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23677A - 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677A
CN114423677A CN202080066430.7A CN202080066430A CN114423677A CN 114423677 A CN114423677 A CN 114423677A CN 202080066430 A CN202080066430 A CN 202080066430A CN 114423677 A CN114423677 A CN 114423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ed
propulsion device
electric propulsion
electric
outp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6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斯帕吉亚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bik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bik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bik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bik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23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5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crank shafts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7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single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e.g. chain, between cycle crankshaft and wheel axle, the motor engaging the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unchangeable rati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车辆(11)的电动推进设备(10),该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11),优选为自行车等形式,电动推进设备包括:支撑本体(12);用于车辆的前进致动的电动推进装置(14),优选为电动马达的形式,特别是无刷类型的电动马达,具有对应的可旋转轴(140),以用于输出由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和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特别是包括用于接合或啮合车辆的传动装置(19)的所述操作连接装置(193)即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的装置(16)。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包括第一减速器级(18a)和第二减速器级(18b)。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所述车辆优选为自行车或类似物的形式。
背景技术
用于踏板辅助自行车的电动马达正逐渐在市场上普及,从而引发了该领域的不断创新。
直到几年前,电动自行车的马达通常安装在车轮的轮毂中,以便这些马达所需的体积而利用原本不使用的空间。
多年来,这些马达已开始示出其极限。事实上,通常是带有外转子的无刷马达,其磁铁直接固定在车轮轮毂上,没有减速级,马达吸收大量电流以产生必要的扭矩。此外,缺乏扭矩会阻止电动自行车应对陡峭的爬坡(例如,超过10%的坡度),这对于在平坦道路上的城市使用来说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在山区使用来说却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
随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引入了无刷马达,其中与车轮轮毂的耦合不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行星级减少了运动。这些行星级以同轴方式放置在马达活动部分的侧面。由于能够以更高的速度(例如1000-2000rpm)旋转的马达对于相同的功率输出而言将需要较低的驱动扭矩并因此需要较低绕组电流,这种权宜之计允许在没有减速阶段的情况下减少马达的尺寸和整体大小(以及因此降低了成本)。
然而,这种位于轮毂上的带有一个或两个行星减速级的马达的配置会带来一些缺点。第一个缺点是行星级的整体体积占用了马达活动部分(即用于产生能量的部分(定子、转子、绕组))的宝贵空间。第二个缺点是变速器,虽然减速了,但可能要依靠单个固定减速比,因此马达被迫在偏离很远的很宽的转速范围内运行(例如:从0到2000rpm),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自保证最大效率的制度。
自行车后轮毂的轴向尺寸是有限的(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50mm)。具有行星级的马达的解决方案被迫在冠状齿轮、行星级和马达的活动部分(定子、绕组、转子)之间对该有限空间进行划分。还应考虑到,由于整体尺寸减小,该解决方案中使用的行星系统限制了可获得的最大减速比,对于每个减速级而言最大减速比通常在3:1和4:1之间。
这些综合因素意味着该系统即使是一种改进,仍然无法充分利用电动马达的内在潜力。事实上,电动马达倾向于在2000到4000rpm的范围内提供最佳的重量/功率、尺寸/功率比,这是该系统无法实现的。事实上,考虑到电动自行车的后轮通常以每分钟60至300转的最高速度运行,所需的减速比应在6:1-66:1的范围内。这种比率很难通过一级或多级行星减速来获得,与自行车车轮后轮毂的空间限制和所需的传递扭矩相适应。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最近出现了“底部支架”系统,其中电动马达不再安装在车轮轮毂上,而是靠近自行车本身的底部支架,从而通过齿轮副、皮带或链传动装置将扭矩传递与自行车链接合的链片。
这种配置(称为中间驱动或曲柄驱动)提供的优势是能够以接近最佳数量(每分钟2000-4000转)的转数旋转马达,并依靠随后的减速/增速级(自行车本身的级,由一个或多个链片、传动链以及一个或多个与后轮轮毂一体的小齿轮组成,我们将其称为“次级传动装置”),这允许将电动马达保持在接近最高效率的旋转范围内。
这些优势转化为更小的马达、更低的电流消耗,因此使用相同的电池组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然而,曲柄驱动配置有一些缺点:与位于轮毂上的马达相比,增加了复杂性,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以及初级传动系统(将运动从电动马达传递到自行车的底部支架)所需的尺寸和重量。
中间驱动系统的典型配置的特点是电动马达、一系列总减速比为1:20-1:40的级,它们将运动传递到轮毂,该轮毂通过一个或两个自由轮收集人力和电动马达的动力将运动传递到自行车的前冠部,构成次级传动装置的驱动。自行车的次级传动装置通常以多个方式工作:从通常具有32到44个齿的冠状齿轮开始,其将运动传递到后车轮轮毂,在后轮毂上容纳有一个或多个不同尺寸小齿轮的组件,这些小齿轮在11至32个齿的典型范围内。
这种配置存在矛盾:来自电动马达的运动首先被减速以到达转速与人类踩踏相适应(0-120rpm)的冠状齿轮,然后在次级传动装置中与肌肉动力一起成倍增加。
这个矛盾与减小踏板辅助车辆的电动马达的重量、尺寸和成本的趋势不相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提出由电动马达辅助的运动输出通过与肌肉推进作用于其上的冠状齿轮不同的小齿轮独立地作用在链上。该系统允许使用电动推进(不得倍增)和肌肉推进(相反,其需要倍增级)之间的不同减速比二作用于链上。
然而,该系统具有单个内部减速级,然而这仍然涉及大尺寸、重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
对于本发明,希望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或迄今为止已知的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特别是提出方案以克服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或问题,和/或满足一个或以上提到的和/或在本领域中经历的任何情况下的多个要求,特别是可以从以上推导出来的要求。
