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39496A - 头枕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头枕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9496A
CN114339496A CN202111562481.1A CN202111562481A CN114339496A CN 114339496 A CN114339496 A CN 114339496A CN 202111562481 A CN202111562481 A CN 202111562481A CN 114339496 A CN114339496 A CN 114339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eadrest
speaker
loudspeak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24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青
周勇
王国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eldan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24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9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9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9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枕和车辆,所述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声学模组,所述头枕本体内部具有腔体,所述声学模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声学模组包括扬声组件和收音组件,所述扬声组件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所述头枕的所述扬声组件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之间发声方向的夹角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扬声组件的发声噪音,还提高了所述扬声组件的发声效果和指向性,保证了所述头枕上乘客的听觉体验。

Description

头枕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头枕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头枕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车辆中的配置也越来越多。以车辆上的座椅头枕为例,头枕不仅给乘客的头部和颈部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还可以在头枕处设置扬声器单元,以便将声音传递给坐在该座椅上的乘客。
但传统的头枕扬声器结构单一,扬声器发声的朝向过于靠近乘客的耳朵,不仅导致扬声器的发声噪音大,乘客获得的声音听感差,还容易损伤乘客的听力,降低乘客的乘坐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枕和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枕,包括:
头枕本体,所述头枕本体内部具有腔体,所述头枕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音孔和至少两个收音孔;
声学模组,所述声学模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声学模组包括扬声组件和收音组件,所述扬声组件通过所述出音孔向外辐射声音,所述收音组件通过所述收音孔采集声音;
所述扬声组件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
可选地,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声方向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相互靠近。
可选地,所述头枕本体具有头枕面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头枕面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倾斜面,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各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倾斜面上,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呈轴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头枕面具有法线,所述收音组件的收音方向与所述法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90°。
可选地,所述头枕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两个枕肩,每一所述枕肩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头枕的侧面,所述收音组件包括第一收音器和第二收音器,所述第一收音器和第二收音器对称设置于所述枕肩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单体、第一箱体和第一网罩,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扬声器单体和所述第一箱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后声腔,所述第一网罩罩设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体背离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扬声器包括第二扬声器单体、第二箱体和第二网罩,所述第二箱体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扬声器单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后声腔,所述第二网罩罩设于所述第二扬声器单体背离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扬声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收音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呈T形,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端的两个第二固定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中间部以及由所述第二中间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收音器和所述第二收音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头枕本体包括头枕内芯和头枕外套,所述头枕内芯具有所述腔体,所述扬声组件和所述收音组件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头枕内芯开设有所述出音孔和所述收音孔,所述头枕外套套设于所述头枕内芯,且所述头枕外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音孔连通的出音部和所述收音孔连通的收音部。
可选地,所述出音部和所述收音部均为在所述头枕外套上开设的多个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的夹角范围为30°-16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头枕,所述头枕设置于所述座椅的顶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枕,所述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声学模组,所述头枕本体内部具有腔体,所述声学模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声学模组的扬声组件包括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之间发声方向的夹角调整,提高了所述扬声组件的发声效果和指向性,保证了所述头枕上乘客的听觉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背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的第一扬声器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的第二扬声器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的声学模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的扬声组件的发声方向以及发声夹角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的收音组件的收音方向示意图。
其中:1、头枕本体;11、出音孔;12、收音孔;13、头枕面;14、倾斜面;15、枕肩;2、声学模组;21、扬声组件;211、第一扬声器;2111、第一扬声器单体;2112、第一箱体;2113、第一网罩;212、第二扬声器;2121、第二扬声器单体;2122、第二箱体;2123、第二网罩;213、第一支架;22、收音组件;221、第一收音器;222、第二收音器;223、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枕,头枕可以作为车辆、飞机等交通工具座机上的支撑工具,以给乘客的头部和颈部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头枕包括:
头枕本体1和声学模组2,头枕本体1内部具有腔体,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音孔11和至少两个收音孔12,声学模组2设置于腔体内。声学模组2包括扬声组件21和收音组件22,扬声组件21通过出音孔11向外辐射声音,扬声组件21的发声可以通过出音孔11传递至乘客的耳中;收音组件22通过收音孔12采集声音,收音组件22可以从收音孔12获取外部的声音,比如用户说话的声音可以通过收音孔12被收音组件22获取。
参见图3,扬声组件21包括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例如夹角可以是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或者170°。
具体地,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形成夹角后可以给乘客提供立体的发声效果,而且对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控制可以提高扬声组件21的发声效果和指向性,使得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角度在配合后符合人机功能学的听音体验,提高乘客听音的效果。
参见图7,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最小夹角α1可以是10,而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最大夹角α2可以是170°。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过小时,会使得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直接朝向乘客的头脑背面,而无法被用户的耳朵接收,降低用户的听音响度和听音质量;而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过大时,会使得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远离乘客,而乘客无法获取到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有效的发声,同样会降低用户的听觉体验。
另外,收音组件22从收音孔12获取外部的声音后,可以方便地拾音乘客的发声,准确地接收乘客的语音指令,进而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乘客可以向收音组件22发出调整头枕倾斜角度和头枕包裹程度等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枕包括头枕本体1和声学模组2,头枕本体1内部具有腔体,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音孔11和至少两个收音孔12,声学模组2设置于腔体内。声学模组2包括扬声组件21和收音组件22,扬声组件21可以与出音孔11相对。扬声组件21包括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通过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之间发声方向的夹角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扬声组件21的发声噪音,还提高了扬声组件21的发声效果和指向性,保证了头枕上乘客的听觉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的夹角范围可以是30°-160°。发声方向夹角过小时,声音过于集中;发声方向夹角过大时,声音相对分散,在本申请所述夹角范围内,扬声组件21的立体声效果最好。
可选地,参见图7,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与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相互靠近。
具体地,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可以在如图7所示的L1角度范围内,也就是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朝第二扬声器212靠近,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可以在如图7所示的L2角度范围内,也就是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朝第一扬声器211靠近,使得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与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相互靠近。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在交汇后形成如图7所示的最小夹角α1和最大夹角α2,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在最小夹角α1和最大夹角α2之间时,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相互配合,保证乘客的听音响度和听音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之间形成的立体声声场,保证扬声组件21的立体声发声效果。
可选地,参见图1,头枕本体1具有头枕面13和分别连接在头枕面13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倾斜面14,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各设置于其中一个倾斜面14上,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呈轴对称设置。
具体地,头枕在对乘客的头部和颈部提供支撑时,可以是乘客的头部直接抵靠在头枕面13上,而头枕面13相对两侧向外倾斜的倾斜面14可以给乘客的头部提供包裹和侧面支撑,避免在车辆振动时带动乘客的头部发生晃动。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呈轴对称设置,具体可以是第一扬声器211设置于头枕面13一侧的倾斜面14上,第二扬声器212设置于头枕面13另一侧的倾斜面14上,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相对于头枕的对称轴对称设置。由于倾斜面14更加靠近乘客的耳朵,可以使得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可以分别靠近乘客的一个耳朵,不仅提高了乘客听音的有效性,更加增强了乘客听音的立体声效果。
另外,扬声组件21上扬声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具体可以更具乘客听音的需要和扬声器的发声品质来确定。比如扬声组件21还包括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第一扬声器211、第二扬声器212、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围绕在头枕面13的周侧,比如分别设置在头枕面13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以提高乘客获取声音的立体声效果。
可选地,参见图8中头枕的侧视图,头枕面13具有法线n,收音组件22的收音方向X与法线n之间的夹角β范围为0-90°,β优选25°-65°。
具体地,头枕在对乘客的头部和颈部提供支撑时,可以通过头枕面13直接抵接乘客的头部,也就是乘客的发出的声音主要在头枕面13前侧的区域。收音组件22的收音方向X方向与法线n之间的夹角β范围为0-90°时,可以使得收音组件22的收音范围覆盖头枕面13前侧区域,借助高指向性和良好降噪效果的收音组件22,可以对乘客的发出的声音进行全面拾取,提高收音组件22的拾音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1,头枕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两个枕肩15,每一枕肩15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倾斜面14和头枕的侧面,收音组件22包括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对称设置于枕肩15上。
具体地,头枕本体1的正面结构可以包括中间的头枕面13,从头枕面13两侧向外倾斜延伸的倾斜面14,以及位于倾斜面14远离头枕面13的枕肩15,使得两个枕肩15对称设置在头枕本体1上。而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对称设置于枕肩15上,可以是第一收音器221设置于一侧枕肩15上,第二收音器222设置于另一侧枕肩15上,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相对于头枕的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收音组件22的收音范围和收音准确性。
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可以设置于枕肩15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进而实现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从头枕的正面收音。也可以是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设置于枕肩15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使得使用者头部倚靠在头枕面13时,扬声组件21可以靠近使用者耳部区域,收音组件22靠近使用者嘴部区域。
可选地,参见图4和图5,第一扬声器211包括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第一箱体2112和第一网罩2113,第一箱体2112具有第一开口,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设于第一开口处且覆盖第一开口,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和第一箱体2112之间形成第一扬声器211的后声腔,第一网罩2113罩设于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背离第一箱体2112的一侧。
