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7870B -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07870B CN114507870B CN202210343908.7A CN202210343908A CN114507870B CN 114507870 B CN114507870 B CN 114507870B CN 202210343908 A CN202210343908 A CN 202210343908A CN 114507870 B CN114507870 B CN 1145078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separator
- hydrogen
- driving device
- produc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60—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25B15/023—Measuring, analysing or testing during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氧分离器、第一驱动装置、氢分离器、第二驱动装置和压差控制器,其中压差控制器与氧分离器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氢分离器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压差控制器中根据压差信号反馈,控制驱动装置带动密封活塞运动,进而使氢分离器与氧分离器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解决在PEM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气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气在石油、化工、医药、航天、冶金等各个领域中都应用的十分广泛,可以作为能源互联转化的重要媒介,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量密度高、利用过程无污染、可长时间存储,随着氢能源的普及,市场对于氢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近几年中,我国研制的低温燃料电池已经走向了商业市场,尤其是碱性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为其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已经引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电解制氢主要包含碱性电解制氢及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PEM电解制氢相对于传统的碱性电解制氢技术具有体积小、可调范围宽、环境友好、效率高(75-85%)的特点。随着诸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解水制氢技术逐渐发展,成为探索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逐步成为国际上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在PEM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PEM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脱落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氧分离器、第一驱动装置、氢分离器、第二驱动装置和压差控制器,其中氧分离器包括位于所述氧分离器底部的第一排水阀和位于氧分离器顶部的第一密封活塞;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活塞在所述氧分离器内部运动;氢分离器包括位于所述氢分离器底部的第二排水阀和位于氢分离器顶部的第二密封活塞;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密封活塞在所述氢分离器内部运动;压差控制器,与所述氧分离器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氢分离器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通过设置与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通信连接的压差控制器,可以在压差控制器中根据压差信号反馈,控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或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密封活塞(第一密封活塞和/或第二密封活塞)运动,进而使氢分离器、氧分离器内部气体容积进行动态调节,氢分离器与氧分离器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解决在PEM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脱落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氧分离器的中部;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氢分离器的中部。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制氢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二压力;利用所述第二压力减去所述第一压力,得到第一压差;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压差调整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压差信号反馈,通过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或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密封活塞(第一密封活塞和/或第二密封活塞)运动,使氢分离器、氧分离器内部气体容积进行动态调节,进而使得氢分离器与氧分离器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解决在PEM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脱落的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制氢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解槽启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在所述氧分离器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氧分离器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和/或,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氢分离器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氢分离器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制氢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动作指令,以使氧分离器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压力范围内;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与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动作指令,以使氢分离器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二压力范围内。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压差调整指令包括:当所述第一压差为正、所述第一压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均为增大趋势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向上运动的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第一压差为负、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均为减小趋势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的第一控制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压差调整指令包括:在所述第一排水阀开启后,当所述第一压差为正且所述第一压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的第三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排水阀开启后,当所述第一压差为负且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的第四控制信号。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制氢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二压力;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的差值,得到第一压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作指令。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差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流电源;2、PEM电解槽;3、氧分离器;4、氢分离器;5、第一密封活塞;6、第二密封活塞;7、压差控制器,8、第一驱动装置;9、第二驱动装置;10、第一排水阀;11、第二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PEM电解槽氢侧和氧侧的压差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压差维持在0.05MPa以内,过大的压差可能会引起催化剂脱离。
