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490A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90490A CN114390490A CN202011114015.2A CN202011114015A CN114390490A CN 114390490 A CN114390490 A CN 114390490A CN 202011114015 A CN202011114015 A CN 202011114015A CN 114390490 A CN114390490 A CN 1143904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uetooth
- transmission power
- signal
- preset
- radiation noi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3707 sensory perception of soun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70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采用本方法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能够使得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作为一种小范围无线连接技术,能在设备间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因此,蓝牙设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蓝牙耳机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进行通信,当蓝牙耳机与其他设备配对或者回连时,蓝牙耳机可以主动向手机等设备发送蓝牙信号进行蓝牙连接。有的情况下,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底噪,引起用户的不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蓝牙连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干扰的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收发器、扬声器和电池;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
一种蓝牙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发射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所述发射模块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一种蓝牙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蓝牙收发器、扬声器和电池;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所述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
所述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以使得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上述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由于蓝牙设备是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从而通过控制蓝牙发送功率来控制蓝牙噪声的干扰,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蓝牙连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蓝牙设备102通过蓝牙与蓝牙设备104进行通信,例如蓝牙设备102为第一蓝牙耳机、蓝牙设备104为第二耳机或手机,其中第一蓝牙耳机与第二蓝牙耳机可以是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的左右耳机。蓝牙设备102以及蓝牙设备104均可以包括天线、喇叭、麦克风、蓝牙主控电路和电池等,当蓝牙设备102与蓝牙设备104进行配对或者回连时,蓝牙设备102与蓝牙设备104之间通过蓝牙信号进行蓝牙连接。蓝牙设备蓝牙信号可以是蓝牙标准中进行蓝牙连接过程中蓝牙收发器发送的任意信号,也可以是其中某些状态下发射的信号,例如蓝牙寻呼(Page)状态、蓝牙查询(inquiry)状态或蓝牙响应(response)状态发射的蓝牙信号等,比如蓝牙寻呼状态发射的ID包。经发明人分析发现,在蓝牙连接过程中,特别是寻呼状态或查询状态下,由于会基于跳频协议在各种频段发射ID包等信息包,会有较大的电流波动,容易引起蓝牙设备的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干扰,特别是对于蓝牙耳机这种结构紧凑的设备,由于各器件位置紧密产生的干扰影响更明显,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蓝牙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可以理解的,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包括不同的阶段(例如可以包括查询、查询扫描、寻呼、寻呼扫描等状态),在蓝牙首次连接、蓝牙配对和蓝牙回连等场景中,蓝牙连接包括的步骤可能不同。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例如,该蓝牙连接方法可以应用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和/或,在蓝牙查询inquiry过程中,进一步的,可以是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这种情况下,可能是蓝牙受到干扰(如身体遮挡等),也可以是受到距离干扰(如离音源设备距离较远),还可以是其他非正常的原因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蓝牙连接中断,此时蓝牙设备会重新进行蓝牙连接,例如进入寻呼状态,基于跳频协议发射ID包(即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由于会在某些频段持续一定时间发送蓝牙信号并且快速切换频段发射等会导致电流波动等问题,从而产生底噪(辐射噪声),此时,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从而通过控制蓝牙发射功率来控制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使其满足第一条件,进而控制底噪对用户的影响。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蓝牙设备在连接过程中还需要处于查询状态,查询状态下也需要在各种频带发射蓝牙信号,因此可能产生辐射噪声,为了降低噪声,也可以采用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的方式来发射蓝牙信号。为了方便控制,也可以在建立蓝牙连接的整个过程中均采用预设发射功率来发射蓝牙信号。
可以理解的,预设发射功率与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不同。也就是说在上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可以将蓝牙发送功率调整到预设发射功率,该预设发射功率与蓝牙连接状态下发送蓝牙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可以不相同,从而能够实现特定场景下控制蓝牙辐射噪声的作用。一般来说,预设发射功率可以小于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在连接过程(特别是蓝牙寻呼或查询过程中)中产生的蓝牙辐射噪声。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该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表征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以理解的,由于人耳对声音感知存在差异,因此对辐射噪声的感知程度也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控制蓝牙设备在连接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对用户的影响,第一条件可以是用户完全感知不到该辐射噪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有辐射噪声,或者产生的辐射噪声弱用户感知不到;也可以是用户能够感知的辐射噪声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使得辐射噪声较小对用户影响弱,从而兼顾连接效率和辐射噪声对用户的影响。具体的,第一条件可以表征为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电流的波动较小,产生的辐射噪声较弱,以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为例,在蓝牙耳机与其他蓝牙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第一条件可以为蓝牙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很弱,人耳基本感觉不到该辐射噪声,或者,第一条件可以为蓝牙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可以被用户感知到,但感知的程度很弱。由于不同的用户个体感知能力的差异,导致同一种情况下,可能有的用户能够感知有的用户不能够感知,因此该第一条件可以包括一些辐射噪声的参数,用噪声参数来衡量产生的辐射噪声的情况,例如,该参数可以包括辐射噪声的强度(单位“分贝”)阈值,则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控制在小于该强度阈值的范围内时,可以使得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被用户感知,或者,使得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被用户感知到,但用户感知到的辐射噪声很弱,不会影响蓝牙设备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蓝牙设备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应的上述第一条件也可以是不同的,以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为例,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蓝牙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可以控制预设发射功率相对高一些,虽然产生的辐射噪声会大一些,但是由于环境嘈杂,用户不易感知;在安静环境中使用蓝牙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安静环境下需要控制预设发射功率相对低一些,从而不产生辐射噪声或者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被用户感知;又例如,老年人使用蓝牙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低,老年人对声音感知较弱,因此允许提升发射功率,即使产生的辐射噪声稍大也不影响使用;而对于青年或成年人使用蓝牙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高,避免过大噪声影响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在上述使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场景中,第一条件可以是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该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为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按照蓝牙连接状态下的蓝牙发射功率发射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强度。
