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8381B -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48381B CN114348381B CN202111587180.4A CN202111587180A CN114348381B CN 114348381 B CN114348381 B CN 114348381B CN 202111587180 A CN202111587180 A CN 202111587180A CN 114348381 B CN114348381 B CN 1143483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nchronous
- adjusting
- shielding
- boxing
- transver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包括: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循环同步装盒件,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件、循环输料件和同步遮挡件,所述循环输料件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件上;其中:所述同步装盒件和所述同步遮挡件转动速度均与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输送速度相同,所述同步装盒件将待装物体同步运动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所述循环输料件将所述待装物体连续输送至所述同步装盒件,所述同步遮挡件同步运动抵在所述包装纸盒端口处,以防止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的所述待装物体露出。本发明设计思路新颖、自动化程度高、装盒效率高、装盒质量高,能够在有效提高装盒速度的同时有效避免对物体和包装纸盒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背景技术
自动装盒机是将矩形状或者长条状物体自动装入折叠纸盒中,并完成盖盒动作。但是目前装盒机多是间歇式装盒机,即每次将矩形或者长条形物体自动装入包装盒时输送带需要停止传送一端时间,待装盒完成后再次启动输送带传送。此种自动装盒机装盒效率较低,很难满足日益扩大的生产装盒需求。工厂为了提高装盒量往往需要配备多条装盒生产线,不仅增加了装盒机前期投入,也增加了装盒机日常维护保养成本,不利于企业长期高效发展。
目前市场上出现部分连续式自动装盒机,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1351972.5的一种连续式全自动装盒机,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内侧输送组件和外侧输送组件,内侧输送组件和外侧输送组件分别固定在内侧安装板和外侧安装板上;外侧安装板通过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设于前固定臂和后固定臂上;内侧安装板直接设在前固定臂和后固定臂上;前固定臂和后固定臂安装在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通过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与全自动装盒机主机相连;内侧输送组件和外侧输送组件上分别设两根带附件同步带,带附件同步带上等间隔定位连接用于纸盒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内侧输送组件和外侧输送组件右端设一根共用的花键主轴,花键主轴通过驱动轮驱动并为内侧输送组件和外侧输送组件提供动力,此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输送的精度高、输送过程稳定性高、封盒位置精准度高的输送组件。但是此专利仍然没有解决如何快速输送包装盒的同时如何平稳完整持续高效自动装入物体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包括:
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其用于快速向后输送包装纸盒;
循环同步装盒件,其设置在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上,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件、循环输料件和同步遮挡件,所述循环输料件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件上;
其中:所述同步装盒件和所述同步遮挡件转动速度均与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输送速度相同,所述同步装盒件将待装物体同步运动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所述循环输料件将所述待装物体连续输送至所述同步装盒件,所述同步遮挡件同步运动抵在所述包装纸盒端口处,以防止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的所述待装物体露出。
优选地,所述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架、第一横向调整件和同步循环装盒件,所述同步装盒架上设置有第一横向滑动槽和第一横向调整槽,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上设置有第一横向调整螺杆;所述第一横向调整件包括第一调整底面、第一调整柱和第一调整顶面,所述第一调整底面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横向滑动块和第一横向调整块,所述第一横向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调整底面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架上,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槽配合,所述第一横向调整块嵌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配合。
优选地,所述同步循环装盒件包括同步循环电机、同步循环主动轮、同步循环转轴、同步循环从动轮、同步循环传动链和同步输送装盒件,所述同步循环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底面上,并且所述同步循环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调整顶面,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上,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上,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弯板,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同时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和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上。
优选地,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包括装盒座、装盒动力件和装盒导向件,所述装盒座一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板上,所述装盒座一侧面上设置有动力盲孔,所述装盒座另一侧面上设置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装盒动力件包括第一磁力线圈、往复固定管、往复延长缓冲管、缓冲延长弹簧和延伸推动杆,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固定嵌装在所述动力盲孔内,所述往复固定管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动力盲孔上,所述往复固定管另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嵌装在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和所述往复固定管内,所述缓冲延长弹簧嵌装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内;所述延伸推动杆呈U形杆状,所述延伸推动杆一端贯穿所述往复固定管一端面后设置有第一受力板,并且所述第一受力板位于所述缓冲延长弹簧一端与所述往复固定管一端面之间,所述延伸推动杆另一端与所述装盒座另一端面平行,并且所述延伸推动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受力板。
