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517582B - 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7582B
CN114517582B CN202011299073.7A CN202011299073A CN114517582B CN 114517582 B CN114517582 B CN 114517582B CN 202011299073 A CN202011299073 A CN 202011299073A CN 114517582 B CN114517582 B CN 114517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ab
distance
hinge structur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90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7582A (zh
Inventor
邓彪
陈添明
田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90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75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557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2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7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7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7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7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45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with b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7/00Fire-fighting l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3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mounted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Manually-movable jib-cranes for use in workshops; Floating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2Luff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2Luffing gear
    • B66C23/821Bracing equipment for boo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4Slewing gea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700/00Cranes
    • B66C2700/03Cranes with arms or jibs; Multiple cr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包括车体、转台、臂架及变幅机构;车体上装有位于驾驶室后方的回转总成;转台安装于回转总成上,转台包括铰接臂,铰接臂能够回转至驾驶室的上方,铰接臂上设有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结构,第一铰接结构和第二铰接结构中至少一者相对于转台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驾驶室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铰接结构与臂架的端部铰接,第二铰接结构与变幅机构的一端铰接,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臂架的中部铰接。本发明基于对转台的偏心设置,可使得臂架随同铰接臂回转至驾驶室的上方,实现对驾驶室上方的空余空间的有效利用,大幅度增加了臂架的布置长度,可有效降低臂架的倾翻力矩,增强了臂架的作业能力。

Description

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业机械是装备工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土石施工、路面养护、起重装卸作业等,从而作业机械按照类别可分为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压实机械等。
对于需要回转作业的作业机械而言,转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转台的上部与臂架的端部铰接,转台的下部与回转支承结构固定,回转支承结构则安装于固定转塔上。在回转作业时,转台及回转支承结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转塔在水平面上回转,从而可使得臂架的末端到达不同作业位置。与此同时,转台的上部还铰接变幅机构的固定端,变幅机构的伸缩端铰接于臂架上,从而可通过控制变幅机构的伸缩来改变臂架的俯仰角度。
如图1所示,现有的转台通常包括底板101与侧板102,侧板102安装于底板101上,在侧板102上设置用于与臂架的一端相铰接的臂架铰接孔103,及设置用于与变幅机构的固定端相铰接的变幅机构铰接孔104,并在侧板102上焊装有用于连接底板101的前封板105。
然而,上述转台结构设计不合理,臂架铰接孔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过小,而在将臂架铰接孔相对于回转轴线以较大的偏心距离设置时,前封板与底板之间连接处的受力将发生恶化。对于现有的作业机械而言,在其驾驶室上方具有较大的空余空间,而现有的转台结构难以对该空余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导致臂架的可布长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的转台偏心距过小,难以充分利用作业机械的驾驶室上方的空余空间,导致臂架的可布长度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车体、转台、臂架及变幅机构;所述车体上装有位于驾驶室后方的回转总成;所述转台安装于所述回转总成上,所述转台包括铰接臂,所述铰接臂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台的回转轴线回转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所述铰接臂上设有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结构,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和所述第二铰接结构中至少一者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臂架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结构与所述变幅机构的一端铰接,所述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臂架的中部铰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置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铰接臂包括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靠近所述回转轴线设置,所述第一臂段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回转轴线