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008B -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66008B CN114466008B CN202111578491.4A CN202111578491A CN114466008B CN 114466008 B CN114466008 B CN 114466008B CN 202111578491 A CN202111578491 A CN 202111578491A CN 114466008 B CN114466008 B CN 1144660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edge
- node
- cloud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系统包括:中心节点和至少一个高可用组;高可用组包括至少两个边缘节点;中心节点与每个边缘节点分别连接;边缘节点与高可用组内任一除本边缘节点之外的其他边缘节点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系统,通过设置高可用组,将多个边缘节点连接到一起,接着通过中心节点与每个边缘节点分别连接且边缘节点之间两两互相连接,建立冗余信道,使得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有多条信道,在任一信道网络不畅时,可以通过预设规则选择其他信道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普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发展非常火热。与经典云计算的场景不同,边缘计算节点具有网络稳定性差、难以配备公网IP特点。这导致云计算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的通信稳定性不佳,急剧影响了总体边缘计算服务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之间一对一连接,该方法可以使中心节点能够与任一边缘节点进行通信,但由于边缘计算节点存在网络稳定性差、难以配备公网IP的问题,可能导致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的通信稳定性不佳,存在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系统,包括:中心节点和至少一个高可用组;所述高可用组包括至少两个边缘节点;所述中心节点与每个所述边缘节点分别连接;所述边缘节点与所述高可用组内任一除所述边缘节点之外的其他边缘节点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心节点与所述边缘节点通过传输控制协议连接;所述边缘节点与所述高可用组内任一除所述边缘节点之外的其他边缘节点通过对等网络连接;所述高可用组还包括:对等网络协调模块,分别与所述边缘节点连接,用于建立所述边缘节点间的对等网络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边缘节点,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包括:根据中心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连接报文;接收所述中心节点发送的确定建立连接报文与所述中心节点建立连接;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中心节点发送报文;接收所述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
可选地,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是否为报文目的地;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所述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所述中心节点。
可选地,所述最优信道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获取与接收节点间所有信道;通过所述所有信道,分别向所述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可用信道,并记录当前信道延迟数值;所述延迟数值为接收数据包时刻与发送数据包时刻之间的差值;当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不可用信道;遍历所述可用信道的延迟数值;选择所述延迟数值最低的信道作为所述最优信道。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包括:接收边缘节点发送的连接报文,根据所述连接报文向所述边缘节点发送确定建立报文;接收所述边缘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边缘接收发送报文。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装置,包括: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中心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连接报文;连接确认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节点发送的确定建立连接报文与所述中心节点建立连接;第一报文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中心节点发送报文;第一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装置,包括:信道管理模块,用于接收边缘节点发送的连接报文,根据所述连接报文向所述边缘节点发送确定建立报文;第二报文接收模块,接收所述边缘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第二报文发送模块,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边缘接收发送报文。
根据第六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所述的云边通信方法的步骤。
根据第七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所述的云边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系统,通过设置高可用组,将多个边缘节点连接到一起,接着通过中心节点与每个边缘节点分别连接且边缘节点之间两两互相连接,建立了冗余信道,使得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有多条信道,在任一信道网络不畅时,可以通过预设规则选择其他信道进行通信。
2.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方法,通过选择最优信道,使得边缘节点在与中心节点通信时,选择延迟最低的信道,避免了由于信道不通畅导致通信受阻的问题,在部分信道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正常的信道向中心节点发送报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方法,通过选择最优信道,使得中心节点在与边缘节点通信时,选择延迟最低的信道,避免了由于信道不通畅导致通信受阻的问题,在部分信道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正常的信道向边缘节点发送报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云边通信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云边通信系统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连接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云边通信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云边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云边通信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云边通信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个具体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心节点101和至少一个高可用组102;
高可用组102包括至少两个边缘节点:第一边缘节点103、第二边缘节点104等;
中心节点101分别与第一边缘节点103和第二边缘节点104连接;
第一边缘节点103与高可用组102内任一除第一边缘节点103之外的其他第二边缘节点104连接。
