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520713B -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0713B
CN114520713B CN202011310355.2A CN202011310355A CN114520713B CN 114520713 B CN114520713 B CN 114520713B CN 202011310355 A CN202011310355 A CN 202011310355A CN 114520713 B CN114520713 B CN 114520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moving speed
detection period
channel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03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0713A (zh
Inventor
许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03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0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0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0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包括: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为终端相对基站的移动速度;基站根据移动速度确定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基站根据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基站与终端根据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设备及介质,使得基站能够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来调整信道探测周期,实现了小区资源的自适应调整,提升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5G通信系统中,使用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来估计不同频段的上行信道质量。基站侧的调度器可以根据“上行信道状态估计”,将瞬时信道状态好的那些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分配给终端(user equipment,UE)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传输参数(如:瞬时数据速率),以及用于“上行频率选择性调度”。
在当前的通信协议中,给出了每种配置下的每个系统帧内可用于发送SRS的子帧集合,目前每个帧至少配置一个SRS符号,在最差的情况下(每个子帧都有SRS传输),SRS会占用大约7%(1/14)的开销。然而,在某些低速场景并不需要这么频繁的进行SRS探测,造成频谱浪费,而业务量大时带宽资源紧张。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用于实现电子束束斑的测量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包括: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该移动速度为该终端相对该基站的移动速度;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确定该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该基站根据该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该基站与该终端根据该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
本实施例中,基站与终端根据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从而使得基站能够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来调整信道探测周期,实现了小区资源的自适应调整,提升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确定该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包括:当该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该基站缩短该信道探测周期;当该移动速度小于该预设值时,该基站延长该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终端移动速度较快时,与基站间通信的信道条件变化较大,此时缩短信道探测的周期,从而适应终端的运动情况,终端处于低速运动的场景时,终端与基站间通信的信道条件变化较小,不需要频繁的进行信道质量的探测。则此时延长信道探测的周期,从而节省低速场景下的频谱资源。
可选地,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确定该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包括:该基站在目标帧中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符号,该目标帧为该基站与该终端通信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帧;该基站缩短该信道探测周期,包括:减少该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该基站延长该信道探测周期,包括:增加该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本实施例中,当基站需要调整信道探测周期时,调节包含有SRS符号的目标帧之间的间隔,从而在SRS场景下实现了信道探测周期的调整。
可选地,该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之前,还包括:该基站获取该终端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确定该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包括: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调整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该基站根据该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包括:该基站根据该更新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基于原有的信道探测周期进行缩短或延长,从而在基站与终端通信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周期的调整,从而提升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调整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包括:该基站根据该移动速度缩短或延长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该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最新确定的更新信道探测周期较之前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有所不同,因此,基站需要根据所确定的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基站与终端根据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
可选地,该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包括:该基站根据该终端的移动方向与该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相对基站移动的过程中,基站和终端移动方向的夹角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根据该夹角的变化情况,可以获取到终端的移动速度。
可选地,该基站根据该终端的移动方向与该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包括:该基站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获取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基站即可获得终端的移动速度。
可选地,该基站与该终端之间采用时分双工TDD通信,则该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包括:该基站获取不同时刻的目标波束,该目标波束为经过波束赋形后该基站指向该终端的波束;该基站根据不同时刻该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相对基站静止不动,则在不同时刻,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波束相同。从而基站可以通过相同的波束赋形判断当前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同理,若终端相对基站运动,则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波束并不相同,基站通过比对两个波束的相关性,来判断终端的运动速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该移动速度为该终端相对该基站的移动速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移动速度确定该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
重配单元,用于根据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该基站与该终端根据该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还用于:
当该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缩短该信道探测周期;
当该移动速度小于该预设值时,延长该信道探测周期。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还用于:
在目标帧中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符号,该目标帧为该基站与该终端通信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帧;
该确定单元,还用于:
减少该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或者,
增加该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该终端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
该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该移动速度调整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该重配单元,还用于:
根据该更新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该移动速度缩短或延长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该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还用于:
根据该终端的移动方向与该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还用于: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获取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可选地,该基站与该终端之间采用时分双工TDD通信,该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不同时刻的目标波束,该目标波束为经过波束赋形后该基站指向该终端的波束;
