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1923A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51923A CN114351923A CN202111496465.7A CN202111496465A CN114351923A CN 114351923 A CN114351923 A CN 114351923A CN 202111496465 A CN202111496465 A CN 202111496465A CN 114351923 A CN114351923 A CN 1143519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prestressed
- reinforcing bar
- steel bars
- laminated sl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和模具,模具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安装有L型连接件,模具的两侧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均贯穿设有第一钢筋,模具的两侧另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钢筋,第二钢筋的两侧在靠近模具内壁之间等距安装有第三钢筋,且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连接处捆扎有钢丝,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间隙处设有若干组桁架筋结构,桁架筋结构包括上弦筋和格构筋组成,格构筋的顶部焊接有上弦筋,且格构筋呈波浪形形状,本发明将现有预制叠合板中桁架筋和PK板中预应力筋相结合,使前期施工工艺得到简化,降低前期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
现有的叠合板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普通叠合板板厚度大,跨度小。如制作成大跨度板时,在脱模和安装的过程中板底易产生裂缝,
2、现有预应力PK板生产过程中由于结构的特殊性,需要空心钢管,并且内注灌浆料,工艺复杂,前期投入较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新型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和模具,所述模具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安装有L型连接件,所述模具的两侧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均贯穿设有第一钢筋,所述模具的两侧另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两侧在靠近模具内壁之间等距安装有第三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连接处捆扎有钢丝,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间隙处设有若干组桁架筋结构,所述桁架筋结构包括上弦筋和格构筋组成,格构筋的顶部焊接有上弦筋,且格构筋呈波浪形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筋为预应力带肋钢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叠合板本体的浇筑厚度为5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弦筋为普通热轧带肋钢筋,且桁架筋没有下弦钢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钢筋为热轧带肋钢筋,所述第三钢筋为抗裂结构钢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解决了普通叠合板跨度大时板底产生裂缝的问题以及PK板生产时工序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的平面图。
图中:1、叠合板本体;2、桁架筋结构;3、上弦筋;4、第一钢筋;5、模具;6、第二钢筋;7、L型连接件;8、第三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发明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1和模具5,所述模具5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安装有L型连接件7,所述模具5的两侧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均贯穿设有第一钢筋4,所述模具5的两侧另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钢筋6,所述第二钢筋6的两侧在靠近模具5内壁之间等距安装有第三钢筋8,且所述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6和第三钢筋8的连接处捆扎有钢丝,所述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6和第三钢筋8的间隙处设有若干组桁架筋结构2,所述桁架筋结构2包括上弦筋3和格构筋组成,格构筋的顶部焊接有上弦筋3,且格构筋呈波浪形形状。
其中,第一钢筋4为预应力带肋钢筋,其中第一钢筋4预应力带肋钢丝的设计,可以增加叠合板1整体的强度,解决了用更小的板厚来实现更大的跨度问题,防止叠合板本体1发生断裂和破损。
其中,叠合板本体1的浇筑厚度为50mm。
其中,上弦筋3为普通热轧带肋钢筋,且桁架筋没有下弦钢筋,其中第四钢筋3的设计可以区别于传统的空心钢管,能够降低成本,简化施工工艺。
其中,第二钢筋6为热轧带肋钢筋,所述第三钢筋8为抗裂结构钢筋,其中第三钢筋8的设计,可以增加叠合板本体1整体的强度和叠合板的挺度,第三钢筋8的设计,可以防止当预应力钢筋4在切断时,导致叠合板本体1边缘发生破损。
工作原理:在浇筑该种叠合板之前,将地面通过清扫设备进行清扫干净,把模具5组装好,将第一钢筋4预应力带肋钢丝通过安装孔进行装配,将第二钢筋6和第三钢筋8依次摆放在模具5中,再将桁架筋2摆放在第二钢筋6、第一钢筋4和第三钢筋8的间隙之间,并在桁架筋2的顶部焊接好第四钢筋3,将待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在模具5中,并通过振动捣鼓设备进行捣实,待叠合板本体1即将凝固时,通过拉毛处理使叠合板本体1表面出现不规则纹理,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叠合板本体1与二次浇筑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力度,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能够解决了用更小的板厚实现更大的跨度的问题和简化了预应力PK板前期的生产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1)和模具(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5)的连接处通过螺钉安装有L型连接件(7),所述模具(5)的两侧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均贯穿设有第一钢筋(4),所述模具(5)的两侧另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钢筋(6),所述第二钢筋(6)的两侧在靠近模具(5)内壁之间等距安装有第三钢筋(8),且所述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6)和第三钢筋(8)的连接处捆扎有钢丝,所述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6)和第三钢筋(8)的间隙处设有若干组桁架筋结构(2),所述桁架筋结构(2)包括上弦筋(3)和格构筋组成,格构筋的顶部焊接有上弦筋(3),且格构筋呈波浪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4)为预应力带肋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本体(1)的浇筑厚度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筋(3)为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6)为热轧带肋钢筋,所述第三钢筋(8)为抗裂结构钢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6465.7A CN114351923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6465.7A CN114351923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51923A true CN114351923A (zh) | 2022-04-15 |