具体地,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可以包括出声侧和背声侧,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固定于第一箱体2112的第一开口处时,可以是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的出声侧朝外,而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的背声侧朝向第一开口内,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出声侧的发声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箱体2112的内部空间来增加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的后侧空间,进而增加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的发声强度,使得乘客的听感更加丰富。进一步地,第一扬声器211本身具有的独立且密闭的后声腔,相对于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直接安装于头枕的腔体内时,第一扬声器211的谐振频率更低,灵敏度更高,低频时的响度更高,声音愈加通透,浑厚。且第一网罩2113罩设于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背离第一箱体2112的一侧,即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的发声侧时,可以避免乘客在压迫第一扬声器211时对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造成损坏。
另外,由于扬声组件21上扬声器的数量为多个,除了第一扬声器211外,第二扬声器212、第三扬声器和第四扬声器等其他扬声器也可以包括类似于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第一箱体2112和第一网罩2113的上述结构,以提高扬声组件21上扬声器的一致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第二扬声器212包括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第二箱体2122和第二网罩2123,第二箱体2122具有第二开口,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设于第二开口处且覆盖第二开口,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和第二箱体2122之间形成第二扬声器212的后声腔,第二网罩2123罩设于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背离第二箱体2122的一侧,使得第二扬声器212形成与第一扬声器211相同的结构。
可选地,参见图3,扬声组件21还包括第一支架213,第一支架213呈长条状,第一支架213包括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部和连接两个第一固定部的第一中间部,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固定部。
具体地,第一支架213可以呈长条状并在头枕本体1内延伸,以便于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213两端的第一固定部上,使得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形成对称的扬声器结构。而第一支架213固定设置于头枕本体1内,可以给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定位,使得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的相对位置准确,保证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分别与一个出音孔11相对,提升扬声组件21的功能稳定性和发声音效。
可选地,参见图3,收音组件22包括第二支架223,第二支架223呈T形,第二支架223包括两端的两个第二固定部、连接两个第二固定部的第二中间部以及由第二中间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分别固定于第二固定部,延伸部与第一中间部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二支架223可以呈T形并在头枕本体1内延伸,以便于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分别固定于第二支架223的两端的第二固定部,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可以形成对称的收音器结构。而第二支架223固定设置于头枕本体1内,可以给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定位,使得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的相对位置准确,保证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分别与一个收音孔12相对,提升收音组件22的功能稳定性和收音效果。
另外,参见图5,第二支架223上具有从第二中间部延伸出的延伸部,并通过延伸部与第一支架213的第一中间部固定连接,以保证扬声组件21和收音组件22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头枕本体1内可以设置有泡棉,泡棉靠近扬声组件21设置,以吸收扬声组件21产生的噪音,保证扬声组件21的发声品质。
可选地,头枕本体1包括头枕内芯和头枕外套,头枕内芯具有腔体,扬声组件21和收音组件22放置于腔体内,头枕内芯开设有出音孔11和收音孔12,头枕外套套设于头枕内芯,且头枕外套上开设有与出音孔11连通的出音部和收音孔12连通的收音部。头枕外套具体可以为皮质外套或者棉质外套,头枕外套一方面可以对头枕内芯形成防护,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头枕外套的柔性质感来提高乘客的枕靠体验。
可选地,出音部和收音部均为在头枕外套上开设的多个通孔,使得出音部在保证出音孔11对外发声,以及收音部保证收音孔12采集外部声音的基础上,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到出音孔11和收音孔12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和的头枕,头枕设置于座椅的顶部。
具体地,头枕的头枕本体1内部具有腔体,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出音孔11和收音孔12,声学模组2设置于腔体内。扬声组件21与出音孔11相对。扬声组件21包括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通过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之间发声方向的夹角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扬声组件21的发声噪音,还提高了扬声组件21的发声效果和指向性,保证了车辆内乘客的听觉体验。
另外,由于车辆上座椅的数量为多个,也就是可以相应设置多个头枕,并且每个头枕上的声学模组2之间互不影响,保证了不同乘客之间的声音传输的独立性。而且扬声组件21的发声可以以中高频为主,并且在座椅上设置低频发声组件,通过扬声组件21上中高频发声与座椅上低频发声的配合,可以增宽车辆内乘客的听觉音域,提升乘客全频段的听觉体验。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本体(1),所述头枕本体(1)内部具有腔体,所述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音孔(11)和至少两个收音孔(12);
声学模组(2),所述声学模组(2)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声学模组(2)包括扬声组件(21)和收音组件(22),所述扬声组件(21)通过所述出音孔(11)向外辐射声音,所述收音组件(22)通过所述收音孔(12)采集声音;
所述扬声组件(21)包括第一扬声器(211)和第二扬声器(212),所述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与所述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1)具有头枕面(13)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头枕面(13)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倾斜面(14),所述第一扬声器(21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212)各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倾斜面(14)上,所述第一扬声器(21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212)呈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面(13)具有法线,所述收音组件(22)的收音方向与所述法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其两侧边缘的两个枕肩(15),每一所述枕肩(15)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倾斜面(14)和所述头枕的侧面,所述收音组件(22)包括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所述第一收音器(221)和第二收音器(222)对称设置于所述枕肩(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211)包括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第一箱体(2112)和第一网罩(2113),所述第一箱体(2112)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和所述第一箱体(21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扬声器(211)的后声腔,所述第一网罩(2113)罩设于所述第一扬声器单体(2111)背离所述第一箱体(21