根据不同时刻该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参阅前述第一方面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所应用系统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用于实现信道探测周期配置的灵活调整,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当前的5G通信系统中,使用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来估计不同频段的上行信道质量。基站侧的调度器可以根据“上行信道状态估计”,将瞬时信道状态好的那些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分配给终端(user equipment,UE)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传输参数(如:瞬时数据速率),以及用于“上行频率选择性调度”。
在当前系统中,一个小区内可用于发送SRS的子帧号的集合是通过IE:探测Sounding的小区级资源配置字段SoundingRS-UL-ConfigCommon的srs-SubframeConfig字段来配置,这是一个小区级的配置。srs-SubframeConfig与36.211的T Table 5.5.3.3-2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特定于单元的配置103可分为101和102两种情况,其中,101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下的协议栈Table的示意图,102为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下的协议栈Table的示意图,与协议中的这个Table相比,在最后添加了1列,给出了每种配置下的每个系统帧内可用于发送SRS的子帧集合。
由此可见,目前每个帧至少配置一个SRS符号,在最差的情况下(每个子帧都有SRS传输),SRS会占用大约7%(1/14,即每帧14个符号中的一个)的开销。然而,在某些低速场景并不需要这么频繁的进行SRS探测,造成频谱浪费,而业务量大时带宽资源紧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来调节信道探测周期,从而能够根据小区的状态自适应调整分配给SRS的小区资源,提升频谱利用率。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201、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移动速度为终端相对基站的移动速度。具体工作过程中,基站可以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在时分双工的工作场景下,也可以通过波束方向来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为便于理解,以下分别结合附图对此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站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终端为移动终端,具体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如图3所示,在终端301相对基站302移动的过程中,例如从图3中的a点移动到b点,基站302和终端301移动方向的夹角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通过多普勒频偏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的方法为:
基站根据终端的移动方向与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通过终端的移动方向与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在上述公式中,其中f为基站中心频点,c为光速,v为终端移动速度,θ为基站和终端移动方向的夹角,fd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
从而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求得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v。
二、基站通过波束方向来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TDD场景下,还可以通过波束方向来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如图4所示,具体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401、基站获取不同时刻的目标波束。
本实施例中,目标波束为经过波束赋形后基站指向终端的波束。在5G通信场景下,为了提高信道容量,基站和终端都使用多根天线,在收发之间构成多个信道的天线系统,通过多进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方式进行通信,在此过程中,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波束需要经过波束赋形。
402、基站根据不同时刻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确定终端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相对基站静止不动,则在不同时刻,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波束相同。从而基站可以通过相同的波束赋形判断当前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同理,若终端相对基站运动,则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波束并不相同,基站通过比对两个波束的相关性,来判断终端的运动速度。例如,每间隔预设时间段获取前后两个时刻的波束赋形情况,该两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越大,说明终端运动的速度越慢,反之若该两个波束之间的相关性越小,说明终端运动的速度越快。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401至402所述的方式,在TDD场景下通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了终端移动速度的判断。
通过上述图3或图4所式的方式,基站确定了终端的移动速度,基于该移动速度,进一步执行后续步骤。
202、基站根据移动速度确定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确定信道探测周期,从而实现了对信道探测周期的动态调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基站根据移动速度确定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的具体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501、当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基站缩短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该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当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说明当前终端移动速度较快,与基站间通信的信道条件变化较大,此时需要缩短信道探测的周期,从而适应终端的运动情况。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使用SRS来估计信道质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每个通过SRS符号来进行信道质量探测的周期构成一个信道探测的周期,即SRS周期,当基站检测到当前终端移动速度较快时,缩短该SRS周期以适应当前工作情况的变化。
具体地,SRS周期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基站在目标帧中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符号,目标帧为基站与终端通信周期中的至少一个帧。则当基站需要缩短信道探测周期时,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减少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本实施例中,例如,当前信道探测周期为每3帧配置一个SRS符号,当基站需要缩短信道探测周期时,调整为每2帧配置一个SRS符号,从而缩短了信道探测周期。从而使得终端在相对基站快速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更频繁地执行信道质量的探测。
502、当移动速度小于预设值时,基站延长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该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当移动速度小于预设值时,说明当前终端移动速度较慢,终端处于低速运动的场景,此时终端与基站间通信的信道条件变化较小,不需要频繁的进行信道质量的探测。则此时需要延长信道探测的周期,从而节省低速场景下的频谱资源。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使用SRS来估计信道质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每个通过SRS符号来进行信道质量探测的周期构成一个信道探测的周期,即SRS周期,当基站检测到当前终端移动速度较慢时,通过延长该SRS周期提升低速场景下的频谱利用率,从而实现了SRS小区资源的自适应调整。
具体地,SRS周期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基站在目标帧中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符号,目标帧为基站与终端通信周期中的至少一个帧。则当基站需要延长信道探测周期时,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增加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本实施例中,例如,当前信道探测周期为每2帧配置一个SRS符号,当基站需要延长信道探测周期时,调整为每3帧配置一个SRS符号,从而延长了信道探测周期。从而使得在终端低速运动的场景下降低了信道质量探测的频率,提升了频谱利用率,节约了频谱资源。
经过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基站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确定了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此时,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
203、基站根据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基站与终端根据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在基站侧和终端侧实现了统一。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包括: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为终端相对基站的移动速度;基站根据移动速度确定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基站根据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基站与终端根据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从而使得基站能够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来调整信道探测周期,实现了小区资源的自适应调整,提升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基站对信道探测周期,是基于原有的信道探测周期进行缩短或延长,从而在基站与终端通信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周期的调整,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提供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详细工作方案。
