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8105A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58105A CN114458105A CN202011236459.3A CN202011236459A CN114458105A CN 114458105 A CN114458105 A CN 114458105A CN 202011236459 A CN202011236459 A CN 202011236459A CN 114458105 A CN114458105 A CN 1144581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vehicle door
- handle
- collision
- protec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12—Automatic locking or unlock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包括碰撞夹,碰撞夹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接接头、第一弯折段、连接段、第二弯折段和支撑腿。碰撞夹的一端固定在把手支座的内侧面,另一端支撑在车门内部的一其他部件的支撑面上,该支撑面沿车门厚度方向位于把手支座的内侧且与把手支座形成一间距,碰撞夹上设置有一限位凸面。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把手区域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会有向车内方向运动的趋势,支撑面与把手支座之间的间距缩小,在支撑面的作用下,碰撞夹主动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限位凸面与平衡块发生干涉,阻挡平衡块的旋转动作,进而阻止车门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背景技术
在当今时代,汽车安全技术已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性话题和重要发展方向。汽车安全性能不仅是一辆汽车乃至一个车企的技术能力的体现,更是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客户做出抉择的一项关键指标。而侧碰时车门区域对乘员的保护能力正是汽车安全技术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在汽车安全领域,为了确保乘客安全降低车辆碰撞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是不允许被打开的;这就要求汽车车门开启系统具有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时车门发生开启的功能;对于配置机械锁的车辆来说,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若当开启系统受到的侧面惯性力大于车门开启所需的最小解锁力时车门就会有发生开启的可能。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防止碰撞时车门发生开启的方案有两个,一是在外开拉丝上装置锁止机构,另一个是在把手支座上装置锁止机构,而这两个方案均存在可靠性差、成本较高的缺点;这两个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锁止机构的惯性要小于门把手的惯性因而锁止机构会先发生旋转运动进而先锁止车门使车门不能发生开启。锁止机构配有回位弹簧,如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锁止机构恢复到初始位置锁止机构便不会产生作用。综上,现有防止碰撞时车门发生开启的方案可靠性差,成本高。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成本低的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方面,提供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包括一碰撞夹,所述碰撞夹的一端固定在车门的把手支座的内侧面,另一端支撑在车门内部的一支撑面上,该支撑面沿车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把手支座的内侧且与所述把手支座形成一间距;
所述碰撞夹上设置有一限位凸面;
在车门处于正常形态下,所述限位凸面不与车门把手的平衡块发生干涉;
当车门外侧受到外力碰撞时,所述车门把手区域产生向内的形变,所述支撑面与所述把手支座之间的间距缩小,导致所述碰撞夹产生形变,从而所述限位凸面与车门把手的平衡块发生干涉,阻挡所述平衡块的旋转动作,进而阻止车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门锁模块上,所述碰撞夹位于所述门锁模块和所述把手支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夹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接接头、第一弯折段、连接段、限位凸面、第二弯折段和支撑腿,所述卡接接头卡固在所述把手支座上,所述支撑腿抵靠在所述支撑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接头包括卡爪部和卡槽部,所述卡爪部卡固在所述把手支座内侧面的凹槽上,所述卡槽部的槽口卡接在所述把手支座上侧面的凸块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包括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上具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贴合在所述支撑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朝向远离所述把手支座的方向弯折,所述连接段为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面从连接段的外侧沿车门厚度方向朝向所述把手支座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段上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的一端面延伸至所述连接段,该端面为限位凸面。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夹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车门,其包括车门本体、车门把手组件、门锁模块,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和门锁模块安装在所述车门本体上,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包括车门把手、把手支座、平衡块和拉丝,所述平衡块与所述拉丝相连接,所述拉丝与所述门锁模块相连接;
车门开启时,车门把手受到拉力从而向外侧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平衡块发生旋转,所述平衡块带动拉丝运动,触发所述门锁模块的解锁结构开启;
该安全车门还包括上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在把手支座上增加一个碰撞夹,发生碰撞时使碰撞夹主动发生弹性变形而卡住解锁机构使之无法旋转解锁,只要发生侧碰变形碰撞夹就能产生保护作用,可靠性高。碰撞夹采用塑料材质,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用注塑成型工艺,制造简单。利用卡接结构安装,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碰撞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碰撞夹与把手支座配合的安装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碰撞夹与门锁模块配合的安装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碰撞夹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侧碰车门保护装置的侧碰自锁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碰撞夹 1
