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526776A - 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6776A
CN114526776A CN202111261015.XA CN202111261015A CN114526776A CN 114526776 A CN114526776 A CN 114526776A CN 202111261015 A CN202111261015 A CN 202111261015A CN 114526776 A CN114526776 A CN 114526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device
cable
device housing
contact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10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口雅矢
上原彬
山田健太郎
平井由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26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05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 G01F1/2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 G01F1/32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using swirl flow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05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 G01F1/2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 G01F1/32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using swirl flowmeters
    • G01F1/3209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using swirl flowmeters using Karman vort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05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 G01F1/2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 G01F1/32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of the flow using swirl flowmeters
    • G01F1/325Means for detecting quantities used as proxy variables for swirl
    • G01F1/3287Means for detecting quantities used as proxy variables for swirl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of groups G01F1/00 - G01F13/00 insofar as such details or appliances are not adapted to particular types of such apparatus
    • G01F15/14Casings, e.g. of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金属制的现场设备壳体,在筒状的周壁设有将具备外屏蔽的电缆拉入的拉入部,具备:第一内表面,其形成为在与所述现场设备壳体的开口端面正交的轴向上远离所述开口端面;第二内表面,其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比更远离所述开口端面;电缆固定部件,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并且使从所述拉入部拉入的所述电缆的所述外屏蔽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

Description

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本申请基于申请日为2020年10月30日、申请号为特愿第2020-182309号的日本专利申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现场设备的一种,已知日本特开2002-107192号公报记载的涡街流量计。该涡街流量计具备容器,该容器具有筒状的侧壁和在该侧壁的中央部分设置的分隔壁。该容器的内部被侧壁和分隔壁划分为端子盒室和放大器室。在端子盒室中设有端子盒部,该端子盒部具有信号端子部和电源端子部。在放大器室中设有对输入信号和电源输入进行处理的放大器部。
然而,上述容器的开口端面覆盖有盖部。容器和盖部套管接合,为使将电缆拉入端子盒室的拉入口与盖部的嵌合部不重叠,端子盒室的拉入口配置于远离开口端面的深处。以往,作为应对缆线的噪音的方案,将成为外屏蔽的编织屏蔽拆开,将屏蔽裸线捆扎并安装连接端子,将该连接端子连接至在开口端附近配置的端子盒部的接地部分。但是,该连接方式存在终端处理变得复杂而耗费大量工时,容易发生失误的问题。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现场设备为金属制,在筒状的周壁设有将具备外屏蔽的电缆拉入的拉入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内表面,其形成为在与所述现场设备壳体的开口端面正交的轴向上远离所述开口端面;第二内表面,其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比更远离所述开口端面;电缆固定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并且使从所述拉入部拉入的所述电缆的所述外屏蔽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上形成有阻止所述电缆固定部件转动的止转部。
(3)根据上述(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止转部从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开口端面突出,并且具有与所述电缆固定部件的侧面抵接的凸状。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在所述电缆的横截面视图中,所述电缆固定部件至少具备隔着中心线与所述外屏蔽接触的第二接触点和第三接触点,该中心线通过所述外屏蔽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电缆的中心点。