其中,可根据边缘节点的地理位置、网络情况预先将边缘节点进行分组,组成高可用组,高可用组的成员数目与系统的可用性相关,成员数目越大,可用性越高,同时系统的开销也将越大,实践中可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TCP)连接;边缘节点与高可用组内任一除边缘节点之外的其他边缘节点通过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连接;高可用组还包括:P2P协调模块,分别与边缘节点连接,用于建立边缘节点间的P2P连接。特别地,由于边缘节点一般不配备公网IP,可以采用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打洞技术建立P2P连接,即通过中间服务器的协助在各自的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网关上建立相关的表项,使P2P连接的双方发送的报文能够直接穿透对方的NAT网关,从而实现P2P客户端互连。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当高可用组中包括三个边缘节点时,中心节点与三个边缘节点分别通过TCP协议连接,边缘节点之间通过P2P协议连接。特别地,若只考虑经过一次边缘节点的转发,中心节点的会与高可用组内的每一个边缘节点建立一条直接通信方式的信道和N-1条转发通信方式的信道,合计N条信道。
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系统,通过设置高可用组,将多个边缘节点连接到一起,接着通过中心节点与每个边缘节点分别连接且边缘节点之间两两互相连接,建立了冗余信道,使得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有多条信道,在任一信道网络不畅时,可以通过预设规则选择其他信道进行通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边缘节点,如图3所示,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云边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1,根据中心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连接报文。
示例性地,获取中心节点的公网IP地址,向该IP地址发送包括同步标志位的基于TCP协议的数据包(TCP SYN)。特别地,由于边缘节点一般不配备公网IP,中心节点无法直接与边缘节点建立联系,只能通过边缘节点发起连接。
步骤S12,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确定建立连接报文与中心节点建立连接。
示例性地,接收到中心节点发送的包括确认标志位的基于TCP协议的数据包(TCPACK)后,向中心节点发送包括确认标志位的基于TCP协议的数据包(TCP ACK),以此建立连接。
步骤S13,根据最优信道向中心节点发送报文。
进一步地,边缘节点与中心节点进行通信时,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边缘节点通过TCP连接直接将数据发送至中心节点。转发通信为边缘节点通过P2P连接将数据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中转边缘节点后,由中转边缘节点通过TCP连接将数据转发至中心节点。示例性地,边缘节点A的数据通过与边缘节点B的建立的P2P连接将数据发送到边缘节点B,边缘节点B在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判断目的节点是中心节点,于是,边缘节点B将数据通过与中心建立的TCP连接将数据发送到中心节点。
步骤S14,接收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
具体地,边缘节点在接收到中心节点发送的报文后,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自身是否为报文目的地;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中心节点。
进一步地,最优信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获取与接收节点间所有信道;通过所有信道,分别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可用信道,并记录当前信道延迟数值;延迟数值为接收数据包时刻与发送数据包时刻之间的差值;当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不可用信道;遍历可用信道的延迟数值;选择延迟数值最低的信道作为最优信道。
示例性地,中心节点或边缘节点向接收节点通过各信道单独发送预设数据包,对端在收到预设数据包后会返回答复数据包。若通过某信道发送预设数据包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返回的答复数据包,则标记该信道为不可用,随后的数据通信中将不使用该信道;若在规定时间内收到了对端返回的答复数据包,则标记该信道为可用,随后的数据通信中将可使用该信道进行通信。预设数据包中包含了随机生成的唯一识别号,对端返回的答复数据包包含预设数据包中的唯一识别号,据此,中心节点或边缘节点可根据收到的答复数据包中的唯一识别号对应上发送的预设数据包。更进一步的,中心节点或边缘节点会记录各信道的延迟数值,计算方式为收到答复数据包的时间点与发送对应的预设数据包的时间点的差。随后遍历所有标记为可用信道的延迟数值,选择延迟最低的可用信道作为最优信道。
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方法,通过选择最优信道,使得边缘节点在与中心节点通信时,选择延迟最低的信道,避免了由于信道不通畅导致通信受阻的问题,在部分信道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正常的信道向中心节点发送报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
接收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如图4所示,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云边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21,接收边缘节点发送的连接报文,根据连接报文向边缘节点发送确定建立报文。
具体地,中心节点接收到边缘节点发送的TCP SYN数据包后,向边缘节点返回TCPACK数据包。当接收到边缘节点发送的TCP ACK数据包时,完成建立连接。
步骤S22,接收边缘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
步骤S23,根据最优信道向边缘接收发送报文。
类似地,最优信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获取与接收节点间所有信道;通过所有信道,分别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可用信道,并记录当前信道延迟数值;延迟数值为接收数据包时刻与发送数据包时刻之间的差值;当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不可用信道;遍历可用信道的延迟数值;选择延迟数值最低的信道作为最优信道。
进一步地,中心节点与边缘节点进行通信时,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中心节点通过TCP连接直接将数据发送至边缘节点。转发通信为中心节点通过TCP连接将数据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中转边缘节点后,由中转边缘节点通过P2P连接将数据转发至目的边缘节点。示例性地,中心节点的数据通过与边缘节点B的建立的TCP连接将数据发送到边缘节点,边缘节点B在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判断目的节点是边缘节点A,于是,边缘节点B将数据通过与边缘节点A建立的P2P连接将数据发送到边缘节点A。
