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5407B - 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25407B CN114325407B CN202111665333.2A CN202111665333A CN114325407B CN 114325407 B CN114325407 B CN 114325407B CN 202111665333 A CN202111665333 A CN 202111665333A CN 114325407 B CN114325407 B CN 1143254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self
- discharge
- external resistor
-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自放电测试方法包括: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对所述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基于所述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本发明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动车储能动力源的充电电池行业也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其性能的好坏是影响电动汽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动力电池组是将若干个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合而成的能量存储系统或电池包装载在汽车上,因此,动力电池性能的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在动力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组合的各个单体电池各种性能的一致性,其中,电池的自放电是一项关键的性能。电池的自放电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压下降并且容量减少的现象,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导致自放电在电池的实际应用中是不可消除的。单节电池的自放电过大往往会导致本身电压快速下降,进而导致整个动力电池组的荷电保持能力变弱,因此对电池自放电的检测,并筛选出电池自放电大的不良品显得尤为重要。
自放电过程发生在电池内部,与电池材料和工艺有关,并随环境温度、电池寿命、荷电状态变化,而现有的测量方法不能深入到电池内部直接对其进行测量,这就使自放电的检测变得困难。根据行业标准制定的长时间开路搁置法,是将电池在高温或常温状态下开路搁置7天或28天,通过对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测量其放电电量来判断其自放电性能,该方法需要对电池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搁置检测,时间周期长,影响因素大,准确度有限,并且长时间占用了较多的设备和场地,测试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电池自放电的效率低和准确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其中,所述电池的放电数据为Y1、Y2、…、Yi、…、YP,Yi=(1/Ri,Ki),Ri表示所述电池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Ki表示在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对所述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其中,K为电压衰减速率,R为外接电阻的阻值,m为斜率,n为截距;
基于所述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是相同环境参数下测量的,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气压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1/R1、1/R2、…、1/Ri、…、1/Rp为等差数列分布。
进一步地,p个外接电阻的阻值的范围均为10KΩ至10MΩ。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不同采集时间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且时间间隔为20小时至50小时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
将q个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和电流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则所述电池为不良品;若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不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则所述电池为良品。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阈值根据q个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包括:
放电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其中,所述电池的放电数据为Y1、Y2、…、Yi、…、YP,Yi=(1/Ri,Ki),Ri表示所述电池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Ki表示在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线性拟合单元,用于对所述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其中,K为电压衰减速率,R为外接电阻的阻值,m为斜率,n为截距;
自放电电流获取单元,基于所述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通过将电池与外接电阻连接,并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流也会变化,电流包括外接电阻导致的电流和电池本身自放电的电流,通过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建立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和电压衰减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影响电压衰减速率的参数,而电流和电压衰减速率的大小呈正比,从而获得影响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参数,并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自放电的测试方法,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例如:电池材料体系的dq/dv值等)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接电阻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自放电电流的分布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自放电过程发生在电池内部,与电池材料和工艺有关,并随环境温度、电池寿命、荷电状态变化,而现有的测量方法不能深入到电池内部直接对其进行测量,这就使自放电的检测变得困难。根据行业标准制定的长时间开路搁置法,是将电池在高温或常温状态下开路搁置7天或28天,通过对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测量其放电电量来判断其自放电性能,该方法需要对电池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搁置检测,时间周期长,影响因素大,准确度有限,并且长时间占用了较多的设备和场地,测试安全性差。
另外,目前虽然有通过测试电压衰减速率筛选自放电不良品,即先测一次电池开路电压V1,间隔时间t后,再次测试开路电压V2,计算电压衰减速率K=(V1-V2)/t,用K值来表征自放电的大小,但K值容易受各种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池材料体系的dq/dv值等,导致K值表征自放电大小不够直观,容易出现误判和漏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电池的放电数据为Y1、Y2、…、Yi、…、YP,i=1、2、…、p,p为大于1的整数,Yi=(1/Ri,Ki),Ri表示电池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Ki表示在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外接电阻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外接电阻,形成电路,并保持电路的连通状态,测试电池的放电数据。
为了保证测试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各个电池自放电电流的准确性,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是在相同环境参数下测量的,环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和气压中的一种或多种。
每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分别连接p个外接电阻,保持电路的连通状态,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均不同,依次测试电池在不同阻值的外接电阻下的放电数据,得到Y1、Y2、…、Yi、…、YP一系列放电数据,q个电池均按照上述方法分别连接p个外接电阻,每个电池均获得一系列放电数据。其中,Yi=(1/Ri,Ki),Ki表示在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由于电池在连接不同阻值的外接电阻时,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池的电压值的变化也会有差异,导致电压衰减速率值也有差异,因此,采集与不同外接电阻对应的电压衰减速率,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具体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第i个外接电阻,第i个电阻的阻值为Ri,保持电路的连通状态,测试电池在第一采集时间下的第一电压值,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后,再次测试电池在第二采集时间下的第二电压值,...,依次按照上述方法,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后,测试电池在第t采集时间下的第t电压值,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t的具体值不做进一步地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t的具体值,但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t为2,当然,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度,t还可以为3、4、5等数值。
