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8467A - 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48467A CN114348467A CN202210100700.2A CN202210100700A CN114348467A CN 114348467 A CN114348467 A CN 114348467A CN 202210100700 A CN202210100700 A CN 202210100700A CN 114348467 A CN114348467 A CN 1143484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bottle
- pump
- groove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是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的应用范围较小,通用性、密封性和稳定性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微型泵头的内仓大圈底部一端设有高出的内液腔,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外侧设有瓶口套,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内径设有内螺纹,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中圈,头帽内的进液管与真空泵芯组立的阀杆套合,堵塞的密封圈外径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密封;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头帽带动真空泵芯组立和密封卡口座一起向下移动同时,真空泵芯组立底部的堵塞向下移动,并限位于密封卡口座的内卡扣槽,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即可打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瓶的微型泵头,是一种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背景技术
容器瓶是指用于盛装水、化妆水、乳液等液体的瓶体容器,此类瓶体为了液体使用方便,在瓶体的瓶口设有乳液泵(真空泵)、头帽等部件。其中一些此类容器瓶为了瓶体内两种物料混合方便,在瓶体内设置内瓶结构,便于内瓶中的物料与瓶体内的物料混合后使用。现有一些此类容器瓶应用于带吸管的乳液瓶容器,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110430610.5,申请公布日2021.06.22,发明名称“乳液双料出液容器”;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21395424.7,授权公告日2020.07.03,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腔混合出液瓶”;另一些此类容器瓶应用于带活塞的真空瓶容器,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520299856.3,授权公告日2015.09.09,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腔混合真空瓶”;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021667654.7,授权公告日2021.06.01,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腔真空混合的化妆品包装容器”。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的泵头通用性较差,较难同时应用于真空瓶和乳液瓶,及密封性和稳定性欠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使其主要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应用范围较小,通用性、密封性和稳定性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该微型泵头的内仓大圈底部一端设有高出的内液腔,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外侧设有瓶口套,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内径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处瓶口套顶部的环形槽设有垫片,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中圈,头帽内的进液管与真空泵芯组立的阀杆套合,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上进液孔处下方通道口设有堵塞,堵塞中间向上凸起的套口开孔扣合固定于泵体的进液孔,堵塞的密封圈外径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密封。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密封卡口座的卡扣槽处外径设有行程槽,行程槽的顶部孔口外径设有凸起的限位筋,行程槽下方的密封卡口座外径设有两端弧形凸起的活塞筋,密封卡口座的行程槽扣合固定于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中心孔同时,密封卡口座的活塞筋分别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内壁相抵密封。上述中圈的顶部圈口呈锥形,外罩的罩口与大圈的外径扣合,外罩与瓶体一体呈圆柱形,垫片结构根据需要设置。从而按压头帽时,头帽带动真空泵芯组立和密封卡口座一起向下移动同时,真空泵芯组立底部的堵塞向下移动,并限位于密封卡口座的内卡扣槽,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即可打开,上述操作过程由于密封卡口座设置于内仓大圈内,内仓大圈一次打开后较难将真空泵芯组立和密封卡口座重新向上移动密封内仓大圈的内液腔。
所述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凸起的固定筋,固定筋上方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外径设有小于所述固定筋的齿轮圈,中圈的圈口内径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上方的中圈内壁设有等距分布的定位筋;内仓大圈的固定筋扣合固定于中圈的固定槽同时,内仓大圈的齿轮圈插入固定于中圈的定位筋。上述结构便于中圈与内仓大圈的固定并连为一体,方便了整体装配和灌装。