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方法,通过选择最优信道,使得中心节点在与边缘节点通信时,选择延迟最低的信道,避免了由于信道不通畅导致通信受阻的问题,在部分信道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正常的信道向边缘节点发送报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201,用于根据中心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连接报文;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连接确认模块202,用于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确定建立连接报文与中心节点建立连接;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报文发送模块203,用于根据最优信道向中心节点发送报文;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报文接收模块204,用于接收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公开的云边通信装置,通过选择最优信道,使得边缘节点在与中心节点通信时,选择延迟最低的信道,避免了由于信道不通畅导致通信受阻的问题,在部分信道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正常的信道向中心节点发送报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边通信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信道管理模块301,用于接收边缘节点发送的连接报文,根据连接报文向边缘节点发送确定建立报文;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2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报文接收模块302,接收边缘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2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报文发送模块303,根据最优信道向边缘接收发送报文;具体描述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2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云边通信装置,通过选择最优信道,使得中心节点在与边缘节点通信时,选择延迟最低的信道,避免了由于信道不通畅导致通信受阻的问题,在部分信道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正常的信道向边缘节点发送报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心节点与网络不佳的边缘节点的之间通信可用性低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处理器40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401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云边通信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云边通信方法。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401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40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存储器402中,当被处理器401执行时,执行如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云边通信方法。
虽然关于示例实施例及其优点已经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替换和修改,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对于其他例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解在保持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同时,工艺步骤的次序可以变化。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及步骤。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对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将开发出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其中它们执行与本发明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体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大体相同的结果,依照本发明可以对它们进行应用。因此,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云边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节点和至少一个高可用组;
所述高可用组包括至少两个边缘节点;
所述中心节点与每个所述边缘节点分别连接;所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边缘节点通过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的连接报文,并发送确认连接报文至所述边缘节点;
所述边缘节点与所述高可用组内任一除所述边缘节点之外的其他边缘节点连接;所述边缘节点用于接收到确认连接报文后,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中心节点发送报文;其中,所述最优信道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边缘节点直接将报文送至中心节点,转发通信为边缘节点将报文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其他边缘节点后,由其他边缘节点将报文转发至中心节点;
所述边缘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是否为报文目的地;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中心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节点与所述边缘节点通过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所述边缘节点与所述高可用组内任一除所述边缘节点之外的其他边缘节点通过对等网络连接;
所述高可用组还包括:对等网络协调模块,分别与所述边缘节点连接,用于建立所述边缘节点间的对等网络连接。
3.一种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边缘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包括:
根据中心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连接报文;
接收所述中心节点发送的确定建立连接报文与所述中心节点建立连接;
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中心节点发送报文;其中,所述最优信道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边缘节点直接将报文送至中心节点,转发通信为边缘节点将报文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其他边缘节点后,由其他边缘节点将报文转发至中心节点;
接收所述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
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是否为报文目的地;
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中心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边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信道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获取与接收节点间所有信道;
通过所述所有信道,分别向所述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
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可用信道,并记录当前信道延迟数值;所述延迟数值为接收数据包时刻与发送数据包时刻之间的差值;
当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数据包时,将当前信道标记为不可用信道;
遍历所述可用信道的延迟数值;
选择所述延迟数值最低的信道作为所述最优信道。
5.一种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云边通信系统,所述云边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边缘节点发送的连接报文,根据所述连接报文向所述边缘节点发送确定建立报文;
