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64099B -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4099B
CN114364099B CN202210039500.0A CN202210039500A CN114364099B CN 114364099 B CN114364099 B CN 114364099B CN 202210039500 A CN202210039500 A CN 202210039500A CN 114364099 B CN114364099 B CN 114364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environment image
intelligent
ligh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5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4099A (zh
Inventor
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minds Shang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95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9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2077 priority patent/WO202313474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通过本公开的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能够不依靠人力频繁调整灯光设备,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光照模型,以达到预期的打光效果,从而实现电影级的灯光效果,最终获得合适的画面效果。

Description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控制越来越智能化。现实中,人们在拍照时,拍摄光线往往很难满足最佳拍摄条件,要么灯光过暗,要么灯光过亮,要么灯光不够均匀等等。
目前,在拍摄电影/短片的时候,碰到场景灯光不满足拍摄条件时,往往需要灯光师和摄影师配合,手动去移动光源/反光板/吸光板的位置,并且需求反复移动,根据不同的场景,负责人指挥灯光师去调节灯光位置/角度/亮度,费时费力,且这些灯光设备通常只支持单独控制,而单独的灯光设备对环境的灯光效果影响有限,造成极差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如何不依靠大量的人力频繁调整灯光设备,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光照模型,以达到预期的打光效果,从而实现电影级的灯光效果,最终获得合适的画面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为用户智能化的选取对应的光照模式,使环境以及目标对象的灯光效果更佳,适宜拍摄或识别,提高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效果,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包括: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
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包括:
在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中将所述环境图像与分类标记的光照模式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
通过图像参数计算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标准图像的参数相似度;
将所述参数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环境图像标记为所述标准图像对应的光照模式,并记录被标记的环境图像的图像ID。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图像的图像ID根据所述机器人拍摄时的灯光参数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光照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包括:
通过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拍摄环境图像;
识别所述环境图像中的智能灯光设备;
建立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与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
根据环境图像和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包括:
将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
识别所述环境图像,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图像ID;
根据所述图像ID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进一步的,在所述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光照模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生成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包括:
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参数设置;
获取所述参数设置的可调节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包括:
通过按键输入和/或触屏输入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或者,
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动作识别和/或表情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包括:
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位置调整、角度调整、高低调整、光的颜色调整、亮度调整、色温调整、光比调整和/或流光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映射至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
根据选择的光照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打光和布光调整。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装置,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
场景构建模块,用于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光照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指令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机器人实现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通过本公开的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灯光的方法,能够不依靠人力频繁调整灯光设备,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光照模型,以达到预期的打光效果,从而实现电影级的灯光效果,最终获得合适的画面效果。同时,机器人进行目标识别时,如何给物体打光,让机器人获得更准确的识别率以及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为用户智能化的选取对应的光照模式,使环境以及目标对象的灯光效果更佳,适宜拍摄或识别,提高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灯光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灯光的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公开的各实施方式。
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下述技术问题:
如何不依靠大量的人力频繁调整灯光设备,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光照模型,以达到预期的打光效果,从而实现不同脸型对应不同数量&位置&亮度的灯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语音&不同的肢体动作&人和物的不同景深层级,来实现电影级的灯光效果,最终获得合适的画面效果。
