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2187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42187B CN114342187B CN202080059121.7A CN202080059121A CN114342187B CN 114342187 B CN114342187 B CN 114342187B CN 202080059121 A CN202080059121 A CN 202080059121A CN 114342187 B CN114342187 B CN 1143421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lined surface
- surface portion
- connector
- connector housing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27—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with evacuation of penetrating liqui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提高散热性能的连接器。连接器(10)具有连接器壳体(11)和端子(T),端子(T)收纳于连接器壳体(11)并且与对方侧设备电连接。连接器壳体(11)具有在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相对于端子(T)在竖直方向上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上侧斜面部(41a、41b)。具备相对于设置于上侧斜面部(41a、41b)的上侧的贯穿孔(43a、43b)能通气的上侧的通气膜(44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以装配到对方侧设备为目的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连接器在壳体内被插入电线的一部分,电线的芯线与壳体内的内部导体及端子电连接。通过屏蔽连接器的端子与对方侧设备或者对方侧连接器内的端子接触,从而芯线与对方侧设备或者对方侧连接器内的端子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6011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述的屏蔽连接器中,由壳体内的端子、内部导体产生的热主要传递到电线。另一方面,在使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屏蔽连接器中,也对所连接的设备供应大电流,因此发热量增加。因此,为了使散热性能提高,需要端子、内部导体的大型化、电线的大径化,屏蔽连接器自身也有可能大型化。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提高散热性能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和端子,该端子收纳于该连接器壳体并且与对方侧设备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所述端子靠竖直方向上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上侧斜面部,具备上侧通气膜,该上侧通气膜相对于设置于所述上侧斜面部的上侧贯穿孔能通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提高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的6-6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有连接器壳体和端子,该端子收纳于该连接器壳体并且与对方侧设备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所述端子靠竖直方向上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上侧斜面部,具备上侧通气膜,该上侧通气膜相对于设置于所述上侧斜面部的上侧贯穿孔能通气。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于上侧斜面部的上侧通气膜,能够将在端子、其周围产生的热释放到外部,因此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提高散热性能。
[2]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壳体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端子在竖直方向下侧位置具有下侧贯穿孔,具备相对于所述下侧贯穿孔能通气的下侧通气膜。
根据该结构,通过除了上侧通气膜之外还具备下侧通气膜,从而能够促进空气的自然对流的产生而提高散热性能。
[3]优选的是,所述上侧通气膜及所述下侧通气膜至少与所述端子对置配置。
根据该结构,因为容易发热的端子和各通气膜对置配置,所以能够使从端子发出的热立即释放。
[4]优选的是,所述上侧斜面部具有:第1上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到一方的外侧;和第2上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到另一方的外侧,所述第1上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上侧斜面部的上端部彼此连接而构成为V字状,所述第1上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上侧斜面部各自具有从下端部延伸的延伸壁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有从第1上侧斜面部和第2上侧斜面部的下端部延伸的延伸壁部,能够使尘埃、水等异物难以滞留于各斜面部的下端,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上侧通气膜。
[5]优选的是,所述延伸壁部是从所述第1上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上侧斜面部连续的同一倾斜角度的斜面。
根据该结构,因为延伸壁部是从第1上侧斜面部和第2上侧斜面部连续的同一倾斜角度的斜面,所以能够使尘埃、水等异物难以滞留于各斜面部的下端,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上侧通气膜。