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该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优选为自行车或类似物的形式,该电动推进设备包括:支撑本体;用于车辆的前进致动的电动推进装置,优选为电动马达的形式,特别是无刷类型的电动马达,具有对应的可旋转轴,以用于输出由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产生的动力;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装置优选地为特别是带齿的对应的小轮形式,特别是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装置在使用中被设置为不与用于前进致动的所述人力装置的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同轴;以及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装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装置的装置包括第一减速器级和第二减速器级。
这样,可以使用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产生的动力传递到由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输出装置的所述装置的部件,即对应的小传动轮,其尺寸或直径不会过大,因此,可以减小推进设备的对应长度,从而减小支撑本体的对应尺寸,同时整体减轻同一设备的重量。此外,即使使用驱动扭矩较小的马达,也可以从相同的传输装置中获得适当高的功率输出,这对于推进设备的重量也具有进一步的优势。
附图说明
然而,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这个和其它创新方面,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可以找到其技术特征以及所获得的对应优点,参考附图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纯粹非限制性示例,其中:
图1A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自行车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自行车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提升侧视图;
图2A示出了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从上方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从与图2A相反的一侧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提升侧视图;
图2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性提升前视图;
图2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沿图2D的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沿图2D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仅内部部分的俯视示意性平面图;
图5A和5B分别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车辆的细节的示意图,参考了使用者的两种不同的踩踏力情况;
图6仅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板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车辆11的电动推进设备的优选实施例10,该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11,优选地为自行车或类似物的形式。
如在图1A和1B中可以看出,所述车辆或自行车11大致包括支撑框架13、车辆下方的对应支撑装置15,该支撑装置特别是用于搁置在地面上,特别是为车轮装置的形式,优选地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车轮151、152,分别为前轮和后轮,特别是彼此纵向对准。
然而,必须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设备也可以用在具有多个地面支撑车轮的车辆上,其数量大于这里参照车辆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示出的两个车轮。所述车辆例如可以是三轮车辆或三轮车的形式。
如在图1A和1B中可以看出,所述车辆或自行车11还包括:用于车辆前进致动的人力装置17,特别是包括对应的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优选地为第一和第二踏板171、172的形式,并且特别是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3的相对两侧处;以及用于传递人力致动的装置19,特别是具有车轮前进装置,该车轮前进装置特别是由所述后轮152限定,并且优选地包括相应的车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1,在用于使人力车辆前进的所述装置或踏板15处。
具体地,用于车辆前进致动的所述人力装置17,即对应的车轮传动装置19,特别是齿轮191,具有特别是横向于车架的相应的枢轴。
如在图1A和1B中可以看出,所述车辆或自行车11还包括:车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2,其位于所述车轮前进装置处,特别是在所述后轮152处;以及对应的操作连接装置193,特别是为细长和闭环构件的形式,优选地为铰接链193的形式,其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用于使人力车辆前进的装置或踏板15处的所述车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1以及在所述车轮前进装置处特别是在所述后轮152处的所述车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2。
如图所示,车辆特别具有多个齿轮192,其可以通过在所述车轮前进装置处特别是在所述后轮152处的对应的控制装置进行选择。
车辆或自行车还包括:转向装置,特别是为相应的可旋转车把21的形式,优选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13的前面并在支撑所述前轮151的对应轭23上操作;用于车辆的使用者的鞍座25;特别是传动比变化的控制装置;车辆制动装置和其它装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动推进设备10因此包括支撑本体12、用于使车辆前进的电动推进装置14,其优选为电动马达的形式,特别是无刷类型的电动马达。
所述电动马达包括定子141,特别是具有对应的绕组141a,该绕组适于为对应的转子142产生旋转的电磁致动场,转子特别是具有永磁体142m的类型,该永磁体沿转子本体142的周边分布,并且电动马达具有对应的可旋转轴140,以用于输出由同一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
优选地,如图所示,同一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可旋转轴140具有在使用中与车辆的纵向方向成横向地延伸的相应轴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动推进设备10还包括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其特别是包括用于与车辆转动装置19的所述操作连接装置193或者与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接合或啮合的装置16。
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优选地为对应的小轮的形式,特别是带齿的轮16。
此外,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在使用中被设置为不与具有所述人力前进装置的车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1同轴。
此外,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中,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被设置成不与在所述车轮前进装置处的所述车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2同轴。
如在图中可以看出,电动推进设备10还包括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包括第一减速器级18a和第二减速器级18b。
这样,可以使用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产生的动力传递到由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输出装置的所述装置的部件,即对应的小传动轮,其尺寸或直径不会过大,因此,可以减小推进设备的对应长度,从而减小支撑本体的对应尺寸,同时整体减轻同一设备的重量。此外,即使使用驱动扭矩较小的马达,也可以从相同的传输装置中获得适当高的功率输出,这对于推进设备的重量也具有进一步的优势。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由设备10的所述支撑本体12支撑的对应横向可旋转轴160支撑。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由对应的小致动轮168驱动旋转,该小致动轮特别是带齿的,特别是同轴地支撑或安装在所述横向轴160的相对端部处,该横向轴支撑同样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
