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03762B -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3762B
CN114403762B CN202111666533.XA CN202111666533A CN114403762B CN 114403762 B CN114403762 B CN 114403762B CN 202111666533 A CN202111666533 A CN 202111666533A CN 114403762 B CN114403762 B CN 114403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wheel
sub
mixing device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65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3762A (zh
Inventor
严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65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3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3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3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3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3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8Means for supplying cleaning or surface treating agents
    • A47L11/4083Liquid supply reservoirs; Preparation of the agents, e.g. mix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9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 A47L11/30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by suction
    • A47L11/302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by suction having rotary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47L11/4016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llecting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36Parts or details of the surface treating tools
    • A47L11/4041Roll shaped surface trea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8Means for supplying cleaning or surface treating agents
    • A47L11/4088Supply pumps; Spraying devices; Supply cond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4Nozzles with driven brushes or agi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该混合装置包括液体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液体流量调节组件包括基座和分液轮。其中,基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的容纳腔和连通容纳腔的第一输出口;分液轮可转动地容置于容纳腔内,用于将容纳腔内的第一液体划分为至少两份子液体;分液轮还用于通过转动将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第一输出口按份输出至容纳腔外。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液体小流量输出。

Description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智能清洁设备逐渐成为居家的好帮手,而且通过不断地迭代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清洁设备,例如扫地机、吸尘器、拖地机以及洗地及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场景等条件的不同,所输出的液体的流量也可能不同。对于需求的流量较小的工况下,一般可以使用本身流量较小的泵体之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泵体的工作频率、工作电压等方法实现调速从而减少液体的输出流量。但现有的调节输出流量的方法难以适应需求的流量远小于市面上最小泵体的额定流量的情况,无法有效调节或控制液体输出的流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能够改善现有技术难以控制液体以小流量输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包括液体流量调节组件,该液体流量调节组件包括基座、分液轮以及传动机构。其中,基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的容纳腔和连通容纳腔的第一输出口。分液轮可转动地容置于容纳腔内,用于将容纳腔内的第一液体划分为至少两份子液体;分液轮还用于通过转动将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第一输出口按份输出至容纳腔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包括上述的液体流量调节组件和混合管。混合管设置于基座,混合管设有混合通道,混合通道连通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以用于接收并混合待混合液体,待混合液体包括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液体混合装置、第一液体容器以及第一水泵。第一液体容器用于容置第一液体;第一水泵用于连接第一液体容器,以向容纳腔提供第一液体。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利用分液轮对第一液体进行划分多份子液体,分液轮可以通过转动迫使子液体流动,进而利用转动将每份子液体依次输出至容纳腔外,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第一液体的单次输出流量,而且利用分液轮的转动带来的液压使得子液体能够顺畅输出,能够减少子液体回流,进而能够实现更小流量的控制。