所述密封卡口座的卡扣槽下方内壁设有凸起的泵体筋,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下方泵体外径设有泵体槽,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同时,密封卡口座的泵体筋与泵体的泵体槽配合密封。上述结构便于真空泵芯组立与密封卡口座之间的装配和密封。
所述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内进液孔处上方通道口设有弹套,阀针与泵体内阀杆扣合同时,夹持固定住阀杆的一端与阀针之间的小活塞,伸出内塞的阀杆另一端外径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相抵于阀杆顶部外径的外翻腔内底部,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内塞顶部凸起的弹簧腔底部,阀杆的外翻腔在内塞的弹簧腔内。上述为一种真空泵芯组立的结构实施例。
所述堵塞的套口与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扣合处外侧设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台,堵塞通过环形台的外沿边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相抵密封同时,环形台的外侧圈筋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内径相抵密封。上述结构为堵塞的结构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堵塞与内仓大圈之间的密封。
所述内仓大圈的内螺纹与瓶体的顶部瓶口外螺纹连接,瓶体内设有大活塞,瓶体的底部瓶口设有底盖。上述为该微型泵头在真空瓶中应用的实施例。
所述真空泵芯组立替换为乳液泵芯组立,堵塞替换为吸管堵塞,吸管堵塞设有吸管,乳液泵芯组立的泵体一侧设有进气孔,内仓大圈的内螺纹与吸塑瓶的顶部瓶口外螺纹连接,吸管伸入吸塑瓶内。上述为该微型泵头在乳液瓶中应用的实施例。
所述吸管堵塞替换为堵塞,吸管通过吸管套固定于堵塞。从而进一步提高真空泵芯组立的通用性,无需对真空泵芯组立的堵塞进行替换即可用于真空瓶。
所述头帽带动真空泵芯组立向下移动的同时,真空泵芯组立带动堵塞和密封卡口座向下移动,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底部腔口打开,密封卡口座的行程槽移动至限位筋,密封卡口座的限位筋限位于内仓大圈的中心孔。上述为该微型泵头的具体使用方法。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装配、使用、携带方便,通用性、密封性和稳定性好,混合开启的操作简单;其适合作为真空瓶和乳液瓶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装配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应用于真空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混合状态操作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应用于乳液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改进型结构部分爆炸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罩,2、头帽,3、中圈,301、定位筋,302、固定槽,4、真空泵芯组立,401、泵体,402、内塞,403、阀杆,404、弹簧,405、小活塞,406阀针,407、弹套,5、密封卡口座,501、卡扣槽,502、泵体筋,503、限位筋,504、活塞筋,6、垫片,7、内仓大圈,701、中心孔,702、齿轮圈,703、固定筋,8、内塞堵塞,9、瓶体,10、大活塞,11、底盖,12、乳液泵芯组立,13、吸管堵塞,14、吸管,15、吸塑瓶,16、吸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一,该微型泵头的内仓大圈7底部一端设有高出的内液腔,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外侧设有瓶口套,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内径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处瓶口套顶部的环形槽设有垫片6,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中圈3,头帽2内的进液管与真空泵芯组立4的阀杆403套合,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401上进液孔处下方通道口设有堵塞8,堵塞中间向上凸起的套口开孔扣合固定于泵体的进液孔,堵塞的密封圈外径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密封。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402与泵体401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5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501,密封卡口座的卡扣槽处外径设有行程槽,行程槽的顶部孔口外径设有凸起的限位筋503,行程槽下方的密封卡口座外径设有两端弧形凸起的活塞筋504,密封卡口座的行程槽扣合固定于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中心孔701同时,密封卡口座的活塞筋分别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内壁相抵密封。上述大圈的顶部圈口呈锥形,外罩1的罩口与大圈的外径扣合,外罩与瓶体连接呈圆柱形;头帽带动真空泵芯组立向下移动的同时,真空泵芯组立带动堵塞和密封卡口座向下移动,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底部腔口打开,密封卡口座的行程槽移动至限位筋,密封卡口座的限位筋限位于内仓大圈的中心孔。
