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6432A - 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96432A CN114396432A CN202210089927.1A CN202210089927A CN114396432A CN 114396432 A CN114396432 A CN 114396432A CN 202210089927 A CN202210089927 A CN 202210089927A CN 114396432 A CN114396432 A CN 1143964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bricating
- universal joint
- lubricated
- module
- joint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6—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1/00—Conduits; Junctions; Fittings for lubrication aper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该万向节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中至少一者设有自动润滑单元,自动润滑单元包括润滑组件和与润滑组件连接的油管,油管分别与第一传动半轴上的待润滑部件和第二传动半轴上的待润滑部件连接,可以实现对万向节传动装置中待润滑部件的自动润滑,替代人工操作进行润滑,能实现较长周期的免人工维护,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万向节传动装置是旋转部件,无法通过常规外置方式在万向节传动装置的外部设置自动润滑单元进行润滑,因此,现有万向节传动装置中,其润滑方式大多采用在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润滑位置处设置润滑油嘴,由人工定时向油嘴注油进行润滑。
在万向节传动装置使用过程中,旋转部件所需的润滑周期间隔较短,润滑频率高,人工润滑操作麻烦,容易发生维护不及时,万向节传动装置使用寿命短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其能够对万向节传动装置中的待润滑部件实现自动润滑,替代了人工操作润滑,能实现较长周期的免人工维护,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所述第一传动半轴和所述第二传动半轴中至少一者设有自动润滑单元,所述自动润滑单元包括润滑组件和与所述润滑组件连接的油管,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半轴上的待润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半轴上的待润滑部件连接,以对所述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半轴包括第一伸缩部、第一伸缩节叉、第一十字轴和第一端部节叉,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一伸缩节叉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节叉和第一端部节叉分别与所述第一十字轴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二传动半轴连接;所述待润滑部件包括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一十字轴,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一十字轴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动半轴包括第二伸缩部、第二伸缩节叉、第二十字轴和第二端部节叉,所述第二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节叉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节叉和第二端部节叉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字轴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与所述第一伸缩部连接;所述待润滑部件包括所述第二伸缩部和所述第二十字轴,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部和所述第二十字轴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空腔,所述润滑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中的至少一者采用管状结构,所述润滑组件设于所述管状结构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组件设于相应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外周和/或设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外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管采用可伸缩结构,以使所述油管的长度可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伸缩结构为弹簧结构,或者,所述油管采用有弹性的橡胶材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储能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润滑执行模块和储油仓,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储能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润滑执行模块连接,所述润滑执行模块和所述储油仓连接,所述油管与所述储油仓连接;
所述储能模块用于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润滑执行模块提供动力,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与外部设备或上位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或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并控制所述润滑执行模块执行润滑动作,所述润滑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储油仓中的润滑油加注到所述待润滑部件上,所述储油仓用于存储润滑油。