优选地,所述装盒导向件包括调整螺杆、第一调整螺母、第二调整螺母、调整连接板、侧面挡板和延长板,所述调整螺杆两端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调整螺杆嵌装在所述装盒座另一端上的调整通孔内,所述调整通孔轴线与所述动力盲孔轴线垂直,所述调整通孔侧壁与所述装盒座另一端面贯通,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调整螺杆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杆配合,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调整螺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杆配合;所述调整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整连接板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上,两个所述侧面挡板逐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调整连接板另一端上,所述延长板紧固在所述装盒座上;多套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逐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弯板上。
优选地,所述循环输料件包括循环输料支撑板、循环输料支撑腿、旋转电机、旋转传动轴、旋转分离板和输料导向件,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通过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上,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旋转传动轴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所述旋转分离板一端面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所述旋转分离板通过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上,并且所述旋转分离板一端面与所述旋转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料导向件包括分离排序环、输料支撑杆、外侧水平导向板、内侧水平导向板、竖向导向管和竖向暂存件,所述分离排序环呈涡状面状,所述分离排序环通过所述输料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上,使得所述分离排序环一端面与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另一端面平行,所述外侧水平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分离排序环内侧端连接,所述内侧水平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分离排序环外侧端连接;所述竖向导向管呈弧形管状,所述竖向导向管一端同时设置在所述外侧水平导向板和所述内侧水平导向板另一端上。
优选地,所述竖向暂存件包括竖向暂存管、水平导向管、水平放置板、水平传动杆、水平固定管和第二磁力线圈、转动电机和转动拨辊,所述竖向暂存管一端竖向贯通设置在所述竖向导向管另一端上,所述水平导向管呈矩形管状,所述水平导向管一端贯通在所述竖向暂存管一端侧壁上,所述水平放置板一端嵌装在所述水平导向管内,所述水平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平放置板一端上,所述水平传动杆另一端穿出所述水平导向管另一端;所述水平固定管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平导向管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磁力线圈嵌装在所述水平固定管内,并且第二磁力线圈套在所述水平传动杆外;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竖向暂存管另一端侧壁上,所述转动拨辊侧壁上设置有物体嵌入槽,多个所述物体嵌入槽在所述转动拨辊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拨辊连接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同步遮挡件包括遮挡架、第二调整底面、第二调整柱、第二调整顶面、同步遮挡电机、同步遮挡主动轮、同步遮挡转轴、同步遮挡从动轮、同步遮挡传动链和同步循环遮挡杆,所述遮挡架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滑动槽和第二横向调整槽,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上设置有第二横向调整螺杆,所述第二调整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滑动块和第二横向调整块,所述第二横向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调整底面设置在所述遮挡架上,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横向滑动槽配合,所述第二横向调整块嵌装在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配合;所述第二调整柱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底面上,所述第二调整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柱上;所述同步遮挡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底面上,并且所述同步遮挡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调整顶面;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顶面上,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上,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弯板,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同时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和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上;多个所述同步循环遮挡杆逐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弯板上。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设计思路新颖、自动化程度高、装盒效率高、装盒质量高,能够在有效提高装盒速度的同时有效避免对物体和包装纸盒的损伤;