上述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凸起的固定筋703,固定筋上方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外径设有小于所述固定筋的齿轮圈702,中圈的圈口内径设有固定槽302,固定槽上方的中圈内壁设有等距分布的定位筋301;内仓大圈的固定筋扣合固定于中圈的固定槽同时,内仓大圈的齿轮圈插入固定于中圈的定位筋。密封卡口座的卡扣槽下方内壁设有凸起的泵体筋502,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下方泵体外径设有泵体槽,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同时,密封卡口座的泵体筋与泵体的泵体槽配合密封。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内进液孔处上方通道口设有弹套407,阀针406与泵体内阀杆扣合同时,夹持固定住阀杆的一端与阀针之间的小活塞405,伸出内塞的阀杆另一端外径设有弹簧404,弹簧的一端相抵于阀杆顶部外径的外翻腔内底部,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内塞顶部凸起的弹簧腔底部,阀杆的外翻腔在内塞的弹簧腔内。堵塞的套口与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扣合处外侧设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台,堵塞通过环形台的外沿边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相抵密封同时,环形台的外侧圈筋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内径相抵密封。内仓大圈的内螺纹与瓶体9的顶部瓶口外螺纹连接,瓶体内设有大活塞10,瓶体的底部瓶口设有底盖11。
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上述真空泵芯组立替换为乳液泵芯组立12,堵塞替换为吸管堵塞13,吸管堵塞设有吸管14,乳液泵芯组立的泵体一侧设有进气孔,内仓大圈的内螺纹与吸塑瓶15的顶部瓶口外螺纹连接,吸管伸入吸塑瓶内,乳液泵芯组立的其他结构与真空泵芯组立的其他结构基本相同。根据上述结构特点,如图7所示,吸管堵塞亦可替换为堵塞,吸管通过吸管套16固定于堵塞。
该微型泵头的真空瓶款组装方式具体如下:喷头组立,先将密封卡口座的活塞筋从内仓大圈的底部口朝上装入,密封卡口座的肩部与内仓大圈的肩部抵住,并密封卡口座的限位筋与大圈的中心孔过盈密封配合;再将泵芯组立从密封卡口座的上方压入,泵芯组立的内塞、泵体连接处与卡口密封卡口座的卡扣槽配合到位,泵芯组立的内塞、泵体连接处下方泵体外径与卡口密封卡口座的泵体筋过盈密封配合;最后将垫片从大圈下方装入按压到位,中圈从内仓大圈上方压入,中圈的固定槽与内仓大圈的固定筋扣位配合强扣到位,中圈的定位筋与内仓大圈的齿轮圈配合,起到止转作用;头帽与泵芯组立的阀杆扣入密封配合,即完成喷头组立组装。瓶体组立,先将活塞从瓶体下方口部装入,活塞的密封筋与瓶体的内壁过盈密封配合,再将底盖从瓶体下方口部装入,底盖的扣位与瓶体的扣位配合强扣到位,压合固定后即完成瓶体组立组装。
该微型泵头的真空瓶款灌装步骤具体如下:先将第一液体灌装入瓶体组立,喷头组立倒置,第二液体灌入内仓大圈;灌装完成后,再将堵塞从泵芯组立的尾部口装入,堵塞的扣位与泵芯组立的扣位配合强扣到位,并过盈密封配合,堵塞的密封筋与大圈的密封面过盈密封配合;最后将喷头组立从瓶体组立上方旋入,喷头组立的内螺纹旋入瓶体组立的外螺纹至底,垫片与瓶体的瓶口过盈密封配合,外罩从中圈上方压入,外罩与中圈配合到位,压合到位即完成成品组装。
该微型泵头的功能原理具体如下:按压头帽,带动泵芯组立和密封卡口座下移至一段距离直至密封卡口座的肩部与内仓大圈的肩部抵住,使得堵塞与大圈分离,内仓大圈内的第二液体流出与瓶体内的第一液体混合,晃动产品后实现双料混合,混合均匀后正常按压头帽出液,实现产品正常使用功能。该微型泵头的乳液款与真空瓶款的组装方式、灌装步骤、功能原理同理。
综上所述,该微型泵头应用于真空瓶和乳液瓶,用于化妆品包材中将两种不同液体进行隔绝、密封,再用按压方式混合使用出液,是一种新型的使用方式。该微型泵头的双料密封配合方式,使两种液体在一个容器中分别灌装、隔绝、密封。按压头帽带动泵芯组立和堵塞下移,使得堵塞与大圈分离,大圈内的液体则可以流出与瓶体内的液体混合,即可正常使用泵芯功能。
Claims (9)
1.一种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该微型泵头的内仓大圈(7)底部一端设有高出的内液腔,内仓大圈的顶部另一端外侧设有瓶口套,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内径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处瓶口套顶部的环形槽设有垫片(6),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中圈(3),头帽(2)内的进液管与真空泵芯组立(4)的阀杆(403)套合,真空泵芯组立的泵体(401)上进液孔处下方通道口设有堵塞(8),堵塞中间向上凸起的套口开孔扣合固定于泵体的进液孔,堵塞的密封圈外径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芯组立(4)的内塞(402)与泵体(401)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5)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501),密封卡口座的卡扣槽处外径设有行程槽,行程槽的顶部孔口外径设有凸起的限位筋(503),行程槽下方的密封卡口座外径设有两端弧形凸起的活塞筋(504),密封卡口座的行程槽扣合固定于内仓大圈(7)的顶部另一端中心孔(701)同时,密封卡口座的活塞筋分别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内壁相抵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仓大圈(7)的顶部另一端瓶口套处套口外径设有凸起的固定筋(703),固定筋上方内仓大圈的瓶口套外径设有小于所述固定筋的齿轮圈(702),中圈(3)的圈口内径设有固定槽(302),固定槽上方的中圈内壁设有等距分布的定位筋(301);内仓大圈的固定筋扣合固定于中圈的固定槽同时,内仓大圈的齿轮圈插入固定于中圈的定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口座(5)的卡扣槽(501)下方内壁设有凸起的泵体筋(502),真空泵芯组立(4)的内塞(402)与泵体(401)连接处下方泵体外径设有泵体槽,真空泵芯组立的内塞与泵体连接处凸起并卡扣固定于密封卡口座(5)的顶部孔口内卡扣槽(501)同时,密封卡口座的泵体筋与泵体的泵体槽配合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芯组立(4)的泵体(401)内进液孔处上方通道口设有弹套(407),阀针(406)与泵体内阀杆(403)扣合同时,夹持固定住阀杆的一端与阀针之间的小活塞(405),伸出内塞(402)的阀杆另一端外径设有弹簧(404),弹簧的一端相抵于阀杆顶部外径的外翻腔内底部,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内塞顶部凸起的弹簧腔底部,阀杆的外翻腔在内塞的弹簧