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二臂段的一端;所述第一臂段与所述第二臂段设置呈钝角,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臂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段与所述第二臂段的结合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转台包括回转座,所述回转座安装于所述回转总成上,所述铰接臂安装于所述回转座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回转座包括支撑座与支撑臂;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回转总成的回转支承结构上;所述支撑臂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臂能够回转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所述铰接臂安装于所述支撑臂上,并沿所述支撑臂的长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臂可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回转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支撑臂呈水平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与塔筒,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结构上,所述塔筒的下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塔筒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所述塔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穿管口与检修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穿管口,所述第二穿管口处于所述塔筒所在的区域内;和/或,所述铰接臂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封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彼此间隔且并排布置,所述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支撑座的底座为底板,所述支撑臂为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通过设置转台上的铰接臂可回转至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的上方,并设置铰接臂上的至少一个铰接结构相对于转台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驾驶室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则在铰接臂回转的过程中,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结构当中的至少一个可位于驾驶室的上方或前方,并相对于回转轴线具有较大的偏心距离,在将作业机械的臂架与铰接臂相铰接时,臂架可随同铰接臂回转至驾驶室的上方,从而实现对驾驶室上方的空余空间的有效利用,大幅度增加了臂架的布置长度,同时可有效降低臂架的倾翻力矩,增强了臂架的作业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作业机械上臂架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作业机械上臂架处于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转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转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铰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底板; 102:侧板; 103:臂架铰接孔;
104:变幅机构铰接孔; 105:前封板; 1:车体;
2:转台; 3:回转总成; 4:驾驶室;
5:臂架; 21:支撑座; 211:底座;
212:塔筒; 22:支撑臂; 23:铰接臂;
231:第一铰接结构; 232:第二铰接结构; 233:第一侧板;
234:第二侧板; 235:封板; 6:变幅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2-图6描述本发明的作业机械。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车体1、转台2、臂架5及变幅机构6;车体1上装有位于驾驶室4后方的回转总成3;转台2安装于回转总成3上,转台2包括铰接臂23,铰接臂23可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铰接臂23上设有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第一铰接结构231和/或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铰接结构231与臂架5的端部铰接,第二铰接结构232与变幅机构6的一端铰接,变幅机构6的另一端与臂架5的中部铰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台2上的铰接臂23可回转至作业机械的驾驶室4的上方,并设置铰接臂23上的至少一个铰接结构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则在铰接臂23回转的过程中,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当中的至少一个可位于驾驶室4的上方或前方,并相对于回转轴线具有较大的偏心距离,在将作业机械的臂架5与铰接臂23相铰接时,臂架5可随同铰接臂23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可实现对驾驶室4上方的空余空间的有效利用,大幅度增加了臂架5的布置长度,同时可有效降低臂架5的倾翻力矩,增强了臂架5的作业能力。
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作业机械可以为能够进行回转作业的起重机、混凝土泵车、起吊车及消防车等,可在这些作业机械的回转总成上安装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台。
本实施例所示的铰接臂23既可呈水平设置,又可呈倾斜设置;在铰接臂23呈水平设置的情况下,铰接臂23整体设置的高度应高于驾驶室4的顶部;在铰接臂23呈倾斜设置的情况下,可设置铰接臂23靠近回转轴线的一端的设置高度低于驾驶室4的顶部,铰接臂23远离回转轴线的一端能够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或者,设置铰接臂23在呈倾斜设置时的整体高度均高于驾驶室4的顶部。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铰接结构231、第二铰接结构232均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铰接孔、销轴等,在此可不作具体限定。对于现有的作业机械而言,铰接臂上的其中一个铰接结构与臂架的端部铰接,另一个铰接结构与变幅机构的一端铰接,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臂架的中部铰接,但是,根据对臂架的安装布置,通常相对于转台的旋转中心具有较大偏心距离的铰接结构与臂架的端部铰接,从而本实施例不特别指明第一铰接结构与臂架的一端铰接,第二铰接结构与变幅机构铰接,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结构的位置可根据实际与臂架的安装情况进行确定,即在确定其中一个铰接结构为与臂架的一端相铰接的第一铰接结构时,第二铰接结构必然位于第一铰接结构与转台的回转轴线之间,同样地,在确定其中一个铰接结构为与臂架的一端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结构时,第一铰接结构必然位于第二铰接结构与转台的回转轴线之间。
