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51017B -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1017B
CN114351017B CN202111665323.9A CN202111665323A CN114351017B CN 114351017 B CN114351017 B CN 114351017B CN 202111665323 A CN202111665323 A CN 202111665323A CN 114351017 B CN114351017 B CN 114351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ingot
refining
melt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53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1017A (zh
Inventor
王明峰
陈景炽
邓晓蔚
胡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hui Huihu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hui Huihu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hui Huihu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hui Huihu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53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1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1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1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1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1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 Y02P10/143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of methane [CH4]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包括S1、原料配比: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作为混合原料;S2、熔炼:将混合原料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S3、精炼:对熔体喷粉精炼、在线除气和过滤,S4、变质处理:对铝合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铝合金晶粒细化;S5、放汤浇铸:将精炼熔体导入模具中进行浇铸,得到铝合金锭;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锭的氧化铝含量低,适合进行二次加工塑型,常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电子通讯行业和散热件制造行业,具有高韧、高导热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铝合金的密度为2.63~2.85g/cm,有较高的强度(σb为110~650MPa),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可作结构材料使用,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建筑、机电、通讯、电子、轻化和日用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铝合金按其成分和加工方法又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是先将合金配料熔铸成坯锭,再进行塑性变形加工,通过轧制、挤压、拉伸、锻造等方法制成各种塑性加工制品。铸造铝合金是将配料熔炼后用砂模、铁模、熔模和压铸法等直接铸成各种零部件的毛坯;
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铝合金的性能要求也在提高,同时产品对材料韧性及导热有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铝合金熔铸工艺制造铝合金时,铸锭的低倍试片常出现粗大晶粒、不同程度的羽毛状晶、粗大针状共晶硅、粗大块状初晶硅组织,挤压制品低倍检测存在花斑状缺陷,该缺陷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制品机械性能,常出现铝合金的韧性不足,容易断裂,导热性能不足等缺点,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所述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8-11%、Fe≤0.9%、Cu:0.4-1.0%、Mg:0.45-1.2%、Zn:≤1%、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580-68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30-40r/min,熔炼时长为50-70min,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680-75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30-40min,然后再静置10-15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5-10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0-65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各原料的具体配比;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的变质剂为锶,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1-0.04wt%;
更进一步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变质剂的为锶和稀土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锶的加入量为所述金属液质量的0.01-0.04wt%,稀土的加入量为所述金属液质量的0.01-0.15wt%;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S4中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1-0.15%,所述变质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e:10-15%、Sr:6-8%、Na3AlF6:5-9%、CaCO3:3-8%、Y:2-4%、La:7-11%、余量为NaCl,有利于铝合金锭形成细小晶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变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取Ce、Sr、La金属并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共熔,共熔温度为920-1000℃,加热至Ce、Sr、La金属熔化后,得到Ce-Sr-La熔体,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将Y粉末撒入Ce-Sr-La熔体中,同时进行伴随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复合熔体;
S4-2:将复合熔体进行雾化处理,得到粒径为48-58μm的复合粉末,再按以上质量百分比取Na3AlF6、CaCO3、NaCl粉末与复合粉末混合制成变质剂,所述Na3AlF6、CaCO3、NaCl粉末的粒径为30-48μm,此方法制备的变质剂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韧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中Y粉末的粒径为30-48μm,所述搅拌速度为50-60r/min,搅拌方式采用电磁搅拌,使Y粉末与Ce-Sr-La熔体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所述精炼粉的粒径为30-48μm,用于清除铝液内部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使铝液更纯净,并兼有清渣剂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2-0.4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采用氩气除气效果好,压力为3Mpa时除气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避免氧气进入,造成铝合金锭的过度氧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锭的应用,将所述铝合金锭进行重新熔化后,采用浇铸的方式浇铸成汽车轮毂或采用压铸的方式制备汽车壳体或零件,利用本铝合金锭的高韧性,应用于汽车零件的制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锭的应用,将所述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采用压铸的方式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件制备中,或将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应用于具有导热要求的管道制备中,利用铝合金高导热性,进行散热或用于散热或制冷的管道中,如电子散热件、暖气片等行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锭其晶体细腻,均匀,具有高韧性,高导热性的优点,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锭的氧化铝含量低,适合进行二次加工塑型,常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电子通讯行业和散热件制造行业,具有高韧、高导热的特点;