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8)的套口与真空泵芯组立(4)的泵体扣合处外侧设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台,堵塞通过环形台的外沿边与内仓大圈(7)的内液腔处腔口相抵密封同时,环形台的外侧圈筋与内仓大圈的内液腔处腔口内径相抵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仓大圈(7)的内螺纹与瓶体(9)的顶部瓶口外螺纹连接,瓶体内设有大活塞(10),瓶体的底部瓶口设有底盖(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芯组立(4)替换为乳液泵芯组立(12),堵塞(8)替换为吸管堵塞(13),吸管堵塞设有吸管(14),乳液泵芯组立的泵体一侧设有进气孔,内仓大圈(7)的内螺纹与吸塑瓶(15)的顶部瓶口外螺纹连接,吸管伸入吸塑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堵塞(13)替换为堵塞(8),吸管(14)通过吸管套(16)固定于堵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帽(2)带动真空泵芯组立(4)向下移动的同时,真空泵芯组立带动堵塞(8)和密封卡口座(5)向下移动,内仓大圈(7)的内液腔底部腔口打开,密封卡口座的行程槽移动至限位筋(503),密封卡口座的限位筋限位于内仓大圈的中心孔(7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00700.2A CN114348467B (zh) | 2022-01-27 | 2022-01-27 | 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00700.2A CN114348467B (zh) | 2022-01-27 | 2022-01-27 | 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467A true CN114348467A (zh) | 2022-04-15 |
CN114348467B CN114348467B (zh) | 2024-12-10 |
Family
ID=8109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00700.2A Active CN114348467B (zh) | 2022-01-27 | 2022-01-27 | 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48467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7623A (zh) * | 2009-07-09 | 2009-12-23 | 施华明 | 乳液开关泵及其锁紧方法 |
CN201825412U (zh) * | 2010-10-12 | 2011-05-11 | 施华明 | 微型喷雾器泵芯 |
CN212960014U (zh) * | 2020-08-03 | 2021-04-13 | 沈利庆 | 压阀式回吸泵 |
CN216862430U (zh) * | 2022-01-27 | 2022-07-01 | 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 按压式双液微型泵头 |
-
2022
- 2022-01-27 CN CN202210100700.2A patent/CN1143484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7623A (zh) * | 2009-07-09 | 2009-12-23 | 施华明 | 乳液开关泵及其锁紧方法 |
CN201825412U (zh) * | 2010-10-12 | 2011-05-11 | 施华明 | 微型喷雾器泵芯 |
CN212960014U (zh) * | 2020-08-03 | 2021-04-13 | 沈利庆 | 压阀式回吸泵 |
CN216862430U (zh) * | 2022-01-27 | 2022-07-01 | 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 按压式双液微型泵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467B (zh) | 2024-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373248B2 (ja) | 低粘稠性媒体用のプラスチック製の調量ポンプ | |
US6045008A (en) | Fluid pump dispenser | |
US10174884B2 (en) | Valve stem for a compressible valve | |
CN107105865B (zh) | 内部形成有波纹管的异类液体混合容器 | |
EP0755305A1 (en) | Manually operated reciprocating liquid pump | |
JP7526265B2 (ja) | 二重容器 | |
US11084646B1 (en) | Refillable pump dispenser | |
JP2004293551A (ja) | 調量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 | |
CN114206748A (zh) | 用于封闭液体乃至糊状产品的容器的装置以及由这种装置封闭的再填充物 | |
KR102318862B1 (ko) | 에어리스 펌핑형 화장품 용기 | |
JP7581445B2 (ja) | 押圧作動式ダブル流体ディスペンサ | |
JPH05269409A (ja) | ポンプスプレイ | |
KR20210129555A (ko) | 펌프형 화장품 용기 | |
CN216862430U (zh) | 按压式双液微型泵头 | |
CN111418991B (zh) | 香水瓶充液结构 | |
US20250091071A1 (en) | Liquid-fillable spray head | |
CA2268032C (en) | Fluid pump dispenser | |
US20230241633A1 (en) | Liquid pump | |
CN114348467A (zh) | 按压式双混合微型泵头 | |
CN216862429U (zh) | 旋转式双液混合真空瓶 | |
CN210593266U (zh) | 一种新型化妆品容器 | |
CN210479540U (zh) | 一种可伸缩侧撕的盖组件 | |
KR102742645B1 (ko) | 화장품용 디스펜서 | |
CN220375330U (zh) | 注射器式双管双孔出样瓶 | |
CN213760008U (zh) | 一种具有储存粉体的隔离腔型泵头及粉液隔离型给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