2)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设置了同步循环动力件、同步输送装盒件、循环输料件和同步遮挡件,所述同步循环动力件带动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包装纸盒输送速度相同,使得多个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与多个所述包装纸盒逐一对应同速运动一段行程,在同速运动期间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将所述循环输料件输送来的所述待装物体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所述同步遮挡件能够防止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的物体露出,进而能够在有效提高装盒速度的同时有效提高装盒质量,有效避免对待装物体和包装纸盒的损伤;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包括装盒动力件,所述装盒动力件能够提高物体装入所述包装纸盒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待装物体和包装纸盒损伤。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前端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放置待装物体后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图2中A-A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图2中B-B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架,2-输送带,3-分隔板,4-同步装盒固定面,5-同步装盒固定腿,6-第一横向滑动槽,7-第一横向调整螺杆,8-第一调整底面,9-第一调整柱,10-第一调整顶面,11-同步循环电机,12-同步循环主动轮,13-同步循环从动轮,14-同步循环传动链,15-装盒座,16-平衡垫条,17-传感器,18-第一磁力线圈,19-往复固定管,20-往复延长缓冲管,21-缓冲延长弹簧,22-延伸推动杆,23-第二受力板,24-调整通孔,25-侧面挡板,26-延长板,27-延长挡板,28-循环输料支撑板,29-循环输料支撑腿,30-旋转电机,31-旋转传动轴,32-旋转分离板,33-分离排序环,34-输料支撑杆,35-水平导向板,36-竖向导向管,37-竖向暂存管,38-水平导向管,39-水平放置板,40-转动电机,41-转动拨辊,42-遮挡架,43-第二调整底面,44-第二调整柱,45-第二调整顶面,46-同步遮挡电机,47-同步遮挡主动轮,48-同步遮挡从动轮,49-同步遮挡传动链,50-同步循环遮挡杆,51-待装物体,52-水平固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根据图1-图9所示,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包括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和循环同步装盒件,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和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独立设置。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包括输送架1、输送带2和分隔板3,所述输送架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输送带2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上,所述分隔板3设置在所述输送带2上。所述分隔板3用于水平夹持包装纸盒,并且所述分隔板3能够根据需要夹持包装纸盒尺寸调整其宽度,以提高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输送包装纸盒尺寸的适用范围。所述输送架1通过所述输送带2和所述分隔板3带动所述包装纸盒连续持续快速向后输送,以便于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向快速向后输送的所述包装纸盒内同步装填物体。
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件、循环输料件和同步遮挡件,所述循环输料件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件上,所述同步遮挡件独立设置。所述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架、第一横向调整件和同步循环装盒件,所述第一横向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架上,所述同步循环装盒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件上。所述同步装盒架包括同步装盒固定面4和同步装盒固定腿5,所述同步装盒固定面4呈矩形板状,所述同步装盒固定面4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横向滑动槽6和第一横向调整槽,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槽6呈燕尾槽状,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槽6轴线与所述输送带2垂直。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纵向轴线与所述输送带2垂直,并且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长度小于所述同步装盒固定面4横向长度。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两端面同时贯穿嵌装有第一横向调整螺杆7,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7轴线与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纵向轴线重合,并且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7能够周向转动。所述同步装盒固定腿5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固定面4另一端面上,所述同步装盒固定面4通过所述同步装盒固定腿5设置在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一侧。所述第一横向调整件包括第一调整底面8、第一调整柱9和第一调整顶面10,所述第一调整底面8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横向滑动块和第一横向调整块,所述第一横向滑动块呈燕尾块状,所述第一横向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调整底面8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固定面4上,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槽6配合,所述第一横向调整块嵌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套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7上,同时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7配合。当所述包装纸盒长度改变,需要横向调整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装盒间距时,只需转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7即可调整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与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横向间距。
