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724B -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79724B CN114379724B CN202210063899.6A CN202210063899A CN114379724B CN 114379724 B CN114379724 B CN 114379724B CN 202210063899 A CN202210063899 A CN 202210063899A CN 114379724 B CN114379724 B CN 1143797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water level
- water
- array
- fl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694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44 atroph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62 soil e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2035/443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 B63B2035/445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for converting solar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它包括漂浮式光伏阵列,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的铺设面积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水库死水位的水域面积相等;在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水位变幅带所在水域安装有光伏板固定桩基,所述光伏板固定桩基的顶部固定有光伏支架结构,所述光伏支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式光伏板阵列。不仅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可以将水面资源最大化有效利用,增加光伏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传统陆上光伏在经过快速发展后,随着土地资源的萎缩和生态环境保护限制,陆上光伏发展受到更多的限制,继而出现了水面光伏这一新型光伏电站。水面光伏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发电效率高,施工难度低,成本低等特点。
常规水面光伏多采用漂浮式和固定式两种方法。漂浮式光伏选取水位稳定的水域,在水面布置光伏浮筒并联和串联方式形成浮岛,在浮岛上假设光伏板进行发电。固定式光伏仅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水域,因水下施工难度巨大,通常采用短钢管桩形式在水面施工钢管桩插入地下固定,钢管桩完成后后在桩上架设光伏板进行发电。受水位和水深限制,水位变化大的区域,水位跌落后光伏板将坐落于岸坡上,破坏浮岛结构,光伏板无法安全、稳定运行,往往只能在水域中心区域布置光伏阵列,浪费水域面积,不能做到资源最大有效化利用。水深较大时,如果全部采用固定式光伏,桩基深度较大,水下施工难度增加、成本增高、桩基密度大,不仅破坏水下环境还会显著增加投资。
而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和水电站水库都是典型的水位变幅较大的水库,两种水库分别有3种特征水位,死水位(电站水库死库容相应水位,为电站水库最低水位),防洪汛水位(电站汛期迎接洪峰的水位,并兼顾发电功能,高于死水位),正常蓄水位(电站水库正常发电运行水位)。在发电时,水位快速下降,在蓄水时,水位快速上升,变幅通常可达30m-40m。两种水库通常地形狭窄,若布置传统水面光伏,可以利用水域面积十分有限,装机规模小,施工难度大,成本极高,既浪费资源又经济性差。因此,如果要在此种类型水库的水面布置光伏发电,常规的漂浮式和固定式两种方法都无法很好的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此布置方法尤其适用于在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和水电站水库,有效解决了水位大变幅水库无法全面积使用的问题,在水位变幅带采用大变幅带光伏布置结构,在非水位变幅带采用漂浮式布置方式,确保正常蓄水条件下不淹没光伏板,在水位下降时光伏板全部可正常发电运行,不受水位变幅影响,保障光伏板安全稳定发电;在水库死水位相应水域即非变幅带,采用漂浮式光伏布置,漂浮式光伏浮岛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水位变幅时漂浮式光伏板可完整、安全、稳定发电运行。不仅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可以将水面资源最大化有效利用,增加光伏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根据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蓄水水位特征,将蓄水水位划分为水库死水位和最高水位;水库死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的变幅区域为水位变幅带;
在大坝的建设过程中,尚未蓄水前,具备陆地施工条件时,在水位变幅带的岸坡施工光伏板固定桩基,并在光伏板固定桩基顶部搭设光伏支架结构,光伏支架结构的顶部设置固定式光伏板阵列,光伏支架结构顶面超过水库最高水位的水位线,确保正常蓄水条件下不淹没固定式光伏板阵列,在水位下降时固定式光伏板阵列全部正常发电运行,不受水位变幅影响,保障固定式光伏板阵列安全稳定发电;
在水库死水位的相应水域布置安装漂浮式光伏阵列,漂浮式光伏阵列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水位变幅时漂浮式光伏阵列能够完整、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施工步骤:
步骤一,初步计算光伏发电容量:
根据地形数据,并测量得出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水域面积A和死水位水域面积A1,单位m2;
则水位变幅带的固定式光伏板阵列装机水域面积A2=A-A1;
选择相应的标准浮岛作为漂浮式光伏阵列的发电光伏板,并计算漂浮式光伏阵列的装机容量S漂=A1×S标准浮岛/A标准浮岛,单位MW,式中:S标准浮岛为单块标准浮岛的单位装机容量,单位MW,A标准浮岛为单块标准浮岛的面积,单位m2;
选择相应的标准式固定光伏板作为固定式光伏板阵列的发电光伏板,并计算固定式光伏板阵列的装机容量S固=A2×S标准式固定/A标准式固定,单位MW,式中:S标准式固定为单块标准式固定光伏板的单位装机容量,单位MW,A标准式固定为单块标准式固定光伏板的面积,单位m2;
水库水面光伏发电总容量S=S固+S漂;
步骤二,水位变幅带区域光伏板固定桩基施工:
根据步骤一中所计算的S漂和S固,在水域平面设计水位大变幅带光伏布置结构桩基位置,在抽水蓄能电站和水电站挡水大坝施工时,采用冲击钻开挖桩基桩孔,置入上部结构预埋件,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光伏板固定桩基;
步骤三,漂浮式光伏阵列的布置施工:
大坝施工至具备挡水条件时,水库蓄水至水库死水位,施工漂浮式光伏阵列,连接浮体成浮岛,在浮岛上安装光伏板支架,铺设光伏板;并安装动态限位系泊装置;
步骤四,固定式光伏板阵列的布置施工:
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时,在光伏板固定桩基的顶部布置光伏支架结构,在光伏支架结构的顶部布置固定式光伏板阵列;
步骤五,正常运行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或泄洪时,漂浮式光伏阵列随水位自动下降,抽水蓄能电站蓄水时,漂浮式光伏阵列抬升,抬升或下降过程中,漂浮式光伏阵列和固定式光伏板阵列都不受影响,持续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所述光伏支架结构包括固定在光伏板固定桩基上的桁架立柱,所述桁架立柱的顶部固定有顶部桁架平台,所述顶部桁架平台的顶部安装固定式光伏板阵列;
所述固定式光伏板阵列包括光伏立柱,所述光伏立柱的顶部固定有光伏板。
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包括浮体,相邻浮体之间通过浮体耳座铰接相连,所述浮体的顶部通过光伏支架支撑安装光伏板。
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与用于对其进行侧向防摆限位的动态限位系泊装置相连。
所述动态限位系泊装置包括设置在大坝所在侧的配重式系泊装置;
还包括设置在非大坝所在侧的升降式系泊装置。
所述升降式系泊装置包括系泊基础,系泊基础的顶部固定有T型立柱,T型立柱上滑动配合有升降轮组,升降轮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牵引索和泄力环与漂浮式光伏阵列外侧壁上的活动连接扣相连。
所述配重式系泊装置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轨通过滑轨镇墩固定在大坝的下游坝坡上,配重块与第二牵引索相连,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大坝内部的预留管廊,第二牵引索通过泄力环与漂浮式光伏阵列外侧壁上的活动连接扣相连。
所述配重块内部加工有用于和滑轨相配合的滑槽,在配重块的上、下两侧加工有交错布置的滑块连接耳,相邻滑块连接耳之间通过连接销插装配合,并根据所需要的牵引力选择性连接所需要配重块的数量。
所述预留管廊的两侧并位于大坝的上游坝坡和下游坝坡对称固定有用于对第二牵引索进行导向的滑轮组。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水位大变幅水库全水域布置水面光伏电站的装置,采用了固定与漂浮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实现光伏发电面积不受水位变化带来的水域面积减小的影响,既解决了水位变幅带光伏布置方法,充分利用了水位变幅带太阳能资源获得发电,也保证了水位变幅过程中光伏发电面积不减少。
2.本发明相较传统布置方式显著增加了光伏板面积,获得了更多的发电容量,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3.本发明最大化有效利用了资源,不占用土地,集约式开发,节约了资源。
4.本发明中在水位变幅带创造性使用桩基结构,不仅为架设光伏板创造了良好得空间条件,同时桩基嵌入地下,对水库岸坡稳定和防止水土流失有较大帮助。
5.本发明对水域面积实现了最大程度遮挡,有限减少了水面蒸发量,提高了水资源在水电站发电过程中的长期利用率。
6.本发明通过采用配重式系泊装置能够适应与大坝侧无法进行桩基布置的系泊问题,保证了在大坝所在侧能够实现漂浮式光伏阵列的整体动态升降系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在处于死水位时主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在处于正常蓄水位时主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方形光伏板固定桩基时固定式光伏板阵列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圆形光伏板固定桩基时固定式光伏板阵列的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漂浮式光伏阵列的整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式系泊装置在图1中A-A方向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升降式系泊装置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升降式系泊装置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动态限位系泊装置在图1中B-B方向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配重块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配重块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多块配重块连接图。