(5)根据上述(4)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形成有:第三内表面,其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比更远离所述开口端面;基座部,其形成为从所述第三内表面向所述开口端面突出,并且设有所述第二内表面。
(6)根据上述(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进一步具备:有底筒状的金属壳体,其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盖体,其嵌合于所述金属壳体。
(7)根据上述(6)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金属壳体具备周壁和底部壁,在所述周壁的外周面形成有供所述盖体嵌合的嵌合槽和在轴向上与所述盖体的嵌合部分相对的法兰盘。
(8)根据上述(7)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在所述周壁设有所述拉入部,所述拉入部以不与嵌合于所述周壁的所述盖体干涉的形式,从与所述法兰盘相比更靠所述底部壁侧的所述周壁向所述周壁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突出设置。
(9)根据上述(6)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进一步具备端子盒部,该端子盒部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并且与从所述拉入部拉入的所述电缆连接。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进一步具备端子盒设置面,该端子盒设置面设有所述端子盒部,所述端子盒设置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第三内表面是在沿着所述金属壳体的中心轴的俯视中不相互重叠并且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朝向所述开口端面的面。
(11)根据上述(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第一内表面形成于所述基座部的前端,所述第二内表面配置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拉入部的拉入口相同的位置。
(12)根据上述(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电缆固定部件具备: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表面;垂设部,其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第二内表面垂直设置;接触部,其从所述垂设部弯曲并且与所述外屏蔽接触。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固定部经由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表面。
(14)根据上述(1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垂设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开口端面的相反侧弯曲成直角。
(15)根据上述(1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接触部具备:第一接触部,其相对于所述垂设部向远离所述基座部的侧面侧弯曲成直角;第二接触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向所述开口端面的相反侧弯曲成钝角。
(16)根据上述(1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可以是,所述第一接触部具备所述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部具备所述第三接触点。
(1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现场设备具备:检测器,其输出检测结果;转换器,其经由电缆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检测器和所述转换器的至少一者具备上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
(18)根据上述(17)所述的现场设备,可以是,所述检测器具备供流体流动的配管部和对所述流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19)根据上述(18)所述的现场设备,可以是,所述检测部配置在所述配管部的内部,在所述检测部的内部设有对所述流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测量的应力检测元件。
(20)根据上述(19)所述的现场设备,所述应力检测元件对作用于所述检测部的涡街发生体的交变升力进行检测,对卡曼涡街的频率进行测量,并且根据该频率对所述流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测量。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从远离开口端面的周壁部分拉入电缆的现场设备壳体和现场设备中,不必进行繁琐的终端处理便能够简单地实施应对电缆噪音的方案。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案能够通过附图和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现场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转换器的电缆连接容器将盖体拆下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沿着拉入部的金属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沿着电缆固定部件的金属壳体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从检测器的电缆连接容器将第一盖体拆下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发明的启示完成本实施方式的众多替代方法,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说明的优选的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在从远离开口端面的周壁部分拉入电缆的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中,不存在繁琐的终端处理而简单地实施应对电缆噪音的方案。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内容中,首先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接着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概要〕