可以理解的,该实施例中,以蓝牙耳机为例,如果以蓝牙连接状态下的蓝牙发射功率进行蓝牙连接或者在寻呼状态下发射蓝牙信号,用户在佩戴该蓝牙耳机的情况下,能够感知到辐射噪声(即参考辐射噪声);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上述蓝牙发射功率调整为预设发射功率进行发射,则该用户感知不到辐射噪声(底噪)或者感知到的辐射噪声强度要小于上述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因为可能有其他原因产生的底噪或并没有完全消除因蓝牙发射产生的底噪,仅仅是降低了辐射噪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条件表征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条件表征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选的,该第一条件可以表征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其中,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以包括不足以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弱于特定的阈值,该特定的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可能受个体感知差异影响),例如,通常情况下,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可以认为它是安静的,那么,1分贝以下的辐射噪声是不足以被用户感知的,1分贝到20分贝之间的声音可以认为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以次为限。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示例性地,可以预先选择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不同环境中,测试各个年龄段的用户在各种环境中对于辐射噪声的感知程度,或者,可以采用模拟人耳的设备,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这些模拟人耳感知的辐射噪声的程度,从而确定在各种场景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以理解的,由于每个用户感知程度可能不同,因此第一条件的用户感知程度,也可以表示为将辐射噪声控制在大部分用户不能感知的条件下即可,例如100名随机用户中,超过50名感知不到,具体占比可以根据产品对性能的要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条件表征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而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是满足该第一条件的,也就是说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在用户感知的可接受范围内,即在这种情况下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影响,即减少了蓝牙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信号时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使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场景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或等于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根据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使得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或等于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其中,人耳可感知的声音频率一般在20HZ至2万HZ之间,但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不同年龄阶段也会有差异,例如有的成年人可感知的声音频率一般为30-16000赫兹,老年人可感知的声音频率一般为50-10000赫兹,因此可以选取一个人耳可感知参考值,例如20HZ,也可以是30HZ。例如为30HZ时,有的用户可能可以感知到,但是有的用户感知的不是很明显或者有的用户感知不到。示例性地,以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为20HZ为例,则蓝牙设备根据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则要小于或等于20HZ。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人群或者不同的环境中,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可以不同,例如,成年人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是20HZ,老人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是25HZ或者30HZ。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的选取,可以根据产品的性能需要选择,例如选择一个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可以使得大部分用户感知不到辐射噪声或感知的辐射噪声较弱,可忽略其影响等,从而提升蓝牙设备对大多数用户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由于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或等于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在这种情况下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能够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影响,即减少了蓝牙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信号时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使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场景中,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根据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使得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其中,人耳听觉绝对阈限是指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的最弱声音。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也就是说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的最弱声音。示例性地,以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为19HZ为例,则蓝牙设备根据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则要小于或等于19HZ。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人群或者不同的环境中,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可以不同,例如,成年人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是19HZ,老人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是23HZ或者28HZ。
本实施例中,由于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在这种情况下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能够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影响,即减少了蓝牙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信号时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使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场景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满足第二条件,第二条件表征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满足第二条件,该第二条件表征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即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满足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其中,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以包括不足以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例如,通常情况下,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可以认为它是安静的,那么,1分贝以下的辐射噪声是不足以被用户感知的,1分贝到20分贝之间的声音可以认为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以次为限。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示例性地,可以预先选择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不同环境中,测试各个年龄段的用户在各种环境中对于辐射噪声的感知程度,或者,可以采用模拟人耳的设备,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这些模拟人耳感知的辐射噪声的程度,从而确定在各种场景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条件表征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而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是满足该第二条件的,也就是说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不被用户感知,或者在用户感知的可接受范围内,即在这种情况下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影响,即减少了蓝牙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信号时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的场景中,重点介绍了如何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下面重点介绍确定该发射功率的详细过程,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发射功率可以是通过该蓝牙设备确定的,也可以是通过指定蓝牙设备确定的,该指定蓝牙设备可以是上述蓝牙设备,也可以是与上述蓝牙设备具有相同性能的蓝牙设备,例如工程样机、试量产样机等,通过测试确定出预设发射功率后,在量产时设置在上述蓝牙设备中。当然也可以在蓝牙设备出厂后根据用户需要确定,原理是相同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该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之前,需要先确定该预设发射功率,使得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可选的,该预设发射功率可以是在蓝牙设备出厂前进行测试得到,可以是人工或者机器测试确定,例如通过调整指定蓝牙设备的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当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以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时,将当前蓝牙发射功率确定为上述预设发射功率。通常,蓝牙设备的蓝牙发射功率是0dbm~10dbm,蓝牙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的频率调整间隔,从0dbm开始调整蓝牙设备的蓝牙发射功率,当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时,将当前的蓝牙发射功率确定为上述预设发射功率。示例性地,以预设的频率调整间隔为2dbm为例,蓝牙设备从10dbm开始,以2dbm的频率调整间隔调整蓝牙设备的蓝牙发射功率,当调整蓝牙设备的蓝牙发射功率为4dbm时,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则蓝牙设备将当前的发射功率4dbm确定为上述预设发射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也就是说,预设发射功率可以由指定蓝牙设备确定,该指定蓝牙设备包括上述蓝牙设备或与上述蓝牙设备性能相同的其他蓝牙设备。进一步的,预设发射功率由指定蓝牙设备确定包括: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任一第一条件时,该指定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