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润滑组件通信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工况数据,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工况数据,控制所述润滑组件对所述第一传动半轴的待润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半轴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在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中至少一者上设置自动润滑单元,通过自动润滑单元的油管与待润滑部件连接,实现自动润滑,免去人工加注润滑油的操作,润滑效率高,能实现较长周期的免人工维护,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接收上位机的信号,对万向节传动装置实现自动润滑功能,使得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润滑更加及时、高效,替代人工操作,既能节约人力成本,又能减缓零部件的磨损,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润滑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结构中,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润滑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标:100-第一传动半轴;110-第一伸缩部;120-第一伸缩节叉;130-第一十字轴;140-第一端部节叉;200-第二传动半轴;210-第二伸缩部;220-第二伸缩节叉;230-第二十字轴;240-第二端部节叉;300-自动润滑单元;310-润滑组件;311-控制模块;312-无线通信模块;313-储能模块;314-润滑执行模块;315-储油仓;320-油管;321-第一油管;322-第二油管;323-第三油管;331-第一安装孔;332-第二安装孔;400-上位机;410-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万向节传动装置普遍应用于机械工程的传动机构中,万向节传动装置能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方向的结构中。其中十字轴是万向节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十字轴中相邻的两轴能够以一定夹角一同转动,十字轴是万向节传动装置中的关键零件。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故障主要表现为十字轴轴颈和轴承磨损以及轴颈出现弯曲变形,从而造成其十字轴的各轴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或相邻的两轴中心线不垂直,由于万向节十字轴轴颈和轴承磨损间隙过大,十字轴在运行中会产生晃动,导致传动轴中心线偏离其旋转中心,使得传动轴产生振动现象和运行中传动轴发出异响。其中,十字轴的轴颈和轴承的磨损主要是由于缺少润滑而引起的。
因此,解决万向节传动装置十字轴的润滑问题,是保证万向节传动装置正常使用、提高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机器换人成为可能。无人化对传统机械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机械装备的间隔维护周期更长。以无人农场为例,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装置向农机具提供动力,传统万向节传动装置需要间隔50至200小时进行润滑,人工润滑操作频率较高,不能满足在一个作业季度无人工参与润滑维护的需求。并且人工进行润滑操作需要停机才能进行,极大地限制了万向节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的自动润滑单元300,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满足无人工参与润滑维护的需求,以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该万向节传动装置可以应用在拖拉机、牵引机、车辆和船舶等机械设备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半轴100和第二传动半轴200,第一传动半轴100和第二传动半轴200中至少一者设有自动润滑单元300,自动润滑单元300包括润滑组件310和与润滑组件310连接的油管320,油管320分别与第一传动半轴100上的待润滑部件和第二传动半轴200上的待润滑部件连接。通过油管320与待润滑部件连接,润滑组件310能够自动对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缓减待润滑部件处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实现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满足无人工参与润滑维护的需求,以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半轴100包括第一伸缩部110、第一伸缩节叉120、第一十字轴130和第一端部节叉140,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一伸缩节叉120连接,第一伸缩节叉120和第一端部节叉140分别与第一十字轴130连接,第一伸缩部110与第二传动半轴200连接;其中,第一传动半轴100的待润滑部件包括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一十字轴130,油管320分别与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一十字轴130连接。第二传动半轴200包括第二伸缩部210、第二伸缩节叉220、第二十字轴230和第二端部节叉240,第二伸缩部210和第二伸缩节叉220连接,第二伸缩节叉220和第二端部节叉240分别与第二十字轴230连接,第二伸缩部210与第一伸缩部110连接;其中,第二传动半轴200的待润滑部件包括第二伸缩部210和第二十字轴230,油管320分别与第二伸缩部210和第二十字轴230连接。可以理解,第一伸缩部110与第一伸缩节叉120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伸缩节叉120和第一端部节叉140通过第一十字轴130连接,使得第一伸缩节叉120和第一端部节叉140可以呈一定角度一同转动。第二伸缩部210与第二伸缩节叉220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伸缩节叉220和第二端部节叉240通过第二十字轴230连接,使得第二伸缩节叉220和第二端部节叉240可以呈一定角度一同转动。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滑动配合,可实现轴向长度的调节。该实施例中的待润滑部件包括第一伸缩部110、第一十字轴130、第二伸缩部210和第二十字轴230。
