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3890A -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23890A CN114523890A CN202111393099.2A CN202111393099A CN114523890A CN 114523890 A CN114523890 A CN 114523890A CN 202111393099 A CN202111393099 A CN 202111393099A CN 114523890 A CN114523890 A CN 114523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seat
- slot
- central
- sid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01001104570 Homo sapiens Proteasome assembly chaperone 2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01000625842 Homo sapiens Tubulin-specific chaperone 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2100024769 Tubulin-specific chaperone E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102100041008 Proteasome assembly chaperone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5
- YQNRVGJCPCNMKT-JLPGSUDCSA-N 2-(4-benzylpiperazin-1-yl)-n-[(2-hydroxy-3-prop-2-enyl-phenyl)methylideneamino]acet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CC=C1\C=N/NC(=O)CN1CCN(CC=2C=CC=CC=2)CC1 YQNRVGJCPCNMKT-JLPGSUDC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001139126 Homo sapiens Krueppel-like factor 6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001133600 Homo sapiens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 type I receptor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001080401 Homo sapiens Proteasome assembly chaperon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60005552 PAC-1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27583 Proteasome assembly chaperon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830 Polyuretha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96 polyurethane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49 leather substitu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05—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detach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2—Thigh-re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5816—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B60N2/5825—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by hooks, staples, clips, snap fastener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76—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ssag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1),其包括:‑衬垫(2),其具有用于接收乘员身体部分的前表面(20)和用于靠在座椅框架上的后表面(21)、相对的侧面(22、23),以及相对的端面(24、25),‑覆盖物(3),其至少覆盖前表面(20),或者甚至全部或部分侧面(22、23)和/或端面(24、25)。值得注意的是,衬垫包括中心部分(26),其相对于衬垫的两个侧部(27、28)是可拆卸的,这使得能够打开用于插入加热、按摩或通风设备的检修口,以改善座椅。
Description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座垫,特别是座椅底座座垫或靠背垫,以及这种座垫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配备有这种座垫/座垫的座椅,特别是用于座椅底座和/或靠背,以及一种使这种座椅现代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座椅椅领域,包括:
- 座椅底座,包括座椅底座框架和固定在座椅底座框架上的座椅底座座垫,以及,
- 靠背框架,以及固定在靠背框架上的靠背垫。
座椅底座(或靠背)座垫包括通常由发泡制品模制而成的衬垫,该衬垫由通常由织物或皮革制成的覆盖物覆盖,在衬垫上承受张力,并通过其边缘固定到座椅,尤其是靠背或座椅框架上。
背景技术
现代座椅,特别是具有优质饰面的机动车辆,可以配备附加功能,例如加热、按摩或通风功能。
例如已知的:
- 具有设置在衬垫背面的致动器的按摩设备,在靠背框架的阻尼结构和衬垫的后表面之间,或者,
- 存在加热垫的加热设备,在靠背框架的阻尼结构和衬垫的后表面之间,
- 存在风扇的通风设备,在靠背框架(或座椅底座)的阻尼结构和衬垫的后表面之间。
该设备在制造座椅时已在工厂内集成,然后在上面设置带有衬垫和覆盖物的座垫。然后将组装好的座椅固定到车辆地板上。
根据发明人的发现,并且在配备有这种座椅的机动车辆中,并且当座椅从一开始就没有设置这种设备时,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座椅设计不允许在车内自行拆卸座椅,即不将座椅从车辆地板上拆卸,以通过增加加热、通风或按摩的附加功能来改善座椅。事实上,添加这样的设备需要将座椅从车辆中取出,以便取出覆盖物和衬垫,这种拆卸对于这样的添加是必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实践中,当座椅从一开始就没有配备加热、按摩或通风功能时,座椅并没有通过添加这样的功能而得到改善。
然而,从美国专利号为3,495,871的文献的车辆座椅中已知,其中靠背垫(或座椅底座座垫)的衬垫由三个完全独立的部分组成,包括中心衬垫和两个侧面衬垫。两个侧面衬垫不可拆卸,而中心衬垫是可拆卸的。
中心衬垫的可拆卸性允许用户,当放置在中心衬垫上的覆盖物松弛时,在形成阻尼结构的后表面和座椅底座之间的衬垫下添加楔形物(或泡沫“衬垫”),以适应乘员的座椅舒适度。
衬垫可拆卸性仍然允许用户相对于不可拆卸的侧衬垫调整中心衬垫的纵向位置。放置在衬垫上的覆盖物(特别是中心衬垫)使用按扣固定在座椅的前部。
根据发明人的发现,虽然根据文献US 3,495,871的这种座椅是进化的,因为使用者可以通过添加泡沫垫甚至通过调整座椅底座衬垫的纵向位置来简单地改变座椅舒适度,这种座椅设计的缺陷是在座垫的整个使用范围内,尤其是中心衬垫上的覆盖物,甚至中心衬垫的使用范围内的保持和阻力较差,其在纵向位置的维护仅通过与阻尼结构的摩擦来确保。因此,这种进化的座椅设计与汽车制造商目前的要求不符。
从文献FR2,833,899 A1中还已知一种座椅,其泡沫衬垫包括用于固定放置在衬垫的中心部分上的覆盖物的凹槽。.