为了提升该预设发射功率的通用性,示例性地,以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为例,可以随机选取100名用户,调整指定蓝牙耳机的发射功率,当调整的发射功率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使该100名用户中超过60名用户感知不到该辐射噪声时,将此时的发射功率确定为预设发射功率,可选的,感知不到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用户具体占比可以根据产品对性能的要求进行调整。当然也可以是根据某个特定人的感知程度确定(例如一个听力感知灵敏度高的人)。
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使得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预设发射功率可能有多个,例如在一个范围内,但有的发射功率过低可能不利于蓝牙连接,因此还需要考虑蓝牙连接的性能,其中,蓝牙连接性能可以通过特定距离下的蓝牙连接速度等方式来衡量。例如,蓝牙连接的性能可以包括在特定的距离内,能够满足连接的要求,例如,在特定距离内,满足蓝牙连接速度要求,或者,满足蓝牙连接时长要求等,因此,蓝牙设备可以根据其发送蓝牙连接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蓝牙连接性能确定上述预设发射功率;预设蓝牙连接性能可以根据产品需求、用户体验等来确定。例如,确定预设发射功率包括:调整指定蓝牙设备的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当以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发射该蓝牙信号(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的蓝牙信号)满足预设蓝牙连接性能且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时,以当前的蓝牙发射功率作为预设发射功率,示例的,确定该预设发射功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以该预设发射功率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并且,该预设发射功率有利于建立蓝牙连接。
也就是说,预设发射功率可以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进一步的,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蓝牙信号满足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且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任一第一条件时,该指定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上述蓝牙连接方法中,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由于蓝牙设备是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由于预设发射功率可以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也即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弱于特定的阈值,该特定的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可能受个体感知差异影响),因此,该预设发射功率需能够使得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之前先确定该预设发射功率,能够确保蓝牙设备以该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保证了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辐射噪声的场景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可选的,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包括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天线的效率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的相关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蓝牙设备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与辐射噪声的强度负相关;蓝牙设备的天线的效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可以理解的是,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即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越高,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大,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越低,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弱;蓝牙设备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与辐射噪声的强度负相关,即蓝牙设备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越远,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弱,蓝牙设备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越近,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强;蓝牙设备的天线的效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即蓝牙设备的天线的效率越高,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强,蓝牙设备的天线的效率越低,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弱;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即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越大,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越小,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小。
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因此,具有不同设备参数的蓝牙耳机,其在蓝牙连接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可能不同,由于受设备结构设计的影响,这些设备参数往往不好调整,特别是蓝牙耳机这种体型小的设备,设备参数调整空间有限,从而采用调整蓝牙发射功率的方式来控制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的噪声辐射,从其他角度解决底噪问题,提升蓝牙设备的产品性能。
在上述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的场景中,该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包括:在确定蓝牙耳机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在确定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根据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由于耳机这一类产品扬声器较小,在佩戴状态下才容易收听扬声器的声音,如果未佩戴,即使有噪声也不会影响用户感受,此时可以更多考虑连接的性能,例如回连的速度。可选的,蓝牙耳机可以通过其与用户的距离确定用户是否佩戴了蓝牙耳机,也可以通过蓝牙耳机的红外检测装置,通过确定红外检测装置是否检测到用户的皮肤来确定用户是否佩戴了耳机,或者,也可以通过蓝牙耳机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外界温度,根据检测到的温度确定是否被用户佩戴。可以理解的是,蓝牙耳机在确定了用户佩戴了蓝牙耳机的情况下,才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可以在噪声和连接性能上进行平衡,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在确定了用户佩戴了蓝牙耳机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能够减少蓝牙耳机的功耗,减小蓝牙耳机电流的波动,从而减少电磁辐射对蓝牙耳机的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减少用户对辐射噪声的感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的场景中,该蓝牙信号为蓝牙广播信号(例如查询状态下或寻呼状态下发射的蓝牙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301,获取其他蓝牙设备根据蓝牙广播信号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根据上述发射功率发射蓝牙广播信号,获取其他蓝牙设备根据该蓝牙广播信号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可选的,蓝牙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相应地,其他蓝牙设备可以为耳机、电视、手机等,示例性地,以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其他蓝牙设备为手机为例,蓝牙耳机以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广播信号,手机接收该蓝牙广播信号,并根据该蓝牙广播信号反馈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给蓝牙耳机,蓝牙耳机获取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
S302,根据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可以使得蓝牙设备发送蓝牙信号是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也即,蓝牙设备采用该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的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均可以满足第一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根据获取的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可选的,若蓝牙设备获取的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则蓝牙设备可以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增大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若蓝牙设备获取的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强,则蓝牙设备可以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减弱上述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的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因此蓝牙设备以该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此时调节发射功率,可以满足降低功耗或提升蓝牙连接性能的要求。
S303,采用目标发射功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采用上述得到的目标发射功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可以为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电流的波动较小,产生的辐射噪声较弱,即蓝牙设备采用上述确定的目标发射功率向其他蓝牙设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电流的波动较小,产生的辐射噪声较弱。