可选的,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空腔,润滑组件310设于容置空腔内。如图1所示,第一伸缩部110采用管状结构,如管状型材,管状结构内具有用于容置润滑组件310的容置空腔(图未标),这样设置,结构紧凑,自动润滑单元300不占用额外空间,有利于控制整个万向节传动装置的体积。油管320采用可伸缩结构,以使油管320的长度可调,比如为螺旋弹簧结构或者是可伸缩的波纹管结构等,或者,油管320采用有弹力的橡胶材质。油管320的可伸缩弹性结构可以有多种,不限制其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S”形或“W”形等波浪结构。可以理解,万向节传动装置使用时,由于自身转动和轴向伸缩,可能会导致待润滑部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油管320采用弹性结构,其长度可通过伸缩调节,这样可以确保万向节传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若待润滑部件的位置发生移动,油管320的加油口(油管320靠近待润滑部件的一端)也能随待润滑部件适应性移动,确保加油位置准确,同时不会对油管320及与油管320连接的结构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均采用管状结构,润滑组件310设于第一伸缩部110的管状结构内。润滑组件310上设有三个出油口(图未标),每个出油口连接一个油管320,即油管320的数量包括三个:第一油管321、第二油管322和第三油管323。其中,一个出油口设于润滑组件310靠近第一十字轴130的一端,并与第一油管321连接,第一油管321远离出油口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十字轴130、并与第一十字轴130连接,用于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另外两个出油口设于润滑组件310靠近第二伸缩部210的一端,其中一个出油口与第二油管322连接,另一个出油口与第三油管323连接。第二油管322远离出油口的一端与第一伸缩部110的内壁连接,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进行润滑。可以理解,第一伸缩部110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润滑油从第二油管322经通孔后,流向第一伸缩部110的外表面和第二伸缩部210的内表面之间,以缓减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之间的滑动摩擦。第三油管323远离出油口的一端经过第二伸缩部210的容置空腔并延伸至第二十字轴230处,与第二十字轴230连接,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需要说明的是,出油口的数量和设置位置、油管320的数量和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润滑部位进行灵活调整,并不限于上述列举情形,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考图3,润滑组件310包括储能模块313、无线通信模块312、控制模块311、润滑执行模块314和储油仓315,控制模块311分别与储能模块313、无线通信模块312和润滑执行模块314连接,润滑执行模块314和储油仓315连接,储油仓315上设有出油口,油管320通过出油口与储油仓315连接。储能模块313用于提供动力,包括但不限于向无线通信模块312、控制模块311和润滑执行模块314提供动力,储能模块313可以采用电池。无线通信模块312用于实现控制模块311与外部设备或上位机400的信息传递,润滑执行模块314用于将储油仓315中的润滑油加注到相应的待润滑部件上。需要说明的是,在非工作时间内,控制模块311处于休眠状态,几乎不消耗储能模块313的能量,若接收到上位机400的唤醒信息后,才会执行相应的润滑动作。因此储能模块313可以保证自动润滑单元300置于万向节传动装置中,且长时间为控制模块311和润滑执行模块314等提供运行的动力。此外,控制模块311与上位机400的数据交互原理、控制模块311控制润滑执行模块314对待润滑部件加油的原理以及润滑执行模块314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这里不作具体介绍。
可选地,在自动润滑单元300中,润滑组件310通过油管320自动将储油仓315中的润滑油加注到待润滑部件上,只要能实现待润滑部件的自动润滑即可,润滑组件310的安装位置的设置数量可以灵活设定。比如,将润滑组件310设于第二伸缩部210的管状结构内,其结构和分布方式与前文相似,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考图4和图5,自动润滑单元300的数量包括两个,每个自动润滑单元300包括润滑组件310和与润滑组件310连接的油管320。其中,第一伸缩部110内设有一个润滑组件310,润滑组件310连接有两个油管320,即第一油管321和第二油管322,第一油管321用于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第二油管322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润滑;第二伸缩部210内设有一个润滑组件310,该润滑组件310上连接有第三油管323,第三油管323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相应地,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伸缩部110内设置一个油管320,用于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在第二伸缩部210内设置两个油管320,其中一个油管320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另一个油管320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进行润滑。
可选地,润滑组件310还可以相应设于第一伸缩部110的外周和/或设于第二伸缩部210的外周。请参考图6,润滑组件310设于第一伸缩部110的外周,如套设在第一伸缩部110上,第一伸缩部1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331,供第一油管321和第二油管322穿过,第二伸缩部210上设有一个第二安装孔332,供第三油管323穿过;润滑组件310上连接有三个油管320,其中第一油管321从第一伸缩部110的外周穿过第一安装孔331进入第一伸缩部110内,并延伸至第一十字轴130处,以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第二油管322从第一伸缩部110的外周穿过第一安装孔331进入第一伸缩部110内,并延伸至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进行润滑;第三油管323从第一伸缩部110外周延伸至第二伸缩部210外周,经第二安装孔332进入第二伸缩部210内,并与第二十字轴230连接,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需要说明的是,润滑组件310可以设置在第一伸缩部110靠近第一十字轴130的一端外周,或者设置在第一伸缩部110靠近第二十字轴230的一端外周,或者设置在第一伸缩部110的中间段的外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类似地,润滑组件31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伸缩部210的外周,其设置方式与设置在第一伸缩部110外周的设置方式一致,这里不再详述。