另外,利用分液轮分液作用以及转动实现流量控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而且能够根据所需流量的大小设置分液轮,能够满足各种液体使用流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清洁设备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清洁设备中设备主体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清洁设备中设备主体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设备主体中污渍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清洁设备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清洁组件沿剖切线A-A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混合装置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混合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混合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混合装置的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混合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混合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混合管的混合通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清洁设备实施例描述的清洁设备1可以是具有吸尘、扫地、拖地以及洗地等功能中至少一种的设备。例如,清洁设备1可以为吸尘器、扫地机、拖地机、洗地机,或兼具扫地、拖地等功能的机器人,当然还可以是吸拖洗一体的机器人等清洁设备1。
以下示例性地描述清洁设备1的一种示例性结构。
如图1所示,清洁设备1可以包括设备主体10和清洁组件20。设备主体10连接清洁组件20。
设备主体10可以供使用者握持。清洁组件20用于与待清洁区域进行接触并对待清洁区域进行清洁,例如可以通过对待清洁区域进行喷洗、摩擦以及吸附等方式进行清洁。设备主体10和清洁组件20例如是可转动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设备主体10和清洁组件20的连接角度以调整使用姿态。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设备主体10进而带动清洁组件20在待清洁区域移动,实现对待清洁区域的移动清洁。
如图2所示,设备主体10可以包括壳体100、液体供给组件200、混合装置300以及污渍吸附组件400。液体供给组件200、混合装置300以及污渍吸附组件40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内。当然,液体供给组件200、混合装置300以及污渍吸附组件400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作为设置于壳体100外。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在长度方向上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容置子壳体110和握持子壳体120,容置子壳体110可以与清洁组件20连接。容置子壳体110远离清洁组件20的一端与握持子壳体120连接,容置子壳体110内可以用于容置液体供给组件200、混合装置300以及污渍吸附组件400等。握持子壳体120在垂直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可以小于容置子壳体110在垂直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以便于供用户握持。握持子壳体120远离容置子壳体110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握持部121,供使用者的一手部握持。第一握持部121例如可以呈弯折状设置。容置子壳体110靠近握持子壳体120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握持部111,可以供使用者的另一手部握持。第二握持部111例如可以呈环状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清洁设备1时,左手可以握持在第二握持部111,右手可以握持在第一握持部121,左右手错位以可以协同处理,通过壳体100推动清洁组件20。
如图2所示,液体供给组件200可以用于向混合装置300提供相应的液体。混合装置300可以对液体的输出流量进行控制,例如减少液体的输出流量,还可以对液体进行混合、混匀等处理。混合装置300可以将清洁液输出给清洁组件20,便于清洁组件20利用清洁液对待清洁区域进行清洁处理。污渍吸附组件400可以在清洁组件20对待清洁区域清洁的过程中,吸附待清洁区域的垃圾以及清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液体供给组件200可以包括第一水泵210、第二水泵220、第一液体容器230和第二液体容器240。第一液体容器230用于容置第一液体,第二液体容器240用于容置第二液体。第一水泵210连接第一液体容器230,用于将第一液体泵送出第一液体容器230外,进而输送至混合装置300。第二水泵220连接第二液体容器240,用于将第二液体泵送出第二液体容器240外,以输送至混合装置300。第一水泵210和第一液体容器230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第一水泵210和混合装置300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第二水泵220和第二液体容器240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第二水泵220和混合装置300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
如图2和图4所示,污渍吸附组件400可以包括污水容器410以及风机420。风机420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污水容器410。风机420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至清洁组件20,以吸附清洁组件20对待清洁区域的清洁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以及待清洁区域上的垃圾等污渍。废水和垃圾等污渍在风机420的抽吸下进入到污水容器410中。污水容器410可以对气流进行洗涤,经过洗涤后的气流被排出到容置子壳体110外。污水容器410还可以设置有通风过滤板411,以能够使得被洗涤后的气流能够从通风过滤板411流出。通风过滤板411在图2和图3也有示出。可选地,风机420也可以设置在清洁组件20,风机420和污水容器410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