从文献FR 2,911,821 A1中还已知一种带有靠背或座椅底座衬垫的座椅,以及可拆卸的覆盖物,该覆盖物包括沿着衬垫的侧面延伸的第一拉链,以便将其绑定到衬垫上。覆盖物具有由第二拉链固定的中心支撑部分。
从文献JP2012126240还已知一种车辆座椅,其具有覆盖物,该覆盖物包括基部和通过两个拉链可拆卸地固定到基部的座椅部分。
发明内容
本公开改善了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车辆座椅座垫,其包括:
- 衬垫,其具有用于接收乘员身体部分的前表面和用于靠在座椅框架上的后表面、相对的侧面,以及相对的端面,
- 覆盖物,其至少覆盖前表面,或者甚至全部或部分侧面和/或端面。
根据本公开,衬垫包括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每个狭槽沿衬垫的两个端面之间的座垫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纵向延伸,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分别从衬垫的前表面贯穿到后表面,
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将衬垫沿横向分成三部分,包括中心部分、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布置在中心部分的两侧,第一狭槽界定在第一侧部的内壁与中心部分的第一外壁之间,第二狭槽界定在第二侧部的内壁与中心部分的第二外壁之间,
并且其中,连接到第一侧部的刚性第一线部在第一狭槽处沿着第一侧部的内壁延伸,以及连接到第二侧部的刚性线的第二部分在第二狭槽处沿着第二侧部的内壁延伸。
根据本公开,所述座垫包括夹持系统,其在第一外壁处具有第一夹子系统,其被配置为可逆地固定在第一线部上,并且在第二外壁处具有第二夹子系统,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线部上,同时确保衬垫的中心部分被保持阻挡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
当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夹子系统分别与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分离时,衬垫的中心部分被释放,其被配置为通过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而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可拆卸,然后旨在被保持固定到座椅框架上。
可以选择实现以下段落中公开的功能。它们可以相互独立或相互组合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在两个端面之间部分地沿着衬垫的长度纵向延伸,并且使得一方面中心部分,另一方面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邻接没有第一和第二狭槽的衬垫的端部,并且其中,衬垫的中心部分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是可拆卸的,一旦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夹子系统分别与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分离,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然后通过折叠衬垫旨在保持固定到座椅框架上。特别地,凹槽在衬垫前表面上横向延伸,至少在中心部分和所述端部之间的连接区处的中心部分的宽度上延伸,中心部分被配置为通过围绕凹槽轴线折叠可拆卸。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在衬垫长度上部分地纵向延伸,同时保留整个所述端部,一方面中心部分,另一方面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邻接端部,显示两个端面中的一个,称为第一端面,其中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延伸至两个端面的另一个面,称为第二端面,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从第二端面开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
- 沿着第一狭槽延伸的第一线部具有长度部分、弯曲的、包覆成型在第一侧部中,并且第一侧壁的内壁的突出长度部分用作用于固定覆盖物和/或第一夹子系统的挂钩装置,
- 沿着第二狭槽延伸的第二线部具有长度部分、弯曲的、包覆成型在第二侧部中,并且第二侧部的内壁的突出长度部分用作用于固定覆盖物和/或第二夹子系统的挂钩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大致U形的相同刚性线构成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一方面由U的两个竖直分支构成,分别固定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另一方面由中间长度的区段形成U的水平分支,由衬垫端部包覆成型。
根据一个实施例,覆盖物至少在显示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的衬垫的长度上横向地分为:
- 第一侧覆盖物,其适于至少覆盖衬垫的第一侧部的前表面,
- 第二侧覆盖物,其适于至少覆盖衬垫的第二侧部的前表面,
- 中心覆盖物,其适于覆盖衬垫的中心部分。
例如:
- 第一侧覆盖物钩到第一线部以将其保持在第一侧部上的张力下,
- 第二侧覆盖物钩到第二线部以将其保持在第二侧部上的张力下。
- 中心覆盖物以可逆方式被第一线部上的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线部上的第二夹子系统钩住,其被配置为确保中心覆盖物保持在中心部分上的张力下,所述中心部分被阻挡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并且其中,中心覆盖物被配置为在分离第一和第二夹子系统之后使检修口清晰,释放中心覆盖物和中心部分,然后允许移除中心覆盖物和中心部分。
根据座垫的一个实施例:
- 连接到第一侧覆盖物的一个或多个钩状型材包括钩在第一线部上的第一钩状部分,
- 连接到第二侧覆盖物的一个或多个钩状型材包括钩在第二线部上的第一钩状部分。
根据座垫的一个实施例:
- 第一夹子系统包括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以及连接到中心覆盖物的第一夹持构件,其被配置为在钩状型材的第一钩状部分与第一线部连接的同时可逆地固定在第二钩状部分中,
- 第二夹子系统包括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以及连接到中心覆盖物的第二夹持构件,其被配置为在钩状型材的第一钩状部分与第二线部连接的同时可逆地固定在第二钩状部分中。
根据座垫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侧部处的衬垫的前表面和第二侧部处的衬垫的前表面相对于中心部分处的衬垫的前表面突出地凸起延伸,并且使得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被配置为向承载在中心部分上的乘员的身体部分提供横向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衬垫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和中心部分,是将发泡制品成型而得到的模制体。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至少部分地分别通过模制体中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获得。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座框架和靠背框架、连接到座椅底座框架的座椅底座座垫,其用于接收乘员身体的下部,以及连接到靠背框架的靠背垫,其适用于接收乘员身体的上部,并且其中,所述座椅底座座垫是根据本公开的座垫和/或所述靠背垫是根据本公开的座垫,座垫、座椅底座或靠背的所述中心部分包括夹持系统,所述夹持系统在第一外壁处具有第一夹子系统,其被配置为可逆地固定在第一线部上,并且在第二外壁处具有第二夹子系统,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线部上,同时确保衬垫的中心部分被保持阻挡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并且其中,当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夹子系统分别与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分离时,通过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检修口清晰,中心衬垫部分被释放,其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可拆卸,然后将其固定到座椅底座或靠背座椅框架上。
可以选择实现以下段落中公开的功能。它们可以相互独立或相互组合实现:
根据座椅的一个实施例:
- 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的第一侧部通过第一侧覆盖物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和/或靠背框架,覆盖所述第一侧部,以及钩状型材的第一钩状部分钩在第一线部上,
- 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的第二侧部通过第二侧覆盖物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和/或靠背框架,覆盖所述第二侧部,以及钩状型材的第一钩状部分钩在第二线部上。
根据座椅的一个实施例,一旦连接到中央覆盖物的第一夹持构件从连接到第一侧覆盖物的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分离并且连接到中央覆盖物的第二夹持构件从连接到第二侧覆盖物的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分离,则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的衬垫的中心部分是可拆卸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包括选自以下的设备:
- 包括电阻电路的加热设备,
- 包括风扇的通风设备,
- 包括致动器的按摩设备,