请一并参考图7,自动润滑单元300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半轴100和第二传动半轴200上,其中一个设于第一伸缩部110的外周,另一个设于第二伸缩部210的外周,第一伸缩部110上的润滑组件310上连接有两个油管320,即第一油管321和第二油管322,其中第一油管321与第一十字轴130连接,用于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第二油管322与第一伸缩部110连接,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进行润滑。第二伸缩部210上的润滑组件310连接有第三油管323,第三油管323与第二十字轴230连接,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伸缩部210上的润滑组件310连接两个油管320,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以及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进行润滑;第一伸缩部110上的润滑组件310连接一个油管320,用于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
此外,润滑组件310的设置方式还包括基于上述润滑组件310的分布方式进行的组合或变形方式,比如,在第一伸缩部110的外部设置自动润滑单元300,在第二伸缩部210的内部设置自动润滑单元300;或者,在第一伸缩部110的内部设置自动润滑单元300,在第二伸缩部210的外部设置自动润滑单元300,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应当理解,若自动润滑单元300设于第一伸缩部110或第二伸缩部210的外周,第一伸缩部110或第二伸缩部210可以不限于管状结构。
可选地,储油仓315上设有注油口,注油口用于向储油仓315内添加润滑油,以确保储油仓315内拥有充足的润滑油。储能模块313上设有储能接口,储能接口用于向储能模块313充电,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对储能模块313的能源补给。这样,可以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在进行统一维护时,能对自动润滑单元300进行能源补充和润滑油的补充,从而实现重复应用,便于维护。
请一并参考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400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万向节传动装置,上位机400与润滑组件310通信连接。可选地,上位机400与润滑组件310中的控制模块311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上位机400与控制模块311能够实现数据交互,控制模块311用于接收上位机400发出的执行润滑指令,也能向上位机400反馈储能模块313的剩余电量、储油仓315的剩余油量等信息。控制模块311可以是微控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简写MCU)或微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选地,该自动润滑控制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410,检测模块410与上位机400通信连接,检测模块410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工况数据,上位机40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工况数据,控制润滑组件310对第一传动半轴100的待润滑部件和第二传动半轴200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这里的工况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负载情况,并根据负载差异判定是否达到润滑条件,若达到润滑条件,则向润滑组件310中的控制模块311发出执行润滑指令。或者,检测模块410通过采集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长,若工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自动对第一传动半轴100和第二传动半轴200进行定期润滑,即按照时间间隔进行及时、准确润滑。该自动润滑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万向节传动装置定时或不定时地润滑,润滑更加及时、科学准确,从而确保万向节传动装置的良好运行,并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对实现机械设备的无人化、自动化维护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
自动化机械设备工作中,检测模块410采集自动化设备的工时数据或负载数据,并发送至上位机400,上位机400根据接收到的工时数据或负载数据判断是否达到润滑条件,若已满足润滑条件,上位机40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12向控制模块311发出执行润滑指令,控制模块311在接收到执行润滑指令后,控制润滑执行模块314工作,将储油仓315中的润滑油通过油管320输送至各个待润滑部件。待润滑部件包括第一十字轴130、第一伸缩部110、第二伸缩部210和第二十字轴230。其中,第一油管321用于对第一十字轴130进行润滑,第二油管322用于对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配合连接处进行润滑,第三油管323用于对第二十字轴230进行润滑。该万向节传动装置能够实现不停机的状态下自动加注润滑油,对第一传动半轴100和第二传动半轴200上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免去人工润滑的操作,可实现长时间无人化维护,并且自动润滑方式更加科学、及时、准确,可以确保每次润滑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克服了人工润滑操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防止人工润滑时遗漏某些部件的润滑操作。
