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8389B -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48389B CN114448389B CN202011219112.8A CN202011219112A CN114448389B CN 114448389 B CN114448389 B CN 114448389B CN 202011219112 A CN202011219112 A CN 202011219112A CN 114448389 B CN114448389 B CN 1144483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filter
- frequency shift
- target signal
- shift amou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7/00—Network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03H17/02—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7/00—Network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03H17/02—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17/06—Non-recursive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7/00—Network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03H2017/0072—Theoretical filter design
- H03H2017/0081—Theoretical filter design of FIR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通过这样的方法,不需要对FRM滤波器的系数进行重新设计,仅通过移频就可以得到满足目标信号的要求的FRM滤波器,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至少可将目标信号的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即仅采用一套滤波器的系数,就可以满足任意带宽的信号的要求,灵活性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频率响应掩蔽(Frequency Response Masking,FRM)技术可以实现将较低阶数的滤波器设计成较高性能的滤波器,其实现过程如下:首先设计一个阶数较低的基滤波器,并得到与基滤波器的幅度互补的互补滤波器,然后分别对基滤波器和互补滤波器的系数进行内插零操作,得到两个互补的窄过渡带周期多带频响,再利用掩蔽滤波器分别对窄过渡带周期多带频响进行掩蔽处理,即将两者的有用频带相加便可得到较高性能的滤波器。然而,FRM技术设计的滤波器的系数的灵活性较低,对于不同带宽的信号,需要利用FRM技术对滤波器的系数进行重新设计,再对不同的信号进行滤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可以满足任意带宽的信号的要求,灵活性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方法,包括: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频率响应掩蔽FRM滤波器的移频量;根据所述移频量对所述FRM滤波器进行移频;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滤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所述的滤波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滤波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通过这样的方法,不需要对FRM滤波器的系数进行重新设计,仅通过移频就可以得到满足目标信号的要求的FRM滤波器,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至少可将目标信号的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即仅采用一套滤波器的系数,就可以满足任意带宽的信号的要求,灵活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滤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FRM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信号的走向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滤波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滤波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滤波方法,应用于中频链路架构系统,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具体地说,目标信号可能是系统自身产生的基带信号,也可能是接收的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扫频仪对目标信号进行扫频确定目标信号的带宽,或者,系统将目标信号先发送给系统外部的扫频仪,由外部的扫频仪对目标信号进行扫频确定目标信号的带宽,并将目标信号的带宽发送给系统。由于目标信号中可能存在干扰信号,而为了将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滤除,需要根据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确定移频量,使根据移频量进行移频后的FRM滤波器的阻带带宽小于或等于干扰信号的带宽,从而至少将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其中,FRM滤波器的阻带带宽表示的是可以被FRM滤波器滤除掉的信号的带宽。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包括:根据预设的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信号的带宽对应的FRM滤波器的移频量。具体地,根据信号的带宽可以预测该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可能存在的地方,则可以确定为了滤除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需要将FRM滤波器的阻带带宽调整为多少,从而可以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所以直接建立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预设于系统本地,这样系统在确定了目标信号的带宽之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与目标信号的带宽对应的移频量,确定出的移频量即为FRM滤波器的移频量。通过预先设置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可以较快的确定出移频量。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频率响应掩蔽FRM滤波器的移频量,包括:将目标信号的带宽和预设带宽进行对比,确定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根据预设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对应的FRM滤波器的移频量。具体地,根据干扰信号的带宽可以确定为了滤除干扰信号需要将FRM滤波器的阻带带宽调整为多少,从而可以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所以直接建立干扰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预设于系统本地,这样系统在确定了目标信号的带宽之后,将目标信号的带宽和预设带宽进行对比,预设带宽是指系统的工作带宽或者预设带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未落入预设带宽中的目标信号的带宽则为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再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与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对应的移频量,确定出的移频量即为FRM滤波器的移频量。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的目标信号的带宽实时的确定目标信号中干扰信号的带宽,使得确定的干扰信号的带宽更加准确,再根据预先设置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FRM滤波器的移频量,实现较快且准确的确定出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步骤102,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
步骤103,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中的数字控制振荡器(Numerically ControlledOscillator,NCO)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操作,即NCO将FRM滤波器的系数与移频量中的对应系数进行点乘,得到的结果为作为FRM滤波器的新的系数,从而实现对FRM滤波器的移频。由于是采用的点乘的方式,所以不会改变FRM滤波器的系数中非零系数的个数,也不会改变FRM滤波器的阶数。在得到移频后的FRM滤波器之后,系统将目标信号输入移频后的FRM滤波器,移频后的FRM滤波器至少将目标信号中的近端干扰信号进行了滤除,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先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则说明此时目标信号中包括左端干扰信号,此时根据正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即将FRM滤波器的频点向频率大的一端移,通过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如图2所示,为FRM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方法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先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负向移频量,则说明此时目标信号中包括右端干扰信号,此时根据负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即将FRM滤波器的频点向频率小的一端移,通过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如图4所示,为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输出的信号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方法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在一个例子中,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和负向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包括:根据正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以及根据负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滤波器;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包括:通过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中间信号,并通过负向移频后的滤波器对中间信号进行滤波。具体地,系统先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和负向移频量,则说明此时目标信号中包括左端干扰信号和右端干扰信号,此时系统中的NCO根据正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以及根据负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此后系统先通过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中间信号,此时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先进行滤除,再通过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中间信号进行滤波,此时至少可以再将中间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和右近端干扰信号均进行滤除。
