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33577B -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3577B
CN114333577B CN202111552711.6A CN202111552711A CN114333577B CN 114333577 B CN114333577 B CN 114333577B CN 202111552711 A CN202111552711 A CN 202111552711A CN 114333577 B CN114333577 B CN 114333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display panel
metal layer
lay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27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3577A (zh
Inventor
肖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27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3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3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3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3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3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至少三层绝缘层,相邻两层绝缘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其中,至少一层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通孔的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通过在金属层设置通孔并通过通孔使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连接,可以使得金属层和绝缘层的连接更紧密,在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时,可以减小金属层与相邻绝缘层之间的剥离的风险,进而增强非显示区的封装效果,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柔性显示面板通常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又可以包括封装区、阴极搭接区和绑定区,封装区可以设置于阴极搭接区和绑定区之间,阴极搭接区用于将阴极与VSS信号线进行搭接,绑定区用于将显示区的所有信号线与控制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进行绑定。
阴极搭接区和绑定区均可以包括多层结构,如用于连接信号线的金属层以及用于隔绝不同金属层的绝缘层。封装区可以将多层结构进行封装。然而,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时,非显示区的不同材料层之间容易发生剥离,影响非显示区的封装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时,非显示区的不同材料层之间容易发生剥离,影响非显示区的封装效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
至少三层绝缘层,相邻两层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其中,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所述通孔的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
可选的,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三层绝缘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的第一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可选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的第二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二通孔与每一所述第一通孔错位设置。
可选的,所述三层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绝缘层连接,每一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或者每一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邻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材料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面积相等,且对应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
至少三层绝缘层,相邻两层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其中,至少一层绝缘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所述通孔的绝缘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
可选的,每一所述通孔靠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或者与一层所述金属层邻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驱动芯片,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中,通过在金属层设置通孔并通过通孔使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连接,可以使得金属层和绝缘层的连接更紧密,在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时,可以减小金属层与相邻绝缘层之间的剥离的风险,进而增强非显示区的封装效果,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四种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五种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六种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七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时,非显示区的不同材料层之间容易发生剥离,影响非显示区的封装效果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驱动芯片20,驱动芯片20与柔性显示面板10电连接。驱动芯片20用于驱动柔性显示面板10的显示或者卷曲动作等,也即可以理解为驱动芯片为显示装置1的控制中心。显示装置1可以进行弯曲、折叠或者其他变形,以展示不同的显示效果,进而满足不同用户对显示装置1的观看习惯。示例性的,显示装置1可以是手机、平板等可移动电子设备,显示装置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电视机、车载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其中,显示装置1可以是包括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装置,或者说显示装置1中的元器件的发光形式是OLED发光形式,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相较于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此外,OLED可以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柔性衬底材料上进行生产,将有机层蒸镀或涂布在塑料基衬上,就可以实现软屏或者柔性屏。OLED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视角广、使用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显示器。