同时,机器人进行目标识别时,如何给目标物打光,让机器人获得更准确的识别率?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智能设备灯光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一电子设备或机器人及其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控制系统中的某设备中,比如终端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
在步骤S101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家庭中、办公区或公共场合中的智能设备是联网的,且与服务器通过网线、Wifi或蓝牙连接。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或智能连接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各种数据,包括设备的状态和位置,以及智能设备的服务模式、各种可调节参数等。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机器人的GPS定位信息,以及获取智能设备的位置。机器人与环境中的各智能灯光设备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智能灯光设备包括不限于:智能电视,智能灯,智能LED灯,智能吸顶灯,智能夜灯,智能床头灯,智能台灯,智能挂灯,手机,智能音响等,以上智能灯光设备仅是作为示例,不限于此。例如机器人可以是轮式仿真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自动售货机、各种智能交互设备等,还可以是无人机、智能汽车、平衡车等。可选的,智能灯光设备配置Wi-Fi/蓝牙/蓝牙MESH/UVW/超声波/红外等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可实现和机器人/智能灯光设备进行通信。智能灯光设备还包括:智能遮光和/或反光设备,包括不限于:智能遮光布,智能遮光板等。智能灯光设备形态包括不限于:固定位置不可转动同时可移动的,固定位置可自身转动,可移动位置,可移动位置同时可上下调整高度,可移动位置同时可上下调整高度同时可左右转动朝向等。智能灯光设备参数设置包括不限于:调节设备位置,调节设备角度,调节设备高低,调整光的颜色,调整亮度,调节色温,流光等等。
具体的,所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包括:在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中将所述环境图像与分类标记的光照模式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通过图像参数计算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标准图像的参数相似度;将所述参数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环境图像标记为所述标准图像对应的光照模式,并记录被标记的环境图像的图像ID。其中,所述环境图像的图像ID根据所述机器人拍摄时的灯光参数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光照模式。
结合附图2,该图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模型)中,每个环境图像对应一个图像ID,如图中的图像ID1、图像ID2、…、图像Idn,每个图像ID具有多个光照模式,如图中的光照模式1、光照模式2、……、光照模式N,同时,不同的图像ID可能都具有同一光照模式,如图像ID1和图像ID3都具有“伦勃朗光”效果的光照模式。每一光照模式对应每一智能灯光设备的设备参数设置,如图中的光照模式1对应设备参数设置1、光照模式2对应设备参数设置2、……、光照模式N对应设备参数设置N。其中,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模型)中,光照模式对应的图片ID为基准图片,通过环境图像与所述基准图片进行比对,选择对应相似度高于一定阈值的基准图像,根据所述基准图像选取光照模式,并根据光照模式对应的设备参数设置作为智能灯光设备的最终调整目标。在该训练模型中,也可把每个智能灯光设备分别打光进行拍照,然后排列组合分别合成不同的合成图,从而记录合成图的设备参数设置。其中合成图达到模式效果的可对应基准图片对应的图片ID。
本实施例中,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分类,该模型包括:被摄体所获得光源颜色亮度,光源位置,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场景,打光的位置和光源亮度/色彩,对应的描述关键词和使用场景,例如:目标人物A特写场景时,受光面使用1个主光源红色2000流明,被光面使用1个辅助光源蓝色500流明,进行环形布光,可以获得戏剧效果;目标人物B半身像场景时,使用1个主光源和1个遮光板,进行伦勃朗布光,可以获得反差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光照模型包括:平光/面光模式、派拉蒙布光(蝴蝶光)模式、环形布光模式、伦勃朗布光模式、影像相连布光模式、分割布光(一侧光影)模式、显宽光模式、显瘦光模式等等。
具体的:
a)平光/面光模式:光源置于相机旁边,正对被拍对象。这种模式表现平淡,不会让拍摄看起来更有深度,但可以表现出干净简单的画面。
b)派拉蒙布光(蝴蝶光)模式:光源置于相机之上,让它可以从高处俯视被拍者。当光源从上面打下来时,会在鼻子下面形成阴影,看起来像蝴蝶形状。这种布光模式让被摄者在镜头中看起来很有范儿,会制造出面颊与下巴的阴影,因此会更突出两颊颧骨,并且让面孔看起来更瘦、下巴更尖,能提升对象的魅力。
c)环形布光模式:在派拉蒙光基础上,光源要稍稍高于眼水平及30-40度于相机(根据个别面孔情况),依然是让光从上面打下来投射到被拍者脸上。它会在被拍者脸部脖子稍低一点位置上留下阴影,鼻子的投影并不会与面颊阴影相连,而是稍稍朝向下,同时光源也没有过高,以致失去眼神光,这可以创造更多戏剧效果。
d)伦勃朗布光模式:将光源放在高处,被拍摄者45-60度的位置,它在被拍者脸部一边形成了一个小三角。这样可以得到高度对比效果的画面,并且可以用这个角度来表达被拍摄者正在经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如果伦勃朗光对你来说太暗了,可以增加一个反光板来弱化阴影。与环形布光不同,鼻子与面颊的影子是相连的,不过更重要是阴影那边的眼睛,依然有眼神光,以保持炯炯有神的面貌,并且照片也具戏剧感。
e)影像相连模式:拍摄时对象要稍稍转离光源,当然光源位置也需高过头部,让鼻子的影与面颊的影相连。不过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布光方式,颧骨较大的人会比较理想,而鼻梁不够高的人则较难布光。
f)分割布光(一侧光影)模式:光源以90度置于对象的左边或右边,可稍稍移前或后,以迁就不同面形。布光须跟随对象的面孔而改变,头部转向的时候,灯光也应跟随。该模式下面孔一分为二,一边亮,一边暗,会制造出较强烈的戏剧感,适合个性或气质较强的人物例如艺术家、音乐家等,当然阳刚味也会较重。也可以用来表现被拍者隐藏的秘密或者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g)显宽光模式:这不是一种特定布光设定,而是一种风格,不论分割、环形或伦勃朗都可以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受光的那一边面转向镜头,于是受光的面会看起来较宽阔,然后面部整体看来都较大较阔,适合面形瘦削的人。
h)显瘦光模式:与显宽光正好相反,较暗的那一面朝向镜头,这样面部看起来尖削一点,而且更有立体感与气氛。
步骤S102: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在步骤S102中,本公开中,其中机器人上设置有视觉传感器,例如图像摄像头、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或超声波,等等,其中图像摄像头用于拍照或摄像,实时采集机器人想要采集的环境图像或目标图像。机器人与环境中的各智能灯光设备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例如机器人可以是轮式仿真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自动售货机、各种智能交互设备等,还可以是无人机、智能汽车、平衡车等。通过所述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可以采集机器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图像,同时可以识别所述图像中的目标物。
具体的,所述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包括:通过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拍摄环境图像;识别所述环境图像中的智能灯光设备;建立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与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根据环境图像和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步骤S103: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在步骤S103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深度学习算法模型中输入一段未录入的电影/摄像中镜头进行检测,输出一个照明模式,模式包括: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场景,打光的位置和光源亮度和颜色,以及对应的模式描述关键词,例如阿凡达模式。