在一个例子中,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和负向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包括:根据正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以及根据负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滤波器;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包括:通过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中间信号,并通过正向移频后的滤波器对中间信号进行滤波。具体地,系统先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和负向移频量,则说明此时目标信号中包括左端干扰信号和右端干扰信号,此时系统中的NCO根据正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以及根据负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此后系统先通过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中间信号,此时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先进行滤除,再通过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中间信号进行滤波,此时至少可以再将中间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和右近端干扰信号均进行滤除。
在一个例子中,FRM滤波器包括内插基滤波器、内插互补滤波器和掩蔽滤波器,其中,系统预先设计基滤波器和掩蔽滤波器,对基滤波器进行内插零操作可以得到内插基滤波器,内插倍数越高过渡带越陡峭,内插倍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基滤波器可以为预先设计的任意滤波器,例如:基滤波器可以为半带滤波器等;再根据内插基滤波器获得与内插基滤波器具有相同内插倍数的内插互补滤波器,这样就可以得到包括内插基滤波器、内插互补滤波器和掩蔽滤波器的FRM滤波器。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获取到目标信号时,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此时系统中的NCO根据正向移频量中用于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根据正向移频量中用于对掩蔽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掩蔽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此后系统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再经过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或者,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再经过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获取到目标信号时,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负向移频量,此时系统中的NCO根据负向移频量中用于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根据负向移频量中用于对掩蔽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掩蔽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再经过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或者;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再经过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在一个例子中,系统获取到目标信号时,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移频量,若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和负向移频量,此时系统中的NCO根据正向移频量中用于对内插基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内插基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根据正向移频量中用于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根据正向移频量中用于对掩蔽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掩蔽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以及根据负向移频量中用于对内插基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内插基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根据负向移频量中用于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内插互补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根据负向移频量中用于对掩蔽滤波器进行移频的系数对掩蔽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此后系统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如图5所示,为信号的走向示意图,将目标信号分为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再经过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再将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先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再经过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三中间信号,另一路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补滤波器,得到第四中间信号,将第三中间信号和第四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和右近端干扰信号均进行滤除。或者,将目标信号分为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再经过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再将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先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再经过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三中间信号,另一路负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补滤波器,得到第四中间信号,将第三中间信号和第四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和右近端干扰信号均进行滤除。或者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再经过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再将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先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再经过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三中间信号,另一路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补滤波器,得到第四中间信号,将第三中间信号和第四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和右近端干扰信号均进行滤除。或者,将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目标信号先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再经过正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一中间信号,另一路目标信号经过正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得到第二中间信号,将第一中间信号和第二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再将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先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基滤波器,再经过负向移频后的掩蔽滤波器,得到第三中间信号,另一路正向滤波后的目标信号经过负向移频后的内插互补滤波器,得到第四中间信号,将第三中间信号和第四中间信号进行时域相加,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此时可以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右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至少可以将目标信号的左近端干扰信号和右近端干扰信号均进行滤除。