当衬垫的中心部分被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夹子系统阻挡时,所述设备面向根据本公开的座垫的后表面定位,所述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中心部分在退出时留下的检修口插入和退出,同时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保持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或靠背框架。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座垫的衬垫的制造方法,包括:
- /a/ 提供一个模具,其内壁限定了衬垫的前表面、后表面、侧面和端面,
- /b/ 将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插入模具中,
- /c/ 在模具中注塑成型发泡制品以便包覆成型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
- /d/ 通过打开模具将已在模具中成型的产品脱模,
并且其中,获得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
- 根据第一选项,在/c/中成型期间,通过在/b/中预先定位两个插入件,然后撤回两个插入件以释放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以及旨在由夹持系统夹持的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
- 根据第二选项,在/d/中脱模后,通过建立两个切口以释放旨在由夹持系统夹持的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或者,
- 根据第三选项,通过组合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插入件允许仅部分地形成第一狭槽和第二狭槽,两个切口确保完成第一和第二狭槽。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使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座椅现代化的方法,车辆座椅集成在机动车辆中,通过座椅底座框架固定到车辆地板上,无需从地板上拆下座椅,其中对于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其中:
- /A/ 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夹子系统分别与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分离,并且取出衬垫的中心部分以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的检修口清晰,该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或座椅的靠背框架,
- /B/ 设备通过检修口插入座椅电枢,选自电阻加热设备、按摩设备或通风设备,
- /C/ 通过由中心部分的后表面覆盖该设备来关闭检修口,并且第一夹子系统和第二夹子系统分别附接到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以保持衬垫的中心部分被阻挡在衬垫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之间。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并且参考附图,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座椅,其包括设置有根据本公开的座椅底座座垫的座椅底座框架和设置有根据本公开的靠背垫的靠背框架。
图2左侧是靠背垫的衬垫的顶视图,以虚线显示,刚性线作为插入物,右侧是单独的U形的刚性线,包括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
图2a是靠背垫的衬垫的俯视图,作为图2实施例的替代方案。
图3a是在底部示出的视图,示出了被第一侧覆盖物覆盖的第一侧部、被中心覆盖物覆盖的中心部分、第一侧部和中心部分之间的第一狭槽,以及附接到第一线部的第一夹子系统,以及在顶部,当连接到中心覆盖物的第一夹持构件从钩状型材分离时第一夹子系统的详细视图。
图3b是在底部示出的视图,示出了被第二侧覆盖物覆盖的第二侧部、被中心覆盖物覆盖的中心部分、在第二侧部和中心部分之间的第二狭槽,以及附接到第二线部的第二夹子系统,以及在顶部,当连接到中心覆盖物的第二夹持构件从钩状型材分离时第二夹子系统的详细视图。
图4左侧是座椅底座座垫的衬垫的顶视图,以虚线显示,刚性线作为插入物,右侧是单独的U形刚性线,包括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
图4a是当第一侧部与中心部分微分开时狭槽F1的横截面和局部视图,特别示出了从内壁突出的第一线部。
图5是在底部示出的视图,示出第一侧部的剖视图,该第一侧部被第一侧覆盖物覆盖,中心部分被中心覆盖物覆盖,第一侧部和中心部分之间的第一狭槽,以及附接到第一线部的第一夹子系统,以及在顶部,当连接到中心覆盖物的第一夹持构件从钩状型材分离时第一夹子系统的详细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座椅底座座垫和靠背垫的座椅的图示,公开了:
- 在顶部,通过折叠中心覆盖物和靠背垫衬垫的中心部分,打开检修口的步骤
- 在底部,通过折叠中心覆盖物和座椅底座座垫衬垫的中心部分,打开检修口的步骤。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靠背垫衬垫的后视图。
图8a是座椅沿XZ平面的剖视图,示出了座椅底座座垫衬垫的中心部分,从后表面支撑在座椅电枢上的可拆卸块轴承上。
图8b是图8a的详细视图。
图9a是图8a的详细视图,在可拆卸的块已经通过检修口取出之后,然后由包括风扇的通风设备替换。
图9b是座椅的俯视图,未示出座椅底座座垫,示出了通风设备。
图9c是通风设备的详细视图,包括风扇及其确保将其固定到电枢或座椅阻尼结构的板。
图10a是座椅在XZ平面中的剖视图,示出了面向通风设备的靠背垫衬垫的中心部分。
图10b是座椅的俯视图,没有示出靠背垫,示出了通风设备。
图10c是通风设备的详细视图,包括风扇及其确保将其固定到座椅电枢的板。
图11a是座椅的俯视图,未示出靠背垫,示出了靠背电枢上的按摩设备。
图11b是按摩设备的详细视图。
图12a是座椅的俯视图,未示出靠背垫和座椅底座座垫,示出了靠背电枢和座椅底座电枢上的加热设备。
图12b是示出靠背电枢和座椅底座电枢上的加热设备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附图和描述基本上包含某种性质的元素。因此,它们不仅可以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而且在适用的情况下还有助于其定义。
现在参考图1,其图示了坐标系XYZ中的机动车辆座椅,其包括通常固定到车辆地板的座椅底座框架。
座椅底座框架可以由一对滑轨固定在地板上。每个滑轨可包括固定到地板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或滑架),其沿着第一型材以可调节的方式滑动安装,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的下部。
除了与第二滑轨型材接合(或与滑架接合)的下部之外,座椅底座框架还可以包括上部。
升降系统可以布置在下部和上部之间,以确保座椅底座框架的上部相对于下部的高度调节。
座椅底座座垫10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的上部并确保座椅乘员的座椅底座舒适度。
该座椅底座座垫 10的延伸:
- 纵向,通常在X方向上,或相对于X方向略微倾斜(通过围绕Y轻微旋转)的方向,从座椅底座的后边缘到前边缘,
- 宽度,横向方向,在Y方向上,沿座椅底座的第一侧边缘到第二侧边缘,
- 厚度,在Z方向上或相对于Z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通过围绕Y旋转)。
该座椅底座座垫包括衬垫2,该衬垫2通常被模制,特别是被发泡制品制成(例如聚氨酯泡沫)由被覆盖座椅底座衬垫的覆盖物3覆盖。
覆盖物可以包括保持在衬垫上的纺织品、皮革或人造革。覆盖物通常通过其边缘保持足够的张力以防止起皱。
座椅还包括靠背,包括靠背框架,靠背框架在其下部固定到下部框架的后部,并且优选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的上部,特别是经由升降系统高度可调节。
调节机制可被配置为通过围绕沿方向Y延伸的轴线旋转来确保靠背框架倾斜度调节。
靠背还包括固定到靠背框架的靠背垫11。
该靠背垫11的延伸:
- 纵向,通常在Z方向,或相对于Z方向略微倾斜(通过围绕Y轻微旋转)的方向,从靠背的下边缘到上边缘,
- 宽度,横向方向,在Y方向上,沿靠背的第一侧边缘到第二侧边缘,
- 厚度,在X方向上或相对于X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通过围绕Y旋转)。
座椅还包括头枕12,头枕12包括带衬垫的头部支撑件和两个彼此平行的向下延伸的杆。两根杆插入座椅底座上边缘的两个孔Ot中。它们可以在其长度上包括不同的台阶,允许头枕12相对于靠背进行高度调节,旨在与靠背上的锁定系统配合。座椅底座座垫及其衬垫因此通常包括用于两个头枕杆的两个孔O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1,例如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靠背垫11。
这种座垫包括:
- 衬垫2,具有用于接收乘员身体部分的前表面20和用于靠在座椅框架上的后表面21、相对的侧面22、23,以及相对的端面24、25,
- 覆盖物3,至少覆盖前表面20,或者甚至全部或部分侧面22、23和/或端面24、25。
在座椅底座座垫10的情况下,衬垫2延伸:
- 纵向,通常在X方向上或相对于X方向略微倾斜(通过围绕Y轻微旋转)的方向,从位于座椅底座后边缘的第一端面24到位于座椅底座前边缘的衬垫的第二端面25,
- 宽度,横向,在Y方向上,从位于座椅底座第一侧边缘处的第一侧面22到位于座椅底座第二侧边缘处的衬垫的第二侧面23,
- 厚度,在Z方向上或相对于Z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上(通过围绕Y旋转),从后表面到前表面。
在靠背垫11的情况下,衬垫2延伸:
- 纵向,通常在Z方向上或相对于Z方向略微倾斜(通过围绕Y轻微旋转)的方向,从靠背上边缘处的第一端面24到靠背下边缘处的衬垫的第二端面25,
- 宽度,横向,在Y方向上,从靠背的第一侧边缘处的第一侧面22到靠背的第二侧边缘处的衬垫的第二侧面23,
- 厚度,在X方向上或相对于X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上(通过围绕Y旋转),从后表面到前表面。