如图2所示,以第一铰接结构231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1大于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2为例,对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的布置位置进行具体说明,其中,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以D3表示,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以D4表示。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铰接结构231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1大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3,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2小于或等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3。由此,在铰接臂23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时,第一铰接结构231分布于驾驶室4的正上方或前方,第二铰接结构232分布于驾驶室4的后方。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1与D2均大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3,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1与D2均小于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4。由此,在铰接臂23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时,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均分布于驾驶室4的正上方。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铰接结构231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1大于或等于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4,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2小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3,或者,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2大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3,且小于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4。由此,在铰接臂23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时,第一铰接结构231分布于驾驶室4的前方,第二铰接结构232分布于驾驶室4的正上方或后方。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D1与D2均大于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D4。由此,在铰接臂23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时,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均分布于驾驶室4的前方。
在此,通过如上对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的布置方案,可使得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两者当中至少有一个分布于驾驶室4的上方或前方,从而在将作业机械的臂架5的一端与第一铰接结构231相铰接,将第二铰接结构232与变幅机构的一端相铰接,并将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臂架5的中部相铰接后,在铰接臂23相对于回转轴线回转的过程中,臂架5可随同铰接臂23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不仅能够大幅度增加臂架5的布置空间,确保臂架5的布置有效长度,还可有效降低臂架5的倾翻力矩,增强了臂架5的作业能力。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铰接结构231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第二铰接结构232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第一铰接结构231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二铰接结构232设置的高度。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适应于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位置设置,本实施例可设置铰接臂23包括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第一臂段的一端靠近回转轴线设置,第一臂段的另一端远离回转轴线设置,并连接第二臂段的一端;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设置呈钝角,第一铰接结构231设置于第二臂段的另一端,第二铰接结构232设置于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的结合部。
在此,基于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的相对位置设置,可将第一铰接结构231与臂架5的一端相铰接,将第二铰接结构232与变幅机构的一端相铰接,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臂架5的中部铰接,以便于变幅机构对臂架5较好地施加驱动力,从而改变臂架5的俯仰角度。
由于臂架5通常包括多个臂段,可设置为从首端到末端依次连接的第一臂、第二臂,…,第N臂,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在此,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一臂的首端相铰接,第二铰接结构232与变幅机构的一端铰接,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臂的中部铰接,其中,变幅机构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液压油缸。
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改进,为了较好地在铰接臂23上设置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并为第一臂及变幅机构的偏摆提供避让空间,本实施例所示的铰接臂23包括第一侧板233、第二侧板234及封板235,第一侧板233与第二侧板234彼此间隔且并排布置,封板235连接于第一侧板233与第二侧板234之间。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封板235设置有两块,其中一块封板235位于铰接臂23的第一臂段,另一块封板235位于铰接臂23的第二臂段,如此可确保铰接臂23达到较好的机械强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转台2回转座,回转座安装于回转总成3上,铰接臂23安装于回转座上,其中,回转座可以为圆柱台、竖直支架等结构,以实现铰接臂23与回转总成3之间的连接。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回转座包括支撑座21与支撑臂22;支撑座21安装于回转总成3的回转支承结构上;支撑臂22安装于支撑座21上,支撑臂22可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铰接臂23安装于支撑臂22上,并沿支撑臂22的长度方向排布。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将转台2的支撑座21与回转总成相连接,并在支撑座21上安装可转动至作业机械的驾驶室4上方的支撑臂22,则基于支撑座21对支撑臂22提供高强度的机械支撑,确保了转台2的机械强度,使得转台2能够达到较大的偏心距离,从而在将铰接臂23安装于支撑臂22上时,基于铰接臂23上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的位置设置,可使得与铰接臂23相连接的臂架5能够布置于驾驶室4的上方,以充分利用驾驶室4上方的空余空间,可有效增长臂架5的可布长度。