具体的,所述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包括:将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所述环境图像,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图像ID;根据所述图像ID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步骤S104: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
在步骤S104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机器人配置智能相机、激光雷达和/或深度摄像头,通过激光雷达和深度摄像头获取场景中每个目标物体或人物的面积和3D形状。其中,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可以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具体包括:通过按键输入和/或触屏输入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或者,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动作识别和/或表情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
具体的:
1.自动控制方式一:通过图像识别脸型或情绪来调整灯光:
a)摄像机位置有个深度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实时捕捉五官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手势的变化;
b)输入深度学习的模型;
c)根据深度学习的模型,调整灯光的变化(变化范围可配置)。
2.自动控制方式二:通过音色,或者话语中的情绪:
a)至少一个麦克风,实时获取人的语音;
b)输入深度学习的模型,包括对应的话语中的情绪来调整显示不同的光。
3.手动控制方式一:数字孪生
a)通过目标人或物前方的摄像头和/或深度摄像头,获取周围智能设备所在位置,映射到数字孪生的场景中;
b)或者,摄像头和智能设备通过UWB/超声波,感知对方位置,映射到数字孪生的场景中;
c)在数字孪生的三维空间中,可以看到机器人/智能设备/人所在位置,在屏幕上点击拖拽调整智能设备,可以调整智能设备的光源&遮光板的位置,来控制光线;或者,点击屏幕中被拍摄目标周围的光线区域,进行联动调节多个灯光亮度和位置。
4.手动控制方式二:物联网
a)通过语音/屏幕等屏幕媒介,把智能窗帘拉上,遮光板把自然光窗户挡着,利用聚光灯束光。
5.手动控制方式二:语音输入
a)深度学习模型中,灯光效果对应多种语音的表达。
b)语音输入,我要“伦勃朗光”的效果,我要“酷”的效果,我要“苹果发布会”的效果。
6.按键输入控制:
通过在机器人或终端设备上设置照明模式按键,用户可通过该按键进行输入选择,生成选择指令。
7.触屏输入控制:
通过在机器人或终端设备上设置照明模式触屏按键或区域,用户可通过该触屏按键或区域进行触屏选择,生成选择指令。
步骤S105: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在步骤S105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一照明模式对应至少一个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包括: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参数设置;获取所述参数设置的可调节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于拍摄的摄像头为可调节摄像头,参数包括不限于:ISO,Shutter,EV,光圈,焦距,内侧光流明,摄像头上设置光源设备,摄像头的位置,照射流明可调节。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调节智能光源参数可调节包括但不限于:光源的开启关闭/投射范围/角度/亮度和色彩,数字孪生世界中,开启智能光源得到流明,打向被摄体,得到照亮(或者影响的区域)的面积,获得被摄体表面的受光程度,以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E表示照度,S表示面积,F表示光通量,即E(照度)=F(流明)/S(平方米)
可选的,可调节物体的材质/反光率和物理属性可记录并选择。
根据环境图像,在真实世界中,有一个智能测光表,在被摄体位置朝向光源,获得照度值。根据光比数值调节其他灯的亮度,同时相应的参数也在虚拟场景中可调节,可模拟光源投射到物体上的明暗阶梯对应的受光面积。
步骤S106: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
在步骤S106中,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位置调整、角度调整、高低调整、光的颜色调整、亮度调整、色温调整、光比调整和/或流光调整。
其中,关于光比调整,控制光比,光比大小决定画面的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色彩形式和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气氛。光比测量包括不限于:
a)在同一景物中,不同光源之间的照度值之比,或者同一反光率物体表面的受光部分与阴影、投影部分的亮度值之比
b)景物中相邻部位在同一光源照射下不同反光率表面之间亮与暗度值之比,例如景物中人物与背景,人脸与服装等。
c)景物中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部位之间的亮度值或者照度值之比。
具体的,所述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包括: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位置调整、角度调整、高低调整、光的颜色调整、亮度调整、色温调整、光比调整和/或流光调整。
另外,在所述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光照模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生成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控制指令。
此外,所述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映射至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调整。
此外,所述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还包括:识别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根据选择的光照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打光和布光调整。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装置示意图。该机器人与智能设备交互的装置包括:分类模块301、场景构建模块302、光照模式获取模块303、指令模块304、参数获取模块305和调整模块306。其中:
所述分类模块301,用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
具体的,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中将所述环境图像与分类标记的光照模式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通过图像参数计算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标准图像的参数相似度;将所述参数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环境图像标记为所述标准图像对应的光照模式,并记录被标记的环境图像的图像ID。其中,所述环境图像的图像ID根据所述机器人拍摄时的灯光参数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光照模式。
所述场景构建模块302,用于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机器人上设置有视觉传感器,例如图像摄像头、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或超声波,等等,其中图像摄像头用于拍照或摄像,实时采集机器人想要采集的环境图像或目标图像。机器人与环境中的各智能灯光设备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例如机器人可以是轮式仿真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自动售货机、各种智能交互设备等,还可以是无人机、智能汽车、平衡车等。通过所述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可以采集机器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图像,同时可以识别所述图像中的目标物。