日本特开2002-107192号公报的涡街流量计是通过对从置于管路内的涡街发生体产生的卡曼涡街的频率进行测量来对流速、流量进行测量的测量仪器。作为涡街频率的检测方式有应力检测方式,在涡街发生体的上部或内部配置应力检测元件,对作用于涡街发生体的交变升力进行检测,从而对卡曼涡街的频率进行测量。来自应力检测元件的传感器模拟信号通过传感器导线从检测器向转换器传递。传递至转换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关于日本特开2002-107192号公报的涡街流量计,其检测器和转换器一体化,也被称为整体型。另一方面,在涡街流量计中,也存在检测器和转换器分离并且经由电缆连接的转接型。为了应对电缆的噪音,在该转接型的涡街流量计中对检测器和转换器两者均不得不进行上述繁琐的电缆的终端处理,成倍耗费工作时间,并且特别容易发生失误。
作为不进行电缆的终端处理就能够应对噪音的方案,例如已知日本特开2020-107722号公报所公开的接地方案。该接地方案使电缆的外屏蔽露出,并且将压接至该外屏蔽的夹部的两个端部螺纹紧固至机架地线。在从远离开口端面的深处拉入电缆的现场设备中,该方案存在成为在深处的螺纹紧固作业,作业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在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中,将电缆固定部件固定在设置于距开口端面的浅处的第一内表面,通过该电缆固定部件将电缆的外屏蔽按压至设于与第一内表面相比更深处的第二内表面来获得接地的实施方式。由此,不必进行繁琐的电缆的终端处理,并且在距开口端面的浅处进行作业即可,因而能够简单地应对电缆的噪音。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现场设备1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现场设备1是转接型的涡街流量计,具备检测器2、转换器3和电缆4。电缆4连接检测器2和转换器3。如图1所示的检测器2具备配管检测部10和电缆连接容器20。
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设定XYZ直角坐标系,并参照该XYZ直角坐标系对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内容。X轴方向为在配管检测部10中流体流动的方向。Z轴方向为在与上述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电缆连接容器20连接至配管检测部10的方向。Y轴方向为与上述X轴方向和上述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
配管检测部10具备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配管部11。在配管部11的两端设有未图示的能够与外部配管连接的法兰盘12。在法兰盘12上间隔形成有在配管部11的中心轴的周向上的多个连接孔12a。在配管部11的周向表面上,在Z轴方向上立设有基座部13。
对检测部14进行固定的固定块15经由螺栓15a螺纹固定在基座部13的上表面。检测部14形成为杆状,并且在Z轴方向上从基座部13的上表面插入至配管部11的内部。检测部14具备在杆内部未图示的应力检测元件。
检测部14通过该应力检测元件,对作用于配置在配管部11的内部的检测部14的涡街发生体的交变升力进行检测,对卡曼涡街的频率进行测量,并且借该频率对流体的流速、流量进行测量。其中,检测部14还可以具备不仅对流速、流量进行检测、还对例如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加速度、转速等各类物理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具备跨过固定块15的一对腿部的支架16经由螺栓16a螺纹紧固在基座部13的上表面。电缆连接容器20经由螺栓16b螺纹紧固在支架16的上端部。从检测部14(应力检测元件)延伸出的传感器导线贯通支架16并插入至电缆连接容器20的内部。
电缆连接容器20具备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金属壳体21(现场设备壳体)、嵌合于金属壳体21的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盖体22、和嵌合于金属壳体21的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盖体23。在金属壳体21上设有与第一盖体22和第二盖体23不重叠的在Y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将电缆4拉入的拉入部24。
转换器3具备电缆连接容器30和转换器本体40。电缆连接容器30具备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有底筒状的金属壳体31(现场设备壳体)和嵌合于金属壳体31的X轴方向上的开口端部的盖体32。金属壳体31具备可与转换器本体40连接的连接部33。在金属壳体31上设有与上述拉入部24相同的将电缆4拉入的拉入部34(参照下述图2)。
转换器本体40容纳有将从检测部14(应力检测元件)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转换器等。转换器本体40具备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金属壳体41、嵌合于金属壳体21的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盖体42、嵌合于金属壳体41的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的第二盖体43。
其中,虽然在金属壳体41上设有与上述拉入部24有着相同结构的拉入部44,但拉入部44是将未图示的外部装置的电缆拉入的拉入部。从检测器2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电缆4传递至转换器3,在转换器本体40的内部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后,从拉入部44经由未图示的电缆传递至外部装置等。其中,也可以在检测器2一侧先将传感器输出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再输出,并且在转换器3一侧进行运算处理。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转换器3的电缆连接容器30将盖体32拆下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2所示,转换器3的电缆连接容器30具备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有底筒状的金属壳体31和覆盖金属壳体31的开口端面61的盖体32。以下存在将与金属壳体31的开口端面61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称为轴向的情况。轴向是金属壳体31的中心轴O1延伸的方向。
金属壳体31具备周壁31a和底部壁31b。在周壁31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盖体32所嵌合的嵌合槽31a1和在轴向与盖体32的嵌合部分相对的法兰盘31a2。其中,盖体32也可以通过螺丝安装在周壁31a的外周面上。