其中,柔性显示面板10是显示装置1中的主要器件,显示装置1弯曲或者折叠的实现通常要考虑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曲或者折叠。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解决不同材料层之间在柔性显示面板10弯曲时容易产生剥离的问题,以下将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组成结构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10,柔性显示面板10也可以称为柔性屏。从柔性显示面板10的组成层结构来看,柔性显示面板10通常可以包括发光层以及驱动发光层发光的驱动层。从正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来看,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非显示区12围绕显示区11设置。显示区11也即柔性显示面板10进行显示画面的区域。非显示区12可以包括封装区、阴极搭接区和绑定区,封装区可以设置于阴极搭接区和绑定区之间。阴极搭接区靠近显示区11设置,阴极搭接区用于将阴极与VSS信号线进行搭接,绑定区用于将显示区11的所有信号线与控制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进行绑定。非显示区12也可以称为走线区,是显示区11内的扫描线或者信号线出口。非显示区12通常不显示,因此也可以利用这部分区域将柔性显示面板10封装起来。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备柔性显示面板10时,非显示区12结构的制备通常是跟随显示区11结构的制备而制备的。显示区11可以是层叠结构,因此,非显示区12也可以为层叠结构。然而,柔性显示面板10在弯折时,由于不同层结构的材料不同,因此不同材料层之间的粘附力不强,且在不同材料层之间容易受弯折应力的影响而存在应力集中的情况,因此,非显示区12的不同材料层之间容易发生剥离,影响非显示区12的封装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对非显示区12的组成结构进行了改进。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和图2并参阅图3和图4,图3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非显示区12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三层绝缘层120,相邻两层绝缘层120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122。其中,至少一层金属层122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24,开设有通孔124的金属层122的两侧的绝缘层120中的一层绝缘层120穿过通孔124与另一层绝缘层120连接。通过在金属层122设置通孔124并通过通孔124使金属层122两侧的绝缘层120连接,可以使得金属层122和绝缘层120的连接更紧密,在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时,可以减小金属层122与相邻绝缘层120之间的剥离的风险,进而增强非显示区12的封装效果,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示例性的,非显示区12可以设置有三层绝缘层120,三层绝缘层120可以为第一绝缘层120a、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第二绝缘层120b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三绝缘层120c之间。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之间可以设置第一金属层122a,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之间可以设置第二金属层122b。其中,第一金属层122a相比于第二金属层122b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
示例性的,第一种情况下,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第一金属层122a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4a。因此,第一金属层122a两侧的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24a连接。这样设置的第一绝缘层120a、第一金属层122a和第二绝缘层120b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从而减小在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时上述三层结构之间剥离的风险。
其中,由于非显示区12是为适应显示区11而设置的,因此,第一金属层122a可以为不规则形状,以配合其他零部件的占位需求。为了使得第一金属层122a、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佳,第一金属层122a上可以开设多个第一通孔124a。多个第一通孔124a可以呈一定规律排布,且位于第一金属层122a的中间位置的第一通孔124a的数量可以多于位于第一金属层122a边缘位置的第一通孔124a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这是由于第一金属层122a的形状决定的,比如,第一金属层122a可以为中间往边缘逐渐收缩的异形。
其中,第一绝缘层120a的材料可以与第二绝缘层120b的材料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第二绝缘层120b与柔性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距离,第一绝缘层120a更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第一金属层122a、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可以是跟随显示区11的制备而制备的层结构。比如,第一绝缘层120a可以为钝化层,也可以表示为PVS层。第一金属层122a可以是跟随显示区11的源漏极金属层制备而形成的金属层。第一绝缘层120a用于覆盖第一金属层122a,以防止第一金属层122a暴露而被氧化。第二绝缘层120b包括层间电介质层和缓冲层,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可以位于第一金属层122a的两侧。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的材料均可以为SiO。由于金属与SiO的粘附力较小,因此在柔性显示面板10弯曲时,绝缘层和金属层容易剥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在金属层122设置多个通孔124,以将金属层122两侧的绝缘层120进行连接,从而提高金属层122与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120之间的粘附力,进而提高非显示区12的封装效果。
示例性的,第二种情况下,请结合图1至图4并参阅图5,图5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第一金属层122a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4a,且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第二金属层122b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4b。每一第二通孔124b与每一第一通孔124a错位设置。将第二金属层122b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4b,从而可以使第二金属层122b两侧的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24b连接,进而可以使得第二金属层122b、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第一金属层122a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4a以将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进行连接,可以使得第一金属层122a、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之间的连接更紧密。综合来说,在第一金属层122a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4a以及在第二金属层122b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4b可以使得第一绝缘层120a、第二绝缘层120b、第三绝缘层120c、第一金属层122a和第二金属层122b之间连接更紧密,进而使得非显示区12的不同材料层之间不容易发生剥离,提高非显示区12的封装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金属层122b可以设置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之间。与第一绝缘层120a相比,第三绝缘层120c设置于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一侧。第三绝缘层120c也可以称为聚酰亚胺膜层(PI),其可以作为基材层使用。第三绝缘层120c和第二金属层122b也是跟随显示区11内的元器件的制备而制备的层结构。其中,第三绝缘层120c的材料可以与第一绝缘层120a的材料相同,比如,第三绝缘层120c的材料也为SiO。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金属层122b也可以称为第一层金属层或者LS层,第二金属层122b可以是在制作柔性显示面板10时所设置的第一层金属层,第二金属层122b可以作为遮光层或者金属走线的基础层,以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的发光稳定等。第二金属层122b可以与第一金属层122a电连接,比如,可以在第二绝缘层120b上开设通孔,第一金属层122a的一部分设置于通孔内并与第二金属层122b连接,以满足柔性显示面板10的走线需求。其中,第二金属层122b和第一金属层122a的面积可以相等,且上下对应设置,从而更便于第二金属层122b和第一金属层122a的连接。