获得电池在连接第i个外接电阻时,不同的采集时间和各个采集时间下的电压值之后,以采集时间为横坐标,以各个采集时间下的电压值为纵坐标,拟合得到采集时间和电压值的线性方程,线性方程的斜率即为Ki。例如:当t为2时,电池在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第i个外接电阻,第i个电阻的阻值为Ri,保持电路的连通状态,测试电池在第一采集时间t1下的第一电压值U1,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后,再次测试电池在第二采集时间t2下的第二电压值U2,则Ki=(U1-U2)/(t2-t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池在连接不同阻值的外接电阻时,在不同采集时间电压值的变化差异较小,可能只有mV级别的变化,因此为了确保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不同采集时间下的电压值的具体数值至少保留2至3位有效数字不变。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池在连接不同阻值的外接电阻时,多个采集时间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为了能够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电池在连接不同阻值的外接电阻时,多个不同采集时间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且为了避免电池自放电筛选的有效性,并避免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太长,影响测试效率,时间间隔为20小时至50小时之间;较佳地,时间间隔为24小时。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避免不同的采集时间节点带来干扰,连接不同外接电阻的电池均在同一采集时间,测试电池在相应采集时间下的电压值,例如,电池在连接第1个外接电阻时,测试电池在初始时间(即电池与外接电阻刚连通时)下的电压值,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后,再次测试电池在24小时(即以初始时间开始计算静置24小时)后的电压值;电池在连接第2个外接电阻时,测试电池在初始时间下的电压值,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后,再次测试电池在24小时后的电压值;...,依次按照上述方法,电池在连接第i个外接电阻时,测试电池在初始时间下的电压值,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后,再次测试电池在24小时后的电压值;也即,电池在连接不同外接电阻时,在每个外接电阻下均在同一采集时间和同一时间间隔下,测试电池在相应采集时间下的电压值。
为了保证能够较准确的测试得到各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p个外接电阻的阻值的范围均为10KΩ至10MΩ。
p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均不相同,为了避免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差距不大,或者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差距过大,使放电数据分布较密集或较疏散,最终影响电池自放电电流的准确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1/R1、1/R2、…、1/Ri、…、1/Rp为等差数列分布,其中,1/R1、1/R2、…、1/Ri、…、1/Rp可以为依次递增的等差数列,1/R1、1/R2、…、1/Ri、…、1/Rp也可以为依次递减的等差数列,例如:1/R1、1/R2、…、1/Ri、…、1/Rp依次为1/100、1/50、3/100…、i/100、…、p/100。
需要说明的是,1/R1、1/R2、…、1/Ri、…、1/Rp中的最大值根据电池的容量和电池的特性进行确定,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地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S2、对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其中,K为电压衰减速率,R为外接电阻的阻值,m为斜率,n为截距。
电池在连接不同外接电阻时,由于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因此,待测电池的电压值的变化也会有差异,导致电压衰减速率K也不同,将各个电池在连接不同外接电阻下获得的所有放电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且该曲线拟合中以1/R为自变量,以K为因变量,得到各个电池的线性拟合方程K=m×(1/R)+n,由于1/R和K均为已知值,经过曲线拟合后,可以得到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m和截距n的具体值。
步骤S3、基于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流也会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而变化,而电流包括外接电阻导致的电流和电池本身自放电的电流,通过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能够获得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和电压衰减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影响电压衰减速率的参数,而电流和电压衰减速率的大小呈正比,因此能够获得影响电流的参数,从而获得影响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参数,并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电池的自放电电流I1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I1=n×U/m
其中,U为电池的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是已知的,即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在断路时(即没有电流通过两极时)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的电极电势之差;而m和n均为线性拟合方程中的参数,经过对电池的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后,能够得到m和n的具体数值,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U,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m和截距n的具体值即可获得电池的自放电电流I1。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批容量相同和特性相同的电池,为了提高效率,避免逐个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U可以取该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平均值。同一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变化差异较小,可能只有mV级别的变化,因此为了确保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一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具体数值至少保留2至3位有效数字不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还包括:
将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和电流阈值进行比较;
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大于电流阈值时,则电池为不良品;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不大于电流阈值时,则电池为良品。
q个电池均按照上述方法获取每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并根据放电数据拟合得到每个电池的线性拟合方程,获得每个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并根据每个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每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将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逐一和电流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电流阈值是根据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到,电流阈值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电流阈值=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平均值+3×标准差。
具体地,可以统计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所在的区间以及该区间的出现的频率,并根据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所在的区间和频率做分布图,并计算得到q个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电流阈值,则该电池为良品;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电流阈值,则该电池为不良品。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自放电的测试方法,通过将电池与外接电阻连接,并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流也会变化,电流包括外接电阻导致的电流和电池本身自放电的电流,通过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建立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和电压衰减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影响电压衰减速率的参数,而电流和电压衰减速率的大小呈正比,从而获得影响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参数,并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自放电的测试方法,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例如:电池材料体系的dq/dv值等)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下面结合一个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自放电的测试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步骤1、取一只锂离子电池,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外接电阻R1(R1=100kΩ),测试锂离子电池在初始时间t1的电压值,得到电压值U1为3.85464V,保持电池外接电阻的状态并静置24小时后,再次测试电池在t2的电压值,得到电压值U2为3.85413V,获得电池在外接电阻R1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1,即K1=(U1-U2)/(t2-t1),带入U1,U2,t1和t2的具体值,计算得到K1为0.0212mV/h;