请参阅图6,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601、基站获取终端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可以为尚未经本申请所提供方法调整的信道探测周期,也可以是经过本申请所提供方法调整的一个信道探测周期,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602、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本步骤可参阅上述步骤202,此处不再赘述。
603、基站根据移动速度调整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移动速度调整初始信道探测周期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基站根据移动速度缩短或延长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具体地,当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基站缩短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相较于之前的周期更加短的更新信道探测周期。当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预设值时,基站延长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相较于之前的周期更加长的更新信道探测周期。可选地,基站对周期进行延长和缩短的具体方式可参阅前述关于图5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604、基站根据更新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最新确定的更新信道探测周期较之前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有所不同,因此,基站需要根据所确定的信道探测周期重配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基站与终端根据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在基站侧和终端侧实现了统一。从而完成了对信道探测周期的更新。在基站与终端通信的过程中,持续地循环执行上述方法,从而实现了信道探测周期的动态调整。
从硬件结构上来描述,上述方法可以由一个实体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实体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实体设备内的一个逻辑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图7中的电子设备来实现。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播放终端或解析终端,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线路702,存储器7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04。
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服务器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7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7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7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7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计费管理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706。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7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706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7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服务器、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7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电子设备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单元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8,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该移动速度为该终端相对该基站的移动速度;
确定单元802,用于根据该获取单元801获取的该移动速度确定该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
重配单元803,用于根据该确定单元802确定的该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该基站与该终端根据该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802,还用于:
当该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缩短该信道探测周期;
当该移动速度小于该预设值时,延长该信道探测周期。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802,还用于:
在目标帧中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符号,该目标帧为该基站与该终端通信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帧;
该确定单元802,还用于:
减少该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或者,
增加该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801,还用于:
获取该终端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
该确定单元802,还用于:
根据该移动速度调整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该重配单元803,还用于:
根据该更新信道探测周期重配该终端的用户周期。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802,还用于:
根据该移动速度缩短或延长该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该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801还用于:
根据该终端的移动方向与该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801,还用于: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获取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可选地,该基站与该终端之间采用时分双工TDD通信,该获取单元801,还用于:
获取不同时刻的目标波束,该目标波束为经过波束赋形后该基站指向该终端的波束;
根据不同时刻该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确定该终端的该移动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中“至少一项(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中认为“A和/或B”包括单独A,单独B,和A+B。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模块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获取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终端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为经过所述基站调整的一个信道探测周期;
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所述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相对所述基站的移动速度;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采用时分双工TDD通信,则所述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包括:所述基站每间隔预设时间段获取不同时刻的目标波束,所述目标波束为经过波束赋形后所述基站指向所述终端的波束;所述基站根据不同时刻所述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速度,其中,不同时刻所述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越大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越快,不同时刻所述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越小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越慢;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调整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与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是不相同的;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重配所述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包括:
当所述移动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基站缩短所述信道探测周期;
当所述移动速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基站延长所述信道探测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终端的信道探测周期,包括:
所述基站在目标帧中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符号,所述目标帧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通信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帧;
所述基站缩短所述信道探测周期,包括:
减少所述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所述基站延长所述信道探测周期,包括:
增加所述目标帧之间间隔的帧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调整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缩短或延长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基站的夹角变化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速度,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计算多普勒频偏获取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速度。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初始信道探测周期,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为经过所述基站调整的一个信道探测周期;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所述移动速度为所述终端相对所述基站的移动速度;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段获取不同时刻的目标波束,所述目标波束为经过波束赋形后所述基站指向所述终端的波束;根据不同时刻所述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速度,其中,不同时刻所述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越大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越快,不同时刻所述目标波束之间的相关性越小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越慢;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移动速度调整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得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与所述初始信道探测周期是不相同的;
重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重配所述终端的用户周期,以使得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信道探测周期确定信道质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310355.2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520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0355.2A CN11452071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0355.2A CN11452071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713A CN114520713A (zh) 2022-05-20
CN114520713B true CN114520713B (zh) 2024-03-01

Family

ID=8159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0355.2A Active CN11452071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0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3052A (zh) * 2022-08-25 202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通信管理方法、网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896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85915A (zh) * 2012-05-02 2012-09-1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2934382A (zh) * 2010-06-04 2013-02-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基于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触发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控制发送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的上行发送功率的方法
EP2566265A1 (en) * 2010-04-29 2013-03-06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eriodically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3079217A (zh) * 2012-12-27 2013-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79666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41145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反馈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24339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的小区搜索、小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933620A (zh) * 2017-05-23 2018-12-0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10768768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224762A (zh) * 2018-11-26 2020-06-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416693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11918400A (zh) * 2019-05-07 2020-11-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rs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896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2566265A1 (en) * 2010-04-29 2013-03-06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eriodically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2934382A (zh) * 2010-06-04 2013-02-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基于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触发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控制发送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的上行发送功率的方法
CN103179666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685915A (zh) * 2012-05-02 2012-09-1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3079217A (zh) * 2012-12-27 2013-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1145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反馈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24339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中的小区搜索、小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933620A (zh) * 2017-05-23 2018-12-0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10768768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224762A (zh) * 2018-11-26 2020-06-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416693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11918400A (zh) * 2019-05-07 2020-11-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rs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713A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665759B2 (ja) Pusch伝送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14556801B (zh) 资源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US11196501B2 (en) Codebook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763944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dynamically adjusted beam set,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11866959B (zh) 波束失败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93179A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4383905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rank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297291A1 (en)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65542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1244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520713B (zh) 一种信道探测周期配置方法、基站、设备、及介质
US20240275551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A3056005C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336339B2 (e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3938902A (zh) 小区选择方法和装置
US20250039723A1 (en) CSI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US20240284230A1 (en) Channel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08199989A (zh) 调度方法及装置、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和存储介质
EP4383622A1 (en) Feedback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4518390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resource use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dium
US20250227697A1 (en) Dci parsing method, dynamic waveform switching determining method, uplink receiving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08366429B (zh) 一种上下行时隙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7917906A (zh) 感知配置方法、感知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感知设备
WO2024078440A1 (zh)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539670A (ja) 参照信号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