示例性的,第三种情况下,请结合图1至图5并参阅图6,图6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在第二种情况的基础上,也即在第一金属层122a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4a,在第二金属层122b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4b,同时在第二绝缘层120b设置至少一个第三通孔124c,第一绝缘层120a可以通过第三通孔124c与第三绝缘层120c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三层绝缘层120以及夹设于三层绝缘层120之间的两层金属层122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从而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在弯折时上述不同材料层之间不容易剥离。提高非显示区12的封装效果。
其中,示例性的,每一第三通孔124c可以与第一金属层122a之间有预设距离,比如,预设距离可以为0.01毫米。当然,每一第三通孔124c也可以与第一金属层122a邻接,以使得靠近金属层122的绝缘层120之间连接紧密,进而帮助金属层122与绝缘层120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本申请实施例为了解决不同材料层之间容易剥离的问题,并不限于采用上述几种方案,也即对应上述举例的三种情况。以下将对其他解决方案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10,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12,非显示区12可以围绕显示区11设置。对于显示区11的说明可以参照图1和图2以及上述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非显示区12可以包括至少三个绝缘层120,相邻两层绝缘层120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122。其中,至少一层绝缘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24,开设有通孔124的绝缘层120两侧的绝缘层120中的一层绝缘层120穿过通孔124与另一侧绝缘层120连接。由于金属层122夹设于绝缘层120之间,因此,若至少三层绝缘层120中的中间一层绝缘层120开设通孔124将其两侧的绝缘层120进行连接,会使得三层绝缘层120和夹设于绝缘层120之间的金属层122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从而减小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时不同材料层之间剥离的风险。
其中,示例性的,第四种情况下,请结合图1至图6并参阅图7和图8,图7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四种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五种截面示意图。至少三层绝缘层12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120a、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第二绝缘层120b夹设于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三绝缘层120c之间。相应的,第一绝缘层120a和第二绝缘层120b之间可以设置第一金属层122a,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之间可以设置第二金属层122b。其中,对于第一绝缘层120a、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以及第一金属层122a和第二金属层122b的材料组成以及层结构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图1至图7以及上述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第二绝缘层120b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三通孔124c。第一绝缘层120a可以通过第三通孔124c与第三绝缘层120c连接,从而使得三个绝缘层120与两个金属层122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其中,第一绝缘层120a、第二绝缘层120b和第三绝缘层120c的材料可以相同,比如,三层绝缘层120的材料均为SiO。
其中,每一通孔124靠近一层金属层122设置或者与一层金属层122邻接。靠近可以理解为通孔124与金属层122之间有预设距离,比如,预设距离可以为0.01毫米。示例性的,第三通孔124c可以靠近第一金属层122a设置,以使得绝缘层120之间的紧密连接可以帮助与金属层122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示例性的,第五种情况下,请结合图1至图8并参阅图9,图9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六种截面示意图。在第四种情况的基础上,也即在第二绝缘层120b开设至少一个第三通孔124c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在第二金属层122b开设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4b,进而可以使得不同材料层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柔性显示面板10弯曲时不同材料层之间剥离的风险更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六种情况下,请结合图1至图9并参阅图10,图10为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内的部分结构的第七种截面示意图。还可以单独在第二金属层122b开设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4b。开设第二通孔124b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效果可以参照上述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10和显示装置1中,通过在金属层122设置通孔124并通过通孔124使金属层122两侧的绝缘层120连接,可以使得金属层122和绝缘层120的连接更紧密,在柔性显示面板10弯折时,可以减小金属层122与相邻绝缘层120之间的剥离的风险,进而增强非显示区12的封装效果,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
至少三层绝缘层,相邻两层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其中,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所述通孔的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以使得不同层之间连接紧密;
任一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大于所述金属层的面积;所述至少三层绝缘层中的中间位置的绝缘层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通孔的绝缘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每一所述通孔靠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或者与一层所述金属层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三层绝缘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的第一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的第二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一所述第二通孔与每一所述第一通孔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绝缘层连接,每一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或者每一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邻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绝缘层的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面积相等,且对应设置。
8.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
至少三层绝缘层,相邻两层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其中,至少一层绝缘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所述通孔的绝缘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
任一所述绝缘层的面积大于所述金属层的面积,至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开设有所述通孔的金属层两侧的绝缘层中的一层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与另一层绝缘层连接,以使得不同层之间连接紧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通孔靠近一层所述金属层设置或者与一层所述金属层邻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驱动芯片,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电连接。