如图4与图5所示,为了确保转台2能够达到较大的偏心距离,本实施例将支撑臂22的第一端安装于支撑座21上,支撑臂22的第二端相对于转台2的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驾驶室4的后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在此,可具体设置支撑臂22的第二端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小于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支撑臂22相对于回转轴线在进行回转时,支撑臂22的第二端可回转至驾驶室4的正上方;另外,还可设置支撑臂22的第二端相对于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驾驶室4的前端与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支撑臂22相对于回转轴线在进行回转时,支撑臂22的第二端可回转至驾驶室4的前方。
如图2与图3所示,为了防止支撑臂22在回转的过程中与驾驶室4相干涉,本实施例设置支撑臂22的第一端安装于支撑座21的上端,支撑臂22设置的高度及支撑座21的上端设置的高度均高于驾驶室4的顶部。
在此应指出的是,在支撑座21的上端设置的高度均低于驾驶室4的顶部的情况下,由于支撑臂22的第一端安装于支撑座21的上端,在此,只需设置支撑臂22靠近其第二端的一段设置的高度高于驾驶室4的顶部即可。
如图2与图5所示,在支撑臂22与支撑座21相连接的一端的设置高度高于驾驶室4的顶部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将支撑臂22设置呈水平布置的状态。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本实施例所示的支撑座21包括底座211与塔筒212,底座211安装于回转支承结构上,塔筒212的下端连接底座211,塔筒212的上端连接支撑臂22的第一端。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底座211可以为与回转支承结构相匹配的圆形底板,可将塔筒212竖直安装于底座211上,由于塔筒212呈圆形,具有较强的抗倾覆性,从而基于底座211与塔筒212的连接结构,可达到较好的机械强度。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所示的支撑臂22为支撑板,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一侧板233及第二侧板234均竖直安装于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所示的作业机械为混凝土泵车的情况下,本实施例还可在塔筒212的筒壁上开设第一穿管口与检修口,其中,第一穿管口与检修口以相对布置的方式开设于塔筒212的筒壁上,检修口便于工作人员对转台进行检修,并便于对转台上的输送管实施安装,在底座211的端面上开设第二穿管口,第二穿管口处于塔筒212所在的区域内。在此,通过设置第一穿管口与第二穿管口,可便于将混凝土泵车上的输送管依次穿过第一穿管口与第二穿管口,以便于与车体1上的泵送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底座211与回转支承结构之间的可靠连接,本实施例在底座211上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排布的安装孔,将底座211与回转支承结构之间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锁紧组件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示的作业机械,通过对现有的转台进行改进,在回转总成的回转支承结构上安装位于下层的支撑座21,在支撑座21的上侧安装支撑臂22,以构成上、下分层结构,使得转台2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回转至作业机械的驾驶室4的上方,使得转台2能够达到较大的偏心距离,从而基于支承臂上布设铰接臂23,对铰接臂23上的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的位置进行设置,使得铰接臂23在沿着转台2的回转轴线回转至驾驶室4的上方时,第一铰接结构231与第二铰接结构232可位于驾驶室4的上方或前方,从而可使得臂架5能够相应地布置于驾驶室4的上方或前方,以充分利用驾驶室4上方的空余空间,有效增长臂架5的可布长度,同时可有效降低臂架5的倾翻力矩,增强了臂架5的作业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装有位于驾驶室后方的回转总成;
转台,所述转台安装于所述回转总成上,所述转台包括铰接臂,所述铰接臂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台的回转轴线回转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所述铰接臂上设有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铰接结构,所述第一铰接结构和所述第二铰接结构中至少一者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臂架及变幅机构,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臂架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结构与所述变幅机构的一端铰接,所述变幅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臂架的中部铰接;
所述转台包括回转座,所述回转座安装于所述回转总成上;所述回转座包括支撑座与支撑臂;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回转总成的回转支承结构上;所述支撑臂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回转至所述驾驶室的上方;所述铰接臂安装于所述支撑臂上,并沿所述支撑臂的长度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大于所述支撑座的回转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均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置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臂包括第一臂段与第二臂段;所述第一臂段的一端靠近所述回转轴线设置,所述第一臂段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回转轴线设置,并连接所述第二臂段的一端;所述第一臂段与所述第二臂段设置呈钝角,所述第一铰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臂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铰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段与所述第二臂段的结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室的后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与所述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的高度高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