但是目前在PEM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脱落的问题,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由于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摩尔数之比为2:1,PEM制氢系统在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情况下会引起氢氧侧压差变化,导致核心部件膜电极反复溶胀,催化剂脱落,加速性能衰减。
(2)PEM电解过程中氢侧和氧侧分离器的排水过程不独立,对排水量和排水速度要求较高;由于氢侧和氧侧的产物均带有液态水,使气水分离器中的液位不断升高至警戒水位;排水过程中会引起分离器内部气体体积增大,引起压差的变化。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2、氧分离器3、第一驱动装置8、氢分离器4、第二驱动装置9和压差控制器7。
其中,氧分离器3包括位于所述氧分离器3底部的第一排水阀10和位于氧分离器3顶部的第一密封活塞5;第一驱动装置8(例如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活塞5在所述氧分离器3内部运动;氢分离器4包括位于所述氢分离器4底部的第二排水阀11和位于氢分离器4顶部的第二密封活塞6;第二驱动装置9(例如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密封活塞6在所述氢分离器4内部运动;压差控制器7与所述氧分离器3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氢分离器4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通信连接。
具体的,第一密封活塞5和第二密封活塞6用于隔绝活塞上方的空间和下方的空间,上部基本是真空或者其他保护气体,下部是氢气或氧气。
其中,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的24小时气体泄漏量<1%。
氧分离器内部与第一密封活塞5接触,第一密封活塞5通过弹簧与第一驱动装置8连接,氢分离器内部与第二密封活塞6接触,第二密封活塞6通过弹簧与第二驱动装置9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氧分离器3的中部;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氢分离器4的中部。
在电解槽2启动后,第一排水阀10和第二排水阀11保持关闭,循环水从电解槽2左下端入口进入电解槽2,从电解槽2左侧出口流出,进入氧分离器3;直流电源1开启,向电解槽2供电,水经过电解反应后,氧气和水从电解槽2阳极流出进入氧分离器3,氢气和水从电解槽2阴极流出进入氢分离器4。因此,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是氧分离器3底部的水面与顶部的第一密封活塞5之间(也可称为氧分离器3内部)的压力;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是氢分离器4底部的水面与顶部的第二密封活塞6之间(也可称为氢分离器4内部)的压力。
如图1所示,所述直流电源1正极通过导线与电解槽2阳极连接,直流电源1负极通过导线与电解槽2阴极连接;电解槽2阳极(左侧)与氧分离器3中部通过管路连接,氧分离器3下部通过第一排水阀10与排水通路连接,氧分离器3左上部为氧气通路,第一密封活塞5安装在氧分离器3内部,与氧分离器3外侧顶部第一驱动装置8连接;电解槽2阴极(右侧)与氢分离器4中部通过管路连接,氢分离器4下部通过第二排水阀11与排水通路连接,氢分离器4右上部为氢气通路,第二密封活塞6安装在氢分离器4内部,与氢分离器4外侧顶部第二驱动装置9连接;压差控制器7信号输入端1与氧分离器3上部导线连接,压差控制器7信号输入端2与氢分离器4上部导线连接;压力控制器信号输出端1与第一驱动装置8导线连接,压力控制器信号输出端2与第二驱动装置9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二压力。
也就是说,第一压力为氧分离器3内部的实际压力;第二压力为氢分离器4内部的实际压力。
S103:利用所述第二压力减去所述第一压力,得到第一压差。
S104: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压差调整指令。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压差信号反馈,通过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8和/或第二驱动装置9)带动密封活塞(第一密封活塞5和/或第二密封活塞6)运动,使氢分离器4、氧分离器3内部气体容积进行动态调节,进而使得氢分离器4与氧分离器3之间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解决在PEM制氢系统中由于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输入导致的催化剂脱落的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电解槽2启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在所述氧分离器3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氧分离器3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和/或,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在所述氢分离器4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氢分离器4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
也就是说,在电解槽2启动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密封活塞运动,使得氧分离器3和/或氢分离器4内部的压力达到工作范围(包括第一压力范围和第二压力范围),从而可以使得PEM制氢系统运行在高压状态下,减小储氢过程的能耗。具体的,第一工作范围与第二工作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电解槽2启动时使所述氧分离器3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使所述氢分离器4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设备启动过程中,第一排水阀10、第二排水阀11保持关闭,循环水从电解槽2左下端入口进入电解槽2,从电解槽2左侧出口流出,进入氧分离器3;直流电源1开启,向电解槽2供电,水经过电解反应后,氧气和水从电解槽2阳极流出进入氧分离器3,氢气和水从电解槽2阴极流出进入氢分离器4;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液位和压力逐渐升高;压差控制器7监测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压力,同时,对第一驱动装置8和第二驱动装置9下达动作信号,第一密封活塞5和第二密封活塞6向下移动,使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压力快速升高,迅速达到工作压力后,氧气通路和氢气通路开启,氧气从氧分离器3左侧排除,氢气从氢分离器4右侧排除。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的第一动作指令,以使氧分离器3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压力范围内;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与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第二动作指令,以使氢分离器4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二压力范围内。也就是说,在制氢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氧分离器3内部和氢分离器4内部实际压力的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压力控制驱动装置带动密封活塞运动,可以在制氢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维持在高压状态下,减小储氢过程的能耗。
示例的,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压差调整指令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其中,第一种方式为:当所述第一压差为正、所述第一压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均为增大趋势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向上运动的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第一压差为负、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均为减小趋势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向下运动的第一控制信号。