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通过获取其他蓝牙设备根据其发射的蓝牙广播信号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能够根据该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其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由于蓝牙设备可以根据其他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动态调节发射功率,可以满足蓝牙连接过程中的对蓝牙连接质量的需求,并且,采用该目标发射功率向其他蓝牙设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这样能够使得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蓝牙设备根据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其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的场景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202,包括:若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一调整量逐步增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一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第一调整结束条件包括信号强度不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小于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若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蓝牙设备在上述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一调整量逐步增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一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上述目标发射功率。其中,第一调整结束条件包括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小于上述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小于上述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示例性地,以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为3dbm,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为8dbm,预设发射功率范围为2dbm~10dbm,第一调整量为2dbm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5dbm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8dbm,则蓝牙设备可以在2dbm~10dbm的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2dbm的调整量逐步增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至满足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小于8dbm,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小于上述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即不小于10dbm。需要说明的是,若蓝牙设备按照2dbm的调整量逐步增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得到的发射功率为11dbm,则蓝牙设备将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10dbm作为目标发射功率,舍弃掉得到的11dbm。
本实施例中,若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蓝牙设备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一调整量逐步增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一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目标发射功率,由于在接收到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况下,调大了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可以快速建立蓝牙连接,避免因为发射功率较低导致连接质量不佳的情况。并且,蓝牙设备采用目标发射功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这样能够使得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蓝牙设备根据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其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的场景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302,包括: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二调整量逐步减小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二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第二调整结束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于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小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若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蓝牙设备在上述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二调整量逐步减小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二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上述目标发射功率。其中,第二调整结束条件包括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上述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于上述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小功率。示例性地,以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为9dbm,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为5dbm,预设发射功率范围为2dbm~10dbm,第一调整量为2dbm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9dbm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8dbm,则蓝牙设备可以在2dbm~10dbm的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2dbm的调整量逐步减小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至满足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5dbm,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于上述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小功率,即小于2dbm。
本实施例中,若其他蓝牙设备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蓝牙设备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二调整量逐步减小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二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目标发射功率,在接收到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强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减小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减少功耗。并且,蓝牙设备采用目标发射功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这样能够使得蓝牙设备在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设备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处理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收发器、扬声器和电池;
处理器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收发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收发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的处理器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收发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收发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其中,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包括不同的阶段(例如可以包括查询、查询扫描、寻呼、寻呼扫描等状态),在蓝牙首次连接、蓝牙配对和蓝牙回连等场景中,蓝牙连接包括的步骤可能不同。该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例如,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和/或,在蓝牙查询inquiry过程中,进一步的,可以是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这种情况下,可能是蓝牙受到干扰(如身体遮挡等),也可以是受到距离干扰(如离音源设备距离较远),还可以是其他非正常的原因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蓝牙连接中断,此时耳机会重新进行蓝牙连接,例如进入寻呼状态,基于跳频协议发射ID包(即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由于会在某些频段持续一定时间发送蓝牙信号(例如ID包)并且快速切换频段发射等因素会导致电流波动等问题,从而产生底噪(辐射噪声),此时,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从而通过控制蓝牙发射功率来控制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使其满足第一条件,进而控制底噪对用户的影响。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耳机在连接过程中还需要处于查询状态,查询状态下也需要在各种频带发射蓝牙信号,因此可能产生辐射噪声,为了降低噪声,也可以控制收发器采用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的方式来发射蓝牙信号。为了方便控制,也可以在建立蓝牙连接的整个过程中处理器控制收发器均采用预设发射功率来发射蓝牙信号。