(2)本发明制备的铝合金锭适合二次加热熔化加工,可以浇铸或压铸的方式制备零件,使用简单,可根据所制备零件的不同用途进行不同的热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零件的物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铝合金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8%、Fe:0.9%、Cu:0.4%、Mg:0.45%、Zn:0.2%、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58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30r/min,熔炼时长为50min,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68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30min,然后再静止10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5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0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各原料的具体配比;
其中,步骤S4中的变质剂为锶,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1wt%;
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精炼粉的粒径为30-38μm,用于清除铝液内部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使铝液更纯净,并兼有清渣剂的作用;
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2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采用氩气除气效果好,压力为0.2Mpa时除气效率高;
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避免氧气进入,造成铝合金锭的过度氧化;
方法制备的铝合金锭的应用,将铝合金锭进行重新熔化后,采用浇铸的方式浇铸成汽车轮毂或采用压铸的方式制备汽车壳体或零件,利用本铝合金锭的高韧性,应用于汽车零件的制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方法制备的铝合金锭的应用,将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采用压铸的方式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件制备中,或将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应用于具有导热要求的管道制备中,利用铝合金高导热性,进行散热或用于散热或制冷的管道中,如电子散热件、暖气片等行业。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0%、Fe:0.8%、Cu:0.5%、Mg:0.6%、Zn:0.5%、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60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35r/min,熔炼时长为60min,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70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35min,然后再静止12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8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3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各原料的具体配比;
其中,步骤S4中所述的变质剂为锶,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4wt%;
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精炼粉的粒径为38-40μm,用于清除铝液内部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使铝液更纯净,并兼有清渣剂的作用;
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3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采用氩气除气效果好,压力为0.3Mpa时除气效率高;
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避免氧气进入,造成铝合金锭的过度氧化;
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采用压铸的方式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件制备中,或将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应用于具有导热要求的管道制备中,利用铝合金高导热性,进行散热或用于散热或制冷的管道中,如电子散热件、暖气片等行业。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1%、Fe:0.7%、Cu:1.0%、Mg:0.95%、Zn:1%、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68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40r/min,熔炼时长为70min,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75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40min,然后再静止15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10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5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各原料的具体配比;
步骤S4中所述变质剂的为锶和稀土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锶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4wt%,稀土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15wt%;
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精炼粉的粒径为40-48μm,用于清除铝液内部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使铝液更纯净,并兼有清渣剂的作用;
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4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采用氩气除气效果好,压力为0.4Mpa时除气效率高;
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避免氧气进入,造成铝合金锭的过度氧化;
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铝合金锭的进行重新熔化后,采用浇铸的方式浇铸成汽车轮毂或采用压铸的方式制备汽车壳体或零件,利用本铝合金锭的高韧性,应用于汽车零件的制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0%、Fe:0.8%、Cu::0.5%、Mg:0.6%、Zn:0.5%、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60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35r/min,熔炼时长为60min,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68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30min,然后再静止10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5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0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各原料的具体配比;
