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3921B - 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43921B CN114343921B CN202111679032.5A CN202111679032A CN114343921B CN 114343921 B CN114343921 B CN 114343921B CN 202111679032 A CN202111679032 A CN 202111679032A CN 114343921 B CN114343921 B CN 1143439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etabular
- wall
- liner
- fixing
- acetabul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0588 acetabulum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394 hip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049 pelvic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82 arthroplast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981 hip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78 mim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97 pelv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541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本申请的髋臼组件包括髋臼外杯和髋臼内衬,髋臼外杯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第一内壁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沿第一内壁周向延伸;髋臼内衬包括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第二外壁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第二外壁周向延伸,固定部能够适配于固定槽,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接于固定槽内。髋臼组件在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可以完全放进髋臼外杯的第一内壁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内,并且通过使髋臼内衬和髋臼外杯相对转动将设置于髋臼内衬外壁的固定部卡接于髋臼外杯的固定槽中,使得髋臼内衬和髋臼外杯可以固定锁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通常需要取出和置换股骨头和髋臼。用于置换髋臼的髋臼组件可以包括外杯和内衬。外杯用于与患者的髋骨连接固定,内衬可以被固定在外杯当中。为了实现外杯和内衬的固定,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卡扣锁定机制,通过卡扣限制内衬脱出外杯。较为常见的卡扣结构是在髋臼内衬设施梅花凸起结构,在髋臼外杯的对应位置设置梅花卡槽,组装时通过安装器向髋臼内衬施加沿轴线方向向下的作用力,基于髋臼内衬的塑性变形将髋臼内衬敲打进入外杯中。由于内衬凸起与外杯卡槽尺寸相差较大,会导致内衬在外杯中的轴向位移很大,带来较大微动,导致内衬的背侧磨损。此外,由于存在公差,内衬的梅花瓣凸起与外杯卡槽是间隙配合,内衬在外杯中存在旋转微动,也会带来内衬背侧磨损。
而且,在组装过程中,是通过安装器向髋臼内衬施加沿轴线方向向下的作用力将内衬敲击打入外杯中,敲击力较大,敲击过程容易造成髋臼内衬变形,增加髋关节假体球头在髋臼内衬中卡涩的风险。而且现有的卡扣结构使得髋臼内衬在术中只能破坏性取出。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种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和组装方法,可以在髋臼组件组装过程中避免因组装时的敲击力导致的髋臼内衬背侧磨损,减少髋臼内衬变形。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髋臼组件,包括:髋臼外杯和髋臼内衬,
所述髋臼外杯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内壁围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髋臼外杯的第一内壁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沿第一内壁周向延伸;
所述髋臼内衬包括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所述髋臼内衬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外壁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第二外壁周向延伸,所述固定部能够适配于所述固定槽,并且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接于固定槽内;
其中,所述髋臼组件具有所述髋臼内衬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髋臼内衬相对于所述髋臼外杯可以相对运动的预安装状态,在所述预安装状态下,所述髋臼内衬完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部能够由所述第一开口滑动至所述固定槽中。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固定部朝向固定槽第一开口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为可变形材料。
可选的,所述髋臼外杯具有由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一内壁所定义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内壁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具有侧壁,所述侧壁由所述第一内壁的一部分表面向所述第一外壁的方向缩进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所形成,所述避让槽能够容纳所述固定部。
可选的,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固定槽相邻设置,所述避让槽具有连接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内壁的一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避让槽。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外壁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周向设置并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延伸,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外壁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或者,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内壁周向设置并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延伸,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导向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导向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导向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锁紧部分与导向部连接并设置于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锁紧部分与水平方向呈第二夹角朝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角为1°~30°;或者所述第二夹角为1°~30°。