接收所述边缘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其中,所述最优信道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边缘节点直接将报文送至中心节点,转发通信为边缘节点将报文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其他边缘节点后,由其他边缘节点将报文转发至中心节点;
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边缘接收发送报文;
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是否为报文目的地;
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中心节点。
6.一种云边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中心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向中心节点发送连接报文;
连接确认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节点发送的确定建立连接报文与所述中心节点建立连接;
第一报文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中心节点发送报文;其中,所述最优信道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边缘节点直接将报文送至中心节点,转发通信为边缘节点将报文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其他边缘节点后,由其他边缘节点将报文转发至中心节点;
第一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是否为报文目的地;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中心节点。
7.一种云边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管理模块,用于接收边缘节点发送的连接报文,根据所述连接报文向所述边缘节点发送确定建立报文;
第二报文接收模块,接收所述边缘节点根据最优信道发送的报文;根据接收的报文内容判断是否为报文目的地;当不是报文目的地时,将报文内容转发至报文目的地,转发的报文目的地为其他边缘节点或中心节点;
第二报文发送模块,根据最优信道向所述边缘节点接收发送报文;其中,所述最优信道包括直接通信和转发通信,直接通信为边缘节点直接将报文送至中心节点,转发通信为边缘节点将报文发送至同一高可用组内的其他边缘节点后,由其他边缘节点将报文转发至中心节点。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3至4或5任一所述的云边通信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至4或5任一所述的云边通信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78491.4A CN114466008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78491.4A CN114466008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6008A CN114466008A (zh) | 2022-05-10 |
CN114466008B true CN114466008B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140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78491.4A Active CN114466008B (zh) | 2021-12-22 | 2021-12-22 |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66008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71169A1 (zh) * | 2011-06-13 | 2012-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 |
CN103685029A (zh) * | 2013-12-06 | 2014-03-2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组网中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CN107147579A (zh) * | 2017-04-21 | 2017-09-08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8600165A (zh) * | 2018-03-15 | 2018-09-28 |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cp的通信方法、客户端、中心节点和通信系统 |
CN109274745A (zh) * | 2018-09-28 | 2019-01-25 | 北京北斗方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节点优化计算的物联网系统和方法 |
CN109391640A (zh) * | 2017-08-03 | 2019-02-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动态内容访问加速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装置 |
CN110139319A (zh) * | 2019-05-25 | 2019-08-16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高动态时延网络传输时延最小化路由方法 |
CN110177102A (zh) * | 2019-05-28 | 2019-08-27 |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边缘节点的防攻击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
CN111163133A (zh) * | 2015-08-28 | 2020-05-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系统和网络通信的方法 |
CN111901173A (zh) * | 2020-07-30 | 2020-11-06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
WO2021036482A1 (zh) * | 2019-08-30 | 2021-03-04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实现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910713A (zh) * | 2021-03-02 | 2021-06-04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云边数据分流传输方法、边缘节点、控制中心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20447B2 (ja) * | 2007-03-12 | 2011-11-24 | エスプレ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マルチキャスト送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US8750304B2 (en) * | 2010-04-16 | 2014-06-1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ontrolling directional asymmetricity in wide area networks |
EP2699040B1 (en) * | 2012-08-06 | 2015-04-08 | Itron, Inc. | Multi-media multi-modulation and multi-data rate mesh network |
CN107517160B (zh) * | 2016-06-15 | 2020-08-18 | 阿尔格布鲁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跨不同自治系统进行数据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21