在周壁31a上设有将电缆4拉入至金属壳体31的内部的拉入部34。拉入部34以不与嵌合于周壁31a的盖体32干涉的形式,从与法兰盘31a2相比更靠底部壁31b侧的周壁31a向周壁31a的内周面的大致切线方向(Y轴方向)突出设置。拉入部34形成有与金属壳体31的内部连通的拉入口34a。
在金属壳体31的内部设有与从拉入部34拉入的电缆4连接的端子盒部50和将电缆4固定在金属壳体31的电缆固定部件70。以下进一步参照图3~图5,就金属壳体31的内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沿着拉入部34的金属壳体31的剖视图。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沿着电缆固定部件70的金属壳体31的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区域A的扩大图。
如图4所示,在金属壳体31的内部阶梯状地形成有在轴向(X轴方向)上远离开口端面61的端子盒设置面62、第一内表面63、第二内表面64、以及第三内表面65。端子盒设置面62、第一内表面63、第二内表面64以及第三内表面65在沿着中心轴O1的俯视下不相互重叠,并且是在金属壳体31的内部朝向开口端面61侧的面。
端子盒设置面62形成为相对于开口端面61最接近。如图3所示,端子盒部50经由螺栓51螺纹紧固在端子盒设置面62上。如图4所示,在端子盒部50的正下方形成有空洞部31A。空洞部31A与连接部33的内部的连接通路33a连通。端子盒部50经由通过空洞部31A和连接通路33a的未图示的电缆与转换器本体40侧连接。
第一内表面63设置为与端子盒设置面62相比更远离开口端面61。电缆固定部件70经由螺栓80螺纹紧固在第一内表面63上。
第二内表面64设置为与第一内表面63相比更远离开口端面61。由拉入部34拉入的电缆4通过电缆固定部件70按压至第二内表面64。
第三内表面65设置为与第二内表面64相比更远离开口端面61。如图3所示,在金属壳体31形成有从第三内表面65朝向开口端面61突出,并且设置有上述第二内表面64的基座部64A。第二内表面64配置在X轴方向上与拉入部34的拉入口34a大致相同的位置。其中、如图2所示,在基座部64A的前端形成有上述第一内表面63。
如图5所示,电缆4具备多个内部电缆4a、配置于多个内部电缆4a的中心的中心抗张力体4b、包围多个内部电缆4a的外侧的外屏蔽4c、和覆盖外屏蔽4c的外侧的护套4d。如图3所示,从电缆4的置于第二内表面64的部分起去掉其前方的部分的护套4d,露出外屏蔽4c。
并且,电缆4的相对于第二内表面64前方的部分去掉外屏蔽4c,多个内部电缆4a分离并连接至端子盒部50。多个内部电缆4a的根部由压线帽4e捆绑在一起。外屏蔽4c是例如将金属线编织而成的编织屏蔽。另外,外屏蔽4c也可以是将金属带螺旋卷绕而成或将金属带烟卷式卷绕而成。
电缆固定部件70如图5所示,具备固定于第一内表面63的固定部71、从固定部71向第二内表面64垂直设置的垂设部72、和从垂设部72弯曲并且与外屏蔽4c接触的接触部73。电缆固定部件70例如能够将大致长方形的金属板弯曲成曲柄状而形成。另外,电缆固定部件70也可以是树脂成形部件。
固定部71经由螺栓80固定在第一内表面63。在金属壳体31中,在第一内表面63上形成有阻止电缆固定部件70转动的止转部66。止转部66从第一内表面63向开口端面61突出,并且具有与固定部71的侧面抵接的凸状。止转部66设置在相当于上述端子盒设置面62与第一内表面63之间的阶差部的部分。
垂设部72相对于固定部71向与开口端面61相反侧弯曲成大致直角(与固定部71之间的角度为大致90°)。垂设部72虽然未与金属壳体31接触,但也可以与金属壳体31接触。
接触部73具有相对于垂设部72向远离基座部64A的侧面侧弯曲成大致直角(与垂设部72之间的角度为大致90°)的第一接触部73a、和相对于第一接触部73a向与开口端面61相反侧弯曲成大致钝角(与第一接触部73a之间的角度为大致135°)的第二接触部73b。
如图5所示,在电缆4的横截面视图中,接触部73至少具备夹着中心线L并且与外屏蔽4c接触的第二接触点P2以及第三接触点P3,该中心线L通过外屏蔽4c与第二内表面64接触的第一接触点P1和电缆4的中心点O。具体而言,第一接触部73a具备第二接触点P2。并且,第二接触部73b具备第三接触点P3。也就是说,电缆4通过三处固定。
第二内表面64具备相对于开口端面61平行的平面部64a和从平面部64a向开口端面61上翘的斜面部64b。其中,斜面部64b可以是倾斜面、弯曲面的任意一种。斜面部64b具备第一接触点P1。假设在第一接触点在P1平面部64a上的情况下,圆形的电缆4通过电缆固定部件70的按压而能够任意向左右移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接触点P1在斜面部64b上,电缆4的移动方向限制在一个方向,因此能够稳定地按压电缆4。其中,当在接触部73和第二内表面64的任意一方形成为凹曲面,另一方为平面的情况下,即使为二点接触也能够抑制电缆4的左右移动。
在上述结构的现场设备1中,如图2所示,将电缆固定部件70固定于设在距金属壳体31的开口端面61的浅处的第一内表面63,通过该电缆固定部件70将电缆4的外屏蔽4c按压至设于与第一内表面63相比更深处的第二内表面64来获得接地。由此,不必进行繁琐的电缆4的终端处理,并且在距开口端面61的浅处进行电缆固定部件70的安装作业即可,因而能够简单地实施应对电缆4的噪音的方案。
如此,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在将具备外屏蔽4c的电缆4拉入的拉入部34设置在筒状的周壁31a的现场设备1的金属壳体31中,形成有在与金属壳体31的开口端面61正交的轴向上远离开口端面61设置的第一内表面63和在轴向上与第一内表面63相比更远离开口端面61设置的第二内表面64,金属壳体31具备固定在第一内表面63,并且使从拉入部34拉入的电缆4的外屏蔽4c与第二内表面64接触的电缆固定部件70。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从远离开口端面61的周壁31a部分将电缆4拉入的现场设备1中,不必进行繁琐的终端处理就能够简单地实施应对电缆4的噪音的方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金属壳体31中形成有在第一内表面63上阻止电缆固定部件70转动的止转部66。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电缆固定部件70的以螺栓80为中心的旋转。由此,电缆固定部件70能够稳定地按压电缆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止转部66具有从第一内表面63向开口端面61突出,并且与电缆固定部件70的侧面抵接的凸状。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电缆固定部件70的侧面与凸状的止转部66抵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电缆固定部件70的旋转。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缆4的横截面视图中,电缆固定部件70至少具备夹着中心线L并且与外屏蔽4c接触的第二接触点P2以及第三接触点P3,该中心线L通过外屏蔽4c与第二内表面64接触的第一接触点P1和电缆4的中心点O。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以三处将电缆4稳定地固定。其中,如果能够以至少三处将电缆4固定,则也可以以4处以上将电缆4固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金属壳体31上形成有在轴向上与第二内表面64相比更远离开口端面61而设置的第三内表面65、和从第三内表面65向开口端面61突出,并且设有第二内表面64的基座部64A。根据这样的结构,从第三内表面65起设置基座部64A,将第二内表面64形成为与电缆4的拉入口34a大致相同的深度,从而不必勉强地弯曲电缆4便能够将电缆4的外屏蔽4c按压至第二内表面64来获得接地。