其中,步骤S4中所述的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1%,所述变质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e:13%、Sr:7%、Na3AlF6:8%、CaCO3:5%、Y:3%、La:10%、余量为NaCl,有利于铝合金锭形成细小晶体;
所述变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取Ce、Sr、La金属并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共熔,共熔温度为980℃,加热至Ce、Sr、La金属熔化后,得到Ce-Sr-La熔体,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将Y粉末撒入Ce-Sr-La熔体中,同时进行伴随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复合熔体;
S4-2:将复合熔体进行雾化处理,得到粒径为50-55μm的复合粉末,再按以上质量百分比取Na3AlF6、CaCO3、NaCl粉末与复合粉末混合制成变质剂,Na3AlF6、CaCO3、NaCl粉末的粒径为38-40μm,此方法制备的变质剂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韧性;
步骤S4-1中Y粉末的粒径为38-40μm,搅拌速度为55r/min,搅拌方式采用电磁搅拌,使Y粉末与Ce-Sr-La熔体充分混合;
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精炼粉的粒径为38-40μm,用于清除铝液内部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使铝液更纯净,并兼有清渣剂的作用;
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2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采用氩气除气效果好,压力为0.2Mpa时除气效率高;
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避免氧气进入,造成铝合金锭的过度氧化;
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铝合金锭的进行重新熔化后,采用浇铸的方式浇铸成汽车轮毂或采用压铸的方式制备汽车壳体或零件,利用本铝合金锭的高韧性,应用于汽车零件的制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1%、Fe:0.7%、Cu:1.0%、Mg:0.95%、Zn:1%、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68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40r/min,熔炼时长为70min,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75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40min,然后再静止15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10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5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确定各原料的具体配比;
其中,步骤S4中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15%,变质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e:15%、Sr:8%、Na3AlF6:9%、CaCO3:8%、Y:4%、La:11%、余量为NaCl,有利于铝合金锭形成细小晶体;
变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取Ce、Sr、La金属并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共熔,共熔温度为1000℃,加热至Ce、Sr、La金属熔化后,得到Ce-Sr-La熔体,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将Y粉末撒入Ce-Sr-La熔体中,同时进行伴随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复合熔体;
S4-2:将复合熔体进行雾化处理,得到粒径为55-58μm的复合粉末,再按以上质量百分比取Na3AlF6、CaCO3、NaCl粉末与复合粉末混合制成变质剂,Na3AlF6、CaCO3、NaCl粉末的粒径为40-48μm,此方法制备的变质剂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韧性;
步骤S4-1中Y粉末的粒径为40-48μm,搅拌速度为60r/min,搅拌方式采用电磁搅拌,使Y粉末与Ce-Sr-La熔体充分混合;
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精炼粉的粒径为40-48μm,用于清除铝液内部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使铝液更纯净,并兼有清渣剂的作用;
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4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采用氩气除气效果好,压力为0.4Mpa时除气效率高;
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避免氧气进入,造成铝合金锭的过度氧化;
将本实施例所制备的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采用压铸的方式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件制备中,或将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应用于具有导热要求的(通讯基站设备)制备中,利用铝合金高导热性,进行散热或用于散热或制冷的器件中,如电子类手机中框、通讯散热器壳体等行业;
将实施例1-实施例3所制备的铝合金锭,进行硬度、抗拉强度、导热性的检测,结果如表1;
同时以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加Sr及少许其它变质元素分别作为对比例1-3,并对对比例1-3的铝合金锭进行硬度、抗拉强度、导热性的检测,结果如表1。
表1:实施例1-实施例3中铝合金锭各项性能检测结果(压铸)
Figure GDA0003743198770000151

Claims (3)

1.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
取纯铝锭、硅、中间合金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合金,所述混合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8-11%、Fe≤0.9%、Cu:0.4-1.0%、Mg:0.45-1.2%、Zn:≤1%、余量为Al;
S2:熔炼
将混合合金放入天然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580-680℃,待混合合金熔化后,对天然气熔炼炉中的混合合金进行电磁搅拌,搅拌速度为30-40r/min,熔炼时长为3-4h,熔炼完成后得到金属液;
S3:精炼
将天然气熔炼炉温度调节至680-750℃,通过惰性气体将精炼粉喷至天然气熔炼炉内,所述精炼粉的加入量为金属液质量的0.3%,期间保持电磁搅拌速度不变对金属液进行精炼,精炼时长30-40min,然后再静置10-15分钟,精炼过程中对金属液进行在线除气和过滤,精炼完成后得到精炼熔体;
S4:变质处理
向天然气熔炼炉中的精炼熔体加入变质剂,变质处理的温度为730℃,变质处理时长为5-10min,变质处理过程中伴随电磁搅拌,电磁搅拌的速度为60-65r/min,得到变质熔体;
S5:放汤浇铸
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变质熔体导入铝合金锭模具中进行浇铸,浇铸完成后等待铝合金锭冷却后进行脱模,脱模完成后将铝合金锭脱离惰性气体氛围进行保存;
所述步骤S1中铝锭、硅、中间合金具体配比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原材料中的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进行检测;
S1-2:根据步骤S1-1中铝锭和中间合金中的Si、Fe、Cu、Mg、Al含量检测结果,再结合步骤S1中混合合金质量百分比组成,确定铝锭、硅、中间合金的具体比例;
步骤S4中所述变质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精炼熔体质量的0.01-0.15%,所述变质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e:10-15%、Sr:6-8%、Na3AlF6:5-9%、CaCO3:3-8%、Y:2-4%、La:7-11%、余量为NaCl,有利于铝合金锭形成细小晶体;