可以理解的,预设发射功率与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不同。也就是说在上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处理器可以将蓝牙发送功率调整到预设发射功率,该预设发射功率与蓝牙连接状态下发送蓝牙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可以不相同,从而能够实现特定场景下控制蓝牙辐射噪声的作用。一般来说,预设发射功率可以小于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在连接过程(特别是蓝牙寻呼或查询过程中)中产生的蓝牙辐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的处理器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处理器控制耳机的收发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收发器发送该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可以表征为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很弱,人耳基本感觉不到该辐射噪声,或者,第一条件可以为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可以被用户感知到,但感知的程度很弱(例如弱于特定的阈值,该特定的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可能受个体感知差异影响)。或者,该第一条件还可以包括一些辐射噪声的参数,用噪声参数来衡量产生的辐射噪声的情况,例如,该参数可以包括辐射噪声的强度(单位“分贝”)阈值,则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控制在小于该强度阈值的范围内时,可以使得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足以被用户感知,或者,使得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到一些,但用户感知到的辐射噪声很弱,不会影响蓝牙设备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应的上述第一条件也可以是不同的,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要求可以相对较低;在安静环境中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要求可以相对较高;又例如,老年人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要求可以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可以控制预设发射功率相对高一些,虽然产生的辐射噪声会大一些,但是由于环境嘈杂,用户不易感知;成年人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要求可以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安静环境下需要控制预设发射功率相对低一些,从而不产生辐射噪声或者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被用户感知;又例如,老年人使用蓝牙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要求可以相对较低,老年人对声音感知较弱,因此允许提升发射功率,即使产生的辐射噪声稍大也不影响使用;而对于青年或成年人使用蓝牙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要求可以相对较高,避免过大噪声影响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上述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由于耳机是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由于预设发射功率可以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也即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足以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弱于特定的阈值,该特定的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可能受个体感知差异影响),因此,该预设发射功率需能够使得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耳机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耳机的处理器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耳机的收发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射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场景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条件表征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条件表征耳机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选的,该第一条件可以表征耳机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其中,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以包括不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弱于特定的阈值,该特定的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也可能受个体感知差异影响),例如,通常情况下,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可以认为它是安静的,那么,1分贝以下的辐射噪声是不足以被用户感知的,1分贝到20分贝之间的声音可以认为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以次为限。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示例性地,可以预先选择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不同环境中,测试各个年龄段的用户在各种环境中对于辐射噪声的感知程度,或者,可以采用模拟人耳的设备,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这些模拟人耳感知的辐射噪声的程度,从而确定在各种场景中耳机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可以理解的,由于每个用户感知程度可能不同,因此第一条件的用户感知程度,也可以表示为将辐射噪声控制在大部分用户不能感知的条件下即可,例如100名随机用户中,超过50名感知不到,具体占比可以根据产品对性能的要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条件表征耳机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而耳机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是满足该第一条件的,也就是说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在用户感知的可接受范围内,即在这种情况下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耳机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影响,即减少了耳机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信号时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耳机的处理器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耳机的收发器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的场景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耳机的发射功率和耳机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的收发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耳机的发射功率和耳机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可选的,耳机的设备参数包括耳机的扬声器的灵敏度、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天线的效率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耳机的收发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耳机的发射功率和耳机的设备参数的相关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耳机的扬声器的灵敏度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耳机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与辐射噪声的强度负相关;耳机的天线的效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耳机的发射功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可以理解的是,耳机的扬声器的灵敏度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即耳机的扬声器的灵敏度越高,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大,耳机的扬声器的灵敏度越低,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弱;耳机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与辐射噪声的强度负相关,即耳机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越远,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弱,耳机的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越近,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强;耳机的天线的效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即耳机的天线的效率越高,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强,耳机的天线的效率越低,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弱;耳机的发射功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即耳机的发射功率越大,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大,耳机的发射功率越小,辐射噪声的强度越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其实现原理可参照上述蓝牙连接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耳机的收发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耳机的发射功率和耳机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因此,具有不同设备参数的蓝牙耳机,其在蓝牙连接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可能不同,由于受设备结构设计的影响,这些设备参数往往不好调整,特别是蓝牙耳机这种体型小的设备,设备参数调整空间有限,从而采用调整蓝牙发射功率的方式来控制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的噪声辐射,从其他角度解决底噪问题,提升蓝牙设备的产品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处理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收发器、扬声器和电池;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以使得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以使得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进一步的,可以是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这种情况下,可能是蓝牙受到干扰(如身体遮挡等),也可以是受到距离干扰(如离音源设备距离较远),还可以是其他非正常的原因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蓝牙连接中断,此时蓝牙耳机会重新进入寻呼状态,基于跳频协议发射ID包,由于会在某些频段持续一定时间发送蓝牙信号(例如ID包)并且快速切换频段发射等因素会导致电流波动等问题,,从而产生底噪(辐射噪声),此时,蓝牙耳机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从而通过控制蓝牙发射功率来控制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使其满足第一条件,进而控制底噪对用户的影响。可以理解的,预设发射功率与蓝牙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不同。