该靠背垫包括衬垫2,该衬垫2通常被模制,特别是由发泡制品(例如聚氨酯泡沫)制成,被放置在衬垫上的覆盖物3覆盖。
覆盖物可以包括保持在衬垫上的纺织品、皮革或人造革。覆盖物通常通过其边缘保持足够的张力以防止起皱。
根据本公开,衬垫2(特别是座椅底座座垫10或靠背垫11的衬垫)包括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每个狭槽沿衬垫的两个端面24、25之间的衬垫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纵向延伸,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分别从衬垫的前表面20贯穿到后表面21。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根据方向Y在横向上将衬垫2分成三个部分,包括中心部分26、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第一侧部27处的衬垫的前表面和第二侧部28处的衬垫的前表面可以在中心部分26的水平处相对于衬垫的前表面以凸起的方式延伸。因此,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被配置为为乘员的身体部分提供横向支撑,支撑在中心部分26上。
第一狭槽F1界定在第一侧部27的内壁270和中心部分26的第一外壁260之间,并且如图3a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第二狭槽F2界定在第二侧部28的内壁280与中心部分26的第二外壁261之间。中心部分6的两个外壁260、261彼此相对,如图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外:
- 刚性的第一线部40连接到第一侧部27并且在第一狭槽F1处沿着第一侧部27的内壁270延伸,并且,
- 刚性的第二线部41连接到第二侧部28并且在第二狭槽F2处沿着第二侧部28的内壁280延伸。
根据本公开,座垫包括夹持系统5,该夹持系统5在第一外壁260处具有第一夹子系统50,被配置为可逆地固定在第一线部40上,以及在第二外壁261处具有第二夹子系统51,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线部41上。
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确保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保持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
“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保持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是指夹持系统50防止中心部分被取出,通过附接到第一线部40的第一夹子系统50和附接到第二线部41的第二夹子系统51,所述中心部分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间隙中保持阻塞。因此,衬垫被阻挡在座椅底座(或靠背)的阻尼结构(法语:“sommier”)上,无法升起以被取出。
当钩到两个线部,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分41时,这样的夹持系统有利地确保两个侧部27、28之间的中心部分的可靠保持,并且符合制造商在使用稳定性和抵抗力方面的要求。
当第一夹子系统 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时,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释放,其被配置为通过使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而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27和所述第二侧部28可拆卸,然后旨在被保持固定到座椅框架上。当两个夹子系统50、51分离时,通过将阻尼结构与座椅底座或靠背分开,可以取出被释放的中心部分。
当座垫是靠背垫时,中心部分26的移动,特别是通过折叠,使得可以使检修口Oa清晰,例如为了在靠背内添加设备,该设备可以是通风设备,按摩设备,也可以是加热设备。
当座垫是座椅底座座垫时,中心部分26的移动,特别是通过折叠,使得可以使检修口Oa清晰,并且例如为了在座椅底座内添加设备,该设备可以是通风设备,也可以是加热设备。
这些现代化操作可以有利地在车辆中实施,而无需从车辆地板上拆卸座椅。
根据图2所示的靠背垫和图4所示的座椅底座座垫的实施例,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在两个端面24、25之间纵向延伸,例如平行地,并且仅部分沿着衬垫的长度。一方面是中心部分26,另一方面是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因此可以邻接没有所述第一和第二狭槽的衬垫的端部29。端部29在Y方向上在三个部分26、27、28的宽度上延伸。
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侧部27、28以及中心部分26)邻接同一端部的事实提供了一些优点,例如:
- 与三个部分完全分开而不相互连接的配置相比,在连续乘员压力期间的强度和机械应力耐受性方面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 简化的制造,因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侧部27、28、中心部分26以及端部)可以制造为单件主体,特别是由泡沫产品制成,例如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相同的成型操作上。
然后,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是可拆卸的,一旦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然后通过折叠衬垫旨在保持固定到座椅框架上。
折叠中心部分26允许释放限定在第一侧部27的夏季内壁270和第二侧部的内壁280之间的检修口Oa,用于如图6的右上方所示的靠背,或如图6的左下方所示的座椅底座。
凹槽G可以在衬垫前表面上横向延伸,至少在中心部分26和所述端部29之间的连接区处的中心部分26的宽度上延伸。该凹槽G局部地减小了衬垫厚度,因此通过围绕凹槽G的轴线折叠,便于折叠衬垫。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部分地在衬垫的长度上纵向延伸,留下与一方面是中心部分26,另一方面是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邻接的整个所述端部29。
端部29显示了两个端面中的一个,称为第一端面24,如图2所示的靠背垫,或图4所示的座椅底座座垫。
根据图2或图4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可以向上延伸至两个端面的另一个面,称为第二端面,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通过第二端面25从一侧延伸到另一侧。
根据图2a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用于座椅底座座垫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且可以为靠背垫实施),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可以不延伸直到第二面2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邻接第二端部29bis,第二端部显示第二面25,而连接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的第三狭槽F3将中心部分26的自由端与该第二端部29a分开。
根据一个实施例,沿着第一狭槽F1延伸的第一线部40具有在第一侧部27中弯曲、包覆成型的长度部分400、401,第一侧壁27的内壁270的突出长度部分用作用于固定覆盖物和/或第一夹子系统50的挂钩装置。
同样地,沿着第二狭槽F2延伸的第二线部41具有在第二侧部28中弯曲、包覆成型的长度部分410、411,第二侧壁28的内壁280的突出长度部分用作用于固定覆盖物和/或第二夹子系统51的挂钩装置。突出的长度部分优选地沿着第一线部40的第一狭槽F1直线延伸,并且沿着第二线部41的第二狭槽F2直线延伸。
根据特别在图2或图4中示出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大致U形的相同刚性线构成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一方面由U的两个竖直分支构成,分别固定到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另一方面由中间长度42的区段形成U的水平分支,由衬垫端部29包覆成型。
根据实施例,覆盖物3至少在显示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的衬垫的长度上横向地分为:
- 第一侧覆盖物30,其适于至少覆盖衬垫的第一侧部27前表面,
- 第二侧覆盖物31,适于至少覆盖衬垫的第二侧部28的前表面,
- 中心覆盖物32,其适于覆盖衬垫的中心部分26。
这三个覆盖物30、31、32可以邻接放置在端部29上的相同的端部覆盖物。
优选地:
- 第一侧覆盖物30钩到第一线部40以将其保持在第一侧部27上的张力下,
- 第二侧覆盖物31钩到第二线部41以将其保持在第二侧部28上的张力下。
第一侧覆盖物30通过与钩在第一线部40上的边缘相对的边缘钩到框架,特别是靠背或座椅底座框架。第二侧覆盖物31通过与钩在第一线部41上的边缘相对的边缘钩到框架,特别是靠背或座椅底座框架。将第一覆盖物30钩在第一线部40上并且将第二覆盖物31钩在第二线部41上使得可以确保座垫被保持,在这种情况下,确保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被保持在座椅底座框架Cha或靠背框架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覆盖物32以可逆方式被第一线部40上的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线部41上的第二夹子系统51钩住,其被配置为确保中心覆盖物32保持在中心部分26上的张力下,所述中心部分26被阻挡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一旦中心覆盖物32因此被钩住,它防止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抬起。