[6]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所述端子靠竖直方向下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下侧斜面部,所述下侧斜面部具有:第1下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方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到中央部;和第2下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方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到中央部,所述第1下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下侧斜面部的下端部彼此连接而构成为V字状,具有从所述第1下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下侧斜面部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延伸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有从第1下侧斜面部和第2下侧斜面部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延伸部,从而能够使尘埃、水等异物难以滞留于第1下侧斜面部、第2下侧斜面部的下端部,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下侧通气膜。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结构的一部分放大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本说明书中的“平行”、“正交”、“水平”不仅包括严格为平行、正交、水平的情况,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平行、正交、水平的情况。
图1及图2所示的连接器10是用于将相互并列延伸的两条电线W连接到对方侧设备(省略图示)的连接器。另外,作为对方侧设备,例如可列举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的电动机、逆变器等。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2中的上下方向作为上下方向X,将图2中的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Y,将图2中的纸面正交方向作为前后方向Z进行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连接器1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11,收纳两条电线W的末端部分;密封构件12,将各电线W与连接器壳体11之间密封;以及止动体13,进行各密封构件12的防脱。止动体13卡止于连接器壳体11。
连接器壳体11包括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前壳体21相对于后壳体22位于前后方向Z上的前方侧。另外,在本例中,前后方向Z上的前方侧是连接器10相对于对方侧设备的装配方向。
前壳体21构成为呈筒状。后壳体22装配于前壳体21的后部。后壳体22具有能将所述电线W插通的插通部22a。在插通部22a设置有将其与电线W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12。另外,在插通部22a的比所述密封构件12靠后方装配有止动体13。
在连接器壳体11的内部收纳有作为两条电线W的一部分的末端部分。在各电线W的末端部分通过作为内部导电构件的汇流条B电连接端子T。另外,与各电线W电连接的端子T以在左右方向Y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此,作为端子T排列的方向的左右方向Y在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变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换句话讲,作为端子T排列的方向的左右方向Y在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变为与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
前壳体21从与对方侧设备连接的顶端部侧、即前后方向Z的前方侧依次具有第1圆筒部31、第1四方筒部32、第2四方筒部33以及第2圆筒部34。
第1圆筒部31构成为圆筒状,与对方侧设备连接。在第1圆筒部31的外周部31a装配有圆环状的密封构件31b,在插通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将对方侧设备与第1圆筒部31之间密封。
第2圆筒部34构成为圆筒状,成为比第1圆筒部31大的直径。第2圆筒部34在其内侧收纳有后壳体22、密封构件12以及止动体13。
如图5所示,第1四方筒部32具有:上侧斜面部41,在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端子T靠竖直方向上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和下侧斜面部42,在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端子T靠竖直方向下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上侧斜面部41具有:第1上侧斜面部41a,从连接器壳体11的中央部到左右方向Y中的一方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和第2上侧斜面部41b,从连接器壳体11的中央部到左右方向Y中的另一方的外侧向下方倾斜。上侧斜面部41由第1上侧斜面部41a和第2上侧斜面部41b以向竖直方向上侧形成突出状的方式构成为V字状。第1上侧斜面部41a及第2上侧斜面部41b作为一例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相对于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倾斜45度。另外,该角度是一例,能够适当变更。
