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6261A - 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56261A CN114356261A CN202111552874.4A CN202111552874A CN114356261A CN 114356261 A CN114356261 A CN 114356261A CN 202111552874 A CN202111552874 A CN 202111552874A CN 114356261 A CN114356261 A CN 1143562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master device
- master
- synchronization
- sl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chloralod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CC(C)OC(O)C(Cl)(Cl)Cl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信息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主设备,向位于第一主设备的第一辐射区域内的第二主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第二主设备,基于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第二信息发送至第二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本实施例中,在较大的区域内设置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通过第一主设备向第二主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达到主主设备信息同步,然后再利用第二主设备向其从设备发送基于第一信息生成的第二信息,达到主从设备信息同步。由此,实现广域下的信息即时同步,同步速度快、区域广,便于设备维护人员集中统一维护调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LoRa(Long Range Radio远距离无线电)传输中,如图1所示,同一片区域内一般会设置一个主设备及多个从设备,传输过程是:由该主设备向所有的从设备辐射指令信息,从设备收到该指令信息后执行指令。但是,当区域过大的时候,根据以上方法无法做到跨区域同步LoRa指令信息,进而使得消息无法同步,并且设备维护人员也无法集中统一维护调度。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广域中消息无法跨区域同步发送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主设备,向位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第一辐射区域内的第二主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第二主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主设备将第三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主设备可以向其辐射区域内的多个从设备发送第三信息,以实现跨区传送信息,加快信息发送速度。
可选地,所述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第三主设备,第三主设备位于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的辐射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以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第三主设备具有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相应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三主设备可以接收其所属的辐射区域的第一主设备或第二主设备发送的信息,信息同步速度倍增,显著提升信息同步速度。
可选地,所述指令信息具有对应的标识信息,在所述第三主设备同时位于所述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的辐射区域中的情况下,
确定所述第三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两条具有相同所述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三主设备对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三主设备在收到多条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后,只选择对其中一条第一信息进行发送,避免信息的重复发送,提高信息发送准确度以及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三主设备对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中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转发至第四主设备,其中,所述第四主设备位于所述第三主设备的辐射区域内,
或者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生成第四信息,并将所述第四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对于接收到的多条相同的第一信息,第三主设备可以选定要进行处理的目标信息,将其发送给第四主设备或生成第四信息发送给其从设备,扩大信息的同步范围。
可选地,所述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从设备对应,所述从设备驱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系统同步的信息最终到达从设备,该信息通过显示单元予以显示,以将该信息展示出来或执行,达到信息同步的最终目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主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信息转发至目标主设备,所述目标主设备具有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相应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令信息具有对应的标识信息,在所述第二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两条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主设备对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主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信息同步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信息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较大的区域内设置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通过第一主设备向第二主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达到主主设备信息同步,然后再利用第二主设备向其从设备发送基于第一信息生成的第二信息,达到主从设备信息同步。由此,实现广域下的信息即时同步,同步速度快、区域广,便于设备维护人员集中统一维护调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同步方法的信息发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同步方法的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参考图2所示,该信息同步系统,包括:
第一主设备101,向位于该第一主设备101的第一辐射区域内的第二主设备102发送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区域可以是扇形区域,也可以是圆形区域等,但也不限于此。该第一辐射区域可以为基于远距离无线电Lora(Long Range Radio)所形成的数据区域,也可以是通过无线射频、其他无线网络等所形成的数据区域。
第二主设备102,基于该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该第二信息发送至该第二主设备102对应的从设备1021,其中,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该指令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身份信息用于标识可以接收到第一信息的主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可以具有相同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标识第二主设备可以接收第一信息,例如,第一设备身份信息可以表示为主ID,进一步,该主ID可以是ABC,通过第一设备身份信息可以确保信息的发送与接收路径的正确性、有序性。