本实施例中,系统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频率响应掩蔽FRM滤波器的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通过这样的方法,不需要对FRM滤波器的系数进行重新设计,仅通过移频就可以得到满足目标信号的要求的FRM滤波器,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至少可将目标信号的近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即仅采用一套滤波器的系数,就可以满足任意带宽的信号的要求,灵活性较高。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滤波方法,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目标信号为本地产生的基带信号,还通过插值滤波器和混频器获取满足系统所需频段的第二信号,具体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201,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步骤202,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
步骤203,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
步骤201-20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1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其中,插值处理中的插值倍数根据基带采样率和中频采样率确定。
具体地说,目标信号为本地产生的基带信号,则目标信号的采样率为基带采样率,由于系统需要将信号发射给外部设备,而从系统发射出去的信号需要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即从系统发射出去的第一信号所需的采样率为数字模拟转换器采样率即中频采样率,所以需要通过插值滤波器将信号的采样率改变为中频采样率,则插值倍数为中频采样率和基带采样率的比值,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第一信号。例如:若基带采样率为122.88MSPS,中频采样率为368.64MSPS,则插值倍数为368.64MSPS/122.88MSPS=3,则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可以得到采样率为368.64MSPS的第一信号。
在一个例子中,在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第一信号之前,还包括:根据滤波后的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配置插值滤波器的系数。具体地,插值滤波器的系数是可配的,可以通过软件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方式进行修改,系统中预先存储有信号的带宽和插值滤波器的系数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根据滤波后的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配置插值滤波器的系数,这样在滤波后的目标信号经过插值滤波器时,可以将滤波后的目标信号中的远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改变滤波后的目标信号的采样率的同时,将滤波后的目标信号中的远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步骤205,通过混频器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二信号。
具体地说,系统可以在混频器中预先设定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混频器根据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信号的带宽对应的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二信号,或者,系统可以根据第一信号的带宽和预设带宽进行对比,实时计算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二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得到滤波后的目标信号之后,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再通过混频器对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二信号,从而可以获取满足系统发射信号时所需频段的第二信号。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一种参数调整的方法,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通过混频器和抽取滤波器获取系统所需频段的目标信号,具体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301,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并通过混频器对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三信号。
具体地说,系统可以在混频器中预先设定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混频器根据对应关系确定与接收的信号的带宽对应的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三信号,或者,系统可以根据接收的信号的带宽和预设带宽进行对比,实时计算移频量,根据移频量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三信号。
步骤302,通过抽取滤波器对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得到目标信号;其中,抽取处理中的抽取倍数根据中频采样率和基带采样率确定。
具体地说,系统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而接收的信号需要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第三信号的采样率为模拟数字转换器采样率即中频采样率,而目标信号所需的采样率为基带采样率,所以需要通过抽取滤波器将信号的采样率改变为基带采样率,则抽取倍数为中频采样率和基带采样率的比值,通过抽取滤波器对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得到目标信号。例如:若基带采样率为122.88MSPS,中频采样率为368.64MSPS,则抽取倍数为368.64MSPS/122.88MSPS=3,则通过抽取滤波器对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可以得到采样率为122.88MSPS的目标信号。
在一个例子中,在通过抽取滤波器对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得到目标信号之前,还包括:根据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配置插值滤波器的系数。具体地,抽取滤波器的系数是可配的,可以通过软件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方式进行修改,系统中预先存储有信号的带宽和抽取滤波器的系数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根据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配置抽取滤波器的系数,这样在第三信号经过插值滤波器时,可以将第三信号中的远端干扰信号进行滤除。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改变第三信号的采样率的同时,预先将第三信号中的远端带外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步骤303,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步骤304,根据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移频。
步骤305,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滤波。
步骤303-30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1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之后,并通过混频器对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三信号,通过抽取滤波器对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得到目标信号,从而可以获取满足系统所需频段的目标信号。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涉及一种服务器,如图8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2;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01;其中,存储器401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02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02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402能够执行上述滤波方法的实施例。
其中,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1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402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402。
处理器402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401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4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根据所述移频量对所述FRM滤波器进行移频;
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滤波;
所述根据目标信号的带宽确定FRM滤波器的移频量,包括:
根据预设的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信号的带宽对应的移频量为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或者;
将目标信号的带宽和预设带宽进行对比,确定未落入预设带宽中的目标信号的带宽为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
根据预设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和移频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对应的移频量为FRM滤波器的移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频量对所述FRM滤波器进行移频,包括:
分别将所述FRM滤波器的系数与所述移频量中的对应系数进行点乘,得到的结果作为移频后的FRM滤波器的对应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频量包括正向移频量和负向移频量,所述根据所述移频量对所述FRM滤波器进行移频,包括:
根据所述正向移频量对FRM滤波器进行正向移频得到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以及根据所述负向移频量对所述FRM滤波器进行负向移频得到负向移频后的滤波器;