也就是说在上述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可以将蓝牙发送功率调整到预设发射功率,该预设发射功率与蓝牙连接状态下发送蓝牙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可以不相同,从而能够实现特定场景下控制蓝牙辐射噪声的作用。一般来说,预设发射功率可以小于蓝牙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在连接过程(特别是蓝牙寻呼或查询过程中)中产生的蓝牙辐射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该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以使得蓝牙耳机的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可以表征为蓝牙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很弱,人耳基本感觉不到该辐射噪声,或者,第一条件可以为蓝牙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可以被用户感知到,但感知的程度很弱。或者,该第一条件还可以包括一些辐射噪声的参数,用噪声参数来衡量产生的辐射噪声的情况,例如,该参数可以包括辐射噪声的强度阈值,则在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控制在小于该强度阈值的范围内时,可以使得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足以被用户感知,或者,使得发射蓝牙信号时产生的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到,但用户感知到的辐射噪声很弱,不会影响蓝牙耳机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蓝牙耳机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应的上述第一条件也可以是不同的,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低;在安静环境中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高;又例如,老年人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低,成年人使用耳机时,第一条件对于辐射噪声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对较高。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上述蓝牙耳机,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以使得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由于蓝牙耳机是以调整的预设发射功率发射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由于预设发射功率可以使得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能够满足第一条件,也即发送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不足以被用户感知或者被用户感知的程度很弱(弱于特定的阈值),因此,该预设发射功率需能够使得蓝牙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耳机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在上述蓝牙耳机的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的场景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发射功率可以是通过该蓝牙设备确定的,也可以是通过指定蓝牙设备确定的,该指定蓝牙设备可以是上述蓝牙设备,也可以是与上述蓝牙设备具有相同性能的蓝牙设备,例如工程样机、试量产样机等,通过测试确定出预设发射功率后,在量产时设置在上述蓝牙设备中。当然也可以在蓝牙设备出厂后根据用户需要确定,原理是相同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之前,需要先确定该预设发射功率,使得蓝牙耳机的扬声器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可选的,该预设发射功率可以是在蓝牙耳机出厂前进行测试得到,可以是人工或者机器测试确定,例如指定蓝牙耳机可以通过调整其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以所述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时,将当前蓝牙发射功率确定为上述预设发射功率。通常,蓝牙耳机的蓝牙发射功率是0dbm~10dbm,蓝牙耳机可以通过预设的频率调整间隔,从0dbm开始调整蓝牙耳机的蓝牙发射功率,当蓝牙耳机发送蓝牙信号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时,将当前的蓝牙发射功率确定为上述预设发射功率。示例性地,以预设的频率调整间隔为2dbm为例,蓝牙耳机从10dbm开始,以2dbm的频率调整间隔调整蓝牙耳机的蓝牙发射功率,当调整蓝牙耳机的蓝牙发射功率为4dbm时,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则蓝牙耳机将当前的发射功率4dbm确定为上述预设发射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使得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的预设发射功率可能有多个,例如在一个范围内,但有的发射功率过低可能不利于蓝牙连接,因此还需要考虑蓝牙连接的性能,其中,蓝牙连接性能可以通过特定距离下的蓝牙连接速度等方式来衡量,例如,蓝牙连接的性能可以包括在特定的距离内,蓝牙耳机进行连接时能够满足连接的要求,或者,在特定距离内,蓝牙耳机进行连接时能够满足连接速度的要求和连接时间的要求等,因此,指定蓝牙耳机可以根据其发送蓝牙连接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上述预设发射功率,该预设蓝牙连接性能可以根据产品需求、用户体验等来确定。例如,确定预设发射功率包括:调整指定蓝牙耳机的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当以当前蓝牙发射功率发射该蓝牙信号(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和预设蓝牙连接性能时,以当前的蓝牙发射功率作为预设发射功率。其中,该预设蓝牙连接性能可以通过特定距离下的蓝牙连接速度等方式确定,例如,在特定距离内蓝牙耳机进行连接的蓝牙连接速度若满足预设的速度要求,则可以将该蓝牙连接速度确定为上述预设蓝牙连接性能。
可以理解的,预设发射功率根据辐射噪声确定;或者,预设发射功率根据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
可以理解的,预设发射功率小于蓝牙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
可以理解的,以使得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为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收发器按照蓝牙连接状态下的蓝牙发射功率发射所述蓝牙信号,该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其实现原理可参照上述蓝牙连接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之前,先确定该预设发射功率,能够确保蓝牙耳机的蓝牙收发器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以该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保证了蓝牙耳机在发射蓝牙信号时消耗的功率较小,从而使蓝牙耳机产生的电流波动较弱,进而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喇叭、麦克风等敏感器件产生的干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0和发射模块11(可包括具有收发功能的收发模块),其中:
处理模块10,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所述发射模块11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可选的,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包括: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和/或,在蓝牙查询inquiry过程中。
可选的,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包括: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或者,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
可选的,预设发射功率与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不同。
可选的,预设发射功率小于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
可选的,第一条件表征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可选的,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
可选的,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包括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天线的效率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上述相关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灵敏度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
距离与辐射噪声的强度负相关;
效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
发射功率与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上述处理模块10,用于使得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为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按照蓝牙连接状态下的蓝牙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上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或等于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上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上述处理模块10,具体用于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满足第二条件,第二条件表征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预设发射功率由指定蓝牙设备确定,指定蓝牙设备包括蓝牙设备或与蓝牙设备性能相同的其他蓝牙设备。
可选地,预设发射功率由指定蓝牙设备确定包括:
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时,指定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
可选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
可选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包括:
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指定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蓝牙信号满足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且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时,指定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
在上述确定预设发射功率的实施例中,以预设发射功率由上述蓝牙设备确定为例,可选的,如图6所示,上述蓝牙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2,其中:
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预设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7所示,上述确定模块12包括确定单元121,其中:
确定单元121,用于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时,根据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预设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7,上述确定单元121,用于根据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预设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7,上述确定单元121,用于根据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蓝牙信号满足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且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时,根据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预设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7,上述发射模块11包括发射单元111(可包括具有收发功能的收发单元),其中:
发射单元111,用于在确定蓝牙耳机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蓝牙信号为蓝牙广播信号,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7,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3、第二获取模块14和发送模块15,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其他蓝牙设备根据蓝牙广播信号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
第二获取模块14,用于根据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发送模块15,用于采用目标发射功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7,上述第二获取模块14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41,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141,用于若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一调整量逐步增大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一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第一调整结束条件包括信号强度不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小于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7,上述第二获取模块14包括第二获取单元142,其中:
第二获取单元142,用于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在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二调整量逐步减小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二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第二调整结束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阈值,或者,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于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小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蓝牙连接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蓝牙连接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蓝牙连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蓝牙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蓝牙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蓝牙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蓝牙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该蓝牙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蓝牙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蓝牙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蓝牙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9)
1.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包括:
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和/或,在蓝牙查询inquiry过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包括:
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或者,
在蓝牙连接非正常中断后重新建立蓝牙连接的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与所述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小于所述蓝牙设备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所述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为在所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按照蓝牙连接状态下的蓝牙发射功率发射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表征所述辐射噪声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或等于人耳可感知的最小辐射噪声的参考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小于或等于人耳听觉绝对阈限的参考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表征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被用户感知的程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发射功率由指定蓝牙设备确定,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包括所述蓝牙设备或与所述蓝牙设备性能相同的其他蓝牙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由指定蓝牙设备确定包括:
所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在所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在所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在所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包括:
所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在所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发射的所述蓝牙信号满足所述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且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所述指定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确定。
1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设备发射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与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所述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有相关性。
16.根据权利要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设备的设备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的扬声器的灵敏度、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天线的效率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灵敏度与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
所述距离与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负相关;
所述效率与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
所述发射功率与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正相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设备为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设备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包括:
在确定所述蓝牙耳机被用户佩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信号包括蓝牙广播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其他蓝牙设备根据所述蓝牙广播信号反馈的蓝牙连接请求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
采用所述目标发射功率发送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使得发射所述蓝牙连接响应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包括:
若所述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在所述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一调整量逐步增大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一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结束条件包括所述信号强度不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或者,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小于所述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在预设发射功率范围内调整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得到目标发射功率,包括:
若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在所述发射功率范围内,按照预设的第二调整量逐步减小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直到满足预设的第二调整结束条件为止,得到所述目标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第二调整结束条件包括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或者,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于所述发射功率范围内的最小功率。
22.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收发器、扬声器和电池;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发射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控制所述发射模块根据预设发射功率发射蓝牙信号,使得发送所述蓝牙信号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24.一种蓝牙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6.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蓝牙收发器、扬声器和电池;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控制所述蓝牙收发器的发射功率调整至预设发射功率;
