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8572B - 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48572B CN114348572B CN202210274547.5A CN202210274547A CN114348572B CN 114348572 B CN114348572 B CN 114348572B CN 202210274547 A CN202210274547 A CN 202210274547A CN 114348572 B CN114348572 B CN 1143485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plate
- traveling wheel
- supporting plate
- st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包括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至用于输出产品的输送带的下方;输送带将产品依次输出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向前移动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产品向前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然后调整板向右推动产品,使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的位置;推动机构往复的将输送带输出的产品码放;之后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将多个产品转运到下一个加工环节;本发明能够直接对输送带输出的产品进行码放和转运,能够适应产品的高速输出,并且码放整齐的产品也方便下一加工环节的取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化工厂以及物流中逐渐采用自动化的物流以及转运车,现有的自动化的转运车一般仅是提供了一个承载平台或者是一个承载架,需要机械臂将加工流水线上的产品码放到转运车上,由于机械臂移动频率的限制较大,难以做到快速的将产品从流水线移动到转运车上,限制了转运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做到快速的将产品从流水线移动到转运车上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至用于输出产品的输送带的下方;
步骤S1之前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车体高度调整至顶面与输送带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为1-3cm;
步骤S2,输送带将产品依次输出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步骤S3,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向前移动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产品向前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然后调整板向右推动产品,使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的位置;
步骤S4,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向后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推动机构再向前移动将下一个产品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调整板向右推动该产品,使该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的位置,该产品会将前一个被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的产品向前推动;
步骤S5,重复执行步骤S4,直至步骤S1中的产品接触到车体前端的限位挡块时终止;
步骤S6,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将多个产品转运到下一个加工环节;
上述步骤中的厂区用电动转运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行走轮,行走轮通过升降机构连接车体,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调整行走轮相对于车体的高度,从而调整车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车体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间隙,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码放机构,码放机构包括码放滑座以及用于驱动码放滑座前后往复移动的码放驱动机构,码放滑座通过滑套连接码放导柱,滑套与码放导柱之间设置直线轴承,码放滑座的顶面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码放滑座的顶部设置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推板以及推动座,其中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推动座,推板与推动座通过转轴铰接,推板与推动座之间的转轴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推动座和推板;
码放驱动机构包括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双输出变速箱的输入端,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摆臂的一端,第一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二摆臂的中间部位,第二摆臂的下端通过转轴与车体铰接,第二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码放滑座的底部铰接;
车体的前端还设有一个用于阻挡产品的限位挡块;
在第二支撑板的左侧还设有一个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一个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调整板,调整板的底面通过位置调整传动机构连接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位置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的第三摆臂,第三摆臂远离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调整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内部设有轮毂电机,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
作为一种升降机构,其包括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其中第一行走轮座连接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座与第二行走轮座之间设置液压缸,液压缸的缸座固定连接第二行走轮座,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轮座,第二行走轮座与车体固定连接。