步骤2、取下外接电阻R1,并按照步骤1相同的方法,在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外接电阻R2(R2=50kΩ),并重复步骤1中的方法,计算获得电池在外接电阻R2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2,计算得到K2为0.0342mV/h;
步骤3、对(1/R1,K1)和(1/R2,K2)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依次将(1/R1,K1)和(1/R2,K2)代入线性拟合方程,得到斜率m=(K2-K1)/(1/R2-1/R1)=1.3mV*kΩ/h,截距n=K1-m/R1=0.0082mV/h;
步骤4、根据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n和斜率m,以及电池的开路电压U,代入公式I1=n×U/m中,计算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I1为24uA;
步骤5、按照步骤1至步骤4中的方法,测试一批电池(约1万个)的自放电电流,并将该批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所在的区间和出现的频率做分布图,分布图如图3所示,计算得到该批电池的均值和标准差,并根据该批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平均值+3×标准差,计算得到电流阈值,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电流阈值,则该电池为良品(即图3虚线左边部分为良品);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电流阈值,则该电池为不良品(即图3虚线右边部分为不良品),将不良品从该批电池中剔除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包括:放电数据获取单元101、线性拟合单元102和自放电电流获取单元103,其中:
放电数据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其中,电池的放电数据为Y1、Y2、…、Yi、…、YP,Yi=(1/Ri,Ki),Ri表示电池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Ki表示在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线性拟合单元102,用于对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其中,K为电压衰减速率,R为外接电阻的阻值,m为斜率,n为截距;
自放电电流获取单元103,基于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高的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具体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流程,具体请详见上述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的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通过将电池与外接电阻连接,并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流也会变化,电流包括外接电阻导致的电流和电池本身自放电的电流,通过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建立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和电压衰减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影响电压衰减速率的参数,而电流和电压衰减速率的大小呈正比,从而获得影响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参数,并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此外,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例如:电池材料体系的dq/dv值等)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至少一个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该电子设备通过将电池与外接电阻连接,并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流也会变化,电流包括外接电阻导致的电流和电池本身自放电的电流,通过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建立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和电压衰减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影响电压衰减速率的参数,而电流和电压衰减速率的大小呈正比,从而获得影响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参数,并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此外,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例如:电池材料体系的dq/dv值等)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4000包括:处理器4001和存储器4003。其中,处理器4001和存储器40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4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4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4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电池与外接电阻连接,并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随着外接电阻的阻值变化,电流也会变化,电流包括外接电阻导致的电流和电池本身自放电的电流,通过改变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建立外接电阻的阻值大小和电压衰减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影响电压衰减速率的参数,而电流和电压衰减速率的大小呈正比,从而获得影响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参数,并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得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此外,通过直接测试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能够更直观的表征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还能够避免外界因素(例如:电池材料体系的dq/dv值等)的干扰,减少漏判和误判的发生。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其中,所述电池的放电数据为Y1、Y2、…、Yi、…、YP,Yi=(1/Ri,Ki),Ri表示所述电池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Ki表示在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对所述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其中,K为电压衰减速率,R为外接电阻的阻值,m为斜率,n为截距;
基于所述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是相同环境参数下测量的,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气压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1/R1、1/R2、…、1/Ri、…、1/Rp为等差数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p个外接电阻的阻值的范围均为10KΩ至10M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采集时间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且时间间隔为20小时至50小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q个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和电流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则所述电池为不良品;若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不大于所述电流阈值时,则所述电池为良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所述电流阈值根据q个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到。
8.一种电池自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q个电池的放电数据;其中,所述电池的放电数据为Y1、Y2、…、Yi、…、YP,Yi=(1/Ri,Ki),Ri表示所述电池的第i个外接电阻的阻值,各个外接电阻的阻值不同;Ki表示在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下的电压衰减速率,Ki是由多个不同采集时间和在各个采集时间测量的所述第i个外接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得到;
线性拟合单元,用于对所述放电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方程K=m×(1/R)+n;其中,K为电压衰减速率,R为外接电阻的阻值,m为斜率,n为截距;
自放电电流获取单元,基于所述线性拟合方程的截距和斜率,以及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计算得到所述电池的自放电电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65333.2A CN114325407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65333.2A CN114325407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25407A CN114325407A (zh) | 2022-04-12 |