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角为3°~5°;或者所述第二夹角为3°~5°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脱部,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脱部相适配的第二防脱部。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一所述固定槽的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有一所述避让槽;和/或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二外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第二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部,任意两个相邻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相隔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是由每两个相邻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到所述髋臼内衬的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所定义,所述预定角度为10°~150°之间。
可选的,所述髋臼外杯具有所述由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一内壁定义的第一端面,所述髋臼内衬具有由所述第二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定义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所述第一定位标记与所述第二定位标记的相对位置指示所述髋臼外杯与所述髋臼内衬是否处于锁紧状态。
可选的,所述髋臼外杯具有所述由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一内壁定义的第一端面,所述髋臼内衬具有由所述第二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定义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髋关节假体,包括:
如前所述的髋臼组件;和
股骨头假体,用于与所述髋臼内衬匹配安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髋臼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使所述髋臼内衬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使所述髋臼组件处于预安装状态;向所述髋臼内衬沿圆周方向施加旋转力,使所述髋臼内衬相对于所述髋臼外杯转动,使所述固定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内。
可选的,所述使所述髋臼内衬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使所述髋臼组件处于预安装状态包括:将所述髋臼外杯的避让槽与所述髋臼内衬的固定部对准,使所述髋臼内衬能够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使所述髋臼组件处于所述预安装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髋臼组件在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可以完全放进髋臼外杯的第一容纳空间内,并且通过使髋臼内衬和髋臼外杯相对转动将设置于髋臼内衬外壁的固定部卡接于髋臼外杯的固定槽中,使得髋臼内衬和髋臼外杯可以固定锁紧,至少改善了现有髋臼组件的卡扣结构导致的组装过程中因敲击力过大导致的髋臼内衬变形和内侧磨损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附图并不代表对本申请的限制,仅是作为示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髋关节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髋臼组件中的髋臼内衬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髋臼组件中的髋臼外杯的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图7所示髋臼组件中的髋臼内衬的正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所示髋臼组件中的髋臼内衬的正视图;
图11为图1所示髋臼组件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所示髋臼组件中髋臼内衬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髋臼组件,应用于髋关节假体中。髋关节假体用于替换使用者体内的髋关节。例如,对于部分患者,当髋关节由于疾病原因及外伤等因素而受损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病灶,并采用对应髋关节假体以替换患者被切除的髋关节。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装配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髋关节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髋臼组件100可以包括髋臼外杯11和髋臼内衬12。髋臼外杯11用于安装固定至患者的盆骨。髋臼外杯11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110,髋臼内衬12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容纳空间110内并固定。髋臼内衬12具有第二容纳空间120,第二容纳空间120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容纳空间110的开口方向相同。股骨头假体的球头能够转动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120内。将髋臼组件100固定于患者盆骨处,将股骨头假体设置于患者股骨处,并且将股骨头假体通过球头与髋臼组件100转动连接,以替代患者被切除的髋关节。
作为一个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髋臼组件100包括髋臼外杯11和髋臼内衬12。髋臼外杯11具有第一内壁111和第一外壁112,第一内壁111围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110。髋臼外杯11的第一内壁111设置有固定槽113,固定槽113沿第一内壁111周向延伸。髋臼内衬12具有第二内壁121和第二外壁122,髋臼内衬12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内,髋臼内衬12的第二外壁122设置有固定部123,固定部123沿第二外壁122周向延伸,固定部123能够适配于固定槽113,例如固定部123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接于固定槽113内。进而,当髋臼内衬12完全安装进第一容纳空间110并固定之后,通过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的内壁相抵接,可以限制髋臼内衬12沿髋臼外杯11轴线方向相对于髋臼外杯11直线运动。