中心覆盖物32被配置为在分离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之后使检修口0a清晰:首先释放中心覆盖物32以及中心部分26,然后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32被取出,特别是通过折叠,以便在两个侧部分27、28之间释放检修口Oa。
为此,夹子系统5,特别是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包括:
- - 连接到第一侧覆盖物30的一个或多个钩状型材PF,其包括钩在第一线部40上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
- 连接到第二侧覆盖物30的一个或多个钩状型材PF,其包括钩在第二线部41上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
在图3a、3b或5中,可以看出,第一钩状部分PAC1可以是型材的(第一)凹槽,特别是由钩状型材PF的弹性可变形部分构成,通过钩住它而接收线部,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一线部40,或第二线部41。
根据一个实施例:
- 第一夹子系统50包括钩状型材PF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然后钩到连接第一侧部27的第一线部40)以及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一夹持构件52,其被配置为在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与第一线部40接合的同时可逆地固定在第二钩状部分PAC2中。
- 第二夹子系统51包括钩状型材PF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然后钩到连接第二侧部28的第二线部41)以及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二夹持构件53,其被配置为在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与第二线部41接合的同时可逆地固定在第二钩状部分PAC2中。
从图3a、3b或5中可以看出,第二钩状部分PAC2可以由型材的第二凹槽构成,叠加在第一钩状部分PAC1的第一凹槽上,第二凹槽向上开口。
根据该实施例:
- 应当理解,当第一夹持构件52被夹入第二钩状部分PAC2时,第一夹子系统50附接到第一线部40,如图3a的底部所示,
- 应当理解,第一夹子系统50与第一线部40分离,以允许当第一夹持构件52与附接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分离时释放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26,如图3a的顶部所示;
- 应当理解,,当第二夹持构件53被夹入第二钩状部分PAC2时,第二夹子系统51附接到第二线部41,如图3b的底部所示,
- 应当理解,第二夹子系统51与第二线部41分离,以允许当第二夹持构件53与附接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分离时释放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26,如图3b的顶部所示;
第一夹持构件52(或第二夹持构件53)本身可以是型材,特别是具有直线截面,在其自由端具有朝向后部的钩齿。将第一钩挂构件52(或第二钩挂构件53)插入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的凹槽中,导致凹槽弹性变形,直到第一构件52(相应地第二钩挂构件的)的钩齿钩住凹槽的一个齿。凹槽弹性提供对第一钩挂构件52(相应地第二钩挂构件)的型材的支撑,以保持齿之间的接合防止第一钩挂构件52的退出。
从钩状型材PF的凹槽移除第一夹持构件52由操作者执行。为此,操作者用一只手按压打开第二钩状部分PAC2的凹槽的钩状型材PF的抓握端Ep,并用另一只手抓住第一钩挂构件52(或第二钩挂构件53)以将齿拉出,从而将钩挂构件52或53从第二钩状部分PAC2的凹槽中拉出。
根据一个实施例,衬垫2包括第一侧部27、第二侧部28和中心部分26,是将发泡制品成型而得到的模制体,特别是聚氨酯泡沫。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至少部分地分别通过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获得,特别是在模制体中。或者,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添加覆盖第一线部40的突出部分和第二线部41的突出部分的插入物来获得。在从模具中取出衬垫期间或之后取出这些插入物。
此外,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座垫的衬垫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座椅底座座垫或靠背垫。
该制造方法包括:
- /a/ 提供一个模具,其内壁限定了衬垫的前表面、后表面、侧面和端面,
- /b/ 将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插入模具中,特别是通过插入U形线,
- /c/ 在模具中注塑成型发泡制品以便包覆成型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或者甚至包覆成型U形线的中间线线部42),
- /d/ 过打开模具将已在模具中成型的产品脱模。
根据该方法,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是在/c/中成型期间,通过在/b/中预先定位两个插入件而获得的,然后撤回两个插入件以释放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以及旨在由夹持系统5夹持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插入物可以特别地由硅树脂制成并且每个都具有旨在接收第一和第二线部40、41的突出部分的凹槽。当在/d/中脱模时取出插入物。
或者,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在/d/中脱模之后通过建立两个切口以释放旨在由夹持系统5夹持的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而获得。
这两种选择也可以组合,即根据第三选项,插入件允许仅部分地形成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两个切口确保完成第一和第二狭槽F1和F2。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座框架和靠背框架、连接到座椅底座框架的座椅底座座垫10用于接收乘员身体的下部,以及连接到靠背框架的靠垫11用于容纳乘员身体的上部,尤其是参照图1所述的座椅。
根据本公开,所述座椅底座座垫10是根据本公开的座垫,和/或靠背垫11是根据本公开的座垫。
座椅底座或靠背垫包括夹持系统5,其在第一外壁260处具有第一夹子系统50,被配置为可逆地固定在第一线部40上,以及在第二外壁261处具有第二夹子系统51,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线部41上,同时确保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保持阻挡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
当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时,通过使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中心衬垫部分26被释放,其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可拆卸,然后将其固定到座椅底座或靠背座椅框架上。
座椅底座座垫10或座椅靠背垫可以进一步包括:
- 第一侧覆盖物30,其钩到第一线部40以将其保持在第一侧部27上的张力下,
- 第二侧覆盖物31,其钩到第二线部41以将其保持在第二侧部28上的张力下;
- 中心覆盖物32,其以可逆方式被第一线部40上的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线部41上的第二夹子系统51钩住,其被配置为确保中心覆盖物32保持在中心部分26上的张力下,如前所述,中心部分26被阻挡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
中心覆盖物32被配置为在分离第一和第二夹子系统50、51之后使检修口Oa清晰,释放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26,然后允许移除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26。第二侧覆盖物31通过与钩在第一线部41上的边缘相对的边缘钩到框架,特别是靠背或座椅底座框架。将第一覆盖物钩在第一线部40上并且将第二覆盖物钩在第二线部41上确保缓冲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是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在框架上的稳定性。
根据座椅的一个实施例:
- 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的第一侧部27通过覆盖所述第一侧部27的第一侧覆盖物30和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钩挂在第一线部40上而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和/或靠背框架,
- 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的第二侧部28通过覆盖所述第二侧部28的第二侧覆盖物31和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钩挂在第二线部41上而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和/或靠背框架。
根据座椅的一个实施例,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衬垫的中心部分26是可拆卸,当:
- 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一夹持构件52从连接到第一侧覆盖物30的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分离,以及