所述蓝牙收发器被配置用于以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在蓝牙寻呼page过程中发射蓝牙信号,以使得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辐射噪声确定;或者,所述预设发射功率根据辐射噪声和预设的蓝牙连接性能确定。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功率小于所述蓝牙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后的蓝牙发射功率。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使得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辐射噪声的强度小于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所述参考辐射噪声的强度为在所述建立蓝牙连接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中,所述蓝牙收发器按照蓝牙连接状态下的蓝牙发射功率发射所述蓝牙信号,所述扬声器产生的辐射噪声的强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14015.2A CN114390490A (zh) | 2020-10-18 | 2020-10-18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PCT/CN2021/122586 WO2022078238A1 (zh) | 2020-10-18 | 2021-10-08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14015.2A CN114390490A (zh) | 2020-10-18 | 2020-10-18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90490A true CN114390490A (zh) | 2022-04-22 |
Family
ID=8119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14015.2A Pending CN114390490A (zh) | 2020-10-18 | 2020-10-18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90490A (zh) |
WO (1) | WO202207823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4794A (zh) * | 2022-08-16 | 2022-11-08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及无线耳机系统 |
CN118139211A (zh) * | 2024-03-04 | 2024-06-04 | 深圳市音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降噪辨识配对的蓝牙耳机配对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97462B (zh) * | 2022-10-09 | 2023-03-24 | 深圳市金威澎电子有限公司 | 耳机部件的防丢唤醒方法及基于配对关系的耳机防丢方法 |
CN119629766B (zh) * | 2025-02-11 | 2025-05-02 | 深圳市三德大康电子有限公司 | 头戴式蓝牙耳机与智能电视快速连接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493A (zh) * | 2012-12-14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终端 |
US20130273862A1 (en) * | 2012-04-16 | 2013-10-17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Reduction of magnetic field noise via management of current draw from a power source |
CN106303933A (zh) * | 2016-09-30 | 2017-01-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
US20180199214A1 (en) * | 2015-07-03 | 2018-07-12 | Zte Corporation | Self-adaptive bluetooth performance adjustm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
US20190149906A1 (en) * | 2017-11-13 | 2019-05-16 | Google Llc | Adjust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touch detection |
CN110267358A (zh) * | 2019-07-01 | 2019-09-20 | 张洋 | 建立蓝牙连接的系统、方法和蓝牙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8588A (zh) * | 2014-07-01 | 2016-02-1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接入点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
JP2018156646A (ja) * | 2017-03-15 | 2018-10-04 | キャンプ モバイル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外部デバイスを利用した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におけるチャット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CN107249214A (zh) * | 2017-07-07 | 2017-10-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蓝牙功耗调节方法及系统 |
-
2020
- 2020-10-18 CN CN202011114015.2A patent/CN114390490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10-08 WO PCT/CN2021/122586 patent/WO202207823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73862A1 (en) * | 2012-04-16 | 2013-10-17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Reduction of magnetic field noise via management of current draw from a power source |
CN103037493A (zh) * | 2012-12-14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终端 |
US20180199214A1 (en) * | 2015-07-03 | 2018-07-12 | Zte Corporation | Self-adaptive bluetooth performance adjustm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
CN106303933A (zh) * | 2016-09-30 | 2017-01-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
US20190149906A1 (en) * | 2017-11-13 | 2019-05-16 | Google Llc | Adjust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touch detection |
CN110267358A (zh) * | 2019-07-01 | 2019-09-20 | 张洋 | 建立蓝牙连接的系统、方法和蓝牙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14794A (zh) * | 2022-08-16 | 2022-11-08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的噪声控制方法及无线耳机系统 |
CN118139211A (zh) * | 2024-03-04 | 2024-06-04 | 深圳市音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降噪辨识配对的蓝牙耳机配对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78238A1 (zh) | 2022-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078238A1 (zh)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0019846A1 (zh) | 无线耳机音量控制方法、无线耳机及移动终端 | |
US11153672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portabl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104684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US20160330541A1 (en) | Audio duplication using dual-headsets to enhance auditory intelligibility | |
US10057674B1 (en) | Headphone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equalizer gains automatically | |
WO2020107604A1 (zh) |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其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4071308B (zh) | 耳机自适应调音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071307B (zh) | 耳机的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20240187772A1 (en) | Headset | |
CN111464911A (zh) | 耳机左右音量调节方法、耳机和存储介质 | |
WO2022121898A1 (zh) | 蓝牙连接方法、蓝牙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蓝牙设备 | |
CN114095825B (zh) | 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音频播放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WO2023070917A1 (zh) | 降噪调整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1391887B1 (ko) | 사용자 참여에 의한 보청기 피팅장치 | |
CN113099335B (zh) | 调整耳机音频参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耳机 | |
CN105827813B (zh) | 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7354679A (zh) | 一种语音通话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615651B (zh) | 蓝牙连接方法、蓝牙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蓝牙设备 | |
CN105872182A (zh) | 提高麦克风发送响度的方法及电子终端 | |
CN114466278B (zh) | 一种耳机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耳机、终端和系统 | |
CN106231096A (zh) | 一种终端的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WO2022170903A1 (zh) | 蓝牙设备、蓝牙耳机及蓝牙设备的控制方法 | |
EP4195689A1 (en) | Earphone | |
CN116347314A (zh) | 通信装置、终端听觉装置以及操作助听器系统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