有利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驱动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的所述小轮168,即用于支撑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的所述横向轴160的相同的小致动轮168所在的端部是所述设备10的中间横向区域,即相应的支撑本体12的中间横向区域。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用于支撑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轮16的所述横向轴160被布置成与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纵向对准。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包括对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致动轮148,其同轴地支撑或安装在相同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的可旋转轴140上。
有利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包括相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1,其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致动,并且特别是与安装在同一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可旋转轴140上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致动轮148接合或啮合。
有利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的所述小轮181和安装在同一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可旋转轴140上的所述小致动轮148共同限定了电动推进设备10的所述第一减速器级18a。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到的,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致动的并且特别是与安装在同一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可旋转轴140上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致动轮148接合或啮合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81,与从同一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伸出的同一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可旋转轴140纵向对准地布置。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包括相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2,该小轮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特别是该小致动轮182与用于致动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68接合或啮合,所述小轮特别是设置在用于支撑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轴160上。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致动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81与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小轮182可操作地连接,特别是一体地旋转,即安装在支撑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这个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2的相同横向轴180上。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小轮182和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小致动轮168一起限定了电动推进设备10的所述第二减速器级18b。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的所述横向轴180纵向地布置在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40和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60之间。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的所述中间横向轴180与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60和/或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40平行地布置。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横向轴180,即支撑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这个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2的相应轴线,垂直地布置在比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即相应轴线160和/或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即相应轴线140低的高度水平处。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或相应轴线160垂直地布置在比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或相应轴线140低的高度处。
特别有利的是,如在图中可以看出,用于操作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82被布置成与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纵向对准。
有利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提供了自由轮装置30,其允许电动推进设备10仅传送动力以使车辆11向前移动。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允许电动推进设备10在车辆的单向前进致动模式下操作的所述自由轮装置30设置在对应的横向轴和支撑在其上的相应轮之间,特别是设置在所述用于传递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8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80和用于致动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系统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82之间。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提供了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24。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连接的铰接链193张紧的所述设备24包括用于与车辆传动装置19的所述操作连接装置193接合或啮合即与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接合或啮合的相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轮240。