卡接接头 11
卡爪部 111
卡槽部 112
槽口 1121
第一弯折段 12
连接段 13
第二弯折段 14
支撑腿 15
支脚 151
凸条 16
限位凸面 161
把手支座 2
凹槽 21
凸块 22
门锁模块 3
支撑面 31
车门把手 4
平衡块 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为了确保乘客安全降低车辆碰撞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是不允许被打开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发生开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车型。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碰撞夹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包括碰撞夹1,碰撞夹1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接接头11、第一弯折段12、连接段13、第二弯折段14和支撑腿15。卡接接头11包括卡爪部111和卡槽部112,卡爪部111包括两个弹性卡爪,卡槽部112上设有沿碰撞夹1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口1121。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4向同一方向弯折,连接段13为板状,连接在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4之间,连接段13具有一定弹性,优选的,连接段13上设有加强筋,以增加连接段13的强度。支撑腿15包括两个支脚151,两个支脚上具有朝向相同的贴合面。第二弯折段14上固定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16,凸条16的一端面延伸至连接段13,该端面为限位凸面161。限位凸面161从连接段13的外侧沿车门厚度方向朝向把手支座2的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以车门朝向车体外的一侧为外侧,朝向车内的一侧为内侧。车门把手组件安装在车门本体(图中未示出)上,车门把手组件包括车门把手4、把手支座2、平衡块5和拉丝(图中未示出),平衡块5与拉丝相连接。碰撞夹1的一端固定在把手支座2的内侧面,另一端支撑在车门内部的一支撑面上,该支撑面沿车门厚度方向位于把手支座2的内侧且与把手支座2形成一间距。
车门开启的原理是当车门把手4受到向车外方向的拉力时,车门把手4向车外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平衡块5发生旋转,进而带动拉丝运动,拉丝触发门锁解锁,车门开启。因此,如果能在此解锁过程中限制平衡块4使其不发生旋转,那么便可以阻止车门解锁的发生。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把手区域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会有向车内方向运动的趋势,而由于碰撞夹1的一端固定在把手支座2上,另一端支撑到其他部件的支撑面上,支撑面与把手支座2之间的间距缩小,在支撑面的作用下,碰撞夹1主动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限位凸面161与平衡块5发生干涉,阻挡平衡块5的旋转动作,进而阻止车门解锁。如图5虚线所示,正常情况下即车辆未发生碰撞把手区域无变形时,碰撞夹不会发生相对旋转不会影响车门正常开启;但当车辆发生碰撞把手区域发生变形时碰撞夹便会发生相对旋转从而阻挡平衡块的运动,即可阻止车门解锁。
可以理解的,支撑面位于相邻于把手支座2的固定位置,该位置位于把手支座2的内侧且与把手支座2形成一间距即可,即支撑面不限于在某一部件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车门的具体结构来设置支撑面。
优选的,碰撞夹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利用塑料件的弹性变形特点在发生碰撞时使碰撞夹主动发生弹性变形而卡住解锁机构使之无法旋转解锁。塑料材质具有重量轻成。
如图2-图4所示,图2-图4示出了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侧碰车门保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支撑面31位于门锁模块3上,碰撞夹1位于门锁模块3和把手支座2之间。卡接接头11卡固在把手支座2上,支撑腿15的两个支脚151的贴合面贴合在门锁模块3的支撑面31上。卡接接头11的卡爪部111上的两个弹性卡爪卡固在把手支座2内侧面的凹槽21上,卡槽部112的槽口1121卡接在把手支座上侧面的凸块22上。通过卡接的形式连接碰撞夹1和把手支座2,安装方便,碰撞后的维修中,也可方便的拆卸,更换新的碰撞夹1。
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4朝向远离把手支座2的方向弯折。两个弯折段的结构设置利于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夹1产生弹性变形。第一弯折段12和第二弯折段14为弯板状结构,更利于弹性变形,且不易折断。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安全车门,包括车门本体、车门把手组件、门锁模块3,车门把手组件和门锁模块3安装在车门本体上,车门把手组件包括车门把手4、把手支座2、平衡块5和拉丝,平衡块与拉丝相连接,拉丝与门锁模块相连接。车门开启时,车门把手4受到拉力从而向外侧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平衡块5发生旋转,平衡块5带动拉丝运动,触发门锁模块3的解锁结构开启。碰撞夹1安装于门锁模块3和把手支座2之间。
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把手区域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会有向车内方向运动的趋势,而由于碰撞夹1的一端固定在把手支座2上,另一端支撑到门锁模块3的支撑面31上,支撑面21与把手支座2之间的间距缩小,在支撑面21的作用下,碰撞夹1主动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限位凸面161与平衡块5发生干涉,阻挡平衡块5的旋转动作,进而阻止车门解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碰撞夹,所述碰撞夹的一端固定在车门的把手支座的内侧面,另一端支撑在车门内部的一支撑面上,该支撑面沿车门厚度方向位于所述把手支座的内侧且与所述把手支座形成一间距;
所述碰撞夹上设置有一限位凸面;
在车门处于正常形态下,所述限位凸面不与车门把手的平衡块发生干涉;
当车门外侧受到外力碰撞时,所述车门把手区域产生向内的形变,所述支撑面与所述把手支座之间的间距缩小,导致所述碰撞夹产生形变,从而所述限位凸面与车门把手的平衡块发生干涉,阻挡所述平衡块的旋转动作,进而阻止车门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门锁模块上,所述碰撞夹位于所述门锁模块和所述把手支座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夹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卡接接头、第一弯折段、连接段、限位凸面、第二弯折段和支撑腿,所述卡接接头卡固在所述把手支座上,所述支撑腿抵靠在所述支撑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接头包括卡爪部和卡槽部,所述卡爪部卡固在所述把手支座内侧面的凹槽上,所述卡槽部的槽口卡接在所述把手支座上侧面的凸块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包括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上具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贴合在所述支撑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朝向远离所述把手支座的方向弯折,所述连接段为板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面从连接段的外侧沿车门厚度方向朝向所述把手支座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段上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的一端面延伸至所述连接段,该端面为限位凸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夹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