Family
ID=8109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6465.7A Pending CN114351923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51923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25656A (ko) * | 2007-11-20 | 2008-03-21 | 장광윤 | 철근일체형 슬래브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래브시공방법 |
CN110005109A (zh) * | 2019-04-01 | 2019-07-12 | 智聚装配式绿色建筑创新中心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开槽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CN111719753A (zh) * | 2020-06-16 | 2020-09-29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设有龙船吊筋加强拼缝处承载力的叠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00717A (zh) * | 2021-03-25 | 2021-06-04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免支撑中长预制肋桁架筋叠合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216810535U (zh) * | 2021-12-09 | 2022-06-24 | 正方利民(天镇)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11496465.7A patent/CN1143519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25656A (ko) * | 2007-11-20 | 2008-03-21 | 장광윤 | 철근일체형 슬래브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래브시공방법 |
CN110005109A (zh) * | 2019-04-01 | 2019-07-12 | 智聚装配式绿色建筑创新中心南通有限公司 | 一种开槽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CN111719753A (zh) * | 2020-06-16 | 2020-09-29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设有龙船吊筋加强拼缝处承载力的叠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00717A (zh) * | 2021-03-25 | 2021-06-04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免支撑中长预制肋桁架筋叠合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216810535U (zh) * | 2021-12-09 | 2022-06-24 | 正方利民(天镇)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42196A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 |
CN201087480Y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 |
CN106703269A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 |
CN212957170U (zh) | 集成桁架钢筋及预应力钢丝网的预制混凝土底板 | |
CN107401217B (zh) | 一种无梁空心楼板-腔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及方法 | |
CN106049732B (zh) | 一种蜂窝孔压型钢板双向叠合楼板 | |
CN206352357U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104594557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4594556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10005109A (zh) | 一种开槽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110748077A (zh) | 一种预应力桁架墙板、使用该墙板制作的墙体及墙体的制作方法 | |
CN219033728U (zh) | 一种基于uhpc的新型叠合楼板 | |
CN209227836U (zh)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 | |
CN208039577U (zh) | “8”字形钢筋桁架半预制式预应力混凝土楼板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216810535U (zh)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
CN113374171A (zh) |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圈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412099A (zh) |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 |
CN211143393U (zh) | 一种用于制备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的框架及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 | |
CN209703805U (zh) |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h型钢梁的新型叠合楼盖 | |
CN207160359U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 |
CN216865649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用多肋预制底板 | |
CN105804274A (zh) | 一种新型轻质砌块填充墙与框架结构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
CN108590026A (zh) | 一种用于叠合楼板的“人”字形钢筋混凝土预制底板及其制作的叠合板 | |
CN114351923A (zh) | 预应力pc桁架双向叠合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