当髋臼内衬12完全装入第一容纳空间110并卡接固定以后,通过固定槽113与固定部123相配合可以实现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的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髋臼组件100具有髋臼内衬12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内,且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可相对运动的预安装状态,在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12完全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110内,但髋臼内衬12和髋臼外杯11未锁紧固定。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髋臼外杯11具有由第一外壁112和第一内壁111所定义的第一端面115,可以理解,第一端面115是连接第一外壁112和第一内壁111的面。髋臼外杯11的第一内壁111设置有避让槽114,避让槽114具有侧壁1141,侧壁1141由第一内壁111的一部分表面向第一外壁112的方向缩进并延伸至髋臼外杯11的第一端面115所形成;以使在髋臼内衬12沿髋臼外杯11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时,第一内壁111的避让槽114能够对第二外壁122的固定部123进行避让,避免固定部123受到髋臼外杯11的阻挡而导致髋臼内衬12难以完全放置进髋臼外杯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0中。
参见图7,避让槽114具有一底面1142,由避让槽114的侧壁1141和髋臼外杯11的第一内壁111所定义,底面1142连接避让槽114的侧壁1141与髋臼外杯11的第一内壁111。避让槽114与固定槽113相邻设置,并且底面1142与固定槽113的底面1142相连接,且固定槽113朝向避让槽114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1131,以使避让槽114与固定槽113相通,使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能够由避让槽114在旋转力的作用下转动卡接至固定槽113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避让槽114是由第一端面115沿第一内壁111向下形成的切角。
可以理解,避让槽114的长度大于等于固定部123的长度,以使在髋臼组件100组装时,避让槽114可以完全容纳固定部123,方便髋臼内衬12可以完全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123凸设于髋臼内衬12的第二外壁的外表面。固定槽113凹设于髋臼外杯11的第一内壁111的表面。
在髋臼组件100组装的过程中,首先将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与髋臼外杯11的避让槽114相对准,使髋臼内衬12能够完全放置进第一容纳空间110内。髋臼内衬12的髋臼内衬12可以处于放置进髋臼外杯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0的预安装状态,此时,仅将髋臼内衬12由髋臼外杯11的开口放置进第一容纳空间110中,尚未锁紧。在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在髋臼外杯11的轴线方向上与髋臼外杯11的避让槽114相对应,使得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不会被髋臼外杯11的任何部分阻挡,进而髋臼内衬12可以完全装入到第一容纳空间110内。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在髋臼外杯11的圆周方向上与髋臼外杯11的固定槽113的第一开口1131相对,以使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能够在旋转力的作用下转动卡接至固定槽113内。此时,沿髋臼外杯11的圆周方向朝向固定槽113一方对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作用力,使得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朝向固定槽的方向转动,进而髋臼外杯11的固定部123被旋入髋臼外杯11的固定槽113内。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组件100在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12可以完全进入髋臼外杯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0内,并在安装状态下经过旋转髋臼内衬12将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锁紧,安装过程中不需要沿髋臼外杯11的轴线方向向下施加作用力或敲打髋臼内衬12,降低第二外壁122与第一内壁111的卡涩风险,避免髋臼内衬12在强作用力的影响下变形和髋臼内衬12的背侧被磨损。当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安装固定之后,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与髋臼外杯11的固定槽113的内壁相抵接,可以限制髋臼内衬12沿髋臼外杯11轴线方向相对于髋臼外杯11直线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限制髋臼内衬12沿髋臼外杯11轴线方向相对于髋臼外杯11直线运动,并且限制髋臼内衬12沿髋臼外杯11圆周方向相对于髋臼外杯11转动,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为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施加一定大小的旋转力,将固定部123挤压至固定槽113当中卡接并锁紧。作为示例,固定部123为可变形材料包括塑性形变材料或压力形变材料等,诸如聚乙烯、橡胶等。在旋转力的作用下,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被转入固定槽113内,经固定槽113的内壁挤压发生形变并与固定槽113的内壁发生抵接,进而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髋臼内衬12锁紧固定在髋臼外杯11当中。
可以理解,当希望取出髋臼内衬12时,沿髋臼外杯11的圆周方向背离固定槽113一方对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作用力,使得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沿反方向转动,将固定部123旋出固定槽113至避让槽114,进而可以取出髋臼内衬12。
示例性的,第一容纳空间110可以为半球形凹槽,第一容纳空间110也可以为圆台状凹槽,第一容纳空间110还可以是靠近槽口一端为圆台状而远离槽口的一端为半球形的凹槽。故而,第一容纳空间110的内径是沿髋臼外杯11的轴线向内逐渐减小的,即髋臼外杯11的内壁与髋臼外杯11的杯口端面相连的部分是相对于髋臼外杯11的轴线倾斜的。
参阅图3至图7,作为示例,固定槽113为长条状凹槽,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一内壁111周向延伸。相应地,固定部123为长条状凸起,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二外壁122周向延伸,使得固定部123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接于固定槽1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槽113的第一开口1131沿水平方向设置,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设置,如此,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端能够在向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力时方便地被旋入第一开口113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槽113沿第一内壁111周向设置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固定部123沿第二内壁121周向设置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或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