如图5所示,清洁组件20可以包括外壳201、滚刷202和电机203。图6示例性地示意出以剖切线A-A的截面部分示意结构,是为了示意出滚刷202、容置空间2011、喷射口2012以及抽吸口2013的简单位置关系,其他部件省略而未呈现。如图6所示,外壳201可以开设有容置空间2011、连通容置空间2011的喷射口2012和抽吸口2013。滚刷202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置空间2011内。电机203可以固定于外壳201,用于驱动滚刷202转动。滚刷202可以用于接触待清洁区域,进而以滚动摩擦的方式擦拭待清洁区域。滚刷2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多个情况下,多个滚刷202之间可以并排间隔设置。混合装置300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至喷射口2012,以通过喷射口2012喷出清洁液。抽吸口2013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至风机420,进而将待清洁区域的垃圾以及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等抽吸到污水容器410中。
可选地,如图6所示,喷射口2012可以朝向滚刷202设置,以将清洁液喷向滚刷202,使得滚刷202湿润,进而滚刷202可以对待清洁区域进行湿式清洁。可选地,喷射口2012也可以朝向容置空间2011的开口外设置,进而能够直接将清洁液喷向待清洁区域。
当然,清洁液也可以以蒸汽的方式喷射出,混合装置300之后可以蒸汽发生器(图未示),用于将混合装置300所输出的清洁液蒸发成水汽之后经喷射口2012将水汽喷出。水汽通过喷射口2012可以喷向滚刷202,也可以喷向待清洁区域。
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清洁设备1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场景等条件的不同,所输出的液体的流量也可能不同。对于需求的流量较小的工况下,一般可以使用本身流量较小的泵体之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泵体的工作频率、工作电压等方法实现调速从而减少液体的输出流量。但工作频率和工作电压不能无限减小,这会造成驱动电机203工作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外,造成额外的发热,甚至无法正常启动。若需求的流量远小于市面上最小泵体的额定流量,则难以解决小流量问题。另外,也可以在驱动机的输出端增加减速机构,使得输出转速大幅度减小,这样驱动机仍能工作在合理的转速区间,但驱动机因为新引入的减速机构必然需要增加额外的效率损失,且减速机构需要配套增加散热机构,来对冲因效率损失带来的额外发热。
对于上述所涉及的减少液体输出流量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混合装置300能够对第一液体的输出流量进行控制。关于本实施例的混合装置300的内容可以参照下述本申请混合装置300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7所示,混合装置300可以包括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和混合管302。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可以和混合管302连通。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可以向混合管302输入待混合液体,待混合液体可以包括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可以用于调节第一液体的输出流量,进而可以调节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输出比例,以将不同比例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输入至混合管302进行混合。
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可以包括基座310和分液轮320。可选地,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还可以包括传动机构330。可选地,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可以包括上盖340和下盖350。上盖340可以盖设于基座310的一侧面。下盖350可以盖设于基座310相背的另一侧面。上盖340和下盖350可以用于保护分液轮320以及传动机构330。
如图7所示,基座310可以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的容纳腔311和连通容纳腔311的第一输出口313。
具体地,第一输出口313用于输出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液体。第一水泵210可以连通至容纳腔311,以能够向容纳腔311内注入第一液体。可选地,基座310可以开设有第一输入口312,第一输入口312连通容纳腔311,用于供第一液体经第一输入口312输入至容纳腔311内。具体地,第一水泵210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连通至第一输入口312。可选地,容纳腔311和第一输出口313开设于基座310的一侧面。第一输入口312也设于基座310的一侧面。上盖340至少覆盖容纳腔311,以保护容置在容纳腔311内的分液轮320。
分液轮320可转动地容置于容纳腔311内,用于将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液体划分为至少两份子液体。而且,分液轮320通过转动将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第一输出口313按份输出至容纳腔311外。
可选地,分液轮320的外周具有多个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分液轮齿321,相邻的分液轮齿321之间具有齿槽322。每个齿槽322可以用于容置一份子液体,如此可以将第一液体划分为多份子液体。分液轮320可以通过转动依次向第一输出口313输送每份子液体。分液轮齿321的齿顶和容纳腔31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03-1.5mm,可选为0.05-1.3mm,可选为0.08-1.2mm,可选为0.1-1mm,可选为0.2-0.8mm,可选为0.3mm、0.5mm或者0.6mm。通过配置分液轮齿321的齿顶和容纳腔31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05-1.5mm,能够使得分液轮齿321和容纳腔3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位于合理的位置,减少齿槽322之间的子液体的流动,进而使得齿槽322内的每份子液体较为均匀。
传动机构330设置于基座310并与分液轮320传动连接。传动机构330能够用于产生相应的运动,例如转动,以带动分液轮320转动。分液轮320用于通过转动将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第一输出口313按份输出至容纳腔311外。例如,分液轮320每转动预设角度将一份子液体输出至容纳腔311外。