和/或,所述支撑臂呈水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与塔筒,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结构上,所述塔筒的下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塔筒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述塔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穿管口与检修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穿管口,所述第二穿管口处于所述塔筒所在的区域内;
和/或,所述铰接臂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封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彼此间隔且并排布置,所述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支撑座的底座为底板,所述支撑臂为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CN202011299073.7A 2020-11-18 2020-11-18 作业机械 Active CN114517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9073.7A CN114517582B (zh) 2020-11-18 2020-11-18 作业机械
PCT/CN2021/103557 WO2022105239A1 (zh) 2020-11-18 2021-06-30 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9073.7A CN114517582B (zh) 2020-11-18 2020-11-18 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7582A CN114517582A (zh) 2022-05-20
CN114517582B true CN114517582B (zh) 2023-03-31

Family

ID=8159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9073.7A Active CN114517582B (zh) 2020-11-18 2020-11-18 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7582B (zh)
WO (1) WO2022105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91118B (zh) * 2024-11-29 2025-02-28 济南伟浩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结晶器铜管吊装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3340A (en) * 1978-01-26 1979-08-08 B & A Eng Co Indicating tilt
CN201818056U (zh) * 2010-08-31 2011-05-04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转台臂架系统
CN202370260U (zh) * 2011-12-21 2012-08-0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台臂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03729594U (zh) * 2014-01-28 2014-07-23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泵车转台输送管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EP2907786B1 (en) * 2014-02-17 2016-04-13 Terex Cranes Germany GmbH Connector, combination crane and connecting method
US9302129B1 (en) * 2014-11-24 2016-04-05 Oshkosh Corporation Turntable assembly for a fire apparatus
CN204282832U (zh) * 2014-11-25 2015-04-22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转台
CN205711738U (zh) * 2016-04-28 2016-11-23 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检测车回转台的气动限位装置
CN207313069U (zh) * 2017-08-29 2018-05-0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抢险救援救人车
CN208869209U (zh) * 2018-10-22 2019-05-17 河南垣发专用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作业车防倾翻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7582A (zh) 2022-05-20
WO2022105239A1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67275B2 (ja) 自走クレーン
EP2589564B1 (en) Mobile lift crane with variable position counterweight
US6089388A (en) Mobile crane
CN114517582B (zh) 作业机械
WO2012065351A1 (zh) 一种强夯机回转平台缓冲装置
CN113482680A (zh) 单臂锚索钻车
CN204199338U (zh) 挖掘机动臂油缸销轴固定机构
CN110844802B (zh) 一种全方向多功能智能应急救援车
US3912230A (en) Dragrope fairlead assembly
US9587377B2 (en) Raised counterweight for a mining machine
US20020027118A1 (en) Vehicle crane
CN114517583B (zh) 作业机械
CN202379690U (zh) 侧置臂架装置和具有其的举高消防车、高空作业车
CN110758563A (zh) 一种全方向多功能智能应急救援车底盘
US7163112B2 (en) Material transloading equipment
CN214302911U (zh) 转台及作业机械
AU2020322623B2 (en) Loading device and pylon for a loading device
CN114436137A (zh) 起重设备
CN101313156B (zh) 具有混凝土泵和多部桅杆上部结构的混凝土泵运输车辆
CN220412811U (zh) 一种防止回转吊篮倾斜冲击的回转系统
JP2944921B2 (ja) 荷台架装型クレーン
CN222664880U (zh) 散料平车机
CN215854771U (zh) 起重机用旋转限位装置和起重机
CN214242983U (zh) 一种装船机溜筒回转限位装置
US20240076169A1 (en) Vehicle crane having a detachable attachment super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rigg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