所述同步循环装盒件包括同步循环动力件和同步输送装盒件,所述同步循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件上,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设置在所述同步循环动力件上。所述同步循环动力件包括同步循环电机11、同步循环主动轮12、同步循环转轴、同步循环从动轮13和同步循环传动链14,所述同步循环电机11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底面8上,并且所述同步循环电机11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12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上方的所述同步循环电机11的转轴上,并且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12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推力球轴承,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12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垫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上。使得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12所受重力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传递至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上。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上,三根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与所述同步循环电机11的转轴呈矩形分布。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13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上,并且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13能够在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上周向转动,三个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13与三个所述同步循环转轴逐一对应。并且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13与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1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上设置有第一弯板,所述第一弯板设置有十二个,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同时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12和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13上,并且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转动速度与所述输送带2输送速度相同。
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包括装盒座15、装盒动力件和装盒导向件,所述装盒座15设置在所述同步循环动力件上,所述装盒动力件和所述装盒导向件均设置在所述装盒座15上。所述装盒座15呈矩形块状,所述装盒座15一端面中心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板上,所述装盒座15一端面上设置有平衡垫条16,两根所述平衡垫条16相互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装盒座15一端面上,所述装盒座15通过所述平衡垫条16垫在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上,当所述装盒座15承受重力时通过两根所述平衡垫条16和一个所述第一弯板平稳传递至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上,以保持所述装盒座15稳定。所述装盒座15一侧面上设置有动力盲孔,所述动力盲孔轴线与所述输送带2垂直,所述装盒座15另一侧面上设置有传感器17,所述传感器17根据距输送带2上包装纸盒距离适时启动所述装盒动力件,将待装物体51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
所述装盒动力件包括第一磁力线圈18、往复固定管19、往复延长缓冲管20、缓冲延长弹簧21和延伸推动杆22,所述第一磁力线圈18固定嵌装在所述动力盲孔内,所述往复固定管19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动力盲孔上,并且所述往复固定管19轴线与所述动力盲孔轴线重合,所述往复固定管19另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便于所述延伸推动杆22向所述动力盲孔内移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两端面封闭,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一端嵌装在所述往复固定管19内,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另一端嵌装在所述第一磁力线圈18中,并且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能够在所述往复固定管19和所述第一磁力线圈18内沿轴向自由移动,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嵌装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内。当所述第一磁力线圈18通入正向电流产生磁场推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在所述往复固定管19和所述动力盲孔内移动,当第一磁力线圈18通入反向电流产生磁场推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在所述往复固定管19和动力盲孔中向外移动。所述延伸推动杆22呈U形杆状,所述延伸推动杆22一端长度大于另一端长度,所述延伸推动杆22一端贯穿所述往复固定管19一端面后设置有第一受力板,所述第一受力板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内径,并且所述第一受力板位于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一端与所述往复固定管19一端面之间,使得所述延伸推动杆2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受力板压缩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所述延伸推动杆22另一端与所述装盒座15另一端面平行,并且所述延伸推动杆2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受力板23,所述第二受力板23用于将待装物体51由所述装盒座15推入所述包装纸盒内。当所述第一磁力线圈18通入正向电流产生磁场推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20移动至所述动力盲孔底面无法继续移动时,所述延伸推动杆22一端由于受到所述第一磁力线圈18磁场推动压缩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继续向所述动力盲孔底部移动,进而提高了所述延伸推动杆22另一端的所述第二受力板23移动行程,以便于将物体完全推入所述包装纸盒内。同时由于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受力板压缩所述缓冲延长弹簧21时速度将会逐渐减慢,以提高第二受力板23将物体推入所述包装纸盒内的稳定性,以提高快速包装过程中物体的安全性和所述包装纸盒安全性。同时由于装盒动力件设置了往复延长缓冲管20和缓冲延长弹簧21,使得所述延伸推动杆22能够以较短的长度完成较长移动行程的作用,使得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能够制作的更加紧凑小巧,以降低所述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整体占地面积。