CN114325407B true CN114325407B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102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65333.2A Active CN114325407B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254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65562B (zh) * | 2023-04-25 | 2023-10-03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7347887B (zh) * | 2023-12-04 | 2024-04-1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电池自放电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43225A (ja) * | 1992-07-23 | 1994-02-18 | Hitachi Ltd | 二次電池装置 |
EP1632020A2 (en) * | 2003-06-06 | 2006-03-08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or monitoring power supply |
CN102082310A (zh) * | 2009-11-26 | 2011-06-0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能够保护电池单体免受高温膨胀的电池包和方法 |
JP2012141166A (ja) * | 2010-12-28 | 2012-07-26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自己放電不良検出装置および自己放電不良検出方法 |
CN103487757A (zh) * | 2013-09-04 | 2014-01-01 | 厦门华锂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自放电率模拟方法 |
CN104084383A (zh) * | 2014-06-26 | 2014-10-08 |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自放电分选工艺 |
CN108254693A (zh) * | 2017-12-12 | 2018-07-06 |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挑选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大的方法 |
CN207818835U (zh) * | 2018-01-11 | 2018-09-04 | 广州市曜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放电率极低的蓄电池 |
CN108663627A (zh) * | 2018-03-28 | 2018-10-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及电池自放电检测装置 |
CN112462277A (zh) * | 2020-11-13 | 2021-03-09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性能检测方法 |
JP2021162511A (ja) * | 2020-04-01 | 2021-10-1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寿命予測方法、寿命予測装置及び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5354A (en) * | 2013-08-29 | 2014-12-24 | Vivian Blick | Fragrance sprayer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65333.2A patent/CN1143254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43225A (ja) * | 1992-07-23 | 1994-02-18 | Hitachi Ltd | 二次電池装置 |
EP1632020A2 (en) * | 2003-06-06 | 2006-03-08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or monitoring power supply |
CN102082310A (zh) * | 2009-11-26 | 2011-06-0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能够保护电池单体免受高温膨胀的电池包和方法 |
JP2012141166A (ja) * | 2010-12-28 | 2012-07-26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自己放電不良検出装置および自己放電不良検出方法 |
CN103487757A (zh) * | 2013-09-04 | 2014-01-01 | 厦门华锂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自放电率模拟方法 |
CN104084383A (zh) * | 2014-06-26 | 2014-10-08 | 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自放电分选工艺 |
CN108254693A (zh) * | 2017-12-12 | 2018-07-06 |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挑选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大的方法 |
CN207818835U (zh) * | 2018-01-11 | 2018-09-04 | 广州市曜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放电率极低的蓄电池 |
CN108663627A (zh) * | 2018-03-28 | 2018-10-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及电池自放电检测装置 |
JP2021162511A (ja) * | 2020-04-01 | 2021-10-1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寿命予測方法、寿命予測装置及び車両 |
CN112462277A (zh) * | 2020-11-13 | 2021-03-09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性能检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机理及测量方法;裴普成 等;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9卷(第1期);第53-6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25407A (zh) | 2022-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4688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battery capacity | |
Hua et al. | Finding a better fit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 simple, novel, load dependent, modified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and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 |
CN111812531B (zh) | 电池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931882B (zh) | 动力电池容量修正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325407B (zh) | 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111508B (zh) | 电芯一致性的评估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US20210165046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estimating parameters of battery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 |
CN109991545B (zh) | 一种电池包电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5158076B (zh) | 计量误差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816877B (zh) | 电池的电流校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926156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battery charge state determination | |
CN111505511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单体电芯容量测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445663A (zh) | 电池老化程度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3820615B (zh) | 一种电池健康度检测方法与装置 | |
CN104833917A (zh) | 用于锂蓄电池中荷电状态实时估算的标称电池电阻的确定 | |
CN114355212B (zh) | 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884934A (zh) | 一种锂电池自放电筛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8884266A (zh) | 电池一致性评估方法 | |
CN116466256A (zh) | 一种电池监控方法、装置、车辆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7054912A (zh) | 一种基于电压弛豫特征的并联电池内阻一致性识别方法 | |
CN11684068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态的估算方法 | |
CN112748349A (zh) | 电池漏液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123109A (zh) | 动力电池峰值电流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6500467B (zh) | 低温区间中电池充电能力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9991546B (zh) | 一种电池参数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