CN202111552711.6A 2021-12-17 2021-12-17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333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711.6A CN114333577B (zh) 2021-12-17 2021-12-17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711.6A CN114333577B (zh) 2021-12-17 2021-12-17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3577A CN114333577A (zh) 2022-04-12
CN114333577B true CN114333577B (zh) 2024-03-15

Family

ID=81053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2711.6A Active CN114333577B (zh) 2021-12-17 2021-12-17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357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3807A1 (ja) * 2011-03-30 2012-10-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素子用積層基板、電子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電子ペーパー、および電子素子用積層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3182853A (ja) * 2012-03-05 2013-09-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薄膜素子用基板、薄膜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ペーパー
CN106206506A (zh) * 2016-08-08 2016-12-0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端子以及端子的制备方法
CN107818988A (zh) * 2017-09-27 2018-03-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037273A (zh) * 2017-06-08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10757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显示装置及其边框元件
CN10997605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071124A (zh) * 2019-04-22 2019-07-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65732A (zh) * 2019-10-28 2020-03-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CN113241357A (zh) * 2021-04-29 2021-08-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1227744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4419A (zh) * 2019-09-27 2023-10-0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3807A1 (ja) * 2011-03-30 2012-10-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素子用積層基板、電子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電子ペーパー、および電子素子用積層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3182853A (ja) * 2012-03-05 2013-09-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薄膜素子用基板、薄膜素子、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ペーパー
CN106206506A (zh) * 2016-08-08 2016-12-0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端子以及端子的制备方法
CN109037273A (zh) * 2017-06-08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10757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显示装置及其边框元件
CN107818988A (zh) * 2017-09-27 2018-03-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7605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071124A (zh) * 2019-04-22 2019-07-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65732A (zh) * 2019-10-28 2020-03-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227744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241357A (zh) * 2021-04-29 2021-08-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3577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7857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6994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482041B (zh) 柔性显示面板与柔性显示装置
US11302763B2 (en) Flexible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43176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785794B2 (en) OLED package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ackage structure
CN11001859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1673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80047536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TWI619244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TW201225728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133371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21504786A (ja)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9411513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726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06991B (zh) 双面oled显示装置
CN114333577B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35760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portion of encapsulation layer located in hollow region that is direct contact with first inorganic lay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8888961U (zh) 一种抗干扰的oled显示模组
EP3914044A1 (en) Organic el panel
JP2000003785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CN100442948C (zh) 可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CN114333578B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836445B1 (ko) 표시 장치
KR20190059079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