所述装盒导向件包括挡板调整件、侧面挡板25和延长板26,所述挡板调整件设置在所述装盒座15上,所述侧面挡板25和所述延长板26均设置在所述挡板调整件上。所述挡板调整件包括调整螺杆、第一调整螺母、第二调整螺母和调整连接板,所述调整螺杆两端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调整螺杆嵌装在所述装盒座15另一端上的调整通孔24内,所述调整通孔24轴线与所述动力盲孔轴线垂直,所述调整通孔24侧壁与所述装盒座15另一端面贯通,并且所述调整通孔24与所述装盒座15另一端面贯通处宽度小于所述调整通孔24半径,以提高所述装盒座15另一端面平整度。同时所述调整螺杆能够在所述调整通孔24内周向转动。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调整螺杆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杆配合,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调整螺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杆配合。所述调整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调整连接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上,一个所述调整连接板另一端穿过所述调整通孔24与所述装盒座15贯通处,另一个所述调整连接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上,另一个所述调整连接板另一端穿过所述调整通孔24与所述装盒座15贯通处。所述侧面挡板25一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调整连接板另一端上,所述侧面挡板2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面挡板25逐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调整连接板上。并且两个所述侧面挡板25另一侧边间距大于两个所述侧面挡板25一侧边间距,使得由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输送的物体更顺利掉入两个所述侧面挡板25之间的所述装盒座15另一端面上,等待被所述装盒动力件推入所述包装纸盒内。当待装入所述包装纸盒的物体尺寸发生变化时,只需转动所述调整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螺母、第二调整螺母和调整连接板带动两个侧面挡板25同时远离或者靠近进而为物体提供合适宽度的导向。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面挡板25同一端上均设置有延长挡板27,所述延长挡板27能够根据需要手动更换。所述延长板26呈矩形板状,所述延长板26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装盒座15上,以提高所述装盒座15托举待装物体51距离。
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设置有十二套,十二套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逐一对应设置在十二个所述第一弯板上。当同步循环电机11控制同步循环传动链14转动时,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带动十二套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转动。由于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14转动速度与所述输送带2输送速度相同,使得每一个同步输送装盒件与所述分隔板3内的所述包装纸盒逐一对齐随动一段距离,在对齐随动过程中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将物体推入所述包装纸盒内。
所述循环输料件包括循环输料架、旋转分离件和输料导向件,所述旋转分离件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架上,所述输料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分离件上。所述循环输料架包括循环输料支撑板28和循环输料支撑腿29,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29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28上,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28通过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29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上。所述旋转分离件包括旋转电机30、旋转传动轴31和旋转分离板32,所述旋转电机30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10上,所述旋转传动轴31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30的转轴上,所述旋转传动轴31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28。所述旋转分离板32呈圆形板状,所述旋转分离板32一端面设置有第二推力球轴承,所述旋转分离板32通过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水平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28上,并且所述旋转分离板32一端面圆心处与所述旋转传动轴31另一端固定连接。当旋转电机30启动后将通过所述旋转传动轴31带动所述旋转分离板32在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上周向转动。
所述输料导向件包括分离排序环33、输料支撑杆34和导向传输件,所述分离排序环33呈涡状面状,所述分离排序环33横截面端口呈涡状线状,所述分离排序环33螺距不小于待装物体51宽度。所述输料支撑杆34设置在所述分离排序环33上,所述分离排序环33通过所述输料支撑杆34固定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29上,使得所述分离排序环33一端面与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28另一端面平行,并且其间距不大于10mm。待装物体51无序放入所述旋转分离板32上后,启动所述旋转电机30带动所述旋转分离板32转动,待装物体51受离心力作用一边随着所述旋转分离板32转动一边向所述分离排序环33移动,靠近所述分离排序环33的待装物体51沿着所述待装物体51纵向由所述分离排序环33口逐个向所述导向传输件移动。所述导向传输件包括水平导向板35、竖向导向管36和竖向暂存件,所述水平导向板35呈圆弧板状,所述水平导向板35包括外侧水平导向板和内侧水平导向板,所述外侧水平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分离排序环33内侧端连接,所述内侧水平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分离排序环33外侧端连接。待装物体51由所述水平导向板35进入所述竖向导向管36内。所述竖向导向管36呈弧形管状,所述竖向导向管36一端竖向同时设置在所述外侧水平导向板和所述内侧水平导向板另一端上。由于所述竖向导向管36呈弧形管状,由竖直坠向所述竖向导向管36一端内的待装物体51,受所述竖向导向管36的弧形滑动导向作用,最终滑动停留在所述竖向导向管36另一端的所述待装物体51呈水平状,并且防止了待装物体51损伤。
所述竖向暂存件包括竖向暂存管37、水平放置件和转动释放件,所述竖向暂存管37呈矩形管状,所述竖向暂存管37一端竖向贯通设置在所述竖向导向管36另一端上。所述水平放置件包括水平导向管38、水平放置板39、水平传动杆、水平固定管52和第二磁力线圈,所述水平导向管38呈矩形管状,所述水平导向管38一端水平贯通在所述竖向暂存管37一端侧壁上,所述水平放置板39呈矩形板状,所述水平放置板39一端嵌装在所述水平导向管38内,并且所述水平导向板35能够在所述水平导向管38内水平滑动,直至关闭所述竖向暂存管37。所述水平传动杆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放置板39一端面上,所述水平传动杆另一端穿出所述水平导向管38另一端。所述水平固定管52一端水平贯通设置在所述水平导向管38另一端上,并且所述水平固定管52套在所述水平传动杆外。所述第二磁力线圈固定嵌装在所述水平固定管52内,并且第二磁力线圈套在所述水平传动杆外。所述转动释放件包括转动电机40和转动拨辊41,所述转动电机40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暂存管37另一端侧壁上,所述转动拨辊41侧壁上设置有物体嵌入槽,所述物体嵌入槽尺寸不小于待装物体51尺寸,所述物体嵌入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物体嵌入槽在所述转动拨辊41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拨辊41连接在所述转动电机40的转轴上,并且所述转动拨辊41位于所述竖向暂存管37管内。当转动电机40转动时将所述物体嵌入槽内的所述待装物体51转动180度向下,待装物体51受重力和所述转动拨辊41向心力作用,快速准确进入所述侧面挡板25之间的所述装盒座15上。所述转动释放件通过所述物体嵌入槽将暂存在所述竖向暂存管37内的所述待装物体51逐一对应装入所述装盒座15上。待装物体51由所述分离排序环33沿着所述待装物体51纵向坠入所述竖向导向管36内,并且在所述竖向导向管36圆弧面滑动导向作用,在所述待装物体51滑动至所述竖向导向管36另一端时将处理水平状态,此时拉动水平放置板39进入所述水平导向管38内,即将处于所述竖向导向管36另一端的所述待装物体51呈水平状进入所述转动释放件上方的所述竖向暂存管37内,等待所述转动释放件逐个对应放入装盒座15上。