图14为本发明具体施工过程中水库原始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具体施工过程中大坝施工过程中桩基桩孔施工过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具体施工过程中大坝施工过程中光伏板固定桩基施工过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具体施工过程中光伏支架结构施工过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具体施工过程中漂浮式光伏阵列施工过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具体施工过程中固定式光伏板阵列施工过程图。
图中:抽水蓄能电站水库1、大坝2、水位变幅带3、漂浮式光伏阵列4、光伏板固定桩基5、光伏支架结构6、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水库死水位8、最高水位9、系泊基础10、T型立柱11、升降轮组12、泄力环13、第一牵引索14、活动连接扣15、滑轨镇墩16、滑轨17、配重块18、第二牵引索19、滑轮组20、预留管廊21、滑块连接耳22、连接销23、桩基桩孔24;
浮体401、浮体耳座402、光伏支架403;
桁架立柱601、顶部桁架平台602;
光伏立柱701、光伏板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13,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根据抽水蓄能电站水库1的蓄水水位特征,将蓄水水位划分为水库死水位8和最高水位9;水库死水位8和最高水位9之间的变幅区域为水位变幅带3;在大坝2的建设过程中,尚未蓄水前,具备陆地施工条件时,在水位变幅带3的岸坡施工光伏板固定桩基5,并在光伏板固定桩基5顶部搭设光伏支架结构6,光伏支架结构6的顶部设置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光伏支架结构6顶面超过水库最高水位9的水位线,确保正常蓄水条件下不淹没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在水位下降时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全部正常发电运行,不受水位变幅影响,保障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安全稳定发电;在水库死水位8的相应水域布置安装漂浮式光伏阵列4,漂浮式光伏阵列4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水位变幅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能够完整、安全、稳定发电运行。通过采用上述布置方法,在水位变幅带采用大变幅带光伏布置结构,在非水位变幅带采用漂浮式布置方式,确保正常蓄水条件下不淹没光伏板,在水位下降时光伏板全部可正常发电运行,不受水位变幅影响,保障光伏板安全稳定发电;在水库死水位相应水域即非变幅带,采用漂浮式光伏布置,漂浮式光伏浮岛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水位变幅时漂浮式光伏板可完整、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实施例2:
参见图14-19,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施工步骤:
步骤一,初步计算光伏发电容量:
根据地形数据,并测量得出抽水蓄能电站水库1的正常蓄水位水域面积A和死水位水域面积A1,单位m2;
则水位变幅带3的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装机水域面积A2=A-A1;
选择相应的标准浮岛作为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发电光伏板,并计算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装机容量S漂=A1×S标准浮岛/A标准浮岛,单位MW,式中:S标准浮岛为单块标准浮岛的单位装机容量,单位MW,A标准浮岛为单块标准浮岛的面积,单位m2;
选择相应的标准式固定光伏板作为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发电光伏板,并计算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装机容量S固=A2×S标准式固定/A标准式固定,单位MW,式中:S标准式固定为单块标准式固定光伏板的单位装机容量,单位MW,A标准式固定为单块标准式固定光伏板的面积,单位m2;
水库水面光伏发电总容量S=S固+S漂;
步骤二,水位变幅带3区域光伏板固定桩基5施工:
根据步骤一中所计算的S漂和S固,在水域平面设计水位大变幅带光伏布置结构桩基位置,在抽水蓄能电站和水电站挡水大坝施工时,采用冲击钻开挖桩基桩孔24,置入上部结构预埋件,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光伏板固定桩基5;
步骤三,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布置施工:
大坝2施工至具备挡水条件时,水库蓄水至水库死水位8,施工漂浮式光伏阵列4,连接浮体401成浮岛,在浮岛上安装光伏板支架,铺设光伏板;并安装动态限位系泊装置;
步骤四,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布置施工:
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时,在光伏板固定桩基5的顶部布置光伏支架结构6,在光伏支架结构6的顶部布置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
步骤五,正常运行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或泄洪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随水位自动下降,抽水蓄能电站蓄水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抬升,抬升或下降过程中,漂浮式光伏阵列4和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都不受影响,持续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实施例3:
参见图1-19,所述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布满整个水位变幅带3上方区域;所述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高度与最高水位9的高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能够很好的覆盖水位变幅带3所在水域,进而保证了能够适应水位的变换,提高了利用率。
而且只需要在水位变幅带3区域设置相应的光伏板固定桩基5能够在蓄水前实现桩基施工,保证了无水环境下的桩基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
此外,通过采用光伏板固定桩基5嵌入地下,对水库岸坡稳定和防止水土流失有较大帮助。
所述光伏板固定桩基5的截面采用方形、圆形、正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支架结构6包括固定在光伏板固定桩基5上的桁架立柱601,所述桁架立柱601的顶部固定有顶部桁架平台602,所述顶部桁架平台602的顶部安装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通过上述的光伏支架结构6能够用于对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进行有效的固定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包括光伏立柱701,所述光伏立柱701的顶部固定有光伏板702。通过上述的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能够充分的利用水位变幅带3所在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而实现光照最大化。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4包括浮体401,相邻浮体401之间通过浮体耳座402铰接相连,所述浮体401的顶部通过光伏支架403支撑安装光伏板。通过上述的漂浮式光伏阵列4能够漂浮在水平,进而适用于死水位的区域,保证了其能够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使其能够安全可靠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4与用于对其进行侧向防摆限位的动态限位系泊装置相连。通过上述的动态限位系泊装置保证了漂浮式光伏阵列4在水位变化过程中,始终做升降方向的位移,而不会发生侧摆,防止其进入到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底部而造成损伤或者遮挡,而影响发电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限位系泊装置包括设置在大坝2所在侧的配重式系泊装置。之所以采用上述的配重式系泊装置主要因为在大坝2所在侧不能进行桩基施工,因此无法布置升降式系泊装置,进而采用上述的配重式系泊装置。当水位变化时,配重式系泊装置可使漂浮式光伏阵列4随水位降低而下降;当水位抬升时,配重式系泊装置可使漂浮式光伏阵列4随水位上升而抬升;上升下降过程中,缆绳受力变化小,浮体受拉稳定,浮岛光伏组件可安全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非大坝2所在侧的升降式系泊装置。通过上述的升降式系泊装置保证了水位变化时也能够将漂浮式光伏阵列4始终牵引张拉,进而有效防止其发生侧摆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系泊装置包括系泊基础10,系泊基础10的顶部固定有T型立柱11,T型立柱11上滑动配合有升降轮组12,升降轮组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牵引索14和泄力环13与漂浮式光伏阵列4外侧壁上的活动连接扣15相连。通过上述的升降式系泊装置,具体工作过程中,当水位变化时,将带动漂浮式光伏阵列4自动的升降,并使其能够跟随水位变换而自适应升降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式系泊装置包括配重块18,所述配重块18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轨17上,所述滑轨17通过滑轨镇墩16固定在大坝2的下游坝坡上,配重块18与第二牵引索19相连,第二牵引索19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大坝2内部的预留管廊21,第二牵引索19通过泄力环13与漂浮式光伏阵列4外侧壁上的活动连接扣15相连。具体使用过程中,当水位上升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将牵引第二牵引索19,通过第二牵引索19带动配重块18沿着滑轨17上升,在其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对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牵引,当水位下降时,配重块18将沿着滑轨17下降,进而将第二牵引索19张紧,并将漂浮式光伏阵列4拉紧。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18内部加工有用于和滑轨17相配合的滑槽,在配重块18的上、下两侧加工有交错布置的滑块连接耳22,相邻滑块连接耳22之间通过连接销23插装配合,并根据所需要的牵引力选择性连接所需要配重块18的数量。通过上述的连接结构,保证了张紧力能够调节,进而保证了对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可靠张紧。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管廊21的两侧并位于大坝2的上游坝坡和下游坝坡对称固定有用于对第二牵引索19进行导向的滑轮组20。通过上述的滑轮组20能够用于对第二牵引索19进行可靠的张紧。
实施例4:
本发明采用固定与漂浮相结合的方式,在水位变幅带采用固定式布置方式,在非水位变幅带采用漂浮式布置方式。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和水电站的建设特点,在电站大坝建设过程中,尚未蓄水前,具备陆地施工条件时,在变幅带岸坡施工光伏电站混凝土桩基,桩基顶面超过水库正常蓄水水位线,确保正常蓄水条件下不淹没光伏板,在水位下降时光伏板全部可正常发电运行,不受水位变幅影响,保障光伏板安全稳定发电;在水库死水位相应水域采用漂浮式光伏布置,漂浮式光伏浮岛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水位变幅时漂浮式光伏板可完整、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某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975m,相应水域面积201805.5m2,死水位945m,相应水域面积144909.6m2,在其水库内布置水面光伏电站一座,光伏发电全部自发自用,用于电站日常管理生产用电。