参阅图3和图4,可选地,固定槽113沿第一内壁111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相应地,固定部123沿第二外壁122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与固定槽113相适配,以使得固定部123可以在向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力时方便地与固定槽113相匹配并卡接到固定槽113当中。固定部123为可变形材料包括塑性形变材料或压力形变材料等,诸如聚乙烯、橡胶等。在旋转力的作用下,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被转入固定槽113内,经固定槽113的内壁挤压发生形变并与固定槽113的内壁发生抵接,进而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髋臼内衬12锁紧固定在髋臼外杯11当中。
参阅图5和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槽113的延伸方向与固定部123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θ1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第一夹角θ1设置。固定部123延伸方向与固定槽113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θ1,当向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力时,固定部123的一端进入固定槽113的第一开口1131之后,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固定部123受到因第一夹角θ1而产生的来自固定槽113内壁的侧向挤压力,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之间摩擦力增大,直至卡接锁紧,进而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实现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的锁紧固定。
参阅图5和图6,固定槽113的第一开口1131水平设置,并且固定槽113沿第一内壁111的圆周面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θ1延伸,固定部123沿第二外壁122的圆周面水平设置,并且与固定槽113相适配。固定槽113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固定部123沿水平方向设置,以使固定部123延伸方向与固定槽113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θ1。
或者,固定部123沿第一内壁111的圆周面水平设置,固定部123朝向第一开口1131的一端水平设置,并且固定部123沿第二外壁122的圆周面与水平方向呈第二夹角θ1延伸,并且与固定槽113相适配。固定槽113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固定部123沿水平方向设置,以使固定部123延伸方向与固定槽113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θ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23为刚性材料,或者可变形材料。可变性材料包括塑性形变材料或压力形变材料等,诸如聚乙烯、橡胶等。可以理解,固定部123延伸方向与固定槽113的延伸方向呈第一夹角,因而固定部123为刚性材料时,受到因第一夹角而产生的来自固定槽113内壁的侧向挤压力,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之间摩擦力增大,使得固定部123在侧向挤压力的作用下被抵接在固定槽113的内壁进而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髋臼内衬12锁紧固定在髋臼外杯11当中;但是,由于刚性材料在侧向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程度较小,当固定部123进入固定槽113之后,旋转髋臼内衬12的阻力变大,使得髋臼组件100的组装难度较大。当固定部123为可变形材料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被转入固定槽113内,固定部123经固定槽113的内壁挤压发生形变并且固定部123收到因第一夹角而产生的来自固定槽113内壁的侧向挤压力,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的内壁发生抵接,进而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髋臼内衬12锁紧固定在髋臼外杯11当中。
可选地,第一夹角θ1为锐角,例如为1°~30°之间,又例如为1°~10°之间,再例如为3°~5°。当第一夹角大于30°时,固定部123因第一夹角而产生的来自固定槽113内壁的侧向挤压力将较大程度上阻止固定部123旋入固定槽113,使髋臼内衬12难以被旋至预定安装位置,髋臼组件100的安装难度增加。可以理解,第一夹角可以是固定部123或固定槽113沿水平方向往上延伸所形成,或者是沿水平方向往下延伸所形成,在此没有特别的限定。
参阅图7和图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固定部123包括导向部分1231和锁紧部分1232,导向部分1231设置于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并在第二外壁122圆周面沿水平方向延伸,锁紧部分1232与导向部连接并设置于固定部123远离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锁紧部分1232在第二外壁122圆周面上与水平方向呈第二夹角θ2朝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延伸。固定槽113沿第一内壁111的圆周面水平设置。如此,由于导向部设置于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并在第二外壁122圆周面沿水平方向延伸,因而当向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力时,固定部123的导向部分1231能够方便地被旋入固定槽113内。当继续向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力,髋臼内衬12的旋转角度增大,直至锁紧部分1232开始进入固定槽113时,由于锁紧部分1232与固定部123呈第二夹角θ2,固定槽113内壁对锁紧部分1232施加侧向挤压力,使得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之间摩擦力增大,直至卡接锁紧,进而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实现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的锁紧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23为可变形材料时,可变性材料包括塑性形变材料或压力形变材料等,诸如聚乙烯、橡胶等。在旋转力的作用下,髋臼内衬12的固定部123被转入固定槽113内,固定部123经固定槽113的内壁挤压发生形变并且固定部123收到因第一夹角而产生的来自固定槽113内壁的侧向挤压力,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的内壁发生抵接并且固定部123发生塑性形变,使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锁紧固定。
可选地,第二夹角θ2为锐角,例如为1°~30°之间,又例如为1°~10°之间,再例如为3°~5°。当第二夹角大于30°时,固定部123因第一夹角而产生的来自固定槽113内壁的侧向挤压力将较大程度上阻止固定部123旋入固定槽113,使髋臼内衬12被旋至预定安装位置难度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中,限制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在任何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至少包括限制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在沿轴线方向上的直线运动以及沿圆周方向的转动。