所述同步遮挡件包括遮挡架42、第二横向调整件和同步循环遮挡件,所述第二横向调整件设置在所述遮挡架42上,所述同步循环遮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调整件上。所述遮挡架42包括遮挡支撑面和遮挡支撑腿,所述遮挡支撑面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滑动槽和第二横向调整槽,所述第二横向滑动槽呈燕尾槽状,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纵向轴线与所述输送带2垂直,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两端面上同时贯穿嵌装有第二横向调整螺杆,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轴线与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纵向轴线重合,并且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能够周向转动。所述遮挡支撑腿设置在所述遮挡支撑面上,所述遮挡支撑面通过所述遮挡支撑腿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遮挡架42设置在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另一侧边。使得所述同步遮挡件和所述同步循环动力件关于所述输送架1对称。
所述第二横向调整件包括第二调整底面43、第二调整柱44和第二调整顶面45,所述第二调整底面43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滑动块和第二横向调整块,所述第二横向滑动块呈燕尾块状,所述第二横向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调整底面43设置在所述遮挡支撑面上,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横向滑动槽配合,所述第二横向调整块嵌装在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套装在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上,同时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配合。当所述包装纸盒类型长度改变,需要横向调整所述同步遮挡件遮挡间距时,只需转动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即可调整所述同步遮挡件与所述包装纸盒的横向间距。所述第二调整柱44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底面43上,所述第二调整顶面45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柱44另一端上。
所述同步循环遮挡件包括同步遮挡电机46、同步遮挡主动轮47、同步遮挡转轴、同步遮挡从动轮48、同步遮挡传动链49和同步循环遮挡杆50,所述同步遮挡电机46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底面43上,并且所述同步遮挡电机46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调整顶面45。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47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调整顶面45上方的所述同步遮挡电机46的转轴上,并且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47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推力球轴承,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47通过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垫在所述第二调整顶面45上。使得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47所受重力通过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传递至所述第二调整顶面45上。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顶面45上,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48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上,并且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48能够在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上周向转动。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48与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47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49上设置有第二弯板,所述第二弯板设置有十个,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49同时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47和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48上,并且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49转动速度与所述输送带2输送速度相同。所述同步循环遮挡杆50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板上,所述同步循环遮挡杆50设置有十个,十个所述同步循环遮挡杆50逐一对应设置在十个所述第二弯板上。所述同步循环遮挡杆50用于顶住所述包装纸盒另一端口,防止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的物体由所述包装纸盒另一端口露出,影响后续包装纸盒封口作业。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盒连续式输送件,其用于快速向后输送包装纸盒;
循环同步装盒件,其设置在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上,所述循环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件、循环输料件和同步遮挡件,所述循环输料件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件上;
其中:所述同步装盒件和所述同步遮挡件转动速度均与所述纸盒连续式输送件输送速度相同,所述同步装盒件将待装物体同步运动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所述循环输料件将所述待装物体连续输送至所述同步装盒件,所述同步遮挡件同步运动抵在所述包装纸盒端口处,以防止装入所述包装纸盒内的所述待装物体露出;
