사 소파 | 강관 이음부 가공장치 |
CN108098500A (zh) * | 2017-12-26 | 2018-06-01 | 佛山市博裕城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卧式双边多级边磨边机 |
CN112775668A (zh) * | 2021-01-15 | 2021-05-11 | 芜湖市爱三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打印机用喷嘴生产装置 |
CN214489938U (zh) * | 2021-04-15 | 2021-10-26 | 浙江永诚石材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石材生产用打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36011A (zh) | 2022-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84383U (zh) | 一种轮毂的轮辋加工设备 | |
JP2009255186A (ja) | 研削盤及び研削方法 | |
CN110587486B (zh) | 一种修磨治具、含修磨治具的修磨装置及修磨方法 | |
US2539107A (en) | Grinding machine | |
CN110000620A (zh) | 一种光整加工深沟键槽内表面的磁粒研磨装置及方法 | |
CN106425488A (zh) | 一种轮毂的轮辋加工设备 | |
CN201136118Y (zh) | 钢管砂带抛光机 | |
CN206047918U (zh) | 一种砂轮装夹机构及使用该装夹机构的砂轮修整装置 | |
CN114536011B (zh) | 一种电脑数控多功能磨削一体化加工机器 | |
CN115091349A (zh) | 一种钢管千叶轮抛光装置 | |
CN112536648B (zh) | 适用于曲轴及非标轴类实体表面的磁粒研磨机及方法 | |
CN113977423A (zh) | 数控立式双磨头多功能磨床 | |
CN101125412A (zh) | 一种盘类零件端面槽的磨削方法 | |
CN107263227A (zh) | 浮托式无心磨头 | |
CN209954377U (zh) | 一种石球打磨设备 | |
CN103213048B (zh) | 一种石材仿形磨 | |
CN215036097U (zh) | 去毛刺装置 | |
CN212218102U (zh) | 一种双砂轮旋转式磨床 | |
CN209811885U (zh) | 一种光整加工深沟键槽内表面的磁粒研磨装置 | |
CN212444521U (zh) | 斜边扫光机 | |
CN114603445A (zh) | 一种基于轴侧加工的自动化控制式磨削一体化装置 | |
CN106827250A (zh) | 一种大型石材的切削抛光加工系统及方法 | |
CN202572033U (zh) | 一种内圆磨床 | |
CN106607735A (zh) | 镍网打磨成型机 | |
CN208773296U (zh) | 简易研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