另外,如图6所示,检测器2的电缆连接容器20的金属壳体21也具有与上述金属壳体31大致相同的结构。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从检测器2的电缆连接容器20拆下第一盖体22的状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6所示,检测器2的电缆连接容器20具备在Y轴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金属壳体21。在金属壳体21的周壁21a上形成有第一盖体22嵌合的嵌合槽21a1和在Y轴方向上与第一盖体22的嵌合部分相对的法兰盘21a2。
以下存在将金属壳体21的开口端面91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称为轴向的情况。轴向是金属壳体21的中心轴O2延伸的方向。在金属壳体21的内部,在轴向(Y轴方向)远离开口端面91形成有第一内表面92和第二内表面93。第一内表面92和第二内表面93在沿着中心轴O2的俯视中不相互重叠,并且是在金属壳体21的内部朝向开口端面91侧的面。
端子盒部50A和端子盒部50B设置在第一内表面92上,并且电缆固定部件70的固定部71经由螺栓80螺纹固定。第二内表面93设为与第一内表面92相比更远离开口端面91。该第二内表面93成为将电缆4向金属壳体21的内部拉入的拉入口24a的内壁面。其中,端子盒部50A和端子盒部50B也可以固定在与电缆固定部件70相比更靠近开口端面91的面,并且具备上述止转部66。另外,端子盒部50A和端子盒部50B本身也可以成为电缆固定部件70的止回件。
在上述结构中,也能够将电缆固定部件70固定于设在距金属壳体21的开口端面91浅处的第一内表面92,通过此电缆固定部件70将电缆4的外屏蔽4c按压至设在与第一内表面92相比更深处的第二内表面93来获得接地。由此,不必进行繁琐的电缆4的终端处理,并且在距开口端面91的浅处进行电缆固定部件70的安装作业即可,从而能够简单地实施应对电缆4的噪音的方案。
以上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种形状以及组合等仅是一个例子,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具备对检测结果进行输出的检测器2和经由检测器2和电缆4连接的转换器3,检测器2和转换器3的两者均具备包含上述电缆固定部件70的金属制的现场设备壳体(金属壳体21、3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检测器2和转换器3的任一者具备包含上述电缆固定部件70的金属制的现场设备壳体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缆4在横截面视图中为圆形,但也可以是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椭圆形或其他特殊形状等。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上、下、右、左、垂直、水平、纵、横、行和列等表示方向的词汇均指代本发明的装置中的这些方向。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这些词汇应在本发明的装置中作相对的解释。
“构成为……”的表述是为了表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而构成或者装置的构成、要素、部分而使用的。
并且,权利要求中表现出功能性限定的表述应包含为了实现本发明所包含的功能而能够利用的所有结构。
“单元”的词汇是为了表示用于结构要素、单元、硬件或实现期望的功能而编写的软件的一部分而使用。硬件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设备或电路,但并不限于这些。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构成的添加、省略、替换以及其它变更。本发明不受上述说明限定,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现场设备壳体,其为金属制,在筒状的周壁设有将具备外屏蔽的电缆拉入的拉入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内表面,其形成为在与所述现场设备壳体的开口端面正交的轴向上远离所述开口端面;
第二内表面,其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比更远离所述开口端面;
电缆固定部件,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表面并且使从所述拉入部拉入的所述电缆的所述外屏蔽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上形成有阻止所述电缆固定部件转动的止转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止转部从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开口端面突出,并且具有与所述电缆固定部件的侧面抵接的凸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在所述电缆的横截面视图中,所述电缆固定部件至少具备隔着中心线与所述外屏蔽接触的第二接触点和第三接触点,该中心线通过所述外屏蔽与所述第二内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电缆的中心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具备:
第三内表面,其形成为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二内表面相比更远离所述开口端面;
基座部,其形成为从所述第三内表面向所述开口端面突出,并且设有所述第二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进一步具备:
有底筒状的金属壳体,其在所述轴向上延伸;
盖体,其嵌合于所述金属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金属壳体具备周壁和底部壁,
在所述周壁的外周面形成有供所述盖体嵌合的嵌合槽和在轴向上与所述盖体的嵌合部分相对的法兰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在所述周壁设有所述拉入部,
所述拉入部以不与嵌合于所述周壁的所述盖体干涉的形式,从与所述法兰盘相比更靠所述底部壁侧的所述周壁向所述周壁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突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进一步具备端子盒部,该端子盒部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并且与从所述拉入部拉入的所述电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进一步具备端子盒设置面,该端子盒设置面设有所述端子盒部,