所述变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取Ce、Sr、La金属并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共熔,共熔温度为920-1000℃,加热至Ce、Sr、La金属熔化后,得到Ce-Sr-La熔体,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将Y粉末撒入Ce-Sr-La熔体中,同时进行伴随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复合熔体;
S4-2:将复合熔体进行雾化处理,得到粒径为48-58μm的复合粉末,再按以上质量百分比取Na3AlF6、CaCO3、NaCl粉末与复合粉末混合制成变质剂,所述Na3AlF6、CaCO3、NaCl粉末的粒径为30-48μm,此方法制备的变质剂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韧性;
所述精炼粉由KCl、CaCl2、BaCl2按照质量比5:3:2配制而成,所述精炼粉的粒径为30-48μm;
所述在线除气采用氩气对金属液进行除气精炼,氩气压力为0.2-0.4MPa,除气过程中使用冶金除渣装置对金属液进行扒渣过滤;
所述步骤S5中的冷却方式采用自然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铝合金锭进行重新熔化后,采用浇铸的方式浇铸成汽车轮毂或采用压铸的方式制备汽车壳体或零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采用压铸的方式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件制备中,或将铝合金锭重新熔化后应用于具有导热要求的管道制备中。
CN202111665323.9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4351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5323.9A CN11435101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5323.9A CN11435101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1017A CN114351017A (zh) 2022-04-15
CN114351017B true CN114351017B (zh) 2022-08-26

Family

ID=8110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5323.9A Active CN114351017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1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2802A (zh) * 2022-04-22 2022-07-15 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低锶用量的4004铝合金变质方法
CN115637343A (zh) * 2022-11-08 2023-01-24 马鞍山市三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铸造铝合金汽车轮毂废品率的生产方法
CN115747544B (zh) * 2022-11-15 2023-12-05 福建祥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纳米La的免均火高强铝合金制备方法
CN116287817B (zh) * 2023-02-09 2023-10-13 江苏同生高品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铈元素的高强度合金锭及其加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0243B2 (zh) * 1974-04-20 1978-06-26
WO2015104760A1 (ja) * 2014-01-07 2015-07-16 株式会社Uacj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クラッ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当該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クラッド材を用いた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79713B (zh) * 2019-05-07 2021-08-24 广西国瑞稀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导率的稀土改性压铸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3171B (zh) * 2020-03-31 2021-10-19 太仓耀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损铝合金自行车配件的低压铸造方法
CN111690849A (zh) * 2020-07-08 2020-09-2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Al-Si系压铸铝合金中富铁相的细化方法及合金
CN113846252A (zh) * 2021-09-16 2021-12-28 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高导热AlSi合金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1017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1017B (zh) 一种高韧高导热型铝合金锭的铸造方法及应用
CN104726756B (zh) 高性能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9331A (zh) 高塑性压铸镁合金及其成形方法
CN112301259A (zh) 高强压铸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42332A (zh) 一种高性能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4584B (zh) 一种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1378A (zh) 一种铝硅镁合金压铸件节能高效热处理方法
CN112921209A (zh) 一种超高导热高塑性中等强度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46252A (zh) 高导热AlSi合金制备方法
CN1995419B (zh) 制备超细晶变形铝合金的方法
CN108411167B (zh) 一种利用再生废杂铝材料熔铸高品质轿车发动机用铸锭的工艺
CN106521265A (zh) 5086铝合金扁锭的制造工艺
CN115976356A (zh) 铸态高强度高韧性压铸铝硅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14855036B (zh) 一种高强高导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铝合金产品
WO2020163707A1 (en) Aluminum alloys for structural high pressure vacuum die casting applications
CN107552754A (zh) 一种半固态流变成型生产镁合金汽车支架类零件的方法
CN105728698A (zh) 一种细化铝硅合金凝固组织的方法
CN117660814B (zh) 一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25838A (zh) 一种高强度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0929B (zh) 过共晶Al‑Si合金与镁合金复合发动机缸体及其铸造方法
CN104805322B (zh) 非热处理自强化铝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CN111647782A (zh) 一种再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2046B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75511A (zh) 一种改善铜锡合金微-宏观偏析的方法
CN114000020B (zh) 一种大规格模锻件用铸锭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6200 E17, Zhaoqing Asian metal resources recycling industrial base, longfu Town, Sihui City,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hui Huihuang Metal Produc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6200 E17, Zhaoqing Asian metal resources recycling industrial base, longfu Town, Sihui City,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HUI HUIHUANG METAL PRODUC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