根据地形数据可知,水库正常蓄水位975m,相应水域面积201805.5m2,死水位945m,相应水域面积144909.6m2,按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水面光伏布置方法光伏发电容量估算公式计算水域面积和相应的固定式与漂浮式光伏容量与布置区域;
根据测量可知水库正常蓄水位水域面积A=201805.5m2和死水位水域面积A1=144909.6m2;
变幅带光伏可装机水域面积A2=A-A1=(201805.5-144909.6)m2;
漂浮式光伏装机分别按4MW标准浮岛33964m2,6MW标准浮岛50229m2计;
死水位漂浮式装机容量S4MW标准=144909.6×4/33964m2=17.07MW,S6MW标准=144909.6×6/50229m2=17.3MW;
变幅带光伏装机按10MW/133200m2标准计,变幅带装机容量S固=(201805.5-144909.6)×10/133200m2=4.27MW;
水库水面光伏发电总容量S=S固+S4MW标准或S6MW标准;
水库水面光伏发电总容量S=17.3+4.27=21.57MW。
Claims (6)
1.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抽水蓄能电站水库(1)的蓄水水位特征,将蓄水水位划分为水库死水位(8)和最高水位(9);水库死水位(8)和最高水位(9)之间的变幅区域为水位变幅带(3);
在大坝(2)的建设过程中,尚未蓄水前,具备陆地施工条件时,在水位变幅带(3)的岸坡施工光伏板固定桩基(5),并在光伏板固定桩基(5)顶部搭设光伏支架结构(6),光伏支架结构(6)的顶部设置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光伏支架结构(6)顶面超过水库最高水位(9)的水位线,确保正常蓄水条件下不淹没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在水位下降时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全部正常发电运行,不受水位变幅影响,保障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安全稳定发电;
在水库死水位(8)的相应水域布置安装漂浮式光伏阵列(4),漂浮式光伏阵列(4)随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水位变幅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能够完整、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4)与用于对其进行侧向防摆限位的动态限位系泊装置相连;
所述动态限位系泊装置包括设置在大坝(2)所在侧的配重式系泊装置;
还包括设置在非大坝(2)所在侧的升降式系泊装置;
所述升降式系泊装置包括系泊基础(10),系泊基础(10)的顶部固定有T型立柱(11),T型立柱(11)上滑动配合有升降轮组(12),升降轮组(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牵引索(14)和泄力环(13)与漂浮式光伏阵列(4)外侧壁上的活动连接扣(15)相连;
所述配重式系泊装置包括配重块(18),所述配重块(18)通过滑动配合安装在滑轨(17)上,所述滑轨(17)通过滑轨镇墩(16)固定在大坝(2)的下游坝坡上,配重块(18)与第二牵引索(19)相连,第二牵引索(19)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大坝(2)内部的预留管廊(21),第二牵引索(19)通过泄力环(13)与漂浮式光伏阵列(4)外侧壁上的活动连接扣(1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施工步骤:
步骤一,初步计算光伏发电容量:
根据地形数据,并测量得出抽水蓄能电站水库(1)的正常蓄水位水域面积A和死水位水域面积A1,单位m2;
则水位变幅带(3)的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装机水域面积A2=A-A1;
选择相应的标准浮岛作为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发电光伏板,并计算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装机容量S漂=A1×S标准浮岛/A标准浮岛,单位MW,式中:S标准浮岛为单块标准浮岛的单位装机容量,单位MW,A标准浮岛为单块标准浮岛的面积,单位m2;
选择相应的标准式固定光伏板作为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发电光伏板,并计算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装机容量S固=A2×S标准式固定/A标准式固定,单位MW,式中:S标准式固定为单块标准式固定光伏板的单位装机容量,单位MW,A标准式固定为单块标准式固定光伏板的面积,单位m2;
水库水面光伏发电总容量S=S固+S漂;
步骤二,水位变幅带(3)区域光伏板固定桩基(5)施工:
根据步骤一中所计算的S漂和S固,在水域平面设计水位大变幅带光伏布置结构桩基位置,在抽水蓄能电站和水电站挡水大坝施工时,采用冲击钻开挖桩基桩孔(24),置入上部结构预埋件,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光伏板固定桩基(5);
步骤三,漂浮式光伏阵列(4)的布置施工:
大坝(2)施工至具备挡水条件时,水库蓄水至水库死水位(8),施工漂浮式光伏阵列(4),连接浮体(401)成浮岛,在浮岛上安装光伏板支架,铺设光伏板;并安装动态限位系泊装置;
步骤四,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的布置施工:
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时,在光伏板固定桩基(5)的顶部布置光伏支架结构(6),在光伏支架结构(6)的顶部布置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