所述同步装盒件包括同步装盒架、第一横向调整件和同步循环装盒件,所述同步装盒架上设置有第一横向滑动槽和第一横向调整槽,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上设置有第一横向调整螺杆;所述第一横向调整件包括第一调整底面、第一调整柱和第一调整顶面,所述第一调整底面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横向滑动块和第一横向调整块,所述第一横向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调整底面设置在所述同步装盒架上,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横向滑动槽配合,所述第一横向调整块嵌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调整槽内,并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一横向调整螺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循环装盒件包括同步循环电机、同步循环主动轮、同步循环转轴、同步循环从动轮、同步循环传动链和同步输送装盒件,所述同步循环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底面上,并且所述同步循环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一调整顶面,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上,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转轴上,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弯板,所述同步循环传动链同时套装在所述同步循环主动轮和所述同步循环从动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包括装盒座、装盒动力件和装盒导向件,所述装盒座一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板上,所述装盒座一侧面上设置有动力盲孔,所述装盒座另一侧面上设置有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盒动力件包括第一磁力线圈、往复固定管、往复延长缓冲管、缓冲延长弹簧和延伸推动杆,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固定嵌装在所述动力盲孔内,所述往复固定管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动力盲孔上,所述往复固定管另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嵌装在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和所述往复固定管内,所述缓冲延长弹簧嵌装在所述往复延长缓冲管内;所述延伸推动杆呈U形杆状,所述延伸推动杆一端贯穿所述往复固定管一端面后设置有第一受力板,并且所述第一受力板位于所述缓冲延长弹簧一端与所述往复固定管一端面之间,所述延伸推动杆另一端与所述装盒座另一端面平行,并且所述延伸推动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受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盒导向件包括调整螺杆、第一调整螺母、第二调整螺母、调整连接板、侧面挡板和延长板,所述调整螺杆两端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调整螺杆嵌装在所述装盒座另一端上的调整通孔内,所述调整通孔轴线与所述动力盲孔轴线垂直,所述调整通孔侧壁与所述装盒座另一端面贯通,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调整螺杆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调整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杆配合,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套装在所述调整螺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与所述调整螺杆配合;所述调整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整连接板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上,两个所述侧面挡板逐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调整连接板另一端上,所述延长板紧固在所述装盒座上;多套所述同步输送装盒件逐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料件包括循环输料支撑板、循环输料支撑腿、旋转电机、旋转传动轴、旋转分离板和输料导向件,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通过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顶面上,所述旋转传动轴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旋转传动轴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所述旋转分离板一端面设置有推力球轴承,所述旋转分离板通过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上,并且所述旋转分离板一端面与所述旋转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导向件包括分离排序环、输料支撑杆、外侧水平导向板、内侧水平导向板、竖向导向管和竖向暂存件,所述分离排序环呈涡状面状,所述分离排序环通过所述输料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支撑腿上,使得所述分离排序环一端面与所述循环输料支撑板另一端面平行,所述外侧水平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分离排序环内侧端连接,所述内侧水平导向板一端与所述分离排序环外侧端连接;所述竖向导向管呈弧形管状,所述竖向导向管一端同时设置在所述外侧水平导向板和所述内侧水平导向板另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暂存件包括竖向暂存管、水平导向管、水平放置板、水平传动杆、水平固定管和第二磁力线圈、转动电机和转动拨辊,所述竖向暂存管一端竖向贯通设置在所述竖向导向管另一端上,所述水平导向管呈矩形管状,所述水平导向管一端贯通在所述竖向暂存管一端侧壁上,所述水平放置板一端嵌装在所述水平导向管内,所述水平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平放置板一端上,所述水平传动杆另一端穿出所述水平导向管另一端;所述水平固定管一端设置在所述水平导向管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磁力线圈嵌装在所述水平固定管内,并且第二磁力线圈套在所述水平传动杆外;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竖向暂存管另一端侧壁上,所述转动拨辊侧壁上设置有物体嵌入槽,多个所述物体嵌入槽在所述转动拨辊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转动拨辊连接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遮挡件包括遮挡架、第二调整底面、第二调整柱、第二调整顶面、同步遮挡电机、同步遮挡主动轮、同步遮挡转轴、同步遮挡从动轮、同步遮挡传动链和同步循环遮挡杆,所述遮挡架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滑动槽和第二横向调整槽,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上设置有第二横向调整螺杆,所述第二调整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滑动块和第二横向调整块,所述第二横向调整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调整底面设置在所述遮挡架上,并且所述第二横向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