利用分液轮320对第一液体进行划分,分液轮320通过转动迫使子液体流动。子液体在流动至第一输出口313时,由于压力差,则会向经第一输出口313向容纳腔311外流动。分液轮3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依次将多份子液体经第一输出口313输出容纳腔311外,能够将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液体划分为多份,并将每份子液体输出至容纳腔311外,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第一液体的单次输出流量,而且利用分液轮320转动带来的液压使得子液体能够顺畅输出,能够减少子液体回流。利用分液轮320的分液作用和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小流量的控制,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分液轮320的分度关系,能够对第一液体进行更精细的划分,进而能够有效地调整第一液体的单次输出的每份子液体的流量。
传动机构330例如能够产生间歇性运动,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分液轮320进行间歇性转动。分液轮320用于通过间歇性转动将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第一输出口313按份输出至容纳腔311外。也即,在传动机构330的带动下,分液轮320能够进行间歇性转动,每次转动能够带动一份子液体经第一输出口313输出至容纳腔311外,进而能够将该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第一输出口313按份输出至容纳腔311外。可选地,分液轮320的间歇性转动可以使得一个齿槽322被转动至与第一输出口313相对设置,进而使得该齿槽322的子液体能够经第一输出口313输出。
利用传动机构330产生的间歇性运动带动分液轮320进行间歇性转动,分液轮320和传动机构330可以构成一套分度机构,能够将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液体划分为多份,利用间歇性运动能够有序且分明地将每份子液体输出至容纳腔311外,进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第一液体的单次输出流量,也能够减少每份子液体之间相互干扰,进而更好地控制每份子液体的输出流量。而且通过调整传动机构330和分液轮320,也能够有效地调整第一液体的单次输出的每份子液体的流量,进而能够实现更小流量的控制。另外,利用传动机构330以及分液轮320之间的传动配合实现流量控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传动机构330可以为槽轮机构、棘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和擒纵机构中的一者。上述机构可以通过运动产生间歇性运动,利用间歇性运动带动分液轮320转动。
如图7所示,以传动机构330为槽轮机构为例,传动机构330可以包括拨盘331和槽轮332。拨盘331和槽轮33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310。可选地,拨盘331和槽轮33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310背离容纳腔311的另一侧面。可选地,基座310背离容纳腔311的另一侧面开设有安装槽317,槽轮332和拨盘331可转动地容置于安装槽317内,第一传动件335贯穿基座310,以连接槽轮332和分液轮320。下盖350可以盖设于基座310背离容纳腔311的另一侧面,以可以覆盖安装槽317,进而保护传动机构330等。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拨盘331可以设有拨销333。拨销333可以设于拨盘331的边缘。拨盘331在做圆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拨销333沿周向转动。槽轮332的外周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径向槽334。也即,径向槽334的延伸方向和槽轮332的径向一致或者大体一致。拨销333可活动地嵌设于径向槽334。在拨盘331做圆周转动的过程中,拨销333在一径向槽334内带动槽轮332转动,槽轮332转动一定幅度后停止转动,拨销333随着拨盘331继续转动进入相邻的另一径向槽334后,再带动槽轮332转动,如此槽轮332能够实现间歇性转动。总之,拨盘331可以通过拨销333带动槽轮332间歇性转动。槽轮332和分液轮320传动连接,进而可以带动分液轮320进行间歇性转动。
通过设置槽轮机构作为传动机构330,由于槽轮332具有明显的分度关系,径向槽334与分液轮320的齿槽322之间可以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便于进行结构匹配设计,可以方便根据实际流量需求实现设置径向槽334和齿槽322的数量,进而便于对第一液体的流量控制,而且槽轮机构结构稳定,槽轮332与分液轮320之间传动连接,能够向分液轮320输出稳定的间歇性转动,进而有效地实现减少第一液体输出流量的目的。
可选地,槽轮332和分液轮320通过第一传动件33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335贯穿基座310的相背两侧面,进而固定连接位于基座310的相背两侧面的槽轮332和分液轮320。具体地,第一传动件335可以呈轴状设置,也即第一传动件335为传动轴。槽轮332和分液轮32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件335,以使得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如此,槽轮332进行一次转动,则分液轮320进行一次转动。
可选地,径向槽334的数量和分液轮320的齿槽322的数量相同,径向槽334和齿槽322的位置可以一一对应。如此,利用两者的数量以及位置的对应关系能够有效地对收容腔314内的第一液体进行划分,并利用间歇性转动依次将每份子液体经第一输出口313输出。齿槽322可以均匀地开设于分液轮320的外周,如此能够对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溶液进行较为均匀的划分,便于实现小流量或者超小流量的供给。
例如,分液轮320的齿槽322的数量为20个,径向槽334的数量也为20个。拨销333从进入一径向槽334到退出该径向槽334,带动槽轮332转动一次,则拨销333退出一径向槽334到进入相邻的另一径向槽334之前,则槽轮332会暂停。槽轮332转动一次,则分液轮320转动一次,齿槽322随之变换一次位置。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输出流量大小来选择相应的齿槽322的分液轮320和槽轮332。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第一水泵210可以以间歇性工作来配合分液轮320以及能够产生间歇性运动的传动机构330的工作。例如第一水泵210在工作时经第一输入口312将第一液体注满容纳腔311,通过分液轮320和传动机构330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液体划分为多份,并依次将每份经第一输出口313输送出容纳腔311外,直到将容纳腔311内的第一液体全部输送出容纳腔311外之后,第一水泵210再次开启工作将第一液体注满容纳腔311,也即可以形成“清空-注满-清空”的循环方式,如此可以进一步地便于分液轮320以小流量的方式输出每份子液体,减少泵体对容纳腔311造成过大的液压而导致输出故障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拨盘331转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手动驱动拨盘331转动,也可以通过设置电机203驱动拨盘331转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驱动。以下示例地举出其中一种。