参阅图9和图10,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槽11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脱部1133,固定部123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防脱部1133相适配的第二防脱部1233,以使第一防脱部1133与第二防脱部1233配合固定,以限制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在沿轴线方向上的直线运动以及沿圆周方向的转动,实现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的锁紧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23的锁紧部分1232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防脱部1233,固定部123的导向部分1231外表面不设置第二防脱部1233。例如,固定部123的导向部分1231外表面为光滑的,以使固定部123可以方便地旋入固定槽113当中。
第一防脱部1133可以为间隔分布的锯齿状凸起、点状凸起或条状凸起,第二防脱部1233可以为第一防脱部1133位置和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或者第二防脱部1233可以为间隔分布的锯齿状凸起、点状凸起或条状凸起,第一防脱部1133可以为第二防脱部1233位置和形状相配合的凹槽。当髋臼内衬12被旋至预定位置后,固定部123与固定槽113相抵接,第一防脱部1133与第二防脱部1233相配合,限制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在沿轴线方向上的直线运动以及沿圆周方向的转动,实现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的锁紧固定。
如图11和图12所示,固定槽1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固定槽113沿第一内壁111的周向均匀设置于第一内壁111。可以理解,每一固定槽113的第一开口1131一侧设置有一避让槽114。固定部1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固定槽113沿第二外壁122的周向均匀设置于第二外壁122。固定槽113的数量、避让槽114的数量可以多于固定部123的数量,或者,固定槽113及避让槽114的数量与固定部123的数量相等。固定槽113及避让槽114的数量多于固定部123的数量时,为固定部123数量的整数倍。固定部123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可以更好地实现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锁紧的稳定性。
以多个固定槽113包括有相邻的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多个固定部123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为例。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之间的间隔分别设置有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分别与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相邻设置。组装该髋臼组件100时,将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分别与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和第三避让槽对准,使髋臼内衬12沿髋臼外杯11的轴线朝向髋臼外杯11运动,使髋臼内衬12能够完全放置进第一容纳空间110内。髋臼内衬12的髋臼内衬12可以处于放置进髋臼外杯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0的预安装状态,此时,仅将髋臼内衬12由髋臼外杯11的开口放置进第一容纳空间110中,尚未锁紧。在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12的每一固定部123在髋臼外杯11的轴线方向上与髋臼外杯11的每一避让槽114相对应,使得髋臼内衬12的每一固定部123不会被髋臼外杯11的任何部分阻挡,进而髋臼内衬12可以完全装入到第一容纳空间110内。髋臼内衬12的每一固定部123在髋臼外杯11的圆周方向上与髋臼外杯11的每一固定槽113的第一开口1131相对,以使髋臼内衬12的每一固定部123能够在旋转力的作用下转动卡接至每一固定槽113内。此时,沿髋臼外杯11的圆周方向朝向固定槽113一方对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作用力,使得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朝第一方向转动,进而髋臼外杯11的每一固定部123被旋入髋臼外杯11的每一固定槽113内。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当设置多个固定部123时,两个相邻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端相隔预定角度α,该预定角度是由每两个相邻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端到髋臼内衬12的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所定义。该预定角度为10°~150°之间,例如30°~120°,或者30°~90°。每两个相邻固定部123朝向固定槽113第一开口1131的一端相隔的预定角度相等,以使得固定部123在第二外壁122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示例,固定部123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六个、八个等。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固定部123的数量、固定槽113的数量以及避让槽114的数量均不作限定,只要可以实现在髋臼组件100的预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12可以完全放入髋臼外杯11的第一容纳空间110,并且可以实现安装状态下,髋臼内衬12和髋臼外杯11的稳定锁紧即可。
如图11所示,髋臼外杯11具有由第一外壁112和第一内壁111所定义的第一端面115,并且髋臼内衬12具有由第二外壁122和第二内壁121所定义的第二端面125,其中第一端面11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1151,第二端面12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1251,第一定位标记1151与第二定位标记1251的相对位置指示髋臼外杯11与髋臼内衬12是否处于锁紧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标记1151设置于第一端面115对应于固定槽113的位置,第二定位标记1251设置于第二端面125上,并且第二定位标记1251设置于髋臼组件100锁紧状态下与第一定位标记1151对应的位置,如此,当向髋臼内衬12施加旋转力,使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转动时,第一定位标记1151与第二定位标记1251的相对位置可以指示髋臼外杯11与髋臼内衬12是否已经锁紧到位。
可选的,髋臼外杯11的第一端面115还设置有第三定位标记1152,第三定位标记1152设置于髋臼内衬12与髋臼外杯11处于预安装状态时第二定位标记1251相对于第一端面115所对应的位置,第二定位标记1251与第三定位标记1152的相对位置指示髋臼外杯11与髋臼内衬12是否处于预安装状态。
作为示例,第一定位标记1151、第二定位标记1251、第三定位标记1152可以为刻痕线。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髋臼内衬12的第一端面115设置有安装孔130。安装孔1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四个、五个等,在此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与组装髋臼组件100所需的器械相适配即可。