10.一种安全车门,其包括车门本体、车门把手组件、门锁模块,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和门锁模块安装在所述车门本体上,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包括车门把手、把手支座、平衡块和拉丝,所述平衡块与所述拉丝相连接,所述拉丝与所述门锁模块相连接;
车门开启时,车门把手受到拉力从而向外侧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平衡块发生旋转,所述平衡块带动拉丝运动,触发所述门锁模块的解锁结构开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36459.3A CN114458105A (zh) | 2020-11-09 | 2020-11-09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36459.3A CN114458105A (zh) | 2020-11-09 | 2020-11-09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58105A true CN114458105A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0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36459.3A Withdrawn CN114458105A (zh) | 2020-11-09 | 2020-11-09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58105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56955A1 (de) * | 2003-12-15 | 2005-06-23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Türaussengriff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sperren der schwenkbewegung eines türaussengriffs bei einem seitenaufprall |
CN102535994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
CN104847186A (zh) * | 2015-05-20 | 2015-08-19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
CN209353907U (zh) * | 2018-08-07 | 2019-09-0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门外把手结构 |
CN214006831U (zh) * | 2020-11-09 | 2021-08-20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
2020
- 2020-11-09 CN CN202011236459.3A patent/CN11445810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56955A1 (de) * | 2003-12-15 | 2005-06-23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Türaussengriff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sperren der schwenkbewegung eines türaussengriffs bei einem seitenaufprall |
CN102535994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门锁及使用车门锁的汽车 |
CN104847186A (zh) * | 2015-05-20 | 2015-08-19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门锁的防侧碰开启装置 |
CN209353907U (zh) * | 2018-08-07 | 2019-09-06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门外把手结构 |
CN214006831U (zh) * | 2020-11-09 | 2021-08-20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165851A1 (en) | Active pedestrian hood hinge with integrated latch assembly | |
US20200164831A1 (en) | Active pedestrian hood hinge with integrated latch assembly | |
JP4682915B2 (ja) | 車載用導風ダクト | |
US7393111B2 (en) | Pivoting outside mirror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8371640B2 (en) | Motor vehicle with a sliding door | |
JP2001018843A (ja) | 車両用フード装置 | |
CN214006831U (zh)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
US4636005A (en) | Seat back for a motor vehicle rear seat assembly | |
US9085922B2 (en) | Lock of a hood of a motor vehicle | |
CN102206973A (zh) | 具有惯性锁的门锁组件 | |
RU2670737C2 (ru) | Блок датчи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о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м рычагом | |
CN111051633B (zh) | 机动车锁 | |
CN113653414A (zh) | 一种滑动门锁止装置及车辆 | |
CN114458105A (zh) | 一种侧碰车门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安全车门 | |
JP5906985B2 (ja) | 車両のドア構造 | |
CN113710548B (zh) | 具有一体式闩锁组件的主动行人发动机罩铰链 | |
CN105452053B (zh) | 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单元和车辆座椅 | |
JP4325794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 |
CN113293569B (zh) | 凸轮、门锁及具有该门锁的洗衣机 | |
CN210416317U (zh) | 一种儿童汽车座的isofix锁定机构及儿童汽车座 | |
JP5569487B2 (ja)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 |
CN216974499U (zh) | 用于汽车前罩的铰链结构及汽车 | |
KR101076614B1 (ko) | 캐리어 | |
CN216424045U (zh) | 车门加强结构、车门及车辆 | |
CN211598068U (zh) | 锁舌、锁具和单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