有利地,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由对应的支撑臂241承载自由旋转,特别是承载在支撑臂的自由端部241a处,所述支撑臂241优选地在与用于支撑相同的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端部相对的端部241b处被可旋转地支撑或枢转到相同的支撑本体12。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或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通过对应的支撑轴242连接到所述支撑本体12并由所述支撑本体支撑,所述支撑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本体12上,具体地,从本说明书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从设备10的所述支撑本体12的第二壳状构件122支撑,所述支撑臂241在其从相同支撑本体12伸出的自由端处与第二壳状构件成一体。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设置有弹性装置243,所述弹性装置适于推压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抵靠相同的车辆传动装置或抵靠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适于推压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抵靠相同的车辆传动装置即抵靠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的所述弹性装置243作用在特别是缠绕在相同的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所述小可旋转支撑轴242。特别地,所述弹性装置243为对应的扭力弹簧的形式,优选为螺旋形的,其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42成一体的对应端部和与所述支撑本体12成一体的另一端部。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装置26被设置成用于检测由使用者施加到对应的用于使人力车辆前进的装置或踏板15上的推进强度。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检测由使用者施加到对应的人力车辆的前进装置或踏板15上的推进强度的装置26包括对应的用于检测用于支撑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的所述小可旋转轴242的角度位置的装置261。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用于检测所述支撑臂241的角度位置的装置261为霍尔效应传感器261'的形式,其检测固定到用于支撑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11张紧的装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的所述小可旋转轴242上的对应的永磁体261”的位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特别直接地测量车辆使用者的肌肉力量。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控制装置28被设置成用于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特别是用于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特别是为对应的电子处理装置的形式,操作为对应软件的控制装置。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特别是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控制装置28支撑在对应的电子板28上,该电子板特别是具有对应的微处理器装置和对应的输入输出装置。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特别是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装置或板28被容纳在所述支撑本体12内,特别是通过将电动推进设备10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减速器级18a、18b之间。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用于检测所述支撑臂241的角度位置的所述装置261或相应的霍尔效应传感器261'被支撑在对应的控制板上,特别是在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尤其是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的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控制装置或板28上,特别是通过将相同的传感器261布置在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的所述可旋转支撑轴242的后端附近。
有利地,特别是在图2E中可以看出,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特别是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装置或板28包括相应的内孔284,用于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40的相同板28的穿过。
有利地,特别是在图2E中可以看出,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特别是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装置或板28包括相应的内孔288,用于相同板28的穿过。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支撑本体12包括第一壳状构件121和第二壳状构件122,它们特别为盆形,彼此相对并容纳相同设备10的对应操作装置,即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和/或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和/或支撑装置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的相应的小致动轮168,和/或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车辆11的所述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支撑装置的一部分。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对应的壳状构件,特别是第二壳状构件122,包括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60的通向外部的开口129。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对应的壳状构件,特别是第二壳状构件122,包括通向外部的开口240,其用于承载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所述装置或小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的所述小支撑轴242。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连接装置120设置在彼此面对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和第二壳状构件122之间。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在彼此面对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和第二壳状构件122之间的所述连接装置120包括对应的螺钉装置或螺钉120a,其插入到设置在支撑本体12的彼此面对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和第二壳状构件122的对应突出部分120d、120e中的对应孔120b、120c中。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设备10的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包括底壁121a,侧向壁121b从该底壁沿周边延伸,具有相应的端唇,该端唇接合抵靠在相同的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二壳状构件122的侧向周边壁122b的末端唇缘上,该末端唇缘又从设备10的所述支撑本体12的相同第二壳状构件122的底壁122a延伸。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支撑本体12具有用于相应可旋转支撑装置的对应壳体装置,特别是为对应轴承的形式,用于相同设备10的对应可旋转构件或轴。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特别是为对应轴承125、125的形式的可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和所述第二壳状构件122的相对座中,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相同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40。