如图7和图9所示,基座310可以开设有收容腔314以及连通收容腔314的第二输入口315和第二输出口316。收容腔314和容纳腔311间隔设置。液体流量调节组件301可以包括驱动轮360。驱动轮360可转动地容置于收容腔314内。驱动轮360设置成能够在经第二输入口315、收容腔314以及第二输出口316的第二液体的推动下发生转动。驱动轮360和传动机构330传动连接,以用于带动传动机构330运动。
容纳腔311和收容腔314可以间隔设置于基座310的一侧面。驱动轮360可转动地容置于收容腔314内。第二水泵220可以经相应的管路连通至第二输入口315,并能够经第二输入口315往收容腔314内泵送第二液体。第二液体经第二输入口315进入到收容腔314内,能够对驱动轮360产生推力,推动驱动轮360转动。驱动轮360转动后,第二液体随之流动并随后从第二输出口316流出。驱动轮360能够带动传动机构330运动。例如,传动机构330可以在运动中产生间歇性运动,该间歇性运动能够带动分液轮320间歇性转动。当然,驱动轮360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驱动的,例如通过电机驱动。
通过利用第二液体输入容纳腔311时的推动带动驱动轮360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机构330运动,可以无需额外引入新的动力源驱动,如此也就无需引入额外的噪音源,不仅能够有效地能够节省能源,也能够有效地减低噪音。
可选地,第二输入口315沿收容腔314的切线方向连通收容腔314,以能够沿收容腔314的切线方向经收容腔314的内壁输入第二液体,进而推动驱动轮齿362。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第一水泵210通过第二输入口315不断地往收容腔314内输入第二液体,可以实现驱动轮360不间断地转动,进而可以带动传动机构330不断地运动。例如,传动机构330可以通过持续运动稳定地产生间歇性运动。
通过设置第二输入口315沿收容腔314的切线方向连通收容腔314,使得第二液体能够沿收容腔314的切线方向经收容腔314的内壁输入收容腔314内,如此第二液体能够优先撞击到驱动轮齿362远离圆形基体361的外端,使得驱动轮齿362受到的推力最大,进一步提高动力转换效率,能够更有效地推动驱动轮齿362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轮360能够实现稳定的转动。
具体地,如图7所示,驱动轮360和拨盘331之间传动连接。例如,驱动轮360和拨盘33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件336传动连接。第二传动件336贯穿基座310的相背两侧面,进而固定连接位于基座310的相背两侧面的拨盘331和驱动轮360。具体地,第二传动件336可以呈轴状设置,也即第二传动件336也为传动轴。拨盘331和驱动轮360同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件336,以使得两者能够同步转动。如此,驱动轮360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步带动拨盘331转动,拨盘331通过拨销333带动槽轮332进行间歇性转动,进而带动分液轮320进行间歇性转动。
可选地,如图10所示,驱动轮360可以包括圆形基体361和间隔连接于圆形基体361边缘的驱动轮齿362,驱动轮齿362自圆形基体361往外延伸的延伸方向在第二液体绕圆形基体361的流动方向上偏离圆形基体361的径向,例如偏离圆形基体361经过驱动轮齿362根部的径向,以使得第二液体能够推动驱动轮齿362使得驱动轮360转动。
驱动轮齿36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过其根部的径向方向偏转了相应的角度θ,例如5-10°、3-30°、8-15°等。偏转的方向是以第二液体绕圆形基体361的流动方向,比如,第二液体以逆时针方向大致绕圆形基体361流动,那么驱动轮齿362的延伸方向大致往逆时针方向偏离相应的径向。驱动轮齿36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在此不做限制。
通过设置齿轮的延伸方向在第二液体的流向方向上偏离相应的径向,使得第二液体射入到收容腔314内后能够有效地对驱动轮齿362产生推力,进而顺利地推动驱动轮齿362转动,提高第二液体推动驱动轮齿362的有效性,提高动力转换效率。
混合装置300还可以实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混合。上述以及提及第一液体以小流量输出,而第二液体相对以较大的流量输出。如此,第一液体可以以较小比例与较大比例的第二液体混合。例如第一液体为清洁剂,第二液体为清水,当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还可以是其他液体。
如图7所示,混合管302设置于基座310,能够连通第一输出口313和第二输出口316,以接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混合管302可以用于对经第一输出口313输出的第一液体和第二输出口316输出的第二液体进行混合处理。具体地,基座310可以开设有放置槽318以及排液口319,排液口319、第一输出口313和第二输出口316连通放置槽318。混合管302可以设置于放置槽318内,并能够连通第一输出口313、第二输出口316以及排液口319,排液口319用于排出经混合管302混合后的液体。
关于本实施例的混合管302的内容可以参见下述本申请混合管302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1所示,混合管302可以设有混合通道371。混合通道371可以连通第一输出口313和第二输出口316,以用于接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作为待混合液体输入至混合通道371内进行混合。可选地,混合管302还可以设有进液腔372和出液腔373。混合通道371可以连通于进液腔372和出液腔373之间。进液腔372用于连通第一输出口313和第二输出口316。出液腔373用于连通排液口319。
可选地,混合管302可以开设有进液口3701和出液口3702。进液口370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用于接收待混合液体,并将待混合液体输入至混合通道371。比如,进液口3701的数量可以为2个,分别用于接收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出液口37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用于输出经混合通道371混合后的液体。进液口3701和出液口3702分别连通混合通道371的两端,也即,混合通道371可以连通于进液口3701和出液口3702的之间。当然,进液口3701和出液口3702可以位于混合管302的同一端,也可以分别位于混合管302的两端。图11中示出的是进液口3701和出液口3702分别位于混合管302的两端的情况,混合通道371开设于混合管302的两端之间。具体地,进液口3701连通进液腔372,出液口3702连通出液腔373。
如图12所示,进液腔372可以呈三角形设置,混合通道371于进液腔372的一角部连通进液腔372。出液腔373呈三角形设置,混合通道371于出液腔373的一角部连通出液腔373。通过设置较大空间的进液腔372和出液腔373,能够存储较多的待混合液体以及混合后的液体,进而使得混合通道371能够顺畅地进行混合,另外较大空间的进液腔372能够使得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在进入进液腔372后能够得到初步的混合,并能够一同输入至混合通道371内进行进一步的混合。