作为另一种升降机构,其包括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其中第一行走轮座连接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座与第二行走轮座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连杆机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车体,滑动机构包括连接第一支撑板的支撑滑座,支撑滑座通过滑套连接支撑导柱,滑套与支撑导柱之间设置直线轴承,支撑滑座的底部连接支撑调节丝杆副的螺母,支撑调节丝杆副的丝杆通过轴承连接车体,并且支撑调节丝杆副的丝杆的一端连接支撑调节手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通过支撑滑轨连接车体,第一支撑板的前端连接滑块,滑块与支撑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挡块连接限位调节丝杆副的螺母,限位调节丝杆副的丝杆通过轴承连接车体,限位挡块还通过滑套连接限位导柱,限位导柱的两端固定连接车体,滑套与限位导柱之间设置直线轴承,限位调节丝杆副的丝杆的一端连接限位手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能够直接对输送带输出的产品进行码放和转运,能够适应产品的高速输出,并且码放整齐的产品也方便下一加工环节的取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右面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左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推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体101,行走轮102,第一行走轮座103,第二行走轮座104,液压缸105,连接板106,第一支撑板107,第二支撑板108,码放滑座109,码放导柱110,推动机构111,推板112,推动座113,主电机114,双输出变速箱115,第一摆臂116,第一连杆117,第二摆臂118,第二连杆119,限位挡块120,调整板121,第三摆臂122,第三连杆123,支撑滑座124,支撑导柱125,支撑调节丝杆副126,限位调节丝杆副127,限位导柱128,支撑滑轨129,第一输出端130,第二输出端131,支撑调节手轮132,限位手轮133,升降导柱13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保护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的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在其他例子中也可以进行组合。
如图2-图10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厂区用电动转运车,包括车体101,车体101的两侧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行走轮102,行走轮102通过升降机构连接车体101,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调整行走轮102相对于车体101的高度,从而调整车体10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行走轮102内部设有轮毂电机,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转动。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座103和第二行走轮座104,其中第一行走轮座103连接行走轮102,第一行走轮座103与第二行走轮座104之间设置液压缸105,液压缸105的缸座固定连接第二行走轮座104,液压缸10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轮座103,第二行走轮座104与车体101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105驱动第一行走轮座103相对于第二行走轮座104的纵向移动。
进一步,在第一行走轮座103和第二行走轮座104之间设有升降导柱134,升降导柱134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轮座103,升降导柱134贯穿第二行走轮座104,第二行走轮座104通过直线轴承连接升降导柱134。通过升降导柱134配合直线轴承对第一行走轮102和第二行走轮座104之间的移动进行导向。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座103和第二行走轮座104,其中第一行走轮座103连接行走轮102,第一行走轮座103与第二行走轮座104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连杆机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板106,连接板106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行走轮座103和第二行走轮座10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体101的底部中间位置还设有转向轮,转向轮同样的通过升降机构连接车体101,区别在于转向轮通过轮轴连接升降机构的第一行走轮座103,并且转向轮的轮轴连接转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动,用于调整车体101行走的方向;
车体101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其中第一支撑板107与第二支撑板108之间设置间隙,在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码放机构,码放机构包括码放滑座109以及用于驱动码放滑座109前后往复移动的码放驱动机构,码放滑座109通过滑套连接码放导柱110,滑套与码放导柱110之间设置直线轴承,码放滑座109的顶面位于第一支撑板107的下方,码放滑座109的顶部设置推动机构111,推动机构111包括推板112以及推动座113,其中推板1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推动座113,推板112与推动座113通过转轴铰接,推板112与推动座113之间的转轴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推动座113和推板112,推动座113固定连接码放滑座109。初始时扭簧的弹力能够保持推板112倾斜,并且推板112的后端与码放滑座109接触的状态;在推板112向后移动接触到产品,受到产品的反作用力克服扭簧的弹力使推板112的前端向下摆动,使推板112转动至水平状态,使其能够从产品的底部通过,通过产品后扭簧的弹力重新使推板112恢复初始状态,此时推板112跟随码放滑座109向前移动,推板112的前端接触产品,产品的反作用力使推板112的前端受到向上的分力,此时推板112不会转动,推动产品向前移动。
码放驱动机构包括主电机114,主电机114的输出端连接双输出变速箱115的输入端,双输出变速箱115的第一输出端130连接第一摆臂116的一端,第一摆臂11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117连接第二摆臂118的中间部位,第二摆臂118的下端通过转轴与车体101铰接,第二摆臂118的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119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码放滑座109的底部铰接。主电机114输出动力到双输出变速箱115,双输出变速箱115的第一输出端130输出动力驱动第一摆臂116转动,第一摆臂116通过第一连杆117驱动第二摆臂118周期性的摆动,第二摆臂118通过第二连杆119驱动码放滑座109前后往复移动。
车体101的前端还设有一个用于阻挡产品的限位挡块120。在码放滑座109不断的推动产品向前移动时通过限位挡块120限制产品不会从车体101前端移动出去。
在第二支撑板108的左侧还设有一个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一个与车体101转动连接的调整板121,调整板121的底面通过位置调整传动机构连接双输出变速箱115的第二输出端131,位置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双输出变速箱115的第二输出端131的第三摆臂122,第三摆臂122远离双输出变速箱115的第二输出端131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三连杆123的一端,第三连杆12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调整板121的底面。
上述的调整板121通过转轴与车体101转动连接。