- 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一第二构件53从连接到第二侧覆盖物31的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分离。
本公开还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座椅,包括选自以下的设备:
- 加热设备Epc,包括电阻电路,
- 包括风扇,特别是电动风扇的通风设备(Epv),
- 按摩设备Epm,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动致动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公开,当中心部分26被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夹持系统5阻挡时,所述设备面向坐垫(座椅底座或靠背)的后表面定位,所述设备被配置为在中心部分被抽出时通过由中心部分留下的检修口Oa插入和抽出,同时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保持固定到座椅底座或靠背框架。
这样的设备可以简单快速地插入,而座椅仍由其框架固定。
最后,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集成在机动车辆中的现代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车辆座椅的方法,该车辆座椅通过座椅底座框架固定到车辆地板,无需从地板上拆卸座椅,并且其中对于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其中:
- /A/ 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并且取出衬垫的中心部分26以使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该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或座椅的靠背框架,
- /B/ 设备通过检修口Oa插入座椅电枢,选自电阻加热设备、按摩设备或通风设备,
- /C/ 通过由中心部分26的后表面21覆盖该设备来关闭检修口Oa,并且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附接到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以保持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阻挡在衬垫的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
分离和附接第一和第二夹子系统50、51可以涉及钩状型材PF、其第一钩状部分PAC1和其第二钩状部分PAC2,以及第一和第二钩挂构件52、53。
因此,从根据图1的座椅和图8a的横截面图(没有按摩、加热或通风设备)开始,座椅可以有利地被现代化。
在图8a中,可以看出,衬垫的中心部分26通过其后表面靠在泡沫块上,在图8b中清晰可见。
如图6底部可见的座椅底座座垫检修口Oa的开口允许取出泡沫块B,并由通风设备Epv代替。这种通风设备Epv包括一个带有涡轮的风扇和一个可以与电力线电连接的电动机。它通过检修口Oa插入并固定到座椅上。
在图10a中,可以看出,在打开靠背垫的检修口Oa之后,可以将通风设备添加到靠背。尽管被示出,通风设备Epv可以代替定位在靠背电枢或阻尼结构与靠背垫衬垫的中心部分26的后表面之间的可移除泡沫块。它通过检修口Oa插入并固定到座椅上。
在图11a中,可以看出,在打开靠背垫的检修口Oa之后,可以将按摩设备添加到靠背。
该设备包括致动器,特别是气动致动器,特别是两排致动器,其布置在靠背的高度之上。这些致动器连接到来自加压空气发生器的加压空气供应软管。它通过检修口Oa插入并固定到座椅上。
在图12a和12b中,可以看出,在打开靠背和/或座椅底座座垫的检修口Oa之后,可以将加热设备添加到靠背和/或座椅底座。加热设备可以包括具有电阻电路和电连接的加热垫,并且优选地包括两个加热垫,一个用于靠背,另一个用于座椅底座。一旦电连接与电源线电连接,就可以再次关闭检修口Oa。
优点
根据本公开的座垫的设计特别地包括可拆卸的中心部分28和两个侧部27、28-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分别连接到刚性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分41,以及被配置为当夹持系统钩到线部40、41时阻挡中心部分6的夹持系统5是有利的,因为它确保可靠地将中心部分保持在两个侧分27、28之间,符合汽车制造商在行为和使用耐用性方面的当前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座椅有利地是进化的,允许实施根据本公开的现代化方法。
可以购买具有入门级饰面的机动车辆,特别是没有加热、按摩或通风功能的座椅,然后通过添加此类设备轻松地以较低的成本对座椅进行现代化改造,同时限制了无需从车辆地板上拆卸座椅即可进行的现代化操作的劳动时间。
附图标记
- 1. 座垫
- 10. 座椅底座座垫,
- 11 靠背垫,
- 12. 头枕,
- 2. 衬垫,
- 20. 前表面,
- 21. 后表面,
- 22,23. 侧面,
- 24,25. 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 26. 中心部分,
- 260,261. 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
- 27,28. 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 270. 内壁(第一侧部),
- 280. 内壁(第二侧部),
- 3. 覆盖物,
- 30. 第一侧覆盖物(覆盖衬垫的第一侧部27),
- 31. 第二侧覆盖物(覆盖衬垫的第二侧部28),
- 32. 中心覆盖物(覆盖衬垫的中心部分26)
- 4. 线部(刚性),
- 40. 第一线部,
- 41. 第二线部,
- 5. 夹持系统,
- 50. 第一夹子系统,
- 51. 第二夹子系统,
- 52 第一钩挂构件,
- 53 第二钩挂构件,
- Cha. 座椅底座框架,
- G. 凹槽(折叠的),
- Oa. 检修口,
- Ot. 孔(用于头枕杆),
- F1,F2. 第一和第二狭槽,
- F3. 第三狭槽,
- PF. 钩状型材
- PAC1. 第一钩状部分(用于第一线部40或第二线部41),
- PAC2. 第二钩状部分(用于第一钩挂构件52或第二钩挂构件53),
- Ep. 抓握端(打开凹槽,确保由第一或第二钩挂构件构成的钩挂构件退出),
- Epv. 通风设备,
- Epm. 按摩设备,
- Epc. 加热设备。
Claims (19)
1.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1),其包括:
-衬垫(2),其具有用于接收乘员身体部分的前表面(20)和用于靠在座椅框架上的后表面(21)、相对的侧面(22、23),以及相对的端面(24、25),
-覆盖物(3),其至少覆盖前表面(20),或者甚至全部或部分侧面(22、23)和/或端面(24、25),
其特征在于,衬垫包括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每个狭槽沿衬垫的两个端面(24、25)之间的座垫的至少一个长度区段纵向延伸,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分别从衬垫的前表面(20)贯穿到后表面(21),
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将衬垫(2)沿横向分成三部分,包括中心部分(26)、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布置在中心部分(26)的两侧,第一狭槽(F1)界定在第一侧部(27)的内壁(270)与中心部分(26)的第一外壁(260)之间,第二狭槽(F2)界定在第二侧部的内壁(280)与中心部分的第二外壁(261)之间,
并且其中,连接到第一侧部(27)的刚性第一线部(40)在第一狭槽(F1)处沿着第一侧部(27)的内壁(270)延伸,以及连接到第二侧部(28)的刚性线(41)的第二部分在第二狭槽(F2)处沿着第二侧部(28)的内壁(280)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座垫包括夹持系统(5),所述夹持系统在第一外壁(260)处具有第一夹子系统(50),其被配置为可逆地固定在第一线部(40)上,并且在第二外壁(261)处具有第二夹子系统(51),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线部上,同时确保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保持阻挡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并且其中,当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时,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释放,其被配置为通过使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而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27)和所述第二侧部(28)可拆卸,然后旨在被保持固定到座椅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在两个端面(24、25)之间部分地沿着衬垫的长度纵向延伸,并且使得一方面中心部分(26),另一方面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邻接没有第一和第二狭槽(F1、F2)的衬垫的端部(29),并且其中,中心衬垫部分(26)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是可拆卸的,一旦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然后通过折叠衬垫旨在保持固定到座椅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凹槽(G)在衬垫前表面上横向延伸,至少在中心部分(26)和所述端部(29)之间的连接区处的中心部分(26)的宽度上延伸,中心部分(26)被配置为通过围绕凹槽(G)轴线折叠可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在衬垫长度上部分地纵向延伸,同时保留整个所述端部(29),一方面中心部分(26),另一方面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邻接端部(29),端部(29)显示两个端面中的一个,称为第一端面(24),并且其中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延伸至两个端面的另一个面,称为第二端面(25),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从第二端面(25)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