本实施例的混合通道371可以设置成能够加强待混合液体在其内的相互碰撞而达到混合以及混匀的效果。
为了能够让混合通道371能够加强待混合液体之间的碰撞,本实施示出混合通道371的其中一种示例性结构,如下:
如图12所示,混合通道371可以包括主通道374以及至少一个旁通道375,每个旁通道375的两端分别连通主通道374。
也即,在主通道374的延伸路径上设置至少一个旁通道375,旁通道375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主通道374。待混合液体进入到主通道374内,在流动过程中部分液体可以进入到旁通道375,主通道374内的液体可以成为“干流”,旁通道375内的液体可以成为“支流”,由于旁通道375两端都连通主通道374,那么干流和支流通过分岔-汇合,加强液体的碰撞。液体的碰撞能够加强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相互融合,进而达到混合的目的,如此可以实现被动的静态混合,可以无需主动搅拌,方便快捷,且混合效果显著。
可选地,旁通道375的数量可以为1-15个,可选为3-10个,可选为5-8个,可选为7个、9个。主通道374在其两侧可以交替错位设置旁通道375,进而可以实现更好的混合效果。
为了进一步能够提升待混合液体的混合效果,混合通道371可以设置成能够使得待混合液体在其内能够产生涡流或者类涡流的效果。具体地,主通道374和每个旁通道375之间对应围设有一分流部376。分流部376可以设置成使得待混合液体自分流部376分别流经旁通道375和主通道374能够产生附面层效应。分流部376例如为岛状结构。
附面层效应大致是指:在大雷诺数下粘性流体绕流翼型的二维流动,在极狭窄的边界层内流体的速度由壁面上的零值急剧地增加到与来流速度同量级的数值,于是在壁面法线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很大,即使流体的动力粘性系数很小,但粘性力仍然可达到很大的数值,所以在边界层内的粘性力和惯性力具有同一数量级。由于速度梯度很大,流体内有相当大的旋涡强度,所以边界层内是有旋流动。当边界层内的有旋流动与壁面分离时,在物体后形成一个速度梯度仍较显著的尾迹区域,由于粘性影响,尾迹中旋涡逐渐扩散,旋涡的动能逐渐变成热能而耗散掉。
简而言之,由于附面层效应,经旁通道375沿分流部376表面分离的液体进入到主通道374后,将与主通道374的液体发生强烈的涡流对冲,这也正是液体发生激烈碰撞,并相互混合的地方。由于通过涡流对冲引发的扩散现象能在很小的空间内发生,这就能够大大减少了混合通道371所占用的空间,而且能够很好地提升混合效果。
为了进一步强化液体的相互碰撞对冲,主通道374可以设置为折线状,主通道374的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也能够由于弯折处的存在进一步产生碰撞,进而进一步提升混合效果。
具体地,如图12所示,主通道374可以呈折线状设置,例如包括多段呈直线设置的子通道3741。多段子通道3741依次连通,相邻的子通道3741之间曲折相连,进而使得主通道374的形状可以呈现为折线状。可选地,子通道3741的数量可选为2-20个,可选为5-15个,可选为6-10个,可选为7-9个,可选为8个。当然,主通道374也可以呈直线状设置。相邻的子通道3741之间曲折相连是指相邻的子通道3741的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可选地,每相邻的两个子通道3741共同连通一个旁通道375,在主通道374的液体流动方向上,每相邻的两个子通道3741中位于上游的子通道3741连通对应的旁通道375的进口,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连通对应的旁通道375的出口。
换言之,一个旁通道375可以跨接于相邻的两个子通道3741。在主通道374的液体流动方向上,每相邻的两个子通道3741中一者位于上游,另一者位于下游。其中位于上游的子通道3741连通对应的旁通道375的进口,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连通对应的旁通道375的出口。待混合液体在位于上游的子通道3741分岔,部分进入旁通道375,部分流入到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旁通道375的液体进一步流入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内,与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内的液体进行混合。在相邻子通道3741曲折相连的基础上,旁通道375以跨接的方式连通相邻的子通道3741,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通路结构,进而能够加强液体在流动过程的碰撞和对冲,进一步提升混合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相邻的两个子通道3741曲折相连,两个呈直线设置的子通道3741相连会具有一个优角和一个劣角。每相邻的两个子通道3741的优角处可以设置对应的旁通道375。
如图13所示,旁通道375可以呈弧形状设置。例如旁通道可以包括呈直线设置的进口段3751、呈直线设置的出口段3752以及弧形段3753。弧形段3753连通进口段3751和出口段3752,在本实施例中,呈直线设置可以是指大致上呈直线设置,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只要该误差不会影响液体的流动以及混合即可。
进口段3751和其中位于上游的子通道3741呈直线连通。具体地,进口段3751和其中位于上游的子通道3741的末端直连连通,使得位于上游的子通道3741的液体能够顺畅地经过分流部376分岔进入到旁通道375,以能够更好地产生附面层效应。
出口段3752连通于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中部。也即,经出口段3752流出的液体在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中部汇入该子通道3741。在此,中部是区别于端部而言,位于两端之间均可以认为是中部,并不限制为最中间的位置。
可选地,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在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延伸方向上的分量为零,也即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垂直或者大致垂直于子通道3741的延伸方向,使得经出口段3752的部分液体以垂直汇入的方向与子通道3741内的液体碰撞对冲,进而使得两者之间的对冲混合效果最大化。而另外经出口段3752流出的由于附面层效应沿分流部376的表面流动的部分液体能够与子通道3741的液体碰撞对冲,产生涡流效果。如此,经出口段3752流出的全部液体均能够与子通道3741的液体产生较强的碰撞对冲效果,提升混合的效果。