所述场景构建模块,具体用于包括:通过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拍摄环境图像;识别所述环境图像中的智能灯光设备;建立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与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根据环境图像和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所述光照模式获取模块303,用于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深度学习算法模型中输入一段未录入的电影/摄像中镜头进行检测,输出一个照明模式,模式包括: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场景,打光的位置和光源亮度和颜色,以及对应的模式描述关键词,例如阿凡达模式。
具体的,所述光照模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所述环境图像,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图像ID;根据所述图像ID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所述指令模块304,用于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
所述指令模块中,所述选择指令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具体包括:通过按键输入和/或触屏输入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或者,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动作识别和/或表情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
所述参数获取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具体的,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参数设置;获取所述参数设置的可调节范围。
所述调整模块306,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
具体的,所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位置调整、角度调整、高低调整、光的颜色调整、亮度调整、色温调整、光比调整和/或流光调整。
此外,所述装置还包括: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映射至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调整。
此外,所述装置还包括:
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光照模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生成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控制指令。
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
目标光线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的光照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打光和布光调整。
图3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通信线路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通信线路4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4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4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408;以及通信装置409。通信装置4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4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408被安装,或者从ROM 4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交互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所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所述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
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包括:
在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中将所述环境图像与分类标记的光照模式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
通过图像参数计算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标准图像的参数相似度;
将所述参数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的环境图像标记为所述标准图像对应的光照模式,并记录被标记的环境图像的图像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图像的图像ID根据所述机器人拍摄时的灯光参数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光照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包括:
通过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拍摄环境图像;
识别所述环境图像中的智能灯光设备;
建立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与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
根据环境图像和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映射关系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包括:
将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
识别所述环境图像,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图像ID;
根据所述图像ID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光照模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生成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包括:
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灯光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参数设置;
获取所述参数设置的可调节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输入或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包括:
通过按键输入和/或触屏输入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或者,
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动作识别和/或表情识别获取用户的光照模式选择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包括:
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位置调整、角度调整、高低调整、光的颜色调整、亮度调整、色温调整、光比调整和/或流光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映射至现实场景中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机器人获取的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
根据选择的光照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打光和布光调整。
12.一种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智能灯光设备生成的光照模式进行分类;
场景构建模块,用于通过机器人获取环境图像,并根据所述环境图像与所述智能灯光设备构建数字孪生场景;
光照模式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图像输入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并获取所述环境图像对应的多个光照模式;
指令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环境图像的光照模式的选择指令;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获取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所述智能灯光设备的参数设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设置在所述数字孪生场景中对所述智能灯光设备进行参数调整。