该万向节传动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第一十字轴130、第二十字轴230、第一伸缩部110和第二伸缩部210的自动润滑问题,无需人工频繁参与润滑维护,可保证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自动润滑,可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说明的是,该万向节传动装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列举的结构形式,附图中仅以农机具装备使用的万向节传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它万向节传动结构,也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润滑单元300与之相结合,即无论传动结构是否包括有十字轴,无论十字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无论万向节传动装置是单广角结构,还是双广角结构,只要是能实现传动轴变角度动力传递的万向节传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润滑单元300都适用,都可以将自动润滑单元300和万向节传动装置做成一体,实现自动润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万向节传动装置,通过自动润滑单元300的油管320与待润滑部件连接,实现自动润滑,免去人工加润滑油操作,能实现较长周期的免人工维护,提高万向节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万向节传动装置应用于自动化和无人化装备提供了基础保障。油管320具有弹性可伸缩的特点,由于万向节传动装置工作过程中自身的转动和轴向伸缩,容易导致储油仓315的出油口与待润滑部件的润滑位置存在相对位置变化,当待润滑部件的位置发生相对变化后,油管320能够随之移动,润滑位置更加准确,适应性强,可防止由于相对位置变化后油管320以及与油管320连接的结构件的损坏。此外,自动润滑单元300设置在第一传动半轴100和第二传动半轴200内,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体积小。该万向节传动装置可以应用在各领域的自动化机械设备上,能够科学、及时、准确地对各待润滑部件进行自动润滑,有利于提高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润滑组件310中的控制模块311接收上位机400的信号,实现自动润滑功能,对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润滑更加及时、高效,可在长时间内实现免人工维护,减缓零部件的磨损,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半轴和第二传动半轴,所述第一传动半轴和所述第二传动半轴中至少一者设有自动润滑单元,所述自动润滑单元包括润滑组件和与所述润滑组件连接的油管,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半轴上的待润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半轴上的待润滑部件连接,以对所述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半轴包括第一伸缩部、第一伸缩节叉、第一十字轴和第一端部节叉,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一伸缩节叉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节叉和第一端部节叉分别与所述第一十字轴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二传动半轴连接;所述待润滑部件包括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一十字轴,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一十字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半轴包括第二伸缩部、第二伸缩节叉、第二十字轴和第二端部节叉,所述第二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节叉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节叉和第二端部节叉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字轴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与所述第一伸缩部连接;所述待润滑部件包括所述第二伸缩部和所述第二十字轴,所述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部和所述第二十字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容置空腔,所述润滑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中的至少一者采用管状结构,所述润滑组件设于所述管状结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设于相应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外周和/或设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采用可伸缩结构,以使所述油管的长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结构为弹簧结构,或者,所述油管采用有弹性的橡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储能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润滑执行模块和储油仓,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储能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润滑执行模块连接,所述润滑执行模块和所述储油仓连接,所述油管与所述储油仓连接;
所述储能模块用于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润滑执行模块提供动力,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与外部设备或上位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或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并控制所述润滑执行模块执行润滑动作,所述润滑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储油仓中的润滑油加注到所述待润滑部件上,所述储油仓用于存储润滑油。
10.一种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万向节传动装置,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润滑组件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润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工况数据,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工况数据,控制所述润滑组件对所述第一传动半轴的待润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半轴的待润滑部件进行润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89927.1A CN114396432A (zh) | 2022-01-25 | 2022-01-25 | 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89927.1A CN114396432A (zh) | 2022-01-25 | 2022-01-25 | 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96432A true CN114396432A (zh) | 2022-04-26 |