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212)包括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第二箱体(2122)和第二网罩(2123),所述第二箱体(2122)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和所述第二箱体(212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扬声器(212)的后声腔,所述第二网罩(2123)罩设于所述第二扬声器单体(2121)背离所述第二箱体(212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组件(21)还包括第一支架(213),所述第一支架(213)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支架(213)包括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一扬声器(21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212)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音组件(22)包括第二支架(223),所述第二支架(223)呈T形,所述第二支架(223)包括两端的两个第二固定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中间部以及由所述第二中间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收音器(221)和所述第二收音器(22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1)包括头枕内芯和头枕外套,所述头枕内芯具有所述腔体,所述扬声组件(21)和所述收音组件(22)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头枕内芯开设有所述出音孔(11)和所述收音孔(12),所述头枕外套套设于所述头枕内芯,且所述头枕外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音孔(11)连通的出音部和所述收音孔(12)连通的收音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部和所述收音部均为在所述头枕外套上开设的多个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211)的发声方向和所述第二扬声器(212)的发声方向的夹角范围为30°-160°。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所述头枕设置于所述座椅的顶部。
CN202111562481.1A 2021-12-20 2021-12-20 头枕和车辆 Pending CN114339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2481.1A CN114339496A (zh) 2021-12-20 2021-12-20 头枕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2481.1A CN114339496A (zh) 2021-12-20 2021-12-20 头枕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9496A true CN114339496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2481.1A Pending CN114339496A (zh) 2021-12-20 2021-12-20 头枕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94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9233A1 (zh) * 2023-02-28 2024-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声波导、扬声器组件、汽车头枕及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0935A1 (en) * 2003-11-27 2005-09-01 Sony Corporation Car audio equipment
CN206141387U (zh) * 2016-10-20 2017-05-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子头枕和汽车座椅
CN108235196A (zh) * 2018-01-29 2018-06-29 歌尔丹拿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111319530A (zh) * 2018-12-17 2020-06-23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配有音响扬声器单元的车辆座椅头枕
CN112677848A (zh) * 2021-01-08 2021-04-20 廊坊华安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112874400A (zh) * 2019-11-29 2021-06-01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噪音消除头枕
CN214901277U (zh) * 2021-04-09 2021-11-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发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0935A1 (en) * 2003-11-27 2005-09-01 Sony Corporation Car audio equipment
CN206141387U (zh) * 2016-10-20 2017-05-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电子头枕和汽车座椅
CN108235196A (zh) * 2018-01-29 2018-06-29 歌尔丹拿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111319530A (zh) * 2018-12-17 2020-06-23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配有音响扬声器单元的车辆座椅头枕
CN112874400A (zh) * 2019-11-29 2021-06-01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噪音消除头枕
CN112677848A (zh) * 2021-01-08 2021-04-20 廊坊华安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14901277U (zh) * 2021-04-09 2021-11-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发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9233A1 (zh) * 2023-02-28 2024-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声波导、扬声器组件、汽车头枕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1506B2 (en) Earphone having a controlled acoustic leak port
US9936284B2 (en) Earphone having an acoustic tuning mechanism
US20090268935A1 (en) Headset device
EP1879424B1 (en) Earphone for placement in an ear
US6681024B2 (en) Device including a built-i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for optimum speech reproduction
US11509981B2 (en) Loudspeaker arrangement
US20100310093A1 (en) Headphone apparatus
CN110568633A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JP2009260524A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US11345266B2 (en) Headrest with loudspeaker for vehicle seat
US20030152245A1 (en) Chair equipped with a speaker
EP3546285B1 (en) Automobile headrest and automobile seat
US10972822B2 (en) Headphones with an ergonomic cushion and an ergonomic cushion thereof
US9288565B2 (en) Earphone system
CN105848054A (zh) 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US9967672B2 (en) Audio system
JPH06178384A (ja) ネックスピーカ装置
US20220353614A1 (en) Loudspeaker system layout for generating low frequency audio outputs in individual sound zones
CN114339496A (zh) 头枕和车辆
US11523230B2 (en) Earpiece with moving coil transducer and acoustic back volume
TWM625261U (zh) 反饋主動降噪式的聲腔模組
KR102238423B1 (ko) 기압평형구조를 구비한 리시버 모듈
CN214591892U (zh) 发音单元及包括该发音单元的耳机
CN117082401A (zh) 一种座椅用音响系统及车辆座椅
US11381920B1 (en) Loudspeaker with acoustically transparent spi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