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特别是为对应轴承126、126的形式的可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和所述第二壳状构件122的相对座中,特别是在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的底壁121a处和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二壳状构件122的相同底壁122a的凹入部分122aa处,以可旋转地支撑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装置16的所述装置18的所述中间横向轴180。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适于支撑用于输出由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160的、特别是为对应轴承127的形式的可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二壳状构件122的相同底壁122a的降低部分122ab处的座中,其中相同底壁122a的中间降低部分122ab垂直地位于所述底壁122a的最大垂直突起与相同底壁122a的所述凹入部分122aa之间的高度处。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特别是为对应轴承128的形式的旋转支撑装置设置在由管状部分122t限定的座中,该座从同一底壁122a的所述凹入部分122aa突出,以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支撑链张紧装置的所述轴242。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提供用于将所述设备10固定到车辆特别是车辆11的所述支撑框架13的装置,固定部位优选地在座椅构件或管131和同一支撑框架13的向下构件或管132的会聚区,或在用于支撑车辆的所述人力装置或踏板17的横向管或箱133处。
有利地,如在图中可以看出,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装置或小轮16以及适于接合并保持车辆的所述传动装置或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所述装置或轮24彼此共面,并且优选地与设备10的所述支撑本体12的对应壳状构件122的后壁或外壁122a平行和/或横向隔开布置。
如图所示,在使用中,优选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装置或小轮16以及适于接合并保持车辆的所述传动装置或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所述装置或轮24也与车轮传动装置共面,特别是与用于前进的所述人力装置的齿轮191共面,并且特别是定位在其上方。
有利地,如图中所示,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和/或所述第二减速器级18b和/或用于支撑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或者铰接的连接链250张紧的所述装置或小轮24的所述小轴242,容纳在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中。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第一减速器级18a,即安装在相同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可旋转轴140上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致动轮148和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致动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81,容纳在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中。
有利地,如图中可见,所述设备10特别是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控制装置或板28容纳在设备10的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二壳状构件122中,靠近与所述支撑本体12的所述第一壳状构件121连接的边缘。
显然,在实践中,上述技术特征允许单独地或以对应的组合实现以下一个或多个有利结果:
可以获得用于电动车辆的齿轮马达单元,其非常紧凑、重量轻、简单且生产成本低,能够在扭矩和功率方面提供车辆的高性能;
可以使用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产生的动力传递到由推进设备产生的动力的所述输出装置的所述装置的部件,即对应的小传动轮,其尺寸或直径不会过大,因此,可以减小推进设备的对应长度,从而减小支撑本体的对应尺寸,同时整体减轻同一设备的重量;
即使使用尺寸较小的马达,也可以从相同的传输装置中获得适当高的功率输出,这对于推进设备的重量也具有进一步的优势;
可以制造特别紧凑的电动推进设备,在对应的车辆或自行车上具有有利的灵活定位;
可以特别直接地测量车辆使用者的肌肉力量,从而以更合适的方式控制电动推进设备。
本发明易于进行明显的工业应用。如广泛解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能够想象对同一发明做出多种修改和/或变化,同时保持在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想象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其包括优选实施例的上述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还必须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所有细节都可以由技术上等同的元素代替。

Claims (24)

1.一种用于车辆(11)的电动推进设备(10),该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11),优选为自行车或类似物的形式,该电动推进设备包括:支撑本体(12);用于车辆的前进致动的电动推进装置(14),优选为电动马达的形式,特别是无刷类型的电动马达,具有对应的可旋转轴(140),以用于输出由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优选地为特别是带齿的对应的小轮形式,特别是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在使用中被设置为不与用于前进致动的所述人力装置的轮传动装置特别是齿轮(191)同轴;以及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包括第一减速器级(18a)和第二减速器级(18b)。
2.根据权利要求1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由特别是带齿的对应的小致动轮(168)致动旋转,该小致动轮特别是同轴地支撑或安装在用于支撑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轴(160)的相对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驱动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的所述小轮(168),即用于支撑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的所述横向轴(160)的相同的小致动轮(168)所在的端部是所述设备(10)的中间横向区域,即相应的支撑本体(12)的中间横向区域。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包括相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1),该小轮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致动,并且特别是与安装在相同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可旋转轴(140)上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致动轮(148)接合或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的所述小轮(181)和安装在同一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相应可旋转轴(140)上的所述小致动轮(148)共同限定了电动推进设备(10)的所述第一减速器级(18a)。