可选地,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在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延伸方向上的分量与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液体流向相反。也即,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以斜入方式与相应子通道3741的液体汇合。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在相应子通道3741的延伸方向上的分量,可以成为水平分量。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则还存在与水平分量垂直的垂直分量。水平分量与相应子通道3741的液体流向相反。通过设置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在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延伸方向上的分量与其中位于下游的子通道3741的液体流向相反,能够使得出口段3752流出的液体和相应子通道3741的液体的碰撞对冲更为直接,力度更大,能够进一步提升涡流效果,使得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混合更为均匀。
可选地,旁通道375的出口的尺寸大于旁通道375的进口的尺寸。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旁通道375的液体能够以更大范围的方式碰撞对冲子通道3741的液体,进而提升混合效果。
可选地,出口段3752的尺寸在出口段3752的液体流向上逐渐增大。如此设置使得出口段3752和子通道3741的液体汇流区域较大,有利于在出口段3752的出口位置形成涡流,旁通道375的液体和子通道3741的液体能够在该区域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在此,旁通道375的出口和进口的尺寸、出口段3752的尺寸可以是截面积,例如是指以垂直于所述待混合液体的流向上的平面作为截面,在该截面上的截面积。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分液轮320和传动机构330,利用分液轮320对液体进行划分为多份,利用传动机构330带动分液轮320进行运动,例如间歇性运动,进而依次将每份液体输出,能够使得液体被划分为多份后依次输出,减少了液体的输出流量,实现流量的控制。
在混合管302中,通过设置混合通道371包括主通道374和至少一个旁通道375,每个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主通道374,使得干流和支流能够通过分岔-汇合的方式,加强液体碰撞,进而提升混合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混合包括第一液体在内的至少两种液体,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液体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液体流量调节组件包括:
基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液体的容纳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输出口;
分液轮,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第一液体划分为至少两份子液体;所述分液轮还用于通过间歇性转动将所述至少两份子液体分别经所述第一输出口按份输出至所述容纳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流量调节组件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分液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分液轮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能够产生间歇性运动,以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分液轮间歇性转动,使得所述分液轮通过间歇性转动按份输出所述至少两份子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拨盘和槽轮;所述拨盘和所述槽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拨盘设有拨销,所述槽轮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径向槽,所述拨销用于插入或脱离所述径向槽;所述拨盘用于通过所述拨销带动所述槽轮间歇性转动,所述槽轮和所述分液轮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输出口开设于所述基座的一侧面,所述拨盘和所述槽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背离所述容纳腔的另一侧面,所述槽轮和所述分液轮同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液轮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液轮齿,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液轮齿之间具有齿槽,每个所述齿槽用于容纳一份所述子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液体的收容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二输出口,所述收容腔和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所述液体流量调节组件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将所述第二液体从所述第二输出口输出,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分液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转动带动所述分液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第二输入口,所述驱动轮被配置成在从所述第二输入口进入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液体的推动下进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包括圆形基体和间隔连接于所述圆形基体边缘的驱动轮齿,所述驱动轮齿自所述圆形基体往外延伸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二液体绕所述圆形基体的流动方向上偏离所述圆形基体的径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入口沿所述收容腔的切线方向连通所述收容腔,以能够沿所述收容腔的切线方向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输入所述第二液体,进而推动所述驱动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混合管,所述混合管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混合管设有混合通道,所述混合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以用于接收并混合待混合液体,所述待混合液体包括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主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旁通道,每个所述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通道呈折线状设置,包括多段呈直线设置的子通道,多段所述子通道依次连接,相邻的所述子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通道共同连通一个所述旁通道,在所述待混合液体流动方向上,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通道中位于上游的所述子通道连通对应的所述旁通道的进口和位于下游的所述子通道的进口,位于下游的所述子通道连通对应的所述旁通道的出口。