13.一种机器人,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机器人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39500.0A 2022-01-13 2022-01-13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364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500.0A CN114364099B (zh) 2022-01-13 2022-01-13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PCT/CN2023/072077 WO2023134743A1 (zh) 2022-01-13 2023-01-13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500.0A CN114364099B (zh) 2022-01-13 2022-01-13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099A CN114364099A (zh) 2022-04-15
CN114364099B true CN114364099B (zh) 2023-07-18

Family

ID=8110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500.0A Active CN114364099B (zh) 2022-01-13 2022-01-13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4099B (zh)
WO (1) WO2023134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4099B (zh) * 2022-01-13 2023-07-18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CN114913310B (zh) * 2022-06-10 2023-04-07 广州澄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虚拟场景灯光控制方法
CN115802151A (zh) * 2022-11-28 2023-03-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73446B (zh) * 2023-03-07 2023-06-02 天津天元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灯塔多能源环境集成供电系统的智能供电方法和装置
CN117042253B (zh) * 2023-07-11 2024-07-23 昆山恩都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led灯具、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6963357B (zh) * 2023-09-20 2023-12-01 深圳市靓科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的智能配置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202430B (zh) * 2023-09-20 2024-03-19 浙江炯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智慧灯杆的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241445B (zh) * 2023-11-10 2024-02-02 深圳市卡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式氛围灯自适应场景的智能调试方法及系统
CN117881053A (zh) * 2024-01-24 2024-04-12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警示灯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52981B (zh) * 2024-03-27 2024-06-21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室内灯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8042689B (zh) * 2024-04-02 2024-06-11 深圳市华电照明有限公司 光学图像识别的灯光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8921791A (zh) * 2024-08-26 2024-11-08 榜威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光源数据生成方法、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9247865B (zh) * 2024-12-06 2025-03-14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环境感知的智能灯光窗帘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9629810A (zh) * 2024-12-26 2025-03-14 江苏长秦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匹配的智能灯光调控方法
CN119946934A (zh) * 2025-03-21 2025-05-06 北京威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酒店客房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93941U (zh) * 2016-06-17 2016-11-16 合肥三川自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灯具及智能控制系统
CN108805919A (zh) * 2018-05-23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效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19294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广东野光源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终端
WO2019090503A1 (zh) * 2017-11-08 2019-05-16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图像拍摄方法及图像拍摄系统
CN110248450A (zh) * 2019-04-30 2019-09-1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人物进行灯光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56768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irror
CN111182233A (zh) * 2020-01-03 2020-05-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拍摄空间自动补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86941A (zh) * 2020-04-24 2020-08-25 苏州华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IT201900011304A1 (it) * 2019-07-10 2021-01-10 Rebernig Supervisioni Srl Metodo di controllo adattativo di illuminazione e Sistema di illuminazione adattativo
WO2021098191A1 (zh) * 2019-11-21 2021-05-27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目标场景照明水平的方法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13711578A (zh) * 2019-04-22 2021-11-26 恒久礼品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梳妆镜扬声器系统
CN113900384A (zh) * 2021-10-13 2022-01-07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机器人与智能设备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49144A2 (en) * 2011-12-14 2014-07-0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ighting