所述端子盒设置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第三内表面是在沿着所述金属壳体的中心轴的俯视中不相互重叠并且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部朝向所述开口端面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内表面形成于所述基座部的前端,
所述第二内表面配置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拉入部的拉入口相同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电缆固定部件具备:
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表面;
垂设部,其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第二内表面垂直设置;
接触部,其从所述垂设部弯曲并且与所述外屏蔽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固定部经由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垂设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开口端面的相反侧弯曲成直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接触部具备:
第一接触部,其相对于所述垂设部向远离所述基座部的侧面侧弯曲成直角;
第二接触部,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向所述开口端面的相反侧弯曲成钝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具备所述第二接触点,
所述第二接触部具备所述第三接触点。
17.一种现场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器,其输出检测结果;
转换器,其经由电缆与所述检测器连接;
所述检测器和所述转换器的至少一者具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现场设备壳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
所述检测器具备供流体流动的配管部和对所述流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
所述检测部配置在所述配管部的内部,
在所述检测部的内部设有对所述流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测量的应力检测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现场设备,其中,
所述应力检测元件对作用于所述检测部的涡街发生体的交变升力进行检测,对卡曼涡街的频率进行测量,并且根据该频率对所述流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测量。
CN202111261015.XA 2020-10-30 2021-10-28 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Pending CN1145267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2309 2020-10-30
JP2020182309A JP7259827B2 (ja) 2020-10-30 2020-10-30 フィールド機器ケース及びフィールド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6776A true CN114526776A (zh) 2022-05-24

Family

ID=7852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1015.XA Pending CN114526776A (zh) 2020-10-30 2021-10-28 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7543B2 (zh)
EP (1) EP3992587B1 (zh)
JP (1) JP7259827B2 (zh)
CN (1) CN11452677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9120A1 (en) * 2000-03-07 2001-10-1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hield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shielding electric wire
EP2228879A1 (fr) * 2009-03-12 2010-09-15 Actaris SAS Compteur équipé d'un agencement de fixation d'un câble électrique
CN105186221A (zh) * 2014-05-30 2015-12-23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409064A (zh) * 2013-07-12 2016-03-16 西门子公司 总线连接装置
CN107819251A (zh) * 2016-09-13 2018-03-2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8210490A1 (de) * 2017-05-16 2018-11-22 Endress+Hauser SE+Co. KG Feldgerät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JP2019015548A (ja) * 2017-07-04 2019-01-31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超音波流量計
JP2020034305A (ja) * 2018-08-27 2020-03-0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ルド機器
CN111406241A (zh) * 2018-03-14 2020-07-10 Vega格里沙贝两合公司 具有金属壳体、被引导穿过电缆套管的连接线路和带有天线的无线电模块的现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3904A (en) * 1994-02-04 1995-11-07 The Foxboro Company Multimeasurement vortex sensor for a vortex-generating plate