如图10所示,上述的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的截面均呈直角形状,能够承载产品并且限制产品的左右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7通过滑动机构连接车体101,滑动机构包括连接第一支撑板107的支撑滑座124,支撑滑座124通过滑套连接支撑导柱125,滑套与支撑导柱125之间设置直线轴承,支撑滑座124的底部连接支撑调节丝杆副126的螺母,支撑调节丝杆副126的丝杆通过轴承连接车体101,并且支撑调节丝杆副126的丝杆的一端连接支撑调节手轮132。通过支撑调节手轮132旋转支撑调节丝杆副126的丝杆,通过支撑调节丝杆副126的螺母带动支撑滑座124沿支撑导柱125左右滑动,从而调整第一支撑板107与第二支撑板108之间的间距,适应于不同宽度的产品。
进一步,第一支撑板107的前端通过支撑滑轨129连接车体101,第一支撑板107的前端连接滑块,滑块与支撑滑轨129滑动连接。通过支撑滑轨129对第一支撑板107的前端进行支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挡块120连接限位调节丝杆副127的螺母,限位调节丝杆副127的丝杆通过轴承连接车体101,限位挡块120还通过滑套连接限位导柱128,限位导柱128的两端固定连接车体101,滑套与限位导柱128之间设置直线轴承,限位调节丝杆副127的丝杆的一端连接限位手轮133。限位手轮133的转动能够驱动限位调节丝杆副127的丝杆转动,限位调节丝杆副127的螺母驱动限位挡块120沿限位导柱128的轴向左右移动,限位挡块120位于第一支撑板107与第二支撑板108之间的间隙的位置时能够对产品起到阻挡的作用,当限位挡块120向左移动至第一支撑板107的位置即可解除对于产品移动的限制,此时可以通过机械臂等将多个产品沿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从车体101的前端滑出至下一个加工环节的设备上。
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的厂区用电动转运车,本发明提供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至用于输出产品的输送带的下方;
在步骤S1之前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车体101高度调整至顶面与输送带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为1-3cm。这样能够保证厂区用电动转运车能够顺畅的移动至输送带的下方;
步骤S2,输送带将产品依次输出到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上;
步骤S3,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111向前移动将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上的产品向前推动到调整板121的位置,然后调整板121向右推动产品,使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108的位置;
步骤S4,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111向后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推动机构111再向前移动将下一个产品推动到调整板121的位置,调整板121向右推动该产品,使该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108的位置,该产品会将前一个被推动到调整板121的位置的产品向前推动;
步骤S5,重复执行步骤S4,直至步骤S3中的产品接触到车体101前端的限位挡块120时终止;
步骤S6,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将多个产品转运到下一个加工环节。
步骤S6中需要将产品从厂区用电动转运车上取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一、通过机械臂逐个取下的方式;
二、通过机械臂将多个产品抱夹一次性取下;
三、将限位挡块120移动到第一支撑板107的左端,通过机械臂将多个产品直接沿第一支撑板107和第二支撑板108从车体101的前端推出。
在步骤S3和步骤S4中需要实现产品被推动到调整板121的位置时调整板121同步的向右推动产品,由于调整板121和推动机构111是通过双输出变速箱115的两个输出端输出的动力驱动的,可以通过调整双输出变速箱115的两个输出端输出的转速实现调整板121和推动机构111运动的周期的同步,进而实现产品被推动到调整板121的位置时调整板121同步的向右推动产品。
同样的,在步骤S3和步骤S4中需要实现产品从输送带输出的周期与推动机构111移动的周期同步,也即每个产品输出到车体101上时推动机构111都能够移动到产品的后侧推动其移动,可以通过调整主电机114的转速来调整推动机构111的往复移动的周期,来适应输送带输出产品的速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施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至用于输出产品的输送带的下方;
所述厂区用电动转运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行走轮,行走轮通过升降机构连接车体,能够通过升降机构调整行走轮相对于车体的高度,从而调整车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车体的顶部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间隙,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码放机构,码放机构包括码放滑座以及用于驱动码放滑座前后往复移动的码放驱动机构,码放滑座通过滑套连接码放导柱,滑套与码放导柱之间设置直线轴承,码放滑座的顶面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码放滑座的顶部设置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推板以及推动座,其中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推动座,推板与推动座通过转轴铰接,推板与推动座之间的转轴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推动座和推板;
码放驱动机构包括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双输出变速箱的输入端,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摆臂的一端,第一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二摆臂的中间部位,第二摆臂的下端通过转轴与车体铰接,第二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码放滑座的底部铰接;
车体的前端还设有一个用于阻挡产品的限位挡块;
在第二支撑板的左侧还设有一个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一个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调整板,调整板的底面通过位置调整传动机构连接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位置调整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的第三摆臂,第三摆臂远离双输出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调整板的底面;
步骤S2,输送带将产品依次输出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步骤S3,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向前移动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产品向前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然后调整板向右推动产品,使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的位置;