所述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包括:
通过所述正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中间信号,并通过所述负向移频后的滤波器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滤波;或者;通过所述负向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中间信号,并通过所述正向移频后的滤波器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滤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本地产生的基带信号,在所述通过移频后的FRM滤波器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滤波之后,还包括:
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插值处理中的插值倍数根据基带采样率和中频采样率确定;
通过混频器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二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插值滤波器对滤波后的目标信号进行插值处理得到第一信号之前,还包括:
根据滤波后的目标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配置插值滤波器的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目标信号的带宽之前,还包括:
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并通过混频器对所述信号进行移频得到第三信号;
通过抽取滤波器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得到目标信号;其中,所述抽取处理中的抽取倍数根据中频采样率和基带采样率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抽取滤波器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抽取处理得到目标信号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的带宽配置插值滤波器的系数。
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滤波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9112.8A CN114448389B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PCT/CN2021/128223 WO2022095856A1 (zh) | 2020-11-04 | 2021-11-02 |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EP21888553.1A EP4243285A4 (en) | 2020-11-04 | 2021-11-02 | FILTERING METHOD, SERVER AND STORAGE MEDI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9112.8A CN114448389B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48389A CN114448389A (zh) | 2022-05-06 |
CN114448389B true CN114448389B (zh) | 2025-02-11 |
Family
ID=8136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19112.8A Active CN114448389B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243285A4 (zh) |
CN (1) | CN114448389B (zh) |
WO (1) | WO2022095856A1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6324A (zh) * | 2006-08-21 | 2009-07-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接收装置、集成电路及接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60110270A (ko) * | 2003-12-12 | 2006-10-24 | 유겐가이샤 뉴로솔루션 | 디지털 필터의 설계 방법 및 설계 장치 |
GB2427093A (en) * | 2004-02-17 | 2006-12-13 | Neuro Solution Corp | Digital filter design method and device, digital filter design program, and digital filter |
US8694037B1 (en) * | 2013-02-07 | 2014-04-08 | Harri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improving radio performance in a simulcast environment using phase tilted filters |
CN103997314B (zh) * | 2014-06-05 | 2015-02-25 | 山东大学 | 一种改进的二级frm滤波器设计方法 |
CN105811920B (zh) * | 2016-03-09 | 2019-01-2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frm窄过渡带滤波器组结构 |
CN109525256B (zh) * | 2018-10-18 | 2020-11-0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fpga的窄过渡带滤波器组的信道化发射结构 |
CN110957996B (zh) * | 2019-12-13 | 2023-08-0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abc算法的无乘法器frm滤波器组优化设计方法 |
CN111211759B (zh) * | 2019-12-31 | 2022-03-25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滤波器系数确定方法、装置和数字das系统 |
-
2020
- 2020-11-04 CN CN202011219112.8A patent/CN114448389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1-02 WO PCT/CN2021/128223 patent/WO2022095856A1/zh unknown
- 2021-11-02 EP EP21888553.1A patent/EP4243285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6324A (zh) * | 2006-08-21 | 2009-07-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接收装置、集成电路及接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48389A (zh) | 2022-05-06 |
EP4243285A4 (en) | 2024-10-30 |
WO2022095856A1 (zh) | 2022-05-12 |
EP4243285A1 (en) | 2023-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62438B1 (en) | Multiple chirp generation in a radar system | |
DE102008039148A1 (de) | Sender/Empfänger, HF-Sender/Empfänger,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Steuerpaketen | |
CN111211759B (zh) | 滤波器系数确定方法、装置和数字das系统 | |
CN104158543B (zh) | 电子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DE102011053004A1 (de) | Für monolithische Integration in Einchipsystemen geeigneter polarer Sender | |
HUE029292T2 (en) | Transmitter, transceiver,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US9065693B2 (en) | Event handling in a radio circuit | |
DE112017000613B4 (de) | Schaltkreise,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asynchronen Abtastratenumwandlung für einen überabtastenden Sigma-Delta-Analog-Digital-Wandler | |
DE102015110846B4 (de) | Analog-Digitalwandler und Verfahren zum Eichen desselben | |
US10237002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alibration parameter of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adio receiver, and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adio receiver | |
JP2002544705A (ja) | プログラム可能デジタル中間周波数トランシーバ | |
CN114448389B (zh) | 滤波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1061330B (zh) | 一种变频器母线电压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156103B (zh) | 一种iq信号校准方法及装置 | |
CN108761363B (zh) | 扫频信号输出方法和装置 | |
Park et al. | Design of reconfigurable digital IF filter with low complexity | |
US20240007137A1 (en) | Frequency agile band select filter | |
CN108923872B (zh) | 一种直放站带内波动校准方法和系统 | |
JP6458354B2 (ja) | 歪補償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12019317B (zh) | 频率校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JP6466200B2 (ja)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の調整方法 | |
CN112462914A (zh) | 一种集成供电结构 | |
CN110138474A (zh) | 一种变焦式全景微波频谱监测方法 | |
KR102270470B1 (ko) | 센서별 대역폭 가변형 아날로그 디지털 변환기 | |
CN118827298A (zh) | 一种时域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