要说明的是,在图6、图8和图12中,夹角两侧的线条仅为表示夹角方向与范围,不代表髋臼组件中的任何部件或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髋关节假体。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髋关节假体的结构示意图。髋关节假体可以包括髋臼组件100和股骨头假体。髋臼组件100用于固定至患者的盆骨处,以替代患者被切除的髋臼。股骨头假体用于固定至患者的股骨处,以替代患者被切除的股骨头。
如图2所示,股骨头假体可以包括球头,球头的形状可以与股骨头形状相仿。球头可以是通过紧固件诸如螺钉等直接与股骨连接的。
可选的,股骨头假体还可以包括有股骨柄。股骨柄的一端与球头连接固定,股骨柄的另一端与患者的股骨连接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髋臼组件100的组装方法,包括:使所述髋臼内衬12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0,以使髋臼组件100处于预安装状态;向髋臼内衬12沿圆周方向施加旋转力,使髋臼内衬12相对于髋臼外杯11转动,使所述固定部123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方法包括:
S11、获取一髋臼外杯和一髋臼内衬,
髋臼外杯为上述的髋臼外杯,髋臼内衬为上述的髋臼内衬;
S21、将髋臼外杯的避让槽与髋臼内衬的固定部对准,并且固定部靠近固定槽的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第一开口对准,使髋臼内衬能够完全放置进第一容纳空间,以使髋臼组件处于预安装状态;
S31、向髋臼内衬沿圆周方向施加旋转力,使髋臼内衬相对于髋臼外杯朝背离固定槽第一开口的方向转动,使髋臼内衬与髋臼外杯处于锁紧状态。
髋臼组件可能是在患者的体外进行组装的,诸如生产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组装测试,或者为了便于运输和周转预先将髋臼组件进行组装。或者髋臼组件可能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在患者体内进行组装。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方法当中,可以采用与髋臼组件相适配的医疗器械进行组装,例如采用髋臼内衬的安装孔相适应的器械向髋臼内衬沿圆周方向施加旋转力。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髋臼外杯和髋臼内衬,
所述髋臼外杯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内壁围绕形成第一容纳空间;髋臼外杯的第一内壁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沿第一内壁周向延伸;
所述髋臼内衬包括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所述髋臼内衬可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外壁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第二外壁周向延伸,所述固定部能够适配于所述固定槽,并且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卡接于固定槽内;所述固定部为可变形材料;
其中,所述髋臼组件具有所述髋臼内衬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髋臼内衬相对于所述髋臼外杯可以相对运动的预安装状态,在所述预安装状态下,所述髋臼内衬完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其中,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固定部能够由所述第一开口滑动至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导向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导向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导向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锁紧部分与导向部连接并设置于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锁紧部分与水平方向呈第二夹角朝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延伸;所述锁紧部分沿所述髋臼内衬的轴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面,两个所述侧边面的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具有由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一内壁所定义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内壁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具有侧壁,所述侧壁由所述第一内壁的一部分表面向所述第一外壁的方向缩进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所形成,所述避让槽能够容纳所述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固定槽相邻设置,所述避让槽具有连接所述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内壁的一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固定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第二外壁周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周向设置并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1°~30°;或者所述第二夹角为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3°~5°;或者所述第二夹角为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脱部,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脱部相适配的第二防脱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一内壁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一所述固定槽的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有一所述避让槽;和/或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第二外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部,任意两个相邻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相隔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是由每两个相邻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到所述髋臼内衬的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所定义,所述预定角度为10°~15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具有所述由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一内壁定义的第一端面,所述髋臼内衬具有由所述第二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定义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所述第一定位标记与所述第二定位标记的相对位置指示所述髋臼外杯与所述髋臼内衬是否处于锁紧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外杯具有所述由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一内壁定义的第一端面,所述髋臼内衬具有由所述第二外壁和所述第二内壁定义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