示例的,第一方式对应于气体(包括氢气和氧气)产量发生变化时,例如可再生能源接入或功率波动时,气体产量发生显著变化。由化学反应公式可知,氢气的单位体积产量是氧气单位体积产量的2倍。功率增大时,氢气侧压力上升速率大于氧气侧压力上升速率,压差控制器7接收到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压力信号,对第二驱动装置9下达动作信号,第二密封活塞6向上移动,减小氢侧压力,平衡氢氧侧压力差;功率减小时,氢气侧压力下降速率大于氧气侧压力下降速率,压差控制器7接收到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压力信号,对第二驱动装置9下达动作信号,第二密封活塞6向下移动,增加氢侧压力,平衡氢氧侧压力差。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断、波动等特点,影响PEM制氢系统运行稳定性,采用压差信号反馈、动态容积调节等方法,快速、有效的稳定电解系统氢氧两侧压力和压差,保证电解系统的运行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有效提高制氢系统面对可再生能源输入的适应性。
也就是说,在可再生能源接入制氢系统后,可有效、快速的消除由于功率波动引起的氢氧两侧的压差,有效避免核心部件膜电极反复溶胀,催化剂脱落等现象,缓解性能衰减。
第二种方式为:在所述第一排水阀10开启后,当所述第一压差为正且所述第一压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向下运动的第三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排水阀11开启后,当所述第一压差为负且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向下运动的第四控制信号。
示例的,第二种方式对应于氧分离器3和/或氢分离器4的排水量发生变化时。例如,电解反应过程中,氢侧和氧侧均带有液态水流出,氧分离器3和氢分离器4内部液位逐渐升高。当氧分离器3中水位达到高液位时,第一排水阀10开启,液位逐渐下降,氧分离器3内部压力逐渐下降,压差控制器7接收到氧分离器3内部压力信号,对第一驱动装置8下达动作信号,第一密封活塞5向下移动,增加氧侧压力;当氢分离器4中水位达到高液位时,第二排水阀11开启,液位逐渐下降,氢分离器4内部压力逐渐下降,压差控制器7接收到氢分离器4内部压力信号,对第二驱动装置9下达动作信号,第二密封活塞6向下移动,增加氢侧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PEM电解过程中氢侧和氧侧分离器的排水过程不独立,排水过程中会引起分离器内部气体体积增大的现象,采用压差信号反馈、动态容积调节等方法,缓解分离器排水过程中由于液位下降引起的分离器内部气压下降的情况,且氢氧两侧排水过程相互独立,提升制氢系统的控制灵活性。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能缓解分离器排水过程中由于液位下降引起的分离器内部气压下降的情况,且氢氧两侧排水过程相互独立,提升制氢系统的控制灵活性。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能够精确控制PEM制氢系统电解反应过程的压力,在功率稳定的条件下,提高制氢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功率波动的条件下,保证电解系统的运行效率处于较高水平。
在上述制氢系统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控制装置,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制氢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氢系统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计算模块21和控制模块22。
具体的,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二压力;
计算模块21,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的差值,得到第一压差;
控制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动作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22还用于:在所述电解槽2启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在所述氧分离器3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氧分离器3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和/或,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在所述氢分离器4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氢分离器4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2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的第一动作指令,以使氧分离器3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压力范围内;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与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第二动作指令,以使氢分离器4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二压力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差控制器,该压差控制器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图3所示的获取模块20、计算模块21和控制模块22)。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图1至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
上述压差控制器具体细节可以对应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
氧分离器,包括位于所述氧分离器底部的第一排水阀和位于氧分离器顶部的第一密封活塞;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活塞在所述氧分离器内部运动;
氢分离器,包括位于所述氢分离器底部的第二排水阀和位于氢分离器顶部的第二密封活塞;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密封活塞在所述氢分离器内部运动;
压差控制器,与所述氧分离器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氢分离器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氧分离器的中部;和/或,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氢分离器的中部。
2.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二压力;
利用所述第二压力减去所述第一压力,得到第一压差;
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压差调整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电解槽启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在所述氧分离器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氧分离器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
和/或,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氢分离器内部运动,以使所述氢分离器内部达到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动作指令,以使氧分离器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一压力范围内;
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与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动作指令,以使氢分离器内部的实际压力维持在所述第二压力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压差调整指令包括:
当所述第一压差为正、所述第一压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均为增大趋势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向上运动的第一控制信号;
当所述第一压差为负、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均为减小趋势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的第二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压差调整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排水阀开启后,当所述第一压差为正且所述第一压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的第三控制信号;