横向滑动槽配合,所述第二横向调整块嵌装在所述第二横向调整槽内,并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横向调整螺杆配合;所述第二调整柱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底面上,所述第二调整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柱上;所述同步遮挡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底面上,并且所述同步遮挡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二调整顶面;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顶面上,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转轴上,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弯板,所述同步遮挡传动链同时套装在所述同步遮挡主动轮和所述同步遮挡从动轮上;多个所述同步循环遮挡杆逐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弯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7180.4A CN114348381B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7180.4A CN114348381B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381A CN114348381A (zh) | 2022-04-15 |
CN114348381B true CN114348381B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110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87180.4A Active CN114348381B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48381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58893A (en) * | 1963-04-11 | 1966-07-05 | R A Jones And Company Inc | Intermittent motion cartoning machine |
CN104828287A (zh) * | 2015-04-24 | 2015-08-12 |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食品装盒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7172A (en) * | 1977-01-28 | 1978-01-10 | Excel Engineering, Inc. | Carton set-up and loading machine |
US4718540A (en) * | 1986-11-07 | 1988-01-12 | R. A. Jones & Co. Inc. | Automatic changeover for cartoners |
FR2711353B1 (fr) * | 1993-10-20 | 1996-02-23 | Flurial Sa |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automatique, dans des boîtes non compartimentées, de produits alimentaires, ou autres. |
US7134258B2 (en) * | 2001-12-05 | 2006-11-14 | R.A. Jones & Co. Inc. | Pack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CN203381805U (zh) * | 2013-06-28 | 2014-01-08 |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 自动装盒机 |
GB2561826B (en) * | 2017-04-19 | 2019-11-20 | Bradman Lake Ltd | Packing machine with individually controllable pockets |
CN109264115B (zh) * | 2018-10-24 | 2020-09-1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多盒型装盒机的输送装置 |
CN213862913U (zh) * | 2020-11-21 | 2021-08-03 | 金嘉成(佛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套盒装盒机 |
CN112810885B (zh) * | 2021-02-01 | 2024-08-20 | 金嘉成(佛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避让式装料装置的装盒机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11587180.4A patent/CN1143483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58893A (en) * | 1963-04-11 | 1966-07-05 | R A Jones And Company Inc | Intermittent motion cartoning machine |
CN104828287A (zh) * | 2015-04-24 | 2015-08-12 |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食品装盒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8381A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7000B (zh) | 用于将物件预成型层转移至托盘顶部的设备 | |
CN107010257A (zh) |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果包装机 | |
CN110615142A (zh) | 一种内盒装箱流水线及其相关的内盒装箱方法 | |
CN209177015U (zh) | Pe袋送袋机构 | |
CN112373844A (zh) | 一种筒纱包装线 | |
CN114348381B (zh) | 一种基于柔性输送平台的全自动包装线 | |
CN114348596B (zh) | 一种自动焊接组装包装机 | |
CN113968380B (zh) | 软管装箱设备和软管防错乱自动装箱机 | |
CN117284561B (zh) | 一种冷冻蛋挞用输送装置 | |
CN114516441A (zh) | 一种用于苹果包网袋的机器 | |
CN210854272U (zh) | 一种装车机器人的拨料机头 | |
CN107310785A (zh) | 高速空箱规整定位机构及装箱方法 | |
CN114435679B (zh) | 一种全伺服高速间歇式装盒生产线 | |
CN114751038B (zh) | 滑轨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 |
CN217805700U (zh) | 一种隔板的上料装置 | |
CN206841783U (zh) | 一种应用于水果包装机的水果装入工位及一种水果包装机 | |
CN104723611B (zh) | 双层纸板自动加工设备 | |
CN111874359B (zh) | 一种药板及说明书快速装盒装置 | |
CN115057049A (zh) | 物品装盒设备及物品装盒方法 | |
CN211494677U (zh) | 一种内盒装箱流水线 | |
CN211167577U (zh) | 电线自动装袋机 | |
CN114291318A (zh) | 一种全自动连续式开封装一体机 | |
CN113428410B (zh) | 一种全自动卧式高速开箱机的纸箱上料方法及装置 | |
CN206485950U (zh) | 一种滑片包装线上的间距分隔装置 | |
CN218578135U (zh) | 一种批量转运式食用菌菌包自动装筐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