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包括相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2),该小轮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特别是该小致动轮(182)与用于致动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68)接合或啮合,所述小轮特别是设置在用于支撑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轴(16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致动的特别是带齿的所述小轮(181)与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小轮(182)可操作地连接,特别是一体地旋转,即安装在支撑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这个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2)的相同横向轴(180)上。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小轮(182)和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小致动轮(168)一起限定了电动推进设备(10)的所述第二减速器级(18b)。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轴(180),即支撑用于致动相同的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这个特别是带齿的小轮(182)的相应轴线,垂直地布置在比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即相应轴线(160)和/或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即相应轴线(140)低的高度水平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齿轮(16)的横向可旋转轴即相应轴线(160),其垂直地布置在比相同的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所述横向可旋转轴即相应轴线(140)低的高度水平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自由轮装置(30),其允许电动推进设备(10)仅仅传递动力以使车辆(11)前进。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连接的铰接链(193)张紧的所述设备(24)包括用于与车辆传动装置(19)的所述操作连接装置(193)接合或啮合即与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接合或啮合的相应的特别是带齿的小轮(240)。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由对应的支撑臂(241)承载自由旋转,特别是承载在支撑臂的自由端部(241a)处,所述支撑臂(241)优选地在与用于支撑相同的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端部相对的端部(241b)处被可旋转地支撑或枢转到相同的支撑本体(1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通过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本体(12)上的对应的小支撑轴(242)连接到所述支撑本体(12)并由所述支撑本体支撑。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4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弹性装置(243),所述弹性装置适于推压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抵靠相同的车辆传动装置即抵靠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适于推压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抵靠相同的车辆传动装置即抵靠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的所述弹性装置(243)作用在特别是缠绕在相同的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即车辆(11)的所述细长和闭环构件或铰接链(193)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所述小可旋转支撑轴(242)。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检测由使用者施加到对应的用于使人力车辆前进的装置或踏板(15)上的推进强度的装置(26)。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由使用者施加到对应的人力车辆的前进装置或踏板(15)上的推进强度的装置(26)包括对应的用于检测用于支撑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张紧的装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的所述小可旋转轴(242)的角度位置的装置(26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所述支撑臂(241)的角度位置的装置为霍尔效应传感器(261')的形式,其检测固定到用于支撑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11)张紧的装置(24)的所述支撑臂(241)的所述小可旋转轴(242)上的对应的永磁体(261”)的位置。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电动推进设备(10)特别是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的控制装置或板(28),其容纳在所述支撑本体(12)内,特别是布置在电动推进设备(10)的所述第一减速器级(18a)和第二减速器级(18b)之间。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12)包括第一壳状构件(121)和第二壳状构件(122),它们特别为盆形,彼此相对并容纳相同设备(10)的对应操作装置,即所述电动致动装置或马达(14)和/或所述用于将由所述电动致动装置(14)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16)的装置(18),和/或支撑装置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用于输出由电动推进设备(10)产生的动力的装置或小轮(16)的相应的小致动轮(168),和/或所述适于接合并保持所述车辆传动装置(11)张紧的装置或小轮(24)的支撑装置的一部分。
23.一种人力车辆(11),优选为自行车或类似物的形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推进设备(10)。
24.一种设备和车辆,其特征在于,它们分别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进行制造和/或如参照附图所述和所示地进行制造。
CN202080066430.7A 2019-08-09 2020-08-05 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Pending CN1144236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14526A IT201900014526A1 (it) 2019-08-09 2019-08-09 Apparato per la propulsione elettrica di un veicolo, in particolare di un veicolo a propulsione umana
IT102019000014526 2019-08-09
PCT/IB2020/057403 WO2021028784A1 (en) 2019-08-09 2020-08-05 Apparatus for the electric propulsion of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of a human-powered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677A true CN114423677A (zh) 2022-04-29

Family

ID=6917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6430.7A Pending CN114423677A (zh) 2019-08-09 2020-08-05 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9335A1 (zh)
EP (1) EP4010241A1 (zh)
CN (1) CN114423677A (zh)
BR (1) BR112022002466A2 (zh)
CA (1) CA3150564A1 (zh)
IT (1) IT201900014526A1 (zh)