13.一种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髋臼组件;和
股骨头假体,用于与所述髋臼内衬匹配安装。
1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髋臼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所述髋臼内衬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使所述髋臼组件处于预安装状态;向所述髋臼内衬沿圆周方向施加旋转力,使所述髋臼内衬相对于所述髋臼外杯转动,使所述固定部卡接于所述固定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髋臼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所述髋臼内衬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使所述髋臼组件处于预安装状态包括:将所述髋臼外杯的避让槽与所述髋臼内衬的固定部对准,使所述髋臼内衬能够完全放置进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使所述髋臼组件处于所述预安装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79032.5A CN114343921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79032.5A CN114343921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3921A CN114343921A (zh) | 2022-04-15 |
CN114343921B true CN114343921B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110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79032.5A Active CN114343921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4392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0451A (en) * | 1992-09-15 | 1994-11-01 | Waldemar Link Gmbh & Co. | Acetabular cup for a hip joint endoprosthesis |
US5507824A (en) * | 1993-02-23 | 1996-04-16 | Lennox; Dennis W. | Adjustable prosthetic socket component, for articulating anatomical joints |
CN110584840A (zh) * | 2019-10-18 | 2019-12-20 | 北京安颂科技有限公司 | 髋臼假体及髋关节假体 |
CN214967164U (zh) * | 2021-01-22 | 2021-12-03 | 林克骨科(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髋臼杯假体 |
CN215080282U (zh) * | 2021-01-22 | 2021-12-10 | 林克骨科(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人工髋关节髋臼杯假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59354B2 (en) * | 2019-02-15 | 2024-08-13 |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 Robotic acetabulum preparation for acceptance of acetabular cup with engagement features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79032.5A patent/CN1143439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0451A (en) * | 1992-09-15 | 1994-11-01 | Waldemar Link Gmbh & Co. | Acetabular cup for a hip joint endoprosthesis |
US5507824A (en) * | 1993-02-23 | 1996-04-16 | Lennox; Dennis W. | Adjustable prosthetic socket component, for articulating anatomical joints |
CN110584840A (zh) * | 2019-10-18 | 2019-12-20 | 北京安颂科技有限公司 | 髋臼假体及髋关节假体 |
CN214967164U (zh) * | 2021-01-22 | 2021-12-03 | 林克骨科(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髋臼杯假体 |
CN215080282U (zh) * | 2021-01-22 | 2021-12-10 | 林克骨科(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人工髋关节髋臼杯假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3921A (zh) | 2022-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145604A1 (en) | Acetabular cup assembly for multiple bearing materials | |
EP0690702B1 (en) | Acetabular cup positioning insert with release mechanism | |
US5171243A (en) | Acetabular cup positioning insert | |
EP0963741B1 (en) | Antiluxation Hip Prosthesis | |
EP2773290B1 (en) | Systems for shoulder prostheses | |
US8123814B2 (en) | Method and appartus for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 |
US778073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a metal-metal constrained liner | |
US11931264B2 (en) | Modular humeral head | |
US2021033844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ialing a humeral head | |
EP2042129B1 (en) | Acetabular Prosthesis Having an Orientable Face | |
US12161567B2 (en) | Hard bearing inserter rings | |
EP1782765A1 (en) | Shoulder implant assembly | |
US20140324183A1 (en) | Prosthetic acetabular cup | |
EP1633287B1 (en) | Fixing assembly | |
CN114343921B (zh) | 髋臼组件、髋关节假体及组装方法 | |
US12370052B2 (en) | Modular humeral head | |
IE920458A1 (en) | Acetabular cup positioning inser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