15.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装置;
第一液体容器,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液体;
第一水泵,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液体容器,以向所述容纳腔提供所述第一液体。
CN202111666533.XA 2021-12-31 2021-12-31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Active CN114403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6533.XA CN114403762B (zh) 2021-12-31 2021-12-31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6533.XA CN114403762B (zh) 2021-12-31 2021-12-31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3762A CN114403762A (zh) 2022-04-29
CN114403762B true CN11440376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1271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6533.XA Active CN114403762B (zh) 2021-12-31 2021-12-31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37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081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管、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1144A3 (en) * 2009-09-09 2011-06-23 Vendinova Group B.V. Stirrer, container with the stirrer, and operating method; liquid dispensing unit and operation method; device for holding liquids, package thereof and opening method
CN208677295U (zh) * 2016-12-16 2019-04-02 碧洁家庭护理有限公司 表面清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7490A1 (de) * 1997-08-28 1999-03-04 Gardena Kress & Kastner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Hochdruck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eines Hochdruckreinigers und Hochdruckvorrichtung
CN202725367U (zh) * 2012-08-10 2013-02-13 黄超 三式水龙头
CN207733509U (zh) * 2018-01-12 2018-08-17 天津双蕾开心家庭农场 节水型玉米种植用喷洒装置
CN213669921U (zh) * 2020-08-17 2021-07-13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花洒及热水供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1144A3 (en) * 2009-09-09 2011-06-23 Vendinova Group B.V. Stirrer, container with the stirrer, and operating method; liquid dispensing unit and operation method; device for holding liquids, package thereof and opening method
CN208677295U (zh) * 2016-12-16 2019-04-02 碧洁家庭护理有限公司 表面清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3762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8212059B2 (en) Pressure washer system
CN114403762B (zh) 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JP2005524415A5 (zh)
CN110076015B (zh) 可切换水花的出水装置
CN102500256A (zh) 旋转式喷射混合器
CN203369879U (zh) 洗碗机喷臂双向转动结构
CN114343526A (zh) 混合管、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CN206663522U (zh) 一种具有清洗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8720769B (zh) 一种脉冲式空气注入喷淋设备
WO2022111256A1 (zh) 处理剂投放装置及洗涤设备
WO2023125081A1 (zh) 混合管、混合装置以及清洁设备
CN1100169C (zh) 洗衣机
CN210357609U (zh) 可切换水花的出水装置
CN110820259A (zh) 一种洗衣机用双出口水泵
CN218074797U (zh) 液体混合器以及清洁设备
CN111229073B (zh) 一种低压降管道混合器
CN211772165U (zh) 一种洗衣机用双出口水泵
CN210458673U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的进液单元
CN112439332A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清洗机
CN115177167A (zh) 一种出水装置及其转接器
CN217747699U (zh) 一种物料搅拌模组及喷涂装置
KR101994538B1 (ko) 유체혼합용 노즐장치
CN222466837U (zh) 喷淋臂水路系统及洗碗机
CN213173976U (zh) 一种平台化出水切换结构
CN220678729U (zh) 一种高效溶剂清洗剂喷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