下侧斜面部42具有:第1下侧斜面部42a,从连接器壳体11的左右方向Y中的一方的外侧到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和第2下侧斜面部42b,从连接器壳体11的另一方的外侧到中央部向下方倾斜。下侧斜面部42由第1下侧斜面部42a和第2下侧斜面部42b以向竖直方向下侧形成突出状的方式构成为V字状。第1下侧斜面部42a及第2下侧斜面部42b作为一例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相对于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倾斜45度。另外,该角度是一例,能够适当变更。
如图5所示,第1四方筒部32在第1上侧斜面部41a、第2上侧斜面部41b、第1下侧斜面部42a以及第2下侧斜面部42b分别具有贯穿孔43a、43b、43c、43d。贯穿孔43a设置于第1上侧斜面部41a,在与第1上侧斜面部41a正交的方向贯穿。贯穿孔43b设置于第2上侧斜面部41b,在与第2上侧斜面部41b正交的方向贯穿。贯穿孔43c设置于第1下侧斜面部42a,在与第1下侧斜面部42a正交的方向贯穿。贯穿孔43d设置于第2下侧斜面部42b,在与第2下侧斜面部42b正交的方向贯穿。各贯穿孔43a、43b、43c、43d在径向上与端子T对置。
在贯穿孔43a、43b分别设置通气膜44a。在贯穿孔43c、43d分别设置通气膜44b。通气膜44a、44b具有容许空气等气体通过并限制液体、尘埃等异物通过的性质。通气膜44a、44b能够适当使用公知的通气膜,对其材质、结构不作特别限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上侧斜面部41a和第2上侧斜面部41b各自具有从下端部延伸的延伸壁部45a、45b。延伸壁部45a是从第1上侧斜面部41a连续的同一倾斜角度的斜面。另外,第1上侧斜面部41a和第2上侧斜面部41b的下端部是第1下侧斜面部42a和第2下侧斜面部42b的边界部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下侧斜面部42a和第2下侧斜面部42b具有从作为下端部的第1下侧斜面部42a和第2下侧斜面部42b的边界部分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延伸部46。下侧延伸部46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第2四方筒部33构成为四方筒状。第2四方筒部33具有面向外侧的四个外侧面51a、51b、51c、51d。外侧面51a、51b面向上下方向X,外侧面51c、51d面向左右方向Y。外侧面51a、51b是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平行于与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水平方向)的面。外侧面51c、51d是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平行于与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竖直方向)的面。
面向上下方向X的上侧的外侧面51a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位于比端子T靠竖直方向上侧。在外侧面51a设置有主视为三角形的凸部52。
如图6所示,凸部52具有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端子T靠竖直方向上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两个斜面部52a、52b。斜面部52a从连接器壳体11的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到左右方向Y中的一方的外侧,斜面部52b从连接器壳体11的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到左右方向Y中的另一方的外侧。由斜面部52a和斜面部52b以向竖直方向上侧形成突出状的方式构成为V字状。斜面部52a、52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既可以与上侧斜面部41a、41b相同,也可以与上侧斜面部41a、41b不同。
斜面部52a、52b分别具有贯穿孔53a、53b。贯穿孔53a设置于斜面部52a,在与斜面部52a正交的方向贯穿。贯穿孔53b设置于斜面部52b,在与斜面部52b正交的方向贯穿。在贯穿孔53a、53b分别设置有通气膜54。通气膜54具有容许空气等气体通过并限制液体、尘埃等异物通过的性质。通气膜54能够适当使用公知的通气膜,对其其材质、结构不作特别限定。通气膜54的材质及结构既可以与通气膜44a、44b相同,也可以与通气膜44a、44b不同。
面向上下方向X的下侧的外侧面51b在连接器10安装于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位于比端子T靠竖直方向下侧,变成与水平方向平行的面。外侧面51b具有在正交方向贯穿的贯穿孔55。
如图3及图6所示,在贯穿孔55设置有通气膜56。通气膜56具有容许空气等气体通过并限制液体、尘埃等异物通过的性质。通气膜56能够适当使用公知的通气膜,对其材质、结构不作特别限定。通气膜56的材质及结构既可以与通气膜44a、44b、54相同,也可以与通气膜44a、44b、54不同。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通过安装于对方侧设备,并通过连接器10的端子T与对方侧设备的端子接触,从而与对方侧设备电连接。在该状态下,当对电线W、端子T供应电流时,由端子T、对方侧设备的端子产生热。产生的热从位于端子T的上方的通气膜44a、54释放。另一方面,从位于端子T的下方的通气膜44b、56获取外界气体。通过这样在端子T的上下设置通气膜44a、54、44b、56,从而促进空气的自然对流的产生,可有效地散热。
通气膜44a设置于第1上侧斜面部41a及第2上侧斜面部41b,通气膜54设置于斜面部52a、52b。因此,可抑制水、尘埃等异物滞留于通气膜44a、54。
记载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1)通过设置于上侧斜面部41a、41b的通气膜44a,能够将在端子T、其周围产生的人向外部释放,因此能够抑制大型化并且提高散热性能。另外,因为通气膜44a设置于第1上侧斜面部41a及第2上侧斜面部41b,所以可抑制水、尘埃等异物滞留于通气膜44a。
(2)通过除了上侧的通气膜44a之外还具备下侧的通气膜44b,从而能够促进空气的自然对流的产生而提高散热性能。
(3)因为容易发热的端子T和各通气膜44a、44b对置配置,所以能够将从端子T发出的热立即释放。
(4)通过具有从第1上侧斜面部41a和第2上侧斜面部41b的下端部延伸的延伸壁部45a、45b,从而能够使尘埃、水等异物滞留于各斜面部41a、41b的下端,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上侧的通气膜44a。