步骤五,正常运行发电:
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或泄洪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随水位自动下降,抽水蓄能电站蓄水时,漂浮式光伏阵列(4)抬升,抬升或下降过程中,漂浮式光伏阵列(4)和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都不受影响,持续安全、稳定发电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结构(6)包括固定在光伏板固定桩基(5)上的桁架立柱(601),所述桁架立柱(601)的顶部固定有顶部桁架平台(602),所述顶部桁架平台(602)的顶部安装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
所述固定式光伏板阵列(7)包括光伏立柱(701),所述光伏立柱(701)的顶部固定有光伏板(7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光伏阵列(4)包括浮体(401),相邻浮体(401)之间通过浮体耳座(402)铰接相连,所述浮体(401)的顶部通过光伏支架(403)支撑安装光伏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8)内部加工有用于和滑轨(17)相配合的滑槽,在配重块(18)的上、下两侧加工有交错布置的滑块连接耳(22),相邻滑块连接耳(22)之间通过连接销(23)插装配合,并根据所需要的牵引力选择性连接所需要配重块(18)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管廊(21)的两侧并位于大坝(2)的上游坝坡和下游坝坡对称固定有用于对第二牵引索(19)进行导向的滑轮组(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63899.6A CN114379724B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63899.6A CN114379724B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79724A CN114379724A (zh) | 2022-04-22 |
CN114379724B true CN114379724B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120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63899.6A Active CN114379724B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7972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26938B (zh) * | 2023-07-03 | 2023-10-20 |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适应抽蓄水库水位的光伏发电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3616A (zh) * | 2006-08-18 | 2008-03-19 | 潘戈 | 一种太阳能发电水上专用平台 |
JP2010074130A (ja) * | 2008-08-18 | 2010-04-02 | Toshiaki Ota | 太陽光発電による電力発生装置 |
ITBG20090008A1 (it) * | 2009-03-10 | 2010-09-11 | Dermotricos Srl | Sistema di captazione dell'energia solare |
WO2014198187A1 (zh) * | 2013-06-11 | 2014-12-18 | Sun Tao | 一种浮筏式光伏阵列 |
CN104283491A (zh) * | 2014-10-27 | 2015-01-14 |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
CN105958907A (zh) * | 2016-05-04 | 2016-09-21 | 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面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 |
CN107140142A (zh) * | 2017-06-05 | 2017-09-08 | 宿州诺亚坚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 |
CN107651113A (zh) * | 2017-09-30 | 2018-02-02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适应大变幅、高流速水域的水面光伏锚固系统及设计施工方法 |
CN109263817A (zh) * | 2018-09-27 | 2019-01-25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用于水电工程大水位差的漂浮光伏电站系统 |
CN208441122U (zh) * | 2018-06-25 | 2019-01-29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水下桩基系泊系统 |
CN113074784A (zh) * | 2021-04-28 | 2021-07-06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电气性能及环境场的监测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5700B (zh) * | 2013-03-12 | 2016-01-27 | 孙涛 | 一种采用光伏组件集成板的光伏阵列 |
CN106330058A (zh) * | 2016-11-08 | 2017-01-11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法 |
CN207523890U (zh) * | 2017-09-30 | 2018-06-22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适应大变幅、高流速水域的水面光伏锚固系统 |