-沿着第一狭槽(F1)延伸的第一线部(40)具有长度部分(400、401)、弯曲的、包覆成型在第一侧部(27)中,并且第一侧壁(27)的内壁(270)的突出长度部分用作用于固定覆盖物和/或第一夹子系统(50)的挂钩装置,
-沿着第二狭槽(F2)延伸的第二线部(41)具有长度部分(410、411)、弯曲的、包覆成型在第二侧部(28)中,并且第二侧部(28)的内壁(280)的突出长度部分用作用于固定覆盖物和/或第二夹子系统(51)的挂钩装置。
6.单独根据权利要求2或与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结合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具有大致U形的相同刚性线构成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一方面由U的两个竖直分支构成,分别固定到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另一方面由中间长度(42)的区段形成U的水平分支,由衬垫端部包覆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覆盖物(3)至少在显示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的衬垫的长度上横向地分为:
-第一侧覆盖物(30),其适于至少覆盖衬垫的第一侧部(27)的前表面,
-第二侧覆盖物(31),其适于至少覆盖衬垫的第二侧部(28)的前表面,
-中心覆盖物(32),其适于覆盖衬垫的中心部分(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
-第一侧覆盖物(30)钩到第一线部(40)以将其保持在第一侧部(27)上的张力下,
-第二侧覆盖物(31)钩到第二线部(41)以将其保持在第二侧部(28)上的张力下,
-中心覆盖物(32)以可逆方式被第一线部(40)上的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线部(41)上的第二夹子系统(51)钩住,其被配置为确保中心覆盖物(32)保持在中心部分(26)上的张力下,所述中心部分(26)被阻挡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并且其中,中心覆盖物(32)被配置为在分离第一和第二夹子系统(50、51)之后使检修口(Oa)清晰,释放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26),然后允许移除中心覆盖物(32)和中心部分(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
-连接到第一侧覆盖物(30)的一个或多个钩状型材(PF)包括钩在第一线部(40)上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
-连接到第二侧覆盖物(30)的一个或多个钩状型材(PF)包括钩在第二线部(41)上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
-第一夹子系统(50)包括钩状型材(PF)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以及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一夹持构件(52),其被配置为在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与第一线部(40)连接的同时可逆地固定在第二钩状部分(PAC2)中,
-第二夹子系统(51)包括钩状型材(PF)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以及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二夹持构件(53),其被配置为在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与第二线部(41)连接的同时可逆地固定在第二钩状部分(PAC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部(27)处的衬垫的前表面和第二侧部(28)处的衬垫的前表面相对于中心部分(26)处的衬垫的前表面突出地凸起延伸,并且使得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被配置为向承载在中心部分(26)上的乘员的身体部分提供横向支撑。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衬垫(2)包括第一侧部(27)、第二侧部(28)和中心部分(26),是将发泡制品成型而得到的模制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垫,其特征在于,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至少部分地分别通过模制体中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获得。
14.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底座框架和靠背框架、连接到座椅底座框架的座椅底座座垫(10)以及连接到靠背框架的靠背垫(11),座椅底座座垫用于接收乘员身体的下部,靠背垫适用于接收乘员身体的上部,并且其中,所述座椅底座座垫(10)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和/或所述靠背垫(11)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座垫、座椅底座或靠背的所述中心部分(26)包括夹持系统(5),所述夹持系统在第一外壁(260)处具有第一夹子系统(50),其被配置为可逆地固定在第一线部(40)上,并且在第二外壁(261)处具有第二夹子系统(51),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线部(41)上,同时确保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保持阻挡在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并且其中,当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时,通过使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中心衬垫部分(26)被释放,其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可拆卸,然后将其固定到座椅底座或靠背座椅框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其实现了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并且其中:
-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的第一侧部(27)通过第一侧覆盖物(30)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和/或靠背框架,覆盖所述第一侧部(27),以及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钩在第一线部(40)上,
-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的第二侧部(28)通过第二侧覆盖物(31)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和/或靠背框架,覆盖所述第二侧部(28),以及钩状型材(PF)的第一钩状部分(PAC1)钩在第二线部(41)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其实现了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其中,一旦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一夹持构件(52)从连接到第一侧覆盖物(30)的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分离并且连接到中心覆盖物(32)的第二夹持构件(53)从连接到第二侧覆盖物(31)的钩状型材的第二钩状部分(PAC2)分离,则座椅底座座垫和/或靠背垫的衬垫的中心部分(26)是可拆卸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包括选自以下的设备:
-包括电阻电路的加热设备(Epc),
-包括风扇的通风设备(Epv),
-包括致动器的按摩设备(Epm),
当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阻挡时,所述设备面向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的后表面定位,所述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中心部分在退出时留下的检修口(Oa)插入和退出,同时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保持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或靠背框架。
18.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的衬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a/提供一个模具,其内壁限定了衬垫的前表面(20)、后表面(21)、侧面(22、23)和端面(24、25),
-/b/将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插入模具中,
-/c/在模具中注塑成型发泡制品以便包覆成型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d/通过打开模具将已在模具中成型的产品脱模,
并且其中,获得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