(5)因为延伸壁部45a、45b是从第1上侧斜面部41a和第2上侧斜面部41b连续的同一倾斜角度的斜面,所以能够使尘埃、水等异物难以滞留于各斜面部41a、41b的下端,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上侧的通气膜44a。
(6)通过具有从第1下侧斜面部42a和第2下侧斜面部42b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延伸部46,能够使尘埃、水等异物难以滞留在第1下侧斜面部42a、第2下侧斜面部42b的下端部,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下侧的通气膜44b。
(7)通过除了通气膜44a、44b之外还具备通气膜54、56,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另外,因为通气膜54设置于与通气膜44a同样倾斜的斜面部52a、52b,所以能够抑制异物附着于通气膜54。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具备通气膜44a、44b、54、56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除通气膜44a以外的通气膜省略的结构。另外,并不是将除通气膜44a以外的所有的通气膜44b、54、56省略,也可以采用例如仅将通气膜44b省略或者将通气膜54、56省略的结构。即,关于除通气膜44a以外的通气膜,能够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具备下侧延伸部46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将其省略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延伸壁部45a、45b设为与上侧斜面部41b、41b为同一倾斜角度的斜面,但是其倾斜角度也可以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具备延伸壁部45a、45b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将延伸壁部45a、45b的至少一方省略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端子T和各通气膜44a、44b对置配置,但是未必需要对置配置。例如,也可以使通气膜44a、44b相对于端子T在前后方向错开地配置。另外,也可以仅使通气膜44a、44b的任一方与端子T对置配置,并使通气膜44a、44b的任一另一方从端子T错开地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下侧斜面部42a、42b具备通气膜44b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通气膜44b也可以采用设置于除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斜面以外的面、即设置于相对于水平方向平行的面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是端子T既可以是阳端子,也可以是阴端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是不具有电磁屏蔽的非屏蔽连接器,但是连接器10也可以是在连接器壳体11的内部或者外部固定地设置的具有电磁屏蔽的屏蔽连接器。
·如图2所示,在从前后方向Z观看连接器10时,凸部52、下侧延伸部46以及延伸壁部45a、45b也可以构成为容纳在第2圆筒部34的径向内侧。据此,能够抑制连接器10的大型化并且增加贯穿孔43a、43b、43c、43d的开口面积即通气面积,能够使连接器10的小型化和散热效果的提高并存。
附图标记说明
B 汇流条
T 端子
W 电线
X 上下方向
Y 左右方向
Z 前后方向
10 连接器
11 连接器壳体
12 密封构件
13 止动体
21 前壳体
22 后壳体
22a 插通部
31 第1圆筒部
31a 外周部
31b 密封构件
32 第1四方筒部
33 第2四方筒部
34 第2圆筒部
41 上侧斜面部
41a 第1上侧斜面部
41b 第2上侧斜面部
42 下侧斜面部
42a 第1下侧斜面部
42b 第2下侧斜面部
43a、43b、43c、43d 贯穿孔
44a 通气膜(上侧通气膜)
44b 通气膜(下侧通气膜)
45a、45b 延伸壁部
46 下侧延伸部
51a、51b、51c、51d 外侧面
52 凸部
52a、52b 斜面部
53a、53b 贯穿孔
54 通气膜
55 贯穿孔
56 通气膜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和端子,该端子收纳于该连接器壳体并且与对方侧设备电连接,
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所述端子靠竖直方向上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上侧斜面部,所述上侧斜面部面向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侧,
对贯穿所述上侧斜面部的上侧贯穿孔设置有能通气的上侧通气膜,
所述连接器壳体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端子在竖直方向下侧位置具有下侧贯穿孔,
对所述下侧贯穿孔设置有能通气的下侧通气膜,
所述上侧通气膜及所述下侧通气膜以沿上下方向夹着所述端子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上侧通气膜及所述下侧通气膜至少与所述端子对置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上侧斜面部具有:第1上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到一方的外侧;和第2上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中央部向下方倾斜到另一方的外侧,所述第1上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上侧斜面部的上端部彼此连接而构成为V字状,
所述第1上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上侧斜面部各自具有从下端部延伸的延伸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延伸壁部是从所述第1上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上侧斜面部连续的同一倾斜角度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在安装于所述对方侧设备的状态下在比所述端子靠竖直方向下侧位置上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下侧斜面部,