WO (1) WO20210287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469B (zh) * 2022-10-28 2024-01-21 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中置馬達扭力及馬達位置感測系統化整合機構及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9A (zh) * 1995-09-29 1997-06-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辅助动力装置的自行车
JPH11105774A (ja) * 1997-10-07 1999-04-20 Honda Motor Co Ltd 補助動力付き自転車
JP2001206275A (ja) * 2000-01-28 2001-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2007276603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転車のテンショナ装置および自転車
CN101941505A (zh) * 2009-07-06 2011-01-12 吕晃雄 电动自行车高扭力传动装置
DE202011052453U1 (de) * 2011-12-23 2012-02-01 Asm Automation Sensorik Messtechnik Gmbh Zugelement-Positionssensor
WO2012127782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
WO2015044695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Tsailianis Ioannis System for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of light-weight wheeled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US20150191215A1 (en) * 2012-07-11 2015-07-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US20150360748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Propulsion Powercycle Inc. Electric bicycle and propulsion system therefor
CN107021182A (zh) * 2016-01-11 2017-08-08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导链器传感器和控制自行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0818A (zh) * 2014-09-25 2015-01-07 苏州工业园区同盛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及其力矩传感装置
JP6679404B2 (ja) * 2016-04-28 2020-04-1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駆動ユニット及び電動補助自転車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9A (zh) * 1995-09-29 1997-06-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辅助动力装置的自行车
JPH11105774A (ja) * 1997-10-07 1999-04-20 Honda Motor Co Ltd 補助動力付き自転車
JP2001206275A (ja) * 2000-01-28 2001-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2007276603A (ja) * 2006-04-06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転車のテンショナ装置および自転車
CN101941505A (zh) * 2009-07-06 2011-01-12 吕晃雄 电动自行车高扭力传动装置
WO2012127782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
DE202011052453U1 (de) * 2011-12-23 2012-02-01 Asm Automation Sensorik Messtechnik Gmbh Zugelement-Positionssensor
US20150191215A1 (en) * 2012-07-11 2015-07-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WO2015044695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Tsailianis Ioannis System for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of light-weight wheeled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US20150360748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Propulsion Powercycle Inc. Electric bicycle and propulsion system therefor
CN107021182A (zh) * 2016-01-11 2017-08-08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导链器传感器和控制自行车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469B (zh) * 2022-10-28 2024-01-21 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中置馬達扭力及馬達位置感測系統化整合機構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8784A1 (en) 2021-02-18
BR112022002466A2 (pt) 2022-05-03
US20220289335A1 (en) 2022-09-15
EP4010241A1 (en) 2022-06-15
IT201900014526A1 (it) 2021-02-09
CA3150564A1 (en)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0655B2 (en) Pedal driven apparatus having a motor
US7461714B2 (en) Electric bicycle with jackshaft assembly
US9302734B2 (en) Drive device for an electric bicycle
EP2957496B1 (en) Electric bicycle and propulsion system therefor
US20090218154A1 (en) Motorized bicycle
CN103723234B (zh) 自行车的驱动单元
JP2016506890A (ja) 人力で動く乗り物用の推進システム
CN114423677A (zh) 用于车辆特别是人力车辆的电动推进设备
JPH05238461A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EP2900547B1 (en) A pedal driven apparatus having a motor
JPH07149280A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CA272727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front wheel drive bicycle
WO2006110389A1 (en) Common axis drive and shift system
JPH09189346A (ja) 動力伝導装置
JP3067098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CN111516795A (zh) 一种电助力车用中置电机
GB2414452A (en) Drive unit for electrically assisted pedal cycle
CN111791980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推进系统及电动自行车
CN211958974U (zh) 一种电助力车用外转子型中置电机
JPH08175471A (ja) 補助動力式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JP3123934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WO2001072577A1 (fr) Bicyclette
JP2003165482A (ja) 補助動力付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715291B2 (ja) 電動モータ付き自転車
JPH10278868A (ja) 移動体の補助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