Family
ID=8123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89927.1A Pending CN114396432A (zh) | 2022-01-25 | 2022-01-25 | 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96432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795497A (fr) * | 1972-02-15 | 1973-05-29 | Samuel Moore & Cy | Appareil lubrificateur |
US20120283027A1 (en) * | 2011-05-06 | 2012-11-08 | Gkn Walterscheid Gmbh | Central Lubrication of Articulated Shafts |
KR101609713B1 (ko) * | 2015-12-01 | 2016-04-20 | 동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유니버설 조인트의 윤활유 공급장치 |
CN106050955A (zh) * | 2016-02-14 | 2016-10-26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新型免维护型十字轴万向节 |
CN208919049U (zh) * | 2018-08-07 | 2019-05-31 | 大永精机(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传动轴的自动润滑装置 |
CN210178790U (zh) * | 2019-07-11 | 2020-03-24 | 浙江钱富万向节有限公司 | 一种冷挤大规格带夹紧定位面的十字轴 |
CN211039440U (zh) * | 2019-12-04 | 2020-07-17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万向节润滑系统 |
CN213575114U (zh) * | 2020-09-10 | 2021-06-29 | 常州市道铖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降噪易维护的传动轴 |
CN213839329U (zh) * | 2020-09-15 | 2021-07-30 | 常州市道铖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防锈的传动轴总成 |
-
2022
- 2022-01-25 CN CN202210089927.1A patent/CN1143964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795497A (fr) * | 1972-02-15 | 1973-05-29 | Samuel Moore & Cy | Appareil lubrificateur |
US3785460A (en) * | 1972-02-15 | 1974-01-15 | Moore & Co Samuel | Lubricator |
US20120283027A1 (en) * | 2011-05-06 | 2012-11-08 | Gkn Walterscheid Gmbh | Central Lubrication of Articulated Shafts |
KR101609713B1 (ko) * | 2015-12-01 | 2016-04-20 | 동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유니버설 조인트의 윤활유 공급장치 |
CN106050955A (zh) * | 2016-02-14 | 2016-10-26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新型免维护型十字轴万向节 |
CN208919049U (zh) * | 2018-08-07 | 2019-05-31 | 大永精机(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传动轴的自动润滑装置 |
CN210178790U (zh) * | 2019-07-11 | 2020-03-24 | 浙江钱富万向节有限公司 | 一种冷挤大规格带夹紧定位面的十字轴 |
CN211039440U (zh) * | 2019-12-04 | 2020-07-17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万向节润滑系统 |
CN213575114U (zh) * | 2020-09-10 | 2021-06-29 | 常州市道铖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降噪易维护的传动轴 |
CN213839329U (zh) * | 2020-09-15 | 2021-07-30 | 常州市道铖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防锈的传动轴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77058U (zh) | 一种剖分式圆柱滚动轴承 | |
CN2517902Y (zh) | 向心关节轴承 | |
CN114396432A (zh) | 万向节传动装置和自动润滑控制系统 | |
CN201106630Y (zh) | 一种复合关节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 |
CN208686808U (zh) | 一种自润滑关节轴承 | |
CN214698789U (zh) | 一种调心滚子轴承 | |
CN203239772U (zh) | 轮毂 | |
CN208295080U (zh) | 一种加强内部润滑的齿轮结构 | |
CN103195823B (zh) | 轮毂 | |
CN209925598U (zh) | 一种减速箱高速换挡机构 | |
CN216241820U (zh) | 一种角接触轴承 | |
CN215567265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圆柱滚子轴承 | |
CN201003570Y (zh) | 平衡式滚动轴承行星齿轮机构 | |
EP4435280B1 (en) | Harmony ball bearing | |
CN216867326U (zh) | 一种基于压力机飞轮的轴承连接装置 | |
CN112878928B (zh) | 建筑用节能型钻孔机构 | |
CN205207437U (zh) | 自润滑耐高温深沟球连体轴承 | |
CN216691758U (zh) | 一种具有新式润滑油道的重载销轴 | |
CN206099612U (zh) | 外伸轴定位结构及电机传动结构 | |
CN218207465U (zh) | 高载荷带油槽满滚针轴承 | |
CN211175012U (zh) | 滑动轴承组件 | |
CN218325805U (zh) | 一种角接触向心关节轴承 | |
CN200971936Y (zh) | 棘轮棘爪式超越离合器总成 | |
CN212717657U (zh) | 一种可承受重载荷的t型轴承座 | |
CN2192759Y (zh) | 轴和轮的联接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