所述下侧斜面部具有:第1下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方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到中央部;和第2下侧斜面部,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方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到中央部,所述第1下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下侧斜面部的下端部彼此连接而构成为V字状,
具有从所述第1下侧斜面部和所述第2下侧斜面部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侧延伸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57785 | 2019-08-30 | ||
JP2019157785A JP7140076B2 (ja) | 2019-08-30 | 2019-08-30 | コネクタ |
PCT/JP2020/031088 WO2021039494A1 (ja) | 2019-08-30 | 2020-08-18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42187A CN114342187A (zh) | 2022-04-12 |
CN114342187B true CN114342187B (zh) | 2024-04-12 |
Family
ID=74684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9121.7A Active CN114342187B (zh) | 2019-08-30 | 2020-08-18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49941B2 (zh) |
JP (1) | JP7140076B2 (zh) |
CN (1) | CN114342187B (zh) |
WO (1) | WO2021039494A1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73412A (ja) * | 2002-11-20 | 2004-06-17 | Tokai Kogyo Co Ltd | 防水性ケース体、及び防水性ケース組立体 |
JP2004266211A (ja) * | 2003-03-04 | 2004-09-24 | Nitto Denko Corp |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
CN1989794A (zh) * | 2004-07-29 | 2007-06-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 |
CN201601340U (zh) * | 2009-12-02 | 2010-10-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DE102009019082A1 (de) * | 2009-04-22 | 2010-11-04 | Bimed Teknik A.S., Büyükcekmece | Steckverbindersystem für Außenanwendungen |
JP2014026766A (ja) * | 2012-07-25 | 2014-02-06 |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 コネクタ |
JP2014164825A (ja) * | 2013-02-21 | 2014-09-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 |
JP2014175366A (ja) * | 2013-03-06 | 2014-09-22 | Aisin Kiko Co Ltd | 防水ケースの通気部の構造 |
CN104509226A (zh) * | 2012-09-28 | 2015-04-08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控制装置 |
WO2015060113A1 (ja) * | 2013-10-24 | 2015-04-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CN106058558A (zh) * | 2015-04-14 | 2016-10-2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防水连接器 |
CN106848731A (zh) * | 2017-03-21 | 2017-06-13 | 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枪 |
CN207320417U (zh) * | 2017-08-22 | 2018-05-04 |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氧传感器的电连接结构 |
KR20180082833A (ko) * | 2017-01-11 | 2018-07-1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
CN208548524U (zh) * | 2018-07-02 | 2019-02-26 | 厦门鼎芯科技有限公司 | 耐高温的电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36874A (ja) * | 2002-05-15 | 2003-11-28 | Nitto Denko Corp |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
US10826228B2 (en) * | 2017-01-11 | 2020-11-03 | Lg Innotek Co., Ltd. | Connector |
JP6590869B2 (ja) * | 2017-06-21 | 2019-10-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通気部防水構造 |
-
2019
- 2019-08-30 JP JP2019157785A patent/JP7140076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80059121.7A patent/CN114342187B/zh active Active