JP3397761B2 (ja) * 2000-09-28 2003-04-2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渦流量計
DE102004007445A1 (de) * 2004-02-13 2005-09-01 Dr. Johannes Heidenhain Gmbh Winkelmesseinrichtung
US7467555B2 (en) * 2006-07-10 2008-12-23 Rosemount Inc. Pressure transmitter with multiple reference pressure sensors
DE102011086294A1 (de) * 2011-11-14 2013-05-16 Endress + Hauser Flowtec Ag Printklemme für Koaxialkabel
US9255828B2 (en) * 2013-09-25 2016-02-09 Danie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c. Transducer cable assembly and flow meter employing same
CN205808487U (zh) * 2016-07-21 2016-12-14 杜泓霖 一种用于多普勒流量仪表的传感器结构
DE102016115625B4 (de) * 2016-08-23 2024-10-31 Fraba B.V. Magnet-basiertes Drehwinkelmesssystem
JP2018189407A (ja) * 2017-04-28 2018-11-29 愛知時計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流量計
JP6841795B2 (ja) * 2018-06-27 2021-03-10 長野計器株式会社 物理量測定装置
JP7299016B2 (ja) 2018-12-27 2023-06-2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アース構造
JP7163245B2 (ja) 2019-04-25 2022-10-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9120A1 (en) * 2000-03-07 2001-10-1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Wiring System,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Shield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shielding electric wire
EP2228879A1 (fr) * 2009-03-12 2010-09-15 Actaris SAS Compteur équipé d'un agencement de fixation d'un câble électrique
CN105409064A (zh) * 2013-07-12 2016-03-16 西门子公司 总线连接装置
CN105186221A (zh) * 2014-05-30 2015-12-23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819251A (zh) * 2016-09-13 2018-03-20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18210490A1 (de) * 2017-05-16 2018-11-22 Endress+Hauser SE+Co. KG Feldgerät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JP2019015548A (ja) * 2017-07-04 2019-01-31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超音波流量計
CN111406241A (zh) * 2018-03-14 2020-07-10 Vega格里沙贝两合公司 具有金属壳体、被引导穿过电缆套管的连接线路和带有天线的无线电模块的现场设备
JP2020034305A (ja) * 2018-08-27 2020-03-0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ルド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9827B2 (ja) 2023-04-18
US20220136874A1 (en) 2022-05-05
US11867543B2 (en) 2024-01-09
EP3992587A1 (en) 2022-05-04
EP3992587B1 (en) 2023-04-19
JP2022072712A (ja)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4855B2 (en)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having temperature sensor
TWI575225B (zh) 超音波流量計
JP4849557B2 (ja) 超音波流量計
JP2013172450A (ja) 超音波センサー装置
US8111167B2 (en) Level indicator and process for assembling a level indicator
JP6462946B1 (ja) 力覚センサ
CN114526776A (zh) 现场设备壳体以及现场设备
KR890004417B1 (ko) 와류량계
KR102673496B1 (ko) 물리량 측정 장치
JP6488057B1 (ja) 力覚センサ
JP3757145B2 (ja) 電流センサ
JP5039630B2 (ja) 計測モジュール
JP4738286B2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そなえたエンジン
CN212089717U (zh) 定位传感器
US20240219253A1 (en) Adaptation Device for Coupling at least One Sensor to a Tube Shell Wall of a Tube for Fluid Measurement, and Sensor Device Having an Adaptation Device of this Type
KR20200032215A (ko) 소용돌이 유량계
CN215952847U (zh) 潜水型差压远传变送器和测量系统
JP7331821B2 (ja) フィールド機器
JP2022176611A (ja) 隔膜真空計
JP7590121B2 (ja) ケーブル抜け止め構造およびこの構造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6384405B2 (ja) センサ装置
CN110623730A (zh) 定位传感器
JP6153280B2 (ja) 圧力センサ
CN220871895U (zh) 一种振动冲击复合传感器
CN220542251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接触式振动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