CN110990424B (zh) * | 2019-11-22 | 2023-05-09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新能源集控系统的光伏逆变器运行状态分析方法 |
AU2020103119A4 (en) * | 2020-10-29 | 2021-01-07 | Bansal, Payal DR | Design of a hybrid floating solar system |
-
2022
- 2022-01-20 CN CN202210063899.6A patent/CN1143797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3616A (zh) * | 2006-08-18 | 2008-03-19 | 潘戈 | 一种太阳能发电水上专用平台 |
JP2010074130A (ja) * | 2008-08-18 | 2010-04-02 | Toshiaki Ota | 太陽光発電による電力発生装置 |
ITBG20090008A1 (it) * | 2009-03-10 | 2010-09-11 | Dermotricos Srl | Sistema di captazione dell'energia solare |
WO2014198187A1 (zh) * | 2013-06-11 | 2014-12-18 | Sun Tao | 一种浮筏式光伏阵列 |
CN104283491A (zh) * | 2014-10-27 | 2015-01-14 |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
CN105958907A (zh) * | 2016-05-04 | 2016-09-21 | 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面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 |
CN107140142A (zh) * | 2017-06-05 | 2017-09-08 | 宿州诺亚坚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 |
CN107651113A (zh) * | 2017-09-30 | 2018-02-02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适应大变幅、高流速水域的水面光伏锚固系统及设计施工方法 |
CN208441122U (zh) * | 2018-06-25 | 2019-01-29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水下桩基系泊系统 |
CN109263817A (zh) * | 2018-09-27 | 2019-01-25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用于水电工程大水位差的漂浮光伏电站系统 |
CN113074784A (zh) * | 2021-04-28 | 2021-07-06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水面光伏发电系统电气性能及环境场的监测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光伏系泊系统设计;王洪博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论文集2019》;20191023;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79724A (zh) | 2022-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28307B (zh) | 一种半潜浮式风机基础和半潜浮式风机 | |
CN204859088U (zh) | 连接浮块、装有连接浮块的浮体组件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 | |
CN204836054U (zh) | 浮体、及安装有所述浮体的浮体组件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 | |
CN114379724B (zh) | 一种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布置方法 | |
CN216762096U (zh) | 一种用于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结构 | |
CN103498558B (zh) | 一种水面建设光伏电站的施工工艺 | |
CN114275112B (zh) | 一种用于水位大变幅水库的水面光伏阵列结构 | |
CN108179722A (zh) | 一种浮动结构的温度异重流拦挡装置 | |
CN211773459U (zh) | 用于水电站进水口的自浮式拦漂排 | |
KR101383159B1 (ko) | 암반 설치용 중력식 해상풍력 기초 슬래브 | |
CN205622580U (zh) | 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的柔性固定装置 | |
KR101581741B1 (ko) |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부유 구조물의 계류장치 | |
CN110984060A (zh) | 一种柔性阻水结构 | |
CN215684329U (zh) | 一种升降式脉冲拦鱼电栅装置 | |
CN212473845U (zh) | 一种适用于人工蓄水湖的光伏固定结构 | |
CN201228078Y (zh) | 滩涂作业平台 | |
CN215554000U (zh) | 一种新型水面光伏锚固系统 | |
KR20190025511A (ko) | 간만 발전기 | |
CN107905177B (zh) | 一种水库低温水治理装置 | |
CN214875407U (zh) | 一种浮动平台锚固装置 | |
CN207619915U (zh) | 一种水库低温水治理装置 | |
CN208266785U (zh) | 一种浮动结构的温度异重流拦挡装置 | |
CN221418553U (zh) | 一种抗滑移锚块及漂浮式光伏电站 | |
CN212506157U (zh) | 一种用于隔水幕墙的高度调节装置 | |
CN218562627U (zh) | 一种开口空心索塔及水上索承式拦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