第二设备身份信息用于标识第二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例如,该第二设备身份信息可以是组ID,进一步,请参考图2,该组ID可以是123、456、789等。一个辐射区域内可能存在多个从设备,仅具有与主设备相同组ID的从设备,可以接收该主设备发送的信息,不同主设备具有不同的组ID。例如,具有组ID为123的主设备向具有组ID为123的从设备发送信息,其他组ID的主从设备间的信息发送情况与此相同。指令信息是需要在广域内同步的具体信息,该指令信息可以用message表示,具体地,例如可以是一个大城市的所有景观灯的色彩信息等,LED屏的视频与图片信息等,但也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第一主设备101与第二主设备102具有相同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例如,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为主ID:ABC。第一主设备101向其辐射区域内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主ID+指令信息,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ABC+message。第二主设备102具有多个对应从设备,且第二主设备102和其从设备具有相同的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例如,第二设备身份信息可以为组ID:456,第二主设备102接收第一信息后,生成与从设备对应的第二信息,例如,第一信息为ABC+message,第二主设备102将ABC+message处理后生成第二信息456+message。第二主设备102的从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后,可基于指令信息驱动显示屏显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较大的区域内设置第一主设备101和第二主设备102,通过第一主设备101向第二主设备102发送第一信息,达到主主设备信息同步,然后再利用第二主设备102向其从设备1021发送基于第一信息生成的第二信息,达到主从设备信息同步。由此,实现广域下的信息即时同步,同步速度快、区域广,便于设备维护人员集中统一维护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为显示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显示屏显示多媒体数据。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基于模式设定区分,主设备用于接收PC或者控制端的控制指令,并转发至从设备,从设备驱动显示屏,一个主设备的辐射区域内可以设置多个从设备,实现多个显示屏的同步显示。例如,在异步显示控制的应用中,在主设备的辐射区域内,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其他主设备,每个主设备对应控制多个从设备,每个从设备驱动一个显示屏,用户可以向其中一个主设备发送同步指令信息,进而实现多个主设备对应的全部从设备同步接收到指令信息,进而实现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全部显示屏得到同步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该第一主设备101对应的从设备1011,其中,该第一主设备101将第三信息发送至该第一主设备101对应的从设备1011,该第三信息包括第三设备身份信息以及该指令信息。第一主设备可以向其辐射区域内的多个从设备发送第三信息,以实现跨区传送信息,加快信息同步速度。
第三设备身份信息用于标识第一主设备101对应的从设备1011,位于第一主设备101的辐射区域内,且具有第三设备身份信息的从设备,可以接收第一主设备101发送的同步指令信息,以驱动对应的显示屏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第三主设备103,第三主设备103位于第一主设备101和第二主设备102的辐射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以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第三主设备103具有与该第一主设备101相应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第三主设备103可以接收与其具有相同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的第一主设备101发送的第一信息,实现第一主设备101向多个主设备发送信息的目的,达到信息快速同步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设备101、第二主设备102和第三主设备103可以具有相同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即第一主设备101、第二主设备102和第三主设备103属于同一个主设备组。同一个主设备组中的任意一个主设备可以与PC端通信以获取指令信息,并向其辐射区域内的其他主设备转发该指令信息,以增大指令信息的传播区域。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主设备102和第三主设备103同位于第一主设备101的辐射区域中,第三主设备103未处于第二主设备102的辐射区域中,且第二主设备102和第三主设备103分别位于第一主设备101的不同方位上,以增加指令信息的传播区域。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三主设备103位于第二主设备102的辐射区域中,第三主设备103未处于第一主设备101的辐射区域中,以使第一主设备101、第二主设备102和第三主设备103形成指令信息的链式传播路径,增加指令信息的传播区域。
更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令信息具有对应的标识信息,每条指令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例如,消息的ID,可以将时间戳作为消息ID。在该第三主设备103同时位于该第一主设备101和第二主设备102的辐射区域中的情况下,
确定该第三主设备103接收到至少两条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
该第三主设备103对至少两条该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主设备103同时位于该第一主设备101和第二主设备102的辐射区域中,第三主设备103可以收到第一主设备101发送的指令信息,以及第二主设备102发送的指令信息,且两条指令信息具有相同的ID,即携带了相同的指令内容,第三主设备103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指令信息进行处理,避免对重复指令信息的重复处理导致的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中,第三主设备103在收到多条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后,只选择对其中一条第一信息进行发送,而且只发送一次,避免信息的重复发送,提高信息发送准确度以及效率。
更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三主设备103对至少两条该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至少两条该第一信息中的目标信息,具体地,可以任意选择一条第一信息作为目标信息,也可以确定最先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为目标信息;
将该目标信息转发至第四主设备,其中,该第四主设备位于该第三主设备103的辐射区域内,或者基于该目标信息生成该第四信息,并将该第四信息发送至该第三主设备103对应的从设备1031。
本实施例中,对于接收到的多条相同的第一信息,第三主设备103可以选定要进行处理的目标信息,将其发送给第四主设备或生成第四信息发送给其从设备1031,扩大信息的同步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与该从设备对应,该从设备驱动该显示单元显示。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主设备和从设备形成交互的辐射区域,每个从设备驱动一个与之连接的显示屏,以实现驱动大区域范围的显示屏信息同步显示。系统同步的信息最终到达从设备,该信息通过从设备驱动显示屏以通过显示屏将该信息展示出来或执行,达到信息同步的最终目的。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其次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方法,请参考图3,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
步骤S101,第二主设备102接收第一主设备101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步骤S102,第二主设备102基于该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该第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1021,其中,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该指令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请参考图4,还包括步骤S201:
步骤S201,第二主设备将该第一信息转发至目标主设备,该目标主设备具有与该第一主设备相应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