- 2021-12-22 CN CN202111578491.4A patent/CN1144660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71169A1 (zh) * | 2011-06-13 | 2012-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 |
CN103685029A (zh) * | 2013-12-06 | 2014-03-2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组网中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CN111163133A (zh) * | 2015-08-28 | 2020-05-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系统和网络通信的方法 |
CN107147579A (zh) * | 2017-04-21 | 2017-09-08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9391640A (zh) * | 2017-08-03 | 2019-02-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动态内容访问加速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装置 |
CN108600165A (zh) * | 2018-03-15 | 2018-09-28 |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cp的通信方法、客户端、中心节点和通信系统 |
CN109274745A (zh) * | 2018-09-28 | 2019-01-25 | 北京北斗方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节点优化计算的物联网系统和方法 |
CN110139319A (zh) * | 2019-05-25 | 2019-08-16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高动态时延网络传输时延最小化路由方法 |
CN110177102A (zh) * | 2019-05-28 | 2019-08-27 |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边缘节点的防攻击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
WO2021036482A1 (zh) * | 2019-08-30 | 2021-03-04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实现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901173A (zh) * | 2020-07-30 | 2020-11-06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云边协同的系统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
CN112910713A (zh) * | 2021-03-02 | 2021-06-04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云边数据分流传输方法、边缘节点、控制中心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Changjin Suh School of Computing, Soongsi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
James Pope ; Robert Simon ; .Efficient one-to-many broadcasting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wireless networks.《2015 IEEE 40th Conference on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LCN)》.2016,全文. * |
Kyungmi Kim ; Jisoo Shin ; .ENDIST: Edge Node Divided Spanning Tree.《2008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08,全文. * |
SDN中基于负载均衡的最优路径分配算法研究;王春枝; 罗晨; 陈宏伟;;《计算机应用研究》;第33卷(第08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6008A (zh) | 2022-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15920B2 (en) | Name-based neighbor discovery and multi-hop service discovery i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s | |
US8897311B2 (en) | Dynamic discovery mechanisms via 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 |
US11303553B1 (en) | Return path trace | |
US11172054B2 (en) | Cross-device segmentation offload | |
JP2018525941A (ja) | 拡張されたセッション管理を用いるネットワークパケットフローコントローラ | |
US2017006369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multi-paths using segment list | |
TWI599201B (zh) | 網路系統及建立資料連線的方法 | |
US20140032730A1 (en) | Delay-tolerant web transaction delegations | |
JP7531697B2 (ja) | 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関連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 |
WO2013040970A1 (zh) | 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5245359A (zh) | 一种路由器远程管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2598637B (zh) | 通信系统 | |
US11870683B2 (en) | 3GPP network function set adaptation for pre-5G network elements | |
US12088498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preferred linked network path between two network devices | |
CN114466008B (zh) | 一种云边通信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381007B (zh) | Tcp加速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141009A1 (en) | Session moderator for turn-pattern tcp-packet relay with websocket instantiation | |
CN114598532B (zh) |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917868A (zh) | 区块链节点的寻址方法、装置、路由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2028251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network traffic among organizations using a service-oriented protocol | |
US20130039367A1 (en) | Peer-to-Peer Packet Switching | |
KR101586058B1 (ko) | Nat환경을 고려한 피투피 통신 연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투피 통신 연결 방법 | |
WO2024094082A1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 |
CN105634810A (zh) | 一种访问通用即插即用设备的方法和系统、访问设备 | |
CN118869588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