US11232502B2 (en) * 2017-12-20 2022-01-25 Signify Holding B.V. Ligh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desig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WO2021244918A1 (en) * 2020-06-04 2021-12-09 Signify Holding B.V. A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plurality of parameters of a lighting device
CN112492224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广州博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录机的自适应场景补光方法及装置
CN113824884B (zh) * 2021-10-20 2023-08-08 深圳市睿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与装置、摄影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64099B (zh) * 2022-01-13 2023-07-18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93941U (zh) * 2016-06-17 2016-11-16 合肥三川自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灯具及智能控制系统
WO2018219294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广东野光源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终端
WO2019090503A1 (zh) * 2017-11-08 2019-05-16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图像拍摄方法及图像拍摄系统
CN111316633A (zh) * 2017-11-08 2020-06-19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图像拍摄方法及图像拍摄系统
CN108805919A (zh) * 2018-05-23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效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6768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irror
CN113711578A (zh) * 2019-04-22 2021-11-26 恒久礼品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梳妆镜扬声器系统
CN110248450A (zh) * 2019-04-30 2019-09-1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人物进行灯光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IT201900011304A1 (it) * 2019-07-10 2021-01-10 Rebernig Supervisioni Srl Metodo di controllo adattativo di illuminazione e Sistema di illuminazione adattativo
WO2021098191A1 (zh) * 2019-11-21 2021-05-27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目标场景照明水平的方法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11182233A (zh) * 2020-01-03 2020-05-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拍摄空间自动补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86941A (zh) * 2020-04-24 2020-08-25 苏州华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CN113900384A (zh) * 2021-10-13 2022-01-07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机器人与智能设备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新型可调节的自适应区域调光方法;张涛;胡孟阳;杜文丽;王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099A (zh) 2022-04-15
WO2023134743A1 (zh) 2023-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64099B (zh) 调节智能灯光设备的方法、机器人及电子设备
US10952296B2 (en)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1887251B2 (en) System and techniques for patch color correction for an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US11978154B2 (en) System and techniques for lighting adjustment for an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CN104092955B (zh) 闪光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图像采集方法及采集设备
CN112034984B (zh) 一种虚拟模型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5323139A (ja) 会議記録装置、会議記録方法、設計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472738A (zh) 图像光照校正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18089A (zh) 智能化的拍摄控制器、管理控制器及拍摄方法
US20230171508A1 (en)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of a virtual production display
CN109618088A (zh) 具有光照识别与重现功能的智能化拍摄系统及方法
US20220342488A1 (en) Light capture device
CN109993835A (zh) 一种舞台互动投影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6055800B (zh) 一种移动端获得定制背景实时舞蹈视频的方法
AU2022202424B2 (en) Color and lighting adjustment for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JP2011170296A (ja) 光投影装置
WO2023094870A1 (en)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of a virtual production display
US12373999B2 (en) User interfaces for color and lighting adjustments for an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CN117424969B (zh) 灯光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20343562A1 (en) Color and lighting adjustment for immersive content production system
Sawicki et al. VIRTUAL PRODUCTION: Essential Elements on a Budget
HK40085305A (zh) 沉浸式內容製作系統的顏色和照明調整
WO2023094880A1 (en)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of a virtual production display
WO2023094882A1 (en)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of a virtual production display
WO2023094873A1 (en)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of a virtual production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111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Day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45 Building 8, No. 207, Zhongq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Dalu Robo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