该目标主设备是与第二主设备具有相同第一设备身份信息的主设备,且位于第二主设备的辐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令信息具有对应的标识信息,在该第二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两条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二主设备对至少两条该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装置,请参考图5,该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201,用于第二主设备102接收第一主设备101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202,用于第二主设备102基于该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该第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1021,其中,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该指令信息。以上实施例中,第一主设备、第二主设备、第三主设备和第四主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作为第一主设备向其他主设备以及其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任意主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信号发送强度、信道情况、区域大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另外,也易于理解的是,这些步骤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进程/线程中同步或异步执行。
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在一个城区内,所有带有LoRa的设备,都可以同步响应指令。例如一个大城市所有的景观灯,通过同一时间收到Lora消息,达到同时切换色彩的效果。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定每个主设备向外发送相同消息的次数为一次。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单元及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系统的若干单元及模块,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或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或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或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或模块来具体化。作为单元或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或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电子设备3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310、至少一个处理器320以及连接不同平台系统的总线330。
存储器31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1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313。
其中,存储器310还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320执行,使得处理器320执行本发明任一项实施例中信息同步方法的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信息同步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存储器310还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15的实用工具314,这样的程序模块31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相应的,处理器320可以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可以执行实用工具314。
总线330可以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能够与该电子设备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3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360可以通过总线330与电子设备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同步方法的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信息同步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上述信息同步方法的程序产品4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400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程序产品400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设备,向位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第一辐射区域内的第二主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第二主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主设备将第三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第三主设备,第三主设备位于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的辐射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以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第三主设备具有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相应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信息具有对应的标识信息,在所述第三主设备同时位于所述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的辐射区域中的情况下,
确定所述第三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两条具有相同所述标识信息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三主设备对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设备对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中的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转发至第四主设备,其中,所述第四主设备位于所述第三主设备的辐射区域内,
或者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生成第四信息,并将所述第四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同步系统,还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从设备对应,所述从设备驱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
7.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主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信息转发至目标主设备,所述目标主设备具有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相应的第一设备身份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信息具有对应的标识信息,在所述第二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两条具有相同标识信息的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主设备对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息择一进行处理。
10.一种信息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主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指令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设备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指令信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52874.4A CN114356261A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52874.4A CN114356261A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56261A true CN114356261A (zh) | 2022-04-15 |
Family
ID=81099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52874.4A Pending CN114356261A (zh) | 2021-12-17 | 2021-12-17 | 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5626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255081A (zh) * | 2024-12-06 | 2025-01-03 | 深圳新视智科技术有限公司 | 缺陷检测系统的多设备同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2563A (zh) * | 2015-07-28 | 2015-11-18 | 北京博信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992246A (zh) * | 2015-01-30 | 2016-10-05 | 索尼公司 |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