步骤S4,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码放机构的推动机构向后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推动机构再向前移动将下一个产品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调整板向右推动该产品,使该产品移动到贴靠第二支撑板的位置,该产品会将前一个被推动到调整板的位置的产品向前推动;
步骤S5,重复执行步骤S4,直至第一个产品接触到车体前端的限位挡块时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S6,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移动将多个产品转运到下一个加工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将厂区用电动转运车的车体高度调整至顶面与输送带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为1-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内部设有轮毂电机,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其中第一行走轮座连接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座与第二行走轮座之间设置液压缸,液压缸的缸座固定连接第二行走轮座,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轮座,第二行走轮座与车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之间设有升降导柱,升降导柱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轮座,升降导柱贯穿第二行走轮座,第二行走轮座通过直线轴承连接升降导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其中第一行走轮座连接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座与第二行走轮座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连杆机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行走轮座和第二行走轮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滑动机构连接车体,滑动机构包括连接第一支撑板的支撑滑座,支撑滑座通过滑套连接支撑导柱,滑套与支撑导柱之间设置直线轴承,支撑滑座的底部连接支撑调节丝杆副的螺母,支撑调节丝杆副的丝杆通过轴承连接车体,并且支撑调节丝杆副的丝杆的一端连接支撑调节手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通过支撑滑轨连接车体,第一支撑板的前端连接滑块,滑块与支撑滑轨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块连接限位调节丝杆副的螺母,限位调节丝杆副的丝杆通过轴承连接车体,限位挡块还通过滑套连接限位导柱,限位导柱的两端固定连接车体,滑套与限位导柱之间设置直线轴承,限位调节丝杆副的丝杆的一端连接限位手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4547.5A CN114348572B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4547.5A CN114348572B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572A CN114348572A (zh) | 2022-04-15 |
CN114348572B true CN114348572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09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74547.5A Active CN114348572B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4857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752087A (en) * | 1953-10-06 | 1956-07-04 | John Cuthbert Blythe | A machine for loading series of articles to multi-tier transfer cars |
CN203682462U (zh) * | 2013-11-22 | 2014-07-02 | 河南明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车间之间的转运系统 |
CN111532802B (zh) * | 2020-04-02 | 2021-07-02 |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到港货物运输转送装置及方法 |
CN111483389A (zh) * | 2020-06-01 | 2020-08-04 | 盐城富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 超长件厂区转运车 |
CN213705568U (zh) * | 2020-12-14 | 2021-07-16 | 重庆三峡学院 | 一种农用复合式变轮距电动移动平台 |
-
2022
- 2022-03-21 CN CN202210274547.5A patent/CN11434857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572A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06805B (zh) | 电力机车轮驱单元装配机械手 | |
JP3194349B2 (ja) | 車の搬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3144935B (zh) | 一种等速变倍速输送机 | |
CN102700901A (zh) | 积放式输送机 | |
CN106183671A (zh) | 轮轨两用全方位移动搬运平台 | |
CN114348572B (zh) | 一种厂区用电动转运方法 | |
CN110424798B (zh) | 一种汽车搬运装置 | |
JP3043157B2 (ja) | 台車使用の搬送設備 | |
JPH05170325A (ja) | 可動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 |
CN203143577U (zh) | 一种新型等速变倍速输送机 | |
CN108382804B (zh) | 悬挂式输送系统 | |
US4593623A (en) | Reversible, accumulating longitudinal drive tube carrier | |
JPH05170324A (ja) | 可動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 |
EP2209688B1 (de) | Fördervorrichtung für werkstücke mit einer last- hängebahn | |
JP4222672B2 (ja) | 移動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 |
US10077158B2 (en) | Cargo transport system including motorized pallet | |
CN216686155U (zh) | 一种同步带牵引式流利轮蚕架蚕匾运送复位轨道车 | |
CN220484456U (zh) | 一种基于agv运输的罐体加工系统 | |
CN2124445U (zh) | 窑车横向输送机 | |
JP3194348B2 (ja) | 車の搬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8560903B (zh) | 一种高位货架的货物取放装置及高位货架 | |
CN217806958U (zh) | 一种负载推送转运车 | |
CN216338780U (zh) | 一种铁轨激光除锈装置 | |
CN221874042U (zh) | 一种用于模具运输的电动平车 | |
CN221987492U (zh) | 一种移载机以及汽车内饰配件的上下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