-根据第一选项,在/c/中成型期间,通过在/b/中预先定位两个插入件,然后撤回两个插入件以释放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以及旨在由夹持系统(5)夹持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根据第二选项,在/d/中脱模后,通过建立两个切口以释放旨在由夹持系统(5)夹持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或者,
-根据第三选项,通过组合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插入件允许仅部分地形成第一狭槽(F1)和第二狭槽(F2),两个切口确保完成第一和第二狭槽(F1和F2)。
19.使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现代化的方法,车辆座椅集成在机动车辆中,通过座椅底座框架固定到车辆地板上,无需从地板上拆下座椅,对于座椅底座座垫(10)和/或靠背垫(11),其中:
-/A/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与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离,并且取出衬垫的中心部分(26)以使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的检修口(Oa)清晰,该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固定到座椅底座框架或座椅的靠背框架,
-/B/设备通过检修口(Oa)插入座椅电枢,所述设备选自电阻加热设备(Epc)、按摩设备(Epm)或通风设备(Epv),
-/C/通过由中心部分(26)的后表面(21)覆盖该设备来关闭检修口(Oa),并且第一夹子系统(50)和第二夹子系统(51)分别附接到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以保持衬垫的中心部分(26)被阻挡在衬垫的第一侧部(27)和第二侧部(28)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2012021A FR3116483B1 (fr) | 2020-11-23 | 2020-11-23 | Coussin pour siège de véhicule, |
FR2012021 | 2020-11-2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23890A true CN114523890A (zh) | 2022-05-24 |
Family
ID=7603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93099.2A Pending CN114523890A (zh) | 2020-11-23 | 2021-11-23 |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001005B1 (zh) |
CN (1) | CN114523890A (zh) |
FR (1) | FR3116483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43468A1 (fr) * | 2022-12-14 | 2024-06-21 | Safran Seats | Coussin de siège muni d'une partie centrale amovib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554084C3 (de) | 1966-11-29 | 1975-04-24 | Recaro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 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
US5986221A (en) * | 1996-12-19 | 1999-11-16 |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 Membrane seat weight sensor |
FR2833899B1 (fr) | 2001-12-21 | 2004-02-20 | Cera | Siege en mousse a revetement amovibl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JP4300478B2 (ja) * | 2004-03-25 | 2009-07-2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着座センサ |
FR2911821B1 (fr) | 2007-01-26 | 2009-04-17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Element de siege de vehicule, garnitu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coiff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de vehicule |
JP5655537B2 (ja) | 2010-12-15 | 2015-01-2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930682B2 (ja) * | 2011-11-30 | 2016-06-08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座席装置 |
LU92957B1 (en) * | 2016-01-25 | 2017-08-07 | Iee Sa | Capacitive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ensor with load-dependent antenna area |
DE202019104372U1 (de) * | 2019-08-08 | 2020-11-10 |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Fahrzeugsitz |
-
2020
- 2020-11-23 FR FR2012021A patent/FR3116483B1/fr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1-15 EP EP21208330.7A patent/EP4001005B1/fr active Active
- 2021-11-23 CN CN202111393099.2A patent/CN114523890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116483A1 (fr) | 2022-05-27 |
EP4001005B1 (fr) | 2023-09-20 |
FR3116483B1 (fr) | 2022-11-04 |
EP4001005A1 (fr) | 2022-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86818B2 (en) | Dual suspension seating assembly | |
CN108621886B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CN111469730B (zh) | 用于模块化车辆座椅等的车辆座椅衬垫托架组件 | |
US20090066142A1 (en) | Automobile Vehicle Passenger Sea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Vehicle Passenger Seat | |
EP1725431A2 (en) | Frame or mesh mounted system for attaching a trim set to a mesh material surface | |
CN110549926B (zh) | 具有用于头枕的承载模块的靠背以及座椅 | |
EP3020600B1 (en) | Vehicle seat | |
US20090295205A1 (en) | Removeable Car Seat Cover | |
CN108058628A (zh) |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 |
US20120261967A1 (en) | Motor-vehicle headrest | |
CN114523890A (zh) |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垫 | |
CN104379412B (zh) | 具有安全带带扣的车辆座椅 | |
JP2013023140A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111516567A (zh) | Epp座椅靠背托架 | |
CN102991386A (zh) | 座椅面料的安装结构 | |
JP6953254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そのシート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 |
EP3838663A1 (en) | Vehicle bench seat cushion | |
US20240217411A1 (en) | Modular squab cushion comprising a modular lateral bolster, and seat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cushion and such a bolster | |
US20250107626A1 (en) | Modular squab cushion, and seat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cushion | |
KR20220019938A (ko) |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의 높이 조절 장치 | |
US20240181941A1 (en) | Covering for a fastenin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 |
EP0670126A1 (en) | One-piece frame of a seatback adjustable in height | |
US20230202366A1 (en) | Modular seat with cable tensioning system | |
CN106660512B (zh) | 包括用于安全带的织带引导件的机动车辆座椅 | |
CN114056208A (zh) | 车辆用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