在所述第二排水阀开启后,当所述第一压差为负且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向下运动的第四控制信号。
7.一种制氢系统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发送的第二压力;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和所述第二压力的差值,得到第一压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生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作指令。
8.一种压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
9.一种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差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3908.7A CN114507870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43908.7A CN114507870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7870A CN114507870A (zh) | 2022-05-17 |
CN114507870B true CN114507870B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1554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43908.7A Active CN114507870B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078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9795B (zh) * | 2022-05-23 | 2023-07-11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一种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5142072B (zh) * | 2022-07-28 | 2023-06-2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善县供电公司 | 一种电解水制氢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80565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Honda Motor Co Ltd | 水電解システム |
CN110885984A (zh) * | 2018-09-11 | 2020-03-1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利用太阳能光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 |
CN114134527A (zh) * | 2021-12-15 | 2022-03-04 |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台电解槽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08495A1 (fr) * | 2000-07-26 | 2002-01-31 | Shinko Pantec Co., Ltd. | Systeme d'alimentation d'hydrogene/oxygene |
JP4000415B2 (ja) * | 2001-10-31 | 2007-10-31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固体高分子型水電解装置 |
CN112899712B (zh) * | 2021-01-22 | 2021-12-07 | 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 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 |
CN113969409B (zh) * | 2021-12-01 | 2023-06-09 | 清华大学 | 氢气和氧气制备系统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10343908.7A patent/CN1145078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80565A (ja) * | 2011-03-02 | 2012-09-20 | Honda Motor Co Ltd | 水電解システム |
CN110885984A (zh) * | 2018-09-11 | 2020-03-1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利用太阳能光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 |
CN114134527A (zh) * | 2021-12-15 | 2022-03-04 | 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台电解槽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urrent density effect on hydrogen permeation in PEM water electrolyzers;P. Trinke 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14355-14366 * |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器技术进展;张 军 等;《电源技术》;第32卷(第4期);261-26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07870A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07870B (zh) |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3373477B (zh) | 动态制氢电解槽的电解液流量、压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3325712B (zh) | 一种电解制氢系统中的自适应响应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7039667B (zh) | 燃料电池堆发电系统的信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7526374B (zh) | 匹配波动电源实时出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3659632B (zh) | 一种可实现大规模波动能源消纳的电解制氢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17781295U (zh) | 用于碱性电解系统的碱液浓度控制系统 | |
CN116497399A (zh) | 一种使用闭式冷却的碱水电解制氢系统 | |
CN215799943U (zh) | 一种电解制氢系统 | |
CN116024609A (zh) | 电解槽启动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463498B (zh) | 直流‑直流变换器与spe电解槽的耦合装置及其耦合方法 | |
CN107346830B (zh) | 液流电池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液流电池 | |
CN110499517A (zh) | 水电站电解制氢智能温控冷却供水系统 | |
CN114703487A (zh) | 一种用于pem膜电解水制氢的协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14507880B (zh) | 一种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投切方法及投切控制系统装置 | |
CN117434895A (zh) | 一种离网型风电制甲醇电解槽阵列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7888145A (zh) | 一种适用宽功率波动的分立循环水电解工艺及设备 | |
CN116024592A (zh) | 一种电解制氢系统和电解制氢方法 | |
CN116970989A (zh) | 调整电解制气系统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2991988U (zh) | 一种风光储电氢热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系统 | |
CN115354351A (zh) | 电解槽控制装置、电解制氢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0945803U (zh) | 水电站电解制氢智能温控冷却供水系统 | |
CN216473506U (zh) | 一种耦合电解水产氢系统 | |
CN118708851B (zh) | 一种计及电氢热耦合的rSOC运行模型及建模方法、系统 | |
CN220977176U (zh) | 一种电解槽制氢用的加热器、电解装置和电解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