CN108092862A (zh) * | 2017-12-15 | 2018-05-29 |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的WiFi自组网网络控制系统 |
CN108134706A (zh) * | 2018-01-02 | 2018-06-0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区块链多活高可用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方法 |
CN108811079A (zh) * | 2013-08-05 | 2018-11-13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在集群选择中的跳数使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08833610A (zh) * | 2018-07-19 | 2018-11-16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492700A (zh) * | 2017-12-19 | 2020-08-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时间同步 |
CN111510326A (zh) * | 2020-04-08 | 2020-08-07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从设备配置信息同步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14534A (zh) * | 2020-05-18 | 2020-09-01 | 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786930A (zh) * | 2019-04-03 | 2020-10-16 |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虚拟现实的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CN112789907A (zh) * | 2018-10-08 | 2021-05-1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定时提前信令 |
CN113395305A (zh) * | 2020-03-12 | 2021-09-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进行同步播放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17 CN CN202111552874.4A patent/CN1143562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1079A (zh) * | 2013-08-05 | 2018-11-13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在集群选择中的跳数使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05992246A (zh) * | 2015-01-30 | 2016-10-05 | 索尼公司 |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
CN105072563A (zh) * | 2015-07-28 | 2015-11-18 | 北京博信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092862A (zh) * | 2017-12-15 | 2018-05-29 | 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的WiFi自组网网络控制系统 |
CN111492700A (zh) * | 2017-12-19 | 2020-08-0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时间同步 |
CN108134706A (zh) * | 2018-01-02 | 2018-06-0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区块链多活高可用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方法 |
CN108833610A (zh) * | 2018-07-19 | 2018-11-16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789907A (zh) * | 2018-10-08 | 2021-05-1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定时提前信令 |
CN111786930A (zh) * | 2019-04-03 | 2020-10-16 |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虚拟现实的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CN113395305A (zh) * | 2020-03-12 | 2021-09-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进行同步播放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510326A (zh) * | 2020-04-08 | 2020-08-07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从设备配置信息同步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14534A (zh) * | 2020-05-18 | 2020-09-01 | 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吴礼发: "网络协议逆向分析及应用", 31 January 2016,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40 - 44 * |
徐雅斌等: "计算机网络", 31 December 201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pages: 208 - 211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255081A (zh) * | 2024-12-06 | 2025-01-03 | 深圳新视智科技术有限公司 | 缺陷检测系统的多设备同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04489A1 (zh) |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 |
KR101244957B1 (ko) | 디바이스들의 토폴로지 내에서의 오디오/비디오 스트리밍을 위한 바인딩 | |
US8549093B2 (en) | Updating a user session in a mach-derived system environment | |
US11010859B2 (en) | Display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mbedded system | |
TWI470442B (zh) | 利用複數個精簡型用戶端平台獲得交互相容性之系統及方法 | |
CN108055304B (zh) | 远程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541913A (zh) | 一种拼接屏的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
CN102541499B (zh) | 计算机本地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817962B (zh) |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控制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WO2019196415A1 (zh) | 交互智能平板 | |
CN114356261A (zh) | 信息同步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5035886A1 (zh) | 基于数据存储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CN114443192B (zh) | 基于云桌面的多窗口虚拟应用方法及装置 | |
CN117395212A (zh) | 一种基于光纤矩阵kvm主机的级联方法和系统 | |
CN116016307A (zh) | 一种传递算力网络参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211928551U (zh) | 一种扩展输出计算机kvm控制设备 | |
CN114237531A (zh) | 一种远程投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2099770A (zh) | 基于模板的网页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65894B (zh) | 一种掘进机的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216562331U (zh) | 一种基于bs架构的双面屏控制系统 | |
CN204166577U (zh) | 一种基于监控互动的电力信息通信运行指挥平台 | |
CN217718546U (zh) | 智能交互平板 | |
CN111142820B (zh) | 一种基于多屏的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210038621U (zh) | 具有触控和显示功能的云终端一体机 | |
CN116866640A (zh) | 拼接大屏幕的回显交互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