- 2020-08-18 WO PCT/JP2020/031088 patent/WO20210394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8-18 US US17/634,091 patent/US1174994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73412A (ja) * | 2002-11-20 | 2004-06-17 | Tokai Kogyo Co Ltd | 防水性ケース体、及び防水性ケース組立体 |
JP2004266211A (ja) * | 2003-03-04 | 2004-09-24 | Nitto Denko Corp | 通気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気筐体 |
CN1989794A (zh) * | 2004-07-29 | 2007-06-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 |
DE102009019082A1 (de) * | 2009-04-22 | 2010-11-04 | Bimed Teknik A.S., Büyükcekmece | Steckverbindersystem für Außenanwendungen |
CN201601340U (zh) * | 2009-12-02 | 2010-10-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2014026766A (ja) * | 2012-07-25 | 2014-02-06 |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 コネクタ |
CN104509226A (zh) * | 2012-09-28 | 2015-04-08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控制装置 |
JP2014164825A (ja) * | 2013-02-21 | 2014-09-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 |
JP2014175366A (ja) * | 2013-03-06 | 2014-09-22 | Aisin Kiko Co Ltd | 防水ケースの通気部の構造 |
WO2015060113A1 (ja) * | 2013-10-24 | 2015-04-3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CN106058558A (zh) * | 2015-04-14 | 2016-10-26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防水连接器 |
KR20180082833A (ko) * | 2017-01-11 | 2018-07-19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
CN106848731A (zh) * | 2017-03-21 | 2017-06-13 | 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充电枪 |
CN207320417U (zh) * | 2017-08-22 | 2018-05-04 |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氧传感器的电连接结构 |
CN208548524U (zh) * | 2018-07-02 | 2019-02-26 | 厦门鼎芯科技有限公司 | 耐高温的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40076B2 (ja) | 2022-09-21 |
JP2021036498A (ja) | 2021-03-04 |
US11749941B2 (en) | 2023-09-05 |
CN114342187A (zh) | 2022-04-12 |
US20220352672A1 (en) | 2022-11-03 |
WO2021039494A1 (ja) | 2021-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74946B1 (ko) | 헤더 커넥터 어샘블리 | |
US9312626B2 (en) | Shield connector | |
CN108574184B (zh) | 屏蔽端子 | |
US10468811B2 (en) | Packing arrangement structure | |
CN113273037B (zh) | 连接器及外导体 | |
WO2015186491A1 (ja) | コネクタ | |
US20200313344A1 (en) | Connector and conduction path | |
US920958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0383592A (zh) | 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 |
CN102074837B (zh) | 可连接到连接物体而不在连接物体上形成大开口的连接器 | |
JP2021106168A (ja) | 端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コネクタ | |
JP2021028872A (ja) | コネクタ | |
CN108370121A (zh) | 屏蔽连接器以及带有连接器的屏蔽电缆 | |
US9147978B2 (en) | Shield connector | |
JP2017060206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
CN114342187B (zh) | 连接器 | |
CN109038114B (zh) | 屏蔽罩和屏蔽连接器 | |
JP6402933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 |
JP2004227999A (ja) | 機器用コネクタの取付け構造 | |
CN108028499B (zh) | 屏蔽连接器 | |
CN113196581B (zh) |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 |
US11322878B2 (en) | Connector | |
JP6907038B2 (ja) | コネクタ | |
CN210027300U (zh) | 车辆抗公共地阻抗耦合干扰线束结构及车辆 | |
US20170170599A1 (en) |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